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精選15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 篇1
在邯鄲市新課堂“同課異構”教學觀摩活動中,我有幸聆聽了邯鄲市優秀教師趙艷和武漢常青實驗小學教師李文燕兩位教師分別執教的李清照的《如夢令》,這兩節課聽下來使我對古詩詞教學有了重新的認識。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兩位老師都合理利用了多媒體,通過課件運用,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的綜合作用,誘發了學生的情感共鳴;采用新的教學模式,變學生配角為主角,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積極性,使課堂達到高效,令學生收獲頗豐,讓聽課者也感受甚多:
1、課堂層次清晰明了。趙艷老師在古詞教學中,總結了古詞的五步教學法,即:知作者,讀詞文,品詞意,悟心境,誦詞文。按照古詞教學的五個步驟一步步引領學生悟出詞的學習和欣賞的方法。趙老師引導學生通過品讀詞句把課文讀活讀美,告訴學生李清照留下來的詞并不多,但是首首精,字字妙,提醒學生體會33個字包含了無比豐富的內涵;通過詞牌名、小令等古文知識的點撥,使學生了解文言文的相關知識;通過時代背景的介紹,使學生為李清照先甜后悲的生活經歷唏噓不已,直到最后跟著音樂吟唱本詞,所有這些,都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如夢令》的樂趣,從而激發了學生對祖國語文的熱愛。
2、教師語言優美豐富。美好的意境需要精到恰當的語言的詮釋,兩位教師都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精湛的承接、轉合、總結,準確而動情,每個聽課者在教師富于激情且美好的語言中感受到其中的詩情畫意。
3、點撥引導恰到好處。語文教師帶著學生一起欣賞文學作品時,要帶著學生進入到文字深處,要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感悟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李文燕老師在引導學生找到本詞所描繪的三幅畫面之后,想方設法將學生引入到三幅畫所展示的意境之中。在學生想像了這三幅畫面之后,再讓學生把想象的這三個畫面用語言寫出來,不僅使學生的審美情趣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還培養了學生的習作能力。
4、在想象意境、體味感情、品讀語言過程中,始終伴隨著誦讀,邊讀邊思,邊讀邊悟,學生讀出了景色的美麗、誘人,詞人心境的歡快、明朗。感覺到了少女時代李清照無憂無慮、自由幸福的生活狀態。在整首詞明快的色彩、歡樂的格調,以及精煉的語言的熏陶感染中,讓學生真正領略到古詩詞無窮的魅力,為他們的生命著上民族的底色。聽完兩位教師執教的《如夢令》,內蘊的豐實、厚重超過了我的想象。
以上即是我的聽課所得,我想在今后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將不斷探索,不斷嘗試,以讓我們的孩子逐漸學會自我閱讀,自我表達。這也是我的追求目標。
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 篇2
三周的同課異構聽評課活動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鉆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我也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通過聽課,讓我學到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很明確。例如:樊老師杜老師講的2.5倍數的特征,在整個教學過程都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非常具體,有新意和啟發性。特別之處,課的開始,師讓學生隨便說一個數,老師能馬上判斷是否是2或5的倍數。不但激發了他們了學習的欲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享受著學習,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非常適合學生。
徐老師能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并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邱老師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啟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起他們探索、追求、驗證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欲,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就是抓住了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起探索正負數的表示方法,使他們在質疑中思考,“山重水復疑無路”,在思考中學到知識,尋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在聽的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這些優質課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結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發揚成績,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在以后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斗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 篇3
本學期,在學校教導處的安排下,我參加了以北關小學為學區長的“大學去區同課異構”活動。我們高年級數學講的是五年級數學數學課“長方體的體積”一課,在短短的一周時間內,每位參與的老師也都按自己的設計進行了教學,同時又去觀摩別的老師的教學。這次聽課為老師們搭建了交流的平臺,體現了教學相長。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第一、用情境去吸引學生,用激情去感染學生。
教師善于創設情境,教學中,老師們合理創設一些比賽、故事等情境,目標明確,能為教學服務。年輕的教師用自己的激情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盡管面對的是陌生的小學生,學生也被老師的熱情所感染,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
第二、普普通通的常態課,追求的是自然生成。
縱觀幾節課,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沒有華麗的外表——精美的課件,但在教學中同樣達到了預期目的。在同學們的擺一擺、看一看、數一數、想一想中,學生動手擺、用眼看、動腦想、用口說等一系列的活動中掌握了長方體提及的計算公式。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欲。課堂也活躍起來,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充分讓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從而切實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
第三、抓實效,不走形式。
看著年輕的同伴,想起曾經年輕的自己,也曾走過和他們一樣的路。每當有人聽課,就想著怎么樣形式新穎,給人以新鮮。二十多年的教學使我覺得課堂一定要自然生成,重在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領會方法,去學會思考,學會學習,這才是數學學習的根本之所在呀!講一個花費很長時間卻不知道與本節課內容有何關系的故事不如不講,拋掉學生年齡以及個性特點再去設計所謂吸引學生眼球的情境不如不要。
