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公開課心得體會范文
公開課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一種面向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開的課程講授形式活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聽公開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考!
聽公開課心得體會1
我代表徐匯區向全市小學語文教師上了一堂公開課,意在向老師傳達一些二期課改的理念。
說句實話,二期課改的理念我們都會說,但關鍵是如何在課堂上體現出來,這就要求老師在上課時,不僅要考慮教學內容的圓滿,更要考慮先進理念轉變為教學行為的可操作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從備教材到備學生”的轉變。在這兒,我就想談談通過這堂課我的一些啟發與收獲,讓我們共同切磋、學習。
這堂課主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性,因為學生只有主動參與才能獲得發展,而發展又應當首先體現在創新精神的樹立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采取了以下教學策略:
一、創設情景,“疑”中求“新”
“疑”即質疑問難,古人云“學貴有疑”,“學則須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探求新知的開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動力。進一步說,疑是創新的開始,也是創新的動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主動探索,創造性地釋疑。
就拿《爸爸和書》這堂公開課來說吧,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就安排學生質疑。學生開始提出的問題多為“‘珍寶’什么意思”等這樣的表層問題,而在課堂上,經過深入思考后,學生進一步提出了“‘我’為什么會視這么一本又薄又破舊的書為珍寶”這樣較有價值的問題。而我在教學時則就以此為突破口,引導學生采用“聯系上下文,邊讀邊思”的方法來解決這一疑問。
二、尊重主體,“放”中寓“新”
“放”即開放,傳統的語文教學大多是“牽牛式”的,教師嚴格地牽著行,學生小心地跟著走,大量的時間在分析講解中虛度,這樣的做法不僅不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而且難以提高教學效果,而教師如果善于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就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激活學生思維的熱情,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
因此這堂課上,我就針對學生提出的疑問,讓學生展開討論,通過找出文中相關的詞、句,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學生在討論后,紛紛舉手,各抒己見,有人認為“因為這本書是‘我’省下車錢好不容易買來的,所以會視它為‘珍寶’!币灿袑W生抓住“臨時工”、“干零活”這兩個詞,說“這本書書是爸爸在生活十分窘迫的情況下給‘我’買的,其中包含著深深的父愛,所以我會如此珍惜。”再往下學,同學們又發現了另一個原因,那就是讀書給‘我’帶來了許多快樂。至此,同學們通過“聯系上下文,邊讀邊思”的方法,自己總結出了“我們”視這么一本又薄又破舊的書為“珍寶”的兩個原因。
三、樹立信心,“異”中見“新”
“異”即求異,它是創新思維的核心,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展開不同意見的爭論,使學生突破常規和經驗的禁錮,積極、獨立地探索問題。學生摒棄了單向線形的狹隘思路,就可以求得多種設想、方案和結論,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如這課堂上,在解決課文為何要以“爸爸和書”為題時,課堂上又引起了一番激烈的爭論:有人認為題目中包含了爸爸對“我們”的希望——希望“我們”成為愛讀書的人;也有人認為因為書是爸爸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給我買的,所以要以此為題目。說到這兒,立刻有同學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認為家中不光爸爸一人在節衣縮食、省吃儉用,而是全家在爸爸的引導下共同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省下錢來買書。針對學生的種種看法,我并沒有簡單地評判對與錯,而是隨機評點,通過分析、比較進行求異思維能力的訓練。事實證明,證明這種訓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這堂課的真正價值就在于將二期課程的一些理念轉化為可實施過程中的行為。但這堂課只是“拋磚引玉”,更多的轉化,要靠我們自己去嘗試、去探究,并在不斷的課程實踐中獲得自身專業的發展。
聽公開課心得體會2
11月29日上午,學校組織了每半年一次的公開課。每次聽優秀的老師們作公開課,都畢恭畢敬地聆聽,唯恐漏掉哪一個環節。這次也不例外,聽三位老師有聲有色的課堂,何嘗不是一種享受呢!三位老師講課都各有千秋,下面我就這三節課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首先,我說說韓秀敏智障班的語文課。
學校一直在提學科整合,最初我覺得有點難度,但是聽了今天韓老師的語文課,我覺得這方面做得非常順暢自然。她把律動和音樂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得語文課生動活潑,學生的積極性完全調動起來。
第二,小小智慧樹運用到課堂;谥钦虾⒆佣鄤訍壅f的的特點,智慧樹讓孩子們充分展示了自己。
第三,韓老師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教學模式。我特別欣賞她課前讓學生和老師打招呼的環節,聽著那稚嫩的童音:“韓老師,您好!”我突然覺得原來智障孩子也是那么可愛!
