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讀書心得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教育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教育讀書心得 篇1
《新愛的教育》是由著名作家,勵志演講大師戴晨志博士著,倪美英老師故事提供,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文中的倪美英老師,是一位平凡的教師,卻有著不平凡的教學經歷。最初,她帶著滿腔熱情投入到教學中,卻不可避免地以老師的權威管教學生,以分數和聽話與否來評判孩子,甚至以外表來衡量孩子……結果傷了孩子的心。后來,在與孩子的相處中,她漸漸學會了用愛去關心、照顧、激勵孩子,那些平常人眼中叛逆、成績差、有各種毛病的孩子們,在她愛的關懷下重新激發出自信心,從困境中站了起來!戴晨志博士以倪美英老師教學中的小故事為素材,為我們呈現出一個又一個愛的奇跡,最后再通過精辟的總結,引發我們更多的感悟和啟示,交給我們更多的溝通訣竅。在此,讓個人把微不足道的讀書心得,與大家一起分享,一同成長。
第一,愛的教育,并不在于要求對方立即改變;愛是需要投資的,我們需要投資關心。耐心。耐心與信心,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亮”與“能”。
沒有一件事情不是練習而來的,老師的愛和鼓勵,也是需要練習的。每個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被看重、被接納、被肯定;只要我們有慧眼,就可以將駑馬變成“千里馬”;只要老師有耐心、有愛心,頑劣的孩子也可能變成“鉆石”和“珍珠”啊!
第二,我們可以試著做引導者,而不是強勢指導或名令者!因為有創意、有耐心、有循循善誘的引導,比言辭教訓或命令,更有助于
孩子們的'自我成長。“老師的用心,孩子看得見!”,讓孩子知道過錯,并誠心改過;這豈不是愛的教育無比之美嗎?亦即古人“揚善于公堂,規過于私堂”的道理。同時,我們也可以學習——容許別人有犯錯的空間,不必當眾羞辱他或撕破臉,畢竟有“弦月之憾”,才有“滿月之美”呀!
第三,法國文學家盧梭曾說:“你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是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就是——對他百依百順!”真的,如果老師或是父母對孩子太縱容、太放縱、太溺愛,就可能會害了孩子,甚至使他成為不幸的人。所以,嚴格,也是一種慈悲。事實上,熱,都是情感上的“月暈效應”,常會以貌取人,見到可愛、漂亮、聰明、能言善道的孩子,就特別喜歡他。
曾聽過一句話:“世界上最柔軟的是風,最暴烈的也是風;世界上做柔和的是水,最蠻橫的也是水!”的確,老師是風,也是水,可以讓孩子如沐春風,一輩子感受其恩澤和愛;然而,若稍有不慎,過度放縱與溺愛,亦可能是孩子誤入歧途,遺憾終身。
第四,俗話說:“給他吃魚,不如教他釣魚”。所以,只要親近,就能了解,只要去做,就能真實體會!老師不能只會做一個“一指神功”的人——只出一張嘴,指揮孩子做這個、做那個,命令孩子洗這個、掃那個······老師就是孩子的“模子”,也是孩子仿效的對象;老師只是“一指神功”的人,只會伸出食指發號施令,那么孩子將來也會是同一個模子塑造出來,成為只會“一指神功”,只說不做的人!
第五,老師,是為了教育學生,為了讓孩子有歡笑,才來當老師的,而不是為了生氣,才來當老師的。維持心情的平和、穩定,對老師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心情不穩定,看什么事情都可能會有偏頗。
就像心理學上所說的“心里想好,就是好;心里想壞,就是壞!”只要看對方不順眼,那么不管他做什么,你都看不順眼;只要看對方順眼,那么不管他做什么,你都覺得順眼,很可愛!老師先要排除自己心中的負面情緒,再去鼓勵孩子!能維持心情平和、穩定,并隨時調和身心情緒的人,才是有智慧的!
新教育讀書心得 篇2
寒假讀了《新基礎教育語文教學改革指導綱要》,發現它并不像以前的一些理論書籍一樣高深難懂。書中結合很多我們教學中的一些實例進行分析和解讀,使自己對“新基礎”的一些專業詞匯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還給了我新的啟發和認識,讀了以后,我將平時自己的教學過程和新基礎理念相聯系,還頗有收獲。
“新基礎教育”的宗旨是:從生命和基礎教育的整體性出發,喚醒教育活動的每一個生命,讓每一個生命真正“活”起來。新基礎教育有“四個還給”:
1、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
2、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
3、把創造還給老師,讓教育充滿智慧挑戰;
4、把精神煥發的主動權還給師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是“新教育基礎”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華內容,是現階段素質教育下課堂改革的方向!靶禄A教育”的課堂教學七條:
1、保證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自主學習的時間不得少于1/3,學習空間的結構要體現開放性、多樣性與靈活性);
2、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
3、實現師生之間的民主與平等;
4、培養學生的質疑問難;
5、促進師生的有效互動;
6、實現學生的“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的溝通;
7、注意教學行為的反思與重建。這些理念怎么很好地體現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需要首先改變自己的觀念,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探索。
過去我執教過三年級,發現自己對三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要求沒有明確把握,尤其是閱讀能力,不知道該如何培養。我發現“新基礎”提出了“能級”的概念,也就是“能力”的層次級別,并就基礎教育階段九個年級的不同語文能力提出了層次性非常強的能級要求。每一年級細細讀來,都能找到在整體性思維關照下年段能力培養目標,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通過閱讀,我知道三年級是語言發展三個“低潮期”之一,要求過高、過低都脫離學生的發展需要,壓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適度的'、具有挑戰意義的要求才能促進學生發展,避免三年級出現“低潮”現象。書中對“識字教學”“閱讀教學”“聽說教學”“寫作教學”“課外閱讀”都提出了明確的任務和教學建議。
