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實踐心得(精選13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下鄉實踐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下鄉實踐心得 篇1
這一天,一群意氣風發的“追風少年”在嶺南師范學院啟程,向雷州市客路鎮林排小學出發——地動人心的“三下鄉”之旅拉開了序幕。
隆重的出征儀式結束后,我們隊員與各個學院的領導握手、擊掌。在長輩們的勉勵與祝福之下,我們坐上了前往雷州的大巴。作為隊長,出發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是歡喜的,是激動的,又是充滿期待的,同時,又是帶著些許擔憂的。
高興,是因為經過了幾個月的努力,我們的“三下鄉”社會實踐隊終于成立起來了——一群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專業的小伙伴聚集在一起,將要同甘共苦,在相對艱苦的農村地區體驗10天的“田園生活”。
擔心,是因為我們的實踐基地比較偏遠,“三下鄉”過程中安全問題發生的概率會比較大。另外,在共同相處的過程中,隊員之間可能也會發生一些摩擦,使得大家之間的關系不太和諧。
但是,不管怎么樣,我們早已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
大巴一直向南,途中小雨不斷。車上,隊員們有的在激動地討論著關于自己對支教和調研的種種期待;有的因為昨天做后勤工作國語疲憊,所以現在貼著座椅的靠背酣睡著;還有的掛著和煦陽光一般的笑容欣賞著窗外的風景······
我坐在車子最前面的位置,時而回頭看看大家,時而回憶幾個月以來的辛苦工作,感慨萬千。
不由地,我的心中又吟起《詩經》里我最愛的那首詩——“?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心如南風,情似細雨。
下鄉支教,我們將懷著為人父母之心給鄉野里的孩子送去暖暖的關懷,如同自南而來的凱風一般。同時,我們的活動時孝敬祖國母親、報答祖國母親的一種體現,這就與《凱風》這首詩所表達的“孝”的主題切合了。
“三下鄉”是一次成長,在這成長中我們會有許多情感的體驗。也許,多年以后,當我們回憶起這段特別的時光,心中會飄起那伴著青草與野花芳香,融匯著友誼、愛心與溫情,攜著歡樂歌聲與純潔笑聲的綿綿細雨。
村莊,近了,近了······
南風輕拂,細雨為伴。
三下鄉實踐心得 篇2
20XX年7月17日雨天,早上7點30分,無懼阻礙,風雨兼程的我們,“彩虹橋”實踐隊一行32人正式踏上了三下鄉社會實踐之旅。
經過50多分鐘的分批公車前進,兩個多鐘的第一次火車體驗,45分鐘左右的山路汽車顛簸,還有一段拎著大包小包、拿著一大堆行李在街道徒步行走的路程,終于在街道的轉角,看見了我們日夜思念的實踐基地——廣西北流石窩鎮石窩中心小學,小學的校門正為我們敞開。
石窩中心小學鄰近墟市,旁靠田野青山,綠水環繞,空氣清新怡人,民風淳樸友善,校舍樓房簡約而唯美……就在這里,我們將開展為期一周的實踐活動。我內心既興奮又顧慮,雖然前期活動策劃考慮得還算不錯,但“計劃總趕不上變化”,根據地方上的具體情況,必須適當地因地制宜、具體分析才行。于是當晚我們便開會商討注意事項,活動細節等等,當然,唯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一切也只有等正式行動開始才知道結果,在此之前,也只有相信并確信我們的團隊一定能做好。
接下來的七天里,第一課堂支教(語文、數學、英語、通識等),第二課堂興趣班(武術、舞蹈、音樂、手語、折紙、毽球、籃球等),主題活動(“感恩的心”主題活動、愛國主義主題班會、“幸福接力曬”、安全演練等),特色活動(家訪、全家福、手抄報、展覽等)等相應地展開;日常飲食、作息、休閑、工作等都按步就班地安排起來;從第一天開班典禮暨掛牌儀式的勝利開始,到最后一晚文藝晚會取得圓滿結束,一切都穩妥地開展著。
看著孩子們快樂的笑臉、領導們投來的肯定目光、鎮上居民的大力支持與熱情招待、隊員累并快樂著地感嘆不枉此行……我長舒了一口氣,深感慰藉。感覺我們一路走來,多少坎坷、多少挫折、多少失落與眼淚……但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無論多么辛苦,多么疲憊,如今回想起來,嘴角都會不自覺地上揚。我很感動也很感激,那段時間與我一起奮斗的隊員們,大家同心協力,把每一樣工作都做得很好,盡管很辛苦,但也很快樂。幕后的工作是很繁重的,每天要備課、寫新聞稿不說,單單是每天的主題活動、特色活動的準備工作就已經很麻煩了,有時要準備道具,有時很準備器材,有時要準備相關的資料;還要劃分先后、地點、區域、確定內容、形式等等;每一細節都要做好充足的準備,都要考慮周到,同時還得注意其中的安全問題,這樣才能有第二天活動的圓滿成功。實在不容易。
通過這次“彩虹橋”,我們直面自己內心的黑暗,知悉自己的不足;通過這次“彩虹橋”,我們建立了自己與隊友伙伴們之間深深的情誼;通過這次“彩虹橋”,我們跨越了不同省份、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搭建起了一座城與鄉之間的溝通橋梁;通過這次“彩虹橋”,我們觸摸到留守兒童的孤單,空巢老人的悲傷,也為他們帶去快樂;通過這次“彩虹橋”,許多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獲益良多,真的不枉此行,終生難忘……
雖然只有短短的七天,但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留下了那么一段難以磨滅的、深刻且美好的珍貴回憶。
三下鄉實踐心得 篇3
“點燃仲夏熱情,關懷在太平”。7月21日,我們08中本5班“博雅”支教隊來到了太平一中舉辦了為期七天的支教活動。
