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
1. 掌握機器人的定義;
2. 了解機器人的發展歷程;
3. 認識機器人的分類。
能力目標:
1.鍛煉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歸納總結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啟發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帶給學生們一把進入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鑰匙。
2. 培養學生獨立觀察、分析、歸納總結及團體協同決策能力,完善自身素質。
(二)內容分析:
教材分析:
1.本節的作用和地位:讓學生了解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相關知識,破除學生對機器人的神秘感,為他們進一步學習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有關知識奠定基礎。
2、本節課主要內容介紹
本節課的內容結構是:教師先播放一些視頻、錄像等(不同時期的),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機器人的有關信息;然后請兩個學生說說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機器人的樣子及其功能等;再請兩學生說說不同時期的機器人的差別(外觀和功能上的);最后再逐步的引導出機器人的定義、發展及分類等。在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中,讓學生破除機器人的神秘感,歸納總結出機器人的相關知識,并啟發其創新能力。
3、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機器人的定義、分類及啟發創新。
教學難點:
在學生與老師的互動中讓學生自己歸納機器人的相關知識,并聯系實際生活啟發學生創新能力。
二、教學過程
(一)視頻及錄像導入:
師:在上課之前,老師想請同學和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這些視頻剪輯(播放視頻及錄像剪輯)。
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發言。(引導學生回答出機器人)
(二)任務驅動
師:那他們為什么叫機器人呢?
生:先讓學生分組各自闡述自己的看法,再將每組學生的想法收集并總結后發言。
師:老師給各組的發言進行點評。(適當時候可以給予回答正確的學生及組以獎勵,培養其學習積極性)
(問答互動式,但要注意引導)
師:同學們,你們現在好好學習這門課將來你們也可以讓機器人為你服務。生活中還有好多事情我們不能去做,但機器人可以做?(舉例說明)
生:自由發言。(以下類似問題逐步引導)
(三)小結
1、總結本節課程的內容。
2、互相評價交流,鼓勵學生們表達自己的觀點(了解學生通過這次課程了解了多少相關知識,是否對機器人的定義、發展等有個初步的了解,為未來教學做好鋪墊。)
3、課后任務收集一些關于人工智能的素材。
三、教學總結:
1、視頻、錄像導入課堂。
2、利用視覺的沖擊吸引學生,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通過提問的互動式教學,了解學生思想里所想的事物,給予肯定并逐步結合日常生活引導其大膽創新。
4、在教學中培養其觀察、分析、歸納總結及團體決策能力等,完善學生的自身素質。
教學總結:
在上課之前,我先從網絡收集并準備好的“素材”,在網絡播放機器人小品片段視頻,讓學生互相說一說機器人的趣事,學生就顯得相當感興趣,這種方式比較貼近生活的實際,所以學生說起來也相當熱烈,爭先恐后地向全班學生講述,內容自然而然地也圍繞著機器人展開。之后出示課文中的插圖,讓他們來說一說機器人根據不同的應用需要,有不同的形狀結構,有程序控制,能自動工作,有行為功能,能自動執行一定的動作,并請大家給它們進行分類(小組競賽的形式)。所以說起課文的插圖也就事半功倍了。最后給同學們五分鐘時間,自學課件中機器人的發展歷程在這篇文章,并進行小結發言。這節課教學效果較好。
教學中所不足的是:
1. 播放機器人小品片段視頻后,學生想說些什么的時候,我沒有去引導學生,以致于學生的回答與我設計此環節所想象的有些出入。
2. 在課堂開始之前,沒有設置好的教學引入。
3. 學生達到了一個熱烈的情緒。沒能及時引導他們,課堂有點過于熱烈。
[《神奇的機器人》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鄂教版四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神奇的光》教案
3.神奇的電科學教案
4.神奇的浮力課件
7.神奇的紙橋教案
8.神奇的同義詞
10.果園機器人的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