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峽》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峽》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峽》讀后感1
最近,我讀了一篇描寫三峽的文章,名為《三峽之秋》。
這篇文章按照時間順序描寫了三峽的景色,從早晨一直到夜晚,每個時間段都描寫了不同的事物.如果早晨的露水、橘柚樹,中午披著金甲的群峰,像金鱗巨蟒的長江;下午兩岸峭壁的倒影、平靜的長江;夜晚的漁火、燈標、駁船。把三峽一天的秋景都描繪出來了,還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如:“中午的'長江像一長金鱗巨蟒,翻滾著,呼嘯著,奔騰流去。”把長江比喻成了金鱗巨蟒,一個更加生動、更加形象的長江就展現在讀者面前。
通過這一篇寫景的文章,我得到了啟示:描寫景物的作文要有一定的順序,還要生動、形象的刻畫一些細節,這樣的作文才能稱得上是一篇“有骨有肉”的美文。
《三峽》讀后感2
宏偉的三峽大壩工程基地,建于宜昌三斗坪,變成為新的.三峽旅游景點。
三峽大壩世界第一大的水電工程,位于西陵峽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筑物工程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元人民幣。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建成。2010年7月19日,三峽大壩將迎來一次峰值在65000立方米/秒左右的洪水。堪比1998年長江三峽河段的最高峰值,這也將是三峽水庫建成以來所面臨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洪水挑戰。經國家防總批準,三峽水庫于2011年9月10日零時正式啟動第四次175米試驗性蓄水,至18日19時,水庫水位已達到160。18米。
《三峽》讀后感3
我向往那綿延壯觀的長城,贊美那激流澎湃的黃河,但我更喜歡那溫柔美麗的長江三峽。
清晨,三峽籠罩在蒙蒙的大霧中,分不清哪是山哪是水,天、山、水連成一片。太陽冉冉升起,霧,依依不舍向江水道別。我站在江濱,身旁的花兒羞答答地向我展開她美麗的笑臉,柳樹姑娘則擺動她那婀娜身姿,時而親吻一下江面,時而搖來擺去,好似在輕撫著江的肌膚,又似在享受著水的甘甜……
中午,霧終于全部散去,我坐在江面上的'游船,欣賞那猶如翡翠般清澈見底的長江。此時,眉飛色舞的蝴蝶飛到我耳旁,訴說著清早飛行的愜意;精神抖擻的青蛙,則自豪地“呱呱”叫,講述與同伴玩耍的樂趣。
船靠岸時已是黃昏,金黃的霞照得江面閃閃發光。一群江鳥飛來,拍打著翅膀,歡樂地盤旋。
晚霞、飛鳥、泛光的江面,美極了!
過不了多久,我數著天上閃閃的星星,聽著遠處唧唧的蟲鳴,賞著身旁潺潺的流水……
我醉了!
《三峽》讀后感4
整篇課文,作者都是按照嚴格的時間順序來寫的,雖然寫本文時作者一定是去過三峽的,但他還是在第1段安排了尚未去時的'所感、所想,這樣寫的作用:一是使文章讀起來層次井然,先后有序;二是設置懸念,“猴子現在雖說看不見了,三峽中山水的險惡形勢,我想同往日是沒有什么不同的。”“好比我自己,兩眼凝望著那些刀削成一般的山崖、怒吼著的江水,只有贊嘆,只有恐怖。”
讀到這些,我們不禁產生幾個疑問:“現在的三峽同往日一樣嗎?”“那里的山,那里的水怎么樣?”如此,牽引著大家繼續往下讀,尋找答案。當然,作者也不忘發表自己對自然界的崇敬和向往:“到了這種地方,無論什么人,沒有不感到自己是過于渺小,自然界是過于奇偉的。”接下來,作者開始根據行程向大家展示大自然的奇偉了。
《三峽》讀后感5
憂郁的詩情是文章的主旋律。或許不只是憂郁,還有一些無奈。
讀完文章后,自己又吟了一遍“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一首我忘了題目的詩,只記得內容,還有作者。
