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真高興我們又一起學習了,在學習新課之前,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句話,想聽嗎?那就是“文章不是無情物”,(老師邊說邊板書,板書完畢,師深情地、略帶沉思地吟誦著這一句話,以激發學生對這個語句產生美感,為學習新知識創設濃郁的詩意氛圍!)
師:同學們,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
生1:老師,我知道,這句話就是說每篇文章都是包含著作者的某種思想感情的。
生2:老師,我是這樣理解的,“文章不是無情物”就是說文章一定是有感情的,如果說文章沒有感情,它就不是文章,或者說它不是一篇好文章。
師:真不錯,說得真棒。一篇文章里面不包含著某種思想感情,它就不是一篇真正意思上的文章了,這樣的文章是不會打動人的,不會有人看的,那么你們能不能從已經學過的文章中舉個例子來說明呢?
生1:《荷花》一文所展現的就是一種生命的激情。
生2:《我愛故鄉的楊梅》一文表達的是作者對故鄉楊梅的喜愛之情。
生3:《火燒云》一文表現的是作者對大自然美景的贊嘆。
……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那你們知道這一篇篇飽含深情的文章是怎么來的嗎?
生1:老師,我認為是作者把他平時所看到的東西寫了下來。
生2:老師,同學們,我很贊成剛才李錚同學的觀點,但是我覺得作者不僅是把平時所看到的東西寫下來,還會把做過的事情寫下來,就像我們平時寫日記一樣。
師:對,文章就是作者在生活中對自己所經歷過的事物有所感悟,然后飽含深情地把它寫下來的,因此,老師現在繼續送你們一句話了,來,老師邊板書,同學們邊猜這句話的內容好嗎?(老師板書:“文章源自生活來”,“生活來”三個字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出來。)
二、創設情境,走入生活
師:同學們,現在請你們隨老師一起走進生活吧。
(課件展示美麗的夜景圖:被烏云遮住的月亮,平靜的河面上浮著一只點著漁燈的船。微風吹過,河面波光粼粼,有如無數顆星星在閃爍。)
生:哇--好美呀!
好漂亮呀!
生:(齊誦: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師:(故作驚奇地)看著這美麗的圖畫,你們竟然想起了同一首詩,詩題是什么,作者是誰?
生:查慎行的《舟夜書所見》
師:看來,大家預習能力很強,而且自主性很強,以后老師在這方面可要多搜集一些信息。那么,剛才我們談到“文章不是無情物”清代詩人查慎行在這首《舟夜書所見》所包含的感情會是什么呢?
三、品味詩句、理解詩意、想象意境
師:(深情投入品誦詩句,給學生一個積極的暗示)
生:(在老師的感染下,學生帶著剛才老師提出的問題,不由自主地吟誦起詩句,教室里頓時書聲瑯瑯,詩意濃濃。)
生1:老師,我從詩句中體會了一種感情,那就是作者覺得漁民很勤勞,你看,從“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這句詩中,我就想到了漁民打夜工,正在一網一網的打著魚,打到魚后那去賣錢,用來養家。
師:哦,你從詩中讀出了詩人對漁民勤勞精神的敬佩之情。那么請你把你理解體會出的感情讀出來好嗎?
生1:(深情投入地讀,感情傾斜在前兩句)
生2:老師,我從詩句中體會到漁民是辛苦,你看漆黑的夜晚,大家都去休息了,他還在打魚,這多累啊!
師:恩,你讀出了漁民的辛苦,那么你會帶著什么樣的感情去讀這首詩呢?
生2:我會帶著對漁民的同情去讀這首詩。
生2:(語調略低沉,傷感地吟誦這首詩)
師:(聽著你的朗讀,老師也突然有些傷感,是啊,漁民多辛苦啊,其實,我們同學們的父母也有很多是很辛苦的,是不是有些觸景傷情了呀,如果你有了共鳴,不妨讓我們一起讀讀這首詩吧)
(大部分同學朗讀這首詩)
生3:老師,同學們,我從這首詩中既體會到了悲,也體會到了喜。
師:(很感興趣)哦?請把話說具體些。
生3:我覺得詩的前兩句是悲,第三句是喜,第四句是悲。
生4:老師,我有不同意見,我認為詩的前兩句是悲,后兩句是喜。
師:哦,為什么?理由呢?