通過七天忙碌而充實的支教活動,我受益匪淺。在幾位隊長的領導和安排下,隊員們展開了有序的工作。從策劃到具體工作的落實,每一樣工作都開展得井然有序、有條不紊。
來到太平一中落腳的首要事情便是隊員的住宿和一日三餐問題。但這兩個棘手的問題都被我們很好的解決了。我們住在學生宿舍,雖條件不是很好,但隊員們都無半句怨言。由于我們要自己煮飯,因此要輪流當炊事員:買菜、煮飯、燒菜。然而,做一頓四十多人的飯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時,大家沒有什么經驗,來到這里,大家都挽起褲腳、卷起衣袖,爭先恐后,干得熱火朝天!尤其是幾位掌廚的同學,更是不辭辛苦。夏日炎炎,他們汗流浹背卻都堅持站在那里為我們燒菜。他們那種無私奉獻、不畏艱苦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們。這樣,一日三餐的問題解決了,我們隊員才更有精神去應付一天的工作。
在七天的支教過程中,我們安排了語文、數學、英語、普通話、地理、政治、歷史、體育、舞蹈等課程。內容涵蓋面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人文素養。課余時間,我們還安排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籃球賽、拔河比賽、羽毛球、排球、游戲、唱歌、跳舞等活動,培養了他們善于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還有堅強、樂觀的心態。隊員們都按照課程表的安排,以準老師的形象認真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同時,又展現了個人的獨特風格,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和喜愛,并與學生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短短的七天中,我感受到了老師備課的艱辛,體驗到了老師在講臺上授課的欣喜與樂趣。由此,我認識到,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不僅要有淵博扎實的基礎知識,還要有較好的口語表達能力,要善于與學生溝通交流,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要重視學生的看法與觀點,在課堂上即使學生有與老師不同的觀點,教師也不應一口否決,應求同存異或加以疏導。在與學生相處的七天中,隊員們都與學生們形成了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隊員們給予了學生細致、體貼的關愛,讓學生們感受到了貼心的溫暖,而學生們純潔、天真的心靈也深深感染了我們每一位隊員,讓我們感受到了鄉村孩子的淳樸與善良。
呵呵,這的確是一次有價值有意義的活動。為期七天的短暫生活雖轉瞬已去,然而它留給我的卻是永恒而珍貴的回憶!
三下鄉實踐心得 篇4
話說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我們來到徐聞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就必然地在幾天之后要離開這個地方。我們在來的時候,拖著陌生的行李箱,而我們按計劃即將離開回校時,我們收拾的是一份份不舍,行李箱的底層是壓抑著不能掉淚的師生情。
在第一天來到徐聞第二中學的時候誰也沒想到在最后一天會出現師生相擁暗泣挽留的場面。雖然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有這樣的感受,也不是所有的實踐隊隊員都有那樣的感情付出,但是總有那么幾個人付出的感情是真的,他們之間建立的情誼也是深刻的。一首<再見>,激動了所有人心底平靜的情水,在文藝匯演開始之前還發了大脾氣的楊隊長,在那一刻她也壓不住自己內心脆弱的情感防線,熱淚溢眶。由此說明,她看起來總是那么地冷峻,但她無論對全體隊員還是整體學生都是很關心的,她就相當一個幕后的工作人員,她為我們隊員搭建好一個平臺與學生們相遇,
進行一系列的支教活動。這次實踐活動的圓滿結束,這里邊就證明著她的努力得到了收獲,也說明這才活動體現出它的意義,就是以理想教育引導學生,我們實踐隊隊員也在這次經歷中學到了不少經驗,與學生如何相處,如何讓學生在放松的狀態下學到知識等等。<再見>反復地播放,隊員們與學生們抓緊時間相互拍照,很多學生都掉淚,隊員也趕緊上前擁抱他們安慰學生,其實隊員們也需要學生們擁抱安慰。
這是學生們的心靈成長之旅,讓他們知道在初中也是時候為以后的夢想做計劃,有很多人在他們生命中只是一個插曲,目的是教育他們要珍惜現在他們所遇到的同學朋友,珍惜友誼。當然也是我們實踐隊隊員的成長之旅,尤其是在支教組的隊員,在學校的時候他們表現得還有很多的學生氣息,經過十來天的支教之旅,他們為人師表,慢慢養成作為人師的風范,逐漸地褪去學生樣的嬌氣,心理素質再慢慢增強。
作為一個師范生,在這次活動中, 可以看出不同的支教組成員講課的不同風格,我們在晚上開會的時候總不避免地談論到哪個隊員的講課好。其實這是時候我就有個疑問了:是不是不同的課程就應該以同樣的風格與方式上課呢?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是不是應該考慮學生的學習效果呢?這次支教活動是完全不考慮學生們的學習效果的,全由隊員的意愿任意上課,從而造成一種錯覺,就是學習就不需要認真對待。這個問題,在我們師范生以后的學習旅途要好好把握,為日后的教學做好準備。 這是一次生命的結緣,是善緣,善緣善了。
三下鄉實踐心得 篇5
因為組長梓雯還沒能及時到學校上課,所以我的鋼筆字訓練課便與她調換,我提前了一天上課。上課前一晚我還十分焦急,因為要教的是初中生,正處于叛逆期的孩子,我擔心自己不能很好地“對付”他們,甚至還杞人憂天,擔心自己被“欺負”呢!