吟完了,沉默著。腦海里不禁癡癡地浮現了唐時的風雨,想那個清爽的早晨,李白是如何踏上輕盈的小舟,和船家寒暄幾句。隨即舟兒駛入三峽,李白的筆下縈繞了一會然后 吟詩,他的'詩吟了數千年之久。一直吟到了沒有詩人的現在。 在吟最后一個字的時候,他抬了抬眼,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一座三峽大壩擋在了前面,它擋住了三峽的長水,擋住了三峽的詩情。于是,無論是真實的山水還是虛無的詩句,都失落了。
只有幼兒園的孩童和學校里的學生還在百般無聊地哼唧著這幾句晦澀的詩句。
終于,沒多少人還把詩看成是文化了。
《三峽》讀后感6
描寫巫峽江水之險,運用排比句:“江水的險,險在窄,險在急,險在曲折,險在多灘。”連用四個“險”字,寫出江水的“窄”、“急”、“曲折”、“多灘”。描寫巫峽山的高峻,運用擬人手法:“一層一層地你圍著我,我圍著你,你咬著我,我咬著你”,非常生動,將群山寫活了。此外,用鳥“拼命地飛,總覺得它不容易飛過那高高的峰頂”,烘托山峰的高峻。文中多處運用比喻,如“兩旁的'山,像刀劍削成似的”,言其峻峭;寫巫山云霧,“有像牛馬的,有像虎豹的”,言其變幻多姿。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青灘葉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黃陵廟下江南味,也有垂楊也有花”,文中恰當地引用古詩、諺語及自己的即景詩句,收畫龍點睛之效,言簡意賅,渲染氣氛,使游記增添了韻味。
《三峽》讀后感7
提起雪野,大家一定會聯想到那美麗的湖泊,味美的魚頭。但雪野的其他美景也令人流連忘返,比如夢幻般的雪野三峽。
雪野三峽一年四季風景如畫,美麗動人。那高山上的'美景,讓人想高歌一曲;那瀑布的壯觀,讓人永生難忘。
三峽的山很陡。在山腳抬頭仰望,就如身在天堂。山上的水清澈見底。魚蝦在水中游,鳥兒在天上飛,甲蟲們還時不時舉行運動會。伴隨著風,水上回蕩起一波波水紋,樹上的葉子也沙沙作響,就如一隊大軍在爭斗。
山頂的老龍潭瀑布更是一絕。那壯觀的瀑布,飛流直下,見其一點點清涼的水,那些調皮的水珠,有時上樹,有時滴在地上,沁入土中,再也尋不見。陡峭的山路隨著清涼的水花唱起了歌,滴滴答答,讓過路的人忍不住停下腳步欣賞這醉人的美景和動聽的聲音。
啊!雪野三峽,這夢幻般的美景讓人忍不住地喜歡。
《三峽》讀后感8
對山水的描寫介紹中,作者的語言很精彩,“一層一層地你圍著我,我圍著你,你咬著我,我咬著你。”這一個“咬”字,將靜的事物寫活了,不由地在讀者面前浮現出一幅山山環抱,山山緊連的情景。“偶爾看見一只黑色的'鳥,拼命地飛,拼命地飛,總覺得它不容易飛過那高高的峰頂。”子非鳥,焉知鳥“拼命”?但作者知道了,而且也努力想讓讀者知道,因為山那么險峻,他“總覺得它不容易飛過那高高的峰頂”。
第9段,過巫峽即入瞿塘峽。這里的山水倒沒有什么可寫的了,但借著歷史的沉淀,作者重點著筆白帝城,“古剎”、“蒼冷”、“隱約”、“鐘聲”、“斷斷續續”、“凄涼”等一系列冷色調詞語的使用則使人們不禁撫今追昔,默默傷感起來。
《三峽》讀后感9
我從未親身去過詩情與戰火交融的白帝城,但我讀過李白為它寫下的詩詞歌賦,也了解過劉備那段戰火紛飛的歷史。同樣的.,我從未親臨到過三峽,但我讀過余秋雨真實優美的現代文《三峽》,也細細品過酈道元娓娓道來的古文《三峽》。
但我發現讀完后,不論是白帝城還是三峽,都呈一種純自然的狀態,如一幅畫卷,伴隨著陣陣凄涼的猿鳴緩緩展現在我眼前。
且不說是幾位詩人或是作家文筆描寫太過真實優美,還是我的理解能力太多高超厲害,但我的腦海中,是有貼近三峽真實景象的畫面的。
直到我因作業為由再讀余秋雨和酈道元的《三峽》之前,我一直錯誤的認為,這樣就已經可以了。三峽那層神秘奇幻令人神往的面紗早已在我與幾位作者的緊密配合下,被我一舉掀開了。我也沒有認識到,這種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三峽》讀后感10
