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家店鄉洗甲河小學 馬維剛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12個生字,掌握10個要求會寫的字,理解“粗糙、茂密、吮吸、戀戀不舍”等詞語的意思。
2、了解小獅子愛爾莎的生活習性,感受“我”和愛爾莎之間的深厚感情。
3、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即懂得課文的記敘順序是按小獅子愛爾莎的成長過程安排的。
4、懂得“我”把小獅子放回大自然的原因。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1、能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圈點、勾畫、摘錄,自主閱讀,相互協作,大膽交流,獨立體驗。
2、能把在當地了解到的動物的景況與文中的人、事、物、情結合起來,并發表獨自的見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我”和小獅子之間的深厚感情,培養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體會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
二、教學重點:
1、懂得課文的記敘順序是按小獅子愛爾莎的成長過程安排的,懂得“我”把小獅子放回大自然的原因。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三、教學難點:
能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圈點、勾畫、摘錄,自主閱讀,相
互協作,大膽交流,獨立體驗。
四、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奧地利女作家喬伊亞當森。文章講述了“我”精心馴養失去母親的小獅子愛爾莎,最終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作家用極其樸實平和的語言,細膩地刻畫了“我”和愛爾莎在一起生活的情景,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了“我”對愛爾莎的真誠呵護以及愛爾莎對“我”的無限依戀,反映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表現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主題。
五、教學建議
學習本篇課文要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清敘述的順序,了解小獅子愛爾莎的成長過程和生活習性,重點感受“我”和小獅子之間的親密感情,體會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
六、自學建議: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了解課文大意.
2、收集、整理有關獅子的生活習性和分布等有關資料,并樂意與同學交流;有條件的學生可以閱讀奧地利作家喬伊.亞當遜寫的《野生的愛爾莎》這本書及觀看據此改編的電影《生而自由》,并樂意把自己所喜歡的情節講給同學聽。
七、教學時數:2課時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隨著聲聲咆哮,出現雄獅頭動態近景;出現獅子圍獵捕食動態畫面。)
師:獅子被稱為獸中之王,是一種兇猛的大型食肉動物,下面我們來看一組獅子捕食的鏡頭。
師:可今天我們學習的《小獅子愛爾莎》這篇課文中的獅子愛爾莎卻溫柔、可愛、善解人意,甚至最后與作者達到了難以割舍的地步。快來認識認識它吧!
1、板書課題,自由提問。師挑出其中有價值的問題,板書。
2、揭示課題,簡介作者。(課上師生交流相關資料,為學習課文奠定基礎)
喬伊亞當森:女,1911年出生在奧地利的維也納。父親是個有名望的建筑工程師。她從小把假期的全部時間都花在父親的莊園里,專心致志地對野鹿、狐貍等動物進行馴化工作。1937年在東非肯尼亞旅行。那遼闊無邊的熱帶原始森林和出沒其間各種珍禽異獸,一下子把她吸引住了。于是,她決定留在肯尼亞,這一留就是43年。在此期間,她的丈夫在一次野外考察時發現三只小獅子,便帶回營地進行馴化試驗,并把兩只大的送往荷蘭動物園,留下最小的愛爾莎,繼續進行馴化試驗。再后來,她寫了一本引起轟動的書《野生的愛爾莎》,本課就節選自這本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達到字字響亮,句句通順。(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
2、自學生字詞,借助工具書掃清字、詞、句障礙,畫出不懂的地方。
