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小學學習心得體會范文5篇
篇一:赴杜郎口小學學習心得
課堂——學生靈魂的陣地
在這個暖日洋洋的冬天,山東杜郎口的課改旋風吹遍大江南北。虛心好學的景校長多次帶領學校老師親赴杜郎口考察學習。
12月16日,在景校長的帶領下,我校第四批教師再次赴山東杜郎口考察學習,共7人,是這幾次學習人數最多的一次。雖短短三日,但收獲頗多,尤其是杜郎口的無師課堂,讓我感慨萬千。杜郎口小學的課堂是真正做到了以生為本,課堂上學生的表現簡直是活力四射,激情洋溢。
下面,我主要說說我眼中的杜郎口學校的幾大改革:
首先,杜郎口學校教室的布置別具一格。教室內無講桌,無講臺,教室三面墻包括教室外圍墻全是黑板。每個教室里擺6張六邊形的課桌,每桌坐6人,學生圍桌而坐。課桌有傳統的“排排坐”變成“就餐式”的擺放。每張桌子上放有一盒粉筆,每人一塊抹布,這粉筆和抹布是學生上板展示時發揮作用的。
每個教室靠窗跟前都擺有鐵柜子,柜子里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學生的各種課外書,柜子上放著學生從家里帶來的盆花。這樣的教室布置,不僅體現著師生的平等地位,還處處充滿著濃厚的文化氣息,讓人感覺到教室如家。
其次,杜郎口的課堂進行了翻天覆地的大改革。
課堂上,學生發言不必舉手,因為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正如李炳亭在報告中所說:有哪個人在自己家里說話還得舉手說。他說的話雖然簡單、樸實,但蘊意著課堂師生角色的大轉變,課堂領域的大轉變。是呀,既然我們都公認課堂是學生的陣地,學生才是主人,那我們老
師為什么在課堂上總要喧賓奪主,處處搶占鏡頭,霸占學生的學習時間呢?杜郎口的改革,正是從點點滴滴,微乎其微的小細節逐步改革。他們的課堂上,真正體現了師生平等的地位,“我的課堂我主宰,我的命運我掌握”已成為杜郎口學生的信條。
聽來的只是傳聞,只是好奇,眼見才能為實。12月18日早上,我跟隨一個姓鄭的老師連聽了三節課,兩節英語,一節語文。先聽的是五年級三班的一節英語課,一進教室,就聽到一個學生大聲說:“class begin。”然后又聽到一個學生站起來說:“把預習的單詞對子交流,精彩的上板展示。”話音一落,小組內開始了結對子背單詞。學生的基本口頭語是:我先說,你來聽。結對子交流完后,學生每人一根粉筆、一塊抹布,迅速在各自的黑板上進行默寫單詞,寫完馬上又結對子糾錯。第一板展完又換了一個學生主持道:“展示完后,開始組學課文。”這時他們的口頭語又成了:我先讀,你們聽。大約四分鐘后,主持人又換了:“精彩極的上臺展示,不精彩的外面整改。
”……一節課從“獨學————對學————組學————群學”,由簡到繁,由少到多,由易到難,層層遞進著。學生互相糾錯,互相指點,互相改正。當大家都不會某個單詞的發音時,小主持人就靈活利用多媒體手段,幫助同學糾正單詞發音。看到學生上臺操作多媒體,當時我就想:這些娃將來不得了,他們怎么什么都會。再想想我們的學生,啥都讓老師包辦了,老師能力提高了,可我們的學生呢?歲歲年年,年年歲歲,身體長了年齡增了,可學生的綜合能力卻與時脫軌。而杜郎口的整個課堂環節都是讓學生說、談、演、寫、查等方法真正掌握所
學知識。特別是展示板塊,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本質性的轉變,他們不僅僅把所學知識說出來,背出來,寫出來,學還用不同的形式表達出來。表演、演講、辯論、朗誦等,無論是英語,還是語文都帶有肢體語言。看到這兒,我也希望我們的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一定鼓勵學生大膽放開,把每一篇文章能當演講稿來朗誦,并帶一些形象生動性的動作,那學生的學習興趣可想而知。對于文本的剖析,切不可太深、太廣、太泛。為什么我們在提問時,總會有冷堂呢?就是因為我們老師設置的問題面太廣、太深刻,學生無從談起。最后老師還怨天怨地怨學生笨,豈不知是我們老師自身的問題。