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來暑往,一年又一年,學生來了一批又走了一批,每個暑期開學面對陌生的班級名單,班主任們在沒有見到學生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對這些問題學生的研究,那些刺頭就成了研究的焦點,他們有什么特點?因為這些所謂的問題學生在自己一年里的工作中是最傷腦筋的了,作為只有兩年班主任工作的我更是把轉化問題學生作為一件大事來做,期間也有很多迷茫與困惑,這次有幸拜讀了萬瑋老師的《遭遇問題學生》感覺茅塞頓開,這本書用鮮活的事例科學的理性的對問題學生的類型,形成原因及如何面對問題學生的方法和策略進行了詳盡的闡述,給我更多的啟示以及工作上的指導。在這本書中我找到了自己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在這里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成長需要耐心,對待問題學生需要堅持,我們不能急于求成,我們應該耐心的引導,細心的呵護那些蒙上灰塵的心靈,把我們的愛延伸到那些被遺忘的角落,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熱愛欣賞學生,這樣問題學生不在是問題。
很多時候或者說很多老師關注更多的是那些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而那些學習差,思想差,行為差的學生被我們無情的定位在遺忘的角落里,可是當我們與那些我們眼中的問題學生目光相對時,你是否讀出了他眼神中的期待。他也渴望得到我們的關注,我們的肯定。但是當他們僅存的那點自信和被肯定的渴望被我們忽略,有些學生因此失去了自信將自己封閉起來,總覺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別人,更多的學生是背道而馳的選擇了特殊的行為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比如:有些學生大聲喧嘩,可能只是想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有些學生激怒教師,也許只是因為教師一個輕蔑的眼神,有些學生拿別人的東西,可能只是滿足自己的一種心理欲求,有些學生離家出走,可能只是因為父母親缺乏一句溫暖的話語。。。這些學生用這樣的方式就是想讓我們注意到他,不要把它放在那個被遺忘的角落,他們也需要陽光需要雨露。
萬瑋老師在書中詳細分析了問題學生的成因,觀察的準確分析的精辟,原因有來自社會,來自家庭,來自自身的成長,也有來自學校,當然也有我們這些施教者。
我們要分析問題學生的癥結所在,尋找轉化他們的技巧,幫助那些問題學生重返正確的軌道,用愛的力量讓他們重新融入集體,讓他們具有歸屬感,我們必須讓問題學生意識到自己屬于這個班級,從而建立起“我們同屬一個班”的“我們感”和“歸屬感”班級成員在心里上發生共鳴,對成敗榮辱有共同感受體驗,他們才能產生相應的情感和相互情感依賴關系,沒有一個學生不希望從班級中獲得肯定,鼓勵和支持,而學習困難的學生更渴望從學校,班級和同學中獲得肯定,鼓勵和支持,以擺脫困境,這也是促進問題學生轉化的有效策略之一。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做,就能讓學生產生良性發展的愿望。
其實如果我們出現了問題學生,真正要反思和改變的是教育者自己,作為班主任我們在工作中要注意
一、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古人曰:“欲速則不達”。一方面,“問題學生”身上的“問題”的存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由于家庭、學校、社會的多種因素長期影響,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晶”。因此,我們在轉化這些“問題學生”身上的“問題”時,切不可畢其功與一役,想一口吃成一個個胖子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問題學生”的轉化常常具有反復性,不少班主任認為僅憑自己的幾句話或幾件事就可以轉化好一個“問題學生”。其實這只是班主任自己的美好愿望而已。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情,“問題學生”的轉化是曲折的、迂回的,前進是事物發展的必然,但有時也會出現反復倒退的現象。有這樣一位班主任,他根據自己工作的經驗結合學校、班級、學生的情況制定了班級管理得若干規定,并且公布上墻。事隔不久,當他偶然得知班里幾個住校學生有幾天沒在校內就餐,而是在外就餐時頓時火冒三丈,當即指派學生請來家長,接下來就是痛斥學生與家長,結果轉眼學生干脆玩起了失蹤。幸虧發現得及時,要不后邊的亂子可就大了。因此我們必須對“問題學生”的轉化工作地艱巨性和和反復性要有充分的估計,要給學生改正缺點的時間,要允許他們在一定程度、一點范圍內“反復”,太過急于求成,只能適得其反。因此我們絕不能犯這樣的錯誤,所為“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便是這個道理。