三年級識字教學的核心任務是:加強識字教學精細化程度,提高學生運用漢字的正確率。有了一二年級的識字基礎,到了三年級能放手讓學生自學生字,可是由于識字量越來越大,用錯寫錯的現象也就多,所以要重視易錯、常錯字的復習,并采用多種形式復習,不斷增強學生的“放錯”意識。這是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沒有重視的。三年級要重視詞義的確切理解,我平時也教給學生一些常用解詞方法:分解組合法、近義詞、反義詞、結合上下文理解,但是我忽視了讓學生通過勤查字典、詞典來理解,以后應該讓學生多用工具書,尤其是預習時,應要求學生查詞典理解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并學會聯系上下文選擇確切義項。
三年級閱讀教學的核心任務是:找準閱讀理解中的過渡點,順利實現低高過渡。
1、找準過渡的關節點,提升閱讀理解力。
要從關注文章中的字、詞、句到同時關注文章整體,要從關注單句、復句到同時關注句與句之間的關系,關注句群和自然段的結構。
2、從較多關注故事情節到關注思維能力發展。
要加強歸納自然段意思的指導,梳理文章思路指導,簡要復述指導,整理知識指導,提高質疑水平指導,書中有具體方法指導和舉例,讓我收獲頗多。我一定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這些方面的指導。
3、從較多體悟詞語、句子的含義、情感擴大到學習段的體悟。
在教學中,用“學結構、用結構”長程兩段式策略,給學生充分實踐的時間、空間,提高學生體悟段的水平,為以后提高篇的體悟水平打基礎。這一點在以前的教學中我做得很不好,我想要做到這點,首先得提高自身的教材分析能力,并不斷完善現在教學設計,把課堂還給學生,不斷提高學生體悟層次。
4、把握介紹性說明短文特點和學習方法策略。
在書中舉例了類單元組合教學方法,給我們以很好的借鑒和啟發。一篇篇散點的課文在類結構的大網上找到了結構的教學點,也就有整體中的具體,語文也就變得更有邏輯了。這樣的結構性思維,亦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結構意識,從而達到“教結構、用結構”的理想課堂。
5、默讀、速讀能力的培養。
要想提高默讀速度并不難,關鍵是日常化和持之以恒。以后不管是在課內還是課外,都要注重默讀、速度能力的培養。
最后我再說說寫作教學,學生普遍不高興寫作,遇到寫作文,有的同學“不會寫”,有的同學覺得沒什么好寫,幾句話就寫完了,有的同學的習作呢,沒有條理,東拉西扯,句子不通順也是普遍現象。“新基礎教育”實驗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困惑,提出了改革措施。老師要幫助學生發現寫作素材,首先可以從課文學習中發現寫作素材,第二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教師應指導并組織學生觀察周圍生活世界,提高觀察的敏銳度和能力。第三為學生創作寫作情景。豐富、充滿情趣的活動能提供寫作素材,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寫出的文字才會活潑。老師要提供可效仿的寫作方法。三年級以寫作段為主,到三年級下學期,適當寫點記敘性短文,寫學生熟悉的人和事,逐步向四年級過渡。對比自己的習作教學,不管是對寫作素材的積累,還是觀察方法的指導都做得很不到位,以后在習作方面應加強指導,并多開展一些學生喜歡的活動,讓學生有親身體驗,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全身心去感受,并加以一定的指導,相信學生一定會有話可寫,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讓他們覺得寫作并不是一件難事。
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要以開放的心態來學習,來改變,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步伐,真正與孩子們共同成長!
新教育讀書心得 篇3
我們對《“新基礎教育”論》這本書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和熟悉。一種牽掛、欲罷不能的情緒隨著新學期的來臨,日益明顯。在隨后的校本培訓中,有幸聆聽了李家成對本書的精彩導讀,目睹了他充滿激情與智慧的學者風范。精神振奮之余,信手翻讀,有感于其中的一些描述:新時期基礎教育觀中強調重視“生命性”,認為身處青少年時期的孩子,盡管他們擁有生命最寶貴的時候,卻并不知道這一時期對于人生的獨特重要價值;盡管擁有各種發展的可能,卻不知道如何選擇,如何學習,如何努力。最最懵懂少年期,正是成長煩惱時。即使讓現在的.我們回首看這段時光,我們依舊看不清,說不明是怎樣度過的。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著游戲的暑假,在等待中六年只晃了一晃就走遠了。煩惱著作業,煩惱著考試,煩惱著大人的叱罵,這些煩惱也早已飄搖得無影無蹤。我的少年時代,遠遠不像那時老師常掛在嘴上的那句話“你們像早晨8—9點鐘的太陽,世界是屬于你們的”。雖然這激動人心的話語,曾多少次激發年少的豪情。可僅此而已,我相信那時的世界從來就沒屬于過我們,相反世界老是悖離我們的意愿,不是嗎?曾經眩目的也僅僅是那年齡,那青春的年齡。只有那年齡說明著我們曾經擁有生命中最寶貴的時候!重視“生命性”這樣的話,確實令我深有感觸,如果我們致力于教育與學生的生命血脈溝通,如果可以表達出那天真快樂的真實生命形態,這是幸事!
書中還有這樣的一句話:差異的兩端可能是白癡,也可能是天才!白癡往往很快被識別,引來更多的關心和幫助;而天才則有可能被看作怪癖、不守規矩等,遭到更多的批評或限制。強求一致,可能扼殺天才。誰能知道從事教育一輩子的老師,又有幾人能有幸教到個把天才,卻常常要背負扼殺天才的罪名!這是我原來的認識,原來我不懂,現在卻明白了,只要我面對學生一天,就必須面對學生的差異。我們很可能由于對人的認識的“偏差”,會固執地讓學生變成我們眼中的模樣。如果以新的眼光看待學生,才能激發學生身上隱藏的巨大能量,從他們今天的行為中看到明日的輝煌!
《“新基礎教育”論》里不乏這樣的話,這樣的思想:尊重學生,生命的自覺成長。像是一個丟失了理想的人,在重新找尋理想,“新基礎教育論”試圖讓教育者回歸理想。就是像她所說:“教師從每一節課中都能得到生命的滿足!闭Z言中有由衷的深情,洋溢的激情,讓我不止一次嘆服:新基礎真的是春天的事業!