而杜郎口的課堂上,學生的展示不僅僅是把書上的東西簡單地表達出來,更重要的是孩子們用激情把文本當成演講稿演講。所以,他們的語文課我覺得就是一場演講賽,一場綜藝節目。孩子們每學完一篇課文,老師還鼓勵學生用不同的形式改編文本或續寫文本(詩歌,小品,相聲,兒歌等),進行對文本的拓展,用各種形式開發課程資源。課堂上,老師在充分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的基礎上,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語言表達、演講、主持、交流、寫作、合作、動手操作等。學生的自信、勇敢、尊重等品質也得到了培養。整個課堂環節人人參與,人人競爭,人人勇敢,人人自信,人人展示,人人意氣風發,激情澎湃。一節課很難看到某個學生扭扭捏捏不愿上臺展示的。
總之,杜郎口的課堂給我最大的感受是:課堂“亂”了,學生動了,課效高了。
再次,杜郎口在班級命名上也很有創意:他們把班級不再叫幾年級幾班,而是根據本班的班情及班級奮斗目標,給本班取個富有象征意義的班名。如:晏嬰班、桓公班、扁鵲班等。我想這就跟家長給自己娃起名一樣,對孩子有怎樣的希望就起啥名,我覺得這一點咱們也可拿來借鑒試試。
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真正得到提高呢?我個人認為有下面幾點:
一、每堂課教師都不要先講,先讓學生自學。
只有先自學,有一定的基礎,學生在課堂上才有話可說,有據可論;只有充分預習,才會有豐富的課堂展示。而學生的預習,實際上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的自學。老師提前幫助學生確定自學內容、自學要求、自學方式方法,學生提前做好預習筆記,這樣在課堂上,學生才會胸有成竹地進行自己個性化的展示。
二、以學定教。
經過課前的預習,大部分基礎知識學生已經會了,學生會的老師不再重復講,“該出手時再出手”,“山重水復疑無路”時再出手。老師只適當的點撥,比如,可以規范學生不準確的表述,可以引導解答其普通性的疑惑或糾正學生錯誤的理解。這樣,老師在課堂上沒有多余的話,也沒有多余的活動,老師所講的就隨之減少,課堂上就能省出時間讓學生當堂訓練。反之,課堂上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的學和練的時間就會減少,那么老師就會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后作業,學生負擔重了,老師也給自己加重了批閱的砝碼,課堂效率因此大大降低。所以,我覺得課堂學生“動”的越多,課堂效率就
越高,這個“動”我覺得應該是學生的表情、身體、思想,精神,甚至是靈魂的“動”。
三、課堂上老師除了學會放手,還要學會示弱。
關于這一點,我只想用李炳亭的一句話來闡釋:有一種愛叫放手,有一種強大叫示弱,有一種藝術叫利用,無微不至是一種傷害。
老師們:課堂是孩子們的命運,是他們的未來,課堂的靈魂是每個孩子心靈的尊嚴。所以,我們一定要轉變思想,充分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才能發展學生,才能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
當然,任何改革都不會十全十美,現在的我們正是成長者,學習者,就應該以杜郎口教學模式為案例,去借鑒,去學習,去拿來;從中獲取營養,獲取啟示,結合我校的實際,心往課改想,勁往課改使,努力推動我校的教學改革之路。
最后我想用李炳亭報告中的一句話總結我的心得:向著特定目標前進的人,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篇二:赴杜郎口小學學習心得
