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心得和感悟(通用2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我們常常會對人或者事物有新的思考,這時候,就可以把這些感悟都記錄下來,讓自己銘記于心。那么,要怎么寫感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心得和感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心得和感悟 1
聆聽了冉乃彥教授的報告《教育與自我教育》后,讓我對教育有了一個全新的深刻的認識和理解。老師面對的是一批批天真活潑、個性奔放的孩子們,他們有各自的思維和想法,走入他們的心靈深入,激活他們的自我意識,讓他們把教育者的要求,變為自己努力的目標,我想,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有這樣一則故事:古剎里新來了一個小和尚,他積極主動地去見方丈,殷勤誠懇地說:“我新來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請方丈指教。”方丈微微一笑,對小和尚說:“你先認識和熟悉一下寺里的眾僧吧。”第二天,小和尚又來見方丈,殷勤誠懇地說:“寺里的眾僧我都認識了,下邊該去干些什么呢?”方丈微微一笑,洞明睿犀地說:“肯定還有遺漏,接著去了解、去認識吧。”三天過后,小和尚再次來見方丈滿有把握地說:“寺里的所有僧侶我都認識了。”方丈微微一笑,因勢利導地說:“還有一人,你沒認識,而且這個人對你特別重要。”小和尚滿腹狐疑地走出方丈的禪房,一個人一個人地尋問著、一間屋一間屋地尋找著。在陽光里、在月光下,他一遍一遍地琢磨、一遍一遍地尋思著。不知過了多少天,一頭霧水的小和尚,在一口水井里忽然看到自己的身影,他豁然頓悟了,趕忙跑去見方丈……
人,總是忘記去好好看清自己,對于中學生,也許更多的是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有什么價值,所以過的不明不白,學的稀里糊涂。自報自棄,甚至于不求上進。
理論指導實踐,在初三緊張的學習中,我與同學們共同開了一節班會——《認識自我》,請同學們談一談你的優點,缺點,你被你的父母、老師、朋友了解嗎,你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是什么,你的生活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你的將來會是什么樣的,你在走你自己的人生路嗎……同學們大膽地說出自己,表達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聽著同學們不絕于耳的勵志名言,我知道自我教育才是育人的傳家寶!
讓我們再一次溫習冉教授的話:“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驗;給孩子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孩子一點問題,讓他自己去找答案;給孩子一些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孩子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向前走。”我們的教育任重而道遠!
教育心得和感悟 2
在讀《世界最好的教育給父母和教師的45堂必修課》這本書之前并不知道芬蘭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有了同伴的推薦,才知道并不是美國教育是最值得稱道的,原來芬蘭教育才是最受教育人士推崇的最好的教育。那么芬蘭教育好在哪里?被稱為世界最好的教育的奧秘是什么?帶著這些疑問我開始閱讀這本書。
在作者眼中芬蘭教育的本質是“以人為本、不求躁進,不講形式,不以贏為目標”,他們的教育體制不去選取可能連十分之一都不到的'所謂“精英、資優”為主力,而以平等的“全民都是精英”的國家義務教育興學方式為主。在芬蘭,國會議員不會比廚房的阿姨更了不起。大家各司其職,各有所長。真正實現了“職業無貴賤,行行出狀元”的良好風氣,因此成長中的學生對未來志向的選擇也就比較能依照自己真正的興趣去發展了。
在我們眼中“優秀”的學生主要的優點一定要有“學習好”這一條。但在芬蘭孩子眼中,優秀不是只有功課好,應該還有某些特別擅長的東西,或是人格特質。在芬蘭學校,老師從來不會去特意宣揚某位學生或某個班級的成績多好,或是哪位同學、哪個科目是幾分,當成任何負面教材的示警。同學之間不會特別佩服成績好的孩子,反而對具有不同才能或者興趣的孩子更為欣賞。芬蘭的教育者早就了解到,不要讓孩子在幼年時期,就被大人簇擁著去一較高下,在心靈還不成熟的階段,就學會恃寵而驕或打擊別人。這種不會在孩子小小年紀就只把學業成績當成學習成果、評比排名的教育方式,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回歸人性、尊重人權的人文精神也顯示出人性中善良的的基本面。
教育心得和感悟 3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是肖川老師歷時十年完成的一部教育著作,和其他學術性教育學著作有所不同,肖川老師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以隨筆的形式,把自己對教育的看法,如何開展教育等理論問題以自己感性的筆觸娓娓道來,這其中蘊含著肖川老師多年來從事教育的豐富經驗,也體現著肖川老師深入的哲理性思考。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包含的領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教育的目的和意義,教育的靈魂所在,教師的學習和成長等,這些方面也是很多教師困擾和迷惑的地方,肖川老師以細膩豐富的口吻和自己對教育的熱忱,對這些方面做了感性而真誠的解讀,給很多教師開展教學做出了有針對性的指導。閱讀了肖川老師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后,我作為一名平凡的初中教師感覺豁然開朗,受益匪淺,多年的重復性工作讓我常常有疲憊和厭倦,但看到肖川老師從教多年對教育仍保有赤子之心,我感到由衷的崇敬和感動,也對自己從事的教育工作有了很多新的感受和想法。
一、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這是很多教育學家和一線教師思考的問題,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忘卻了初心,被升學考試等功利心所影響,在開展教育時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則不夠重視,這其實是有違教育的目的和學生的天性的。肖川老師在《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中曾這樣寫道“完美的教學一定能讓學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倫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學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類心靈的博大與深邃,感受到人類所創造的文化的燦爛與輝煌;能夠喚起學生對于生活的熱愛與柔情;喚起學生對未來生活的熱烈憧憬和樂觀、光明、正直的.期待,能夠以新的眼光審視生活、洞察人生。”從肖川老師的話語中我們可窺見,肖川老師在教育的目的方面是有真知灼見的,教育不能僅僅關注眼前,也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好的教育要能讓學生樂在其中,愿意主動投入其中,去感受知識的樂趣,得到多方面能力的提高。由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應當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思想,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在教學中多給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索的自由和空間,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這比單純的提高考試成績更符合教育的初心和目的。
二、教師的學習和成長
教師在走上工作崗位以后并不意味著自己就不需要再進行學習,相反,為得到更好地成長,教師也要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關于這方面,肖川老師在《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中也進行了精辟的闡述,“教師的專業成熟包括這樣三個方面的內容:專業眼光————能用發展的眼光、教育的眼光看待學生和用整體的、和諧的眼光看待教育性活動;專業品質————建基于教育理想與信念的、體現于日常的細微的行為之中的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專業技能————課堂監控、課堂講解、練習指導等方面的技能。”可以看出,肖川老師對教師的職業素養要求分為三個方面,專業眼光、專業品質、專業技能,專業性是教師所必須具備的素質,而要達到專業性要求,教師在工作的同時也要繼續學習,一方面,學校要給教師培訓和學習的渠道,鼓勵教師多參加專業教師培訓和學習,邀請專家學者來學校開展講座,讓教師們能了解教學方面的前沿動態,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同時重視教師的科研能力培養,著力于研究型教師的培養;另一方面,教師自己也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在工作之余多閱讀專業書籍和教育學方面的著作,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理論素養,這些對于教師的學習和成長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教育的靈魂是什么
