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農村小學教學來說,作文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習作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為了寫好作文,師生都必須付出許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過《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在教學中,我十分重視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樂于作文。為了使學生樂于作文,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一、聽話能力的培養
聽是說的基礎,因此,一年級學生剛開學時,我經常講故事給他們聽,《世界童話故事》,《寓言故事》,《成語故事》,不但讓他們聽到精彩的情節,還能欣賞絕妙的語言。聽課文錄音,讓他們聽到流暢的語言,豐富的感情。上語文課常常把它上成故事課,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情感的波動。如上《烏鴉與狐貍》這一課時,我就這樣開白:小朋友,老師今天又給你們帶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從前在一個樹林里,有棵大樹,樹上住著烏鴉,樹下的洞里住著狐貍。它們雖然是鄰居,但它們并不那么友好,因為狐貍常常騙烏鴉。有一次... ...”講著,講著,學生的注意力就吸引過來了,說明,我的故事刺激了學生的聽覺,從而提高學生聽話能力。
二、說話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大膽說話的能力,重視思維能力的訓練,思維能力增強了,內部言語的水平會相應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從學會普通話開始,初步學會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問題,看圖說簡單的事,到說一段意思完整連貫的話及復述指定的課文。學會禮貌用語,說說見聞,這些練習都是為作文打下扎實的基本功。并開展各種活動。每單元的口語交際,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讓他們都愿說,能說,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為了讓全部學生都有機會過關,以"金字塔型"的練習方法進行過關,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進行說話。在學校讀書月開展的講故事比賽,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個故事,先在班級里講,再挑選比較突出的學生去參加學生組織的講故事比賽,讓每個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
三、讀書能力的培養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朗讀,能把語言中包含的音、意、情、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產生強烈的感染力,吸引讀者對它產生強烈興趣,并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讀是寫的基礎。通過誦讀,閱讀各種書籍,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語言和詞匯量。為此,我們班設立了小小圖書角,從一年級開始,用同學們捐的壓歲錢,為班級增添書籍。幾年來班級的書已積了一大堆,使學生方便看書。書的類型也很多,有《科學幻想篇》、《成語故事》、《童話故事》、《十萬個為什么》、《名人故事》、《寓言故事》等等。每學期都要進行詩歌朗誦比賽。上課時,也常常以范讀引路,深讀共鳴,精讀精彩片斷。逐漸培養學生自能讀書,以適合新世紀所需的人才。現在,很多學生已養成閱讀報刊,種類課外書的習慣。我想,在不遠的將來,他們一定會體會到:書的海洋,魅力無比。
四、寫作能力的培養
聽是說的基礎,讀是寫的基礎。聽、說、讀、寫協調發展。如果培養好學生的聽話能力,說話能力,那么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會大大提高。注重平時積累,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
“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課后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香港璀璨的明珠》這課后,就讓學生寫自己家鄉熟悉的景物,讓他們活學活用,也為以后寫景物作好鋪墊。
2、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途徑,由于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一年級第二學期開始,我就訓練學生寫日記。那個時候學生識字量少,我允許他們用拼音代替,也可請教別人。起先,我也允許他們想到什么就寫什么,逐漸地培養他們寫一件事,再是寫一件有意義一點的事,然后叫他們寫做這件事時,會想到些什么,逐漸培養他們把這件事寫具體一些。。從二年級開始,我把語文課中的看圖說話提高到看圖寫話,在說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看到的圖畫,通過自己內心世界表現出來。到三年級了,讓他們堅持寫周記。習作方面除了完成每單元大綱的寫作要求外,常常補充仿寫課文段落,如按事情發展順序,按時間順序,按先總結后分述,按并列段式等,及補充想象作文,如《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假如我是老師》、《假如我長大了》等等,給學生以想象空間,充分揮學生的想象能力。每當作文前,先指導學生說,然后再習作,使學生有話好寫,以提高寫作興趣,每次是在自然而然地寫作,沒有給學生壓力,學生就快樂作文。
五、利用媒體,以“媒”相誘,激發學生“愛寫”的興趣
指導學生寫狀物文《荔枝》時,完成“范文引路”一環節后對學生說:“為了明年的荔枝節有更多的人去深圳品嘗荔枝、觀賞觀賞,看看荔枝有哪些地方逗人喜愛,然后寫信向你的親朋介紹,好嗎?”下面我們一起去深圳。接著播放錄像,隨著歡快的樂曲聲,電視屏幕上呈現一片荔枝成熟的豐收景象。學生一一下子被吸住了,個個目不轉睛地盯著懸掛在樹上的荔枝,堆滿筐的荔枝,剝開殼的荔枝,如臨其境,如聞其香,如嘗共味,情不自禁地小聲議論起來。當我要學生一兩句話談感受時,人人爭先恐后,,一個學生說:“荔枝圓圓的,紅紅的真惹人喜愛!”另一個學生說:“每到荔枝成熟時,當你走進荔枝園,就能看到樹上一串串鮮紅的荔枝沉甸甸地掛在樹枝上,一陣風吹來,荔枝搖搖擺擺,好像在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品嘗美味可口的佳果呢!”……當我再放錄像,選擇“荔枝森林”“一串串荔枝”“荔枝外形”“荔枝肉”等特寫鏡頭定格,要求學生有順序抓住特點觀察、描述時,個個都仔細看,認真想。大膽說。這樣按學生習作的心理特點,適時選用錄像媒體,其形、聲、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讓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感官交替使用,學生始終處于興奮狀態,注意力集中。能抓裝事物的特點,“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又能學會“從整體到部分”“由外到內”“有順序”觀察方法,“有話會說”。達到提高單位時間內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率,這種功效,不但能使學生對寫作過程和寫作結果產生成功的心理體驗,而且會對作文產生“愛寫”的興趣。
六、修改能力的培養
學生自己會修改作文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以前是學生寫作,老師改作,修改作文是教師的事,這不利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學生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每次作文完了后,鼓勵學生來做"小老師",先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批改同學們的作文,前后左右同學都可以相互批改,而且在批改同學的作文時,容易找出對方的錯處,使作文寫得更加通順了。
七、評價學生的作文
評價作文是對學生作文的再次提高。應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 首先當場評價。投影學生的典型習作,或比較成功習作,讓學生來評價,學生發表各種意見,然后教師肯定寫得出色的地方,指出所存在的缺點。其次是書面評價,每次學生的作文,作為教師要細細品析,找出閃光點,值得改正的地方,對基礎較好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從不同的角度去評價學生作文,按層次不同給予分數。低段學生喜歡高分,按進步程度打分。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立的分數,都有自己成功的一面。再次是口頭評語,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現一個平時作文很差的學生在文章中準確地用了一個表示姿勢很美的詞“亭亭玉立”,于是我在批語中這樣寫道:今后能多看點書,認真作好記錄,老師相信你的作文會更上一層樓!)這樣做,能讓那些作文能力較差的學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使這些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更加有信心地寫作,讓每個學生都享有成功的喜悅,以更快的速度,提高作文能力。
作為教師,要從一年級開始,加強對學生作文的指導與練習,從聽、說、讀中,掌握豐富多彩的語文知識,促進作文能力的提高。在各種活動中,培養作文興趣,樂于作文,才能內化為學生的素質,提高寫作水平
[激發興趣快樂習作]相關文章:
1.興趣的同義詞
4.興趣的近義詞
5.形容很有興趣成語
9.正能量激發道德自信論文
10.美術興趣班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