3、檢查生字、詞語、讀書情況,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習慣性地進行評價。
三、再讀課文,梳理文路:
1、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啟發學生通過閱讀,把握文章的順序,理清作者的思路)
2、默讀課文,畫出點明愛爾莎年齡的語句,想想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介紹的?(全文共有九個自然段,線索是小獅子的出生--成長--回到大自然,是按小獅子愛爾莎的成長過程記敘的。)
四、自讀課文,交流體會;
這篇課文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注意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體會,只是初步了解,不做過高要求。如,小獅子洗澡時,跟“我”開玩笑,表現了它的頑皮、淘氣;小獅子為了保護我,與犀牛搏斗并把它趕走,表現了它的勇敢;小獅子換牙時的聽話,表現了它的溫順可愛;但面對“我”的“教訓”又表現出了乖巧。
五、基礎性作業
1、積累生字詞,書寫規范、整潔。
2、進一步熟讀課文。
3、結合課文,整理搜集到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出示影片《生而自由》片斷)
師:獅子被稱為獸中之王,是一種兇猛的大型食肉動物,可《小獅子愛爾莎》這篇課文中的獅子愛爾莎卻溫柔、可愛、善解人意,甚至最后與作者達到了難以割舍的地步。她們之間建立起了母子般的感情。
二、細讀品味詞句,體會和諧感情。
“我”對小獅子的關愛以及“我”把它送回大自然這兩部分內容是課文的重點。因此在教學中,要針對重點句段,引導學生通過讀書自學、小組討論、師生評議等方式進行,體會“我”與小獅子之間的深厚感情。
1.學生邊自讀課文,邊劃出表達“我”和愛爾莎之間深厚感情的詞句。作者寫了小獅子愛爾沙在成長中的哪些事例?從這些事例中你發現了小獅子愛爾莎怎樣的生活習性和特點?文中的哪些段落、句子使你感動?為什么使你感動?勾劃出“我”和愛爾莎之間深厚感情的重點詞句,在書的空白處批注自己的感受。
2.作者為什么要把小獅子愛爾莎送回大自然,為此,作者做出了哪些努力?文中的哪些段落、句子使你感動?為什么使你感動?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展示讀書所得,發表自己的見解。
3.結合重點語句共同評議。如:
①“它一刻也不離開我,晚上……把我舔醒。”從“一刻也不離開”“一起睡”“舔”這些詞語中,可以體會到小獅子和“我”已經有了感情,我也接受了它對我的感情。
②“它看見我蹲在河邊,就故意……十分高興地和我開玩笑。”“故意撲騰”“撲倒”等詞語,寫出了小獅子的頑皮,從“高興”“開玩笑”等詞語,可以體會到“我”對小獅子的喜歡,說明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定的感情。
③“我大聲呼喊……愛爾莎一口氣把它趕出很遠很遠。”這句話中的“跑來”“勇敢”“搏斗”“趕出”等詞語表現了愛爾莎的勇敢,從這句話的描述中,也流露出了“我”對小獅子的感激之情。
④小獅子換牙一個自然段中“像孩子一樣張開嘴給我看”“閉著眼睛”“一動不動”“吮吸”等詞語,我們可以體會到小獅子的溫順可愛,小獅子在 “我” 的心目中就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可愛,“我”對它的喜歡暗含在文字之中。
⑤“我又高興又難過地接待它,并把它又送回了大自然。”“我”高興是因為又看到了朝夕相處的愛爾莎,感到親切和喜悅;看到它幾次餓著肚子回來,很心疼,內心有一中說不出的滋味,所以“我”感到難過。這種矛盾的心理活動表達了“我”復雜的情感。
⑥“我自己也忘了我是個人、愛爾莎是只獅子。”這句話較直接地表達了“我”對愛爾莎的情感投入,“我”和愛爾莎已經到了不分“彼此”、“忘我”的地步,“我”和愛爾莎儼然是親密的朋友了。
⑦“最后分別的時候……直到我們互相看不見為止。”這段話中的“莫大的痛苦”“摟住”“吻”“蹭”“戀戀不舍”“一次又一次”等詞語表達了“我”和小獅子之間難以割舍、相互依戀的深厚感情,至此,感情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
4.引導學生用心體會“我”和愛爾莎之間的深厚感情,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學文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書,讀出感情發展的層次變化,開頭要讀出小獅子對“我”的依戀之情,語氣舒緩,中間感情漸濃,語速適當加快,表現出小獅子的活潑調皮、勇敢無畏、溫順乖巧等等,最后要讀出依依不舍的情感。
三、交流爭鳴、形成博愛
1、既然,愛爾莎與作者情同母子,分別時一個“莫大的痛苦”;一個“戀戀不舍”;那么,到底愛爾莎與作者分開好,還是愛爾莎留在作者身邊好呢?
