【必備】課堂教學心得體會集合7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堂教學心得體會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1
對沖突妥協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手段,但是在什么時候才要用妥協呢?
妥協是通過讓步來避免沖突和爭執,妥協并不等同于投降,而是以獨立為前提、以尊嚴為原則的適當讓步。教師和學生有時會成為沖突雙方,有時教師在在批評學生時,因不明情況或言語過激,引發學生的對立情緒,使師生雙方陷入僵局;有時教師與學生在討論問題時針鋒相對,互不相讓,讓課堂教學無法繼續進行;還有時學生“挑戰”教師的權威,發生師生沖突。教師常常將自己當成教育的權威,不容的眼睛里有一點沙子,自己沒有錯,對學生的要求決不妥協,這并不是智慧教師的做法。
我們不妨換一種角度去思考,學生是人,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生命個體,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個體,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這是自我滿足的表現。妥協也是一種美,妥協不是權威的喪失,恰巧是權威的樹立。妥協更是一種尊重,一種以退為進的尊重。當我們看到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以一種朝氣蓬勃的氣象去學習時,我想這才是我們真正的教育。
學會妥協,很多看起來嚴重的問題,就變得很簡單。相反,同樣很多看起來很小的事情,如果被我們忽略,就會變成很棘手的問題。教育是心靈的藝術,而贏得學生的心,才是教育成功的真正標志。
學會妥協,有利于課堂教學的和諧融洽,有利于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速度與效率,更有利于師生主體性的相互尊重。妥協往往是一種“雙贏”,通過妥協而達成協議就是勝利。當然,這里所說的“妥協”,是一種教育策略,在行軍打仗中,這叫以退為進,以守為攻。但這絕非是對學生盲目屈從。 作為獨立個體的學生、教師,由于有不同的價值觀、世界觀,必然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沖突、分歧和對抗。教師要尊重事實,向學生的現有水平妥協;批評有度,向學生的承受能力妥協;提升自我,向教師的職業要求妥協;和諧共生,向和諧的課堂和和諧師生關系妥協。通過教師的妥協智慧,讓學生少一點自卑、多一些自信,少一點指責、多一些欣賞,少一點挑剔多一些合作,從而走向人格獨立、身心健康的理想彼岸。教師的妥協更是一門藝術,展現著柔性的堅持,追求堅韌、無畏之美,它的智慧在于對核心價值體系的堅持,是一種對基本道德規范的堅守。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2
關于講授教學的基本程序心得體會一講授教學指教師將現成的知識、經驗及其形成過程直接呈示給學生,并作必要的描繪、舉例、闡釋、說明、論證等,學生主要通過聆聽、觀察與思考進行接受式的學習。它具有主導性與直接性的特征。主導性是指整個教學交往過程以教師活動為主,由教師直接控制,教師根據課程標準、教科書及自己課前編制的教案,發起教學活動,學生則聆聽教師的講授,觀看教師的板書、演示,基本上處于被支配的地位。直接性指教師直接提供結論,并給予必要的解釋、說明、論證,學生主要是接受式的學習。講授過程中可能還伴隨著教師的提問,但這種提問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回憶相關事實,為進一步的講解作鋪墊;或者是為了檢查學生是否集中注意力聽課,有沒有聽懂教師的授課內容。
講授教學有描述式、解釋式、論證式、問答式等不同方式、方法。
描述式講授多用描寫的表達方式,兼有敘事和抒情,強調被描述對象的形似與神似,它經常應用于人文學科的教學。
解釋式講授是就教學內容進行知識要點轉述、意義交流、符號轉譯、程序說明、結構提示等,一般過程為:介紹知識點──予以客觀說明(提示、詮釋、確認)──歸納小結。它要求突出被解釋對象的重點、難點。
論證式講授是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與基本方法等進行定義界說、舉例分析、原理推導、觀點歸納等,是講授教學的高級類型。它強調原理的推導、證據的組織、相關知識的比較分析以及具體事實材料的抽象、概括等。
問答式講授主要表現為教師問、學生答,形式上為對話教學,實質上卻是以講授為主的教學,它也可以看做從講授教學到對話教學的中間過渡形態。對此我們將在“對話教學”專題中作具體介紹。
