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幼小銜接感悟心得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時常會受到啟發,對某些事或人產生新的感悟,這個時候,就可以寫一篇感悟的文章,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但是,你知道要怎么寫感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小銜接感悟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 篇1
幼小銜接一直是家長相互之間交流的話題。“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類似這樣話,讓大多數家長讓孩子本該在幼兒園上大班的時候,紛紛為孩子報了社會上的教育機構學前班,學拼音、寫漢字、算算術、學英語等,提前進入學習狀態。作為一名孩子家長的我,也有類似的想法。
今天,有幸通過“幼教三六五”平臺,觀看了王海英老師關于《幼小銜接:學習品質比學習知識更重要》的講座。王老師通過大量的事例和實踐理論,講述了培養孩子學習品質的重要性,講述了如何在實踐中培養好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習行為等,為家長對幼小銜接問題有了正確的認識和更深層次理解。
幼小銜接是孩子從幼兒園順利過渡到小學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需要培養好孩子的心理準備、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來適應小學生活,并不是以“搶跑”和“先學”來打好學習基礎,更多地的是對孩子進行學習品質的培養。作為家長,我們要做得是調整好心態,讓孩子自然過渡。從孩子升入小學的那一刻,將接受更多的新知識,結識更多的新同學、新老師,開始新的生活。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的提前適應小學,就要重視學習品質的培養,從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升有效的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入手,為孩子在步入小學前打下牢固的基礎。
一要培養求知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家長,就要培養好孩子學習的興趣,在家庭教育中,注重把孩子學到的知識和學習的內容,融合到游戲以及親子互動中,多鼓勵多表揚,在寓教于樂中讓孩子感受到快樂,從而培養孩子的濃厚學習興趣。
二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是檢驗孩子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作為家長,每當孩子放學后就要明確告訴他,放學回家后要先寫作業,寫完作業在干其它的事,這個學習習慣從幼兒園就要培養好,要讓孩子從小懂得這個道理,不能等上小學以后再說。
三要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一方面,要抓住孩子問你為什么的時候,與孩子一起查閱資料獲得“答案”,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要言傳身教,放下手中的手機,有意識地帶孩子做運動、陪孩子玩游戲來提高專注力,增強他們的自控力,養成高效的學習習慣。
四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作為家長,這個時候,需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學會去觀察孩子,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欣賞孩子,因材施教,激發出孩子身上更多的優勢,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自信、快樂、智慧的孩子,才能“讓孩子贏在終點線”。
孩子的成長,是自我完善的過程。幼小銜接是孩子學習生活的開端,作為家長,要放寬心態,尊重與理解孩子,陪伴孩子健康成長,你會發現孩子更好的一面。相信我們的孩子,他們會變得更優秀。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 篇2
通過王海英老師本次課程的講解,讓我們對“學習品質”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過度擔心”和“盲目從眾”等因素的影響讓我們作為家長陷入了更加焦慮的境地。關注孩子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個體差異性;理解孩子的學習方式;重視孩子的學習品質才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
本次課程中王海英老師用了大量的篇幅講解了重視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如何在平時的`生活中進行實踐,也給我們家長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1、不能別把自己的興趣或者盲從眾的興趣強加給孩子,應該讓孩子自己選擇。
2、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選衣服、系鞋帶、刷牙、洗臉、收拾玩具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忙做(倒垃圾、洗碗筷、幫忙擇菜洗菜、幫忙拖地、抹桌椅等)。
3、讓孩子通過計劃能夠想好自己決定做什么、怎么做,作為父母要有平常心、避免焦慮和恐慌,避免嘮叨與催促。
4、保護好孩子的專注力讓他們從容地做完他投入的“工作”。在不受打擾的前提下,注意力是孩子自然具備的一項品質。