但,經過兩節課的接觸,我突然發現自己的擔憂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腹”,這群孩子不像我想象中的壞、叛逆,他們雖然在上課時愛擾亂秩序,愛取笑他人或者是我,但我內心深處看得出:他們并不壞,只是嘴貧,只是另一種對老師和同學表示“關愛”的手段。我早上和下午分別上兩個不同的班,下午上二班的課,一開始明顯感到二班的孩子特別特別地調皮,我自我介紹自己姓朱,大家可以叫我Miss.Zhu時,講臺下的學生都在爆笑,不是一兩個人在搗亂,而是幾乎每個角落的學生都是發出無聊的“嘲笑”,不像一班那么乖,這樣的對比讓我在心里給二班打了個差評,加上下午身體有些不舒適,我提前準備好的故事和一些道理都一直沒有對他們說,因為我不喜歡他們。心底里不喜歡二班學生的我,只想立刻結束這一課堂,所以在課堂上便隨意地講完了內容,讓他們在底下自己練習。但這一些討厭的情緒很快就灰飛煙滅了……當我走下講臺,看到那些本來很調皮的學生笨拙地一筆一劃練習我教的內容時。我想,這也許就是當老師的意義吧,看著自己的學生慢慢地進步,盡管他們平時多讓你感到失望。
一節課的鋼筆字訓練,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看著下面的孩子寫的字寫得好,心里很欣慰。但也有大部分同學的字需要長時間練習。“老師,我覺得自己的字寫得不好看,我….不想交”這是一班一個小男生給我的答案。在兩個班里,不少的男生都跟我說他們寫不好看,不想再寫了,認為自己怎么也寫不好。這時我很痛心,看著這一群還處于太陽初升的孩子對自己不斷的否認,我真想再開多幾堂課,好好地從一筆一劃開始教他們怎么寫,而不是像現在。因為只有一節鋼筆字課,我只能投機取巧選擇一些比較成熟的內容來教。
第一次正式上課結束了,接下來的五天,我只剩四節的課,這時的我突然嫌自己的課太少了,不能再好好地一筆一劃教導他們寫好字,端正人生態度做人做事。看著二中的天空,似乎它永遠都那么藍、那么清澈,像我教的每一個學生,雖然偶有烏云遮擋,但內心永遠是單純、善良的。
三下鄉實踐心得 篇6
清晨出發,升旗之后便出發了,沒有想過路途會這么遙遠,時間長達6個多小時,心里一直期待著趕快到達,到了下午一點左右,終于到達了目的地。
萬安縣彈前中學,在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已經有想過很多遍它的樣子,去過環湖小學,當時所看到的景象讓我感到震驚,雖然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但是感覺我的小學要比這好很多,所以在到達彈前中學之前,我的腦海中它的樣子與呈現在我眼前的真實的面貌不同,出乎我的意料。
孩子們很熱情,老師們也很熱情,他們早就準備好了午餐等待我們的到來,來到他們的用餐棚,體會一次他們的用餐環境,雖然條件比較簡陋,但是大家圍坐在一起吃飯的感覺很開心也很溫暖,有家的味道,他們的飯菜很香,帶著濃濃的好客情,感受得到,對于我們的到來,他們很開心。
吃完飯,大家參觀了一下他們的校園,與孩子們進行了交流,隨后便來到了他們的多媒體教室,感覺很不一樣的多媒體教室,黑板上寫著四個大字---飲水思源,我們與孩子們一同坐在下面,彈前中學的校長說江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是他們所夢寐以求的地方,因為我們,他們學校才可以發展得這么好,教學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將我們捐獻的資金作為孩子們的獎金發放,激勵同學們學習的熱情,并且會將獲獎同學的名單發給我們。想起當初自己的選擇,有的人也許覺得考砸了才來到這個地方,而我一直覺得我們學校挺好,聽完那位校長的話以后更加覺得我們真的應該為自己身為江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的一份子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彭老師說的一段話讓我感觸很深,她說,那里的孩子們是我們的過去,而我們就是他們的未來,我們應該牽起他們的手幫助他們實現夢想。對,我們應該如此,這似乎可以形容為給過去與未來的一堂課。最后,學院向他們捐贈了1萬兩千元基金、愛心書屋、DVD教學設備,最后我們與他們合影留念,大家臉上都帶著笑容。我想說的是,6個多小時的奔波很值得。
互幫互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是江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三下鄉活動的第十一個年頭,我有幸的成為了當中的一員,感觸很多。對于萬安縣彈前中學,可以說是幸運的吧,因為它只是眾多需要幫助的學校中的一個,需要幫助的學校還有很多很多,而對于我們來說,我們也只是盡自己的能力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但是畢竟我們的能力是有限的,對于萬安縣彈前中學,我們更多提供的是物質上的幫助,對于前面所提及的環湖小學,我們更多提供的是人力上的幫助、知識上的幫助,因為萬安離我們很遠,而環湖離我們很近,支教也很可行。
愛心,公益,并不是用嘴巴說的,而是以實際行動來證明的。但是,僅僅依靠我們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樣一來,距離我們的中國夢實現的日子才不會遙遠。
三下鄉實踐心得 篇7
--青春無悔,青春不休