我一共聽了兩節課,感覺每位授課教師都煞費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細致的準備,所以每堂課都有很多閃光的亮點供我們參考、學習、借鑒。我會把他們的精華加以吸取,嘗試運用到以后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這也是我參加這次同課異構活動最大的收獲。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多學習新課改理念,認真鉆研教材,挖掘教材,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授課能力,多聽其他任教師的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點,設計出最大限度高效的課堂,爭取在以后的教學中取得好成績。
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 篇4
2月29日我參加了數學同課異構觀摩聽課活動,分別聽了五位教師講的數學《方向與位置》,各位教師各顯才能為我們呈現了一節節生動而精彩的數學課。通過傾聽這五節課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是我的幾點學習心得:
通過同課異構數學教學課的比較,我發現我們的教師沒有盲目地照本宣科組織教學,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情況,根據自己對新教材的解讀,靈活地處理了教材,完成了本節課的知識的學習。我們說一節好課要有新意,有實效,有韻味。要做到有新意,必須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任何一節成功的課,必定含有教師再創造的成分,我們不能一概地說創造得越多就一定是一節好課,但如果沒有創造,肯定上不出一節精彩的課。特級教師翟裕康曾說過:“看一節課上得好壞,首先看教者對教材作了多大的改動……”,回味一些名師的課堂,他們除了具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課堂駕馭能力外,更讓人佩服的是在他們的課堂上總能發現一些教學“金點子”。這些“金點子”會讓你眼前一亮,而這些“金點子”在教材上,教參上根本沒有的,它正是這些教師們創造性勞動的結果,是他們大智慧的充分體現。
通過這樣一個同課異構的教學比武,我對新課程的教學處理有了多方位的思考,“聚焦課堂”的背后,是對學生,對教師自身,對數學教材,新課程標準,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等一系環節與對象的聚焦。相信在廣大教師的積極探究,深入思考下使我的數學課堂真正成為全面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文化素養的精神樂園。
同樣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應該盡力使自己的課更生動、更有趣。上出自己的風格自己的特色,在教材教法上多下功夫,在對學生上多一些耐心。
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 篇5
12月13日去天津中學參加“華北九校初中數學同課異構”做課活動,來自天津中學的馬玲玲、靜海二中的賈智學、河北師大附中的苑義層、內蒙古錫林浩特六中的劉娟娟四位教師對教材的鉆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都會展現出不同的教學風格。
一、教師善于創設情境
劉娟娟老師先類比線段的比較并在黑板上貼了三個不同顏色和不同大小的角,學生利用第四個角在黑板上比較,引出本課課題。讓學生感覺數學是有趣的。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渴望挑戰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長期以來,數學幾乎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詞,重知識的傳授,輕能力的培養;重學習的結果,輕探究的過程;重反復的練習,輕情感的滿足……這一切,使我們學生對數學很難激起興趣。他們感到數學是枯燥的、煩瑣的,數學幾乎等同于做題,而且沒完沒了。一個巧妙的問題引入,把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激起,他們感到數學是有趣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挑戰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為他們走向成功。
二、教師精心設計教學課件
教學課件制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苑義層老師通過疊合法比較角的大小時,就是通過動畫演示,使枯燥的數學教學變得形象直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三、教師的教學語言
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是至關重要的,天津中學的馬玲玲老師的語言表述最好,讓學生聽懂理解知識,四位老師隨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語言敘述應合乎邏輯,因果關系不能顛倒,提出問題要清晰明確。教學語言應規范化,用普通話教學。教學語言要干凈利索,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用他們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語言。
五、小組合作
劉娟娟老師對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究,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體現了探索性的教學過程。苑義層老師給學生討論的時間比較充分,能深入每一組傾聽學生討論并時而和學生共同交流。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使學生養成“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能在課堂上積極交往的機會,培養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極大作用的有利于學生間的互幫互學、相互啟發,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而且小組合作學習能較好的解決在較短的課堂時間內完成動手操作與相互交流、相互啟發、探索創新這一矛盾,使學生能在和諧的氣氛中相互學習、逐步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
六、一題多變
天津中學馬玲玲老師的學材的設計中最突出的是一題多變,經常做這種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思維質量,還可以培養學生面對難題的良好的從容心態。一題多變重點在于對某個問題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探索。一題多變和一題多解對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有極大的幫助。是學生創新思維的必備前提,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品質。
數學中的一題多變設計應能夠體現知識的一定規律和一定的關聯,便于學生思考問題時思路的發展。新課程標準中增加了“增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用題目的相同、相似這一系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了解數學從簡單到復雜,從一般到特殊的探索規律。再用不同的思路去分析,不僅使得學生對思考的問題由淺入深,而且極大的鍛煉學生類推能力和梳理思路歸納的能力。
教學時,教師都經常埋怨學生講過的都不會,我們是否想過自己在教學上的欠缺?