從交流媒介看,講授教學主要運用口頭言語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同時配合運用體態語言、板書、直觀演示以及視聽媒體、聲像呈示技術等。這里所討論的現代教學技術僅限于將部分講授內容提綱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光盤等在課堂教學中加以呈示展現,只是作為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至于利用信息技術,開辟虛擬課堂,進行網上互動交流,這已超出了講授教學的范疇,甚至也超出了課堂教學研究的范疇。對于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不應夸大,虛擬環境下的人一機互動,無論如何也不能代替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
課堂教學無論是空間布局、時間設定,還是組織形式,都凸現出教師的主導地位,為講授教學提供了便利條件。教師深入淺出的講授,使抽象知識變得具體形象、淺顯易懂;同時,它要借助于語言媒介將知識信息直接傳遞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接受性的學習,避免了學生認識過程中的許多不必要的曲折,能夠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講授教學,因為在傳遞知識信息方面具有無法取代的簡捷與高效的優點,所以經久不衰。與此相適應,言語講授乃是傳授科學文化基礎知識的重要手段,是教師不可缺少的一項基本功。差不多所有課堂教學,都離不開教師的言語講授,只不過在不同的課堂教學中,講授的時間不盡相同。中學生數學自學輔導實驗中,教師每節課啟發與小結的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而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平均講授時間約占整個課堂教學時間的2/3。
講授在課堂教學的不同階段,其目的、功能應有所不同:起始階段為引發鋪墊性的講授,可以提供給學生廣闊的知識背景,打開學生的思路;新授階段為剖析釋疑性的講授,可以使學生茅塞頓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結束階段,為總結強化性的講授,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貯存在大腦里,達到記憶鞏固的目的。
很明顯,一味的言語講授,不易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主體性的缺失,在課堂教學中主要表現為講授教學的過分濫用。科學概念、公式、定律、原理的講授常常是抽象枯燥的。如果教師對此未作適當的組織,極易與兒童已有的認知結構、知識準備相脫節,成為“滿堂灌”,導致課堂教學中的機械學習。講授教學在提高課堂效率中的作用也不宜夸大。長時間的言語講授易引起學生的心理疲倦、聽覺疲勞。講授者的種種性格、能力缺失又會加劇這種疲勞,使信息接受率、保持率不盡如人意。根據美國人約瑟·特雷納曼的研究測試,講解15分鐘,學生記住講解內容的41%;講解30分鐘,學生能記住講解的前15分鐘內容的23%,而講解40分鐘,學生則只能記住前15分鐘的20%。也就是說,一個單位的講解所持續的時間越長,講解的保持率就越低,而且在這個時間段后的講解往往沒有什么接受率可保證。如何可以發揮講授教學的優勢,克服上述講授的弊端呢?這就需要教師學會運用講授教學的策略。
關于講授教學的基本程序心得體會二作為一線教師,就得刻苦專研教育教學,才能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才能在課堂上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所以在暑假里學習了《有效教育教學理論》。有效教育就是提高課堂質量,解決負擔輕質量低、負擔重質量低、負擔重質量高的問題,通過教師水平達到負擔輕質量高的教育教學,有效教學的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
有效教學,通俗地說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學業上有所收獲、提高和進步。具體表現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從厭學到樂學。
那么,如何才能使學生樂學且有收獲呢?以下幾點體會作拋磚引玉之用:
一、教師要“活用”材教。我們在解讀教材時要有課程意識和教材意識,撰寫時要有目標意識和年段意識,上課時要有生本意識和訓練意識。教師要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待課堂教學,教科書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師可以根據教與學中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補充、延伸、寬、重組,或添或刪,靈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開放性,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如此“活用”教材還會怕學生不樂學嗎?
