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馬山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馬山縣片聯中心學校 覃翠福
2008年3月5日上午9時,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溫家寶說,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國內外形勢發展的變化使我們面臨諸多新的挑戰和風險。
2007年6月馬山縣已經通過國家級“兩基”攻堅驗收。該縣教育事業正積極落實科學發展觀,沿著時代健康的步伐,鞏固提高。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發展也直接影響經濟社會的發展。搞好教育十分重要,要搞好教育,得先發現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才能分析整改。目前該縣還存在諸多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因素,教育方面比較突出,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代課人員比例大,特別是農村教學點的代課人員比例驚人,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㈠農村教學點的代課人員比例大
①從整體來看。目前該縣教職工(含公辦教師、以工代教工人)4510人,臨時聘請代課人員582人,代課人員占教學人員總數的13%。國家級“兩基”攻堅驗收標準規定代課人員比例不能超過5%。相比之下比5%多出了8個百分點。
②從局部來看。縣城沒有代課人員,代課人員主要分布于農村的村級學校(完小)和屯級學校(教學點)。如林圩鎮片聯片:A、初中一所,學生有1515人,教學班28個,公辦教師68人,代課人員3人,教學人員(公辦+代課)與學生的比例是1:21(標準1:18),代課人員占學校教學人員總數的4.2%,另有工人4人,代課人員比例合格;B、村級學校(完小校)5所,學生有2289人,教學班44個,公辦教師82人,代課人員30人,教學人員與學生的比例是1:20(標準1:23),代課人員占學校教學人員總數的26.8%;代課人員比例不合格,比5%多出了21.8個百分點,另有工人1人;C、屯級學校(教學點)有37個,教學班50個,學生有1411人,公辦教師14人,代課人員35人,教學人員與學生的比例是1:29(標準1:23),代課人員占教學人員總數的71%,代課人員比例不合格,比5%多出了66個百分點。(詳見附表)
按國家級“兩基”攻堅驗收標準,代課人員比例不能超過5%,從以上抽樣數據表明,屯級學校(教學點)代課人員占教學人員總數71%是驚人的數字,與國家級“兩基”攻堅驗收標準5%之比差距很大,71%的代課人員能實現素質教育嗎?很難辦到!代課人員是臨時設置的合同式的崗位,一年一聘用,是短期的合同,每個月工資350元,能堅持下來的代課人員多數指望有一天能考試轉正,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公辦教師,工資收入高了,生活有改善,工作才安心。而那些證件三無的代課人員大多數早已辭去不干到社會打工去了。目前該縣能堅持下來的代課人員582人,他們一面教學,一面學習(公共基礎知識、教育政策法規、職業能力等),多數人主要的心思放在自己的命運前途上,這從他們的人生觀來說是理所當然的,而從教學質量和教育的發展來說是大大的不應該,教育或多或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當然也不能說是誤人子弟,加強自身素質建設也是應該的。
㈡農村教學點代課人員比例大如何解決?最佳辦法有以下幾種--
1、提高代課人員的工資。
該縣財政統一給582個代課人員發放工資,每月350元,代課人員可以吃飽,但要撫養家庭老小就談不上了。要想穩定代課人員的情緒,使他們努力工作,可以提高他們的工資,每月發給800-1000元。
