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廣饒縣稻莊鎮中心小學 高紅光
近幾天課上學習了印度大文豪泰戈爾的散文詩《對岸》。人稱“兒童天使”的泰戈爾是東方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作為蜚聲世界文壇的文學大家,一篇語言質樸、筆觸平和、看似“貌不驚人”的《對岸》卻有著很高的藝術和思想境界,也讓我和孩子們確實領教了散文詩那“形散而神不散”的真諦:初讀詩文時,說句實在話,我也是一頭霧水,如同墜入了迷魂陣,分不清東西南北,看不出子丑寅卯,只覺得亂七八糟,縷不出個頭緒。難怪連“小作家”宋星同學在我布置自讀時也跟鄰座的同學嘀咕:“哼!這也能算是文章?”我聽到后并無慍怒之色,反倒有欣賞之意,因為我能感覺到這是她的真心話。
當孩子們都覺得索然無味時,我引導他們交流搜集的關于泰戈爾和《新月集》的資料。通過組織匯報和教師的補充介紹,孩子們的心中豁然開朗:泰戈爾對正規學校的傳統教學方法異常的反感,覺得十分呆板、枯燥,他極其向往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學生自然而然地感悟到:“對岸”的那一切雖然平常普通,然而在孩子的眼中仍是那么地具有吸引力,因為那是一個充滿自由,沒有條條框框的束縛,令人舒心而又愉快的地方。即使有黃昏后豺狼的“哀鳴”,也不能阻止我對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孩子們再讀課文時是趣味盎然的,我感受到了孩子們的心在與文本產生著共鳴--隨著作者的思緒一快兒起伏跌宕。繼而他們的臉上洋溢出了感悟成就感的笑容,而不再有一絲一毫的困惑迷茫的愁云。
在閱讀欣賞中,我引導孩子們展開思考討論:為什么《對岸》一文反復強調“媽媽,如果你不在意,我長大的時候,要做這渡船的船夫。”?讓他們結合詩歌的主要內容、思想基調去體味并討論交流。學生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詩歌采用隔行分段,這一句總是出現在每段的末尾,加強了詩歌的節奏感,體現了一種韻律美。
2、這句話是課文的主線--既串連了文章的三部分內容,同時又突出地表現出了詩歌的基調,即熱愛大自然、眷戀故土的情感。在我的心目中,“對岸”有美麗可愛、充滿生機的大自然,有自在無羈的理想空間;然而“此地”卻有自己依戀的媽媽,有知心的伙伴,有熱戀的故土,所以兩岸都難以割舍,而“要做這渡船的船夫”。
3、這也體現了對媽媽的尊重:“我”非常愛自己的媽媽,文中寫了中午時還跑到媽媽那里說:“媽媽,我餓了!”“我”離不開媽媽,當然也很在乎媽媽對“我”的前途選擇的看法。另外,從“我將永遠不像爸爸那樣,離開你到城里去做事。”一句看出來:爸爸的做法給媽媽造成了傷害,“我”從與媽媽朝夕相處的日子里深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爸爸的前車之鑒也給“我”敲響了警鐘,所以“我”的選擇必須征得媽媽的同意,所以課文才反復強調:“媽媽,如果你不在意。”
作者郵箱: qingjiangshuiyuan@163.com
[走進泰戈爾的《對岸》(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3.泰戈爾經典語錄
6.走進麗江課件
10.泰戈爾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