為使我校的課改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向有經驗的學校學習更好地教學經驗,學校派出了10名教師赴山東杜郎口小學進行取經學習。我們于12月19日來到山東省臨淄。上午,我們在臨淄中學聽了三節課,一節小學語文,一節小學數學,還有一節高中語文,全部都是無師課堂;下午,我們去了杜郎口小學聽課,我重點聽了一年級和四年級的英語課,也是無師課堂,老師就站在旁邊巡視,基本上不講話。第二天,我們聆聽了崔其升有關無師課堂的報告,他重點陳述了第三代教改, 無師課堂的好處,意在提高學生的智慧和自信。
我想針對小學英語這一塊,來談一談我的感受。杜郎口小學是一所雙語學校,學校并不大,學校的環境也一般,設有5個年級,共有20多個教學班,每個教學班有36人,學生以每6人一組的方式編排座位。學生的課桌也是按分組的方式設計成了六邊形的,很有特色。課桌上只放每節課用的課本及文具盒,很整齊。教室的正面是教師用的黑板,后面和側面及教室外的走廊都是學生用的大展板,展板被劃分成好幾片,上面有學生的名字,展示的時候,學生可以馬上走到自己的展板上進行書寫。
我聽了一年級和四年級兩節英語課。第一節是一年級的英語課,上課前,老師只做兩件事:一件是在黑板上以提綱的形式板書課本的內容;其次,把教學光盤放入電腦內,找出本節課相關的內容,其余的事都放手讓學生去做。一年級因為孩子小,每節課由3名學生來合作完成。期中的一名學生是主持者,充當老師的角色,其它兩名學生是他的助手,一人負責操作電腦,另一人負責記錄每個小組的表現情況。這節課是對話教學,小主持人帶領全班分小組復習以前學過的句子,以開火車的方式一問一答的進行,緊接著學習新課,學生跟著錄音機一句一句的讀,聽讀完后,小組再以對話的形式相互練習,小組長檢查,老師巡視;最后,讓一兩個小組進行展示,這是課堂的'第二個環節。接下來就進入了課堂的第三個教學環節,學生在已學習對話的基礎上自編自創對話再展示,完成了一節課的內容。下課后,老師會根據學生評出的優勝小組,讓他們去班委會領獎,同時布置作業。
四年級的英語課,教學過程基本上和一年級一樣,用的也是同一教學模式。不同的是,四年級的英語課只有一名學生操作,其余的學生都是配合這名學生來完成的。課堂教學盡量使用簡單的英語,讓我感受較深的是學生的板書特別整齊。這也是一節對話教學,學生復習完單詞后,到黑板是默寫,學完句子后,在默寫句子,通過寫的方式來鞏固所學的內容。
總之,通過這次聽課,我認為杜郎口小學的英語教學有其固定的教學模式,是分為三步來進行完成的。第一步,就是快樂導入,以歌曲和兒歌的形式開始,復習舊知,學生自由對話,從而引出新課。第二步,進入新課的學習,從單詞入手再到句子,跟錄音機讀后,小組內扮演角色進行練習,小組長負責檢查,老師巡視,最后,讓一兩個小組展示。第三步,是拓展訓練。在本課對話的基礎上自編自創對話,再讓一兩個小組進行展示后,主持人根據老師課前的板書進行總結。課后,老師布置作業。教學過程出現錯誤時,學生沒有發現,老師只是悄悄告訴簽字一名學生,這名學生會馬上進行糾正,并帶領全班來讀單詞或句子。
這就是第三代課改————無師課堂,意在“人人皆師”,讓老師成為幕后的策劃者,師生成為平等的交流者,也讓我們對無師課堂有了初步的了解。
篇三:赴杜郎口小學學習心得體會
“無師課堂”顧名思義:沒有老師的課堂,學生自學成才嗎?那每一個學生不就成了神童了嗎?還要老師干嘛呢?這是我起初的認識。
十二月十八號我校織學習小組親臨杜郎口小學學習,當我親眼目睹了他們的無師課堂之后,令我十分震撼,恍然大悟。他們的學生離開老師之后能夠把一節課井然有序、激情并發地完整展示,難道這不是孩子們在學習成長嗎?當時我聽了一節二年級數學《混合運算》, 從多媒體的出示,到學生根據情境圖提出問題,到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到精彩展示結果,最后到自己創編題,每一步都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令人欽佩不已。再看他們聚焦點處的亮相,大方、自然、語言的組織、思維的活躍發散,顯得那么熟練。像這樣堅持下去,這群孩子們還了得?我們今天的努力學習不就是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嗎?當我們學了不會用,或不敢用時,那不等于沒學嗎?
