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小學 景歌
教材分析
《小池》是七言絕句,作者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在這首詩里,詩人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寫了初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表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由衷的熱愛。“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寫小池環境的幽靜美麗。細細的泉水從泉眼里悄然無聲地流出來,好像泉眼很愛惜它們,舍不得讓它們多流一點。一片樹陰映照在水面上,好像非常喜愛這晴天里柔和而美麗的風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寫小池生機勃勃的景象。嫩荷葉那尖尖的角剛剛露出水面,馬上就有蜻蜓落在上面了。“小荷”與“蜻蜓”相依存,“才露”與“早立”相呼應,有動有靜,點出自然景物之間的密切關系。“小池” 這首詩通過對涓涓細流、濃密樹陰,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這些景物的描寫,形象地勾畫出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風景畫。特別是“惜、愛、露、立”幾個動詞的巧妙運用,使這優美、寧靜的畫面充滿了生機。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孩子已有一定的古詩積累,詩歌特有的韻文形式利于學生朗讀,教材為詩歌選配的畫面生動、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內容的難度。詩句中的文字注音,對于有一定自讀能力的孩子來講難度不大。但教師應通過多種手段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以利于學生對詩句內容的理解感悟。
教學目標
1.認讀4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理解詩句的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中描寫的情景。
2.指導學生根據詩句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激發學生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在教學中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編寫意圖,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進而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教學難點:讀詩聯想畫面,感受詩歌清新自然的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 以詩引詩,創設情境。
1、吟詠春天
孩子們,伴著春風,隨著春雨,春姑娘來了,她吹紅了桃花,點綠了柳樹,大地立刻成了一幅五彩的畫。有多少詩人用他手中的筆,寫下了許多贊美春天的詩。我們來背背。(學生背誦春天的詩,復習上節課的《詠柳》。)
2、(看圖)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先一個一個說,再連起來說一說。
引導學生說出:小荷花池、泉眼、樹陰、幾片生機盎然的荷葉、幾只小小的蜻蜓。
3、導入新課,揭題。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萬物是那么和諧。南宋詩人楊萬里用一首小詩描繪了他見到的這個初夏的荷花池,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
板書課題:小池
楊萬里
強調“池”是翹舌音,小池就是圖中的荷花池。
學生讀課題。
介紹作者。
1、 學生復習《詠柳》。
2、 看圖,思考回答。
3、 學習詩題,了解作者。
由復習上節課描寫春天的詩自然過渡到這節要學習的描寫夏天的詩,通過語言上的慣性,保持濃郁的詩意氛圍。再由生動的表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古詩學習的困難也就分散了一半。
二、初讀古詩,學習字詞。
三、深入朗讀,體會詩意。
1、詩人是怎么描寫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讀讀詩吧。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2、學生自由讀詩。
3、檢查自讀及識字情況。板示生字學生開火車讀。
教師重點指導:
惜,xī,11筆,左右結構,左邊豎心旁,右邊昔字邊。
照,zhào,13筆,上下結構,下邊是四點水,注意讀準翹舌音。
柔,róu,9筆,上下結構,上邊是矛字頭,下邊是木字底,注意上邊“矛”的寫法。
4、指名讀全詩,評價。
5、全班齊讀。
6、師領讀。
引導學生邊看畫面邊讀,說說詩中描寫了那些景物,在詩中找出來。學生指出:泉眼、樹陰、小荷、蜻蜓。教師板書:
“泉眼無聲溪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1、指名讀詩的一、二句,引導置疑: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誰舍不得誰?“愛晴柔”又怎樣理解?誰能說說這行詩的意思?
2、指導朗讀: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見。這么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呢?(聲音要輕柔、甜美、速度稍慢,讀中飽含“舍不得”)
3、學生自由練讀。
4、指名讀。
5、男女比賽讀。
6、師讀三、四句。
引導學生說說作者是怎樣描寫“小荷”和“蜻蜓”的?荷葉剛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樣?如果它們會說話,會說什么?
