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入新課
一、課前交流
1. 組織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展示美麗的大自然(若沒條件制作課件,可出示一些圖文資料),讓學生陶醉其中。展示人類對自然的有效利用和隨意破壞造成的不同結果,再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2. 引入,解題:同學們,大自然神奇美麗、充滿生機。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來學習一個大自然中發生的真實故事(板書課題),題目是什么意思?(自然規律。)大自然的規律給我們人類什么啟示?這就是我們要共同探究的問題。
二、初讀課文,把握文義,整體感知
(一)出示小黑板上的自讀要求。
1. 輕聲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音節,多念幾遍,把生字念會了,再往下念。
2. 勾出課文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應該積累的四字詞語(教師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新詞),借助工具書,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這些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思。
3. 用較快的速度默讀全文(默讀時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默讀的速度每分鐘不少于300字),自主思考:海龜是怎樣遇難的?小組內相互交流。
(二)學生按要求自讀自悟,小組交流。
(三)檢查自讀情況。
1. 教師對易出錯的字形、字音:“穴”、“吁”、“佇”、“肴”進行指導。
2. 學生匯報海龜遇難的經過,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進行補充、指導。
三、精讀課文第1~5段,交流閱讀體會
1. 教師給學生介紹資料:加拉巴哥島。
2. 抽一名學生范讀第1、第2段,其余思考:“我們”旅行的目的是什么?幼龜要進入大海所面臨的危險是什么?
3. 學生交流匯報。(要從兩方面引導學生了解幼龜生存所面臨的危機:它們除了容易被食肉鳥吃掉外,還有就是它們與成年海龜體重的懸殊-不及1%。)
4. 過渡:那天“我們”上島的時候,快到黃昏了。“我們”很快就發現一個大龜巢,“我們”看到了什么?請大家齊讀第3段。(學生齊讀。)
5. 讓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欲出又止”、“躑躅不前”、“突兀”、“企圖”這些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6. 面對這驚險的一幕,“我們”是什么態度?向導是什么態度?你認為誰的態度是正確的?請大家讀一讀、找一找、議一議,在小組內發表自己的見解。
7. 組織全班交流,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我們”“緊張”、“焦急”、“不能見死不救”和向導“見慣不驚”、“若無其事”、“極不情愿”的不同表情態度及原因,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閱讀見解。
8. 分角色讀“我們”和向導的話(第4段),齊讀第5段。
四、精讀課文第6~12段,體會文章情感,獲得思想啟迪
1. 引讀第6段:向導抱走幼龜不久-(生讀:“成群的幼龜……愚不可及的蠢事。”)
2. 針對第7段的內容組織討論:為什么說“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對于作者的分析,你有疑問嗎?(教師要培養學生學會透過現象分析原因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如果學生能對作者的分析質疑,教師要引導學生由產生問題到分析問題直至解決問題。)
3. 指導朗讀,可分組讀第6~8段,齊讀第9段。要指導學生讀出震驚的語氣。
4. 過渡:為了彌補“我們”的錯誤,“我們”是怎樣做的?
5. 自讀第10段,邊讀邊想象沙灘上驚心動魄的場面:“我們”拼命地救幼龜,數十只食肉鳥爭先恐后地搶食這些沒有反抗能力的幼龜,幼龜也在拼命地往海里爬。想一想應該怎樣讀。抽生讀,評價后再讀。
6. 引導學生想象當時沙灘上的寂然靜止和“我們”心情的不平靜。大家都在反思自己關愛小動物的善舉怎么會造成這樣的惡果,都不說話,終于,向導忍不住了,發出了他的悲嘆。齊讀向導發出的悲嘆。
7. 如果你們就是作者和旅行的同伴,聽到向導發出的悲嘆,你們會想些什么?請說說吧。
8. 讀最后一段,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自作聰明”、“走向反面”,并聯系上文來理解這段話的意思:“我們”救下第一只出巢的幼龜是沒有遵循自然規律的自作聰明的行為,這種行為的結果與“我們”的主觀愿望背道而馳-大多數幼龜葬身鳥腹。這段話是作者從這件事中總結的教訓,它告訴我們:人類雖然是自然界中最聰明的生靈,但人類做事也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僅從人類自身的主觀愿望出發,不遵循客觀規律,即使是好心,也會帶來惡果。背誦這兩句話,記住教訓。
五、延伸與拓展
1. 交流自己在生活中因為好心而辦的傻事,教師相機指導。
2. 教師介紹資料:動物的相生相克。
3. 師生交流從電視欄目“人與自然”、“動物尋奇”、“探索與發現”看到的一些內容。(如果學生不太了解,教師要推薦學生多看這些電視欄目或相關的書籍。)
[自然之道 教案教學設計(西師版五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3.自然之道課件
7.自然之道讀后感
8.西師版認識人民幣課件
10.自然之道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