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艷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11個生字。
2、 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 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4、 閱讀與想象相結合,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教學重點:
1、 了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
2、 落實“分清文章的主次”這一重點訓練項目
教學難點:
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曾經觀賞過神奇秀麗的溶洞嗎?請一兩個同學說說,并展示他們的照片。今天,我們來到金華的雙龍洞,一起欣賞這綺麗的大自然美景。
二、學習生字
1、 小組合作學習
2、 全班匯報
1) 易讀錯“浙”、易寫錯“聚”
2) 組詞并析疑
3、 讀一遍字詞
三、檢查朗讀
1、 自由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2、 四人小組比賽讀每個自然段。
3、 全班評價,引導同學客觀地評價。
四、了解游覽的路線。
我們上路了!四人小組合作,完成游覽示意圖。金華→羅甸→路上→洞口→外洞→ 孔隙→ 內洞
1、 請一組上臺填寫并解說。
五、學習第一二三自然段。
1、 把路線圖和課文內容對照著看,那些段落是我們學習的重點呢?(4567段)
2、 那為什么還要寫123段?路上已是風光無限了
3、 第一自然段交待了--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4、 全班讀第二自然段,說說看到什么景物?
映山紅、油桐、粉紅的沙土、新綠--一片明艷
5、 溪流一路唱著歌,歡迎著我們到來。
讀第三自然段
6、 欣賞讀:“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
師范讀,全班讀
六、我們來到洞口了,想對洞內的美景一覽為先嗎?
展示美圖,想繼續學嗎?下節課我們再細細欣賞。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3課《記金華的雙龍洞》,讀課題。
我們一同隨著葉圣陶老先生從金華出發,經過羅甸就漸漸入山。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眼前一片明艷,耳邊溪流潺潺,迎著溪水抬頭望去,看!雙龍洞到了!
二、學習課文。
這高大的溶洞,景象奇特,我們一起來到洞口,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請你用筆劃下來,再讀一讀。
1.洞口 寬 像橋洞
(1) 指讀,讀出寬大的感受。
(2) 明確學法:洞口這部分我們是先找出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再把體會讀出來。
過渡: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繼續學習。經過寬大的洞口,就來到了外洞。這里又是怎樣的景觀呢?
2.自學外洞,把自己的收獲匯報給大家。
高、大 仿佛到了個大會堂 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誰能把這種奇特的感受讀出來?
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經讓我們感到很奇特,更令人驚嘆的是,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快來看看吧!
3.出示幻燈片:
內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僅通水道,長10 余米,寬3米多。內外洞的相隔與相通,形成了雙龍洞最鮮明的特色。古詩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如欲觀賞,唯有平臥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不得稍有抬頭,有驚而無險,妙趣橫生,堪稱游覽方式之一絕,有“水石奇觀”之譽。
(1)自讀第四段,說說孔隙給你什么感受?(窄小、低矮)
(2)說說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
1) 船小--
a. 找讀句子;b.“仰臥”怎樣臥,體會出什么?(矮)c、那些詞句能突出船小? 沒法容第二個人。體會出什么?(窄)d、小結:“矮和窄”都是小的特點,因而船小可以體會出孔隙小。
2) 行船的方式--
a.找讀 工人拉b.為何不能“劃”
3)乘船的動作--
a.找讀 b、哪個詞最能表現出孔隙小?(貼)找同學演示。 c、問:都是那些地方貼著船底?從……到……到……到,總而言之是沒有一處不都著船底,為什么要這樣? d、如果把貼改成“靠”可不可以?(因為“靠”不如貼緊密,不能表現出孔隙小) e、小結:“貼“用的太好了,從作者的動作也可以體會出孔隙的小?