第四,課堂評價獨特新穎。孩子們的照片出現在電視上,而且在做著各種各樣活動,“可愛寶寶、進步寶寶、聰明寶寶”,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了不同的評價。
第五,教學方法靈活多樣?ㄆ母叩,控制音量的大小;逐步延長句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游戲“猜猜猜”尋找生字,寓教于樂。
(二)郭紅娟老師的聽障班語文。
首先,我們說聽障班主要還是知識教學為主,教師要把握教材,有效組織教學,教學生一些語文學習的方法。郭老師課前的知識積累讓我感觸頗深,語文這門學科要從小培養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孩子們通過用“雪”組詞,產生很多聯想,不但拓寬了學生的思維,而且積累了許多的詞匯。
第二,多種形式的朗讀。這節課采用了指名讀、領讀、大聲讀、默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第三,通過多媒體欣賞圖片、地圖展示、播放視頻,突破了教學中的難點。遙遠的天山、盛開的雪蓮花,都是學生感到陌生的事物,教師讓學生欣賞圖片,不但認識了天山、雪蓮,還獲得了美的享受。觀看天安門壯觀的升旗儀式,并且和我校的升旗儀式對比,使得學生很好的理解了“壯觀”一詞。
第四,教學生活化。文中的小男孩、小女孩都想走出家鄉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通過這個主題讓學生認識自己的家鄉平泉,搜集一些美麗家鄉平泉的圖片,激發孩子們熱愛自己家鄉的思想感情。
(三)劉艷霞老師的微機課。
首先,我想說:“我真的很佩服劉老師!”劉老師就是我學習的楷模。她對待工作極其認真負責,而且無論教哪門學科都干得非常出色!
第二,學生學的專業知識豐富。這節課劉老師給我們展示了學生對photoshop軟件的使用,我聽了都很茫然,不過學生卻能把“原理”都回答出來,何況他們又是學習有障礙的,真是不可思議!這其中,老師下了多少功夫呀!
第三,課堂時刻在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拔夷苄!”“我是最棒的!”教師不停地在用激勵的話語,幫學生打氣,加油,使學生輕松地完成了本節課學習任務。
第四,亮麗的課堂評價。劉老師結合我校的“五星學生”評比,課堂最后設計了摘星環節—我最閃,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難看出,這是一個長期堅持的結果。我應該向劉老師學習,學習她那契而不舍的精神。
當然,三位老師講課過程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待日后探討吧。
以上就是,我這次聽課學習的一些心得體會,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提高。
聽公開課心得體會3
每當我自己講公開課或者聽別人講公開課時,我經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上好一堂數學公開課呢?經過近幾年的摸索與實踐和近期聽的公開課,我從中悟出了幾點粗淺的體會。
公開課要想講出新意,就要不步人后塵,不因循守舊,不照搬別人的教案,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這樣才能引起老師們產生學習仿效的欲望。
于老師的《角的初步認識》一課用的教學課件非常特別,新課伊始通過動畫的形式把學生帶入了幾何王國,從幾何王國里面讓學生說一說遇見的老朋友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然后出示角,提出疑問,引出課題“角”。在比較角的大小的時候,通過紅角和藍角比大小直觀形象的展示了,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只和叉開的開口的大小有關系。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學習數學。雖然學生的智力水平、經驗背景和學習習慣存在差異,但每一個智力正常的兒童,都可以學習大綱規定的數學內容,都有條件按教學要求學好數學。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水平的數學。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應當承認學生的差異,并為不同的學生提出有差別的學習要求。不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按同一個水平發展,學習完全一樣的數學知識和達到同樣程度的數學水平。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在處理教材上,教師的主導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不強,過分地迷信教材,即使發現教材的內容有問題,也不敢吭聲,總認為教材不可能出錯。有的甚至成了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的傳聲筒。喬老師的《循環小數》一節課,讓學生仔細聽火車行駛時發出的“咔嚓”聲,發現了什么特點,出示了一年四個季節,通過這樣一個個的實例,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循環的本質,讓學生通過自己舉例,加深了對循環這一現象的理解。也為這一節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布置學生操練,每一步都由教師領著學生往前走。在這樣的教學模式的規范與影響下,學生不習慣于獨立思考問題,更不敢越出教師設計好的教學思路。這顯然不符合知識經濟時代對人才素質的要求。盧老師的《比大小》,劉老師的《三位數減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都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說,讓學生自己動手,動口,讓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
游戲是低年級兒童感興趣的學習活動。在他們的生活中,游戲與學習是不能截然分開的,而是互相滲透的。學生在游戲中可以順利地掌握新的學習內容,同時,學生創造性的自我表現、獨立性和積極性的情感體驗正是在游戲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游戲在整個小學教育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張軍超老師的《幾和幾》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通過蘋果這一實體教具讓學生分一分,并且當做獎品獎勵孩子,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后來的找朋友更是在游戲中學習和鞏固了所學習的新知識。
