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教老師:泉州市第二實驗小學 黃劍峰
指導教師:劉香芹 呂佩紅 陳麗紅
科學精神是科學家從事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對我們來說,科學精神也需要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一點一滴地培養。默讀下面的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事?作者為什么說懷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師”?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21* 我最好的老師
懷特森先生是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記得第一天上課,他給我們講授的是一種名叫“貓猬獸”的動物。他說這種動物一般在夜間活動,因為不能適應自然條件的變化而絕種了。他一面侃(kǎn)侃而談,一面讓我們傳看一個顱(lú)骨。我們全都認真做了筆記,然后是隨堂測驗。
當他把卷子發下來的時候,我驚得目瞪口呆,因為在我寫下的每一個答案后面,竟然都被畫上了一個刺眼的紅叉叉。我得的是零分!可這不公平,因為每一道題都是根據我的課堂筆記回答的。而且,吃驚的并不是我一個人,我們班上的所有同學都得了零分。
“很簡單,”懷特森先生說,“關于貓猬獸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編造出來的。這種動物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因此,你們記在筆記本上的,全部是錯誤的信息。難道你們根據錯誤的信息得出的錯誤答案,還應該得分不成?”
不用說,我們全都氣炸了。這算什么測驗?懷特森算哪門子老師?
懷特森先生似乎根本不理會我們的心情。他說,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wěi)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他告訴我們,當時他讓我們傳看的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貓的頭蓋骨,并且,就在那堂課上他還提醒過我們: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從來沒有發現過這種動物的痕跡--那么這個頭蓋骨是從那兒來的呢?當時我們中間居然沒有一個人提出疑問。“其實我的破綻還有很多。其中包括貓猬獸這個古怪的名字,你們卻都深信不疑。”為此他特別強調,本次測驗的零分記錄都將寫進每個人的成績報告單。同時,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不要讓自己的腦子睡大覺,一旦發現問題,就應該立刻指出來。
從此,科學課對于我們來說就成了一種“冒險”。懷特森先生總是想方設法讓我們來接受他的挑戰。有時,為了駁倒他的一個貌似正確的“論點”,我們常常會在課后花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去思考和論證。然而,正是在一個個饒有趣味又充滿刺激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增長了見識,也逐漸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這是一種終身受益的教訓。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理解懷特森先生的做法。有一次,我把懷特森先生的方法介紹給一位朋友。他聽后嚇壞了,說:“他怎么能夠這樣來糊(hù)弄你們呢?”我立刻看著那位朋友的眼睛,并告訴他:“不,你的看法錯了。”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評價略讀,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閱讀材料的大意;評價瀏覽能力,重在考察能否從閱讀材料捕捉重要信息。”由此可見,略讀教學應做到:粗略,抓大放小、有所側重;自主,放手閱讀、體現個性;應用,以點帶面、遷移運用。即內容上,做到把握大意、擇重取難;方法上,注重自讀自悟、討論交流;應用上,強調遷移運用、加強實踐。
【預設目標】
1、在自主閱讀中讀讀記記“編造”、“教訓”、“駁倒”“論證”、“迷信”、“權威”、“糊弄”、
“出人意料”、“目瞪口呆”等詞語;通過舉象、結合語境、替換詞語等方法理解“侃侃而談”、“出人意料” 、“迷信”等重難點詞語的意思。
2、用瀏覽、默讀、復述等方法自主閱讀、把握大意并對“獨立思考”等科學精神的重
要性有所感悟,同時擇重取難有側重指導賞讀,提升閱讀力。
3、通過做批注、寫感受;個性表達、討論交流;體會寫法,指導運用等方法加強語文實踐,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2、齊讀課題,突出題眼。
二、放手閱讀,討論交流。
1、瀏覽課文,用“--”畫出總寫句并交流:懷特森先生是一個怎樣的老師?
2、仔細默讀1--5自然段,思考、批注并交流:懷特森老師有哪些出人意料的舉動?