教育的靈魂是什么?這是肖川老師對教育提出的“靈魂拷問”,教育不僅僅是要讓學生習得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肖川老師在《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中寫到,“教師教學藝術創生的能力,取決于教學經驗的豐富程度,取決于對教學模式駕馭的嫻熟程度,更取決于教師的資質和精神修養……”“將教育就是服務”的觀念落實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之中便是,盡可能地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機會;讓學生更多地體驗到被人關注,被人愛護的溫暖與幸福,更多地體驗到自由探索與成功的快樂與自豪,更多地感受到人性的光明與和煦,感受到仁慈、寬容與敬業的力量。”讀后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學生雖然年齡比教師小,但在人格上和教師是平等的,教師不能把自己處在高高在上的地位,而要和學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尊重學生的情感和思想,給學生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同時教師應當愛護自己的學生,學生們每天在學校和教師朝夕相處,對教師有依賴也有尊重的情感,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不僅對他們傳道受業解惑,也要注重他們的思想和情感,對他們進行道德教育,幫助他們克服學習和情感上的困難,能夠樂觀面對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的來說,肖川老師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讀后發人深省,我作為一名平凡的初中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工作里也應當以書中的內容作為自己的教學指導思想,砥礪前行,不忘初心,讓自己的從教生涯更從容自若。
教育心得和感悟 4
得益于互聯網的發展,有幸觀看了施一公教授關于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頗有獲益。
首先,施一公教授提到做科研,時間的付出是必須的,也說不管是做什么的,時間的付出都是必須的,對此,我深有體會,一個人,只要他(她)不是智障(先天智力不足),就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自己的目標,智障與天才總只是些少數人,而我們大多數人,絕大多數人都只是一般人,天才都需要努力,需要付出,何況一般人呢。記得小時候學的一篇課文《傷仲永》,仲永天資聰穎,結果隨著年齡增長他覺得自己知道的夠多了不再需要繼續學習了,慢慢淪落為普通人的故事。
不管是做什么,目前的科研也好,或者一個興趣愛好也罷,都需要時間的付出,這種付出不是盲目的濫用時間,而是在正確方式、正確的心態引導下來面對期間的各種問題。
這就需要提到施一公教授提到的批判性分析了,在科研上,失敗真的是家常便飯,上周還能純化出的蛋白可能這周就純化不出了,我們經常會盲目地沮喪,不去分析問題所在,只是一味喪氣,這樣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相反,久而久之,問題會越積越多。
認真客觀地分析失敗所在,久而久之總會將我們推向正確的道路。縱觀我們的整個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不去努力前行,不去思考,思想和身體都只會原地踏步,乃至退化。
關于施一公教授提到的取舍問題,我有強烈的共鳴。
以前常跟人說,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舍,這就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要知道,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且每一天都在跟死亡更近一步,還有不知哪天就到來的意外,因此就需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做自己認為最正確最必不可做的事,但遺憾的是,我們很多人都沒有這樣的意識,沒有自己的思想。隨大流,是不自覺地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中就隨了大流,淹沒了自我,在目前這樣一個消費、攀比、功利、形式、房車工作是標配等物質觀念占主流文化的社會中,人也的確比以往更難保持人格與思想的獨立,也因此更加堅定了要及時退出當代生活的想法,以前確實有很多科學家值得敬佩,不想舉例那些為國家為人民作出多少貢獻的科學家,只舉一些對科學真正著迷成魔的人,眾所周知的諾貝爾,居里夫人,孟德爾等,在我心目中,他(她)們真是對科學熱愛的付出了熱血,當然一個人出于對所從事之事的熱愛并為之努力,自然會因此造福人類,但是那種以要為人民為國家怎樣怎樣的是為我所不恥的,在我看來,一個人除了對自己負責之外,不需要再對其他的什么人負責,只要他的行為不會危害他人,在當代社會,物質過于泛濫,消費成了主流。
精神則貧瘠的長不出草來,我們都是泥菩薩,自身難保,哪里還顧得上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呢。
科技自然是帶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導致而今消費膨脹卻不見消停的現象,當然,科學本身是沒有錯的',科學的出發點就像施一公教授所說,科學不過是在對自然現象規律的一種總結,以最接近最恰當的語言去描述總結自然中的規律,并加以利用,沒有絕對的真理,舊的也總會被新的推翻,因此作為一名科研人,我們要永遠保持學習的、開放的心態,除了這些之外,我認為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專注,不管你現在正在做什么,如果不是出于熱愛,出于內心的選擇,是很難專注的,專注也意味著放棄很多無關緊要還時不時來干擾誘惑的事物,這與前面提到的舍也基本一個意思,之前專注里自然就包含了舍,專注的忘乎所以自然就舍棄了很多無關緊要的。
但是當下,前路盡是誘惑,盡是阻礙與迷茫。
也只有邊前行邊舍棄。
教育心得和感悟 5
《科學教育的原則和大概念》是最近剛出版的科學教育叢書,這本書從為什么需要大概念、支撐科學教育的基本原則、科學大概念的選擇、科學上從小概念到大概念、以大概念的理念進行教學這幾部分來介紹。
在這本書里作者介紹了科學教育的十項原則:
一、在義務教育的所有年級,學校都應該設置科學教育項目,以系統地發展和持續保持學習者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對科學活動的熱愛,以及對如何闡明自然現象的理解。
二、科學教育的主要目的應該是為了使每個人能夠參與有依據的決策和采取適當的行為,這對保證他們個人、社會以及環境的健康和協調發展是重要的。
三、科學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目標,科學教育應該致力于:
1、理解一些科學上有關的大概念,包括科學概念以及關于科學本身和科學在社會中所起作用的概念。
2、收集和運用實證的科學能力。
3、科學態度。
四、基于對概念的審慎分析,以及基于當前對學習是如何發生的之研究和理解,應該給出為了達到科學教育各個方面目標的清晰進程,指出在不同階段需要掌握的概念。
五、應該從學生感興趣并與他們生活相關的課題開始,逐步進展到掌握大概念。
六、學習的經驗應該明晰地反應出既包含科學知識,也包含科學探究的理念,并且符合當前科學和教育方面的見解。
七、所有科學課程活動都應該致力于深化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理解,同時應該考慮其他可能的目的'。例如,科學態度和能力的培養。
八、為學生設置的學習項目以及教師的職前教育和專業發展,都應該與為達到原則3中所設目標需要的教與學的方法保持一致。
九、評測在科學教育中具有關鍵的作用。無論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測,還是對學生學習進展的總結性評測,都必須考慮到所有的學習目標。
十、為了達到科學教育的目標,學校的科學項目應該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并需要社會其他力量包括科學家的參與。
教育心得和感悟 6
當然,準確地說是這座橋的設想而已,與實際的橋仍有較大的區別。但是,至少通過“規劃”可以了解這座“橋”的大致形狀。從這個意義上說,就是該省在教育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在當今的現實與未來10年之間將要搭起的一座“橋”。(以下略稱《規劃》)該《規劃》內容包括總體戰略、主要任務、素質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改革和開放、領導和保障等六大部分。
洋洋灑灑幾萬字,可謂內容詳實、包羅萬象。通讀《綱要》,其中所指的“中長期”是在完成了“有書讀”的基礎上,向“讀好書”進一步完善的階段。
《綱要》承認目前該省的現今教育現狀中存在諸多的薄弱環節,如“教育觀念及內容方法相對還是比較滯后,應試教育傾向和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仍比較突出,推進素質教育難度較大。教育發展還不平衡,農村、經濟欠發達地區辦學水平不高,一些外來人口大量涌入地區教育資源不足問題日益顯現;教育結構不夠合理,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比較薄弱,職業教育吸引力還不夠合理,高等教育整體發展水平亟待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還很不完善;教育體制機制不夠完善,學校辦學活力不足,民辦教育遇到了許多困難和問題;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識和能力還不夠強,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重科研輕轉化推廣還未根本轉變;教育投入還不能滿足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教育保障水平不高,一些地區和學校的債務負擔還比較重。但該《綱要》并沒有從源頭上指出造成以上這些問題的原因和癥結究竟是什么?將采取什么措施來逐條改進和改善。雖然通篇宣稱“提高質量”,但并沒有說明這所謂的質量究竟依據什么標準?將由什么權威部門發布?是以滿足社會需要為標準呢,還是完成了教育大綱為標準?