5、和孩子分享“勇氣”:鼓勵幼兒通過分享自己的親身體驗,幫助幼兒理解“勇氣”的含義。與此同時要激勵內生力多帶孩子去田間地頭,去體育場管、圖書館、校園和父母工作的地方,培養孩子傾聽別人的好習慣和建立規則意識。
最后王老師也強調了讓孩子獲得受益終身的學習品質比鼠目寸光學習小學知識更重要。作為家長我們更要從自身做起多關注孩子學習品質方面的培養。童年很短,我們一定要珍惜和孩子一起玩游戲的美好時光。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 篇3
隨著社會壓力的不斷增大,孩子們從出生開始就進入了這種高壓狀態。
這些年衍生的新鮮詞匯和教育機構越來越多,親子園,幼小銜接,托管班,輔導班層出不窮。
個人內心是排斥這些的,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無憂的童年,可是一想到成年后是否會有更順遂如意的人生,孩子會不會埋怨我小時候沒有讓他學會的更多,心里便忐忑焦灼不安。
讀了這本書,卸掉了心中的大石。
這里所說的幼小銜接,不是去上幾個月的學前過度課程,也不是強制灌輸孩子太多的`小學課本知識,而是從心靈上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成長,區分幼兒園和小學的不同,這是一小段關鍵的人生路,有了家長們心靈上的陪伴,孩子會走的更穩更好。
幼兒園和小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教育階段,幼兒園注重的是教與養的齊頭并進,小學則是教占主導。在幼兒園中,活動多以游戲為主,小學大多是課堂式教學。
在這里重點強調了一個“零起點”教學。“零起點”不是機械的認為學校“零起點”教育就是讓孩子可以“零準備”入學。家長需要適當的給孩子做些學習準備,建立學習的興趣。比如用游戲和互動的方式,讓孩子輕松掌握一些簡單的字和數數。如果孩子不喜歡,就不要強制完成。任何違背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行為,都會產生負面影響,且很難消除。
孩子上學后時間會被大量的作業所占據,因此,好的學習方法至關重要。教給孩子如何管理時間,比不停地催促孩子被動的完成作業要高明的多。
配合這一點,還需讓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每一天的學習和生活。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每天因為磨蹭,作業做到很晚,那么第二天都會缺覺,上課無法集中精神,總是打瞌睡。回過頭來,不知道講的新內容是什么,做作業又十分的吃力,最后又會到很晚。這樣下去,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最后作業拖拉不說,成績也提高不了。
最后再談一點深有體會的。如何輔導孩子做作業。現在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會在孩子放學后輔導孩子功課,不論是默寫也好,朗誦也罷。其實,從一年級一開始的時候,我們需要做的是檢查孩子的字跡是否端正。在作業完成后,如果有不對的地方,不要具體指出錯誤之處,說出大體范圍即可,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去糾正,鼓勵孩子自己更正錯誤。
還有很多好的方法和教育理念本書中都有體現,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一起來看看,我很高興能在孩子上小學前讀到此書,少走一些彎路。
陪伴孩子,與孩子一起成長。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 篇4
本周在學前在線聆聽了駱萍老師的講座《一日生活皆課程——幼兒園養成教育實踐經驗分享》,她提到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對終身發展有極大的好處。整個講座下來有理論有實踐分享,對我受益匪淺,以下我淺談幾點收獲。
一、幼兒園養成教育要有一定的目標和內容
駱老師提到把一個案例《寶寶爭章》,制定養成教育的具體內容和目標,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獎章,鼓勵孩子去優化自己,鎖定目標,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這也讓我想到了自己班現在正在做的《心愿存折》活動,如果我們把班級孩子的養成習慣制定具體的目標和內容,如堅持21天不遲到,每天在8:30前入園,可以實現一個心愿這樣一個具體的內容,孩子們可以更明確努力的`方向。
二、幼兒園養成教育的評價有階段
從整體去評價孩子,我們要將兒童看成在社會中是能動發展的個體,就是主動性發展,對于養成教育的評價駱老師把它分成三個水平階段,如“洗手”這個活動,第一個階段需要教師去提醒孩子洗手,第二個階段孩子能用七步洗手法洗手,這是一個主動發展,第三階段孩子可以自己養成正確洗手的好習慣,還可以去提醒他人。一步步對孩子的養成教育進行評價,清晰明了,幫助孩子的教育好習慣從被動到主動地發展。
三、幼兒園養成教育課程要有“五個一”
幼兒園養成教育課程體系總目標要求會生活、會學習、會運動、會交往,養成教育課程實施要有聽一聽、做一做、學一學、玩一玩、說一說,這是養成教育主題活動實施的模式,聽一聽做一做讓孩子去體驗,學一學鼓勵孩子學習好的習慣,玩一玩孩子在游戲活動中獲得樂趣,說一說讓孩子去分享自己的經驗。通過這樣的設計經驗分享,我也更加明確養成教育的活動如何實施及幫助孩子真正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養成教育是培養好習慣的教育,我們知道:思想決定行動,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運決定人生!幼兒時期是養成好習慣的黃金時期,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應該握這個時期幫助每一個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 篇5