所以我們今天必須做出一個決定,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不要讓經驗成為囚籠。必須做個有信仰的老師,要向特定目標前進。那就得學習無師課堂模式。
無師課堂并非真的沒有老師,師退位于生,生進位于師。這樣的課堂學生輕松多了,老師就要在課前做好策劃,也就是成為幕后策劃者。要求學生精彩展示的文本,老師也要在課前聲、情、韻并茂地展示給學生,或者要求學生創編文本、積累、拓展的,老師都要在備課中預設。也就是成為高標展示者。課堂上老師也加入某小組成為其中一員,與學生共同探究,成為平等的交流者。同時也可以了解學生思想動向,那些知識可以獨立完成、那些知識需要合作探究,那些知識需要老師點撥,成為課堂的觀察者。
無師課堂把課堂真正地還給了學生,讓他們體驗到了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既然是主人,課堂上發言還要舉手嗎?有哪位主人在家說話還要征求客人同意呢?也正如李炳亭老師所說有一種愛叫放手,無師課堂讓學生把課堂當成賽場,人人竟爭,當成舞臺,處處展示。
最后老師要用賞識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多一點包容與愛心去耐心觀察他們,悉心指導他們,使每位學生學有所獲。
篇四:杜郎口小學學習心得
今天,我們來到了課改先進單位,名揚各地的杜郎口小學參觀學習。
一進校園,便給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橙紅色的教學樓,四周滿是學生們的創作,或書法或繪畫……
第一節課已經開始,我們走進教學樓,一下子被教室外墻壁上的漂亮文字吸引住了。呀!是二年級小學生的書寫展示,有形有勢的粉筆字讓我驚嘆。孩子們正一絲不茍地默寫字詞,完全無視過道里來來往往的參觀學習者。走進教室,又是展示,室內室外,全是展板,全是學生在寫,對子同學批改,設錯字詞“門診室”,一學生正像模像樣的在講臺上糾正。
對于杜郎口小學學生這樣的書寫成就,我心存驚嘆又急于找到他們訓練學生的關鍵。終于,一類寫字課讓我茅塞頓開。
年輕的書法老師專業、生動的講解,規范的示范書寫讓我佩服,整堂課教師范寫,孩子仿寫、練寫,而學習寫的字正是學生要求會寫的生字。老師巡視糾錯,特別強調寫字姿勢,修改學生書寫有誤的地方……
接下來的是一堂語文課,正是學習生字的時間。語文老師讓學生展示書寫,這樣孩子們在書寫生字時就有章可依,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溫故知新。
對于這書寫環節,我感受頗深。我似乎找到了這兒的學生書寫優
秀的答案,這在我的課堂上無法完全借鑒,只能是盡力創造條件去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
走進這所小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學生的自信,他們樂于展現自我,語言表達能力極強。我們走進班級,隨便問詢一個學生問題,都會清清晰晰表達出來。基于以上這兩點,深感學生的出色表現是他們進行持之以恒的課改的結果—學生是主人,自信、快樂。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完全搬用杜郎口小學的方法,在我們學校是行不通的,杜郎口小學是民辦學校,學校的體制決定了他的特色:教師隊伍年輕化(平均不到30歲);班額標準化(只有36個學生)。在很多方面,我們公辦學校無法與之比肩。但我們也有我們的優勢,我們多數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教學中,我覺得我們不可能一下子步子邁得太大。杜郎口小學的今天是幾年來不斷探索和發展的結果。我們今天來到這里學習,就是汲取我們可以借鑒的東西,扎根我們學校的現實土壤中,在實踐中實現我們的理想,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教育成就學生的人生。
