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家禽”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注釋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感受文言文的韻味。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我們每天都在用語言與人交流溝通,我們現在所用的語言,叫做“白話”,所寫的的文章就叫做“白話文”。而我國古代言語則比現在的白話文精練、簡潔。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孔子說過的話嗎?來,讓我們再請一個同學來讀一讀,齊讀: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來,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談話導入:
1.剛才我們說到的語言稱為文言,以文言寫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選自《世說新語》的文言文--楊氏之子(板書)。
2.讀題,解題。 “氏”在字典里的解釋是:
3.我們預習過課文,在這里應該選擇哪一個意思?“楊氏”可以解釋為楊家,“楊氏之子”意思是姓楊人家的兒子。初讀,讀準
1,請打開課文,讀課文,把課文中的每個字讀準確。指名讀。
1.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文言文(板書:文言文),文言文中每個字或詞也許包含豐富的意思,在朗讀上和白話文也有很多不同之處,先聽老師怎么讀出古文的韻味,在哪些地方做了停頓,請你用停頓線在文中做上記號。
2.校對。師再讀一遍。你的停頓記號做對了嗎?校對、修整好了就趕緊也學著老師的樣子把字音讀正確,注意停頓把課文讀出味道來。
3.檢查,指名讀。開火車讀--正音--。評價:注意了停頓,如果能用氣息把詞語連起來會更有古文的味道。
(1)著重強調以下字的讀音:為 應(多音字,讀第四聲)
(2)引導學生讀準停頓: 家禽
(平時的家禽指的是?這里的家禽意思是?這里的“禽”不是家禽,“禽”指的是鳥,飛禽走獸。這里的“家”和“禽”各自獨立表達意思,因此要停頓。齊讀句子)
(3)連起來讀--齊讀
再讀,讀懂
1.根據剛才我們的朗讀中的停頓和下面的注釋,你能不能來說一說課文中的5句話分別是什么意思?通過朗讀,我們不難發現這個故事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事情發展順序。那么我們就一句一句說下來好嗎?
2.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惠是通假字,跟智慧的慧是一個意思。那課文為什么不直接用智慧的慧呢?老師在課前查了《辭海》,《辭海》中“惠”主要有這么3層意思:1、仁慈2、柔順3、跟“慧”相通,意思是聰明。仁慈、柔順合起來就是說有禮貌、有教養,說話做事得體,所以,作者特別用了這個“惠”。這個孩子姓什么?“楊”板書。
為/設果,果/有楊梅。
誰為誰設果?水果里有楊梅,書寫“楊”。只有一種水果“楊梅”嗎?怎么看出來呢?設-擺,那是很多水果呢!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君”是什么意思?表示對對方的尊敬。你聽出其中的味道了嗎?來,誰來說一說?
話里有話,弦外之音。
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夫子”是對學者或老師的尊稱。應聲就是指很快的。你聽的出其中的味道嗎?
3,現在老師來說意思,你們讀準這句話好嗎?
4,增加點難度,我們用對歌的形式來讀課文吧!怎么對呢?老師問,你們來答。楊氏子何許人也?何許人來訪,如何?楊氏子設何果?孔如何曰?兒又如何曰?
配樂搖頭晃腦地讀一讀。
5,意思了解了,你覺得這個孩子怎么樣呢?
從哪里可以看出他的聰明?
為設果。 甚聰惠啊!
應聲答,反應很快呢!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不假思索,甚聰惠!
夫子是尊稱,說話很得體,真的很有教養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抓住對方的姓氏也來回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再讀一讀你還讀出了什么?比較“未聞”,他如果不禮貌,對孔君平不尊重的話呢,如果這個小孩直接這樣回答:那么孔雀就是你家的鳥了!這樣回答就不得體.因為孔君平畢竟是來拜見他父親的,這樣會讓客人尷尬!前面加一個“未聞”,看注釋,“未聞”是什么意思?他表達的時候拐了個小彎--
是啊,孔先生,我可沒有聽說孔雀是你們家的鳥啊。這樣既不動聲色地反駁了對方,又不讓對方難堪。是不是很有教養啊?(生點頭) 我可沒聽說孔雀是您家的鳥兒啊!很巧妙地“回擊”了他。加上“未聞”多么得體呀!多么尊重長輩呀!
師:讀書就要逐字逐句地體會,就要細細地品賞。就要咬文嚼字,這樣才能把話中話都讀出來。果然是甚聰惠!
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
讀懂了這句話,如果來者姓柳呢?你怎么回應?姓梅呢?你們也甚聰慧啊!姓蒲呢?
6.這楊氏之子思維之敏捷,言語之巧妙,讓人回味無窮!再次讀課文,帶著自己的感受讀,配上音樂讀。
8.交流:展示白話文和古文兩組對話,在對比中進一步感受到文言文精煉、簡潔的特點。
讀好,背誦
1.課文只有短短5句話,僅僅55個字,卻包含了這樣豐富的內容,這么有趣的故事,能把它背下來嗎?師說白話文,咱們先一句一句來。
指名背1個--你怎么背出來的?(多讀、抓住關鍵詞,理解了背)指名背2個--齊背
2.希望課后同學們多讀些古文,搜集一些精妙的語言 ,如諺語、幽默故事、古今笑話、廣告詞、對聯、歇后語等,和同學們交流交流。也可以收集相聲、評書或影視劇的精彩對白,試著演一演,我們一起來開展一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這是小學階段學生接觸的第一篇古文,所以,在備課的時候就把教學目標定得相對簡單了點。沒有想到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古文的這一點。只是想孩子能讀準停頓,理解意思就差不多了。但是,上完了課,再次回到課堂,回到沒有學完的課外古文補充,孩子們說的很好。基本上的學生都能自己大概讀懂,而且也能讀準課文的停頓。那么,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琢磨。
課文一共有5句,我是不是可以這樣設計:第一句,由我說,由我讀,完全是由我告訴他們學習的方法。然后第二句,讓孩子們試一試。我扶著教。下面幾句,就可以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嘗試著了。從后來卓老師的教學中,我發現盡管孩子們的反應不是很熱烈,但是孩子們都皺著眉頭在思考,而且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學習,并且學得不錯。這樣的話,就比我的課堂充實了多了。孩子們不僅學會了這一篇課文,而且初步學會了學習古文的方法,“受之魚不如受之漁”,這不正是我們要的嗎?
所以,我要在以后得備課中,先準確地定位目標,想一想如何能交給孩子更多!
[《楊氏之子》教學過程及反思]相關文章:
10.鐘氏之子文言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