根據《綱要》所列條文,在“提高質量”方面,要“建立健全質量導向的教育評價制度和工作機制,制定和完善各級各類教育質量基本標準,全方位建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那么將由誰來評定和考核這個“制度和工作機制”、“基本標準”、“保障體系”。假如,這個評定和考核沒有家長的參加,將又是一個教育部門自娛自樂的科目而已。而這個評價主體顯然又是《綱要》回避的內容之一,并沒有坦誠邀請社會公眾的監督。
眾所周知,對于教育質量的好壞,最權威的評價者恰恰是家長,也只有家長才有切膚之痛的感受。不僅是因為他們為教育出了錢而有權評價,最重要的是拿自己唯一的孩子在給整個教育體系在做試驗品。一旦試驗不成功,被隨手丟棄,從不負半點責任。因此,教育質量的評價者決不能是教師以及教育部門。讓教師和教育部門自我評價,如同在競技比賽規則中允許又做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何談一絲公平性?因此,作為一個學生家長,在學習這份綱要后卻沒有感覺到一絲的欣慰。
由于獨生子女的政策,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這種眼光繚亂的《綱要》對于家長而言不知道有什么意義?似乎這又是一份如何提高教育政績的大綱。一個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開始了人生的噩夢,一切以分數評價孩子,而這些分數的得益者居然就是教師本身,癥結在于學校按分數決定教師的評獎金、評職稱。因此,最關注分數的恰恰是教師自身,而不是家長和學生。教師通過家訪向家長灌輸一種理念,讓家長認為分數就是學生的一切,讓家長自動飲下苦果。而一些不善于接受學校“教學模式”的孩子,注定成為被淘汰和被歧視的對象。不要說讓所有的孩子在德智體方面得到全面發展這樣冠冕堂皇的目標,就連一些從大學畢業的孩子連基本的獨立謀生的能力都沒有掌握,這難道是教學改革的成功?當家長欲哭無淚之時,竟然找不到一個具體的責任者。這恐怕就是教育體系設計中的巨大成功之處吧。學校年復一年地沿用一條龍式的僵硬的教學模式,完全抹殺學生的個性發展,削足適履地把學生改造成“標準產品”。
雖然達到了教學大綱的要求,但是作為培養一個健全人格的社會人的標準來看已經報廢了。這一點從《××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看不到任何的新意。作為家長不禁要問,現在制訂的是20xx年-20xx年的規劃,那么之前的規劃目標有沒有達到,或者達到了什么程度。假如部分沒有達到,那么沒有達到的原因又是什么?這些原因有沒有可能在下一步規劃的實施過程中繼續存在?幾十年來,讓家長們欲哭無淚的是,從幼兒園到大學,花了許多的冤枉錢,完全得不到一個“價值相等”且令人滿意的教育服務。而且,由于壟斷的因素,教育服務的質量始終無法得到有效的評估。這也許是目前中國境內最不公平、也是最不清晰的“消費者權益”問題。義務教育變成了讓家長終身盡義務,讓家長成為獨立承擔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的主體。
而教育部門卻變成了向全體人民施恩的主體,還要全體公民來感謝他們,國家還因此設立了獨立的“教師節”,讓一個原本普通的謀生職業,從此變得神圣起來。問題是職業的神圣,并不代表從事該職業的人的神圣。就象上帝的神圣并不代表神職人員就一定神圣。其實,家長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孩子能具有獨立謀生的能力,換句話說,花了許多的.錢就是能讓自己的孩子掌握一技之長,至少自己能夠養活自己。難道國家的愿望不是這樣嗎?當許多的大學生的就業就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之時,難道教育部門連一點責任也沒有嗎?至少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之一在于,教育部門為學生所提供的教學產品中存在重大缺陷。當大學畢業之時才發覺身無一技之長,為時之晚,青春不再。這難道不是誤人子弟?,難道不是誤國誤民?作為一名家長,真是很懷疑《規劃》是否又給百姓“畫了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畫餅’”,《規劃》中所提出的目標憑借目前教育部門的觀念和能力,憑借目前的教育體系能夠達到嗎?顯然不能。既然不能達到,為什么還堂而皇之地收那么多的錢大肆擴張?站在家長的角度,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的勞動者,或者是能夠承擔社會工作的社會人,至少是一個能夠自食其力的人。所以,當教育完全違背了辦教育的初衷,變成了一個宣揚政績的場所,變成了讓教師充分就業的場所,就變得可悲了。這不禁讓人懷念起武訓乞討辦學的事跡、懷念起陶行知先生的良知。
30年代,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寫過《殺人的會考,創造的考成》一文(1934年),他激烈抨擊舊考試制度,痛心疾首地說:“學生是學會考,教師是教人會考,學校是變成了會考籌備處。會考所要的必須教,會考所不要的不教,甚而言之不必教......教育等于讀書,讀書等于趕考。好玩吧,中國之傳統教育”。“現在中學校有月考、學期考、畢業考、會考、升學考......日間由先生督課,夜間由家長督課,為的都是準備趕考,拼命趕考,還有多少時間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會的寶貴知識呢?......趕考首先是趕走了臉上的血色,趕走了健康,趕走了父母之關懷,趕走了對民族人類的責任。”他向全社會并向當年的一代教育工作者大聲呼喊:“停止那毀滅生活力之文字的會考,發動那培養生活力之創造的考成。”陶行知的悲憤,不知道《規劃》的制訂者讀了有什么感想?難道真的毫無羞慚之心?
教育心得和感悟 7
讀了《面向創造性和人性的教育》這篇文章給我感受頗深,修正了許多我自己對于教育方法錯誤的理解,深刻的感覺到作為一位幼兒教師的責任感和對于幼兒人格發展是何其的大。
例如,我很喜歡給小朋友講故事。我講故事也非常注重自己的語音語調,想要用自己的夸張動作和詼諧多變的語調來吸引孩子,殊不知這恰恰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我沒有想到要用故事的本身內容來引導孩子進行自我消化,而是我直接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將這篇故事呈現給孩子,沒有去考慮孩子是否和我的理解是一樣或他們被動的接受我傳遞給他們的感情,他們是否會適應呢?看了本文我才知道,我的方法是大錯特錯的,我們往往會低估幼兒的能力,他們其實比我們更具想象力,在他們的世界里可以把它呈現的更加豐富多彩。
我同時也在思考為什么我這么急于想要向幼兒表達自己對于故事的理解呢?