二、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眾所周知,教學是“教”與“學”雙方面的活動,要進行有效的教學,在思考如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同時,更重要的還要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學生是否能夠接受、掌握、應用。這就需要教師在對學生的認知發展需要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有足夠的了解的基礎上,采用換位思考的方法,全面而充分地考慮到課堂上學生可能的發言,可能遇到的困難,對課堂有足夠的預測。有備而來,有備無患,這樣做可以有效避免教師在課堂上為了實現教學預設而越俎代皰。
三、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積極的態度傳達給學生,進而達到感染學生的目的。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有幽默感,同時又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愿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真誠愛心,才樂于聽從老師的教誨。
關于講授教學的基本程序心得體會三通過參加基本功訓練,收獲頗多。從中體會到一些教師自身的魅力和獨特的思維,感受到他們身上的魅力和風格。就這次活動,下面我談幾點體會:
一、確實提高我們教師的自身素質,勤練、多練、堅持練“三字一畫”。只有教師的自身素質提高了,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充分的發揮作用,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也就提高了,總而言之,教師的專業素質過硬,綜合能力強,我們的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才能得到很好的體現。
二、從課堂組織來看,教師應該加強對新的教學理論的學習,并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的體會與理解,課堂上用心教,用心與學生交流,真正的把握好教學目標,吃透教材,準確把握教學重點、難點,用文本去教,然而又不局限于文本,而是根據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合理開發和生成課堂資源,讓學生的學習在把握文本的基礎上,有效的擴展下去。教師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的運用能力,切實讓學生“活”用數學,用“活”數學。
三、老師們教學內容的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通過教學片段和說課的展示,可以看出老師們真的是用心去做了,而不是去應付。老師們在這次活動中也進一步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另外,校領導對此次練功活動做了點評,講授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讓我學習到很多實用的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比如:教師該怎樣更新教學觀念。(教師要立足點點高一些,不要局限在上好每一節課,而是要立足于你想把學生培養成怎樣的學生。)課堂教學重在課堂常規,與教學目標的有效完成。
教師基本功有一階段了,是一個良好的開始,我們應該把自己的各種基本功融會貫通地運用到教學中,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我們的追求不會停止,學習更不會停止。新的課程改革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所以今后我會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多動腦筋,多實踐,多反思,大膽用新的教學理念去指導實踐。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3
近年來,基礎教育已經由“應試教育”逐步向“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的教育轉移。但是,由于我國教育體制的局限,很多中學教師在物理教學中仍然為了高考成績,采取題海戰術,最終導致學生厭學,缺乏興趣,處于被動地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雖然我們不否認高三物理針對高考的復習很重要,也很枯燥。但是,筆者認為從高一物理教學開始就開辦第二課堂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加深記憶,為今后高三的高考復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物理是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物理知識的學習是為了更好的指導生活,改變世界,創造世界,不應當變成呆板式教學,而應當培養學生用物理知識指導實踐的能力。下面就談談我在以往教學中開辦“家用電器”第二課堂活動所取得的經驗和心得。
一、高中開“家用電器”第二課堂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素質,有助于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
1.開辦“家用電器”第二課堂的必要性