新教育讀書心得 篇4
常常覺得作家是具有很高深的思想的人,是能觀察到一般人所不能觀察、捕捉一般人所不能捕捉到的細節的,是有著超凡功力的人。所以,每當提起一個作家,從小到大,,往往會不由自主的從內心升起一種仰視的心情,拿起一本書,也總是會想這是作家寫的,不是普通人所為,可不是一般的書,能寫出這樣一本書的人,非普通人。這種念頭,存在心里幾十年,到現在,仍有。
這幾天,一直在讀郭景瑞老師的《新愛的教育》,讀書之前,總是覺得這又是一本不凡之書,也許就像大教育家夸美紐斯一樣,一定會給人一種高屋建瓴的指導,一定會充滿智慧,充滿哲理,也一定會有許多令人值得回味的高深理論,給人思想的啟迪……懷著這樣的崇敬與虔誠翻開了書。
打開書的第一章,先前的感覺就已經蕩然無存!預先想到的高深的'理論和哲理并不存在,反而就是一本日記體的教學隨筆。我懷著好奇繼續往下讀,郭老師一直以一個長者的口吻在向面前的我娓娓談起他的做班主任的前因后果,又好像跟老朋友拉家常,嘮著他的普通的生活。但書中的人、景、物好像就在眼前,栩栩如生……在繁瑣的日常工作中,郭老師也像普通的班主任一樣面對瑣碎的雞毛蒜皮的日常事物而焦頭爛額,也會遇到桀驁不馴的學生,也會因為學生而晚上睡不好覺,也像大家一樣并非處理事事都胸有成竹,也在邊思考邊試探邊進行。
特別是在幫助兩個問題學生路小宇、劉金龍的過程中,兩個搗蛋鬼的形象、眼神,甚至語言都讓人覺得那么熟悉,好像這兩個孩子就在我的身邊。劉金龍這個刀槍不入的浪蕩子,因為報復而故意把自己的筆放在全班公認的特別老實的孩子的鉛筆盒里而大喊自己丟了誣陷人家,并且還大有一副說到天邊我有理的痞子形象。此時,郭老師的一頓諷刺挖苦,也讓我覺得痛快淋漓,我也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下課后,聽到不服氣的劉金龍“呸呸”兩聲,郭老師的內心獨白,真是說到了我的心里去了,仿佛是我在面對這個事件,真是生氣窩火又著急。劉金龍的報復,下課后對老師的“呸呸”郭老師的隱忍,內心的苦悶,憋屈,晚上因苦無對策的失眠……這樣的場景真是太常見,熟悉了。怎么辦呢?郭老師在著急,讀書的我的著急也絲毫不亞于郭老師,后邊呢?道歉的結果呢?不領情怎么辦?……這些預想也深深的吸引著我,我急于想知道后文,郭老師會怎樣做呢?郭老師苦苦尋找的那把鑰匙能找得到嗎?劉金龍真的能轉變過來嗎?
在《七月:像得了神經病·金色的童年》一章里,郭老師那極具親和力的又充滿感召力,更具文化韻味的動員,讓人不得不佩服。文人墨客,吟詩作賦,學生也可以以之為榜樣,把學生和文人墨客相提并論,學生會覺得自己和名人一樣優秀。好的老師會鼓勵學生,好的老師更會激勵學生。我們常說要鼓勵表揚,但往往自己在生活中不能自如的做到。因此我常常是在刻意尋找這樣的機會,總是對生活做著這樣的一種假設卻從來沒有抓住機會付諸實施。并且有時還會抱怨學生,不給自己表揚的機會。殊不知,這種機會就在身邊,就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可我們常常會視而不見,從而使機會悄悄溜走,而我們甚至會抱怨,沒有這樣的機會去這樣訓導學生。
這些故事的敘寫,不僅讓我從中獲得了豐厚的知識經驗,學會了更多的實用的管理技巧,也讓我頓悟:原來書可以這樣寫,原來這些日常的生活瑣事可都是自己人生經歷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可我怎么以前就沒有發現呢?這些散碎的金子,自己怎么就想不起來把它們撿拾起來連綴成鏈呢?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郭老師又一次印證了這句話的正確。
一本好書,不一定非得像滔滔江水般沖擊我們的視覺和心胸,也可以像涓涓細流柔柔地滌蕩我們的心靈,泛起層層漾漾的漣漪!缎聬鄣慕逃肥且!
新教育讀書心得 篇5
我知道想讓自己成為一個新教育的身體力行者首先要從改變自己開始,做一個理想的教師是我行動的目標。
一、用心地去愛學生。
朱老師在書中說“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用心的前提是什么?無非就是“愛”,愛這一職業,愛自己的崗位。我一直認為教書太枯燥!現豐看來,是以前的我不曾用心,不曾將愛付諸于行動中;不懂將學習與生活接軌。所以一開始熱情高漲,決心在其中描繪出燦爛的未來?扇諒鸵蝗占m纏在“對”與“錯”中,一次次在苦口婆心的勸說中走來,對學生終有了恨鐵不成鋼的無奈與苦惱。雖然做老師已經四年了,但是我并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受學生喜歡的好老師,我在用自己的嚴厲懾服學生。如今,這種震懾只會加深和加寬我和學生之間的鴻溝,永遠使它無法復平。正如書中所說的,“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的教師,深得學生喜愛的教師,能放下教師的‘架子’,走進學生心靈的教師!蔽覍W生也充滿愛心,但因為我的嚴厲和“架子”使學生無法體會。怎樣與學生對話,讓自己走進學生的心田,是我現在苦苦追求的。我相信借鑒書中所說,多點時間和學生交流,一定能讓學生真正認識我,了解我,喜歡我。
二、做一個教育的有心人。
在教壇埋首耕耘了許多年,目睹教育現狀,我也產生了很多困惑,卻無處尋覓到完美的答案。感謝開展的這次讀書活動,讓我聆聽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思想,讓我審視自己所做一切的意義,讓我尋找到一條自我突破自我發展的道路。朱老師說“一個理想的教師,他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會做夢的教師!薄耙粋優秀的教師,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標,同時有要有激情。人要會做夢。優秀的教師要永遠伴隨著自己的夢想。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就沒有了意義!敝炖蠋煹倪@席話撥動了我的心弦。剛走上工作崗位時的我,是有著自己的目標的,那就是做一名有責任心的好教師,希望自己能教好每一名學生。一轉眼,過去了四年;貞涀约哼^去的教育歷程,僅用“平庸”一詞即可概括,最大的收獲也僅是一次獲得先進的稱號,充其量算是一個說得過去的教書匠而已!靶貞牙硐耄錆M激情和詩意”,這么多年來對于這些,僅是教育中平庸一員的我從沒有過一絲想法。
朱老師給想做教育有心人的教師提出了一個建議:“每天寫教育日記吧,把每天教育中的所思、所想、所感原封不動的記下來,在寫筆記的時候教師能夠與自己對話,這種領悟是一個人成長的最重要的法寶!逼鋵嵲缭诠歉山處熍嘤枙r就有過這樣的提議,讓我們做一個教育上的`有心人,為自己的成長積累財富。但回想自已,深感慚愧。整天泡在學生堆中,與孩子們一起貪婪地享受著成功的快樂,共同體驗著成長路途中挫折和失落,可是很多時候激動了一下,興奮了一下便不了了之,正像書中書說的那樣“這些‘火花’不久就煙消云散了”。雖然在這幾年里也記下了一些教學隨感,但因為恒心不夠,總會為自己找一些客觀的借口而疏于動筆。為了心中的夢想,從現在起我要挑戰我的恒心,磨練我的意志。
讀罷《新教育之夢》,掩卷沉思,我心潮澎湃。它帶給我更多的是憧憬,是信心,是思考,更是心靈深處的豁然開朗。感謝朱朱老師讓我正走在理想教育的路上,感謝朱老師讓我明白做一個“書香教師”的重要性,感謝朱老師讓我正嘗試著去做一名理想的好教師。我一定會讓我的教育之夢在書的陪伴下越飛越高。
新教育讀書心得 篇6
在空閑時間里,我每天都堅持讀葉瀾教授撰寫的《新基礎教育》,這本書的理論性很強,我覺得有的地方我還沒有能力去真正地理解,但有的地方我覺得很與我們的教育教學切實際,比如葉瀾教授倡導的“新基礎教育”追求的學校效應概括為四句話:“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把班級留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把創造還給教師,讓教育充滿智慧挑戰;把精神發展主動權還給師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這四句話,我覺得非常有針對性,形象生動地勾勒了轉型前后學校日常實踐的不同形態,呈現了“新基礎教育”理念所追求的“生命活力”、“教師智慧”、“學生成長”和“主動發展”等主題詞。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能夠在工作之處就接觸到葉瀾教授的新基礎理論,我覺得我很幸運,這本書我還需要一遍遍地拜讀才能慢慢地透徹地領悟其精華和寓意,我的感受很深,其中,我對書中教師角色理想重建感悟較深。
書中指出,教師要主動從傳統的角色定位中走出,形成新的角色理想,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實現自我更新。我認為,傳統的教師角色就是傳道,授業,解惑,這是自古就有的.真理,然而,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還想再加上幾個詞:創新,與時代接軌。
