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的9個生字,會寫本課的8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精彩片段;
3、體會文中描寫井岡翠竹的重點句子的表達效果以及作者對井岡翠竹的贊美之情;
4、初步領悟”記敘“”描寫“”議論“等不同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描寫井岡翠竹的語句在文中所起到的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了解時代背景并體會井岡翠竹所象征的堅強不屈、默默奉獻、樂觀向上的革命精神。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井岡翠竹嗎?它做過武器殺傷敵人,做過竹筒盛飯,做過紅軍的扁擔挑著中國革命從井岡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國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用場。
1.簡單介紹井岡山毛竹的生長情況。
2.出示課題:
(1)解釋課題:翠,綠的意思。
(2)介紹作者:袁鷹。
(3)設問啟發:為什么說“井岡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難忘的是毛竹”?
二、檢測預習,了解學情。
1.檢查讀音:
(1)教師出示生字: 匪、嗥、硝、鎖、糧、腥、稠、茨、殷。
(2)學生認讀并組詞。
(3)教師重點強調:“嗥”“稠”“殷”的讀音。
2.檢查朗讀
(1)學生自由練習通讀課文,教師深入學生了解學情。
(2)學生把自己認為不容易讀通的句子再給大家讀一讀。
三、整體感知課文: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反饋交流。想想課文講了什么?
3、全文共分為幾部分?
四、學生閱讀課文,理清結構,找出線索。
要求思考:
1.結合讀中提示,理清全文結構,寫作順序,并思考提示中有關問題。
2.全文結構及順序:由竹子外形寫到功績,先總后分,結尾總結點題。寫竹之外形,按遠近順序,寫竹之功績,按過去到現在的時間順序寫。找出線索:竹之功績。
3.具體寫竹子時,作者分別聯想到些什么?
4.劃出使用精彩的動詞,思考其好處。
五、質疑問難:
1.引導學生從內容到寫法等方面給課文提出問題。
2.教師小結:為什么說“井岡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為什么說“井岡山的竹子是英雄的井岡山的象征”?
六、課后作業:
1.繼續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說“井岡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為什么說“井岡山的竹子是英雄的井岡山的象征”?
2.積累詞語:讀一讀,寫一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測
1.聽寫詞語
糧食 封鎖 委員 稠密 派遣 搖撼 殷切
郁郁蒼蒼 重重疊疊 成年累月 魂飛魄散
亭亭玉立 堅貞不屈 血雨腥風 意氣風發
2.說一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品讀感悟,探究交流
1.井岡山的毛竹是怎樣的?
(1)學生談感受
(2)引導學生體會“遠處”“近處”“有的……好似……”的詞語在本句中的表達效果。
(3)指導朗讀,引導背誦。
2.為什么說“井岡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1)靜心默讀課文3-9自然段,想想井岡山竹子的革命功績表現在哪些方面?
(2)用“----”勾畫出描寫竹子用途的句子。“搭、做、盛、蒸、擺”。用~~~~~~畫出作者使用修辭手法的句子,并在旁邊標明修辭手法。排比、反問、設問、引用等修辭手法。
(3)教師引導學生匯報交流,重點理解下列句子:
①出示:“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擔,多么堅韌,多么結實,再重的擔子也能挑得起。”
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借助手中資料理解。
②出示:“血雨腥風,毛竹青了又黃,黃了又青,不向殘暴低頭,不向敵人彎腰;竹葉燒了還有竹枝;竹枝斷了,還有竹鞭,還有深埋地下的竹根。”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井岡山的毛竹在革命年代里所起到的作用,體會作者對毛竹的贊美之情。
板書: 當年--堅貞不屈默默奉獻
③出示:“這些青翠的竹子,沿著細長的滑道,穿云鉆霧,呼嘯而來。它們滑下溪水,轉入大河,流進贛江,擠上火車,走上迢迢的征途。”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加點詞語體會句子在表達方面的特點。
(4)引導學生體會:井岡山人民對中國革命的不懈的無私的貢獻及其精神對中國革命深遠的影響。
三、總結提升,情感升華。
1、感悟文章主旨。
出示:“井岡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
2、師生互動,全班交流。
3、從文中受到什么啟發?
4、說說井岡翠竹為什么使人難忘,作者歌頌的只是翠竹嗎?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運用2和3。
3、預習第六課。
板書:
抗敵的武器
貢獻大 援軍的工具
深遠的意義
遠看 革命戰爭年代
井岡翠竹
革命的竹子 (過去)生命力頑強(葉、枝鞭、根)
近看 (外形)(功績) ↓
(現在)開發寶山(“踩、攀、盛、蒸”)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修竹滑道(搭起、翻越、找尋、踏遍)
走上征途(滑、轉、流、擠)
[《井岡翠竹》教學設計 (鄂教版六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3.翠竹林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