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士德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浮士德》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浮士德》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浮士德》讀后感1
十八世紀啟蒙文學中,涌現出許多優秀作品,如《格列佛游記》《論法的精神》《陰謀與愛情》《少年維特之煩惱》《浮士德》。其中,《浮士德》的探索象征著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初這三百年間歐洲資產階級精神發展的歷史。
《浮士德》主要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學者階段,愛情階段,政治階段,追求古典美階段和改造大自然階段。
在學者階段主要有三處令我印象深刻。首先是浮士德的葉公好龍。學者浮士德終日探究自然的規律,但直面規律化身的地靈時卻嫌它丑陋。其次是渾渾噩噩。浮士德作為學者,在書齋中度過了幾十年,到頭來卻是變得迂腐,而且既無成就也無名利。魔鬼靡菲斯特譏嘲他這一類的俗人竟想消化這千百年來嚼不爛的發酵面團。第三處是虛偽。當有學生前來懇請傳授學問時,靡菲斯特代替浮士德化身為滿腹詩書的學者,把一心求教的學生忽悠得團團轉。作者通過這部分告誡我們,人生意義和追求不能僅僅局限于學問的積累,也需要在社會實踐中完善自身。
在愛情階段,浮士德在魔鬼的幫助下追求到了女子格麗卿,兩人墜入愛河。但在這期間,兩人皆因愛情而犯下錯誤,愛情變成了悲劇。作者通過愛情階段告誡我們,不能過分追求官能享受與個人主義,必須到更高的境界去實現理想。
在政治階段,浮士德在靡非斯特的引領下在羅馬帝國中當上了大臣。皇帝需要錢財,他就發行紙幣解決了財政問題;皇帝需要歡樂,他與靡菲斯特就用魔法舉行了化妝舞會,把焰火化作火山爆發;皇帝需要看戲,他就用魔法把海倫與帕里斯召喚。但是最終也僅僅是個弄臣而已。作者以此諷刺了那些把改革希望寄托于君主身上,希望自上而下的改革,而非自下而上的革命的知識分子。同時也讓我認識到,實現自己的人生追求不能依靠別人,而是要靠自身的努力。
在追求古典美階段,浮士德渴求得到深愛時的海倫。最終海倫消逝、只留下一縷薄紗,隱喻著美的力量本身只是幻影,留下的只是美的形式,作者以此否定了用藝術力量改造社會的方式。這告訴我們,實現人生的意義,不能僅靠藝術熏陶,更要在藝術的指引下投身社會實踐。
在改造大自然的階段,浮士德在海岸封地中進行圍海造陸工程,開始投身于改造大自然的實踐中。浮士德在開疆拓土、移山填海、民眾安居樂業的偉大理想中沉迷了。他認為只有每日將自由和生存爭取,才能夠將這種自由和生存來盡情享受,在這里將有為的時光度過。他見到扎根于自由土地之上的自由者的臣民,預感到了崇高的幸福,他此生的痕跡將與世長存。他對此感到了滿足,接著,他便倒下了。
浮士德的死是因為滿足,浮士德之所以活著是因為不滿足。浮士德的精神,正是永不滿足,不斷追求。人不正是這樣的嗎?人只要奮斗,就總是難免會犯錯。但只有追求,人才能夠實現自身。在我看來,正是有了人生追求,生命的步伐才不會停止。人的毀滅正是因為絕對追求的`停止。追求在前方,步伐永不止,生命方不息。
人生意義究竟是什么呢?我曾在知乎上問過這個問題,回答寥寥,而其中有一條回答是我最不能接受的——四個字:吃喝嫖賭。高考后的暑假,我閱讀了幾本文學作品,雖然描寫細膩,但內容總是圍繞著愛恨情仇,我不禁有些迷茫:生的意義可以是什么呢?僅僅是感官的享受嗎?人生意義究竟是什么呢?直到我閱讀了《浮士德》。它給我提供了一個方向,讓我意識到人生意義可以是改造大自然、建設人類社會。作者通過對浮士德探索過程中的失誤進行批判,讓我明白到無論是脫離實際的知識追求,還是低級的官能享受與狹隘的個人幸福追求,抑或是為王權服務的妥協道路,都是不可取的。在當代,有許多重點高校畢業生、國家未來的棟梁選擇了金融和股票方面的泡沫,而非基礎科技研究的磚石。我不禁疑惑:長久以往,國家是否還能長治久安繁榮依舊呢?我們不得而知。
在當下,進一步改造大自然已不合時宜,我們更多的選擇是發展基礎科學、改進生產技術、減少環境污染,使人們都安居樂業,這是樸素而又偉大的人生追求。人生意義也可以在實現人生追求的過程中逐步實現,這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未來。創造中實現自我,追求中實現本質。路在腳下,向夢想大步前進。
《浮士德》讀后感2