家長不要只讓孩子關注學習,要主動引導孩子參與生活活動,參與家務勞動。同時,鍛煉孩子物品管理意識、書包收拾、自理能力。家長不必過分焦慮,抽出時間、拿出耐心幫孩子逐步養成生活好習慣。家長還要了解支持幼兒園在做的工作,認同幼兒園提倡在生活中的教育,盡可能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家庭積極配合。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 篇6
每一名兒童都是不可復制的奇跡和獨特存在,是有獨立人格的生動活潑的生命個體,尊重兒童,珍視兒童,呵護兒童是教育的職責;研究兒童,發展兒童,引領兒童,從兒童出發建構適合兒童生長,助力兒童發展的課程是教育者的義務,非常有幸觀看井彬鴿老師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幼兒園的教育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健康發展,通過多途徑、多通道主動學習,實現多元發展的過程,所以教師要從本地、本園的條件出發,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并靈活執行。
如何基于幼兒生長需要進行課程實踐呢?首先,從幼兒園課程出發,幼兒園課程的制定要從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出發,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和實施,并且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的經驗中引導和促進幼兒發展,要形成課程領導力,由園長,教師等課程領導者構建的課程共同體,相互影響形成合力,形成推動幼兒園課程不斷優化的力量,要在“主動實踐”“逐步形成和落實”的過程中逐步影響推動課程不斷發展,在這里園長課程領導力不是自上而下的課程管理,而是在互相影響的過程中喚醒教師的專業自信,從而不斷提升幼兒園的課程質量。教師不僅是幼兒園里重要的一份子,更是幼兒園課程領導者。教師的課程領導力應該體現在對課程的規劃設計能力組織實施能力,觀察分析能力,診斷改善能力,教師應基于對課程目標的理解,在自己班級形式自身的專業自主權利引導幼兒家長共同推進課程的實施,園長和教師,他們應該相互理解和包容,團結合作,能夠有共同的課程理念。奔向共同的課程目標,積極行動。
其次,身為教師的我們都應堅持以兒童為中心,樹立以幼兒發展為本一日生活皆課程的課程思想力,堅持科學的課程觀,正確的兒童觀,先進的教育觀。有意義的學習和了解幼兒。教師作為幼兒學習和發展的引導者,支持者,不僅要熟知幼兒發展的知識,還要對幼兒的生活世界所涉及的領域知識有清晰具體的認識,這樣才能有效的支持幼兒的學習。教師要在一日生活中觀察幼兒觀察幼兒的生活習慣,了解幼兒生長過程中的需求以及幼兒發展的可能性。教師通過多渠道的搜集幼兒發展的來源直接與幼兒對話,分析幼兒的作品與活動痕跡,聽取其他伙伴的想法。每一位教師都要做到心中裝著每一個幼兒。教師應該制定班級計劃,積極的向幼兒表達合理的期望,要考量幼兒最近發展區對幼兒的合理的期望。給幼兒針對性的發展機會,促進每一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用賞識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幼兒,用成長檔案袋記錄與分析幼兒的成長。
最后,應該以園為本踐行實施課程,發現幼兒園課程發展的需求,發現教師實踐的需求,發現幼兒園發展和家園共育的需求。幼兒的全面發展需要我們老師園長家長形成合力,共同去促成,幼兒園課程的領導力絕不是單純的只解決一個具體問題的能力,而是對幼兒園課程發展與運行過程中重要內在關系的衡量和把握。因此,練就較強的課程領導力,立足幼兒生長的需要。是一名優秀幼兒教師不懈的追求。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 篇7
一直以來,對于孩子即將進入小學階段的準備工作都是茫然焦慮的。孩子能否適應新的生活節奏,能否獨自面對困難,能否應付繁重的學習壓力等等問題接踵而至。作為家長,都想為孩子準備的細致入微、面面俱到。在聽完幼兒專家的講座后,我對于幼小銜接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
第一、樹立信心,注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更能磨練孩子的意志,讓孩子樹立信心,從而為學習能力的培養做好準備。
第二、有的放矢,放手讓孩子自主探索。對于孩子的教育,作為家長總是小心翼翼,希望孩子一直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長,不愿意放手讓孩子自主探索。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只有放手讓她自己摸索,才能獨立成長。
第三、協同合作,共同努力陪伴成長。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一味地依賴于學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父母是孩子做好的老師。只有父母的言傳身教與學校的整體教育相配合,才能更好的促進孩子的成長。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 篇8
孩子上了大班以后,作為家長很直接的面臨一個孩子上小學這個問題。家長焦慮的是孩子能不能適應小學生活,能不能跟上小學的學習節奏。專家很細致的講解了作為家長,如何在這段時間和孩子一起過渡。
講座中老師們細致分析了《幼兒園入學準備指導要點》,告知我們要從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學習準備,幾大方面同時著手,真正培養幼兒成為具有獨立的學習能力,優秀的學習品質,快樂的學習心態的孩子。并且老還舉例說到小班的拍球其實也是鍛煉了幼兒的手部肌肉,為后期孩子的書寫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早期閱讀會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后期的語文學習作文寫作都有很大的幫助和提升。所以作為一名小班家長我認為我們真的`要擺正自己的心態,陪伴孩子快樂游戲,在過程中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優秀的學習品質,獨立的學習能力,才是在這個年齡段我們的孩子最需要的。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 篇9