2、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觀點,自由爭論,向大家講明你的理由。
3、師總結:同學們說的兩種理由都很合理,他們可以不分,但是愛爾莎還要生存,還要長大,它留在作者身邊將過著一種怎樣的生活呢?(出示課件動物囚于鐵籠供人賞玩實景。)可以看出愛爾莎最寶貴的東西自由,最本質的東西獸性沒有了。因此,分別,讓愛爾莎回歸大自然更合理、更科學。(出示課件動物自由自在在大自然生活的實景。)愛爾莎是獸類,大自然才是它最適合生存的地方,它才可以在那兒生活得自由自在,大自然是廣闊的,大自然有著許多獅子生活資源豐富的地區,把獅子送回大自然讓它自由、讓它發揮野獸的本性這是一種“博愛”,反之,把愛爾莎留在作者身邊就是一種狹義的愛了。
四、聯系生活,升華主體
同學們,通過這課的學習,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我們愛護動物,善待周圍的動物,再兇猛的野獸也能和人類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動物和人都是有感情的,只要我們關心愛護小動物,小動物也會關心愛護你。那么,與本文作者相比,你們認為我們周圍的人在保護動物方面做得怎么樣?我們在保護動物方面還應做些什么?(生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師總結:我們身邊的小動物太需要我們的關愛,孩子們,讓我們用自己的努力去關心這些小動物吧!因為,我們周圍的環境是一個和諧的生態系統,只有我們生存的環境才會和諧、美麗。
五、積累與擴展。
1.引導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課后的詞語,體會“我”和愛爾莎之間的感情。
2.積累“撫摸、吮吸、戀戀不舍”等詞語。
3.搜集、交流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事例。
《小獅子愛爾莎》教學設計
閆家店鄉洗甲河小學 馬維剛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12個生字,掌握10個要求會寫的字,理解“粗糙、茂密、吮吸、戀戀不舍”等詞語的意思。
2、了解小獅子愛爾莎的生活習性,感受“我”和愛爾莎之間的深厚感情。
3、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即懂得課文的記敘順序是按小獅子愛爾莎的成長過程安排的。
4、懂得“我”把小獅子放回大自然的原因。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1、能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圈點、勾畫、摘錄,自主閱讀,相互協作,大膽交流,獨立體驗。
2、能把在當地了解到的動物的景況與文中的人、事、物、情結合起來,并發表獨自的見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我”和小獅子之間的深厚感情,培養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體會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
二、教學重點:
1、懂得課文的記敘順序是按小獅子愛爾莎的成長過程安排的,懂得“我”把小獅子放回大自然的原因。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三、教學難點:
能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圈點、勾畫、摘錄,自主閱讀,相
互協作,大膽交流,獨立體驗。
四、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奧地利女作家喬伊亞當森。文章講述了“我”精心馴養失去母親的小獅子愛爾莎,最終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作家用極其樸實平和的語言,細膩地刻畫了“我”和愛爾莎在一起生活的情景,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了“我”對愛爾莎的真誠呵護以及愛爾莎對“我”的無限依戀,反映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表現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主題。
五、教學建議
學習本篇課文要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清敘述的順序,了解小獅子愛爾莎的成長過程和生活習性,重點感受“我”和小獅子之間的親密感情,體會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
六、自學建議: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了解課文大意.