2、停發代課人員的工資,讓代課人員自動辭退。
停發工資的目的就是讓他們自動辭退,然后從縣外緊急調動公辦教師來臨時補充,這樣代課就不存在了。
3、建議今年內向社會公開考試,安置下崗代課人員
建議今年盡快向社會公開考試錄用公辦教師,對象包括582個在職代課人員、社會上有專業學歷和教師資格人員、大中專畢業生,錄用582個公辦教師。代課人員名落孫山者作自動下崗(辭退),按工齡長短適當補給安置費,終止勞動合同。
據調查,上林縣2007年徹底清退代課人員,給三年教齡以上的代課人員按一年工齡補給一個月工資額的規定一次性發放補貼,從此代課人員不再與教育行政部門存在勞動關系。另據調查,武鳴縣2006年徹底清退代課人員,按一年工齡補給一個月工資額(350元)的規定一次性發放補貼,終止勞動合同,但最多只能補給12個月。武鳴縣還給代課人員理賠失業保險費,還允許代課人員補交養老保險費。馬山縣可以模仿。
4、保留5%的代課人員。
若該縣財政的確有困難,通過考核,不能全部錄用582個公辦教師的,可以適當酌減錄用人數,保留5%的代課人員,但工資要相應提高,確保代課人員情緒穩定。
二、公辦教師分布不平衡
馬山縣公辦教師分布不平衡,縣城的公辦教師占教學人員100%,然而鄉下學校代課人員普遍得很。據抽樣統計表明,片聯初中公辦教師占教學人員95.8%,代課4.2%;片聯村級完小公辦教師占教學人員73.2%,代課26.8%;片聯37個屯級教學點公辦教師占教學人員29%,代課71%。按代課人員5%以下(即公辦教師95%以上)的標準只有片聯初中符合要求,片聯5所村級完小、片聯37個屯級教學點代課人員與5%相差甚遠。全縣15個鄉(鎮)也都類似。公辦教師分布不平衡會導致教學質量有城鄉之別,即城市教育發展快,農村教育發展慢。當然也不能完全否認代課人員的能力。
三、教師空缺不及時補上
每年都有一些老教師退休,或者有個別病傷死,使教育編制臨時空缺。多年來,往往不及時重視這方面,報告手續多,審批嚴格復雜,臨時代課工資或補充教師難以落實,一拖再拖。多數用擠壓老師的辦法來解決,使得教師編制又緊張起來。
四、農村教學點復式班教學很難開足開齊課程,素質教育有待提高
為何農村教學點存在復式班?因為我國城市少農村多,農村的特點是村屯分散人口不集中,學生數量少,村屯離村級完小很遠,小孩子不能自理而又需要家長或監護人天天照料,所以存在復式班。這些復式班有一、二、三年級合一個班的,也有一、二年級合一個班的。如片聯片37個教學點(撤并前有54個,有17個已撤并),有4個教學人員的僅有1個教學點,有3個教學人員的共有1個教學點,有2個教學人員的共有7個教學點,有1個教學人員的共有28個教學點。片聯片37個教學點中有7個教學點是單式班,有30個教學點是復式班,30個復式班當中,僅有1人任教的有28個點,教學點復式班比例達到93%。
國家教育部規定,凡九年義務教育學校一定要開足開齊課程,即小學低年級要開設語文、數學、音樂、美術、品德、勞動課;小學高年級要開設語文、數學、音樂、美術、品德、勞動、科學(自然)、實踐、英語、信息技術、成長教育課;初中要開設思想品德、語文、數學、物理(三年級化學)、英語、生物、地理、歷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實踐、成長教育課等。
僅有一個教學人員的復式班教學點要開足開齊課程可能嗎?一個人一天要上十幾本不同的書,無論他是公辦老師還是代課人員,即使他有三頭六臂也很難做得到,顧不過來怎么辦?只好僅僅上語文、數學罷了,其他學科少上甚至不上,這么龐大普遍的問題能一下子解決嗎?看來不是一朝一夕的問題。
如何才能讓這些復式班開足開齊課程?除了讓教學人員有高度的責任心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外,還要--
A、國家應該考慮增加農村復式班教師編制,最好一個年級配足一個老師(或代課人員)。給復式班增加教師編制目前沒有政策,多年來也沒有人提起給農村復式班增加教師。編制局規定中學教師與學生的比例是1:18,小學教師與學生的比例是1:23,這個規定僅僅符合城市以及完全小學單式班的要求,根本不符合農村93%的復式班教學點的要求,這種普遍現象是嚴重的問題,值得考慮的問題,值得引起重視的問題。農村孩子體格那么好,為何不比城市的孩子乖,與教育有直接關系。農村復式班應按一個年級配備一個老師,確保復式班開足開齊課程。
