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2、弄清課文內容,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懂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知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
教學重、難點:
1、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弄清頂碗少年是怎樣面對失敗,堅持一次次表演,最后獲得成功的。
2、領悟作者看表演時受到的啟示。
教學準備:預習課文,搜集課文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雜技表演嗎?談談你的感受。
是的,雜技是一項很復雜的表演,有時一個節目經過幾年的訓練,可以說是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但是你想過沒有,當一個雜技演員在表演時兩次出現了失誤,他還有信心表演下去嗎?今天我們就來讀一個故事,或許你會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來。
二、讀課文閱讀提示,明確學習任務
今天我們學習第4課《頂碗少年》。請大家先看看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告訴老師你們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三、默讀課文,弄清課文主要內容
1、文章主要講了什么事?(一場雜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頂碗時,頭頂上的碗兩次失誤掉了下來,少年不氣餒,第三次頂碗終于獲得了成功。)分了幾部分進行描寫的?
第一部分:(1-5)寫頂碗少年不怕兩次失敗,第三次終于穩住了頭頂的那一疊瓷碗,贏得了所有觀眾的熱烈掌聲。
第二部分:(6-7)寫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2、默讀課文,思考: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
(1)作者看到的是一場難度極大的雜技表演。
A、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寫少年表演的過程的?(3-7自然段)
B、自由朗讀這部分內容,邊讀邊勾畫并作批注,想一想:為什么說這是一場難度極大的雜技表演?也可以四人小組討論解決。
C、全班交流。(既可從少年兩次表演都失敗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難度極大,也可以從少年頂碗并要作很復雜的表演--結合文中相關語句來體會。
D、指導有感情朗讀。注意讀出表演的精彩優美、少年的沉著自信以及表演難度之大。
(2)作者看到的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雜技表演。(照上面方法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
(3)作者看到的是一場觀眾與演員互相理解的雜技表演。(尤其注意體會老者的寬容和關愛--可從老者的神態和動作中體會,少年的不放棄,對觀眾的致歉。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個人閱讀感悟,可讓他們自由暢談老者可能對少年說的話及少年當時的心理活動。)
(4)作者看到的是一場令人終身難忘的雜技表演。(讓學生談談為什么令人終身難忘。)
四、換位思考,體會文章的感情
1、假如你當時在現場,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引導學生認識到一個人的成長歷程不都是一帆風順的,生活中難免遇到困難或者挫折,只要堅持下去,不屈不撓就一定會取得成功!或者說“失敗乃成功之母”……)
2、指名讀最后一自然段,談感悟。
(重點理解結尾句。體會文章表達的感情。)
(1)自讀思考作者有哪些想法?。
(2)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談體會。
五、由文末的省略號去感悟寫話
1、請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連起來讀讀,反復讀,反復品味“在以后的歲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從文中的省略號中讀出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內容寫下來。
2、交流,進一步體會“失敗乃成功之母”“成功來自拼搏”“寬容和關愛助人成功”“永不言棄”等等人生哲理。
3、教師小結:樸實的話語,表達了作者的心聲,也表達了現場觀眾和我們讀者的感受。由此看來,這也可以說是一場讓我們獲得人生啟迪的雜技表演!
六、暢談感受,明確哲理
學習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你的生活、學習中有沒有遇到過困難和失敗,你是怎么做的?學習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啟示?
總結: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會遇到失敗的考驗,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勝利者。在山窮水盡和絕境里,如果我們再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再搏一下,可能會迎來溫暖的春風;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會到達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頂的山腳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會登上世界最高峰……課文學完了,但是讓我們永遠記住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七、布置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你覺得值得積累的好詞佳句。
2、選做:寫一寫讀了課文后的感想。
板書設計:
4* 頂碗少年
失誤--努力---失誤--再努力====成功
5* 手指
教學目標:
1、借助詞典、聯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什么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
2、體會手指帶給我們的啟示、
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查字典理解字詞。
2、閱讀描寫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幾篇。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
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會帶給我們啟示,像那個“我”至今還常常想起的頂碗少年,還有那一棵棵優雅自在,顯示著勃勃生機的桃花心木。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于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啟示的。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手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指生逐段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3、速度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別具體寫 ,最后總結寫 。
4、請學生根據填空的內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填表格:
手指名稱 優點 缺點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無名指
小指
3、匯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
理解要點如下:
(1)大拇指:
短處:姿態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
短處: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復雜、機敏。
(3)中指:
短處:養尊處優,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并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
(4)無名指和小指:
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5、對句子的理解:
(1)拿筆的時候,全靠它推動筆桿;遇到危險的事,都要由他去試探或冒險;穢物、毒物、烈物,他接觸得最多;刀傷、燙傷、軋傷、咬傷,他消受的機會最多。
這句話是對食指的描寫,運用了排比的句式,寫出了食指的作用及他勤奮賣力、敢于探險、不怕犧牲的性格特征。
(2)他永遠不受外物沖撞,所以曲線優美,處處顯示著養尊處優。
中指所處的獨特位置,受到無名指和食指的保護,所以才有“曲線優美”的姿態,“養尊處優”的性格。這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寥寥幾筆,勾勒出了中指美的姿態和高傲的特點。
(3)舞蹈演員的手指不是常作蘭花狀嗎?這兩根手指正是這朵蘭花中最優美的兩瓣。
作者運用設問的句式,強調了舞蹈演員的手指常作蘭花狀,這蘭花狀的姿態是優美的,而無名指和小指則是最優美的。
(4)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這句以手指的全體比喻人的全體,闡明“團結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是文章表達的主旨。可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體會這句話蘊含的道理。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么?
五、總結
是啊,我們人就像這五個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讓我們再來讀讀豐子愷爺爺的這句話。”(出示中心句齊讀。)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小結,相機板書:團結、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人人有用、人人有力量。
六、課外作業布置
1、摘抄文中的好詞好句。
2、積累關于團結的名言警。
3、把這篇課文改寫成一篇對話式的童話。
板書設計:
手指 人
各有所長 各有所短 各有所長 各有所短
團結就是力量
根根有用 根根有力量 人人有用 人人力量
[《頂碗少年》教學設計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頂碗少年教學課件
8.頂碗少年的讀后感
10.人教版少年閏土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