今天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完成傳遞人類文化、知識、技能上,停留在讓學生只知學習與繼承,不思也不會創造的水平上。把學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點燃起來,創造的潛能開發出來,讓他們擁有一個充滿信心、勇于開拓發展的積極人生,樹立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高遠志向,才是當代中國教育特有的歷史使命和社會價值。與此同時,教師勞動的創造性和作為教育專業人員的教師,其自身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問題,也以從未有過的鮮明方式突顯出來了。因為,“一個墨守成規的教師對于學生創造力的發展無疑是一種近乎災難的障礙”。
所以,我會不斷進行自我的創新,以造福于我的學生們。
新教育讀書心得 篇7
在假期中,本人認真閱讀了《新基礎教育論》的有關章節,其中對新型教師的教師觀談自己的一些心得。
葉教授在書中指出教師是學校教育改革的中堅力量,也是學校教育在實踐層面取得命脈所系。當代教育變革需要有一支新型的教師隊伍,以教師最基本的學校教育實踐——課堂教學為改革的切入點:在課堂中,要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引導學生學會做人,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質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培養其全而發展的同時,促進成個性發展,成為學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進者、催化劑,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適,自我選擇。所以,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己,接納自己;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幫助學生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讓學生學習有關心理知識,幫助他們認識求助心理咨詢的重要性。
新型教師還可以成為研究者,通過教學實踐,對教學情境中的問題,應有著自己的經驗化的處理方式,以實現課程教學綜合化和知識結構的融會貫通,適應社會和教育的發展。教師在不斷地審視中主動投身課程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提高網絡時代課程教學理論的研究水平,運用新的教育技術和教學手段從事教育科研、研究總結新的教學規律,由“教書先生”向“研究型、學者型”轉換。這個過程是教師對自己行為的分析與研究的過程。新課程的出現,使教育情境中的問題增多并變得復雜,“教師即研究者”在新課程背景下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終身教育、終身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學習成為一個不斷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為人生的各個發展階段提供全程的教育支撐。新課程以全新的課程和教學理念徹底搖撼了傳統的教師文化體系,它必然要求創建新型的教師文化,為新課程的推行創設良好的文化氛圍。為了回應新課程的挑戰,為了自身價值的體現,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為了學生的未來,教師必須不斷的學習,時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以進行持續的專業發展。現代教育技術為教師提供了便利的學習條件,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進行學習、探究,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益。同時還必將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品質修養和情感素養,形成寬容、尊重的良好個性和人格魅力。
當然,葉教授還指出許多精辟的觀點與理論,還有待自己的深入了解,我想,閱讀了本書后回到現實以后可能又有所松懈,但我想在我的心靈深處至少有一根琴弦已經被撥動,它對我以后的生活或多或少會產生積極的作用,更利于自己以充沛的精力投入課堂中的教學。我堅信,只要我們堅持學習、實踐、反思、重建、為學習創造革新之路,一定能提升教師自身素質與課堂教學質量。
新教育讀書心得 篇8
常聽人說,學生的幸運是遇到一位好老師,而我想說:座位教師我的幸運是人生旅途中有花樣的學生陪伴,傾聽花兒盡情綻放,我們的生命才會飽滿豐盈。這是我學習“新基礎教育”的最大感悟。
初讀此書,感悟膚淺,但一本好書的最大價值是耐讀,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初讀無味,繼之有感,再讀如佳釀!缎禄A教育》以它獨特的魅力,充滿活力的腳步,在反復研讀中讓我頓悟,在不知不覺中邁出了課改的腳步……
通過學習,我對“新教育觀念是新基礎教育之魂”有了全新的認識,它包括三個層面:即基礎教育的價值觀,學生觀,學校教育活動觀。
感悟之一來自于第一層面:教育要“面向未來”。無論從社會的角度還是個體的角度看,基礎教育永遠是一項面向未來的事業,所以,在時間的價值取向上,增強未來意識是新基礎教育的重要觀念。而對“生命性”的理解是:在現實的基礎教育中常常忽視了對象是“人”,是具有世界上最大豐富性和主動性的生命,忽視了教育是面對處在人生最重要時期的、具有奠基意義的“發展中的人”——青少年,同時,還忽視教師同樣是一個有多種需要和能力、具有發展可能的人。強調基礎教育要有遠慮,不可只求近利。要為社會的持續發展和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這就是基礎教育所要體現的“社會性”。
感悟之二是如何看待學生。在這一點上,根據以前的經驗,總是把學生看作是接受教育的被動者,缺乏獨立性和創造性,學習過程中過分依賴或服從教師。而新基礎教育就是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被動學習上升為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能都發揮出來,使學生實現智慧和才能的發展。同時,在新基礎教育過程中,承認差異,關注差異,采取不同的教學機智,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實現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長和個性能得到健康、充分的發展。
感悟之三就是學校教育活動觀的更新,我的理解是“決戰課堂”。倡導“以學生發展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的新教學理念,就要:1。為學生提供課堂主動學習的條件。(包括時間和空間)2。幫助學生掌握主動學習的“工具”。3。培養學生質疑能力和要求教師學會“傾聽”。4。加強“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的溝通。5。豐富課堂師生的互動關系。6。營造富有人文氣息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搭建展示他們才能的舞臺,使他們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最關注的是生命的整體性和人的發展的能動性?煞此甲约旱慕虒W,我是把學生當作一個生命體了嗎?我以前始終都是把學生看作認知體,認為只要讓他們在各式各樣的考試中有一個好成績就行了。從來不會考慮,教育對于學生和教師生命成長的意義是什么。葉教授的話讓我真正開始認真思考:怎樣的教育活動是最利于生命成長的。首先我認為要改變自己與學生的關系,關注學生的表現,傾聽學生的意見,開放課堂,給學生創造一個敢于發表自己意見的氛圍,改變學生的發言方式,用“我有個建議”“我還想補充”……其次做好自我反思,就是針對課堂中出現的種種弊端進行思考,然后確定在以后的教學中該如何改進。