第一點,我總是把幼兒置于一個很低的位置,覺得他們什么都不懂,什么也都不了解,需要我們的引導。看了本文才明白,我們需要敬畏兒童,他們是一個特殊的團體,而不能把他們當做小大人的方式來進行培養。
第二點,我的教學進度理念太過于急躁,想要幼兒立馬就接收到我所傳遞的信息。這就和我們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有了相似之處,這樣方式直接忽略了兒童思考和發覺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我夸張的動作和詼諧多變的語調使得故事形象過于鮮明化,它阻礙了幼兒創造性的沖動,無法表現真實孩子的內心感受。
第三點,源于整個社會的教育大背景。在全實踐的過程中,主班老師會要求我給幼兒講故事,這時的主班老師就會有一個對于我外在表現的評價。我也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才會這樣賣弄自己的才能,從我內心來講也是非常樂意去展示我聲音特色和故事表現力,以及對幼兒的喜愛。這樣說來在社會的教育大背景下,老師也存在一定的“自私性”。就像我們每到一定的年齡段都會有升學考試一樣,各科的老師會為了自己的升學率以及優秀率給孩子施加各種各樣的壓力。這種方式有好也有壞,面對我們多人口的國家,這的確是個很好的選拔優秀人才的手段。但同時它的的確確讓我們的學生生活的很痛苦,本來學習應該是很快樂的.一件事,就像華德福教育一樣在游戲中得以學習,可是應試的魔爪已經將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和積極性消磨光了,可能這也是中國在目前為止沒有一位本土人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之一吧。
這讓我十分羨慕華德福教育下的孩子,他們沒有過早的成熟。華德福教育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采取不同的形式,竭力給予他們一個善、美、真的世界。其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創設一個孩子能創造性游戲的環境,使得這些具有創造力、熱衷于游戲的孩子將來會成為最優秀的學者和最全面平衡發展的人。華德福教育非常強調游戲的重要性和成長環境的自然性。他們的玩具都是未完成的玩具,原材料均來源于生活,孩子若想真正地開展游戲,他們必須有一種夢幻般的意識,在那種想要玩的強烈欲望的驅使下,使得自己的行動力增強,各項身體機能得到了更好鍛煉。讓孩子的真正地游戲是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游戲是孩子釋放天性的一種載體,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如果成人過多的去干涉或者是干擾勢必會成為一種負面的形式反映在他們的行為中。
這又不得不讓我想起第一次進行全實踐發生的窘事。首先我必須聲明,我很喜歡學前教育這個專業是自愿填報的并且也想在這個專業領域上有所最為,所以在幼兒園也會表現得很積極。當時我全實踐所在的班級是小班,當兒童在進行蒙氏活動時,我想更加親近孩子,就會跑去問他們問題,這時我的指導老師就會把我叫到一邊,說我這樣做會干擾到兒童的獨立思考和專注力的培養。當時我就很羞愧也很感謝這位老師,是她讓我懂得了一位幼兒園老師不是那么輕松容易的,你需要有專業的知識理論來支撐你的教學行為,這樣你的教學模式才能得以漸行漸遠。本身我對于自己的專注力也是不敢恭維的,因為自己在看書這一塊總是會注意力不集中,沒有培養起愛讀書的興趣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吧,所以我希望我的學生可以養成更好的學習習慣。我會經常強調自己是個行動派的人,不喜歡照本宣科的教條理論,喜歡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然后去找尋遵循的理論根據。
完整仔細的看了這篇《面向創造性和人性的教育》并結合自己全實踐的經驗,發現自己大錯特錯了。沒有很好的教育理論作為根基,你連最基本的教育目標和教育方法都不明確,那要做個合格的幼兒園老師談何容易呢?找到了自己的弊端,我會克制自己去完善它,更好的投身于自己的教育領域。
看了《面向創造性和人性的教育》還想著重強調的一點就是,孩子是通過模仿來學習的。成人的工作是孩子游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補充。孩子不僅模仿你的工作,還模仿我們對待工作的專注神態,以及投入其中的熱情。孩子是很聰明也很敏感的,他們有著很強的模仿能力,他們能感知外界事物對他們的刺激。有些家長會困惑如何去教導幼兒,原來方法是那么的簡單,家長只需要成為一位遵紀守法,勤勞勇敢合格的公民,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學習榜樣,那么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像自己一樣的人還是輕而易舉的。有本文也再次證實了榜樣的力量。人永遠會喜歡像他的人,永遠會像他喜歡的人。也證明了幼兒在幼兒園這個群體中,老師會經常表揚做得好的小朋友,為其他幼兒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其他幼兒也會有模有樣的去學習榜樣的行為習慣,這對于幼兒的教育也是有著重要的作用的。
看過本文后還有許多感受在這里就不在進行一一贅述了,都在打印文本里進行了標注,我相信這對于我以后的教育生涯將是一個很好的借鑒。也謝謝甘老師提供這么好的學習資料供我們學習。
教育心得和感悟 8
安全對于生命是重要的。它的意義,在于千家萬戶的幸福,在于國家財產的安危。不講安全,哪怕是輕輕一碰,就能使高溫高壓、易燃易爆的生產裝置爆發;不懂安全,哪怕是小小的一塊磚頭也會釀成大禍;不要安全,哪怕只是一個麻痹的意念,就會讓操作者處于生命的危險狀態。
現在許多家庭在水池邊安一個插座,覺得很方便。可他們不知道,這樣很容易就會發生漏電事故。
我們要好好珍惜,不能將自己寶貴的生命獻給了這無情的事故。為了我們的健康,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點燃的蠟燭、蚊香要放在專用的臺架上,不能靠近蚊帳、窗簾等可燃物品;到床底、閣樓找東西時,不要使用蠟燭、打火機、火柴等明火照明,不要隨身攜帶打火機、火柴等火種。
2、在下雨時要盡量遠離大樹,不應在大樹下避雨;乘車遭遇打雷時千萬不要將頭手伸出窗外;打雷下雨時,不要打帶有金屬尖的.傘;打雷下雨時,應關好門窗,并且人不要離窗戶太近。
珍愛生命,關注安全。讓我們攜起手來,呵護著文明之花,讓我們遠離傷痛珍愛彼此的生命,為彼此的生命撐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吧!我們要把平安的種子灑播進自己的心田,當它發芽開花,長成參天大樹時,我們必將收獲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寧。
教育心得和感悟 9
該書本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學習研究所編寫,其前言則指出終生學習的重要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把其視為核心任務。教育在傳統的意義上是經驗、學識的傳授,而成人教育和終生學習除了以上的作用以外,還有其他重要的意義。
知識、技能的更新換代加快,終生學習者能更好地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并以更加開放和全面的視角看待問題。新的信息和通信技術極大地加快信息交換的速度,碎片化的信息每天都在不停地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同時互聯網等虛擬世界對于相關技術人員而言,它是一個開放的世界,而對其他人而言,是一個閉合的世界。知識和技能在這中間筑起了一道墻,外界的人可以輕易地參與到虛擬網絡中來,但是我們只能被動地接受我們所接觸到的`信息,公眾的觀點和輿論的勢頭更多地被“有心者”左右。當我們看到從另一個世界傳遞來的消息,我們自以為形成了一個自主的觀點,事實那是被別人引導的結果,我們卻不自知。更甚者,當我們從虛擬的網絡世界中被除名之后,我們在網絡世界即不存在了。
從社會的角度,成人教育和終生學習能緩解甚至解決許多現存的問題。《成人學習和教育全球報告》中指出,“最需要成人教育的人,是那些本來應該享受成人教育所帶來的益處卻被有組織地拒之門外的人。”聯合國需要解決許多邊緣化人群的問題,而成人教育和終生學習則是解決該問題的措施之一,好比古言所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通過教育給予他們知識和生活的技能,使他們獲得最基本的生活資料。另外,教育、學習更能遏制“邊緣化”的代代傳遞,《成人學習和教育全球報告》中的一項調查令人信服地展示了父母(尤其是母親)的教育水平和能力水平與孩子(尤其是女孩)參與教育及從中獲得的成就正相關。即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會影響子女的教育理念。
