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讀書的時候,酷愛古文,也做過古代漢語老師的追星族,所以對今天要學習的《古詩四首》,我成竹在胸。課程的進行也的確如此,學生通過畫面感知到了《山行》一詩中深秋山林色彩明艷的特點,通過反復誦讀體會到了《江雪》作者那份千萬孤獨的冷寂以及寒江垂釣的人格力量。聽到學生的精彩回答,我不禁欣欣然起來,滿懷信心地開始了第二課時的講述。在《濤聲依舊》悠揚的樂曲聲中,當我引導學生通過感悟《楓橋夜泊》動靜結合的畫面,產生情景交融體驗的時候,一個學生的問題使我沾沾自喜的感覺戛然而止。
“老師,這里的‘烏’不是烏鴉的意思。”亞妮在我示意后站起來說。
什么?不是烏鴉!亞妮的話剛一出口,我的眉頭就皺了起來。但是,直覺告訴我應當聽完孩子的話。
“說說理由。”我沉住氣問孩子。
“‘烏’,在這里實指當地的水老烏,即馴養后用來捕魚的鸕鶿。”
怎么是鸕鶿呢?記憶中、《教參》上,甚至學生手中的《跟我學語文》都沒有見到這樣的解釋啊!一時間,我無法確定,看著亞妮堅定的神情,我猶豫著。
亞妮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從抽屜里拿出一張打印紙。顯然是有備而來。
“‘烏啼’并非‘烏鴉啼叫’。‘烏’在這里實指當地的水老烏,即馴養后用來捕魚的鸕鶿。杜甫有詩‘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黃魚’,其中的烏鬼指的就是鸕鶿……”
亞妮得意地揚起頭,盡情地沐浴在大家詫異的目光中。我微笑著讓亞妮坐好,在贊許她的同時頭腦里快速地進行分析辨別,可是一開口,竟然語訥起來。
“同學們、同學們,亞妮說的很有道理。老師需要考慮一下。”看著學生們或驚訝、或不解、或疑惑的神情,我頓了一頓,紅著臉說:“這首詩讀起來瑯瑯上口,我們多讀幾遍。”
好不容易,學生在我的“啟發”下,暫時轉移了注意力。
度過了如芒在背的20分鐘,我匆匆趕回辦公室,打開電腦開始搜索。結果,我應當感謝我的學生,幸虧沒有草率地打斷她的講述,她的置難使我在備課之外又發現了許多新知。可是在短暫的欣喜之余,我更加躊躇了,這么多和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迥異的觀點怎么引導他們理解呢?畢竟學生的體驗、思維能力還有限,能一下子理解這么多與生活認識不同的見解嗎,我陷入了沉思……最后,還是指導老師提醒了我:讓學生也上網找資料,由他們自己來理解詩句。
他們能理解這些問題嗎?我帶著疑慮忐忑不安地走進了教室。結果出乎我意料:
生:“月落”不是“落月”。“月落”是月亮已經落山,也就是當時已經不能看到月亮;而“落月”是正在漸漸下沉的月亮,說明當時還可以看到月亮。
生:“霜滿天”與寒霜并不矛盾。這里是說詩人因無法入睡而站在船頭已經很久很久了,身上不知不覺就被霜沾染了,茫茫夜氣中一定正彌漫著滿天寒霜。
生:我知道“月落”喻示長安失守和唐王朝的衰落,“烏啼”鮮明地刻畫出安祿山叛軍的猖獗,“霜滿天”則反映出戰亂給整個國家造成的蕭條景象和緊張氛圍。
生:詩人看到的是江邊斜臥的楓樹和它在水中的“倒影”,同時也看到了船上斜掛的漁燈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發現它們都是“相對而眠”。這情形恰恰與詩人的孤單形成了某種說不出的反差,讓他感慨萬分!所以,“對愁眠”的真實含義是“對愁難眠”。
生:詩人是先聽到鐘聲后才會想起--這是從寒山寺傳出的鐘聲,可是詩人有意將這兩者的次序顛倒了。也就是說,正常的應該是“夜半鐘聲到客船,姑蘇城外寒山寺”。這種寫法是為了突出當時詩人的思鄉愁緒,同時也為營造一種特殊的意境。
我未曾想到,無法生成的課程資源竟然成為學生學習、探究新知的增長點。在詳細查閱資料、充分準備之后,學生不僅在具體的語境中領悟了古詩暗喻、“倒敘”寫法的運用,正確理解了詩句的意思,而且還掌握了相關的水文地質知識和歷史知識。聽著學生條理清晰的分析、深刻詳細的理解,我從心底里贊嘆他們的表現:這一個個善于思索發現的“亞妮”,儼然就是一個個博學的小學者、一個個和張繼肝膽相照的小詩友。
為了避免無法生成的尷尬,在強調學生自主探究的同時,教師需要對開放性的課程資源進行精心詳細的準備。只有師生雙方都走進語言文本的深處,體驗到其中蘊涵的情感,才能“底氣”十足地進行交流生成,課堂才能靈動起來。
[遭遇無法生成--《楓橋夜泊》教學反思 (西師版三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4.西師版認識人民幣課件
10.一棵橡樹西師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