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析】
本課共有兩首詩。《敕勒歌》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描繪了敕勒川大草原的美麗風光,詩中意境雄奇壯美,語言豪放明朗。《望廬山瀑布》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寫廬山風景的詩。詩中運用了寫實、夸張和比喻的手法,描繪了廬山瀑布的磅礴氣勢。
【設計理念】
根據詩歌的特點,本課設計借助課件再現詩歌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主探究,體會本詩語言的豪放、意境的雄渾,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字。學習新偏旁火字旁。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首詩的意思。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背誦課文。
難點:體會詩的意境。
【教具準備】
教師:教學掛圖、敕勒川草原錄像、廬山風光錄像。
學生:搜集有關李白的資料。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聲像激趣,引入新課
1、導入:我們祖國風光秀麗,山河壯美。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地方看看。
2、播放敕勒川草原風光錄像。
3、學生看完錄像,談談感受。
4、談話:這個美麗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一千多年前曾流行著一首贊美敕勒川的民歌,直到現在,人們仍然非常喜歡這首民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它。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自由讀詩句,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小組合作讀詩句,互相糾正字音,把詩句讀通順、讀流利。
三、熟讀古詩,了解詩意
1、再讀詩句,想象本詩描繪的畫面。
2、在全班交流你想象到的畫面。
3、老師重點指導。
如:①“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情狀。
②“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畫面。
四、想意境,背古詩
1、學習了《敕勒歌》這首古詩,你最喜歡的是哪句?
2、把這首詩背給大家聽。
第二課時
一、看錄像,引新課
1、廬山是一個游覽勝地,有誰到過哪里嗎?說說你的感受吧!
2、學生觀看廬山風光錄像,談談看后對廬山的印象。
3、導入新課:廬山風光秀麗,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來觀賞,留下了許多有名的詩篇。你們有知道的嗎?今天我們來學習贊美廬山瀑布的古詩《望廬山瀑布》。
二、知詩人,解詩題
1、介紹李白(師生交流搜集到的資料)。
2、解題:“望”說明了什么?能把“望”換成“看”嗎?
三、讀詩句,悟詩情
1、自由讀詩句,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四人小組合作讀詩句,互相糾正字音,把詩句讀通順、讀流利。
3、自由讀古詩,邊讀邊想:讀懂了哪些詞,還有哪些詞不明白?
4、全班交流。
5、老師指導理解仍未解決的詞語。
如:①觀看課件理解“生紫煙”中的“生”的意境(彌漫)。
②為什么說是“掛”前川?因為作者把眼前的情景看成是一幅畫。
③看錄像體會“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氣勢,體會夸張寫法在詩中的作用。
④為什么把瀑布比做銀河?根據銀河與瀑布的相似點理解。
⑤什么是“落九天”:傳說中天有九層,九天是最高層,詩句給氣勢磅礴的廬山瀑布增添了神奇色彩。
6、指導朗讀,體會詩意。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四、想意境,誦詩句
1、學生朗讀詩句,邊讀邊想象詩句描繪的景色。
2、讓學生看著掛圖,背誦詩句。
3、背誦詩句,評選背書小能手。
五、記生字,寫生字
1、認讀本課要認的生字:川、爐、尺、疑、銀。
2、利用換偏旁方法記憶:爐廬銀很;
師生共同探討方法記憶:疑。
3、指導書寫“尺、掛、流、煙”四個字。
六、總結收獲,布置作業
1、我們和詩人一起走近廬山瀑布,感受到它的磅礴氣勢。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句詩?
2、請同學們課后搜集喜歡的古詩,準備舉辦一個古詩朗誦會。
[《敕勒歌》、《望廬山瀑布》教案 (S版二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9.望廬山瀑布教案
10.望廬山瀑布優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