《浮士德》是我迄今為止看的最為晦澀難懂的一本書。詩體哲理悲劇《浮士德》是偉大詩人、作家、思想家歌德最重要的代表作。它與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并列為歐洲文學四大名著。主人公浮士德是16世紀德國歷史書和民間傳說中的人物,通占卦、天象、巫術、煉金術。歌德在《浮士德》中,根據這個民間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浮士德和魔鬼靡非斯托的形象,展現了一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精神生活的發展史。
浮士德的形象反映了歌德對人性、對人的精神內涵與境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他塑造的浮士德性格中兩重性使他處在上帝和魔鬼之間,兼有神性和魔性。他若不斷地追求知識與真理,追求美善的事物,追求高遠的理想,會上升到靈的境界;如果他貪圖享樂,胸無大志,庸碌無為,且執迷其中不能醒悟,將墜入魔道,走向墮落。歌德認為,沉淪和進取的雙重引力在浮士德身上并不對等,他的神性要強過魔性,他本質的、主導性的一面是自強不息、發奮進取、永不滿足、積極向上,這就是所謂浮士德精神。
但歌德并不因此看輕魔性在浮士德追求過程中的推動作用。歌德首先承認魔性只能被暫時克服,卻不能被永久根除,因它是可以容忍的。《浮士德》中上帝的話其實道出了歌德悟出的智慧箴言:人要奮斗,失誤免不了。歌德同樣看到,魔性與神性相對相生,因此是絕對必要的。浮士德的一生是神性和魔性矛盾斗爭的過程。他奮發進取、永不滿足的精神是他上升的內在動力,靡非斯托利用浮士德身上的魔性誘使他墮落,然而浮士德的'神性使他能夠吸取教訓,不斷克服魔障。正是在這種辯證發展之中,浮士德的精神內涵才日益深厚,境界日益提升。
《浮士德》的結尾是光明的。浮士德喊出了你真美呀,請稍稍停留!表面上看,他獲得了滿足,也準備享受這滿足,靡非斯托因此要攫走他的靈魂,但上帝派天使把浮士德的靈魂帶到了天堂,因為凡是自強不息者,到頭我輩終能救,正可謂天道酬勤,上帝嘉許之。既然如此,為什么《浮士德》仍然被看成是一部悲劇呢?這主要是因為,歌德相信人類追求至善是沒有止境的,但個體的生命卻是有限的。浮士德獲得了兩次生命,這生命仍然有限,所以不可能達到終極的目標。他探索的五個階段,遠沒有窮盡人類的精神生活。
人的精神容易懈怠,貪圖安逸,因此上帝造出魔鬼,來催人驚醒、奮進。魔鬼對浮士德而言,就不只是一個引誘者,他也發揮著督促和警策的作用。魔鬼說自己老想作惡卻總是把善促成,我便是這種力量的一部分,發揮的就是這一層意思。他主觀上在引誘浮士德走向墮落,客觀上卻起到了推動浮士德前進的作用。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靡非斯托是浮士德身上另一個自我的外化形式,或者說靡非斯托和浮士德共同構成人類天性的雙重性,乃至上帝的兩面性。總之,二者相輔相成,相生相克,才使造化臻于完形。
浮士德對學十分熱愛:啊,我孜孜不倦,對哲學,法律連同醫典,遺憾的還有神學,全部都進行了徹底的鉆研。甚至,他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尋找最高的歡暢。他為了學,他放棄了自己:為此,我才想魔發屈服,借助精靈之口,鬼怪之力,看否能知道一些玄機;這樣,我就不用再汗流浹背,去談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他對未知的東西感到興奮萬分,書本給了他力量和希望。他對自己的知識感到不足,對無法揭開大自然神秘的面紗感到失望他對學的熱愛已經到達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了。
誰若不斷努力進取,我們就把他救助。歌德說過,浮士德得救的秘訣就在這幾行詩里。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種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純潔化,到臨死,他就獲得了上界永恒之愛的拯救。
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夠被拯救,不止是這樣,還因為他不斷行動,不斷追求,不斷克服迷誤,最終走上了正路。他的精神是向上的,這是我們應該學的。還要學習他對學的追求,對學的熱愛,對學的希望。我們要善學,樂學,愛學,才是向上的人。
浮士德的肉體毀滅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個行動的人,一個上進的人,一個不斷自省并最終走上正途的人,最終會得到救助。這就是浮士德這個形象上所體現出的不斷追求和人生真諦的探索精神。
《浮士德》讀后感3
第一部1773年開始寫,一直到1808年才開始出版。第二部的開始是1832年到他的臨死前才完成,出版的時候辛勤的他已經安詳地睡著了。在這個期間足足花了將近60多年,花費了他畢生的心血!