我們的時代,是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時代。社會進步的標志之一就表現在家用電器的應用與普及上,功能各異的家用電器給人們的生活、娛樂增添著無盡的光彩,使人們的工作、學習效率成倍地提高,現在家用電器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用電器的大范圍普及也向人們提出了新的問題和要求;如何在這琳瑯滿目的家電產品中挑選適合并且自己滿意的產品?如何更好地使用這些家用電器?如何排除簡單故障使其正常工作而避免因極小的問題去頻繁地找售后維修?這是人們生活中常碰到的問題,也是生活在科技時代的人應具備的基本技能和常識。
由于現代科技發展迅速,科技轉化為產品進入市場的周期越來越短,其速度超過人們在這些方面知識、技能的積累和增長。由于發展的不均衡,不少人包括我們的學生還不具備或不完全具備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甚至許多大學畢業生還缺乏最起碼的物理常識,這就需要從高一開始進行物理實踐能力的培養。筆者在教學和實驗中已發現從高一到高三,同學在這方面知識與技能都很欠缺,也從他們的勤學好問中看到同學對這些知識的渴求,因此開辦了“家用電器”第二課堂。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實際的生產和生活。在高中理論基礎課之外,開展一點家用電器的第二課堂活動,給學生增加一點常用家電的原理、維修、選購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增強一些生活能力和為人民服務的本領,適應現代化需要,筆者認為很有必要,這將有助于他們用物理知識來處理生活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并實現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化。
我們的學生最終將走向社會,成為家電產品的消費者。在改革大潮中,涌現出大批優質名牌產品,但也不乏劣質假冒產品。廠商與消費者之間為消費者權益的爭吵與斗爭一半出在家電產品上。提高消費者的知識水平和識別真假的能力,增強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無疑是對假冒為例產品的有力遏制,也是對消費者權益保障法的有力支持。
2.開辦“家用電器”第二課堂的可行性
現在初中和小學大部分都開設勞動課或者勞動值日班這樣的培養學生勞動能力的內容,而勞動課中有一部分內容就是家用電器常識。除此之外,初中物理教學也涉及到簡單的電學知識,也有一些簡單的電學演示實驗,有條件的學校還很好的開展了初中物理學生操作實驗,這為高一開始就開辦“家用電器”二課堂活動打下一定基礎。
“家用電器”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活動課,其內容本身決定了這門課必須理論聯系實際。老師可以將平時課堂涉及的知識在第二課堂活動中實現知識的再現,建立理論與實踐的聯系,達到老師即講解又同時做示范表演,學生即學書本又動手實地操作的目標。這樣在教學中能充分調動老師、學生雙方的積極性,發展學生個人的特長與愛好。通過這一教學,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與素質,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4
為了進一步扎實推進新一輪音樂課程改革,加強學術交流與研討,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于20xx年11月23日至11月27日在遼寧省沈陽市舉辦“全國中小學課堂唱歌教學展示與研討會”。
本次活動以“唱歌教學”為主題,突出了“唱會歌,唱好歌,會唱歌”的九字目標要求,實現了活動內容豐富,與會者參與熱情高,組織順暢有序、高效、實效的預期目標。閉幕式中,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秘書長吳斌就“怎樣唱會歌”、“關于唱歌教學”、“關于唱會、唱好、會唱歌之三者關系”等講座內容,以ppT的形式,從理論的高度進行了專題講座。最后,大會對入圍的25位獲獎者進行了頒獎,這也是對他們在唱歌教學中取得的成績的肯定與表彰。在頒獎典禮的音樂聲中,大會落下了帷幕。
此次活動,我們廣西區34名中小學音樂教師有幸在現場觀摩了精彩紛呈的中小學課堂唱歌教學展示課,聆聽了專家就中小學課堂教學方面精辟的專題理論講座;學習了歌曲表現與詮釋的技巧;理清了唱歌教學中關于唱會、唱好、會唱三者之間的關系;收獲了關于唱歌教學中的教學智慧;既有實踐方面的研討又有了理論方面的升華,實是不可多得的一次教學成果展示與學習的絕佳機會。
本次盛會再現了唱歌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獨特魅力,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同時我們會響應中國音教網這個音樂教育大平臺的號召,積極參與到此次活動的繼續實踐中來,這必將對進一步促進中小學課堂唱歌教學的發展,推動新一輪音樂課程改革必將產生及其深遠的影響。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5
今天的五位老師為大家呈現了五堂各具特色的復習課,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老師們的課堂評價語言。課堂上老師們思路清晰,環環相扣,聲情并茂,評價語言豐富多彩,很值得我好好學習。
在主持人許老師的點評下,又給了我很多的啟示。
首先,讓我知道,復習課和練習課是有差別的,如果復習課跟練習課一樣都在做練習,那么練習課便沒有開設的必要了。復習課就是要讓學生溫故知新,老師要清楚,在這堂復習課上,學生能獲得哪些新的認知,孩子的增長點到底在哪里。
第二,我明白轉化不是只有新知轉化成舊知,還有從生疏轉化為熟悉,復雜轉化成簡單,高難度轉化成低層次,綜合轉化為基本等等。
第三,在復習課上總是正向思維多,逆向思維少,思維方式太單一。例如:50x7=350 可再出一題 ( )x7=350。規律是要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而不是老師來告訴他們的。
