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靜寧縣四河鄉(xiāng)教育辦 何永生
【摘要】在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21世紀的今天,多媒體輔助教學為教育注入了一股活力。然而,我們最基層最偏僻的鄉(xiāng)村小學教育,在運用現代化教育教學媒體的同時,要關注傳統(tǒng)教育中好的做法,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主旋律,分年級、分層次、分階段地強化訓練,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基礎教育增磚添瓦。
【關鍵詞】 關注小學 養(yǎng)成教育 永恒 分年級 分層次 分階段 強化訓練
“三尺講臺度春秋,半截粉筆伴終生”這是過去傳統(tǒng)教育時代對教師工作的高度概括。然而,21世紀的今天,信息化高速發(fā)展,多媒體輔助教學如同雨后春筍,煥發(fā)勃勃生機;如同陽光雨露,照耀和滋潤著每個角落。此時此刻,尤其是我們身處最基層最偏僻的鄉(xiāng)村小學教師,又該如何抉擇呢?縱觀近年小學生的發(fā)展狀況,可喜可憂,喜的是學生的思想活躍了,性格開朗了,但身后隱藏著種種人人皆知但又被忽視了的現象:作業(yè)中的錯別字多了,作業(yè)書寫亂了,格式不講究了,學習習慣差了……這些接踵而來的現象,我們該怎樣面對了?我認為:一些好的傳統(tǒng)教育法不但不能丟,反而要重視。它決對不會拖教育的后腿,反而能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特別是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應成為小學教育永恒的旋律,分年級、分層次、分階段的強化訓練便是其跳動的音符。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強調了為師者潛移默化的榜樣效力。的確,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離不開教師的示范,更離不開教師的嚴格指導與要求。我從教十多年,最深的感受是:對學生的要求一定要嚴,要正。古語說得好: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下面我就從小學生書寫習慣、閱讀習慣及作息習慣的養(yǎng)成三個方面,淺議小學的養(yǎng)成教育。
1.書寫習慣的養(yǎng)成 一旦成為學生,就要寫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書寫的規(guī)范工整與否,作業(yè)的格式要求及作業(yè)本的整潔程度,不是靠學生的本能就能做好的,而是靠教師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反復指導與要求才慢慢形成的。這指導與要求的過程正體現著教師的工作,是教與學的互動過程,是習慣的形成過程,是教學的重心。如果我們輕視這一過程,則預示著教育教學的殘缺甚至失敗。當然,不同年級的學生,要求不同,目標不一。如像一年級學生就應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筆畫順序、書寫占格等習慣,這是關鍵。如果這一關過得好,則以后各年級水到渠成,螺旋上升。
2.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 一旦學習,就要閱讀,閱讀質量的好壞,取決于學生的閱讀品質。閱讀品質簡言之就是閱讀習慣的好壞。低年級學生雖然閱讀能力差,但要有閱讀的啟蒙培養(yǎng),可到了三四年級,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則極為重要,這關系到一個學生后來的閱讀水平。到底怎樣做呢?我覺得除了正常閱讀課本內容外,還應增加課外閱讀資料,如教師可選擇一些適合學生閱讀又樂讀的課外小人書等,讓他們按時按量堅持讀,并把自己的閱讀所得以講故事等形式講給其他學生聽。這當然要靠老師堅持不懈地組織,否則徒勞無功。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旦養(yǎng)成,則受益終生。我慣用“課外預習,課前5分鐘質疑、解疑”的模式督促學生預習,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當然,同一個目標的實現,每一個教師有自己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再一一定論。
3.作息習慣的養(yǎng)成 學校生活與家庭、社會生活最不同的是作息時間的緊湊性安排。學校的作息時間就是老師和學生行動的指揮棒。這個棒運轉的好壞決定著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作息時間的合理分配與利用程度,影響著一個學生的學習質量。如有的教師和學生把在校的學習時間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而放在了課外的活動、休息時間上,卻事倍功半,與之不同的是能夠合理高效利用學習時間、分配學習時間的人,卻事半功倍。當然情況千差萬別,但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的作息習慣,是很重要的。“寧可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也不從課外2個小時磨時光。”這是我時常教導學生的一句話,也是我踐行的諾言。學生一旦養(yǎng)成了科學合理的作息習慣,就等于由學會變成了會學,是可贊可賀的。
綜上所述,小學教育是養(yǎng)成教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小學教育永恒的旋律,是我們不遺不棄的,各個年級不同的目標要求則成了跳動的音符。如何演奏好鄉(xiāng)村小學教育這首交響樂,有待我們每個教師鉆研、探究、尋求行之有效的方法與途徑。
[永恒的旋律跳動的音符--淺議小學養(yǎng)成教育 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1.小學音樂教師隨筆
4.教師隨筆小學語文
9.小學教師教學隨筆
10.小學教師的讀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