長達四十天的風雨歷程,炎炎夏日,對于我們沒有半點社會經驗和溫室的.花朵來說是一個很嚴酷的挑戰。火紅的七月,激揚的青春。我想這四十天給我的是一筆無形的財富,將是我回憶大學活的一個永恒點。在那段漫長的日子里,我學會了如何策劃,溝通、領導、組織能力。什么是堅強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什么是團隊的力量,這些都是問題,都只是一個開始。
說實話,我并不是那么順從學校的安排,我并不是那么的期待自己會有多大的收獲,也不是那么的期待。從開始的分配到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我要準備什么,甚至我都有種想退卻的念頭。因為我什么都不知道,就像一個無家可歸的孩子迷失了回家的方向。開始的徘徊,無助,低落……
我想在烈日下找不到方向,沒有聯系方式,沒有任何印象你處在何方。或許我體會到了,那時我能做到的卻是流淚,我找不到任何方式去表達我當時的情感,我的情緒出賣了我一切的想法與做法,我只想逃離這邊。不想工作只想回家,那種迫切的思家之情無法表達。
一天一天的過去,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工作。我能一個人走一個小時去送文件,縱使我不知道方向,拿著一張畫著不規則的地圖。我能一個人把word和excel表格做好,我能一個人騎電車來回送文件,我還會教我的同事做ppt。還能在大熱天站崗一整天,然后為了檢查去掃大街,還會負責寫暑期三結合報告,幫著小朋友做活動和游戲,我還能幫他們做軟件資料加班一個星期,還能去社區打印900份資料,并會操作機器,那些我根本不會想的數字,更殘酷的挑戰是每天四十度的天氣我們宿舍的斷電,晚上無法入睡。我受不了氣候的掙扎被病毒打倒了,感冒讓我病了一個星期,讓我感受到一個人躺在宿舍自生自滅的感受,讓我聽到爸爸一句話,我會泣不成聲。還有我們因為懂事了不想為家里拿生活費,我們跑去發傳單,真的熱的窒息的感覺,錢好難掙呀,路人的冷眼和任務的艱巨,我們又一次做到了……我不知道是環境接受了我,還是我愛上了這里工作。是他們接受了我,還是我選擇相信他們了。
沒有想太多,我把他們這些同事當成了我最好的良師益友,我的工作經驗不足,他們會教我。我的社會閱歷不精,他們會說我。我很欣慰,我的不離開。我喜歡我穿四葉草志愿者衣服時的樣子,肥肥的,卻包含了我對這份工作的所有心血。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次我們組織的暑期三結合活動,我們幾個和他們小學生面對面做游戲,仿佛就回到了我們逝去是童年,和他們一樣渴望獎品,給我一本小本子,我高興了半天。就那個小本子很小很小,上面的標價只寫了1.5元。我卻挑了半天。這比我在書店買任何一本昂貴的本子都要來的漂亮與興奮。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假如沒有這次活動,我不會那么快的提升自己的思想,豐富自己的經驗,我不會那么透徹的明白萍水相逢亦是緣這個道理--四十天的三下鄉活動可以說是我人生中一大物質和精神的洗禮。這個暑假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暑假,不平凡亦是難忘,難忘來自三下鄉。實踐出真知,通過這次實踐,我對自己也有了一個全新的定位,對自己的不足也有了清醒的認識,比如專業知識的欠缺,人際交往能力,處事應變能力的不足,也為以前不了解實際情況而妄下定論而感到汗顏。
也許只有跌倒了,才能走的更好;也許只有疼過了,才能更成熟。短短的四十天卻教會了我在課堂學不到的東西,成了我以后人生不可缺少寶貴財富,給我的生活閱歷添上了濃重的一筆。都說只有義無反顧的付出,才可以理直氣壯的收獲。我在這段時間里,一直都在默默的、默默的存在,那里有需要,我們就在那里出現,我們熬過了思鄉之切,頂住了烈日之毒,忍受了生活之艱。我們累了、乏了,卻掩飾不了內心的喜悅與踏實。因為我們沒有逃避,沒有逃避使命與責任。過程中,辛酸的淚水、真心的微笑、堅強的背影,都將是我生命里最珍貴的回憶。
人生一瞬百年,那堪去去還還,無論爾在何處,只祈如水如船。至此,我們四十天的三下線活動告一段落時日了。回顧其中的點點滴滴,帶給了我們太多東西,我們第一次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完成的社會活動,我們第一次用我們自己的力量,揚起了希望的風帆,用我們真誠的愛心,為孩子們撐起了一片天空。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其中的堅持執著,我們冷暖自知。而于我而言,這次“三下鄉”活動與其說是奉獻愛心,不如說更多的是在鍛煉自己,讓我有了更多的歷練和成長。它給了我一個親身經歷的機會,讓我親自去體驗、去感受、去思考,形成了自己認識的。這次三下鄉,意義不不僅在于活動本身,而是我從中所認識到思考到的東西,那才是最珍貴的。盡管未來總會有別的喜悅,盡管時間總會為我翻開嶄新的篇章,但是這個夏天的經歷成為了我人生旅途中重要的一站,留給了我永恒的記憶和無怨無悔的青春 。
三下鄉實踐心得 篇8
這次,我隨著體科院的團委的“向陽實踐服務隊”去了雷州北和鎮的康港小學支教。在那短短的十天里,伴隨著晨鐘暮鼓,朝起朝落,每天走在同一條路上,看著來來回回的熟悉而熱情的康港人們,望著那一張張稚氣的面孔,我心中總是滿懷感恩。
在十天中,我接觸到了很多的東西,似乎一切都是一個新的嘗試。第一次扯著喉嚨,聲色俱厲地向學生“咆哮”,第一次上課時需要一寫一回眸,只因為學生正在下面“忙碌”著,第一次需要在上課時到校園里尋找自班的同學,第一次要像哄孩子一樣哄著這幫調皮的小鬼……太多太多的第一次,太多太多的新開始,總是那么地令人驚喜,那么地令人意想不到。
