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語文《藤野先生》教學心得體會
魯迅先生說過:“凡是已有定評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說明著‘應當怎樣寫’。只是讀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領悟。”看來,針對學生讀寫方面的缺陷,抓住幾篇名作進行剖析,幫助學生“看出”作者怎樣寫,領悟自己“應當怎樣寫”,該是提高他們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好方法。在教《藤野先生》一文時,我們就是試著這樣做的。
一、講清文章的結構線索,教會學生布局謀篇
初中學生讀寫復雜的記敘文,不容易掌握布局謀篇。《藤野先生》是寫得較長的敘事散文,涉及了許多的人和事,地點也幾經變換。為了幫助學生把握寫作線索,學會布局謀篇,我們按照傳統的起承轉合式樣,把課文分成四個大段講述:
1、從“東京”到“喝芋梗湯”,寫魯迅為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飄洋過海,遠尋師學。這是全文的“起”。
2、從“從此就”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正面寫藤野先生對“我”“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這是全文的“承“。
3、從“有一天”到“此后的狀況”,寫魯迅受了國恥之后,震動極大,決心棄醫從文,告別先生。這是全文的“轉”。
4、從“我離開仙臺之后”到“深惡痛疾的文字”,寫藤野先生“為中國”、“為學術”的精神,永遠鼓舞“我”戰斗。這是全文的“合”。
魯迅就是按照上述“尋師──從師──別師──報師”的線索,以藤野先生為中心,寫出了這篇凝聚著師生深情的杰作的。上面的講述,雖然和《教參》上的某些分析法不同,但眉目清楚,符合傳統的文章結構規律,學生感到容易理解。之后,我們又講了“起要平直,承要從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永”的一般要求,讓學生細讀課文,大多數人對文章的布局謀篇方法,就有所“領悟”了。
二、講清魯迅從師的一段文章,教會學生從平凡的生活中選材
學生作文,最感困難的,就是他們不會從平凡的現實生活中選材,而他們讀以平凡生活為題材的文章,也往往讀不下去。為了克服這方面的弱點,我們把魯迅從師一段所選的五個材料,逐條講解,讓學生“看出”魯迅是怎樣堅持現實主義,從平凡的生活中選材表現深湛思想的:
1、師生生活中,最大量的是課堂生活,魯迅首先就選課堂生活來寫;學生對老師印象最深的,往往是第一堂課,魯迅就選第一堂課寫。先生的音容笑貌學生最注意,魯迅就先寫音容笑貌;先生講課離不開書,魯迅就重點寫書:書是先生“挾著”帶進課堂,然后又“放在講臺上”的,從空間形象看,它“大大小小”的一疊,從時間內容上說,它是“從最初到現今關于這一門學問的著作”。所有這些敘述都是真實的,就是對那些“坐在后面發笑”的留級生和他們“便給新生講演每一個教授的`歷史”的敘寫,也都是取自生活的,它真實地反映了學生成分中的不同層次,反襯了先生的風度。
2、師生交往中,和課堂交往同樣重要的,是作業批改,所以魯迅接著就寫了藤野先生添改講義。
3、為了保證傳道授業,老師常常要批評學生,所以魯迅寫了藤野先生批評解剖圖。這是寫得非常精采的一個語段,我們作了重點分析:
4、和批評同樣重要的是表揚,所以魯迅接著寫了先生表揚自己解剖尸體。
5、隨著師生關系的親密發展,老師也會向自己的學生詢問疑難,所以魯迅寫了藤野先生詢問中國女人裹腳的情形。
五個材料,全部是從平凡的師生生活中正面擷取的,既真實,又從容。作者把它們有先有后,有主有從地組織起來,生動地體現了藤野先生對“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所以這是一段反映師生深情、指導學生從平凡生活中選材的好文章。小學語文第十冊把它作為一篇相對完整的文章加以選錄,是很有眼光的。
三、講清魯迅別師的第三大段,教會學生寫文章要向縱深開掘
一般學生作文,容易停留在生活表面,寫不出事物在一般發展之后的更深刻的變化,因而主是題得不到升華。而他們讀文章時,對高潮部分也往往下不到功夫,讀不到家。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領悟寫文章時“轉要變化”的規律,我們集中力量講解了魯迅別師的第三大段。我們體會,這一大段中的轉,包括以下三個相應的方面:
1、由于匿名信和電影的刺激,年輕的魯迅思想產生了激變。從強烈的愛國主義出發,魯迅決定棄醫從文,告別先生。在這里,魯迅由一個被教育的受動者,一變而為歷史的主動者;他正在學醫,一變而為從文;他正在求學,一變而為別師。
2、與此相應,對藤野先生的描寫,則從第二段的明線和正面,轉為暗線和側面:匿名信事件時,“我便將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沒有寫到先生的反應;看電影時,壓根兒沒有寫到先生是否在座;惜別時,雖然寫到了先生,但他那畢竟是被動者了。
3、同時,文章的筆調也發生了變化,由寫師生生活的和平溫馨,一變而為慷慨悲涼:魯迅受到國恥,滿腔悲憤;藤野先生被誣,其憤慨也可以想見;并且在告別時,魯迅分明看到了先生的“悲哀”,和“凄然”,聽到了先生的“嘆息”。
文章有了變化,就顯得騰挪飛動,婉轉天矯,動人心弦,發人深思。但是應當告訴學生:
1、文章中的變化,是文章中所寫的事物發展的必然結果,不是作者硬加進去的。魯迅所寫的棄醫從文,以及他思想如此激變的原因,都是來自現實生活的,都是真實的。所以,要寫好文章的變化部分,必須向生活的縱深開掘。
2、文章中所寫的變化,又是經過作者選擇的。在魯迅當時的生活中,必然會遇到多種變化,但魯迅還是選了他的思想變化來寫。這說明,文章高潮部分要選最根本的變化來寫。
3、寫變化是為深化主題服務的。魯迅寫這篇文章,就是要歌頌日本學者藤野先生為中國、為學術而對“我”熱心地希望和不倦地教誨,表達無限感激之情的。別師一段,很好地深化了這個主題。我們看到,藤野先生不但在正常的情況下,為教育魯迅付出了心血,而且在受到誣蔑時,仍然茹苦含辛地教育著自己的學生。他了解自己學生的志向,所以在魯迅告別時,他雖然“悲哀”,也沒有阻攔,師生之情在“為中國”的偉大高度上統一起來了。
試想,如果作者只寫到第二大段的上課和改作業,主題如何能得到這樣高度的升華呢?所以,講清變化部分,是開掘文章內涵和開拓學生文思的重要手段。學生反映,聽清了課文的變化部分,才感到老師講夠味了;寫出了變化部分,才覺得自己作文使上勁了。
四、講清重要語段,教會學生把握文章的細胞
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是語段。每一個語段就是文章的一個細胞。為了幫助學生“領悟”語段的寫作,“看出”魯迅是怎樣運用語言元素“合成”這種活躍著文章生命力的細胞的,我們著力分析了藤野先生批評解剖圖一段。前面說過,這是一個寫得非常精采的語段,并不長,全抄如下:
可惜我那時太不用功,有時也很任性。還記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將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講義上的一個圖來,是下臂的血管,指著,向我和藹的說道:──
“你看,你將這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了。──自然,這樣一移,的確比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么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現在我給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著黑板上那樣的畫。”
但是我還不服氣,口頭答應著,心里卻想道:──
“圖還是我畫的不錯;至于實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記得的。”
為了糾正我們在語段教學上的粗糙性,我們先分句闡述了一些詞語的含義,然后指出再整個段的結構:
“藤野先生將我叫到他的研究室”
──“研究室”是最好的教學環境;單獨“將我”叫去,說明先生的關懷
“翻出我那講義上的一個圖來”
──“翻”字傳神,說明先生耐心。“接著,向我和藹的說道”
──“指著”,說明先生鄭重;“和藹”說明先生可親。
“你看,你將這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了”
──“你看”,引起注意;“移了一點位置”,是錯誤所在。錯“一點”先生就發現了,指出了,說明先生認真
“自然,這樣一移,的確比較的好看些”
──細心體察學生出錯的原故。“你看”,“自然”,還有前面的“指著”,兩字一頓,語調舒緩,說明先生循循善誘,言和色夷。“然而解剖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么樣的,我們沒計改換它。”
──闡明科學和藝術的區別,強調科學必須嚴格尊重事實,不能憑主觀隨意對待。這是此次批評的中心。“現在我給你改好了”
──做出示范
“以后你要全照著黑板上那樣的畫”
──提出要求
試想,一位學者,親自找來學生,親自翻出講義,親手指著,向身邊的學生指出缺點,分析原因,然后做出示范,提出要求,并且態度和藹,語言親切,這該是一位具有怎樣高尚師德的先生啊!這種情形,該是一幅多么深情的嚴師誨教圖啊!在這個用極普通的語言材料鑄造的細胞中,魯迅確實給它灌注進了整篇文章的生命的基因。
從整體來看,這個只有三層次的語段,構造十分嚴密。語段的第一句,“可惜我那時太不用功,有時也很任性”,關合前段,籠起下文:“可惜”兩字承上,表示所寫內容將發生轉折;“太不用功”,所以解剖圖出錯,引出先生的批評;“也很任性”,所以受了批評之后,“口頭答應著”,心里還在做童子之想。而中間一段藤野先生的話,則是嚴格地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邏輯順序寫成的,反映了作為學者、教育家的風范。當然,這里的“不用功”和“很任性”,是作者自抑的寫法,它構成了對先生慈祥和認真態度的反襯。
總而言之,我們認為,有計劃地抓住幾篇思想性、藝術性很強的大家名作,從宏觀到微觀“全部”加以分析,不但能夠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而且能夠幫助學生系統“領悟”“應當怎樣寫”的規律。這對建立學生的思想道德規范和寫作規范,都有好處。同時,這樣有重點地突破,還可以避免課文教學上平均使用力量、搞大忽隆的弊病。上面所說的是我們在教《藤野先生》一文時的幾點粗淺體會,謹以此求救于大方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