4)感覺--
a. 齊讀 b. 感覺到什么?擠壓(1)方向不同(學生示范) (2)為什么會有擠壓的感覺? 稍微、一點兒 c、指導朗讀:孔隙中,隨時都有撞破額角、擦傷鼻子的危險,隨著小船在孔隙中慢慢的行進,作者的心情也會越來越緊張。因此,這一部分要讀出緊張的情緒。 1、 練讀 2、 指名讀
(3)看幻燈片填空。
過渡:這樣的水石奇觀,游覽后真令人拍案叫絕。下面讓我們有感情的朗讀第四大段。
我們乘船從孔隙經過,大約走了八、九米就來到了內洞。這里又有什么樣奇特的景觀呢?
4.默讀第五大段,用我們上面的學習方法進行個人學習。再分小組討論。思考:在內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然后有感情地讀出來。
(1)黑 漆黑一片 什么也看不見
(2)寬廣
(3)洞頂的雙龍
(4)石鐘乳和石筍 名目有四十多種。形狀變化多端,顏色各異,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觀賞。
(5)展示圖片,加深體會。
(6)出示資料:
洞內鐘乳石、石筍眾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黃龍吐水”、“倒掛編幅”、“彩云遮月”、“天馬行空”、“海龜探海”、“龜蛇共生”、“青蛙盜仙草”、“壽星與仙桃”等景觀,幻化多變,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龍宮。
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像神仙、像動物、像宮室、像器用……名目繁多,造型奇特,再加上那搖曳的燈光,忽明忽暗,讓我們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令我們驚嘆自然的奇異,請大家有感情地讀讀內洞這部分。
過渡:就這樣,我們隨葉老又仰臥在小船里,通過孔隙出了洞。
三、總結:
(1) 結合板書總結全文,分清文章的主次,體會雙龍洞景觀的奇特。
這節課,我們隨葉老游覽了金華的雙龍洞,洞中的景觀令人驚嘆。主要寫了洞中的什么景觀呢?(孔隙和內洞)次寫了什么?(路上和外洞)那孔隙的奇妙,石鐘乳和石筍造型的奇特,真不愧為大自然中又一奇特的景觀。(景象奇特)而且,還掌握了游記的學習方法,那就是抓住游覽中作者的所見、所聞,體會作者的所感和對山水、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
(2)發散、積累、運用:學生出示相關的圖片或文字,進行課內外結合。
老師知道,同學們在課下也結合課文從書中、報刊中、網絡上找到了許多與課文相似或相關的材料,下面根據課文和資料的描述,展開合理的想象,分小組設計“內洞”和“孔隙”處的解說詞,輪流擔當導游。
(3)針對學生的展示進行總結。
同學們從網絡上、書中、報刊中以及親身的游歷中,搜集到豐富的材料,《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給我們帶來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更豐富的知識,和搜集資料的途徑、方法,希望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也能這樣做。
板書:
23.記金華的雙龍洞 景象奇特
金華→羅甸→路上→洞口→外洞→ 孔隙→ 內洞
明艷 寬 高大 窄小 黑 大 奇
雙龍洞
金華山雙龍風景區的核心景點之一,位于景區中心。洞口兩側分懸鐘乳石,形如龍頭,非常逼真,故名雙龍洞。洞內泉水清澈,此水終年不涸,清澈見底,游人夏天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之感。故有"石勝太湖,水比三泉"(金山、惠山、虎跑)之贊。洞壁摩崖石刻"雙龍洞"三個大字,相傳唐人手筆。洞中壁"洞天"兩字為宋代書法家吳琳手書。洞頂崖壁上一排橫字"三十六洞天"五個大字系近代著名書法家于右任的手筆。進洞,必須仰天平臥小舟中,徐徐送入洞內,臉面相距穴頂僅數寸。奇中有趣,趣中寓險。"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千尺橫梁壓水低,輕舟仰臥入回溪。"這正是雙龍洞的獨特誘人之處。其中"黃龍吐水"一景,深得近代文學大師郁達夫的贊賞,喻之為"盆景小瀑布"。
作者郵箱: zoe127@tom.com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6.《核舟記》教案
7.囚綠記的教案
8.小石潭記教學教案
9.《幼時記趣》教案
10.小石潭記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