二、不為浮云遮望眼
作為班主任,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被學生“轉化”的假相所迷惑。“問題學生”中有不少學生是服從家長的命令來到學校,就像我班的王鵬,干什么也不能激起他的興趣,對學習一點興趣沒有,對未來也沒有一點想法,完全是媽媽逼著來的,總也踏實不下來。這些孩子自己的內心深處根本就不想待在學校,由于越來越多的學生父母忙于工作,沒時間看管孩子,他們就成了絕對的“自由人”,他們習慣了“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隨心所欲”的生活,他們從內心深處厭倦了“白天端端正正上課,工工整整做作業,晚上還要忙于家庭作業的生活。”作為學生,他們真的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一些學生為了取得班主任老師 的信任,往往表現出很聽話的樣子,課堂上正襟危坐,衛生時沖鋒現陣,見面問好,點頭說是。于是,不少班主任就認為學生是個好學生,放松了對他們的思想教育。殊不知,他們這么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取得老師的信任,一旦脫離了老師的視線,他們就恢復了其廬山真面目。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明查秋毫,投過現象看本質。
三、構建等邊三角形
學生、家長和老師之間有如一個等邊三角形,如果處理不好,就不能圍成等邊三角形,甚至不能圍成三角形。面對這樣一種微妙的關系,很多老師在“問題學生”出了出了“問題”后總是頻繁的家訪和干脆叫家長來學校,,一下子把學生、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系搞的十分緊張,。如果頻繁的請家長,勢必引起家長和學生的反感,老師付出了許多,但收效甚微,而叫苦不迭。其實面對“問題學生”即使請家長,也應在和學生正面接觸和其一起分析事情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之后。再將家長請到學校,由其將事情的經過講出,并談一談自己的認識,以及今后的改正措施,讓家長了解實情。這樣才能在學生中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同時也贏得了家長的尊重和信任,彼此之間的關系才會更融洽。這樣才能構建一個穩健的等邊三角形,時刻讓學生置于這樣一個等邊三角形之中。
在書中第二章開頭有這樣一句話很值得我們思考:“孩子,不是你不能學好,而是我還沒有找到教好你的方法”。我們要想轉化問題學生,就要從內心中真正的理解問題學生,我們要發掘學生問題背后的深層原因才能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萬瑋老師在書中引導我們,在施教過程中我們要調整自己的想法,在不同標準下問題學生的的界定也不盡相同,我們教師要有良好的心態,面對問題學生不急不躁,必要時可以做一些讓步,再次我們要站在問題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可以讓教育管理更加有效,面對問題學生時我們要運用情感的武器,蹲下來講話,讓他們找回自信,讓他們從內心中愿意親近你,愿意與你交流,所以說愛的投入就成為我們與問題學生的聯系紐帶。
愛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愛的份量沒有輕重。把愛伸向被遺忘的角落,用一雙溫暖的手去撫慰那不被注意的心,為孩子撥開心頭的烏云,給孩子送去明媚的陽光,這才是真正的愛。新一代的教師就應有開闊的胸襟,把愛無私奉獻給每個孩子,不管大小、強弱、品行的優劣,并把這一點看作是自己的本份,視作一種至高無上的樂趣,這就是愛的教育。即使枯萎的心也能蘇醒,即使冰凍的感情也能融化,因為這是世界上最博大、最深廣的愛。這樣的愛,能容納一切,能融化頑石,能點石成金……
相信,只要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用愛心播種,架起教育的橋梁;用智慧耕耘,精心捕捉教育的契機。那么,學生就一定會在我們的鼓勵、期待中變得更乖、更好,進步也就會更大,學生身上的“問題”也就會慢慢地消失。“問題學生”終將不會有問題。
[把愛伸向被遺忘的角落 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音樂教師隨筆
2.歷史教師隨筆
3.教師數學隨筆
4.教師工作隨筆
5.美術教師隨筆
6.關于母愛隨筆作文
7.教師隨筆感悟
8.有關路過教師隨筆
9.教師生活隨筆
10.美術教師工作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