在那十天的實踐中,我的能力得到了潛移默化的鍛煉,包括交際能力以及教學能力。學生很多時候都是有個性的,青春期的少年總是那么地充滿朝氣,充滿活力,又是那么的充滿驕傲,仿佛他們的骨子里本來就流淌著叛逆的血液,叛逆似乎是與世俱來,喜歡跟老師頂嘴,喜歡在課堂上走來走去,竄來竄去,手永遠都是無法閑下來,不是拿小刀弄弄桌子,就是跟別的同學嬉笑打罵,還喜歡有事沒事地去別的班上課。這就是那樣的一幫少年,一幫喜歡特立獨行的少年,一幫只是渴望得到關注的少年。
記得,有一次上語文課,課堂上鬧哄哄,女同學就很安靜地坐著,生怕一不小心就會犯錯,那謹慎的樣子讓人害怕去碰及,生怕一不小心就會打碎,男同學就使出“十八般武藝”,睡覺,玩東西等等。而我呢,就站在講臺上望著他們,同時扯著嗓子在維持紀律。后來,課堂不得不停止,因為實在是太吵了,后來只能是由幾個會說雷話的老師來訓斥一番。這樣才能把他們“鎮壓”下來。那時,我覺得這些人也太無法無天了,上課就我自己一個人在那里唱“獨角戲”,他們各做各的。但后來,一切都變往正常的軌道發展。他們上課時會很認真地聽你說,即使不會,他們也會發表他們自己的看法,課堂開始變得有趣而又充滿快樂。原因皆是因為師生之間的交流多了。
我總是喜歡有事沒事地在課間時,跟他們隨便地聊一聊天,談一談他們的興趣,談一談他們最近做的事情,不知不覺中,那些學生開始慢慢地信賴你,愿意聽你的話,愿意因為你而努力地去改變一些不好的習慣。這令我倍感欣慰,教師最大的快樂莫過于這樣吧,學生愿意與你分享他的一切,愿意逐漸地改變。這就是我最大的感觸,師生間的情感是用信賴來維系的,而信賴是來自于平常的交流,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名老師,促進師生間情感交流的最好橋梁就是交際能力,在此次“三下鄉”中,我也深深地獲知了這一道理。
除此之外,我另一最大的感觸就是我們要學以致用。在學校里,老師常常會強調,作為一名老師,懂得如何地調動課堂上的氣氛,懂得如何循循善誘,懂得如何化紙上談兵為實際,這樣才算得上是一位好老師。學生需要思考才能更好地把紙上的知識納為自用,老師需要誘導才能更好地把知識灌輸給學生。我以前總是不以為然,以為那只不過是一些空話罷了。可在這次“三下鄉”中,我才真正明白其中的精髓,明白到那是一種多么實用的東西啊!譬如,在課堂上,很多時候,學生會轉不過彎來,例如玩一些字謎的游戲,像“十個兄弟”。學生可能不會知道是怎樣猜的,這時,你就需要聯系前面所猜出來的字謎來歸納一下猜字謎常見的一些規律,然后在指出關鍵詞“十”、“兄弟”,這樣以后,學生可能就能更容易地得出“克”這個字。這其實就是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源自蘇格拉底的“產婆術”,能夠有效地調動課堂地氣氛,更好地輔助你展開課堂的教學活動。
這就是我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中所得出來的一些心得。在未來的人生中,我會好好地記住這一次三下鄉所帶給我的認識,努力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不斷地培養嫻熟的教學能力,力求做到桃李滿天下,為人師表。
三下鄉實踐心得 篇9
首先,在這次大學生三下鄉活動中我感受到了濃濃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競爭意識。在素質拓展活動中,每個小組的組員為完成一個項目齊心協力,勇往直前。我們互幫互助,為了一點小成就而鼓舞歡喜,也為了一個人的失誤而集體主動接受懲罰。我們互相信任,我們放心的把自己交到同伴手中,相信他們就是我們最堅實的依靠。哪怕揮汗如雨,哪怕疲憊不堪,但我們激情卻一絲一毫也未消退。同時,為了勇爭第一,不落于其他小組,我們每個人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事,我們爭分奪秒,我們每個小伙伴都有著深深地集體意識,無論最后的結果是如何,但在那個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為自己小組的榮譽堅持著、努力著。
其次,在整個三下鄉活動中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了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的精神。作為三下鄉“與行爾雅”理論普及宣講團的成員,我們團隊的志愿服務沒有固定服務點,這就決定了我們的行程注定是會有很多的艱難困苦。哪怕驕陽似火,我們依舊秉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理念,不辭辛苦頂著炎炎烈日奔波于大街小巷,或者是問卷調查或者專項訪問,又或者是開展特色活動。我們不畏艱難險阻,真正的走近社會,貼近人民群眾,只為更好的傾聽他們的心聲。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有時為了能制定出一個更好的行動方案,我們常常也會各抒己見,一個問題無可避免的就會產生不同的意見,但是我們都會通過不斷地溝通、不斷的協調,最終形成一份大家都滿意的方案。在這十幾天內無論是刮風下雨又或者是揮汗如雨,我們從未有過一絲一毫的松懈,我們從不曾停下前進的步伐。
