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總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語言運用得恰當會產生非凡的感染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會認“魅、紳、辰”等3個生字,會寫“魅、丐、牌、紳、衷、辰”等6個字。掌握“魅力、乞丐、牌子、紳士、無動于衷、良辰美景”等詞語。
教學重、難點:
1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語言運用得恰當會產生非凡的感染力。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檢查預習情況,學習繩子次
2.初讀課文,質疑。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0課《語言的魅力》。
二、檢查預習情況:
1、音、形、義
(音)魅、漆、紳
(形)魅、牌、衷、添、陶、醉、漆、辰、丐、紳
(義)繁華-形容興旺熱鬧的城鎮或街市。
襤褸-形容衣服破破爛爛。
乞丐-生活沒有著落,專靠向人要飯或要錢過活的人。
陶醉-著了迷,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
良辰美景-天氣好風景美。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的力量。
無動于衷-不理睬,毫不關心,不動一點感情。
2、自讀課文,做到正確。
三、讀熟課文。
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
2、再讀課文,爭取正確流利。
3、同桌互讀互查。
4、指名讀。
5、自讀自查。
四、默讀課文,質疑。
五、小組討論,歸納疑問。
六、全班討論,歸納疑問。
(為什么添上幾個字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
七、作業:抄寫生字詞,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授課思路:
《語言的魅力》一課講述了詩人讓彼浩勒用有魅力的語言幫助一位失明老人的事。本節課教學力爭以題目《語言的魅力》為線索,引導學生逐步深入的理解課文。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在閱讀中發現語言的魅力,表達、思維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理解課文第6自然段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此,本課教學中,教師可創設情境,采取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等形式結合課文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展開想象進一步感悟語言,體會語言的魅力。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語言教學的外延就有多大。因此,課堂上我安排了讓學生運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語的練習,將課內與課外有機地聯系起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人添上那幾個字后木牌上的語言所產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語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詩人添上那幾個字后木牌上的語言所產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語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板書課題
2、讀課題,說說你對魅力的理解。
3、說說生活中你覺得有什么很有魅力?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感受語言的魅力。以課題為突破口,理解體會“魅力”的意思,激發學習課文興趣。為什么詩人讓彼浩勒添上的那幾個字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這節課,我們就來弄清這個問題。
二、新課:
1、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邊聽邊回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說說具體在這篇課文中有鬼力的語言指的是什么?(教師板書)從總體上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本課有魅力的語言指的內容。
2、再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想一想:詩人讓彼潔勒加上那幾個字前后,情況有什么不同?
(2)結合重點詞句全班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抓住木牌內容變化前后行人的態度、失明老人的感受所發生的變化,來體會加上這幾個字的巨大作用。)體會有魅力的語言所產生的巨大作用,激發探求魅力所在之處的好奇心。
3、細讀課文,重點研究第六自然段:
(1)自學思考:詩人讓彼潔勒加上的那幾個字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
方法提示:
①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②劃、邊讀邊動筆劃出相關內容,感受深的地方請做批注。
③議、獨立學習后可小組討論。培養學生自學、小組學習的能力
(2)全班交流:針對學生的發言,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體會。屏幕適時出現“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藍天白動,那綠樹紅花,那鶯歌燕語,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引導學生抓住語言文字進行體會,培養學生的理解、表達能力,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第6自然段。(自由讀,指名配樂讀,全班配樂讀)讓學生在讀中進一步體會語言的魅力。
4、練習為下面的圖畫配上有魅力的警示語。
(一幅是關于愛護花草的圖,一幅是關于節約用水的圖。)
(1)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
(2)以小組為單位推薦有魅力的警示語并進行評價。
5、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6自然段。
(2)(選做: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將自己的警示語推薦給學校、公園或寄給報社。)
創設機會,讓學生在學語言、用語言的過程中提高表達能力,并在實踐中進一步感受表達語言的魅力。
[《語言的魅力》教學設計 (鄂教版四年級上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