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 篇6
今天上午,在學校安排下我有幸參加了“華陰市同課異構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認真觀摩了城關小學喬曉英和華岳小學張靜兩位老師的課,兩位老師分別用不同的教學模式講了《什么是周長》這堂課,兩位老師的課都很精彩,使我收獲很大,受益匪淺。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1、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源于生活,體現于生活。在課堂學習中,學習的材料來源不再是單一的教材,更多的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來提煉。與生活貼近的知識,學生聽起來親近,求知欲就強,要突破的愿望就強,做起題來積極性高。比如喬老師讓同學們在教室中找周長,在生活中找周長;張老師從秋天美麗的樹葉引出周長,并讓學生摸樹葉周長,描周長,再出示課本中的樹葉讓學生畫周長。這些教學設計都體現了“生活經驗數學化。”
2、兩位老師都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課堂上,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引導學生摸樹葉周長,畫周長,說什么是周長,同桌合作測量周長等等,充分體現了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3、精彩的導課非常重要。喬老師用可愛的小螞蟻豆豆引出課題;張老師用課件中秋天美麗的樹葉,引出樹葉的周長。好的導課可以拉近師生距離,使學生的向師性更強,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4、教師評價要及時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學過程中,幾乎每位教師都注意了及時評價及激勵評價,對學生的贊揚和鼓勵不斷,同時也及時糾正學生的行為習慣。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語言,在學生的心里卻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瀾,對于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
5、注意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通過用眼看,用手摸,用嘴說,用耳聽,動腦想,全面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合作學習等各種學習能力。
總之在這次活動中,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并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啟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起他們動手、探索的濃厚興趣。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這些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后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斗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 篇7
20xx年10月9日,我參加了泰安市教研室組組織的在泰安師范附小舉行的'山東省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的同課異構活動。通過聆聽五位優秀教師的,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在一天的聽課里,觀摩了幾位老師的小學數大學同課異構優質課,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對家教材的鉆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下面是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各位老師講課獨具特色,藝術性很強。特別是劉萬元老師的整個教學過程,他的這節課沒有強迫,不算熱鬧,一切看似簡簡單單,但學生的思維狀態自然活躍,參與熱情十分高漲,學生被深深地吸引,自主探究的行為主動而積極。教師首先要營造出學生感興趣的、愉悅的、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望,積極主動參與到探究新知的活動中。使學生對本來枯燥的數學教學,產生一種親切感,調動了學生的情緒,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在本節課中,他大膽地放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去探索,去發現。讓學生時刻感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積極思考、大膽操作,且爭先搶后地上臺展現自己,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動口能力,又培養了他們勇于創新的精神,并從中體會到探索的價值。
山師大附小泰安分校的隋天龍老師在新授《分數乘分數》的過程中,沒有單一地把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直接出示給學生,而是把一種靜態的數學知識變為一種讓學生在一種大問題背景下的探索活動,使學生在一種動態的探索過程中自己發現分數的基本性質,從而體驗發現真理的曲折和快樂,感受數學的思想方法,體會科學的學習方法。整個課堂創設了一種“猜想驗證反思”的教學模式,以“猜想”貫穿全課,引導學生遷移舊知、大膽猜想實驗操作、驗證猜想質疑討論、完善猜想等,把這一系列探究過程放大,把“過程性目標”凸顯出來。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學得快樂,而且每個學生的個性也充分得到了發展,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柯老師設計的練習題的也是由淺入深,形式多樣。既復習了新知識,并讓學生在練習中有所提升,組織學生自己討論尋求解決的辦法,體現了自主學習。在這五節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這些優質課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結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發揚成績,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在以后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斗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 篇8