《浮士德》這本書我從初二的時候開始看起,斷斷續續一直看到暑假才看完!《浮士德》是我迄今為止看得最深奧的書!看完之后也只是看到了大概,這個故事含有強烈的悲劇味道,讓讀者在品讀的過程中會有悲澀的感覺,會點點的觸感到一顆冰涼的心!在浮士德的身上反映出了新舊時代更迭期的各種沖突;貴族與平民,宗教與神學,理智與情感等等一些互相違背的事情,交融在一起,快速地轉化成為尖銳的矛盾!
浮士德對學十分的熱愛,在文中他說:“啊,我孜孜不倦,對哲學,法律連同醫典,遺憾的還有神學,全部都進行了徹底的鉆研。”同時,他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尋找最高的歡暢。”他為了學,他放棄了自己:"為此,我才想魔發屈服,借助精靈之口,鬼怪之力,看否能知道一些玄機;這樣,我就不用再汗流浹背,去談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他對未知的東西感到興奮萬分,書本給了他力量和希望。他對自己的知識感到不足,對無法揭開大自然神秘的面紗感到失望……他對學的熱愛已經到達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了。
"誰若不斷努力進取,我們就把他救助。"歌德說過,浮士德得救的秘訣就在這幾行詩里。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種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純潔化,到臨死,他就獲得了上界永恒之愛的拯救。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夠被拯救,不止是這樣,還因為他不斷行動,不斷追求,不斷克服迷誤,最終走上了正路。他的精神是向上的,這是我們應該學的。還要學習他對學的追求,對學的熱愛,對學的希望。我們要善學,樂學,愛學,才是向上的人。浮士德的肉體毀滅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個行動的人,一個上進的人,一個不斷自省并最終走上正途的人,最終會得到救助。這就是浮士德這個形象上所體現出的不斷追求和人生真諦的探索精神。
浮士德的形象反映了歌德對人性、對人的精神內涵與境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他塑造的浮士德性格中兩重性使他處在上帝和魔鬼之間,兼有神性和魔性。他若不斷地追求知識與真理,追求美善的事物,追求高遠的理想,會上升到靈的境界;如果他貪圖享樂,胸無大志,庸碌無為,且執迷其中不能醒悟,將墜入魔道,走向墮落。歌德認為,沉淪和進取的雙重引力在浮士德身上并不對等,他的神性要強過魔性,他本質的、主導性的一面是自強不息、發奮進取、永不滿足、積極向上,這就是所謂“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的結尾是光明的。浮士德喊出了“你真美呀,請稍稍停留!”表面上看,他獲得了滿足,也準備享受這滿足,靡非斯托因此要攫走他的靈魂,但上帝派天使把浮士德的靈魂帶到了天堂,因為“凡是自強不息者,到頭我輩終能救”,正可謂天道酬勤,上帝嘉許之。既然如此,為什么《浮士德》仍然被看成是一部悲劇呢?這主要是因為,歌德相信人類追求至善是沒有止境的,但個體的生命卻是有限的。浮士德獲得了兩次生命,這生命仍然有限,所以不可能達到終極的目標。他探索的五個階段,遠沒有窮盡人類的精神生活。
人的精神容易懈怠,貪圖安逸,因此上帝造出魔鬼,來催人驚醒、奮進。魔鬼對浮士德而言,就不只是一個引誘者,他也發揮著督促和警策的作用。魔鬼說自己“老想作惡卻總是把善促成,我便是這種力量的一部分”,發揮的就是這一層意思。他主觀上在引誘浮士德走向墮落,客觀上卻起到了推動浮士德前進的作用。也就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靡非斯托是浮士德身上另一個自我的外化形式,或者說靡非斯托和浮士德共同構成人類天性的雙重性,乃至上帝的兩面性。總之,二者相輔相成,相生相克,才使造化臻于完形。
當我們認識到自己的罪惡時,其實我們已經變成了天使!
【《浮士德》讀后感】相關文章:
浮士德的經典語句04-17
浮士德的經典語錄09-24
浮士德讀書筆記02-08
《浮士德》讀書筆記11-03
浮士德的經典語錄大全12-19
《浮士德》讀后感09-01
浮士德讀后感02-27
浮士德的學生讀書筆記01-21
浮士德的名著讀后感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