“早”和“才”詩人用得非常準確、生動。有了這兩個字我們讀起來這兩行詩眼前仿佛看見了什么?(學生交流)
多么細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斷,竟然被細心的詩人觀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你會怎樣來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7、、指名反復讀。讀出欣喜的語氣。
8、全班朗讀。
9、總結: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構成了小池優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小池寫下來,這里真是太美啦!
全班感情朗讀全詩并試背誦。
1、 學生自讀古詩。
2、 聽老師指導識字。
3、 讀古詩。
4、 齊讀。
5、 跟讀。
1、 找詩中景物。
2、 理解詩的一、二句。
3、 朗讀。
4、 練讀。
5、指名讀。
6、男女比賽讀。
7、詩的三、四句。理解怎樣描寫。
8、反復讀詩的三、四句。全班朗讀。
9、認真聽師的總結,感情朗讀全詩。
本課要求識記的字詞不多,但依然是重點,是學文的基礎。
1、啟發學生根據詩句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感知、想象出細細的泉水緩緩地涌出,綠樹茂密的樹葉遮住陽光形成的樹陰映照在清清的水面上的畫面。從“惜”和“愛”感受作者賦予事物的情感。
2、借助生動的畫面,捕捉關鍵的字詞引導學生理解,讓重點突出,使難點分散,詩意自然平鋪于學生面前。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五、寫字指導。
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7、、指名反復讀。讀出欣喜的語氣。
8、全班朗讀。
9、總結: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構成了小池優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小池寫下來,這里真是太美啦!
全班感情朗讀全詩并試背誦。
1、小荷漸漸長大,想知道他們在盛夏時節的美景嗎?(出示滿池的荷花的畫面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更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小朋友去發現,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萬物,保護環境。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1、強調“惜”字和“借”字的區別。“照”字是上下結構,上面的“日”和“召”一樣長。
2、學生練寫,師巡視指導。
1、看滿池的荷花的畫面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升華情感。
1、 區分形近字和難寫字。
2、 練寫。
感受楊萬里的又一首描寫盛夏荷花的詩,與本文輝映,增強學生對古詩學習的興趣,增加古詩的積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進而更加熱愛生活,陶冶情操。
有比較才會有進步,練寫才能把字寫好。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小池 (楊萬里)
泉眼 惜
樹陰 愛
小荷 露
蜻蜓 立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1、 知詩題。
2、 知作者。
3、 知詩意。
4、 體詩情。
教學反思
整節課,以詩引詩,以美創美,以情激情,詩意在語文課堂上輕舞飛揚,學生在幽靜的小池美景中徜徉。上課伊始,先組織學生背誦春天的詩,既復習檢查上節課的內容又讓學生一上課便沉浸于濃濃的古詩氛圍中,而后,通過看夏天圖,詩的韻味便悄然地彌漫于整個課堂,彌漫于學生的心中,打下輕松學習古詩的基調;課中,步步為營的引導,聲情并茂的描繪,多彩優美的圖畫,再現了初夏小池的美景,把學生帶入古詩所描繪的意境中,心為所動,情為所牽;最后古詩拓展與本文相輔相成。一節課就像一首心靈流動的樂章,似一篇文心涌動的詩篇,如一幅清新宜人的圖畫,引人入勝。
主線清晰,細節飽滿。教學中以詩意的自然景色直觀導入,設置濃郁的古詩學習的氛圍,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教學過程配以直觀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詩句,重難點的突破水到渠成。對詩句詩意的體會,引導逐層深入,由字到詞到句,環環緊扣,充分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后拓展延伸恰到好處。課如此文,清新、恬靜,詩意盎然。不足是可以讓學生多說一說,師包辦過多,教學過程復雜。
[《小池》教學設計 (S版二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8.新課標一年級語文下冊《小池》教案設計
10.六年級下冊s版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