出了問題,我不能只是一味的尋找學生的問題,也要反思自己。例如課堂上學生思想注意力的不集中,紀律的渙散,不能僅僅從加強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這個方面去反思,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難道不應該從教學方法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直觀性,教育理念的先進性上去反思考慮嗎?再例如學生成績考得不理想,就責怪這些孩子學習不努力,智力落后;學生課間吵鬧,就批評他們不能遵守紀律,調皮搗蛋。如此一味地強調學生方面的原因,而忽視了自身的原因。以前我認為只要上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發言踴躍,看起來熱熱鬧鬧,這堂課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說把課堂還給學生了,實際上這是錯誤的想法。真正意義上的好課,不僅要看這種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學生從思維深處真正活起來,學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們經過理解而來的,而不是為了純粹的表現?磥怼耙詫W生發展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真的不是一句簡單的話說說就行。
真的希望作為太陽底下最燦爛的職業,人民教師中的一員,我的一言一行不會辱沒教師的角色,不會辜負人民賦予我的神圣使命,別無選擇,我惟有學習,學習,再學習,以全新的思想和行動用心去餞行葉瀾教授的教育思想,在時間中去驗證其理論。
我愿意成為太陽花叢中的一朵,雖不起眼,卻能在陽光下燦爛開放,我更愿意與我的學生們一起在“新基礎教育”這一片太陽花中,共享陽光雨露的滋潤,盡情綻放!
新教育讀書心得 篇9
寒假里,我在校領導及同事的推薦下讀了著名教育專家朱永新的教育文集中的《新教育之夢》。一卷在手,讀后真是受益匪淺。將近五百頁的文字,分為六大部分。分別記載了朱永新的教育隨感。我很佩服這位專家能有這么執著的精神對待他的教育事業,并且在自己的事業中有著豐厚的建樹。讀過他的文章,讓我有種愧疚,沒有理想的目標和動力實在不能稱得上有為青年,況且現在我還年輕,漫漫人生長路要走,我應該用更多的時間去學習。
《新教育之夢》為我們講述了積極的人生態度以下幾個緯度:
一是對待未來的態度。二是對待工作的態度。三是對待社會的態度。四是對待學習的態度。五是對待他人的態度。六是對待自己的態度。
在這幾個態度中,我覺得對他人的態度與對自己的態度同樣重要。一個人能否與他人和諧相處,能否具有優良的人際溝通能力,能否受到同事與朋友的尊重和愛戴,能否主動幫助別人,理解別人,是否具有積極的交往態度的體現。而對待自己是否又有自信,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把握各種機會鍛煉自己也是是否具有積極的自我能力的體現。如果我們能在教育過程中加強這些方面的訓練,使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可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有了如下體會:
1、在教育教學上,我們不應過分執著于某一種觀念,而應發揮我們的創新精神,從不同角度,各個方面來進行整體思考,各個突破。著力于培養我們的創新精神。
2、在教育教學中,注重情商的培養,而不僅僅只是開發學生的'智商。事實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熱情對的成長、發展能起更大的推動作用。
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只顧及到自己的感受,而不能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我們應該深入學生的心理,真正了解學生的感受,這將有利于我們更好得處理師生互動關系。
4、生活中的故事很多,以教育為主題的故事更是叫我們眼見不鮮。我們已經變的麻木,如果我們能把“它”一一記錄下來,在閑暇時拿出來翻翻,不又是別有一番一會。
5、生活如同一本書,其中蘊涵著不少的哲理和啟示。我們應該多加觀察,多加思考,從中得些人生的蘊涵,這不僅是一種知識的獲得,更是一種人性的修養。
新教育讀書心得 篇10
前一段時間有幸讀了《新教育》這本書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激發心靈深處最美好的憧憬。古語云:“書讀百遍,其意自現”,身為教師給學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讀一遍題目,又怎么能期待我們的學生認真審題呢?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在備課時候充分把握了教材。熟悉了教學內容,就認為學生也熟悉了。學生從課堂學習中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應是學習的方法。如果教師在每次讀題時能做到讀兩遍、三遍,指導學生如何來讀題。
讀完此書后讓我不禁感覺到擁有一名好教師的思想,能指導我們不斷地開拓自己的事業,努力地尋求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使自己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地完善。但思想、主見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拿來”之后也要善于與時俱進,并且在長期實踐基礎上進行艱苦卓絕的思考。你想關于教學研究,怎么去選擇一個課題?怎么去定位,我覺得對我的幫助還是很大的,我打算利用寒假的時間再去讀幾本關于類似的書來提升一下自己。
書中講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睂φ者@里提到的要求,我身為一名教師,覺得離理想的教師的距離很大。其中有很多要學習。這也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完善自己。遇到挫折不氣餒,要總結失敗的原因。要完全做到書中所講的八點,當然這個過程是非常艱難的。但是只要有這方面的意識,通過自身的努力,會慢慢向理想的教師靠攏,縮小其間的差距。
不過在這其中,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極有愛心的教師。因為愛可以包容一切,可以逾越一切。教師愛學生,一個佷重要的表現就是相信每個學生。每個孩子都有巨大的潛能,而且每個孩子的潛能是不一樣的。有人可能認為潛能是要靠練習來挖掘,而我認為孩子的潛能要靠愛來挖掘。我愛我的學生,常會有這樣的一個念頭:某一天一個學生割破了手,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兒子,要是自己的兒子割破了手,我會怎么樣?接下來的一切事情都很自然,學生也覺得你真的是很關心他。以后不管他在學習還是生活上碰到不愉快的事情,他都會找你訴說。師生關系的融洽,正是你首先付出了愛。所以說只要肯愛學生,就會換來更多的愛。
教育離不開愛。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說的那樣:“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弊鳛橐幻處,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我們的工作和任務是要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師應學會如何去愛自己的學生。
教師愛學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學生。自尊心是人的心靈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輕者就此一撅不振,重者進而憤世嫉俗。現在的學生普遍在家里被父母長輩溺愛慣了,接受信息的途徑非常多而新潮,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處于青春期發育的第一階段的逆反心理很強,經不起教師的批評和責罵。所以只有尊重我們的學生,尤其是學生的人格,才能擁有一群燦爛的健康向上的學生,也才能為學生所尊重。
教師愛學生,其次,要相信每一個學生。為人師表還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一件事情,從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卻未必沒有可諒之處。對于個別學生總無法及時完成作業,對于老師而言,這就是一個不認真至少是不重視學習的學生。然而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或許有別的原因,可能是客觀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這個學生可能上課沒聽懂,作業不會做。也可能是作業量超出了他能負荷的范圍……。作為教師,應設身處地思考,才能解決問題。時時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誡自己,做到為人師表,尊重學生,相信學生,贏得尊重,贏得信任。
