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郢小學 李翠萍
一、背景分析
“推敲”,再現了賈島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形象,體現了賈島極為嚴謹的創作態度,使他贏得了“苦吟詩人”的雅號;“推敲”,讓賈島結識了韓愈,從而演繹了一段千古傳誦的文壇佳話;也是“推敲”,啟示人們在寫詩和作文時,要反復比較,多加斟酌,使內容更加生動、傳神。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該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因此,本課采取“以學生為主,以訓練為主,以合作為主”的學習方式。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細讀感悟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推敲是一段千古傳誦的文壇佳話,也是一個打動人心的故事,下面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2-7自然段,邊讀邊圈畫,并在空白處寫出自己的感悟。
(給學生五分鐘時間自讀自悟,然后請學生交流)
生:通過讀我知道了賈島非常有才能。
師:你從哪兒感悟到的?
生:《題李凝幽居》這首詩是他即興寫成的。
師: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生:我是從即興這個詞看出來的。
師:你是如何理解這個詞的?
生: 即興就是指臨時來了興致所寫的。
師:賈島即興就能寫成一首詩,他真是--
生:才高八斗、滿腹經綸、學富五車……
生:我認為賈島是一個能夠虛心接受別人意見的人。
師:何以見得?
生:他本身就很有才,當韓愈說出自己的看法后,他還能虛心接受,這是多么難能可貴啊!
師:說的很好,說明你在用心讀書了。
生:我感受到賈島為了寫詩已經到了忘我的地步了。他騎在毛驢上還在想這件事,別人笑他,他也一點沒感受到。
(出示賈島一邊吟哦……都感到十分好笑這段話,并請人讀這段話。)
師:還有人補充對這段話的感受嗎?
生:賈島真是一絲不茍,難怪他能寫出那么多精品。
生:他為了創作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了。
生:他真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一個字也要這樣斟酌。
生:我還從他竟然闖進儀仗隊看出他的這種對詩的癡迷,尤其是這個“竟”字。
師:你們在電視上見過京城大官走在大街上的陣勢嗎?
生:那陣勢可大了,銅鑼開道,前簇后擁的,街上的人都紛紛地避讓。
生:我要補充,如果行人躲讓不及,輕則挨罵,重則受刑。
師:賈島就是這樣一個為詩忘我,為詩狂的人,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3、4自然段。
(請學生讀,并加以評價,再請學生讀,直到大家滿意為止)
師:還有誰再來說說你讀到了什么?
生:通過讀書,我知道了賈島是重情義的人。
師:請說說你的理由。
生:我從書中“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看出來的。
師:同學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每個詞、每個句都有豐富的內涵,這就需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去領會。
反思:閱讀是個性化的過程,不能以教師的思維而取代學生思維,教師要以朗讀感悟為課堂教學的主線,引導學生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朗讀,讓學生切身感受語句深刻的含義,體會作者要表達的目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唱主角、自由展示,互相評議,展開激烈論爭。教師充當導演的角色。或者講在學生在閱讀交流中出現障礙時,教師要啟發誘導,適時點拔,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感受,去品味語言的魅力。這樣的教學過程,能夠讓每一個參與的小學生深入文本,直接充分地接觸文中具體的內容,進行反復的朗讀,反復的探究,最后,說出自己的閱讀體驗。課堂中,我讓學生抓住關鍵句、關鍵詞品讀感悟,讓學生進入故事的情境中。課文第三、四自然段寫了賈島為了詩中的一個字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是本文的重點段落。我讓學生根據“不知不覺、一邊……一邊……、竟”等詞語來體會賈島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通過自讀、評讀來感受賈島斟酌文字時如癡如醉的樣子。如此閱讀課堂教學的效果不言而喻。
片段二:合作表演
師:賈島對詩是如此的癡迷,為了寫詩已經到了忘我的地步,下面就請小組合作演一演這個故事,再現當時的情景。
(小組排練這個故事,并上臺表演)
請第三小組上臺表演。
師:這一小組已經表演完了,請大家加以評價。
生:我覺得整體表演的不錯,特別是旁白讀得特別好,富有感情。
生:李星宇扮演的賈島還不夠投入,吟哦應該是小聲讀,慢點吟。另外,我們笑時,他也微微咧嘴了。
師:你觀察的很仔細。
生:我覺得這一組儀仗隊的隊員可以加一些動作,這樣效果會更好,會更逼真。
生:我覺得這一組中韓愈扮演的還是不錯的。
師:剛才同學們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見,說的很有道理,希望你們能認真接受。
接著請第五小組的同學上來表演。
師:有什么想對臺上的同學說的?