第四,復習課上統一的方法多,多種方法少。例如:125x9= 估一估,,很多同學會估125x10=,其實并不是只有這一種方法,還有很多種。
第五,知識復習,方法復習。在復習課上,往往有復習知識,卻忽略了復習方法。如何授人以漁,關鍵就看學生能否掌握復習的方法。
通過這次的聯研活動,使我對復習課又有了新的認識。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6
教育改革的關鍵在于教師觀念的轉變,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是越來越多地鼓勵、思考……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流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必須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了解、鼓舞。這說明了一個道理:教師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要確定“以人為本”的觀念,把課堂教學看作自己也是學生人生中的一段激蕩的生命經歷,鼓勵、激發學生去不斷探索,把學生的“發現”與“創造”視為最有價值的勞動成果,教師與學生平等地對話,與他們共同感悟思潮的跌宕涌動。我想從三個方面談談自己在教學時的一些認識:
一、聯系生活、感知數學
“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而且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遵循學生的思維規律,在實際問題和數學模型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進數學、感知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主體(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既符合自身的認知規律,又有直覺洞察、直觀猜想、合理歸納與活動思維過程,有利于提高自己對數學的認識。
二、身臨其境,探索規律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
在教學時教師應根據知識的內在結構和學生的學習規律,提供現象和問題,創設思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進行觀察、思考、探索。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比如在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時,我們可以按下列步驟來創設情境。
1.求三個一元二次方程的'兩根之和與兩根之積。一般來說學生都是先把方程的根求出來,然后計算,學生可能體會不到什么,此時課堂氣氛比較平穩。
2.求一元二次方程的兩根之和與兩根之積,這時很多學生會感到很繁,怕動手計算,課堂出現沉悶現象。此時教師立即口答出答案,學生就會感覺到很驚奇,為之一振,進而產生疑問:“老師怎么會看出答案?這里會不會有規律?”課堂出現竊竊私語,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課堂氣氛。
3.提出問題:你能根據你開始的計算和老師的結論觀察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之間的關系嗎?學生們躍躍欲試,開始投入到觀察、思考、探索中去。
4.提出問題:你敢肯定你所猜測到的結論是正確的嗎?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斗志,使他們敢于說理、敢于證明,給予他們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三、由點到面,觸類旁通
復習不是簡單的知識重復,而是一個再認識、再提高的過程,復習中的最大矛盾是時間短、內容多、要求高。復習既要做到突出重點、抓住典型,又能在高度概括中深刻揭示知識的內在聯系,讓學生在掌握規律中理解、記憶、熟練、提高。比如在復習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和根與系數的關系時,可以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根與系數的關系和二次函數的有關知識相聯系,根的判別式可以作為判別二次函數的圖像與x軸的交點個數的依據:當△>0時,拋物線與x軸有兩個不同的交點;當△<0時,拋物線與x軸沒有交點;當△=0時,拋物線與x軸只有一個交點即頂點。如果拋物線與x軸有兩個不同的交點,用根與系數的關系可以求拋物線與x軸的兩個交點之間的距離,可以判別拋物線與x軸交點的位置(交點是在坐標原點的左邊還是在坐標原點的右邊)等等。這樣在復習過程中把知識拓一拓、伸一伸,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運用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課堂教學面對的是獨立、有個性、有思維的學生,課堂教學設計應適應學生的發展,應隨“學情”的變化而變化。課堂教學設計的成效如何,完全取決于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對學生情況的了解。只有教師具備“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才能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一切為學生考慮,才能真正做到教學服務于學生,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7
11月9日,有幸參加了xx外國語學校基于“六個意識”課堂教學研討活動,觀賞了五堂觀摩課,聆聽了泰安市教研室劉主任對于語文教學“六個意識”的解讀,讓我受益匪淺,收獲滿滿。