教育心得和感悟 10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是一本隨筆集,正如作者肖川自己所說的,隨筆就在一個"隨"字:隨和,隨意,隨緣。他的隨筆折射著一種靈性,時刻有靈感的火花在閃爍。的確,讀肖川的隨筆是一種享受,一種教育的享受。
面對新課程日趨深入的今天,肖川博士比絕大多數人都思考得深,思考得早,無論是《教育給了我們什么》,還是《審視教育目標》,《教育的靈魂》或者是《完美的教學》等,都滲透著一種新的教育教學的思想和理念。他說的高考制度,是"全面的豐收,導致全面的平庸。"說得真是精彩極了,"大考小考的排隊分等,使學校成為造就敗者的場所,進而導致厭學和恐學,導致內心的畸變和人格的扭曲。"我們不得不也思考,教育到底給了我們什么,我們到底該如何教育呢。
我曾看到自己小學時威風凜凜,才華出眾的班長,經過無數次教育地"洗禮",高中過后,簡直判若兩人,人不但變得傻呆呆,連基本的人際交往也不會,面對昔日的.老同學居然一句話也不會說。難道這就是教育給我們的嗎?這不得不讓我們去《審視教育目標》,肖川博士又很好的告訴我們"現代社會……需要培養的是具有理性精神,具有廣博深厚的基礎文明的教養,具有某一領域的專門知識和技能,具有自由與責任的意識和能力。概括地說,就是有靈魂,有頭腦,有專長,能夠創造幸福生活和服務社群的人。"他希望我們的教學是一種《完美的教學》,并且闡述了新課改下的學習方式,在我們學習新課程的同時,完全有必要好好的研讀一番,因為"有效的教學能喚醒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愫。"
肖川博士直達理性和內在的教育表達,讓我佩服不已,有時我在想是什么讓肖川博士有那么多教育和寫作的靈感呢?我想一個不善于思考,一個不懂得吸收,一個漠視生命,一個不懂得生活的人,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有的。此時的我只想更好地,更多地去學習他的教育思想,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讓這一把激情之火同時也能點燃我!
教育心得和感悟 11
近期我讀了一本有關“新教育”的書籍,書的名稱是《讓夢想開花——我和“新教育實驗”》。本書的作者是李鎮西老師,他曾是武候實驗中學的校長,更是武侯區新教育實驗區的負責人,推動實驗區的工作。如今,武侯區新教育實驗在李鎮西老師的帶領下,從播種到開花,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他為武侯區的教育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他勇敢無畏,堅持不懈,令人敬佩。讀完這本書,讓我收益頗多,尤其是在教育教學方面。當我心情低落,有壓力的時候,拿起這本書,靜下心來。它讓我重拾信心,鼓勵我在教育行業上繼續前行。
我很喜歡這本書。起初,我是因為書本的名字而選擇它,我認為這本書的名字非常好,給人以積極向上、夢幻般的感覺,慢慢地,我被書本里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住了,以至于現在我對于“新教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讓夢想開花”多么美好的名字啊!“夢想”一個抽象的字眼。每個人都有夢想,我們從孩童的時候,就懷揣著它,夢想是神圣的,是不可褻瀆的。有的人已經實現,有的人半途而廢,還有的人依然在繼續堅持著。這條通往夢想的道路,是艱辛的,是痛苦的,但是我是享受的、幸福的。列寧曾說過“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愛教師這個職業,我樂意為它付出。
說到“新教育”這個詞,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到,還有更多的人對這個詞存在很大誤解。但是,當你讀完這本書之后你就能夠理解這個詞的定義。李鎮西老師在這本書里明確的說到:“新教育”是“新教育實驗”的簡稱,它可以表述為:新教育就是點燃教師理想與激情的教育,是喚醒孩子夢想與創造的教育,是讓教育生活充滿詩情畫意的教育,是讓教育符合人性并充滿人性的教育,是給孩子和教師自己的未來留下溫馨記憶的教育。簡單的來說,我們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應該在孩子身上——他們現在成長的快樂,他們今后的幸福,這些都取決于我們每一天的教育。發現每一個孩子的特點和潛力,使其享受求知欲和成長的快樂,就是新教育的起點;喚醒并發展學生的潛能,幫助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擁有幸福而完美的人生,就是新教育的終點。
在這本書中,講述的是李鎮西老師和“新教育實驗”的故事,書中出現很多李鎮西老師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每一篇文章都富有很深的哲理,只要你仔細閱讀思考,就會發現書中李鎮西老師所講的,都是教師在今后教育教學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讓我從中學習到了很多,其中令我最深刻的一篇文章是“幸福比優秀更重要”(這里的“優秀”特指有些“榮譽稱號”)。在這里,李鎮西老師讓我學習到如何才能“堅守教育信念”?如何才能“成為優秀教師”他以自身為例子,來講述自己剛剛踏進教學生涯的前幾年,“任性”一詞在他身上發揮的淋漓盡致,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沒學會走就直接跑,引起無數爭議,即使被校領導批評,鎮西老師依然“意氣風發”,做自己認為是正確的是事,他覺得是快樂的,是幸福的,這遠比“優秀”重要的多。
作為一名新晉的班主任和語文老師,在開學初,我懷著一顆熱枕的`心,希望學生在我的帶領下可以健康快樂地學習成長。但有時候也會出現迷茫,一天的工作結束后,會有一點焦慮和疲憊。但是因為有家人、朋友的陪伴,教師團隊的心理開導,我可以會快的紓解內心的壓抑,調整心態,從容應對,每天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新的一天。李白有一句詩,我很喜歡。“空長滅征鳥,水闊無還舟”,不是天空沒有飛鳥,而是晴空萬里,遼闊無邊,一兩只鳥簡直微不足道;不是水面上沒有船只,而是煙波浩蕩,水天一色,一兩只船也就微乎其微了,這是胸襟,也是心態。某種意義上說,擁有了好的心態,便擁有了幸福。
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當然也是 新教育的主陣地。我們所說的理想課堂,有三重境界,它有非常通俗簡單的解說,就是有趣、有效。課堂有趣,可以吸引學生,讓學生產生興趣,迷上你的課,每天盼著你的課;有效,就是讓學生有所得,無論是在知識上、能力上、情感上,還是在思想上、人格上都有所收獲。當然,如何做到有趣、有效?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師富有個性的創造性實踐,一定要有高水平的穩定的教學質量。現階段的我,還在用心的學習中,認真的備好每一堂課,完成課堂教學目標,因材施教,隨時發現教育上出現的問題,及時改變方法和策略,對每一位學生都負起責任,我會認真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和學習上出現的疑難。我會做到問心無愧,無愧于教師這個偉大的職業。
讀完了《讓夢想開花——我和“新教育實驗”》這本書,我發現:書本的名稱有兩種涵義:一是,李鎮西老師的“夢想”開花,鎮西老師從工作開始,就致力于新教育實驗的推行和發展,每天不斷地游走各個學校,與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進行教育研究,到現在,他成為新教育實驗的負責人,為其付出了血汗和淚水,但我相信,這些付出在鎮西老師心里不值一提,尤其是在看到每一位學生臉上洋溢的笑容時,我相信他一定是快樂的,為新教育實驗付出是幸福的、值得的,鎮西老師的夢想開花了。
二是,“新教育實驗”開花了。教育行業上,因為有許多像李鎮西老師一樣為“新教育實驗”付出的老師們,到現在我們對“新教育實驗”的眾所周知,慢慢地接受和認可它,現實證明,“新教育實驗”是可行的,相信在今后的教育理念中,它會占領一個重要的位置。
作為教師的我,還在這條道路上努力的前行,我會為我的夢想而奮發進取。尤其是在了解到眾多老師的教育故事后,更加堅定我的信念,成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愛這個職業,我愛這些如此可愛的學生,和他們在一起,我感到快樂和幸福,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讓我的教育夢想飛翔!