理想確實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許很難,但它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前進的階梯,這樣不斷前行才會讓我們不斷進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先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點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斷前行。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是“為了一切的人”,而不是“為了每位學生”。這里的“一切的人”不僅指學生,還包括教師、校長、父母和一切與教育有關的人。新教育實驗的目的是“讓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主要通過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學生的生存狀態、學校的發展模式、教師的科研范式來實現這一目的。在我看來,實現這一目的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教師和學生一起成長的過程。
我認為,在新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努力做到一下幾點:
老師是學生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要首先做到。比如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等等,我們老師就要首先做到,才能要求學生閱讀、寫作、演講、關心社會。教師要為學生樹立積極正面的榜樣。教師只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學生才會有法可效。《論語·子路》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教給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讓學生學會如何對待未來、對待工作、對待社會、對待學習、對待他人、對待自己。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回想我的教育經歷,我的老師們教給我的很多東西都一生受用,譬如守時。
用教師的專業發展,影響學生的成長。要特別注意的是是“影響”,而不是改變。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充實自我,通過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和專業共同體來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
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向學生學習。“三人行,必有吾師!睂W習他們的純真善良、充滿活力,學習他們的堅持和較真,學習他們敢于提出質疑……
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我會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獲,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這就是師德!這就是師魂!
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么?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
我們一起行動,一起堅持,一起成長。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來創造。
新教育讀書心得 篇11
只看書名《關注音樂實踐》,就感覺到這本書值得研讀。因為當前我國的新音樂課程標準特別強調音樂實踐,怎么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音樂實踐正是一線音樂教師必須去研究的探索的。再看其中的內容,觀點鮮明,實例豐富,,論述詳盡,論證有力,所列舉的音樂實踐項目有可操作性,對于音樂教師來說很實用。因此毫不猶豫地買下并開始翻閱,果然收益良多。
本書的作者埃里奧特博士是一位音樂教育哲學家,在音樂教育專業所任教的課程包括音樂教育基礎、音樂認知、研究方法、音樂課程發展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書中他通過把音樂理解為多樣化的人類實踐之廣義研究,特別關注現有的音樂教育理論所遺漏和忽略的問題。全書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古往今來的哲學與音樂教育的關系。第二部分在音樂的本質和價值的新思維方式上構建了音樂教育哲學。第三部分為音樂教學提出了一種新的音樂課程發展觀。
因為翻譯的關系,書中很多內容需經反復琢磨,才能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涵義。因此看了多次,可以說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獲。看過后,感覺到自己有些一直比較困惑的問題得到了解答,一些關于音樂教學的想法得到了驗證。
1、何為音樂?
對于從事音樂教育的教師來說,對音樂本身的理解必定影響其對職業的.態度。一直以來人們對音樂本身都有各種各樣的理解,而自己對于什么是音樂也存在著一些困惑。《關注音樂實踐:新音樂教育哲學》中明確地告訴我們:音樂制作和聆聽是人類可獲取的、獨一無二的思維形式,是人類認識中最重要的、獨一無二的資源。這種對音樂的理解本身也是有創新性的。
2、為什么音樂在學校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
常常思考,音樂教師存在的價值是什么,音樂在學校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嗎?在看了這本書后,這種困惑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釋。在書中作者基于他對近期哲學與心理學研究的詳細考查,逐步建立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哲學基礎,強有力地證實了音樂是人類生活中至關重要的、有動力的和實踐性的追求之一,是個體和集體全面發展的根基,也是音樂教育實踐的根基,并由此斷定:對所有人來說,音樂在教育中占有中心地位。書中詳盡的論述專門為激勵、引導和支持在職和實習音樂教師而設計的。讓人明確音樂教師這個職業的社會價值。
3、音樂課該教哪些內容?如何教?
每次上課前都會選擇教學內容,思考教學方法,設計音樂實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困惑,當然也有思想的火花。在指導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方面,這本《關注音樂實踐:新音樂教育哲學》確實能夠提供一些非常實用的內容,實例。書中構建了一種新的音樂教育理念,提出“課程作為實踐”的觀念,這是作為創造性思維的催化劑和構建個體哲學的催化劑,它為音樂教學中的“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樣”提供了嚴密的反思。通過有說服力的綜合討論,為音樂教育者解釋了應該如何去實現他們的要求。可以看到,作者勇于打破傳統的音樂教育哲學,為表演、聆聽、音樂素養、多元文化、創造性活動、自知自覺、課程發展等多方面的自然屬性和意義提出了創造性的反思和透析,適用于處理音樂教育中的許多理論與實踐問題。
《關注音樂實踐:新音樂教育哲學》對于我來講是一本有點深奧的哲學書,也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為了進一步理解其中的涵義,為了學習借鑒,我會常常翻閱這本好書。
新教育讀書心得 篇12
在每位老師的教學生活中,最令我們頭痛的不是每天所面對的沉重工作,亦不是那搖擺不定的教育政策,而是遇到一班頑劣和不守秩序的學生。為了讓這班學生能得到健康的成長,每天老師都絞盡腦汁、甚至心力交瘁。有時候,老師會被這些學生的行為氣得快要發瘋或惱羞成怒,對違規的學生給予實時的斥責或懲罰。甚至有時候,老師會因受到多次的挫折而逐漸放棄這些頑劣的學生。