宏偉的三峽大壩工程基地,建于宜昌三斗坪,變成為新的三峽旅游景點。
三峽大壩世界第一大的水電工程,位于西陵峽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筑物工程及導流工程兩部分,工程總投資為954.6億元人民幣。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線建成。2010年7月19日,三峽大壩將迎來一次峰值在65000立方米/秒左右的`洪水。堪比1998年長江三峽河段的最高一峰值,這也將是三峽水庫建成以來所面臨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洪水挑戰。經國家防總批準,三峽水庫于2011年9月10日零時正式啟動第四次175米試驗一性一蓄水,至18日19時,水庫水位已達到160.18米。
《三峽》讀后感11
放假了,媽媽帶我乘坐三峽郵輪游覽著名的長江三峽,今天我們要去的是三峽大壩。
在前往大壩的旅游車上,導游講了很多關于大壩的知識:整個大壩的建造花了9年的時間,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大壩有防洪、通航和發電等功能,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
終于到了能看到大壩全貌的'觀景臺上,我清楚地看到雄偉的大壩仿佛一條巨龍,將江水一分為二,水面倒映出大壩和天上的白云的影子,不遠的山間煙霧繚繞,宛如仙境,真美啊!可惜沒有看到大壩泄洪時候的情景,那一定非常壯觀。
看完大壩后我們沿著山路下山,晚上我們的郵輪還會過長江大壩,聽說一共要過五級閘口,導游還教了我們兩句過閘的話:“大船爬樓梯,小船坐電梯。”晚上我可要好好體會一下。
《三峽》讀后感12
描寫介紹巫峽江水之險,運用排比句:“江水的險,險在窄,險在急,險在曲折,險在多灘。”連用四個“險”字,寫出江水的“窄”、“急”、“曲折”、“多灘”。描寫介紹巫峽山的高峻,運用擬人手法:“一層一層地你圍著我,我圍著你,你咬著我,我咬著你”,非常生動,將群山寫活了。此外,用鳥“拼命地飛,總覺得它不容易飛過那高高的峰頂”,烘托山峰的高峻。文中多處運用比喻,如“兩旁的`山,像刀劍削成似的”,言其峻峭;寫巫山云霧,“有像牛馬的,有像虎豹的”,言其變幻多姿。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青灘葉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黃陵廟下江南味,也有垂楊也有花”,文中恰當地引用古詩、諺語及自己的即景詩句,收畫龍點睛之效,言簡意賅,渲染氣氛,使游記增添了韻味。
《三峽》讀后感13
在暑假里讀了余秋雨的書,覺得很美。
在《三峽》中余秋雨贊賞李白的豪放,卻未曾吟詠白帝;驚艷于神女峰的多姿,卻未曾賦詞歌詠;無論是敦煌的道骨仙風,還是都江堰的豪情萬丈,都只博他淺淺一笑,再也留不住余秋雨前進的步伐。
余秋雨是個傳頌者,對于他筆下的山山水水,人們都懷有近乎仰慕的`喜愛;他更是個旁觀者,什么越女恩仇三國紛爭都盡入他的法眼。
余秋雨走完了他的文化苦旅,我們呢?
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走一走我們的文化苦旅呢?
【《三峽》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峽的孩子愛三峽說課稿11-02
《三峽》04-14
《三峽的孩子愛三峽》教學反思11-20
三峽說課稿11-05
三峽說課稿05-24
《三峽》說課稿06-27
《三峽》教案06-22
三峽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三峽閱讀理解12-13
三峽原文及翻譯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