再者,通過這次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也鍛煉了自己的膽量,并且提升了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這次活動中,我們需要親自去接觸一些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向他們宣傳我們的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且和他們聊天,傾聽他們眼中的二十四字社會核心主義價值觀。因為我們活動的工作需要,我盡量的擺脫自己以往害羞、安靜等的性格,我盡量的去放開我自己,不斷的讓自己去接觸不同年齡段的人。同時,三下鄉活動也提供了我們每個人一個上臺展示自己的機會,對于我來說,這種在公共場合表演的活動我從未參與過,內心渴望卻沒有得到過機會,這次三下鄉剛好給了這樣一個機會展示自己,鍛煉自己的機會。在這次三下鄉活動中我實現了一個自我突破,讓我看見了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最后,這次的三下鄉實踐活動也讓我擴大了自己的朋友圈。在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我認識了一群優秀可愛各有特長的小伙伴。他們有的能歌善舞,有的才思敏捷,有的才華橫溢……從他們身上我看見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作為一個團體的小伙伴,我們曾頂著炎炎烈日一起做活動,曾一起撰寫文字稿、組圖到深夜,我們也曾一起吃飯玩耍、嬉戲打鬧,一起分享團隊的每一點小進步,在這短短的十四天里,我們從相遇到相知,我們彼此鼓勵、彼此扶持,我們都為了同一個目標而竭盡全力,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用盡全身力氣去努力著。我想無論是過去了多少個春冬,那一張張飄蕩在我們腦海深處的笑臉永遠不會消散,那曾經一起拼搏奮斗的革命友誼也永遠無可替代。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我們懷揣著我們的責任和使命,見證了一個不一樣的暑假。作為社會未來的建設者,我們應該積極主動的走出象牙塔,走近社會,去親眼看看這個社會的現狀,去更真切的體會社會中的點點滴滴。三下鄉,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志愿服務,它在提倡奉獻、互助、友愛以及團結的同時,更要求我們在這個社會實踐活動中明白自己在社會中身處的位置,與社會接軌,了解自己身上肩負的使命。
三下鄉實踐心得 篇10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一句話:如果分別是注定的,那么,相見不如懷念。這次從惠州下鄉回來,這種感覺再次強烈地泛起。
下鄉的環境在預料之中也在預料之外,開始兩天特別難熬,行李還沒搬下車就打電話回家抱怨說我想直接打包行李回家!雜草叢生的操場,破舊的教室,殘破的宿舍,凹凸不平的木板床,更令人難以忍受的是廁所和洗澡房,一切一切,進入眼簾的都是那么陌生,那么令人難以忍受。
在心里不斷地告訴自己:我們是來下鄉的,九天的時間很快就會過去了。硬著頭皮把宿舍整理干凈,把席子和蚊帳掛了上去。第一天晚上或許是太累了,睡得很好,一覺無夢到天明。
第一天上課非常不幸運,原來排在我前面的課被沖掉了,所以第一節就是我的課了。之前也沒有意識到我第一天就有課,更別說第一天第一節就是我的課了,手足無措加上準備不足,第一節課講得語無倫次,深受打擊,下了講臺就不想再上去,以至于第三天的課不敢上,找小青幫我把課換到了第五天。第一天不僅課上得很爛,作為三班的班主任也很失職,面對一班陌生的孩子,完全不知道應該跟他們說什么,第一天每次進入教室幾乎都是落慌而逃。在這一天,我極度懷疑自己究竟適不合適合當一個老師。第一天在極度的挫敗感中度過。
第二天一早,我去到教學樓的第一件就是去3班看看。不知道為什么,這一次走進3班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不知道是我先熱情起來還是學生先熱情起來,當我再次走出3班的時候,我的心理只有一個想法——這是一班非常可愛的孩子。也是從這一天開始,毫無預警地,我發現我喜歡上了3班。這份感情來得很突然,連我自己都覺得很奇怪,但是整個人都很興奮,心中只有一個想法——我要把三班帶好。也是從第二天開始,我慢慢在探索著一個班主任應該怎么做(其實現在還是不懂),作為一個老師應該怎么跟學生相處。
第三天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鼓勵的日子。之前發下去讓學生寫的留言本收上來了,看了學生的留言,整個人興奮了一整天,趕緊連夜回復了他們的留言,該鼓勵的鼓勵了,該安慰的安慰了,覺得自己真的有了做老師的感覺。
第四天有我的課,這是繼第一天那節失敗的課之后的我第一次重新站上講臺。因為有了上一次課的陰影,對自己完全沒有信心,心情從前一天開始緊張,特別是想到要去傳說中男生有點搗蛋的1班上課,緊張到有點胃抽筋的感覺。感覺時間過得特別慢,潦草地吃完了早餐,又在心中過了一遍要講的內容,終于等到了第一節下課,為了讓自己的心情輕松一點,我還沒上課就先去到了1班的教室,想先和那班孩子交流熟悉一下。1班孩子表現的熱情有點出乎意料,我一去到教室,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讓我簽名,一陣忙活下來,倒把我心中的緊張磨去了一半。當上課玲響的時候,全班已經有一半學生知道了我的名字,接下來的自我介紹就顯得順理成章了。一節課下來,我被汗水泡過了,但是心里很高興,因為我知道自己終于上了一節成功的課。感覺整節課,學生都很認真的聽,積極地回應著我,笑聲不斷,那幾個傳說中的搗蛋男生其實也只是廢話多了一點,一個兩個都被我拉上講臺來示范動作。當我在掌聲中走下講臺的時候,我告訴自己,我不用再害怕走上講臺了。
三下鄉實踐心得 篇11
青春朝氣的我們,渴望有一片天地,能夠揮灑熱情與汗水,播種希望的種子!激情澎湃的我們,渴望有一片天地,能夠傳播文化和知識,綻放愛心的花朵!