B、農村復式班全部撤并到村級完小,實現單式班,消滅復式班。
這種方法可以不增加教師編制,相反還能充分利用教師資源。但復式班撤并到村級完小路途遙遠,家長對子女不放心,況且小孩子如何照料是個問題。同時村級完小校舍有限,容納不下。村級完小要過度到寄宿制學校也是遙遠的事情,校舍建筑跟不上。
看來農村教學點復式班仍繼續保留數十年,所以農村復式班教學點難以實現素質教育,很難開足開齊課程,學生的知識范圍僅僅在于語文、數學,象實踐課里的交通常識過馬路應該過左還是過右的常識…安全防范知識…等非常淡薄。
C、關注復式教學。
復式教學是農村(尤其是邊遠山區)小學教育的主要教學形式之一。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引起人們應有的重視,教育主管部門和教研單位也忽略了對復式教學的研究和指導工作,使復式教學幾乎成為被遺忘的角落。隨著普及教育的開展和計劃生育的落實,出生人口數量減少、生源下降和部分農村(特別是山區)人口居住分散,復式教學仍將成為這些地區普及小學教育的客觀需要和主要形式。因此,關注復式教學,創造條件及早進行復式教學的研究,培養和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就顯得十分必要。
復式教學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課堂教學的組織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是一門比較復雜的學問,不是任何一位教師都能勝任的。能教好單式班的教師未必能教好復式班,因為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學規律、原則和方法,正確處理教材內容外,還要依據復式班的特點和實際組織教學。如何處理好“動”與“靜”的關系和交替的頻率,使橫向動靜的教學環節有統一性,縱向動靜教學步驟的承接有連貫性;如何設計課堂教學的容量、密度和節奏,把直接教學與間接教學(自動作業)相互統一、多種教學形式并存和相互統一,使“動”“靜”協調有序;如何計劃教學時間并多層次地分配最佳的教學時間,怎樣啟發、精講,怎樣設計好自動作業,怎樣培養和使用小助手,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和“師為生,教為學,動為靜”的思想;如何充分發揮復式教學的自身優勢、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等,這些具體的問題和操作方法都頗有學問和技巧,需要認真學習、研究和探索,從而有效地提高復式教學效益。
復式教學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只布置,不研究、不指導,就難以培養出勝任復式教學的教師隊伍。愿教育部門有關領導、有關報刊給予關注,并組織引導復式教學工作的研究,具體指導復式教學工作,幫助教師們解決一些具體困難,提高他們的思想水平和業務素質,把農村基礎教育推向一個新的臺階!
D、保證各鄉(鎮)中心學校人員編制的配備,加強教育教學的管理和指導
中心學校(武鳴縣稱教管會)是少不了的單位,是各鄉(鎮)教育的牽頭者。中心學校有承上啟下功能,保證政令暢通。中心學校負責“普九”、學校常規管理、電子化學籍管理、師資培訓、思想道德建設、成人教育、教研活動、教學輔導、遠程教育、兩免一補、讀書活動、安全教育、年報統計、教職工職稱、年度考核等工作,應該加強教育教學的管理和指導。然而在教學活動當中卻忽略了復式班教學,中心學校應發揮其有限的權力,重點指導復式班教學,不要單獨以單式班教學搞教研活動,復式班教學覆蓋率廣,波及面大,是重點解決的問題,要抓大范圍大問題大要害。遇到困難應積極往上反映。
五、農村學生少的教學點占用教師名額,導致局部教師緊缺
