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的青春 教學設計
[
教學設計示例
一、教學目的:
1.認識5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好句。
2.了解歐陽海舍身救列車的經過,學習他奮不顧身排險,把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的崇高精神。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二、教學重難點:
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提高自學能力;理解"遇險排險"這部分的內容,體會歐陽海舍生忘死的精神。
三、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課前閱讀小說《歐陽海》的部分章節;收集有關歐陽海的故事。
2.預習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3.把不懂或不明白的問題記下來。
(二)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壯麗的青春
理解課題: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什么?(青春就是青年時代,壯麗是雄壯而美麗的意思。)
師:課文是怎樣描寫歐陽海那雄壯而美麗的青春呢?大家先自己學習課文。
(三)自學課文:
放手讓學生自讀。要讓學生先讀懂閱讀提示,把握閱讀要求,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作適當的指導,指導交流和朗讀。
布置自學要求:
1.邊讀邊劃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不理解的詞用"ΔΔ"做上標記。
2.按閱讀提示要求自學。
(1)朗讀課文,邊讀邊在頭腦中浮現課文中描寫的情景。
(2)想想課文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3)課文中遇險和排險的部分,多讀幾遍,讀出感情來。
(四)指導閱讀:
1.匯報自學情況:
(1)先由學生匯報自學的收獲或不明白的問題。教師根據學生自學情況,做進一步指導。學生可以按照自學要求匯報,也可以學懂一點講一點。如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還有哪些詞不理解;又如知道哪些自然段是寫遇險和排險的內容等等。教師在檢查過程中,可根據要求詢問學生是怎樣學的?也可以補充一些學生沒有講到的問題。總之,教師以指導點撥為主,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初讀課文。
(2)生字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字形。
(3)指導略讀課文。
①在讀的過程中,你頭腦中浮現出課文中描述的哪些情景?(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用課文中的語句或自己的話,描述以下畫面均可:黑馬竄上鐵道以后;火車風馳電掣逼近;歐陽海飛身躍上鐵道;歐陽海安詳地閉上眼睛。)
出示課本中的插圖,為學生創設情境,營造氛圍。
②在理解課文內容方面,要把握兩點:
A.當時的情況"萬分危急"具體表現在哪里?(黑馬竄上鐵道;火車風馳電掣逼近;距離越來越近,時間只有短短的幾秒;可能發生的嚴重后果)
B.歐陽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③運用前面學過的了解敘述順序的方法,自己練習理清課文順序。(如學生出現不同意見,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比較,這樣會越辨越明,切不可由老師包辦。)
第一段(1-3),第二段(4-11),第三段(12-13),第四段(14-16)。
板書:進入峽谷――遇險排險――壯烈犧牲――載入史冊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師適當作些指導、點撥,或進行范讀。
遇險部分有較多的短句、感嘆句、省略句,要讀好,讀出感情來。如,“50米,馬不動!40米,馬不動!30米,馬還是一動不動”這三個短句,有三個遞減的數字,三個“馬不動”(第三個是“一動不動”),三個感嘆號,反復渲染“千鈞一發”的險情,朗讀時節奏要漸快,語調較急促,語氣應漸強。又如第13小節,有自然景物的描寫,又有英雄犧牲時的細節描寫(兩個“看看”與“一絲微笑”),朗讀時應體會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把握好朗讀的感情基調。
板書:奮不顧身 青春獻祖國
(四)總結全文。
歐陽海是湖南桂陽人。195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三次榮立三等功。1960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3年11月18日清晨,年僅23歲的歐陽海,奮不顧身推軍馬救列車,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歐陽海曾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如果需要為共產主義的理想而犧牲,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也可以做到--臉不變色,心不跳。”這句樸實無華的話,由于他的壯烈殉國,更加閃耀著真理的光輝。這個故事伴隨著幾代人的成長,今天我們再讀,同樣能夠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五)詞語積累
1.在課文的學習中,你記住了哪些好詞好句?說說好在哪里。
例:“好險的一道峽谷,兩道鋼軌,明晃晃,亮錚錚,像條彎曲的臂肘,繞過山腳,吃力地延伸過來。”這是一個比喻句。把“兩道彎軌”比作“彎曲的臂肘”。另外,從“吃力”一詞可以看出作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
“一首時代的頌歌,一支青春的樂曲,在一個戰士英勇獻身中譜成”23歲的生命雖然是短暫的,但他的事跡和精神永遠被人們歌頌。
2.把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
[壯麗的青春(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壯麗的青春課文原文及教案設計
10.青春勵志美文:青春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