本次活動首先觀賞了五堂觀摩課。首先是徐杰老師執教的二年級課文《坐井觀天》,徐老師從容大氣,娓娓道來,為同是二年級教師的我指名了方向,尤其是在隨文識字方面,徐老師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識字認字寫字是重點,對于課文的解讀是次要,如何把握好識字寫字,讓學生對識字充滿興趣呢?聽了徐老師的課,我方才明白其中一二。
首先,識字要根據學生的興趣,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將識字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才會激起學生的興趣。通常我們采用的多是集中識字,隨文識字的方法很少用,主要是怕把課文講散。但是徐老師卻將其運用得恰到好處,除了從課題中認字外,徐老師將生字分散到課文中,在讀書的過程中隨文解決,這需要教師將課文研究透,做到熟稔于心,才能很好把控課堂。在這一點上,我還需努力,只有認真備課,備教材、備學生,了解學情,了解學生們學習的難點在哪里,才能更好地把握重點。
其次,而在寫字方面,徐老師也為我們做出了優秀的示范。升入二年級,我一直在苦惱怎樣進行寫字教學,因為現如今注重閱讀教學,一課分兩個課時進行,識字讀字占據太多的時間,留給寫字的時間寥寥無幾,但是二年級每篇課文中要求會寫的字都在十個左右,之前我采用的方法一直是讓學生說一說難寫的字,重點指導三四個難寫的字。而徐老師的做法是,把結構相同的字展示出來,運用不同顏色的方塊標出占格,讓學生一目了然,直觀地觀察出字的占格和結構,同時,從這些結構相同的字中找出難寫的字,教完一個之后,其他的字也迎刃而解。這樣,不僅節省了時間,更重點指導了學生關注漢字的占格及結構,從整體上把握漢字的寫法。
在朗讀課文方面,徐老師也給我指明了方向。新課標指出,要重視學生的朗讀,而教材更是每節課中都為我們指明了閱讀的方向,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或分角色朗讀課文。本篇課文,即為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讀出文中人物的情感,是建立在對課文人物內心的體會、理解的基礎上的。所以,老師要做的,是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指導學生體會人物內心情感,從而讀出感情。
接下來,觀摩了兩節口語交際和閱讀示范課。李濤老師的口語交際示范課和王曉靜老師的《走迷宮》,不僅讓我明白了口語交際情境創設的重要性,同時了解了該如何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提取信息,復述故事。在“商量”這節課中,李老師創設多種情境,設置“最佳語氣獎”、“表達星”、“最佳表述獎”等多種表揚方法,讓學生樂于表達,樂于溝通,樂于交流。在《走迷宮》一課中,王老師提供多篇課外閱讀繪本,指導學生提取有用信息,通過畫流程圖的方式來復述故事,講述故事。
隨后,又觀摩了兩節中高年級的課堂。宮莉敏老師的《父親、樹林和鳥》和張仁亮老師的《橋》,選取重點段落,指導學生重點朗讀、體會,在深入理解課文人物內心情感的基礎上朗讀課文,注重環境氛圍的渲染,讓學生在渲染的環境中體會人物內心世界,讀出感情,采用抓關鍵詞法、拓展訓練等方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體會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
下午,孫雨亭主任為我們帶來了《動作描寫一組》,運用“主線串珠”的教學模式,通過整合不同文章中的相關段落,讓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的動作描寫的方法,運用抓關鍵詞法、找連續動作描寫等方法,體會連續動作描寫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作用。
六位老師,各有特色,其獨道的見解,新穎的教法,人格的魅力,淵博的知識無不影響著我,教研室劉主任最后的講座,更使我對“六個意識”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確了提高專業素養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認識、提升了學習理念。此次培訓,讓我清楚地了解了新課標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讓我懂得要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要以“情”為紐帶,讓感情走進課堂,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讓學生去展示自己。要盡量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成長,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經過這次培訓,讓我了解到自己的學識水平相差甚遠和平時教學方法的淺陋,感覺到自己的知識功底、教學方法、思想認識等方面都還有很大的不足,但是在專家及老師們的感染和熏陶下,我無形中有了較大的提高。今后,我將帶著收獲、帶著感悟、帶著信念、帶著滿腔熱情,投入到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也希望今后能多多參加類似的培訓,以進一步提升自己在教學等各方面的能力,我更希望,在此次培訓之后,能學有所用,讓自己更快地成長。
【【必備】課堂教學心得體會集合7篇】相關文章:
語文課堂教學心得體會04-29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集合15篇)04-25
《鄉愁》課堂教學12-01
《木蘭詩》課堂教學11-30
《背影》課堂教學設計10-30
《背影》課堂教學總結10-28
背影課堂教學設計10-27
《背影》課堂教學實錄10-24
《觀潮》課堂教學方案11-13
《觀潮》課堂教學實錄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