對“19.2等腰三角形與全等三角形的證明舉例”課堂聽課反思在進華中學202室,我聽了初中數學“同課異構”評比活動課。我有幸學習,聽了倆位數學老師的課,對“證明舉例”的課,收益匪淺,有所思考。同一“證明舉例”課題,老師們的教學結構,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活動各有千秋,但都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合作,在各個環節引導學生反思。老師們從學生認知起點發,引導學生反思,獲取知識、方法和能力,呈循環螺旋上升,把學生思維的火花,從一個起點向另一個更高的起點點燃。這里就此,談自己浮淺的認識。
一、在運用概念中,反思技能,歸納方法
概念形成后,必須加強概念的鞏固和運用,以達到對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的理解和掌握。在引導學生運用概念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老師們匠心獨運。正在"同課異構"課題研究的探索中,兩位老師設計了"等腰三角形性質"一節的兩種教學設計方案。通過聽課及評課討論后,探索、發現了"等邊對等角"的證明新思路,經過深入地探討設計了第三種教學方案。經過教學實踐的檢驗,發現這一方案更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探索問題的積極性。從而既反映課堂上輕松的學習環境和師生的和諧關系,又展示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曹老師的方法更“絕”,運用簡單的問題:達到多種功效。一是鞏固加深概念,二是引導學生反思方法,讓學生在解題中反思方法,培養思維的深刻性,三是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四是用不同的解題方法,激發學生探求更簡化的方法。老師的高超課堂技藝,貴在哪里?貴在對情景創設的巧安排,對問題的妙引導,創設一個又一個良好的思維情境,引導學生的數學反思。在教學中打破“老師講,學生聽”的常規教學,變“傳授”為“探究”,充分暴露知識形成的過程,引導學生多方位觀察,多角度思考,廣泛聯想反思,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活躍的靈感,促使學生一開始就進入反思思維狀態中,以探索者的身份去發現問題、歸納方法。
二、在靈活運用方法中,反思拓展,引導創新
數學反思引起學生成功的體驗,得到不斷的發展。數學課堂教學,在“反思、競賽、合作”中,形成師生間良性促進的和諧關系,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在感受學習數學樂趣的同時,創新能力也得到了發展。老師們利用問題引導學生反思,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下面選兩位老師的案例說明。
案例一,朱老師的《請你評判》。案例二,曹老師的《合作探究》。
這兩案例都是兩位老師精心編寫的,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反思拓展。在學生易錯處引導學生反思,加強方式方法的正確培養。案例二的形式類同課堂的前一部分,先用⑴⑵兩小題為⑶小題準備,“你們小組還能提類似的猜想嗎?”“類似”就是讓學生類比、反思,進而引導創新。對許多重要數學知識的認識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在各種場合,從不同角度,不斷地進行再組織的再思考,這是數學自身特性所決定的,所有這些通過數學反思是能完成的。
正等腰三角形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兩腰相等、兩底角相等等)由此涉及等腰三角形的許多問題都有多解的特點。同學們常因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考慮不周,導致漏解、錯解的現象。預知這些"錯誤",防患于未然,在學習中則能少走彎路,提高學習效率。在實際解題過程中,只要我們注意運用分類思想,就可以得到這些多解問題的清晰、完整、嚴密的解答。
三、“等腰三角形”中不可或缺的分類思想
分類,是研究數學問題常用的一種思考方法。分類的思想,在數學學習里有著廣泛的應用,下面就“分類思想”在解有關等腰三角形問題中的應用例說如下:1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個內角,求其他內角對于等腰三角形,只要已知它的一個內角的度數,就能算出其他兩個內角的度數。如果題中沒有確定
以上是我聽數學課的幾點心得體會,因為各科的教學理念都是相通的,我以后要把通過聽課學習到的優秀經驗,用到自己的歷史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讓自己的課堂也更加活躍起來,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充分讓學生參與到歷史的教學中來,從而切實感受到了歷史課的魅力!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 篇9
紙坊五里界中學于9月份舉行了“同課異構”的教學活動,我有幸于第一天上午聽了三節課,聽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靜下來。三位教師的教學基本功的確扎實,駕馭課堂的能力一點也不比名師遜色。我們都知道,即使是你的課備得再細,考慮得再周到,可是課堂隨機生成的東西還是有的,畢竟我們的學生有很多,他們的思維都十分活躍,早已經不再被老師所束縛了,但是這三位老師對課堂的突發情況處理得恰到好處,真是值得我好好學習呀!