無論您是否有一段上述的經歷,我誠意地向您推薦這本由戴晨志博士所著的《新愛的教育》。文中的倪美英老師,是一位平凡的教師,卻有著不平凡的教學經歷。最初,她帶著滿腔熱情投入到教學中,卻不可避免地以老師的權威管教學生,以分數和聽話與否來評判孩子,甚至以外表來衡量孩子……結果傷了孩子的心。后來,在與孩子的相處中,她漸漸學會了用愛去關心、照顧、激勵孩子,那些平常人眼中叛逆、成績差、有各種毛病的孩子們,在她愛的關懷下重新激發出自信心,從困境中站了起來!戴晨志博士以倪美英老師教學中的小故事為素材,在每一個故事之后,皆設有「講臺」和「啟示」。他摒棄學者那種使用冗長說道理的作風,用故事、引述、結合現實狀況及生活中的例子,為倪美英老師的教育技巧作解說,引發我們更多的感悟和啟示,交給我們更多的溝通訣竅。在此,我個人把微不足道的讀書心得,與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愛的教育,并不在于要求對方立即改變;愛是需要投資的,我們需要投資關心、耐心與信心,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亮”與“能”。
沒有一件事情不是練習而來的,老師的愛和鼓勵,也是需要練習的。在我去年剛任職時,心中曾有著滿腔的愛,希望能全心全意地扮演好教師的角色。然而,在學校方面的要求與家長的期望下,我心急了,曾以教師的權威嚴厲地管教學生,但是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每次管教之后過不了多久學生依然如故,而且有時竟適得其反。正如書中所言“打罵學生,或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最快方法’,但也是一條‘最遠的路’……最遠到達孩子內心的路,因為打罵、威脅、恐嚇,絕不能讓一個孩子從自己內心去要學好做好!”書中提到‘冷卻情緒,轉移焦點’,是很實用的方法。俗話說:一個拳頭打過來,最好的方法是用布包住它,而不是用拳頭還擊拳頭,那樣的結果是很痛的。所以不妨靜下來,心存體諒,了解學生犯錯的真正原因,以‘同理心’讓對方感受到被關愛的溫馨。我現在正努力調整心態,以更寬容、更平和的心來對待我的'學生。期望將來他們都能夠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快樂學習與成長,并能發揮其潛力。
第二,教育的功能,不在于刻意壓制人性的黑暗面,而是努力啟發人性的光明面!我們可以試著做引導者,而不是“強勢指導”或“命令者”!因為有創意、有耐心、有循循善誘的引導,比言辭教訓或命令,更有助于孩子們的自我成長!袄蠋煹挠眯模⒆涌吹靡!”,名教育家福祿貝爾也曾說:“教育無他,惟愛與榜樣而已”。讓孩子知道過錯,并誠心改過,這豈不是愛的教育無比之美嗎?每一個學生都有著他不凡的一面,至少學生心底深處的真、善、美,是會偽裝的大人所比不上的,老師的愛,就像暗夜中的燈火,能讓學生看到光明,你豈能忍心只給予黑暗的批評和否定呢!
第三,法國文學家盧梭曾說:“你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就是——對他百依百順!”真的,如果老師或是父母對孩子太縱容、太放縱、太溺愛,就可能會害了孩子,甚至使他成為不幸的人。所以,嚴格,也是一種慈悲。
曾聽過一句話:“世界上最柔軟的是風,最暴烈的也是風;世界上做柔和的是水,最蠻橫的也是水!”的確,老師是風,也是水,可以讓孩子如沐春風,一輩子感受其恩澤和愛;然而,若稍有不慎,過度放縱與溺愛,亦可能是孩子誤入歧途,遺憾終身啊!所以,要讓學生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勞,要舍得讓他跌倒,他才會有爬起來的勇氣。當然嚴格之前,是否也應有愛與關心,了解原因呢?書中提到的玉梅,罵臟話,功課沒寫完,全身臟兮兮,若不去了解原因,只一味地嚴格要求,豈不是給這需要愛的孩子,雪上加霜嗎?穿六條內褲挨打的陳樹旺,不也是如此;蛟S,就單單是身為老師的努力,是根本不夠,沒有身邊的人配合,這套教育也實施不了,面對不講理的家長,身為老師的,可能也是只能搖搖頭,束手無策了吧,書中提及了這么一句話「舍不得管教孩子、舍不得讓孩子挨罵吃苦,則他將來會更苦!」身為父母的應該真正的理解這句話的涵義。愛,就要“有方法、有智慧”,要讓孩子“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勞”,也舍得讓他跌倒,他才會勇敢爬起來,而且走得更好,更快、也更有自信!作為教師,我們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應該及時的與家長溝通,讓我們的教育在學生平時的校外生活中得以延續!
第四,俗話說:“給他吃魚,不如教他釣魚”。所以,只要親近,就能了解,只要去做,就能真實體會!老師不能只會做一個“一指神功”的人——只出一張嘴,指揮孩子做這個、做那個,命令孩子洗這個、掃那個······老師就是孩子的“模子”,也是孩子仿效的對象;老師只是“一指神功”的人,只會伸出食指發號施令,那么孩子將來也會是同一個模子塑造出來,成為只會“一指神功”,只說不做的人啊!
第五,老師,是為了教育學生,為了讓孩子有歡笑,才來當老師的,而不是為了生氣,才來當老師的。維持心情的平和、穩定,對老師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心情不穩定,看什么事情都可能會有偏頗。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受益匪淺:“真正的力量不是‘生氣、動怒、出手’,而是‘溫和、包容、寬恕’!當我們多一些寬宏大量和幽默解嘲,就可以化解不愉快的情境,就像心理學上所說的“心里想好,就是好;心里想壞,就是壞!”只要看對方不順眼,那么不管他做什么,你都看不順眼;只要看對方順眼,那么不管他做什么,你都覺得順眼,很可愛!老師先要排除自己心中的負面情緒,再去鼓勵孩子!能維持心情平和、穩定,并隨時調和身心情緒的人,才是有智慧的!
新教育讀書心得 篇13
朱永新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不是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而是突出“一切人”。朱教授認為,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學生的發展,沒有家長的發展也沒有學生的發展。教育目的本來就是為了人的發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關注人的生存狀態,關注人的發展空間。要關注學生和教師、校長、家長以及社會上所有人的發展。無論他是貧困的,還是富貴的;無論他是愚昧的,還是睿智的;無論他是健全的,還是殘疾的,都應該讓他們快速地發展。
朱教授說,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積極的態度,真正地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他認為,參加新教育實驗的所有學校的老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一種挑戰自我的勇氣,一種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個老師、每一個學生都要成功,相當部分的老師和學生都能夠成才。所有參與實驗的人都要感覺到自己在不斷地進步,成長并快樂著。
朱教授說,目前以成敗論英雄、以金牌論英雄、以升學多少論英雄的觀點是錯誤的。新教育實驗行動方案的關鍵是,教一些讓學生一輩子真正有用的東西。朱教授說自己是蘇州大學畢業的,但他并不認為自己比北大、清華的學生差。他說,我甚至可以到北大、清華去做老師做教授。關鍵是怎么樣讓學生有一個真正輝煌的明天,而不僅僅是輝煌的今天。
朱永新非常推崇“學生走出校門,忘記學校所教內容后剩下的東西才是教育的成果!痹S多人認為這非常精辟地詮釋了教育;也有人認為就剩不下什么了(我想,這里學校所教內容,主要是指一些純粹的應付考試的東西,這些東西,好多在實踐中是用不上的,注定是要忘記的;而那些在實踐中一刻也離不開的,是根本不會忘記的)。
在這一方面,他專門做過調查:平江實驗小學的一些教師提出,作為教師都想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也希望在快樂活躍的氛圍內進行教學,可現實是現在的'學生和教師都沒有講話、活動的時間,沒有活動作文怎么寫?尤其蘇州現在已取消學生的春、秋游,他們不得不將時間花在那些重復的題海里,以至于學生一聽到放假就歡呼雀躍,學習已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對此,學校固然可以按照新教育實驗逐步改善以往的辦學理念,可更大的壓力是來自社會的壓力,甚至出現有的家長看到作業少了就責怪老師的情況,社會究竟對新教育是個什么樣的態度?