3、指導朗讀:不用說,我們全都氣炸了。這算什么測驗?懷特森算哪門子老師?
4、且讀且思:懷特森先生是不是最好的老師?
5、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最后四個自然段,討論交流“最好老師”的依據。
6、教師引領學生再讀課文“最好老師”依據的句段。
7、獨立思考、實話實說: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三、體會寫法,遷移運用。
1、復述課文、體會寫法。
2、嘗試練筆、課堂交流。
3、擬取題目、教師小結。
板書設計: ?
我最好的老師 !
△△
一 事 一 議
“貓猬獸” 獨立思考
【設計說明】
《我最好的老師》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五組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具體描寫了懷特森老師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學過程。第一天上課, 懷特森老師給我們講授“貓猬獸”這種動物, 我們根據課堂筆記做的隨堂測驗竟然都得了零分, 原來懷特森老師講的關于“貓猬獸”的一切都是編造的, 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 學會獨立思考, 獨立判斷, 具有懷疑的能力。課文結構清晰簡潔:先詳細具體地描寫了一堂科學課的經過, 而后概括簡略地描寫了此后的科學課成了一種“冒險”, 最后寫了“我”從中發現的道理和得到的啟發。在寫法上屬于“一事一議”的文章,這是本組課文共同的一個寫作特色,同時也是練筆的訓練點。
略讀課文怎么教?這是當前小語界一個熱點話題,現結合本課教學設計談談自己對略讀教學的思考與探索。
一、內容理解上求“略”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會略讀,粗知文章大意。”在略讀課文內容理解上,不能精研細讀、面面俱到、求全求深,正所謂“精讀得法,略讀得益。”要讓學生運用從精讀課文教學中所獲得的瀏覽、默讀等方法進行自主閱讀、把握大意、有所感悟。因此,我設計四個層次清晰、邏輯嚴密的主要問題:懷特森先生是一位怎樣的老師?懷特森老師有哪些出人意料的舉動?懷特森先生是不是最好的老師?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學生圍繞問題通過自主閱讀、劃劃寫寫、討論交流、簡要復述等方法讓學生把握課文大意。
二、重點感悟上求“精”
略讀課文不能上成精讀課,但也不能走馬觀花,只停留在初讀的層面上草草了事。在課文的精彩、重點之處還是要引導學生細讀品味,否則就成了“泛讀”。在略讀教學中,字詞不作為重點,但是“侃侃而談”卻是理解的難點;“出人意料”雖然不難理解,卻“牽一而動全身”;“迷信”雖然耳熟能詳,卻容易產生歧義。因此,我通過“舉象”、結合語境、詞語替換等方法引導學生理解。“不用說,我們全都氣炸了。這算什么測驗?懷特森算哪門子老師?”不僅難讀,而且表達方式特別,于是,我擇難練讀。作者獲得的道理是課文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自主閱讀、討論交流,并設置“焦點訪談”、“情境引讀”、“實話實說”讓學生暢所欲言、個性表達,反復品味。
三、語文實踐上求“豐”
略讀教學“略”的是教師的“教”,而不是學生的“學”,應該做到“教略而學豐”。略教是為了讓學生更多地語文實踐。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獨立思考、書寫感受、討論交流等方法讀懂文本,并鼓勵學生秉持科學精神讀出自己;同時引導學生從關注文本內容到體會寫作特色,并指導學生遷移運用于實踐,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提高教學效益。
附:執教者簡介
黃劍峰,男,泉州市第二實驗小學高級教師,市優秀青年教師。執教《晏子使楚》獲市閱讀教學比賽第一名,《趣寫傳話》獲全國首屆新課程課例評選二等獎、省作文教學比賽一等獎及最佳現場教學獎,《不愿長大的小姑娘》錄像課獲全國一等獎。幾年來致力于“閱讀經典,以讀促寫”之研究,撰寫十幾篇文章發表于《小學語文教學》《基礎教育》等CN刊物。
[《我最好的老師》教學設計--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五組略讀課文]相關文章:
10.競爭戰略讀后感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