第一、二節課是由胡伶芳和朱全國兩位老師講的unit1 my name is gina,兩位老師都能從學生事務身心特點出發,利用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設讓學生自主探究的情境,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
在介紹自我的同時把這節課的重點引出來,然后再讓比較這兩節課我更欣賞瑞光小學的劉老師所講授的這節課。回想整個教學過程,她的這節課沒有強迫,不算熱鬧,一切看似簡簡單單,但學生的思維狀態自然活躍,參與熱情十分高漲,學生被深深地吸引,自主探究的行為主動而積極。教師首先要營造出學生感興趣的、愉悅的、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望,積極主動參與到探究新知的活動中。孫悟空這個人物是學生感興趣的,成功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本來枯燥的計算教學,產生一種親切感,調動了學生的情緒,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在這種民主、平等、愉悅的氛圍下,學生思維積極、主動、活躍,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主動思考、各抒己見,不僅使課堂學習氣氛輕松愉快,也能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得以充分發揮。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達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彌補了教師一個人不能面向每個學生的不足。在教學中教師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廣闊的空間,自覺地將教學過程處理成組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操作、實踐的過程,讓他們合作交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并從中獲取新知,體驗嘗試成功、探索與發現的快樂。特別是借助老壽星鍛煉的場景,自然引出每天要步行多少米的計算問題后,她放開手腳讓學生大膽的嘗試、體驗,激勵每一個學生在動腦觀察中,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與同伴交流。進而,引導學生思考計算的方法,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明白算理,掌握方法。一位數學教師能做到這些,讓人真的感覺一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語言是思維的窗口,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助于思維水平的提高。在教學中,兩位教師都可以根據小學生好奇、好勝等心理特征,引導他們敢想敢說。凡是通過思考能說的,教師不能包辦代替,要給學生有充分發言的機會。從說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開始,到說題意,說過程,說思路,說算理直到置疑、釋疑。對于板書的各種算法教師都能夠讓學生說出對與錯的原因,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實際上不也是讓學生學會說算理,從而提高計算能力。同時,多說還能促進學生表達、計算、分析、思維等能力的全面發展。
第三節課是長慶小學的李東旭老師的一節《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本節課的內容主要是應用轉化的思想,課堂上教師創設一種“猜想”的學習情境,能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猜測,學生肯定情緒高漲,思維活躍。但猜想的結果怎樣,這就又激起學生進行驗證的需要,任何的猜想都要經過驗證,只有猜想沒有驗證,那只能是空想,把猜想與驗證緊密結合,可以產生猜想的良性循環。而我在讓學生驗證的時候通過小組合作自由選擇一種猜想去驗證,給學生營造了一種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歷程,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了不同的發展,從而使學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和自豪。
這節課李老師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 “數”“剪—移—拼”都是學生的智慧,然后讓學生同伴互助去探究、去發現、去總結,給每個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真正使學生在動手中學習,在動手中思維,學習主人翁的地位充分展現。也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理解了數學中重要的轉化思想。讓人覺得很清晰的一節好課。
感謝進修學校為我們這些小學教師提供了這樣一次學習的機會,通過這次聽課,讓我對新課改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新課程的實施給我們小學數學課堂帶來了一片生機,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帶來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學生有合作有交流、自主探究,課堂氣氛活躍充滿歡聲笑語。新課標的理念,數學教學要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教學理論為指導,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數學學習環境。我會珍惜每一次學習的好機會,也爭取讓自己的課堂變得更加樸實扎實些,使學生逐步從“學會”到“會學”,最后達到“好學”的美好境界。
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 篇10
我非常有幸參加了在南昌市舉辦的“全新思維高效教學策略‘同課異構’教學形式觀摩展示活動”。本次活動分別由四位國內有名的小學數學專家級教師和四位省內優秀的教師來執教,先由省內的一位優秀教師上一節公開課,再由專家教師也執教同一內容,然后由專家教師來評課,最后由專家教師進行相關內容的講座。
在這次的學習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交換律和結合律》這一課。在聽這課前我剛好上完了這一內容,因此就會將其和自己的這一課進行對比。最終,我發現自己太拘泥于教材,而這兩位老師創新地將教材上的內容進行了重組。同時,明白了同樣的教學知識點,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適當改變教材內容,或者改變教材知識點的呈現方式,因此實現形散神不散的教學特色。
而在這次學習中,專家的講座更是讓我受益匪淺。劉松老師在講座中提到了對學生的最高教學是“學生教別人”,在他的課堂上就充分切實的體現了這一點——先讓學生自主探究,再讓會的學生充當小老師去教其他學生。而,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學,總是擔心學生不會,擔心這,擔心那的,不敢放手,沒有真正意義上地做到把課堂交給學生。那么,我將在以后的教學中讓學生多講——學生能講明白的,老師就不再重復;學生講不清楚的,老師恰當補充清楚。
在課堂教學中要把握學生的起點和終點,更要關注中間的節點和盲點,這也是劉松老師在講座中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劉松老師在上展示課之前先做了一項調查問卷。隨即,他發現了孩子雖然大多數都不知道什么是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甚至沒聽說過這些詞,但大多數孩子都能運用這些規律進行簡便計算。通過這項問卷,劉老師達到了了解學生學習的起點的目的,于是他這節課先設計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的教學,再教學加法交換律、結合律。所以,唯有把握學生的起點,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才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課堂主動權也就交給了學生,學生也能學得積極主動,學得興趣盎然。