要想上好一堂數學課,教學中要啟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要使學生學好數學,首先要讓學生喜歡數學這門學科。對數學學科的興趣來自于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把數學教學設計得更能引發學生的'興趣,課堂教學的氣氛更加寬松和諧,就會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要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情景。學習數學要以一定的經驗為背景,教學過程中應該為學生提供有利于學生理解數學,探索數學的實際情境。學生學習數學不應以接收式的為主,要給學生充分的機會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感知、操作等活動來認識數學。讓學生“做”數學比簡單地教給學生數學知識更重要。為學生留有探索與思考的余地。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要有機會探索問題和思考問題。教師不能代替學生的思考,也不能簡單地以成人的眼光對學生的解答作出判斷。要給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機會,尊重學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問題。
聽公開課心得體會4
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的學習中,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小學語文教學公開課活動,從本年級組到各個不同年級組,我聆聽了多位老師的公開課,并且其中不乏有外校教師到我們學校來進行的語文教研活動的一些課程,其中也包括了研討課程的小小會議,這些都讓我收獲良多。作為一名新進的年輕教師,接下來就說說我的聽課心得吧:
一、任職教師的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當我聽著不同年級段教師們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帶領學生重溫校園生活片段,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低年級的老師在教學時,她很注重孩子們的注意力的把握,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聽老師的介紹,聲情并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思緒;中年級的教師雖然在語氣上少了和藹親切,卻多了一些啟發性的話語,讓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自己的思考與想法,讓孩子們勇于能說出自己的想法;那高年級的教師們更多的是體現在學生學習方法的教學以及對學生進行著引導語輔導。
這些教學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老師扣人心弦的過渡語言,烘托了課堂的氣氛,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課堂語言簡潔,準確,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
二、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
新課標中說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在新課標中更著眼于學生自主發展的閱讀教學,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贊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我們是能辦到的。
作為五年級的教師,我在一次語文研討中學到了話題式的教學。五年級的學生不是一二年級,也不是三四年級,學生的學習更注重對他們的思維上的啟發以及對課文的自我理解,更加注重于學習方法的學習。所以我也不段地思考著在語文的教學中多應用話題式學習,比如:在《黃鶴樓送別》這一課中,我的教案以及教案過程中我都會注重著話題式的加入。
三、實現了師生角色的轉變。
在好幾次的語文研討活動中,不斷提到的話題就是教師的角色問題。以往的教學都是教師為教學的主宰、中心,然而現在需要教師轉變自己的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伙伴,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的主人,他們不僅有老師的組織下進行共同學習的義務,而且有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伙伴、學習方式進行個性化學習的權利。
當然這樣的長期教學過程中,一瞬間轉變是不切實際的,所以我也在學習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向前輩們學習著符合新課標的教學方式。
四、實現了學習方式的自主合作。
語文課,不像數學學科有固定的公式以及固定的答案,雖然解題思路多種多樣,但是總結的說答案是唯一的;語文課,不想英語學科,單詞是固定的,搭配也是固定的,雖然解釋可以達到意思就行,但這個也是需要進行語言組織,最終還是答案一致;語文課,更不想科學學科,有很多的有趣的動手實驗,趣味性很濃,但結論始終是只有一個的。所以也有很多這些課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方式,這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但語文課是語言的基礎學習,所以在教學方面更加有所注重。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學探究是基礎,合作學習是重要的方式,教師的指導是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條件。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師與生、生與生交流對話,教學相長的過程,也是由領悟學習方法、運用學習方法到將學習方法融會貫通,能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的過程。另一方面,專題性、綜合性學習引起重視,加強這一類學習的研究與實踐。這類學習更具綜合性、探究性,也更富于挑戰性。學生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有效地培養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培養綜合運用知識、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聽公開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聽語文公開課的心得體會03-19
聽小學英語公開課心得體會10-21
聽公開課心得體會(通用5篇)12-15
聽公開課的心得體會(通用5篇)03-03
公開課聽評活動總結12-28
聽英語公開課的心得體會(通用8篇)10-21
聽英語公開課心得體會(通用8篇)10-21
聽公開課心得體會范文(通用7篇)12-15
聽英語公開課的心得體會(通用4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