生4:(有些靦腆,紅著臉搖搖頭,表示不能作答)
師:在這首詩中包蘊著作者什么樣的感情變化呢?我們不妨去反復吟誦詩句本身吧。
(師生共同入情入境地品讀詩句,邊讀邊思考)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反復地吟誦了《舟夜書所見》這首詩,你們心中是否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呢?是哪一句詩甚或是哪一個詞引起了你特別的關注,然后給了你這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呢?
生5:老師,同學們,我特別注意的是:“孤”字,孤獨的船上點著孤獨的燈,孤獨的燈兒發出微弱的光。
師(插):燈光微弱的就像……
生5(接):就像是一只螢火蟲發出的光一樣。
師:所以,你從這句話中體會的是一種……
生5:是一種悲傷的感情,感覺它的力量太小了,太弱了。
師:哦,好無助啊!那么帶著你所領悟到的這種感情讀讀這首詩吧!
(生5無限傷感地朗讀)
生6:老師,我特別關注的是“月黑”這個詞,我覺得,當時天空是非常黑暗的,而這么一盞孤燈,這么一點微弱的亮光,怎么能驅除這巨大的一片黑暗呢?所以,我覺得前兩句要讀出悲傷,無可奈何的感情來。(生說完情不自禁地朗讀起來)
生7:老師,我不贊同,我覺得在漆黑的夜晚,看見一盞漁燈堅持在那兒亮著,我覺得是看到了一種力量,一種溫暖,所以“孤光一點螢”一句應該要讀出希望喜悅之情。(生自我示范性的朗讀)
生8:老師,我很贊同生7的觀點,而且我感興趣的是“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師(插):你知道“散作滿河星”是什么意思嗎?
生:(很多搶著說)是天上的星星倒映在河面上。
師:(故意)這倒奇了,難道星星原來簇擁在一起,然后因為要做廣播體操了,便四散開來,成了滿河星了?
生:(大笑,繼而恍然大悟)
(很多學生搶著說)老師,老師,我知道了,這里是指漁燈映射在小河上,河面被微風吹起了波浪,便把這燈光弄碎了。散來了,變成了滿河的星星似的。
師:好一個弄碎了,散開了,被你們這么一說,老師的腦子里頓時便浮現出這種畫面了。
同學們,你們也閉著眼睛想一想,看一看能不能想象出這一動態的過程。
生9:老師,我懂了,原來弱小無比的漁燈,現在卻成了無數的星星,這里的力量變得強大了,讓我覺得更加充滿了希望,更加充滿了信心。
生10:老師,我所關注的是“微微風簇浪”,“孤光一點螢”,因為有了適當的條件,才可以轉化為力量無比的“滿河星”。
師:就好比一個小小的你,看過去是那么的弱小,無助,可是你來到了我們的學校,它給了你學習,發展的好條件,你將來也一定會“散作滿河星”,成為有所作為的人。來,讓老師祝福你。(深情的擁抱孩子)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讀讀這首詩,一起把祝福送給她好嗎?
生11:老師,我所關注的是“一點螢”,它能夠“散作滿河星”最關鍵的一點是它自己能發光。
師:(興奮地急切走到學生面前,拉著學生的手,攬著學生的肩,動情地說)你說得真好,縱然環境再好,如果我們自身不努力,又怎能“散作滿河星”呢?怎能有所作為呢?
師:同學們,可以非常驕傲毫不夸張地說,我們班的同學是非常優秀的,讀一篇文章,讀一首詩,竟然都有自己獨特的感悟。你的感情也許和詩人是重疊的,也許已經超越了詩人本身。來,同學們,讓我們為自己的成功喝彩。
四、積累語言,深化認識
師:這么好的詩,這么好的情,想不想把它永遠留在心中呢?來,我們一齊背背。
(……略)
(下課鈴聲想起)
師:(即興朗誦起一首自編的詩)脆脆鈴聲響,頓感一身輕,沖出教師外,玩鬧任你行。好嗎?
生(部分同學大叫):不,老師,我們不下課,我們還沒有學過隱,不想下課,舍不得下課。
師:(笑)哦,同學們,你若有千種不舍之情,可“更與紙上說”呀!我們剛才不是學習了“文章不是無情物,文章源自生活來”嗎?(生情不自禁的附和著詩句)我們剛才一起度過的四十分鐘,便是我們的學習生活呀。它屬于你,也屬于我。我們都可以把在這段生活之中產生的感情用詩,用文字表達出來呀!
(生頓悟)
[《舟夜書所見》教學實錄 (鄂教版三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4.舟夜書所見古詩句
8.日記教學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