今天聽了《幼小銜接之習慣培養》的專家講座,感悟頗深。
總的來說幼小銜接階段主要注重孩子學習素養、生活素養、集體素養的銜接。
學習素養:認真傾聽、獨立思考、積極表達、做事專注。簡單的說,就是可以把老師教授的知識完整輸入,經過自己的加工,最終形成知識的輸出。比如說,孩子已經大班了,會學習新的知識,回家后能不能講給你聽;對于老師說的近期的活動安排,會不會主動告訴并提醒你。這是小學階段強調的學習能力、記憶能力和聽看做的能力。這里劃重點:不是學習具體的知識點,而是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
生活素養:小學開始,沒有老師全天跟班,小朋友更多的.是自己安排時間,比如孩子是否可以生活自理、課間十分鐘如何安排、講究個人衛生等等。
集體素養:孩子在小學需要融入集體,要有集體觀念,要學會獨立與同學相處,這個里面有很重要的一個觀念要給孩子灌輸,就是界限。孩子需要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面對校園霸凌,該如何處理等等。
這些才是需要幫孩子去做的幼小銜接,幫助他們從身體到心理都做好充分的準備。
除了孩子,家長也需要做好銜接,我們要做智慧、民主的家長,要學會與老師、與同學家長溝通的技巧,幫助孩子去適應新的環境,學校是一個小社會,里面有著不同性格的人,我們需要教會孩子如何跟不同的人相處,而不是只盯著成績。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 篇10
《陪孩子一起幼小銜接》這本書非常厚實,內容也設計很多方面。讀過書之后,感覺很多情況有了參考,有了問題的解決方法。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上好一些的學校,享受好的教育資源,這樣就難免要出現擇校現象。但是擇校并是否適合每個家庭,事實證明不擇校孩子也會取得好成績,關鍵是看平時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書中作者就沒有為自己的孩子擇校,原因很簡單,就是不想讓孩子上學路上太辛苦。小學六年,如果擇校導致學校離家太遠的話,那孩子每天就要少睡至少一小時,而充足的睡眠對小學生們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書中還舉了一些擇校不成功的例子。看到這些,家長們不得不想一想,擇校是否真得是為了孩子好。
做好幼小銜接,家長首先要做好準備,孩子最重要的入學準備是心理準備。近年來,經常看到聽到幼兒園“零起點”教學,不準教這不準學那之類的言論,對此,我不敢茍同。如果孩子不認識一些常用漢字,如果能夠自主看故事,一切都等到上小學再學,那數學方面,如何讀題,如何讀懂題。
最簡單的數數、算數也是應該教給孩子們的。《陪孩子一起幼小銜接》這本書中,作者也提到“零起點”教學,并不等于“零起點”準備。不要機械地認為學校“零起點”教學就等于孩子可以“零起點”準備入學。為了讓孩子更順利地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銜接和過渡,家長要給孩子做些學習準備,適當儲備一些知識。
比知識儲備更重要的就是好習慣的培養。作者講到養成好習慣,從餐桌開始。餐桌不僅是孩子品嘗美食的地方,同時也是孩子養成習慣、學習禮儀、培養自主能力的地方。好習慣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睡眠;自己事情自己做的習慣,生活能夠自理;學會管理時間,懂得遵守規則;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獨立思考能力……這一切說起來輕松,做起來卻困難重重。書中作者以親身經歷向我們講述了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我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很多道理很多家長也明白,但是到了現實中卻不知如何操作。書中的實例是對我們幫助非常大。小學階段,語文、數學、英語究竟該如何學,先學什么后學什么,書中都給出了實實在在的指導。
《一起陪孩子幼小銜接》最感動我的是這位作者這位父親的用心,可以說用盡心思用盡時間陪伴孩子一起成長。這是很多父親母親都應該學習的,畢竟孩子的成長沒有回頭路。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 篇11
今天聽了曹老師關于幼小銜接的講座,曹老師主要講了幼兒園階段與小學階段的不同以及教師、家長和孩子需要在家里準備的相關工作,聽了以后覺得非常接地氣,受益匪淺。
為幼兒順利進入小學做好準備,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任務也是衡量幼兒教育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幼兒園與小學是鄰近的兩個教育階段,由于這兩個教育階段教育對象的身心發展水平、內容、方法和生活制度等各不相同。因此,兩階段之間既存在聯系又各有特點。幼兒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由于教育重要條件及周圍環境的變化,必然面臨許多新的問題,也必然有一個新的適應過程。
幼兒園與小學階段完全不同,幼兒園教養并重,主題游戲較多,小伙伴固定,朝夕相處,老師像媽媽一樣照顧孩子的起居,且整天陪伴,上學時間彈性,有加餐,有午休,相對較寬松:而小學以學科學習為主,規范學科,限時課堂,格式作業,老師相對較多且不是一直陪伴,沒有午睡,沒有加餐,相對較嚴格,所以在幼小銜接階段,各項習慣和意識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么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培養呢?
