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討時,老師認為“教給學生朗讀技巧”是讓學生被動接受,不能體現學生是主體,不符合新課標精神。學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強,如果老師讀得好,經常范讀,讓學生跟讀,學生就會從聽讀,跟讀中糾正自己的發音、語氣、停頓等方面的錯誤,掌握技能與方法,提高朗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都是在《語文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探究,對學生的閱讀訓練同樣也是一樣。隨著新的教育理念的不斷推廣,隨著討論式、談話式的教學方法的提倡,隨著“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呼吁,教師們開始追求學生個性化朗讀,主張讓學生自由讀,有個性地讀,讀出自己的理解,甚至學生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在研討時,老師認為“教給學生朗讀技巧”是讓學生被動接受,不能體現學生是主體,不符合新課標精神。
1.學生的閱讀困境
1.1隨意訓練,忽略學生實際
現在大部分小學生讀書的實際情況是:添加字詞、遺漏、用其它生字詞代替、音色單調、聲音過高或過低、唱讀或不知讀到何處、用手指著讀、更有甚者,想怎么讀就怎么讀等等。針對這些現象,老師們是如何開展訓練的呢?課堂上經常看到老師讓學生多種形式地讀:自由讀、指名讀、分組讀、分角色讀等,甚至讓學生評價。老師問:“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生:“好(不好)”。師:“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論文格式。生:“讀出了語氣,字音讀得準,沒拖音。(不好在沒有讀出語氣,哪個字的讀音沒有讀出來,翹舌音或后鼻音)。”這樣讀了幾次,也評價幾次了,學生的閱讀還是沒有提高。究其原因,訓練隨意,沒有層次,也沒有什么指導。
1.2盲目訓練,忽略教材實際
閱讀課文,應該要表達課文的意思,也就是說要讀得正確,把作者寫話的意思表述出來,這是閱讀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教師們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卻忽視了這一點,還說你是有個性的朗讀。
朗讀應注意教材的特點,以教材為基礎正確地表達文章的思想感情,然而,大家的一些做法卻不是這樣,不管什么樣的文章,總想夸張、大肆地喧染、總想過分地聲情并茂,殊不知反而不能正確地表達文章原有的感情和意思。論文格式。如《十里長街送總理》全文應是離別依依、悲哀的語調;又如《兩只獅子》中一句話:“獅子媽媽生下了兩只小獅子”,只要讀得正確自然就可以了,用不著夸張,也無需感情。
1.3無效訓練,忽視技能指導
在課堂中,經常聽到老師問學生:“你能讀出親切語氣嗎?”“你覺得哪里讀得無感情”等等。“什么叫親切”,“什么叫有感情”,“什么叫悲哀”,學生不知道,老師也不知道怎么說。有時老師指名許多學生讀,可總是讀得不滿意。學生讀來讀去,教師指在指哪,就是不做具體的指導,教師也不范讀,折騰了一圈兒,學生仍然沒有讀好,朗讀水平也未提高,甚至頭暈腦漲,喪失了朗讀的信心,最后只好草草收兵。為什么會這樣呢?究其原因,是學生沒有掌握朗讀技能,或者說是教師沒有教會學生朗讀的技能。論文格式。
2.初探
以上三個方面,暴露了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困境。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在哪兒呢?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膚淺談談自己的觀點:
2.1 少評價多練讀
朗讀是一門藝術,它需營造一個以語言媒介的場所,從而感染學生。讓學生評價學生朗讀,不大符合實際。實際說,學生也評不出什么,白白浪費了時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只有在老師的具體指導下,讓學生大面積,有層次的訓練,朗讀水平才會得到提高。
怎么訓讀呢?讓學生有層次地反復朗讀,反復練習。即讀準字音,讀得自然,讀得有感情。學生讀不好,老師范讀,學生跟著讀,放錄音,讓學生體會感情。
學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強,如果老師讀得好,經常范讀,讓學生跟讀,學生就會從聽讀,跟讀中糾正自己的發音、語氣、停頓等方面的錯誤,掌握技能與方法,提高朗讀能力。
2.2解文章 讀正確
教材中每一篇閱讀課文,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一定的,但是,學生的朗讀由于受時間、空間、學歷的限制,也就無法完全達到跟作者的意圖一致,但是,一定要利用聲音的停連、高低、輕重、快慢、語調變化、兒化等各種技巧,使聽者感到“聲聲入耳,心心相印”。當然,讀正確,一方面指讀音的準確,也是基礎,另一方面是語意的正確表達。所以,學生讀得不正確的地方,語意表達不清楚的地方,老師要及時指出來,給予糾正,形成對比,有難度的地方,教師要范讀,教師范讀有難度的地方,可以借用錄音代替讀。總之要讓學生跟讀。
2.3講技巧作指導
讀好一篇課文,一要深入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語言特點,二是要用有效的語言表達,達到聲情并茂,當然,前者是關鍵的基礎,后者是朗讀的目的。要教會學生怎么朗讀的技巧
首先,要努力學習,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和方法。主要包括停連、重音、語氣、節奏四個方面。教師要善于學習,多讀一些有關朗讀的書籍,豐富自己的知識,同時,要不斷練習,提高自身的水平,多聽錄音教學,多看光喋,盡可能得心應手。
其次,要交給學生方法。方法的運用有兩個階段:(1)學習階段(2)熟練階段。
也許,老師們會質疑,指導學生閱讀,以老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不符合新課標精神。如果是這樣理解就錯了,雖然新課標倡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并不是摒棄講授式的教學,該講的時候還是要講,該授的地方還是要授。也許會有老師擔心,指導學生朗讀,學生會枯燥無味。沒錯,這就要求我們要因材施教。對于一、二年級,要跟讀范讀為主,個別指導時要明確一些。如:“笑著讀”,“讀慢一點點”,“聲音再輕些”。到了中高年級,再滲透一些技巧。
閱讀指導是一門藝術,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需要我們一線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找出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全面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淺談培養小學生朗讀技巧的困境及初探]相關文章:
1.木蘭詩的朗讀技巧
3.淺談散文的寫作技巧
8.朗讀者語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