從片聯37個教學點當中還能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幾個學生的小屯也占用一個教學人員。據統計,10個學生以下教學點的有5所,導致學生少的原因是計劃生育。這些學校是片圩村內陳屯才有2個學生,九平村曾村屯有4個學生(以前曾有過45個學生),九平村東良屯有4個學生(以前曾有過52個學生),九平村壇利屯有4個學生(以前曾有過51個學生),九平村那油屯有6個學生(以前曾有過54個學生)。這5個教學點學生總數加起來才20人,按小學23個學生配備一名教師的規定,用一個老師已經得了,然而這5個偏僻山區分散很遠的教學點不符合撤并條件無疑占用了3個老師的名額,這種浪費教育資源的現象應該說全縣都有、全國都有,這是農村山區自然條件造成的。解決辦法是建設好屯級公路,將不足10個學生的教學點強行合并,做群眾并校的思想工作,讓家長把子女送到遠方教學點就讀。
馬山縣從2001年起已啟動撤并學校工作,很多應該撤并的學校都給撤并了,此項工作應該不斷地開展下去,因為生源不斷減少,撤并對象也隨之產生。
六、城鄉條件差別和教師待遇城鄉統一導致骨干教師往外流,農村教育相對落后
我國社會現狀普遍是城鄉條件差別,教師待遇沒有設立農村補貼,一些教學能手、女青年教師都調到條件較好的城里去了,導致如今鄉下代課人員比例大。城里的條件好,鄉下的條件差,工資、補貼一樣多,誰不想到條件好的城里去呢?不愿在農村教書已成普遍。教師分布不平衡使得教學質量有城鄉之別,即城市教育發展快,農村教育發展慢。要想留得住鄉村老師除非另有補貼,有政策傾斜,否則是留不住的。城鄉之別如何解決?縣教育局2008年4月份下發馬教通[2008]10號文件《關于全面清理借(抽)調教師的通知》是針對這一問題的,但涉及到的老師思想上是不解決的。
今后代課人員轉正或大中專學生就業應從“農村志愿者”這方面考慮,讓志愿者愿意在農村教學點長期工作下去,同時國家應該追加邊遠山區農村補貼,以此來穩住農村教師的流動,從而提高農村教育的發展。既然目前存在這種現狀,那就應該尋求解決途徑,如何補救呢?
《中國教育報》2008年4月30日頭版頭條《浙江實施農村教師“領雁工程”--骨干教師培訓經費由財政專項資助》寫得好。文中說,浙江省決定實施2008-2010年農村中小學教師“領雁工程”,并列入全省教育系統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針對目前浙江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仍不適應新時期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城鄉教育質量的差距仍然較大,農村中小學教師“名師少、學科帶頭人少、骨干教師少、高職稱教師少、高學歷教師少”的現象,“領雁工程”將按照統籌規劃、突出骨干、傾斜農村和欠發達地區原則,計劃用3年時間,為農村中小學培訓3.3萬骨干教師。
如果馬山縣設有山區津貼,就不會有很多老師往城里調,相反城里的老師還愿意調到鄉下來任教。再如果廣西省象浙江一樣的做法,就會慢慢地縮小城鄉差距。
七、農村學校缺乏英語、信息技術老師
目前馬山縣鄉(鎮)中心小學已經全部開設英語、信息技術課程。但是村級完小還不能開設,主要原因缺乏英語老師和信息技術老師。屯級教學點多數是代課人員要想開設英語、信息技術課程,更是難上加難。上級主管部門應該考慮小學英語教師、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調配以及培訓工作。不懂的讓他們去學習培訓,但必須是免費,因為他們的工資才350元/月。
八、學校飯堂人員無編制,農村學校學生養工友。
馬山縣公辦教師編制缺口很大,用代課人員暫時補充,如林圩鎮片聯片小學生3700人,按小學1:23的教師配備規定應該有160個教師。目前片聯配備的小學公辦教師95人,由于公辦教師不夠,臨時聘請小學代課人員65人,教學人員總數才達160人,教學人員基本足夠。然而飯堂人員卻被忽略了。
飯堂人員無編制成為全縣普遍現象,大中型學校的飯堂幾乎由別人承包,城市的飯堂人員學生可以養得起,然而農村寄宿制學校和僅有少量寄宿生的學校就難以供養蒸飯人員,由于教師配備沒有松動,用教師輪流蒸飯給學生的辦法行不通,只好由家長會決定籌資請工友,一個學生每天負擔幾毛錢請來工友才能解決蒸飯問題。如片聯初中請6個工友,每月600元工資由學生供養,又如片聯中心小學78個內善生(有49個享受寄宿生補貼)也請一個工友月工資600元,一天一個學生附幾毛錢。全縣學校請工友已成為普遍現象,這種學生負擔也是家長負擔,上級應該考慮解決,以減輕農民負擔。