1、首先要給孩子一種期待感,讓孩子覺得我馬上就要變成一個小學生了,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因為長大本身就是一件超級驕傲的事情。
2、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包括起居時間,游戲時間,閱讀時間,做家務時間,與家人共處時間,作業時間。有句話說想讓孩子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你首先先變成那樣的人,所以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父母也早睡早起,這樣就以身作則的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是自律,良好的作息習慣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自律。
3、家庭環境:在家里爸爸媽媽要做好環境建設,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書桌,父母以身作則,平時也多看書學習,變陪讀為共讀;在家里家庭成員之間要經常說謝謝,你好等文明語,和睦相處,關愛彼此就是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4、學習習慣:八個力的培養: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維力,閱讀能力,說的能力,做的能力。培養觀察力,可以多觀察身邊的細小事物,找不同,擺積木,報些興趣班如音樂,多做家務,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堅持力,多讀書。
5、其他能力培養:如獨立自主的能力,獨立完成作業,面對挫折的'能力,時間管理的能力,精神專注能力,能坐的住,鍛煉身體,有固定的體能訓練,負責任的意識,社會公德意識,辨別是非的能力等等。
聽完真心覺得的責任重大,總之,幼小銜接工作是幼兒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部分,我們要把為幼兒做好入學準備當成我們的任務,切實有效的完成,使孩子們順利地過渡,開始他們的小學生活。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 篇12
小幼銜接是指小學與幼兒園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幼兒在其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的轉折期,如果處理得不好,就會對幼兒日后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對小學與幼兒園的教育銜接的重要性不可忽視。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大班升入小學是教育過渡的關鍵時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銜接過渡的成功與否對義務教育質量影響很大,但又是被不少學校所忽視的一個薄弱環節。因此,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對幼小學段的銜接教育進行研究探索,提高認識,摸清情況,掌握規律,是學生進入新的學習階段后盡快適應不同階段教育、高標準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的現實要求。
二、工作目標
1.重視銜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應的制度,并將此項工作作為學校的常規工作,列入學期的工作計劃。
2.開展相應的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活動。
3.通過活動,使教師了解學生的行為習、心理特點和學校的教育目標、要求、方法、風格等,從而使處于一年級的教師能有意識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一年級學段、主動適應學生特點,為學生盡快適應小學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4.通過活動,使學生能順利過渡,從生活、活動、學習、心理等方面較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減少小學一年級學困生和后進生的比例。
5.以課題形式開展研究,積累材料,豐富理論,形成報告、論文等研究成果。
三、具體的幼小銜接工作計劃如下:
(一)期初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配合學校和任課教師,并能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
(二)利用家園共育欄目,向家長們宣傳和溝通本班在幼小銜接方面所開展的每一項工作,并向家長們提出一些相應的要求,如要求家長配合幼兒園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具體的任務,這樣做的目的,一可以培養幼兒做事的效率性,為入小學的學習提供在時間上的保證;二可以培養幼兒責任性,使幼兒進入小學的學習能夠堅持有始有終,以防出現在學習上的虎頭蛇尾。
(三)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和相互間的聯系。這種溝通和聯系,除了要加強本園大班老師之間的,同時還要加強與小學一年級老師之間的以及與家長之間的相互溝通和聯系。這樣做的目的旨在能夠及時的探討在具體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問題,尤其是對教學大綱內容上的銜接進行探討和研究。
(四)改變以往的一些習慣做法,帶學生觀摩學校的`各種活動、環境布置、校舍面貌等,從而進一步的激發學生對小學學習生活的向往,更進一步的培養學生對小學個學科教學的興趣。
(五)建立家長活動小組。加強家長們之間的互相交流和溝通以及與各任課教師間的聯系,從而讓一年級的家長們能夠及時了解并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表現,除了課堂上的,還有課下的表現,并能夠讓這些家長有針對性的為自己的孩子進行各種有目的性的訓練和培養。