2、收集、整理有關獅子的生活習性和分布等有關資料,并樂意與同學交流;有條件的學生可以閱讀奧地利作家喬伊.亞當遜寫的《野生的愛爾莎》這本書及觀看據此改編的電影《生而自由》,并樂意把自己所喜歡的情節講給同學聽。
七、教學時數:2課時
八、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隨著聲聲咆哮,出現雄獅頭動態近景;出現獅子圍獵捕食動態畫面。)
師:獅子被稱為獸中之王,是一種兇猛的大型食肉動物,下面我們來看一組獅子捕食的鏡頭。
師:可今天我們學習的《小獅子愛爾莎》這篇課文中的獅子愛爾莎卻溫柔、可愛、善解人意,甚至最后與作者達到了難以割舍的地步。快來認識認識它吧!
1、板書課題,自由提問。師挑出其中有價值的問題,板書。
2、揭示課題,簡介作者。(課上師生交流相關資料,為學習課文奠定基礎)
喬伊亞當森:女,1911年出生在奧地利的維也納。父親是個有名望的建筑工程師。她從小把假期的全部時間都花在父親的莊園里,專心致志地對野鹿、狐貍等動物進行馴化工作。1937年在東非肯尼亞旅行。那遼闊無邊的熱帶原始森林和出沒其間各種珍禽異獸,一下子把她吸引住了。于是,她決定留在肯尼亞,這一留就是43年。在此期間,她的丈夫在一次野外考察時發現三只小獅子,便帶回營地進行馴化試驗,并把兩只大的送往荷蘭動物園,留下最小的愛爾莎,繼續進行馴化試驗。再后來,她寫了一本引起轟動的書《野生的愛爾莎》,本課就節選自這本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達到字字響亮,句句通順。(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
2、自學生字詞,借助工具書掃清字、詞、句障礙,畫出不懂的地方。
3、檢查生字、詞語、讀書情況,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習慣性地進行評價。
三、再讀課文,梳理文路:
1、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啟發學生通過閱讀,把握文章的順序,理清作者的思路)
2、默讀課文,畫出點明愛爾莎年齡的語句,想想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介紹的?(全文共有九個自然段,線索是小獅子的出生--成長--回到大自然,是按小獅子愛爾莎的成長過程記敘的。)
四、自讀課文,交流體會;
這篇課文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注意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體會,只是初步了解,不做過高要求。如,小獅子洗澡時,跟“我”開玩笑,表現了它的頑皮、淘氣;小獅子為了保護我,與犀牛搏斗并把它趕走,表現了它的勇敢;小獅子換牙時的聽話,表現了它的溫順可愛;但面對“我”的“教訓”又表現出了乖巧。
五、基礎性作業
1、積累生字詞,書寫規范、整潔。
2、進一步熟讀課文。
3、結合課文,整理搜集到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出示影片《生而自由》片斷)
師:獅子被稱為獸中之王,是一種兇猛的大型食肉動物,可《小獅子愛爾莎》這篇課文中的獅子愛爾莎卻溫柔、可愛、善解人意,甚至最后與作者達到了難以割舍的地步。她們之間建立起了母子般的感情。
二、細讀品味詞句,體會和諧感情。
“我”對小獅子的關愛以及“我”把它送回大自然這兩部分內容是課文的重點。因此在教學中,要針對重點句段,引導學生通過讀書自學、小組討論、師生評議等方式進行,體會“我”與小獅子之間的深厚感情。
1.學生邊自讀課文,邊劃出表達“我”和愛爾莎之間深厚感情的詞句。作者寫了小獅子愛爾沙在成長中的哪些事例?從這些事例中你發現了小獅子愛爾莎怎樣的生活習性和特點?文中的哪些段落、句子使你感動?為什么使你感動?勾劃出“我”和愛爾莎之間深厚感情的重點詞句,在書的空白處批注自己的感受。
2.作者為什么要把小獅子愛爾莎送回大自然,為此,作者做出了哪些努力?文中的哪些段落、句子使你感動?為什么使你感動?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展示讀書所得,發表自己的見解。
3.結合重點語句共同評議。如:
①“它一刻也不離開我,晚上……把我舔醒。”從“一刻也不離開”“一起睡”“舔”這些詞語中,可以體會到小獅子和“我”已經有了感情,我也接受了它對我的感情。