生:我覺的這一組表現的更好了,再現了當時的情景。
生:我總覺得我們扮演的賈島不夠傳神。
師:是啊,賈島這種忘我的境界是多么難進入啊,其實剛才周唐健已經表演的有聲有色了,如果他真的沒有聽見我們的笑聲,那第二個賈島就在我們班誕生了。(學生聽了也笑了)
反思: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表演正是利用學生的這種天性為我們的課堂服務。將表演引入語文課堂,能使學生準確地掌握語言文字,持久地保持學習的動力,能培養學生的情感和創造能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激勵作用,通過表演,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了重點詞語的意思。比如“吟哦”這個詞語,在表演中,有的學生大聲地念了一遍詩,“小觀眾”就有意見了:“李星宇扮演的賈島還不夠投入,吟哦應該是小聲讀,慢點吟。”。表演中,學生通過親身做動作,“他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不覺……”體會到賈島為了斟酌一個字眼,是多么認真啊!表演再現了當時的情景,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那種為詩忘我的境界是常人難以達到的,從而更好的去體會賈島那種鍥而不舍的創作精神。學生在邊學邊演中興趣濃厚,演得開心,學得輕松,記得牢固。
片段三:扎實訓練
師:同學們,古人寫詩、作文時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比如--
生: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
師:大家看,這句詩句中哪個字用的最好?
生:“綠”。
師:王安石在用“綠”這個字之前,曾用過哪些字呢?
生:春風又來江南岸
生:春風又過江南岸
生:春風又吹江南岸
生:春風又滿江南岸
師:詩人為什么舍棄這些字,最后決定用“綠”,你們認為它好在哪里呢?
生:因為春天是綠色的。
生:“綠”字寫出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生:“綠”字把春風寫活了,這兒的綠字還做吹綠用。
師:是啊,正因為有這些詩人對詩的執著追求,才有今天這些千古傳誦的名句。讓我們齊聲誦讀。
師:下面就請同學來推敲推敲下面的句子。
(1)為了避免以后不再被媽媽罵,我一定要好好寫作業。
生:這兒詞語重復,避免和不再的意思相同,可以改成:為了避免以后再被媽媽罵,我一定要好好寫作業。
生:為了以后不再被媽媽罵,我一定要好好寫作業。
(2) 我問媽媽在干什么?媽媽說:“我在冰箱里找東西呢!”
生:我在廚房里找東西呢!
生:我在找冰箱里的東西呢!
(3)奶奶對她的孫子說:我從小看著你長大。
生:我看著你從小長大呢!
生:我看著你長大!
師:這些都是我們經常會說錯用錯的句子,在以后的使用中一定要注意。剛老師聽同學們改完的句子,我想到了一個句子,可這句話中有個字我不知道怎么填,誰來幫我填一填?
好文章是經過反復推敲( )出來的!
生:可以填“改”字。
師:齊讀這句話
反思:現在的語文課堂特別重視理解、感悟、熏陶,這無可厚非,但與此同時卻忽視了雙基訓練,追求了“活”,敷衍了“根”。這樣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對學生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從測試卷上看,學生的詞句概念并未牢固建立。從卷面中有關課文內容的試題作答情況看,一部分學生對課文內容并不理解,如填空成詞,根據課文內容填空……經常會出現錯別字,內容表達言不達意,可見語文中“根”的東西并未牢牢“扎”下。在課堂教學中我的教學的著眼點在于讓學生真正學會推敲。推敲不是感性的揣摩,而是對客觀現象本質認識基礎之上的條清縷晰。因此,在讓學生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我通過大量的語言實例如“我從小看著你長大”、“我在冰箱里找東西”、“為了避免以后不再被媽媽批評,我一定要好好寫作業”這些病句的修改讓學生掌握推敲的方法。這一過程,學生從理解到實踐,不但“懂了”,而且“會了”。
[《推敲》案例分析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推敲》教學隨筆
2.推敲的閱讀答案
7.推敲文言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