國家能給學生免書費、雜費、寄宿費,而工友費卻不能解決,學校又不能收,收就是亂收費。為了學生,應該考慮學校飯堂人員編制,哪怕是同代課人員每月350元,也能減輕學生的很多負擔。當然350元也太少了,500元以上比較合適。
九、學校收費限制過于嚴格,保險、預防工作難度大。
每到開學,區廳、縣教育局、物價局等紛紛下發文件、通知到學校,三呻五令,千萬不得以任何理由亂收費,就連服務性代收費也不能代收。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是不敢亂收費的。保險公司到學校收費和衛生部門人員到學校打預防針學校不敢插手,工作很難開展,讓學生放任自流,很多學生不愿意。學生保險、預防工作難度大,不參加保險的學生如遭到意外大傷害或患重大疾病就得不到保險公司的理賠,學校、家長承擔不起;不打預防針的學生如患傳染病后果不堪設想。對學生保險、疾病預防工作應一分為二,學校應該配合協助,上級應該支持,因為這關系到學校的安全與穩定,保險、防疫不屬于亂收費范圍。
十、教師住房緊張。
前兩年,為了迎接國家級“兩基”攻堅驗收,實現中學“八室一場”,小學“五室一場”,把危房全部推倒,把老師房間騰出來做辦公室、會議室、圖書閱覽室、儀器室、少先隊活動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教師住房緊張,晚上離開學校到校外去住,早晨到學校上班。教師遠離學校,住在學校的內宿生知道班主任(或老師)不在,就容易違反紀律,甚至翻越圍墻竄出校外上網、談亂愛、干壞事等違法事情。當然教師住房緊張不是一下子能解決得了的。
十一、網吧影響學生
社會網吧的顧客不是外人,多是學生,很多網吧在門口掛著“禁止未成年人進入”,其實走進一看,幾乎是學生,是掛羊頭賣狗肉的。相關部門相當難管,除非不許辦網吧。
十二、社會賭灘影響學生
馬山縣“先鋒連萬家,三情促和諧”和“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做得很好。這僅僅依靠干部職工,星星之火。人民的力量最大,人民的人數最多,而廣大農民的意識實在太淡薄,干部職工的行動沒有感動他們,他們不顧本村本族本家的留守兒童在街頭村尾半路野外玩牌喊賭,時兒起哄,時兒鬧事,對學生影響很大。政府應該嚴抓重罰。
十三、未成年人騎摩托車不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未成年人騎摩托車,沒有駕照,有的是學生,還搭人載物的,真讓人不放心,家長應該阻止,學校應該教育,路政執法應該嚴管。2007年征兵前期,片聯有兩位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征兵體檢、政審樣樣合格,但由于無證駕駛無牌照的摩托車撞到貨車后拿到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合格的解放軍就這么少了兩個。由于無證駕駛,就連死亡賠償也了了之。如果這種安全事故出在學生,學校就麻煩了。全社會都應該加強監管。
以上是影響馬山縣教育發展的十三個方面,我們應該廣泛深入調查研究,克服困難,不斷總結經驗,給教育事業多獻一份力,相信在縣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該縣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團結奮斗,開拓進取,著力改革,馬山的教育事業一定一年比一年好。
2008年6月3日
[談談馬山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高中教師教育隨筆
2.教師教育故事隨筆
3.中班教師教育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