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石
鳳翔縣城關鎮西街小學 李佳靜
高效課堂實驗教學對于我們實驗教師來說是一項重大的教學改革,我們不僅要從自身加強學習實踐,更要注意讓學生在此項實驗中,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學會學習,感受快樂。
經過一年多的“高效”,總體感覺老師們的理念上都有所轉變,都在用“自主高效課堂的理念”指導教學,感覺孩子們的各種學習能力還有待提高。比如,老師提出一個操作要求,開始后有同學沒有馬上參與,老師讓停止后,組織各種交流匯報時,很多學生沒有停下了的意思,繼續無目標的操作著,說笑著。我想,學生沒有形成一定的好的學習習慣,我們老師怎么設計教學、怎么安排學生的座位、采取什么方式學習……我們理想中的高效課堂都成為笑談。而是極端的套用那個模式。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習慣。”對于小學生來說,從他一入學起,就引導他建立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至關重要。如果培養得法,盡早建立良好習慣,不但有利于當前的學習,還將使學生終身受益。也就是說--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實施高效課堂的基石。為了將來更好地實施自主高效課堂,建議身在一線的實驗教師要著重培養好學生以下幾個學習習慣,才能讓此項實驗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更好地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真正收到實效。
一、注意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專心傾聽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為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要求學生聽課時,思想不要開小差或做小動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仔細研究他們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要做到這點,對老師的要求就非常高,教師除了要能言善辯還得眼觀八方。能言善辯:要能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創設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情境,激發學生想去學習、想去探究的欲望。眼觀八方:上課時要時時注意每個學生的一舉一動,甚至是一個眼神,并能用委婉的語言進行引導的同時還能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
二、注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在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這樣的學習方式才會有助于學生的進步,但事與愿違,現在很多孩子一遇到難題,不是呆坐就是急于從同學那兒得到答案。其實也并非題目真的難,學生做不出,原因在于一些學生沒有找到思考的角度,缺乏思考的方法,還有些學生對自己缺乏自信,不愿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針對以上原因,教學中我時常采用的方法是:1、將題目細化,以便更有利于學生思考;2、語言激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3、放寬思考時間,讓學生能進行充分的思考。
三、注意培養學生敢說、善說的習慣
在教學中加強說的訓練,培養說的習慣,有利于學生學習信息的反饋,能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程度,便于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班級里,總有那么一些膽大敢說的孩子,也不乏膽小怕言的學生,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有敢說的勇氣。針對實際,我時時以敢說者帶動的方法激勵怕言者。教學中,對于那些愛探索、肯帶頭發言的學生,我都給予及時的表揚:你的膽子真大,回答問題時聲音真響亮;你真愛動腦筋;你說的棒極了等等。對于那些不善于發言、怕發言的學生給予期待的眼神,鼓勵的目光,并加以適當的點拔、適時的引導,增強他們說的勇氣和信心,只要他們能開口,我也會用激勵的語言,讓他感到自己也能說,也可以在同學面前展示自己。比如,當敢說者發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復述、模仿的機會讓給怕發言者,并給予鼓勵:“你也說的很好”,以此調動他們的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課中對于那些較簡單的問題,我把說話的機會也讓給怕發言者,并及時鼓勵:“你答得非常正確,很有進步。”孩子都有從眾心理,在實際教學中,我把個人的回答改為伙伴互說、小組交流等學生喜歡的方式,以此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四、注意培養學生探究操作的習慣
操作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重要的學習活動。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中創設一種學習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的發現問題、實驗、調查、收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學生愉快的操作不僅可以豐富感性知識,激發興趣,也加深了對理性知識的理解,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認真書寫的習慣。
從小寫得一手好字,一輩子受用。數學課堂也要關注學生的書寫,包括正確的寫字姿勢、握筆姿勢、寫字要工整、合理使用直尺、書本要保持整潔等等。常言道“字如其人”,有好的寫字習慣,就有好的學習習慣!這些習慣培養應該在每次作業中,長期培養,慢慢地就形成習慣了。
六、善于質疑的習慣。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從低年級開始,就要培養學生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教師要滿腔熱情的鼓勵學生發問,對不懂就問的學生要大加表揚。學生只有經過反復思考,才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根據一二年級學生不會提問的特點,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引導學生逐字逐句看情景圖,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主動設疑,由學生來解答。通過經常訓練,學生就會從“無疑”到“有疑”,從“不會提問題”到“會提問題”。還要啟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把不懂得地方記在“問題銀行”,然后老師組織大家課堂解決。這樣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的學習習慣,讓他們想問、敢問、好問、會問。這樣,學生在三年級的課堂上就會說出:“我不同意你的說法”、“我能為xx補充”……
七、培養學生進行自測評價、反思的習慣
新課標指出要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自測與評價是通過學生自己對學習的思考完成過程、實現自主學習后的實踐與反思。這里既要使學生享受到獲取知識后的愉悅心情,又要使學生感受到有待努力之處。在每節課的末尾留出一點時間,讓學生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說說:“你學會了什么?怎么學會的?還想知道什么問題?努力方向是什么?”等,經常性地進行這樣的自測與評價,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和能力,對學生長足的發展和進步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八、課外閱讀的的習慣。
要想真正學好數學,光靠課內是不夠的,數學的課外閱讀也十分重要。閱讀一些課外讀物,可以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對課堂學習裨益不少,而且在具體的閱讀中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對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也十分有好處。比如數學書上的“你知道嗎?”、數學故事等教師要巧妙設計新課之中,提高學生的知識面,開拓學生的視野。
九、合作學習的習慣。
現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一般缺少與其他孩子交流的機會,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群體觀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合作交流的機會,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對學習初始階段的學生尤為重要。目前我們的課堂教學反應出來的小組合作學習效率很低,分析一下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合作經驗,不知道從那里開始,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教師可以安排好小組學習的基本程序,有效地提高合作興趣和合作實踐。并且對于小組長、組員要細化指導,從小處抓起,使學生真正能達到“合作”。
總之,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石,是開啟學生學習的大門,讓老師們開展實驗還應該從小處入手,細化一些具體的指導,給學生點時間,培養好學生的各種能力,讓我們的實驗穩步推進,讓每個孩子都能以飽滿的熱情走進高效課堂學習中,讓課堂真正“自主高效”!
[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石]相關文章:
7.高效課堂教學隨筆
10.關于高效課堂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