教育心得和感悟 12
我們都知道家庭環境的影響不僅是家長對其子女的責任,也是我們一個公民、國家、社會的責任,家庭對孩子的心理變化的影響,關系到國家的興衰。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祖國獨立”。從家庭的角度看,家庭氛圍關系到小學生的未來以及整個家庭的幸福。小學處于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孩子們有著巨大的'發展潛能,可塑性大,但是他們的自我調節能力弱,自我意識還處在萌芽的狀態,當受到家庭氛圍各種因素的影響時,將帶給小學生心理健康帶來影響。適時引導調整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將會對小學生的心理形成與發展,以及他們的一生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家庭氛圍對小學生心理的影響至關重要,家庭教育中應注重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
今天,聽了吉林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蔡雅清教授的關于《為孩子心理健康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的講座,讓我深刻的認識到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人格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般父母的教育方式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專制型。在家中一切都由父母說了算。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極、被動、依賴、服從、懦弱、不誠實等人格特征。二是放任型,主要特征就是溺愛,在家中孩子往往任性、幼稚、自私、依賴性強、以自我中心、蠻橫無理。三是民主型,主要特征是家庭成員是平等的,父母比較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但也會對孩子積極引導。孩子所呈現出來的是活潑、快樂、自立、性格直率,謙虛有禮、比較合群、有合作意識等,而且思想也活躍。這么看來,只有民主型的教育方式最有益于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調查表明,民主型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更通情達理,會更受同伴的歡迎,能與人友好相處,樂于助人。
為了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我作為教師對班里的父母會提出以下幾點要求:
1。尊重孩子,認識到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長的架子,蹲下身來與孩子對話,以減少與家長的距離感,使孩子覺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
2。父母要禮待孩子,對孩子講文明禮貌,不打罵孩子。無論孩子做了什么事或取得的成績有多不理想,父母也不要責備孩子,要及時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不要吝嗇自己的鼓勵。
3。當父母意識到自己對孩子可能講錯了話、做錯了事之后,要勇于向孩子承認錯誤并及時道歉,這不但不會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會使孩子感到父母更加可親可敬。
教育心得和感悟 13
如果,安全是片一望無際的湖泊,那生命便是湖水中暢游的魚兒
即使是一毫污點,一絲隱患,都可能威脅到我們的生命。該怎么辦呢?原地發呆?束手無策?觀看《中小學生安全和傳染病防治教育》后,知道了生活中的安全隱患,更了解了預防的方法。這個節目主要講了地震逃生,傳染病預防,火災逃生,與交通安全幾個要點。從事例和科學的角度上來為我們分析原因和預防方法。實實在在的好節目。剛開始,美妙的音樂緊接著廣告,節目正式開始。突然,音樂變得急促,畫面切成了成都師范附小地震逃生的監控錄像。只見百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序地開展自救,全校無一傷亡。沒錯,首先講的就是地震逃生。地震時最好躲在角落,廚房,桌椅下。注意,千萬不能乘坐電梯下樓,因為,地震時乘電梯,電源不穩定,很容易被困在電梯廂中。建議不要直立行走,最好彎腰低頭行走,不過也不要盲目服從以上安排,關鍵的時候還是要隨機應變的。沒多久,電視機前浮現出一幅幅怡人的景色圖。
但是最后,切出了一幅面部水腫的男孩照片,和周圍的圖片格格不入。片刻,解說員露聲不露臉地介紹起了一些普遍傳染病:水痘、麻疹、流感……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如此得多。不過,只要接種好疫苗,常開窗通風,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傳染病一般是不會找上你家的。接著,解說員談起了火災報警,報警電話119,報警時須用普通話快速地陳述火災地點,火情大小,有無被困人員,說出報警人姓名,電話。然后迅速逃生。切記,不能跳樓!即使躲得過火焰殺手,但不保你躲得過死神。
最后,解說員領著我們進入了下一個話題:人類強大的`敵人—隱形殺手汽車。據統計,每年有10萬兒童死于車禍。這數字真夠嚇人的!但是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訓換來的大多是人們的不屑。作為祖國的下一代,我們必須牢牢銘記這些教訓,了解掌握交通法則,明辨交通標志。很快,節目留下了一串串簡體漢字,結束了。一次觀看,終身受益。安全從點滴開始!
教育心得和感悟 14
為人師數十載,轉眼寶寶也五歲半了,堅持做寶寶日記也六載有余,太多感悟總想與人分享,成功或失敗乃一人之言,教子理論也需要實踐和總結,更重要的是探索和歸納,當然,教育規律應該遵循孩子的個體差異,所有成功的家教經驗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我希望關注孩子成長的家長多參與交流話題,多探討成功培育情商和智商的話題。
讓我們的下一代健康(生理和心理)成長,穩步成才!
