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鶯的歌聲》教學心得
《夜鶯的歌聲》是人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四組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一個被游擊隊員稱作小夜鶯的孩子,巧妙同敵人周旋,用口哨學鳥鳴,為游擊隊傳遞信息,協助游擊隊殲滅德國法西斯強盜的故事,充分表現了“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圍繞這一課的教學,我們開展了一次教研活動,由年輕的蘇老師執教。在課堂診斷的過程中,老師們不僅真心誠意地贊揚了蘇老師的親和與微笑,還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課堂中的缺憾與不足;不僅點評了蘇老師的課堂,還反思了自己的教學;不僅有觀點的認同,還有思想的交鋒……在這里,我只擷取其中的爭論焦點以饗各位。
焦點一:是“沒有頭發”還是“沒戴帽子”
(句子鏈接:他光著頭,穿一件顏色跟樹葉差不多的綠上衣,手里拿著一塊木頭,不知在削什么。)
甲方:“他光著頭”,究竟是指他是光頭,還是指他沒戴帽子?
乙方:按常規理解,應該是指他沒戴帽子。
甲方:故事發生在“夏日”,他本來就不需要戴帽子。
乙方:從課文插圖可以看出小夜鶯是有頭發的。
甲方:因為夏天不用戴帽子,所以課文在進行人物外貌描寫時沒必要強調他是否戴帽子。而孩子在夏天剃光頭是很平常的事情。
乙方:炎熱的夏天,坐在河岸邊上的.孩子應該戴頂遮陽帽,而他卻沒有戴,課文作具體描寫,也和他正在執行任務相吻合。
焦點二:是“麻痹敵人”還是“傳遞情報”
(句子鏈接:小孩有時候學夜鶯唱,有時候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候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
甲方:小孩學夜鶯唱,既是為了“麻痹敵人”,也是為了“傳遞情報”。
乙方:他只是為了“麻痹敵人”,進一步讓敵人確信自己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孩。
甲方:可是他怎么知道游擊隊員聽到自己的叫聲沒有呢?此時,他一邊無所顧忌地做著游戲,用自己頑皮的表現麻痹敵人,一邊不斷地傳遞信息。
乙方:這時小孩才剛剛帶著德軍出發,從下文得知他們要穿過樹林、穿過空地、爬上小山,來到“樹林深處”,才會進入游擊隊的伏擊圈,所以小孩即便是發信息游擊隊員也聽不見,難道小孩不清楚嗎?
焦點三:是“一語雙關”還是“答非所問”
(句子鏈接:你說的是一種蘑菇嗎?沒有,我們這里沒有這種蘑菇。這里只有紅蘑菇、白蘑菇,還有洋蘑菇。)
甲方:有學生提出,這里的“洋蘑菇”也是小夜鶯一語雙關的話。
乙方:《教學用書》中分析道:“這時的回答全然是‘虛答’,答非所問。把兩個不沾邊的東西扯到了一起。正是這一回答,使敵人完全相信了小夜鶯。”
甲方:如果不是一語雙關,那“洋蘑菇”是什么樣的?“洋”字又怎么理解?其實小孩在前文中“釣魚”的回答已經是在答非所問,麻痹敵人。
焦點四:是“三個部分”還是“兩個部分”
甲方;《教師用書》上說:“課文以夜鶯的歌聲為線索進行記敘,以空行為標志,寫了三部分內容:先寫“小夜鶯”以歌聲引誘敵人上勾,再寫“小夜鶯”在為敵人帶路途中以歌聲為游擊隊員傳遞敵情,最后寫戰斗結束后“小夜鶯”在村邊小路旁繼續吹奏著宛轉的歌聲。”
可是課文中明明有三處空行,把文章分成了四個部分。
乙方:應該按四個部分教學。一是因為有空行的標志存在,二是如同電視劇的場景轉換一樣,文本中確實變換了四個場景。
甲方:這樣分析不就意味著《教師用書》是錯的嗎?
……
這些爭論焦點,有些我們已經達成共識,有些卻依然是我們的困惑。但透過它們,我們發現,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在平常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做到這“三不”:
一、不脫離文本
當教師意識到學生的思維遇到障礙時,必須充分利用文本,靈活疏導,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我們自己在“備教材”時,更要正確把握語文教學的特點,熟讀文本,鉆研文本,吃透文本,讓課堂生出更多精彩。
二、不忽略質疑
產生這些爭論焦點的緣由,多半是學生提出的問題或對文本不同的理解。如果你忽略這些課堂生成的疑點,不了了之,就等于你忽略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輕視了學生個性化的體驗,掐滅了創造性的火花。對母語的學習,孩子們有與生俱來的能力。
三、不迷信教參
在備課時,無數老師把《教師用書》當作“尚方寶劍”,當作教學的唯一指南。而當我們驀然發現它與教材之間的沖突時,才開始了屬于自己的思考。其實,我們應該更多地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情、自己的頭腦去感悟文本,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思考。
【《夜鶯的歌聲》教學心得】相關文章:
《夜鶯的歌聲》讀書心得04-12
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06-15
《夜鶯的歌聲》教學反思06-15
夜鶯的歌聲教學課件03-31
《夜鶯的歌聲》教學思路12-06
夜鶯的歌聲教學反思04-04
《夜鶯的歌聲》教學反思11-06
夜鶯的歌聲教學反思05-08
《夜鶯的歌聲》教學反思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