篇五:赴杜郎口小學學習心得體會
—點滴改革,成就輝煌
2014年12月16日下午,我們六位老師在景董事長的帶領下從渭南乘火車向山東淄博出發。一路上,我們期待著能早些看到一個最真實的杜郎口,一所走在中國教育課堂改革的最前沿,并日益茁壯的杜郎口學校。
十八號早七點,我們懷著激動的心來到了杜郎口小學。校園的外圍粘貼著各種展板,呈現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一進校園,雖面積不大,但干凈整潔。首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是:橙紅色的教學樓猶如剛剛粉刷,四周滿滿的都是學生們的創作,書法或是繪畫,詩歌或是手工… …邁入大廳,看到一位老師不知在黑板上寫著什么,過去一看,原來是在簽到,讓人奇怪的是她在簽時間時停了下來,轉身看看墻上的掛鐘,又轉身簽上此刻的準確時間,然后離開。接著,老師們陸續來到大廳,當簽到時間時,沒有一個不轉身看看那塊掛鐘,旁邊并無領導監督,而這群老師們卻如此守時,如此守誠。接待我們的崔艷艷老師告訴我們離反思會還有幾十分鐘,讓我們到旁邊帶暖氣的教室里等待,我們隨機來到一間教室,真是新穎別致,教室內無課桌,無講臺,靠窗一側是一行低格擋柜子,學生的學習用品整齊的排放著,柜臺上是一盆盆綠色植物,顯得生機勃勃。后墻、右墻與外墻全是黑板,每塊等份的右上角上寫著孩子的小名,想必這就是學生自我展示用的板面了。特別讓人矚目的是學生桌椅的獨特排列方式————團團坐, 六個人一組,這種分組“團團坐”的形式,既不影響聽課又可以讓學生
心理上產生一種安全感。小組成員間的互助、合作、交流,也會促使學生放松緊繃的神經,活躍思維,暢所欲言。每張桌子上除了學生用的一盒粉筆外,還擺放著六塊疊得整整齊齊的抹布。教室裝飾也新穎獨特,門牌不再是幾年級幾班,而是頗具地域文化的“晏嬰班”,墻壁上洋溢著班級文化特色,仔細一看,有獲獎欄、評價欄、班務欄、家庭幸福照,圖書角等,無不體現著老師的良苦用心;無不體現學生不僅是課堂的主人,也是學校的主人。真可謂處處洋溢著文化氣息,滴滴散發著學校的創新思想。
七點半我們參加了晨思會,幾位老師就今天要上的課做了激情洋溢的說課展示,其他老師將昨日的聽課反思也做了匯報,指出了優點,提出了建議。各部門領導就上周存在的問題作簡要通報,并提出本周 關注等。
九點,第一節課已經開始,我走進三年級的一個班,小老師正在組織上課,熟練的動作,精煉的語言,讓人敬佩。到學生們展示風采的時刻了,小對子交流,小組展示,自我展示,群學互觀等,無人舉手,卻爭而不亂,演而不作,個個激情四射,聲情并茂,勇敢自信。再看學生們的書寫展示,那有形有勢的粉筆字讓我驚嘆。室內室外全是展板,孩子們一絲不茍地默寫字詞,完全無視教室內及過道里的參觀學習者。期間,小老師也不時地提醒大家保持安靜,加快速度等。上板書完后,小對子批改,圈出錯誤,寫在錯字“門診室”里,由寫錯者親自在講臺上說出寫錯原因并糾正,其他同學跟著書空一遍,很是注重實效性。隨著教室里參觀的老師越來越多,進進出出,照相的,
錄像的,甚至圍到學生桌邊的,但孩子們仍然旁若無人。一節課下來,我發現,每個同學展示時都聲音洪亮,聽的同學都尤為專注,即使有同學說錯了,也聽不到嘲笑聲,而是及時地補充;孩子們只要上臺講完,就即刻下場,安靜聽講;一個主題交流完畢,總有一個孩子胸有成竹地進行總結,并緊接著提出另一個分享主題。孩子們從問題提出到小組交流、解疑分享等一系列活動中氣氛活躍,自覺性高。充分體現了個個都想成為課堂的主角,人人都想在這節課上展現自我。整個課堂環節,老師基本都站在角落,除了適時的點撥之外,就是靜等花開了。那么,這里的老師真的就這么輕松嗎?