走進教育之門,我就希望有一天能將自己的教育思想整合傳播開來,雖然我是滄海一粟,但我更希望為教育事業發揮自己微弱的光和熱。
所以,我會把自己的教育心得和感悟及時融入我的課堂,讓孩子們天天感受新的教育氣息,讓他們充分享受新思想帶來的振奮和愉悅。
0歲方案及學前早期教育已是眾多知識家庭談論的重要話題,我們的早教工作應該是竭盡全力了,甚至有的為了孩子上一個更好的幼兒園不惜重金,專職接送,犧牲自己的事業和工作也再所不惜,父母是偉大的,我們應該為自己喝彩!但是,在幼教中陷入困惑與迷茫的大有人在,朋友聊天,更多也是教育之難,我想,大家都有同感,我也一樣。
當我用某些理論去指導幼教實踐時,也曾陷入深深的.矛盾和自責之中,因為它不適合孩子!我開始思考新的航向。
孩子上進,聰明,乖巧,善良,經常幫助別人,還會關心別人,特別善解人意,在別人發生矛盾時,總會有理有節地勸慰別人,儼然一個小大人!今年上幼兒園,知識的重復讓我感覺有些浪費時間,我覺得在這個學習關鍵期應該及時引導和提高他的學習能力。
從事多年語文教學,我覺得語文是最講究基礎知識積累的,記憶字詞,閱讀理解,會話寫作是語言學習的基石,決定先從閱讀開始。
孩子已學完了小學階段的全部拼音,但不是很熟練,我決定讓他閱讀帶拼音和插圖的故事書,一開始讀有些生硬,但孩子自小受我和他爸爸的習慣的影響,對讀書還是蠻有興趣,就當培養興趣吧,我們各自讀各自的,孩子就憑他的一知半解卻也津津有味,一個暑假過去了,孩子還是有時間就坐在那兒讀,剛開始出聲,后來默讀,漸漸的能讀上半個小時。
有一天,兒子心血來潮,大講他的故事會,原來他把他讀過的故事全背下來了,一些描寫的詞語,四字詞語,成語竟然也脫口而出,我們震驚了!真是無意插柳柳成蔭啊!
會閱讀了,沒有拼音的故事書也能流利的讀下來,還能發表一下評論呢!
接著,我們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同時,引導他早期寫作。
日記是孩子每天晚上的必修課,由不知道如何寫到每天自己堅持寫,使他的思想也經歷了一個快速成熟的過程:
我是男子漢!
我很勇敢!
我很堅強!
教育心得和感悟 15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教師的典范,做人的榜樣,世界教育大師。他經歷35年的教育生涯,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記錄、總結自己的教育實踐,形成了豐厚的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經驗。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的教育素養首先是指對自己所教的學科要有深刻的知識。而其重要特征的第一個標志,就是教師在講課時能直接訴諸學生的'理智和心靈。
同時,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于此。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
另外,教師的教育素養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種研究兒童的方法。沒有扎實的心理學基礎,就談不上教育素養。
教育素養還有一個方面,這就是教師的語言修養問題。在提高教育技巧——這首先要自己進修,付出個人的努力,提高勞動的素養,首先是提高思想的素養。這就要求我們提高師德水平。他告誡我們,沒有個人的思考,沒有對自己的勞動的尋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學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議的。蘇老在一個案例中提到的那位非常受學生和聽課者歡迎的歷史教師說道:“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這其中的奧秘告訴我們,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大海。由此可見,教育大家都源自于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及大量的積累。
蘇霍姆林斯基那獨具風格的理論和教誨還有很多,“學無止境,教海無涯”。有人說老師是種植孩子美好感覺的土壤,是照亮孩子的心靈的明燈。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將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不斷向大師學習,充實和豐富自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呵護與珍愛孩子幸福的童年。
教育心得和感悟 16
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規則,孩子們純真,無數人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向往。它比成人的世界更加清純圣潔,比天堂更無憂無慮、繽紛多彩,充滿神話色彩和童趣,充滿著快樂和朝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做過一首詩:“人人都說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倘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可見,孩子的世界是值得我們去探索,值得我們去解讀。作為一位幼兒園老師,我有的時候也會產生許許多多的疑問。
為什么有的孩子會一直尿褲子?
為什么有的孩子不愿意安靜地入睡?
為什么有的孩子會把別人的玩具放進自己的抽屜?
這些行為不是盲目的,而是代表了孩子們內心的需求,通過這些看似有點不太正常的表達需求的方式,我們從中可以了解到許多關于幼兒的信息。
面對犯錯的孩子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每一個孩子都可能犯錯,原因有所不同,教師不應該一味地責罵幼兒,而是應該用親切的態度詢問幼兒具體原因,了解孩子們心中真正的想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法。
面對敏感的孩子
有的時候,我們在放學的時候與家長聊起寶寶在園的一些日常表現,就在這不經意之間,給孩子的心理也可能造成一些變化。老師的一個眼神、一句話語、一個疏忽,都會帶來很深刻的'影響。每一位孩子都很敏感,幼兒與成人之間的認知水平不同,成人眼中的大事可能是孩子們認為的小事,而成人認為的小事在孩子們心中卻是大事,因此教師不能以自己的尺度或角度衡量幼兒,更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孩子。
面對行為反常的孩子
面對行為反常的孩子,我們年輕教師往往處理起來不那么容易。《在反思中成長》這本書中,都呈現出了許多這樣的現實案例。通過集中的歸納,我總結了一些方法:1.通過與家長的溝通,了解孩子的反常行為,以及行為背后的原因;2.向幼兒表明自己心目當中對其更多的關愛,使幼兒產生安全感和自信心;3.善于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幫助孩子解答各種問題;4.在同伴面前肯定孩子的進步,給予鼓勵。當然具體事例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
犯錯、敏感、反常的孩子并不是讓人頭疼的孩子,只是要求我們老師要多一份寬容、包容,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孩子帶來的許多種可能性。
《在反思中成長》讓我懂得了成長的目的、成長的方法、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去解決。孩子就像是一只等待生長的小種子,需要我們耐心的照料、呵護,它才會發芽、開花、結果。重要的是不能帶給小種子一絲傷害。所以,我們幼兒園老師要理解孩子、觀察孩子、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享受快樂!
