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學生語文素養,提高語文素養的關鍵在于放飛學生的思維,放飛思維的核心就是在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中感悟文字。引導學生多元感悟文本,品味文章的語言,揣摩文章的表達,通過說話、朗讀、想象、寫話等訓練,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學會自我閱讀,使精神和語言和諧共生,從而提高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本文,理解“心理暗示”對一個人的自信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給予他人真誠無私幫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體會作者對老教授的感激與敬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運用寫人文章的學法深入研讀;
2.理解文中老人的語言與神態描寫,感受老教授的用心良苦;
【教學流程】
一,課前三分鐘
記憶新詞(時間:一分半鐘);
默寫新詞(時間:一分半鐘)。
新詞:悠悠的小令 隆重的儀式 抱歉地笑了笑 準備溜走 無法割舍 滿頭銀發 大吃一驚
二、 導入新課 質疑激趣
1,春天里花兒開的時候,有一種眼神,有一顆心靈,充滿了秋天的期待;多么神奇,期待變成了現實。這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在期待的感召里,在美好的憧憬中,丑小鴨也能變成白天鵝。
2,這種期待的眼神,憧憬的心靈就是“心理暗示”。孩子們,通過查閱資料,誰能幫我們解釋一下“心理暗示”。
三、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主要內容:本文講了“我”在一位音樂教授真誠無私的幫助下,由沒有信心學會拉小提琴,到能夠在各種文藝晚會上為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的事。
2,找出關鍵詞,用詩的語言再次表達。
四、研讀文本,感受人物
(一)“心理暗示”分為積極的心理暗示和消極的心理暗示。首先,我們來看看消極的暗示對“我”的影響。
1,讀課文。
用父親和妹妹的話來說,我在音樂方面簡直是一個白癡。這是他們在經受了我數次“折磨”之后下的結論。我拉出的小夜曲,在他們聽起來,就像是鋸桌腿的聲音。我感到十分沮喪。我不敢在家里練琴。我終于發現了一個絕妙的去處,樓區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樹林,地上鋪滿了落葉。
2,請試著分析一下,這種心理暗示主要通過那些行為方式表現出來。(人物語言,動作,神態。)
3,用詩的語言描繪一下“我”的感受和你的感覺。
(二)重點研究:積極的心理暗示對“我”的影響。
1,人物語言(語言--心理--行動)
第一次交談
“是我打擾了你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的話,請繼續吧”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天早晨。”
第二次交談
我停下來時,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
第三次交談
有一次她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
2,人物神態:抓三次平靜的眼神感受老教授的真誠無私(眼神--心理--行動)
我感覺到背后有人,轉過身時,嚇了一跳: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一張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這是一位優雅的很有氣度的長者,平靜的神情仿佛告訴我她并沒有因為我拉鋸般的琴聲所驚擾,平靜的眼神充滿著包容與友善,讓我羞愧、驚慌的心也很快地平靜下來。
以后,每天清楚,我都到小樹林去練琴,面對我唯一的聽眾,一位耳聾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
我也常常會忘記她是聾子,只看見老人微笑著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著節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五,拓展延伸,放飛思維。
1,文本表達內容
朗讀課文
后來,拉小提琴成了我永遠無法割舍的愛好我能熟練地拉許多曲子在各種文藝晚會上,我有機會面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小提琴曲那時,我總是不由地想起那位耳‘聾’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聽眾…… ”
選擇:A請你代替“我”為老教授寫一首詩。B“我”從“音樂白癡”成長為“小提琴家”,你得出什么結論?
2,文本表達為方式
第一個問題:作者知道了老人不是聾子,為什么不把真相說出來呢?
第二個問題:課文中妹妹的角色是必須有的嗎?
【板書設計】
11,唯一的聽眾
心理暗示 消極暗示 語言 行動
積極暗示 語言 神態
【教后反思】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沒有接受過磨課的專門訓練,上課隨心所欲,沒有章法。“我的課上得很爛”--我經常對自己說。在此,真誠地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因為上課的隨心所欲,有兩點是臨時加進去的,備課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到:
一是省略的用法,讓學生進行補充,進行發散性的思維訓練。
二是“妹妹”的角色設置。A“妹妹是聯接‘我’和音樂教授的紐帶”;B“妹妹必須專修音樂”;C“必須是自己家的妹妹”。--人物設置的唯一性,多一分則有余,少一分則不足。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五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唯一的聽眾課件
2.唯一的聽眾教案
3.唯一的聽眾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