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二次走進廣嶺小學的課堂,親自上一堂語文課,面對25名學生。
這幾天一直很緊張,神經是緊繃著的,生怕自己上得不好,學生不聽講。我竭力按奈住心中的不安,努力調整自己的狀態。
那天,還沒進教室,胡靜剛給他們上完一節數學課走出來,告訴我紀律很差,有個男生特別調皮,還有同學建議我去拿個教鞭,他們會比較聽話,我拒絕了。上課的時候我想了個辦法,我和他們約定了一個口號,我說:“一、二、三!”學生要跟著說:“坐端正。”我們示范了一次,我借機表揚了一位女生,這個辦法雖然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基本控制了課堂紀律。
這節課完成了教學目標中的一部分:用“大顯身手”造句,抓住關鍵詞句,了解“舉例子”的說明方法,體會機器人的神奇,這些目標也不算完全達成。
我首先請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告訴我這一段的主要內容和作用,接著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回答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機器人的神奇。話音剛落,就聽到有學生說是三個方面。看到很快有人舉手,我很高興,可是有學生向我揭發了兩個在下面看參考書的同學,我收了書,請學生自己思考,這時就沒有人舉手了。我感覺得出來,預期說學生在思考我的問題,不如說他們在竭力回想參考書上的答案。大家都沉默不語。不多時,有位男生起來回答了我的問題,他說第一個方面是講“我們的生活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第二個方面說機器人可以做越來越多的事情,第三個方面講“機器人可以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樂趣”。我當時的反映就是他答對了兩個方面,請其他同學再想想。回想起這個場景,我認為自己的引導不夠靈活。因為學生也很迷茫,他們不知道怎么找。這需要很好的閱讀能力才能回答出來,而我花費了很多時間卻只是找出答案,但忽略了過程。我想,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讓大家把第一位同學找到的答案在文中一次找出來,用一種符號劃出來,再看看他說的三個方面是否正確,不正確的原因是什么?正確的又在哪里?并觀察三句話在文中的位置,這里可以讓學生學會閱讀的方法。而且這時我應該將三句話板書在黑板上,我卻只寫了一個方面。
接下來的問題是“那些事情都由機器人來做了?”這樣就進入第二自然段的學習了,學生能直接從課文里找到答案,而且有學生提出了“大顯身手”,面對突然出現的“大顯身手”,我顯得不知所措,就讓他們解釋詞義,學生解釋的意思基本都是老師以前給他們的答案。上課之前,我有意翻看了他們的課本,課本上的幾個成語學生都認認真真到寫上了同樣的解釋。我讓他們不看書,用自己的話說,很欣慰的是有位男生給了我答案。雖然積不住怎么說的,但是我知道那是他自己的理解,而且是正確的。我在這個地方處理得不是很好,我只簡單地表揚了他,卻沒有讓其他同學向他學習。讓學生用“大顯身手”造句時,學生的思維很局限,大家覺得只有在參加某某比賽時,才能大顯身手。我本來準備了一個句子,但是因為時間不夠,自己也有點緊張,怕說不好,就沒有說。
第三段的學習中我主要講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我利用課文告訴他們這里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為進一步讓學生有所體驗,我請了一位很羞澀的男生告訴我們他媽媽的一個特點,并用一件小事說明媽媽的這個特點。他說他媽媽很關心他,有一次他從很高的地方掉下來摔了,媽媽接到電話立刻趕到學校把他送到醫院去了。看得出他對這件事記憶猶新。我在班上重復了他的小故事,并告訴大家這就是舉例子,舉例子的作用是讓被說明的事物更生動具體。
課堂到這里就基本上結束了,我終于吐了一口氣,整個人像剛參加完高考一樣輕松。
這篇課文學生學過,單我只能按我的方式來講,希望他們有新的收獲。但是經過這次實境教學,我發現了一些問題:第一,心里清楚教學環節,但在實施過程中卻讓聽課老師覺得混亂;第二,不能很好地將各個環節銜接起來,覺得語言貧乏;第三,課堂管理不到位,我的注意力更多地在我怎么講這方面,而學生的狀態如何我卻很難關注到,有學生好動,也有喜歡插話的學生,我不知道如何處理;第四,準備地的不夠充分,時間沒有控制好。
這節課應該算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堂完整的實境教學,雖然問題很多,但仍然很高興我上完了這堂課。
[《神奇的機器人》教學反思(網友來稿) (鄂教版四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美術教學反思論文
2.教學反思與評語
3.教學反思或隨筆
4.論文的教學反思
6.語言故事教學反思
7.成語教學的反思
8.成語教學反思高中
9.教學反思與隨筆
10.小學機器人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