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聽課心得與反思
今天,有幸聆聽了市實驗朱老師執教的《夸父追日》一課。老師的教學設計與教學設計思路有讓人眼前一亮之感,談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緊緊圍繞文本本身展開有效教學
(一)教學內容上圍繞文本特點
《夸父追日》是人教版第六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而同時又是一個神話故事。所以,老師在設計教學思路時,充分考慮了這兩個文本特點,緊緊抓住略讀課文前的自學提示要求,圍繞兩個問題展開教學,①自學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②體會神話故事的神奇。既體現了略讀課文教學的特點,從扶到放,讓學生運用學法來了解本文大意;又落實了神話故事題材課文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充分感受神話故事的語言特色,得到情感的渲染和提升。
(二)教學手法上體現文本特點
葉圣陶說: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略讀教學不但要讓學生在略讀實踐中獲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不斷的在實踐中學習略讀方法,學會略讀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略讀能力。老師結合本文讓學生體會文中“神奇”之處的同時,讓學生學習一種自學讀書的方法——做批注。即對文中感受比較深的語句寫下一兩句自己的體會或看法。這種方法的有效指導,使得學生對文本神奇之處有了更深的創造性的感受和獲取的過程,拓展學生思維,擁有了持續發展的潛能。
但是整節課聽下來,也讓我對此篇略讀課文設計之處也有了一點自己的想法。
首先,在概括本文大意時,教師采用的是抓關鍵詞提煉段意,然后合并段意的方法,采取了“讀書卡”的方式。雖然十分新穎,教師也在學生獨立完成之前做了有效的指導,但似乎對于學生來說成了一個難點。就從文本的特點來看,本文是一篇敘述性課文,且每段內容雖前后有聯系,但不是都能較好的用簡短的詞語加以概括,或者這樣做了,意思反而差強人意。所以今天老師的歸納整理有些牽強,且缺少整齊感和韻律美。
我想,可否嘗試其他的方法,例如:詞語串聯法。教師在學生初讀感知后,出示了三類詞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中選取,加以組織,從而提煉文章大意。既有效的'鞏固了詞語,又能充分加以運用。還可從課題著手。《夸父追日》本身既是一個主謂短語,寫清了誰在干什么,十分簡潔干練。揭題時可引導學生理解,隨后在默讀基礎上,教師設計說話訓練:夸父為了( ),于是( ),結果( )。即對課題進行補充,這樣對于學生來說可能更容易些,且能為后面環節的開展節省時間。
其次,我認為幫助學生體會神話故事中人物形象這一內容是不可或缺的。神話故事屬于民間故事的文學樣式,其中的神話原型,具有崇高的道德感,個性鮮明,想象豐富。其內容或歌頌壯志凌云的英雄,或表現多姿多彩的生活,或抒發人間的美好情感,無疑都是對美的展示和向往。這又恰恰反映出中華民族的特性:博大堅忍、自強不息、和諧相處、發明創造、勤勞勇敢等等,祖先們偉大的立人立己的精神,實在是值得后代子孫很好地去學習和發揚。因此,我們可以重點引導學生學習第1,2自然段,即夸父執著追日的信念和勇敢追日的行為。讓學生找找具體描寫夸父追日的句子,大膽想象他歷經艱辛,可能會遇到什么困難,他又是如何做的。以“路上……”為開頭進行寫話。從而體會夸父這一路的追趕是堅持不懈,奮勇向前,克服艱難的追趕。他不停留,不放棄,不動搖,是因為有一種精神,有一種力量在鼓舞著他,引出第一段描寫他想法的句子。這樣引導,就算夸父最后沒有完成心愿,但學生在他追日的過程中已能充分感受到其身上的精神。
在感受文本人物的基礎上,我們再去推敲文學手法就比較順理成章。讓學生找出文中表現神奇的句子,用批注寫感受特別好,但是讀的落實似乎還不夠到位。雖說略讀能力的培養是略讀課文的主要目標,但不排除精讀。對于文章的重點,精彩之處還是要引導學生細細品讀,使略讀與精讀互相融合,綜合運用,通過有層次的閱讀,在內容理解,情感渲染和語言感悟上也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夸父追日》聽課心得與反思】相關文章:
《夸父追日》教學反思02-08
《夸父追日》教學反思10-01
夸父追日的說課稿及反思06-15
夸父追日教學反思05-16
夸父追日的教學反思06-09
《夸父追日》的教學反思01-02
《夸父追日》教學反思11-07
語文聽課反思11-11
愛蓮說的聽課反思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