同時也明白了: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是需要的,但要扣住我們的關鍵問題,讓導課與知識的自然緊密。并且課堂是隨機而動生成的,不是預設好就不變的,課堂總是會有很多的意外出現,但意外應是意料之中的,只要把握住了課堂出現的意外,轉化成課堂新的切入點,那就有可能成為課堂的亮點。
不停地回味名師的課堂,理智地比對自己的教學,收獲確實很大。當然,我知道如果把名師的教學設計完全照搬到自己的課堂,必然極難上出名師的精彩與效果。總而言之,我們的課堂,不是對名師課堂的生搬硬套,也不是自以為是的自負,而是不斷的學習、反思,摒棄模仿照搬,發揮自身特長,取精舍粕。這樣,他人之智慧結合本人的特性就更能給給數學教學戴上充滿魅力的花環!
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 篇11
11 月30 日,我有幸參加了在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開展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同課異構”教學形式觀摩研討會。通過觀看穆桂鶴、張齊華、強震球等老師的觀摩課,傾聽他們的講座,我學到了很多。他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讓我耳目一新。下面談一談我的收獲。
這次聽課我主要聽了《用字母表示數》、《圓的認識》、《數學教師的三項新修煉》。 其中《用字母表示數》一課是本地老師和南京老師各上一節。在教學中教師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廣闊的表現空間,讓學生們合作交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從中獲取新知,體驗嘗試成功、探索與發現的快樂。這樣,學生主動思考、發散思維、各抒己見,不僅課堂氣氛輕松愉快,也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充分發揮。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達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彌補了教師個人不能面向全體學生的不足。
《用字母表示數》 是鄭州市金水區實驗小學教師穆桂鶴和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張齊華老師上的同一節課。他們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取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發現、探討字母可以表示未知數,也可以表示數量關系。在教學中張齊華老師幽默輕松的語言,有趣有思的設計環節牢牢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他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自己的年齡是X ,兒子的年齡是X-26 ,使學生一目了然,兒子年齡比爸爸小26 歲,然后又顯示一張帶有?的未知照片,標明年齡是X-1 ,讓學生思考照片上有可能是誰。這個問題的設置既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又讓學生在感興趣的題目中學到了知識,明確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具體的數量,也可以表示數量間不變的關系。之后張老師變換思路,把兒子的年齡設定為X, 學生馬上反應出爸爸的年齡是X+26 ,神秘人物的年齡是X+25 ,, 不但讓學生明白了帶有未知數的數量之間的關系,而且讓學生理解了同一個數量關系,可以變換未知數的表達方式。
上完課之后,張老師進行了精彩的講座。在重新審視“備課”、“上課”、“聽課”方面深入分析,結合教材和教參、課標、案例,說明解決策略。如他指出帶著教材看教材,就是要在多版本的教材中有所取舍,取長補短,把握內容實質。帶著兒童看教材,強調要基于兒童經驗和困惑的課堂才有效。
《圓的認識》是江蘇省優秀教師強震球老師上的。強老師 結合教具:用手連續甩連著小球的繩子,讓同學們回答小球運動的軌跡是什么形狀,既引起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又很快揭示了本課主題。接著通過場地畫圓,針繩畫圓,圓規畫圓,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思考和交流等活動中感受圓都有一個中心點,且不能動,引出半徑、直徑等概念。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特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同課異構” 讓老師們清楚地看到不同教師對同一教學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能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并由此打開教師的教學思路,體現教師教學個性, 真正體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 同課異構” 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參與者的智慧碰撞,讓參與者取長補短,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
總之,這次同課異構教學觀摩研討會對我的幫助很大,既收獲了知識,又激發了改進教學的興趣,我將通過對比、思考找出自身在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這些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在以后的教學中,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 篇12
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有幸參加了“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這次同課異構活動,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這是一種橫向的同事之間的互助指導式的聽課,可以通過聽課和聽課后的教師在此次的課題方面提出的問題及對問題的分析和研討,來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作為聽課者的教師既是學習者,又是研究者。這種活動不僅將聽課具體化,還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同時也給教師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課異構”即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已有的教學經驗、學生狀況、教學風格及教學技能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上出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色。使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方面做到“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這就形成了同一內容不同結構的課。“同課異構”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并由此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彰顯教師教學個性,真正體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教學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他們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了我對課堂最優化的思考。通過聽課我受益匪淺,讓我近距離的領略到每位教師的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雖然這四節課的教學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東西。課堂上老師們都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合本班學生的特點,采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交流培養學生大膽創新,勇于實踐的能力!
