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清明節歇后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里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清明節歇后語,歡迎來參考!
有關清明節的歇后語
歇后語由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歇后語幽默風趣,耐人尋味,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古代的歇后語雖然很少見于文字記載,但在民間流傳肯定是不少的`,如錢大昕《恒言錄》所載:“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復齋所載宋時諺也。”這類歇后語,直到今天還繼續為人們所使用。
蘿卜上墳——騙鬼;哄死人
墳墓里戴口罩——陰一套陽一套
叫花子上墳——哭窮
瞎子上墳——估堆
墳墓里招手——把人往死路上引
從墓坑里爬上來——死里求生
小寡婦上墳——越哭越傷心;哭得好傷心
窩窩頭上墳——哄鬼;騙鬼;哄死人
上墳不帶燒紙——惹祖宗生氣
墳墓變廟宇——神出鬼沒
盜墓賊作案——搗鬼
秦始皇修墳墓——自作自受;找死;自己找死
豆腐渣上墳——騙鬼;哄鬼;哄列人
大伯墓前哭爹——上錯了墳
上墳不擺刀頭肉——哄鬼;騙鬼;哄死人
清明節的由來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而且關于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后,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關于清明節的傳說是多種多樣的,是說不完的,今天就講到這里吧!從去年開始,清明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日,便于人們有的時間去祭奠親人。清明節真是來之不易啊!
【有關清明節歇后語】相關文章:
月亮有關的歇后語_歇后語01-26
有關豬的歇后語_歇后語01-25
有關倒霉的歇后語_歇后語01-25
有關讀書的歇后語_歇后語01-25
有關十五的歇后語_歇后語01-26
有關古代的歇后語_歇后語01-25
跟蛇有關的歇后語_歇后語02-25
有關于成語的歇后語_歇后語01-26
有關水牛的歇后語_歇后語01-25
有關三國人物歇后語_歇后語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