盛夏的驕陽燃燒著我們的熱情,一年一度的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一如既往地順勢進行。我們背上行囊,踏上“三下鄉”的征程,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實踐活動,在這短短的時間里,我們把愛心付諸行動,匯聚出不凡力量,在實踐中奉獻,在奉獻中成長,在成長中進步。
樹立服務信念 做好工作準備
能夠擔任我們學院的重點團隊之一的主要負責人,這讓我感到十分任重而道遠,畢竟是第一次帶領團隊參加三下鄉實踐活動。團隊組織得是否得當,工作分配是否合理,還有住食問題、安全問題等都是我們隊長要考慮的。因為怕自己無法勝任這個職位,自信心起初當然會受到一定的打擊。為了能夠讓這次的活動做到盡善盡美,在出發前,我對所有的隊員做了思想工作——必須特別能吃苦,特別能貢獻,在服務大眾的同時,培養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并且讓各個隊員做好準備工作和工作展望。準備工作如期進行,大家都有了大概的工作理念。自然地,充分的工作準備,不僅給予了我極大的自信心,而且還使工作順利地展開。
調研調民生 聽聆聽民聲
萬事開頭難。調研工作在開始階段通常是十分困難的,于是我一邊跟蹤調研隊的進展,一邊針對發生的問題提出建議和意見,讓其他隊員明確工作方向。通過與××村村委會的座談會以及實地的問卷調查和走訪村民,我們發現阻礙幸福源水建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出村道路狹窄,農作物運不出村、耕地面積廣闊,灌溉水源不足、無牌農藥廠排污,影響源水空氣。看到調研隊的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看到村民們能夠與隊員相處和諧,溝通融洽,真是令我們這次三下鄉增添了不少色彩,也是我樂意看到的一派景象。
接下來,要數是跟進支教組的工作了。支教組的工作雖然有一點小意外,但總體上還是如我所愿地按計劃進行。學生們是活潑的,是可愛的,是純真的,雖然我不是支教組的一員,但是我如同訓導主任一般,監督老師工作,看管學生紀律。慢慢地,學生們與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即使我沒有跟他們上過一節課,他們也對我叫道:“老師,您好!”聽到這句話,我的心甜滋滋的,這是第一次真真正正地感覺到我是一名老師。也由于這個原因,我更加積極地籌辦在活動最后一天的游園活動和文藝晚會。在隊員們的共同努力下,游園活動和文藝晚會最終能夠成功舉辦,而且還得到了村委會和學校領導的好評。
在此次三下鄉活動中,每一個人都是團隊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另外,作為一名負責人,除了協調好各小組的工作,協調好隊員與隊員的溝通也是尤為重要的,這能大大提高團隊的凝聚力,所以我前后組織了三次的隊員內部聯誼活動。隊員們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不分你我。團結互助,和諧相處,這種融洽的氣氛彌漫著整個三下鄉活動。在隊員的說笑聲中,我感覺到,隊員的心已經緊密地相連。
在這次三下鄉實踐中,我的工作給予我了我極大的挑戰,通過這次的挑戰,我得到了與別人不一樣的收獲:實踐經驗、出世之道、服務大眾、顧全大局……
三下鄉實踐心得 篇12
周 家村是遠近聞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積1550畝,住戶面積200畝,230戶人家,800口人,其中黨員19名。村固定資產120萬,村每年平均收入 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鄉村中屬富裕水平。周村長自74年上任以來,為村里的工作耗盡心血,給村里帶來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起周村 長,村里的老少爺們兒們都直豎大拇指。
進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齊的房舍,以及道路兩旁那既有經濟效益又能美化環 境的柿子樹,與我想象中的農村有著相當大的區別。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況相當好。經濟上的寬裕和生活上的安寧,使我毫不夸張 的用了安居樂業來作為周家村給我的第一印象。
聽村里的領導介紹,村里的主要收入于種植業,其中200畝果園收益可達每畝4000 元左右,而辣椒更是達到了每畝10000元。但當我們問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業和項目時,村里領導向我們道出了苦衷:數年前曾有一木器廠,在村里投入生 產,但不到3年,木器廠就因接連虧損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幾次上項目的想法,都因缺資金少技術(尤其是少技術少人才)而夭折。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幾天給孩子們上課的過程中,這個烙印日漸加深。
學 校并不算大,還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殘缺的課桌,與偏遠山區相比,以令孩子們滿足。但與我從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學已有著天壤之別。僅從每天上完課孩子們必須 將自己的凳子搬回家來說,這的學習環境并不能用一個好字來形容。但孩子們那對學習特有的熱情和認真把我深深的感動了,他們幾乎想要我們在5天之內把所知道 的所有知識都教給他們。
在和孩子們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們都很想成為大學生成為科學家,對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憧憬。但當 我問他們以后回不回來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許是還是小學生的他們尚未明白我這個問題的含義,也許是一直以來伴隨他們左右的考大學,去大城市 的話影響著他們。沒有一個孩子表示自己將回到自己的家鄉。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腦海中回蕩著。
一位朋友曾對我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某省重點中學有一位來自窮山村的學生,學習非常用功。他的床頭貼著一句激勵自己學習的話,只有九個字:別忘了!你是農村戶口!!!