每位老師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為教師不僅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還要在這“好”字上下功夫,怎樣才能上好課,上出讓學生喜歡的課?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要多琢磨,多學習,要走出自我。
非常感謝能有這次學習的機會,我將會將學習的知識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去。
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 篇13
非常榮幸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全新思維高效教學策略同課異構教學形式觀摩展示活動”。在這一次活動中我們不僅觀摩了本省骨干教師與名師們的“同課異構”展示活動,如《年月日》、《交換律和結合律》、《圖形的放大和縮小》《認識百分數》還聆聽了幾位名師們精彩的講座,使我們不斷的在學習中成長。下面就談一談我的一些感想吧:
首先對同課異構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我認為同課異構要從三個方面來理解:第一,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理念等諸多方面的不同,因此教出的課效果不同,各有千秋,這次活動的每一堂課都體現了這一點。特別是省骨干教師李文娟和特級教師朱德江老師設計的《年月日》。其次,同樣的教學知識點,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適當改變教材內容,或者教材知識點的呈現方式,實現形散神不散的教學特色。另外,同課異構可以充分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必拘泥于固有的教學策略,可以每節課刪除不必要教學環節,甚至挑戰教學策略,逆策略而動,突破常規,實現效果好的課堂,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如劉松老師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一般情況下是先教學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后教學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但在這節課中劉老師他打破常規,先教學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再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其次,在這一次的學習中,還有以下幾個方面讓我印象深刻。
一、教學設計巧妙,步步“誘敵深入”,淡化了人為設計的痕跡。
這一點是我這次聽課感受最深的。教學設計是解決怎樣達成教學目標的問題。在幾位名師的教學中,教學設計相當巧妙,課堂各層次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多余的環節,沒有一句多余的話,甚至沒有一個不參與的學生。如:朱德江老師的《年月日》,他通過呈現奶奶有高血壓,每天定時吃一片降壓片,一盒有30片。引出問題“一個月夠吃嗎?”然后通過學生活動與反饋,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判斷是否夠吃,引出需要研究的問題“一個月有多少天”。再利用數形結合,讓學生結合年歷卡用圖進行記錄、探究,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哪些月夠吃、哪些月不夠吃”,發現每個月的天數及規律,從而認識大月、小月。最后又通過解決“一年吃多少片”的問題,研究“一年有多少天”?當時,我最大的感觸是:我怎么就沒想到呢?
二、不僅關注了學生學習的起點和終點,更關注了中間的節點和盲點。
這一觀點是劉松老師在為我們上完課之后做的精彩講座中的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反思自己的教學,真的很少去關注學生學習的起點,即使有這個想法,也沒附諸行動,更別說關注中間的節點和盲點了。而劉松老師在他上這節《交換律和結合律》時就做到了這一點。他在教學之前先做了一項調查問卷,他發現孩子雖然大多數都不知道什么是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甚至沒聽說過這些詞,但大多數孩子都能運用這些規律進行簡便計算。通過這項問卷,劉老師了解了學生學習的起點,于是他這節課先設計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的教學,再教學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他認為乘法交換律、交合律是一種三維的數學模型,學生理解有困難,這就是教學中間的節點和盲點,是教學的重點。而加法是一種二維的數學模型,更加直觀,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學生乘法都會了,加法就迎刃而解了。唯有把握學生的起點,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才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才能學得積極主動,學得興趣盎然。
三、體現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名師們的教學中處處都體現了以人為本、以生為本,完全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把握兒童已有,體會兒童的障礙。
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 篇14
一、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這幾位老師:
第一位是海州區解放路小學的戚穎老師,她的動畫“貓和老鼠”惟妙惟肖的引入課堂,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她通過播放多媒體視頻,和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上了一堂很好的活動課《我們身體上的“尺”》。她的激勵性語言說的非常到位,打動每一位學生的心理。她的課堂總是讓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動手去做,讓學生去親身感受和體會自己身體上的“尺”。
