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學嬌 年級不詳
如何使課堂“預設”更好地走向“生成”
福州市亭江中心小學 阮學嬌
古希臘有一則寓言:有個漁夫,每次出海打魚之前,他都要到市場上去看看,什么魚的價格高,就決定去捕什么魚。有一年春天,墨魚的價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魚,結果打上來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惱地空手而歸。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場里螃蟹的價格漲到了最高,于是他決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來的全是墨魚,他再次一無所獲。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來墨魚的價格又高了。于是他發誓下次不論是墨魚或是螃蟹他都要帶回來,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沒有捕到,那個春天,他一無所獲。
這只是一則寓言,在我們的傳統教學實際中,雖沒有這樣愚笨的“漁夫”,可常有這樣的認識與行為:上課就是執行教案所“預設”程序的過程。其實,課堂上,教師不要急于教給學生什么,更不能滿足于教給了學生什么,重要的是能不斷激活學生思維,創設一種“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廣闊發展空間。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一堂成功、有效的課既離不開預設,也不能沒有生成,但完全按照預設進行的教學,將會導致無視或忽視孩子學習的自主性,盡管這堂課多么的環環相扣,突出的是教師個人精彩的表演;但如果一味追求課堂上即時的“生成”,也許這堂課會熱熱鬧鬧,但因為缺乏目標,會出現“無的放矢”的現象,無論怎樣的生成,教師都不能忘記自身的引導作用。那么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使課堂“預設”更好地走向“生成”呢? 這可是提高教學效益的關鍵所在,也是我們每個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應有追求。只有課前精心預設,才能在課堂上動態生成,用智慧將教學演繹得更加精彩。
一、精心預設,為生成啟航
教學是一項復雜的活動,它需要教師課前做出周密的策劃,這就是對教學的預設。準確把握教材, 全面了解學生,有效開發資源,是進行教學預設的重點,也是走向動態生成的關鍵所在。
1、準確把握教材。教材是“大綱”或“標準”理念的具體體現,是學習內容的主要載體,也是學生學習的基本材料。但教材是面向全體的,不一定完全適合教師個體的教和學生個體的學。因此,教師在分析教材進而進行教學預設時,應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本人的教學風格,對教材適當改編或重組,從而作出適合自己教學風格和學生水平的預設。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很多教師特別是初為人師的我們在備課時都比較草率,尤在把握教材上。記得我在實習的時候,在備課上,對閱讀教材上做的不精,讀完一遍,也沒有去思考這篇課文應該怎么教,而是馬上拿起參考書,把別人設計的教案一味的在課堂上照抄照搬,結果肯定不理想,現在想想都覺得挺可笑的。現在的我,經過一年多的教學生涯,不再像先前那樣,我自認為成長了不少,就說在備課上吧,比以前細心多了。現在,在教學一篇課文之前,我都要把課文讀好幾遍,如默讀,朗讀等,通過多讀,很多教材的資源就在朗讀的過程中挖掘出來;還有課文后的練習也不可忽視,它往往也可以成為課堂生成的一大亮點;接著我就去參考教參,在閱讀教參上得花較多的功夫,之后借助課文,我腦中就大概有個教學的思路,于是我再去參考一些優秀的教學設計,最后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本人的教學風格來纂寫教案,發現課堂師生的動態生成較精彩。
2、全面了解學生。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能力水平、個性特點必然影響著教學活動的展開和推進。因此,盡可能多地了解學生、預測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乃是科學預設的一個重要前提。這點我自身體會非常深刻。上個學期我從教四年級轉到教二年級,前面幾周上起課來,特別吃力,為什么呢?就是對學生缺乏了解,在備課上很難下手,整個教學活動也很難展開。所以,教師要多與學生溝通,從而達到全面了解他們。
3、有效開發資源。動態生成本身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隨機開發和適時利用課程資源的過程。所以,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要注重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一方面自己要進行教學資源的開發和篩選,另一方面要指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查找相關資料,從而優化預設,收獲生成。課堂實踐表明,有效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個性化地操作提供了極大的空間,學生表現得精彩紛呈,令教師耳目一新。
二、不拘預設,為生成導航
葉瀾教授在進行“新基礎教育”探索性的研究時,提出:一個真實的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及多種因素動態的相互作用的推進過程;由于參加教育活動有諸多復雜的因素,因此教育過程的發展有多種可能性存在,教育過程的推進就是在多種可能性中作出選擇,是新的狀態不斷生成,并影響下一步發展的過程。因此,我們應該以發展的眼光來看課堂教學,卸下包袱,采取積極的態度,帶領學生一起探究,不拘泥預設,使課堂成為師生互動、共同提高發展的有利資源,迎來未曾預約的精彩。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求我們的教師要敢于跳出預設的教學思路。
當然這并不忽視預設,教師一定要有預設,但在課堂上又要求教師不能限于預設而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能固步自封于原有的教案圈圈之中。我想調節課堂節奏、教學進度的一個根本標準,不應是教案,而應是學生當時的學習狀況。我們教師應時時關注學生的表現,學生的情感需求,而并非是教案有沒有“進行到底”。在動態生成的課堂上,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要懂得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研究。有時這種研究、探索正是課堂教學動態生成的“根源”。有價值的生成資源出現了,我們能順著學生的思維,及時調整教案,把握教學過程的輕重緩急,以“三維”目標為指引,以學生的發展需要為本,用好生成資源,引導學生獲取一個個可喜的“意外”,讓課堂煥發“動態的活力”!
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夜晚的實驗》前,在預設中本想借表格引導把握內容,進行語言轉換訓練,但臨上課時發現學生對下發的表格不感興趣,教師沒有固步自封,一味地遵循課前的預設,而是及時調整方案,通過現場采訪,趣化教學形式,融合訓練內容。
一上課,老師一本正經地說:“同學們,今天老師想帶大家跨越時空,走向200多年前,去了解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夜晚的實驗,去見識、去采訪、去感受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斯帕拉捷,與他進行平等對話,進行心靈交流。”
聽說見識古代科學家,大家興致勃勃。老師馬上提醒說:“要與斯帕拉捷對話,需把課文讀通,讀好,備好對話的問題,作好應對的準備。”很快,學生都全身心開始了閱讀。
初讀感知后,教者引導學生依據課文內容,質疑問難,確定采訪話題;想象拓展,預備應答話題。接著便引導閱讀思考,深入探究:如果自己是斯帕拉捷,該怎樣回答上面的問題;如果自己是記者,斯帕拉捷的提問該怎樣應答。
學生細讀深究后,分四人小組“對話”,兩人充當科學家,兩人充當記者,“科學家”盡力回答“記者”提問,“記者”盡力向“科學家”介紹情況。此后,要學生登臺,一會當記者,對斯帕拉捷(其他學生)進行采訪;一會當“斯帕拉捷”,對記者(其他學生)進行詢問。
這樣調整,使課堂發生了根本變化,學生興趣濃了,參與意識強了,以推理為重點的思維訓練,以轉換為重點的語言訓練,以形象為重點的內涵感悟,都得到了動態生長。
總之,教學過程的生成性對教學預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地了解學生和有效地開發課堂資源,預設才能富有成效。同時,也只有在實施預設時不拘泥于預設并能智慧地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生成才會更加精彩。
作者郵箱: ruanxuejiao@126.com
[如何使課堂預設更好的走向生成(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3.遇見更好的自己
8.學生成語謎語
9.學生成長的日記
10.學生成長導師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