為此朱永新指出,學生的課外活動一定不能少,該做的還是要做,只要是省內游,安全工作做細一點,可以恢復學生的戶外游。不僅如此,還要多搞些這樣的戶外活動,哪怕是附近的博物館、園林等,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在大自然中得到實踐。教學最關鍵的是如何讓學生更活躍一點,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現在很多教師和學生埋怨沒有時間,那時他們都將時間用在了加班加點上,試問:加與不加究竟有多大的區別?不如將這些時間讓學生自由支配,讓他們在課余時間多讀一些書,現在有些學生對有些科目的什么定律、定理、公式都了如指掌,可遇到題目就不會做,原因就是沒看懂題目,這非常值得教師們反思。相信只要學生確實是進步了,社會會給予新教育一份肯定。
新教育讀書心得 篇14
讀了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對書中的第五章《新教育的兒童課程》感觸頗深。他所倡導的“晨誦、午讀、暮省”是一種回歸樸素的兒童生活方式。
1、晨誦——與黎明共舞喚醒生命
晨誦,在生命的黎明,你讓兒童吟誦什么?前幾十年兒童晨間機械地背誦課文的晨讀,引發了極大多數人的反對,然后,讀經運動,英語晨讀等替代性課程便應運而生。新教育實驗認為,晨誦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記憶未來可能用到的知識,不是為了進行記憶力的強化訓練,而在于豐富兒童當下的生命,在于通過晨誦,既養成一種與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習誦、領略優美的母語,感受詩歌所傳達的感恩、優美及音樂感。說得通俗一些,就是說,晨誦不是背誦而是朗誦,或者說是美誦。在朗誦的時候去感受祖國語言的音樂美,節奏美,去領略詩歌中蘊含的美好情感,從而激發孩子的積極性、自信心,或者說得更單純一點,就是帶給孩子一個好心情,讓孩子能滿懷激情地投入一天的學習。晨誦課的一個關鍵詞就是“感染”,當我們要帶給孩子一首詩的時候,首先要找到詩歌與自己生命體驗最為接近的切入點,把詩歌編織在自己的生命中,讓它成為自己的詩,這樣的話或許你的普通話不是很過關,或許你的朗誦技巧也不是很高超,但是你朗誦出來的詩情一定是最真。然后帶著這樣的生命體驗把這首詩讀給孩子聽,去感染孩子,進而再去幫助孩子尋找貼近他們生命的切入點,也就是與孩子當下的生命結合。所以,新教育實驗開發的晨誦,是一個結合了古典詩詞、兒歌與兒童詩、晨間誦詩的復合課程。詞句優美、兒童在吟誦時可以感受與理解、傳遞人類美好的愿望與情愫,這是新教育晨誦的三個基本特點。在我們自己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的《經典讀本》作為晨誦的'素材。
2、午讀——閱讀屬于自己的童年書籍
一本豐富的書,永遠不可能把它讀透,無法把任何問題都解決。午讀最大的作用,是為孩子的精神世界提供豐富的智力背景。孩子讀書的時候,很多主題會被他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當他在生活中遭遇這些問題的時候,他會想起這些經歷,從而做出最為正確的決策。關于這一點我們不難做到,我們學校的每個班級都有一個圖書角,我們可以好好利用?梢宰屆恳晃缓⒆泳枰槐緯,中午課前時間讓孩子們讀讀課外書。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把精彩的詞句、段落摘抄在午讀摘抄本上,之后反復琢磨、體味,為寫作積累素材,達到了讓經典走進學生記憶,流淌到筆尖的效果。美麗的童書伴隨著師生一路歡歌一路笑語,潛移默化地熏陶著孩子們的心靈,滋潤著孩子們的童年,呵護孩子們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保持著純真、快樂和勇氣。
3、暮省——編織有意義的生活
暮省指的是學生隨筆、日記,以及師生通過日記、書信等手段,相互編織有意義的生活。用日記記錄成長,親子之間、師生之間用詞語相互激勵、撫慰。一個學期下來部分孩子們的寫作有了很大的變化,同時也拉進了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早晨,天真純潔的兒童詩,為同學們開啟黎明的歌喉;中午,同學們暢游書海,采集書中甜蜜的花粉;傍晚,同學們通過日記、讀書抄報、讀書心得、讀寫繪、匯編詩集等等作品,反思一天的學習、生活,留下暮省的足跡。
“晨誦—午讀—暮省”,是一種新的學校教育方式,也是一種兒童新的生活方式。這種新的生活方式強調的是一種師生交往的生活,一種共讀、共寫、共同生活的新生活方式。在這種方式下,師生關系改變了,老師學會了鼓勵欣賞,學會了關注發現,學會了做教育。孩子們在這種新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快樂,得到了改變。作為一種新方式,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要試著去運用,并不斷在運用中得到新發現。
總之,通過晨誦、午讀、暮省,我們要努力為孩子開辟一條讓生命更為豐富、更為精彩的道路;我們要努力播撒閱讀的種子,喚醒每個孩子心靈中的美好與神奇;我們要努力去做這件讓世界更美麗的事。當然這條路上將布滿荊棘,可我有信心帶領孩子們走上另一條享受的讀書之路。
【新教育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新師德師教育心得07-10
《新愛的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0-23
《新愛的教育》讀書心得體會范文04-27
新入學教育的心得體會05-03
新入學教育心得體會01-22
《新愛的教育》心得體會02-26
新愛的教育心得體會03-29
新愛的教育讀書心得體會(精選7篇)10-22
新愛的教育讀后感07-03
教育讀書的心得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