第二位是東海縣和平路小學的劉瑞玲老師,她上的課也是《我們身體上的“尺”》。她的引用更生動更形象,利用動畫片柯藍,他在案發現場發現小偷,柯藍通過小偷的腳印估計出了小偷的身高,問學生:柯藍是怎么估計的呢?學生都表現積極,很快融入到課堂當中去了。劉潤玲老師的板書清晰,語言一語中的。
第三位是東海縣和平路小學的王海燕老師,他上課的題目是《解決問題的策略》。王海燕老師形態大方得體,語言精煉。她很會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下,學到了很多的知識,這點令我十分佩服,她的多媒體課件使用的也是活靈活現。
二、同課異構的感想
通過聽課學習和評課,我發現同課異構對提高教學有效性有很大幫助,它可以促進可同優勢互補,教師之家互相啟發,智慧共享。而且同一課題便于教師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通過同課異構的對比研究開咱實質性的討論與反思,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本學科同課異構的反思
優勢:
1、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課程構思巧妙,各環節過渡自然,銜接緊密,講解細致到位。
2、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3、較好運用我校的“探究體驗式”四步教學法,以學生成為主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時時關注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
4、教師具有較高的教學素質,教態大方、語言準確、流利、板書正規。
四、個人授課后的反思
有人說教師在不斷地自我反思中成長。我認為自己就是這樣在工作中不斷地通過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地思考學習成長,所以下面談一談自己在授課中的不足之處,以便日后能在教學中更加精益求精。
不足:
1、盡管完成了授課的教學目標,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深刻理解了需要掌握的內容。可在時間安排上似乎前松后緊,如果前緊后松,能給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去練習和發揮。
2、我們雖然將策略與方法滲透給學生,為了整堂課的完整性,沒有進一步的練習這些答題方法,如果能將這些策略加以運用效果會更好。
針對自己的不足,今后我在教學中要做到以下兩點:
1、發揮同課異構中各位教師的優勢,做好課堂教學。
2、將學習策略有效地滲透到平日教學的同時,注意到相應策略地訓練。
總之,這次連云港市小學數學學科“同課異構”觀摩培訓活動非常有意義有內涵,給我們教師很大的提升。我一定不辜負學校對我的期望,牢牢抓住課堂改革,為我們身邊那些求知若渴的學生們奉獻自己的力量。
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 篇15
通過本模塊的學習,學習了教學新手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彭科老師的示范授課案例,以及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李興懷老師和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陶維林兩位資深專家的示范授課案例,這三個示范授課案例聚焦于數學課堂教學能力和數學教學反思的綜合素質提升。聽了專家的評課,掌握了數學聽課與評課的方法,也初步知道如何提升自己數學教學專業的素質。通過學習,感覺是受益匪淺,現簡單談下學習所獲得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看三個示范授課案例獲得的收獲
彭科老師的教學設計考慮周密,精心設計了一系列變式問題和問題的分類討論教學方面極端位置的關系,教學非常精密和嚴謹。
陶維林老師教學注重數學思維,課堂上學生求索的問題環環相扣 ,整個課堂教學輕松、自然 ,引人入勝, 數學課堂達到了學習者獨立思維的落實、過程體驗的落實。
李興懷老師具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善于搭建知識臺階,教學中同步進行精當的概括小結、延伸教學內涵,合理運用兩塊黑板演繹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實物投影儀展示教師的手書解答起到模范示范作用,教學效果好,是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從課例點評中獲得的收獲
四位專家的點評都非常值得學習,他們的總結全面到位,參考價值非常高。從點評中,我更深刻地認識到:教無定法,一堂課首先是教學目標定位(長遠、短期、兼顧),下來是教學設計與學法指導。
點評中,他們也指出了幾位授課老師的不足之處,如彭科老師課堂有些趕進度,完成任務,在分析題意、引導發現等思維培養方面花時間太少,從長遠來說對學生的探究、創造性培養不足;陶維林老師的課堂容量小,節奏慢,與學生目前的考試(限時限量)短期的高分的期望不吻合;李興懷老師課堂主要解決應用題,難度大,要求高,一些學生可能感到吃力。這些問題的指出,可能正是自己教學中會常常出現的問題,也是值得反思的地方。
總之,從這次學習,本人知道了數學教學的設計標準,掌握了數學聽課與評課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數學教學專業素質。
【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06-11
同課異構數學聽課心得體會08-16
同課異構數學聽課心得體會范文08-16
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04-22
同課異構《貓》的聽課反思01-25
小學同課異構聽課的心得體會05-08
小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05-08
數學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通用5篇)05-08
語文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范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