聽到這件事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沉重的。我國城鄉的巨大差異造成了教育觀念上一個極其偏激的錯誤。農村的孩子迫于自己農村戶口及生活環境的壓力,幾乎用盡自己 所有的精力去學習考大學,以此來擺脫落后的環境,實現自己美好生活的夢想。但當這些村里的驕傲考出去成為大學生以后呢?他們中有幾個回到自己那還不富裕的 家鄉,投身其中的建設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這本無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幾個大學生的名字,一個虛幻的榮譽而已。人才依舊缺乏,生活依舊貧困。
這種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農村和城市之間,也同樣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間,落后地區和發達地區之間,以至于我國的西部和東部之間及國內和國外之間。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來說,村子應屬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讓孩子回來,可想而知其他貧困村的情況。
周家村之所 以富裕,關鍵在于和韓國合作的200畝高效田,其實這對村里既是一筆客觀的收入,又是一種勞動力的利用。韓國人出種子,出技術,村里出勞力,出土地,收獲 后,韓國人回收所有果實和種子,付給村里的報酬只是收益中極少的一部分。而且還規定村里不得留果留種,否則將受重罰。這完全是一種勞動力的欺騙,可是以我 們的知識就是無法掌握其中的技術關鍵。而我們為了這筆可觀的收入,還必須甘受韓國人的這種技術欺騙,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試想如果村里有這么一批農業 知識相當豐富的人才,我們完全可以掌握韓國人的技術,從而為我們自己所用,那時所有的收益都將歸我們自己所有。村里將遠比現在要富裕!
三下鄉實踐心得 篇13
為了響應學校關于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也給自己一次走出校園、接觸社會、鍛煉自己的機會,在經過精心準備之后,我們團隊一行五人,下鄉做了關于農民土地經營方式的調查研究,調查地點為湖南寧鄉橫市鎮界頭村。在這二十多天的社會實踐中,我
們收獲頗多,受益匪淺,對當下農村現狀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
我們的調查對象主要是當地的村民,對村委會干部也進行了訪問調查。發現,該村以往主要是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而糧食作物又主要食自給自足,僅少部分通過飼養家禽等轉化為了經濟收入,土地的平均年收入食4000元左右。近年來,該村以“發展產業經濟”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內容,充分利用當地山多地廣的優勢,引導村民對土地進行了“多樣化”經營,引入大量經濟作物,同時保證自給糧食作物的種植,每畝土地的年平均收入至少增加了500元,這種經營方式的改變為農民增收帶來了巨大效用。
村委會在解放思想的大潮中大膽實踐,科學創新,為農民謀福謀利,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土地資源得到了更為合理的利用,促使了生產效率的提高。土地,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是農民生存的基本保障,但在傳統經營模式下,土地的經濟效率低下,農民對土地的重視程度不高,隨意在耕地上建房屋濫用土地的現象屢見不鮮。但近幾年來,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斷改革,土地的經濟效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農民從土地上獲得的經濟收入日益增加,他們對土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土地非法流失的現象銳減。
這次實踐,我們分工合作,各自完成好自己的任務,讓我認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懂得了自身的社會責任。通過此次實踐,我們也結交了不少的朋友,進一步認識了社會,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掌握了更多為人處世的技巧。與此同時,我深深的認識到,在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過程中,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雖然部分農民認為政府還應適當提高農業補貼,但目前來講,農村的現狀較前幾年已又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筆者生于農村長于農村,也切身感受到了國家近年來的政策支持,從出臺免除農業稅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再到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無一不說明國家的重視。土地在增產,農名在增收,農村的發展速度在逐年加快,城鄉二元格局也在逐步改變,農民可以放心進城務工,也能夠安心在家務農,不同的選擇同樣可以使農民收入得到提高。在這次實踐中,也切身感受到了國家惠農政策給農民帶來的好處,正是由于政府對農村的支持力度在加強,才使得農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幾天,但我們的收獲是頗多的,這將成為一筆不小的財富,讓我們終生受益。我也將勞勞記住自己肩上的社會責任,不斷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建設號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廣大農民服務。
【三下鄉實踐心得】相關文章:
三下鄉的實踐心得精選06-09
三下鄉實踐心得05-05
三下鄉的實踐心得06-11
三下鄉實踐心得范本06-11
三下鄉支教實踐心得05-05
三下鄉實踐心得范文05-04
有關三下鄉的實踐心得05-04
三下鄉實踐后續心得05-05
電工三下鄉實踐心得06-11
暑期三下鄉的實踐心得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