其實不然,通過跟盧老師交談中,得知杜郎口小學十分重視集體備課,做到同年級同學科教師共同備課,做到教學進度統一,在備課中積累下來的“精華”,共同分享,從而提高課堂質量。就同李素潔老師所說,在這樣的高效課堂背后是老師灑下了無數辛苦所成就的智慧的結晶。這樣的課堂,學生寫板,教師同樣寫板,師生都脫稿。教師的書寫、字體、內容設計,為學生提供樣板。教師這樣做的本身既訓練自己書寫的規范、思維的清晰、記憶的熟練,同時又對學生起到互相比較,互相評價,互相學習,互相借鑒,互相模仿,共同提高的目的,這才是教育的目的。然而我們的老師在備課方面幾乎都是教案為本,各自為戰,更談不上什么資源共享。為了課堂的實效性,教案應該成為教師不斷積累、不斷補充、不斷豐富的財富,只有改變這種陳舊的備課方式,真心學習并實施杜郎口小學這種備課方法,才能徹底地改變課堂存在乏味無效等不良現象。下課了,我們幾個老師站
在過道里,可愛的孩子們三三兩兩的前來要求給我們表演節目。一句句“阿姨,能不能聽我們來朗誦一首詩,唱一首歌,背幾句英語… …”聽著孩子們流利的語言和準確的發音,看著孩子們一雙雙閃著光的眼睛和那種與生俱來的自信,讓我們幾個大人都倍感慚愧,此刻覺得即使用上最好的夸贊的詞語都不能抒發自己真實的情感。
一天的觀摩學習,讓我深受打擊,我一直問自己,在我的課堂上 為什么有一部分孩子既不敢獨立發言,也排斥小組展示。課堂僅成了幾個學生的天地,老師無情地包辦了起來。嚴重影響了學生能力的提升和發展。在我看來,正是因為沒有留給孩子們足夠的自學時間、研討問題時間,讓所謂的無微不至阻擋了學生學習的欲望;課堂上不能大膽的放手,缺乏對于孩子的信任,使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趣味性。就像李炳亭主任所說,作為教師應該多一點耐心和包容,愛學生就該相信學生,相信就應放手,而后充分利用孩子自己的智慧發展他們。學校本就是人人皆學,學習就應是人人皆師,而不可受一人“操控”。又如李素潔老師在講座上所總結的,老師的角色應該是這樣的:幕后的策劃者,高標的展示者,平等的交流者,課堂的觀察者。我反思,應該立刻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根據實際,借鑒杜郎口小學的教學經驗展開另一個獨特的學習模式。
走出這所學校,腦海中依然浮現的是杜郎口的老師們至高至誠的素養,學生們自信活躍的身影,大廳里崔校長的人生感悟和教室職業道德誠信公約,樓道里粘貼的那朗朗上口的課堂展示歌… …我似乎又聽到了教室里清脆的聲音“上講臺,聲音亮,傾聽質疑我最棒。
坐姿正,腳放平,頭不歪,背不弓。誰來挑戰我?大家同意嗎?我給你補充……”想想,學生們如此出色的表現,難道不是因為他們持之以恒課改的結果嗎?這不正是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的真正體現嗎?我終于解開了自己來之前的疑問,景校長不正是被杜郎口小學這種不斷探索并發展的精神吸引了嗎?而此時,我們幾人除了被吸引,其實更多的是反思與自我的完善。
回歸到我的課堂,我準備就目前存在的問題,借鑒杜郎口小學的模式,并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來解決。
(一)學生大都不善于表達。
針對這一情況,我會利用自習課開展“我來說,你傾聽”活動,每次活動讓學生商量后設定一個主題,先小對子互相說,再在小組內展示,接著讓組長上黑板展示,最后帶動組員展示。在起初開展時,設立一些獎品,包括個人獎和團體獎,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起到鼓勵作用。我想,只要把這種活動堅持下來,一定能提高學生的口才能力。
(二)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首先,作為老師的我先做表率,再規定學生課堂上講普通話;其次,要求平時和老師、同學交流時必須用普通話,每個同學都是監督員,不能做到的同學就要按要求給大家表演節目。
(三)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在此方面,利用早讀及閱讀課,讓全班同學站著邊讀課文,邊自由帶動作,之后再加以點撥。在讀文本時,讓他們慢下來,帶著感情和表情體會著讀。剛開始會有同學不愿配合,那么就重復讓他們去做,告訴他們“你一定能做到,其實你比別人都做的標準,請相信自己……”當然,在此過程中,我也會一遍一遍地去做,讓孩子能放松心情。
【杜郎口小學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杜郎口的反思08-26
學習杜郎口教學反思02-13
學習杜郎口教學反思09-03
學習杜郎口的經驗反思08-25
杜郎口學習參觀心得體會01-08
杜郎口小學學習心得范文08-29
有關學習杜郎口教學模式的反思09-15
杜郎口教學心得體會范文03-20
學習杜郎口小組文化建設心得體會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