幫助孩子長成為“地球公民”
在1月2月的幼教核心期刊中,有一篇名為《幫助孩子長成為“地球公民”——美國斯坦福幼兒園規則教育》。這片文章主要寫了美國加州洛杉磯第六區斯坦福幼兒的規則教育,讓我知道了所謂的規則教育是什么樣的,并可以運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中。
“引導幼兒學會遵守現有的規則,是幫助他們成長為地球公民的第一步”.這就是規則教育的的大目標。這是一個人性化的教育目標,教育幼兒成為一個社會人。規則教育包含兩個部分,園級規則和班級規則,具有統一性和靈活性的特點。在大規則的統一下,班級教師根據班級情況制定班級的規則,看上去很普通的規則都具有廣泛的遷移性。
在這篇文章中還寫到了規則教育的方法,我覺很適合我們教師去看一看,每月的“斯坦福幼兒園好公民”和一日的“小老師”被認為是該園規則教育中行之最有效的方法。在對待幼兒的紀律問題的上,這篇文章也提到了一系列的處理方法,方法的步驟是非常的科學合理的,幼兒園配有相應的心理教育老師。
我們教師日常也應該加強自身的幼兒心理學的知識,更好的服務于孩子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重視到如何尊重孩子,如何教育他們真正教育他們成為一個身心發展健康的人。
教育心得和感悟 17
假期里,有幸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讓夢想開花——我和新教育實驗》,通過閱讀我有以下切身體會:
正如李老師所言,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在學校就要讀書,讀書就意味著教育,學校就是一個師生共同讀書的樂園。而學生讀書的`興趣與水平又直接受教師的讀書興趣與水平的影響。教師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晨誦—午讀”(包括晨誦、讀寫繪、整本書閱讀)這一兒童生活方式課程中,無論是那些開啟黎明的美麗詩歌,還是那一本本被反復甄選出來的經典著作,都被孩子們深深的喜愛、著迷。讓孩子們能在他們的童年和這些美好而永恒的經典相遇,讓這些經典為孩子們鋪展一個豐厚廣闊的智力背景,這正是兒童課程的真正價值所在,也是我學習感受最深的一點。
我認為,我們每位老師都應該為自己設置一個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才能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和使命感,才能不斷進行自我挑戰,與理想堅守,以智慧的行動、堅韌的行動,追求教育理想。就像新教育說的那樣,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
教育心得和感悟 18
《家庭和兒童教育》是馬卡連柯的一本關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一本著作。馬卡連柯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教師,在他剛剛參加工作不久就被評為小學高級教師,足見他的才能早就被人們刮目相看了,他的教育生涯被分為三個階段,前后兩個16年。
第一個16年,他一直工作于一所鐵路小學,在這所學校里他從教師很快就做到了校長,而且在這一時期里,他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的著作尤其是高爾基的作品。他把高爾基看做自己人生的第一位導師和行為的典范,把高爾基的人道主義思想作為自己處理教育問題的出發點之一和重要的思想基礎,這一切都對馬卡連柯的世界觀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個16年的開始是在十月革命勝利初期,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和國內白匪的叛亂造成戰火連綿不斷,使許多青少年成了孤兒,流落街頭。他們沒有正確的人生觀,沒有一定的道德觀念,目不識丁,毫無責任感,以乞討、偷竊、暴力甚至賣淫為生。就是這些孤兒,沒有一定的家庭教育,沒有一定的正確引導。就是在那個艱難的情況下,馬卡連柯創造了工學團,當時國內的整個情況都非常艱苦,很多人都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馬可連柯所到工學團時,這里的一切全都是破爛不堪的,所有的設備都被破壞了,甚至連果樹都已被挖走,生活和教學用品一無所有。第一排學員都是犯過刑事案件的少年。馬卡連柯一方面既要解決學員的吃、住、穿問題,另一方面又要同他們身上存在的懶惰、偷盜、破壞紀律等惡習做斗爭,但是馬可連柯以自己輝煌的教育實踐表現出了一位進步教育家的膽略和大無畏精神。正是馬卡連柯的這種始終如一的樂觀精神,堅定了他的獻身精神。他與學員們一起忍饑挨凍,喝一樣的稀飯,穿同樣的破衣爛鞋,有一段時間甚至領不到分文薪資,但是他依然樂觀地和大家吃住在一起,表現出了非凡的吃苦耐勞精神。馬卡連柯身體力行地實踐自己關于“要按新方法造就新人”的諾言,全身心地投入集體的建設中,每天工作長達十五六個小時,幾乎放棄了所有的假日。
16年的嘔心瀝血,馬卡連柯在蘇聯教育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筆。他把三千多名流浪漢和少年違法者進行教育改造。教育成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保衛者,其中不乏優秀的工程師、教師、醫生、科學家,有的成了英雄和模范。學員們把馬可連柯看作自己最敬重的師長,最親愛的.兄長、父親,最親密的朋友,看作集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就是從這些孩子們的身上,他想到了孩子成長離不開的環境——家庭。
馬卡連柯尖銳地指出,“這是家長所能給予自己的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關于這種可怕的禮物可以這樣說,如果你想毒死孩子,給他大劑量地喝您自己的幸福吧,他就會被毒死。”這本書中馬卡連柯用生動的事實說明盲目的母愛是把母親變成孩子們的女仆,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正在把孩子變成家庭的暴君。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去追求為父母帶來幸福,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應首先有權享受幸福。馬卡連柯說:“必須教育孩子關心父母,培養孩子產生一種純樸的自然的愿望,讓他們在父親或母親的愿望沒有得到滿足之前自愿放棄自己的欲望。”
家長一定要寬嚴有度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幫助孩子制定一定的紀律,然后讓孩子們一定要嚴格認真執行這些制度,做錯了事情就要受到懲罰。這樣孩子才能夠養成一定的紀律性,總而言之家長一定要有一定的原則,才能夠不至于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廢品。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家庭是孩子們永遠的成長基礎,所以家長對于孩子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引導者和領路人。
教育心得和感悟 19
經許多同行的推薦,在寒假我認真研讀了《科學教育的原則和大概念》這本書。我們當前的教學中往往缺乏連貫性,而且在教學內容選擇上,也缺乏對于科學的宏觀和系統的考慮,而這些對于孩子們正確認識和理解客觀世界具有重要的作用。這本書從為什么需要大概念、支撐科學教育的基本原則、科學大概念的選擇、科學上從小概念到大概念、以大概念的理念進行教學這幾部分來介紹科學教育的原則和大概念。
作為一名科學老師,科學概念較為尤為重要,教科版科學每單元都是一個主題,每一課都有眾多的概念,如何將學生的生活經驗、前經驗轉化為科學概念,如何從小概念教學提升到大概念,這對科學老師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在學生的學習經驗包含科學知識也包含科學探究的理念。如何在探究活動和科學知識中尋找接合點尤為重要。所有科學課程的活動都應該致力于深化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教參中對科學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對于我們教師應該提供機會讓學生思考和回顧他們在參與科學探究時如何尋求實證和使用證據的以及與別人進行的討論在加深他們的理解上的應用。
在科學課程中,探究意味著學生是通過他們親自參加探查來發展自己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收集和運用數據來檢驗想法,并找到能最好地解釋他們所發現的現象的概念。幫助學生獲得不同想法可能比他們自發去解釋周圍的.世界更有效。獲得不同的想法的最好來源是對其他不同的想法進行討論,以討論和辯論以社會交往的形式來發展概念將更富有成效。
在這本書中,從小的起始的概念出發,接著發展到較大的,能夠包含較廣泛經驗的概念,再前進到能夠理解自然界物體、現象和互相聯系的,更概括的、更為抽象的概念。在本書中有14個大科學概念需要去掌握。書中對于如何進行概念教學出了建議,我們在教學大概念時,如何通過小概念去建構而不失大概念的內涵這就需要不斷的探索教法,如何讓孩子們在探索中獲得對新知的學習也更顯突出。
教育心得和感悟 20
這個寒假我讀了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許多有關教育中的愛和愛中的教育的故事。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里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愿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兩個學生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學生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里,我不再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啟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溫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里溶解。書中給我的啟示是,做一個溫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教育心得和感悟】相關文章:
教育心得和感悟03-22
教育心理學的心得體會和感悟01-30
《愛的教育》品鑒心得和收獲11-04
服務培訓感悟和心得03-17
暑假心得感悟和體會01-12
護士心得和感悟范文09-11
教育數字化心得體會和感悟(精選15篇)02-16
法紀教育的心得感悟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