(六)請已上高年級的學生向一年級學生講述他們剛入學時的各種生活,以自己的親身體會和感覺,為一年級的孩子上一課,因為同年齡孩子之間的溝通是非常之必要的。
(七)組織學生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表演賽,并注意對學生在書寫,閱讀等方面的良好習慣的培養。
(八)適時調整學生的生活作息時間表,使孩子能夠逐步適應小學學習與生活的節奏。
(九)向各位家長進一步宣傳和教育,就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工作——協商。
(十)利用家訪、家長來校接送孩子、電話交談等形式,與家長及時溝通和交流,使家長們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自己的孩子當前的發展水平和狀況,并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訓練,使家長和學校能更進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學習與生活。
(十一)認真做好幼小銜接各項工作的資料收集、整理、歸檔工作。
(十二)搞好幼小的知識銜接。作為一年級教師,應適時參加培訓,了解小學的知識體系及學習內容,對于一些知識的傳授能與幼兒園銜接,在教育方法、形式上要逐步靠攏,學一些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之類的知識,主動增加教學趣味性。
總之,從幼兒時期跨入學生時代是一個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愉快自然的適應,將在孩子們的腦海里留下永久、深刻而美好的回憶。漫長的學習生涯即將開始,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有責任幫助孩子做好全面的入學準備,使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盡快適應學校生活,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相信在家園的共同配合下,孩子們的能力會一天天提高,一天天進步,相信只要老師和家長們一起共同努力,孩子一定個個都將成為合格的小學生。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 篇13
今天觀看學習了《幼小銜接,家庭在行動》活動,感悟頗深。我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一個兒子一個女兒,正好湊成一個好字。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沒什么經驗,好多地方做的不好。聽了講座有些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
每個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父母是原件,孩子就是復印件。如果原件出現問題了,復印件肯定會出錯。這句換一語中的很有哲理。“言傳”不如“身教”,以身作則,與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進步。一起體驗生活。好父母,首先要做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父母的言行舉止無時無刻都影響著孩子,如果你有早起早睡的習慣,孩子也會養成。如果你喜歡看書,孩子也會喜歡。如果你喜歡刷手機,孩子也就愛玩手機。有時間多一些陪伴,多一些耐心,多帶孩子去感受大自然,讓孩子有一些愛好和興趣。這樣孩子的`世界就不孤單,就會豐富多彩。
做父母不要總是高高在上的去說教孩子,要和孩子做朋友。給與孩子尊重和認同,孩子才能獲得自信,有什么話都和你說,好好溝通,會變得越來越好。當然,孩子如果犯錯誤,大多數家長都是火冒三丈,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控制好情緒,好好溝通好好說話。讓孩子在錯誤中能成長,知道以后怎么做事。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與其跟孩子硬碰硬,不如以退為進。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強硬的跟孩子講道理,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緒,讓孩子朝著反向發展。這時候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隨便發火。給孩子試錯的機會,讓孩子學會自我成長,則會比任何建議和幫助都有效。養育孩子就是一場修行。我們可能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我們可以是一個成長型的父母。陪孩子一起長大。
對于孩子來說,如春分般溫暖的愛,才是最有力量的教育。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相關文章: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08-19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通用)08-20
(優選)幼小銜接感悟心得12-08
幼小銜接家長感悟,幼小銜接家長感悟中班08-28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精選18篇)08-10
幼小銜接家長感悟07-01
[精品]幼小銜接感悟心得15篇08-20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15篇(精)08-19
幼小銜接感悟心得(集錦15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