②“它看見我蹲在河邊,就故意……十分高興地和我開玩笑。”“故意撲騰”“撲倒”等詞語,寫出了小獅子的頑皮,從“高興”“開玩笑”等詞語,可以體會到“我”對小獅子的喜歡,說明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定的感情。
③“我大聲呼喊……愛爾莎一口氣把它趕出很遠很遠。”這句話中的“跑來”“勇敢”“搏斗”“趕出”等詞語表現了愛爾莎的勇敢,從這句話的描述中,也流露出了“我”對小獅子的感激之情。
④小獅子換牙一個自然段中“像孩子一樣張開嘴給我看”“閉著眼睛”“一動不動”“吮吸”等詞語,我們可以體會到小獅子的溫順可愛,小獅子在 “我” 的心目中就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可愛,“我”對它的喜歡暗含在文字之中。
⑤“我又高興又難過地接待它,并把它又送回了大自然。”“我”高興是因為又看到了朝夕相處的愛爾莎,感到親切和喜悅;看到它幾次餓著肚子回來,很心疼,內心有一中說不出的滋味,所以“我”感到難過。這種矛盾的心理活動表達了“我”復雜的情感。
⑥“我自己也忘了我是個人、愛爾莎是只獅子。”這句話較直接地表達了“我”對愛爾莎的情感投入,“我”和愛爾莎已經到了不分“彼此”、“忘我”的地步,“我”和愛爾莎儼然是親密的朋友了。
⑦“最后分別的時候……直到我們互相看不見為止。”這段話中的“莫大的痛苦”“摟住”“吻”“蹭”“戀戀不舍”“一次又一次”等詞語表達了“我”和小獅子之間難以割舍、相互依戀的深厚感情,至此,感情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
4.引導學生用心體會“我”和愛爾莎之間的深厚感情,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學文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書,讀出感情發展的層次變化,開頭要讀出小獅子對“我”的依戀之情,語氣舒緩,中間感情漸濃,語速適當加快,表現出小獅子的活潑調皮、勇敢無畏、溫順乖巧等等,最后要讀出依依不舍的情感。
三、交流爭鳴、形成博愛
1、既然,愛爾莎與作者情同母子,分別時一個“莫大的痛苦”;一個“戀戀不舍”;那么,到底愛爾莎與作者分開好,還是愛爾莎留在作者身邊好呢?
2、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觀點,自由爭論,向大家講明你的理由。
3、師總結:同學們說的兩種理由都很合理,他們可以不分,但是愛爾莎還要生存,還要長大,它留在作者身邊將過著一種怎樣的生活呢?(出示課件動物囚于鐵籠供人賞玩實景。)可以看出愛爾莎最寶貴的東西自由,最本質的東西獸性沒有了。因此,分別,讓愛爾莎回歸大自然更合理、更科學。(出示課件動物自由自在在大自然生活的實景。)愛爾莎是獸類,大自然才是它最適合生存的地方,它才可以在那兒生活得自由自在,大自然是廣闊的,大自然有著許多獅子生活資源豐富的地區,把獅子送回大自然讓它自由、讓它發揮野獸的本性這是一種“博愛”,反之,把愛爾莎留在作者身邊就是一種狹義的愛了。
四、聯系生活,升華主體
同學們,通過這課的學習,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我們愛護動物,善待周圍的動物,再兇猛的野獸也能和人類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動物和人都是有感情的,只要我們關心愛護小動物,小動物也會關心愛護你。那么,與本文作者相比,你們認為我們周圍的人在保護動物方面做得怎么樣?我們在保護動物方面還應做些什么?(生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師總結:我們身邊的小動物太需要我們的關愛,孩子們,讓我們用自己的努力去關心這些小動物吧!因為,我們周圍的環境是一個和諧的生態系統,只有我們生存的環境才會和諧、美麗。
五、積累與擴展。
1.引導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課后的詞語,體會“我”和愛爾莎之間的感情。
2.積累“撫摸、吮吸、戀戀不舍”等詞語。
3.搜集、交流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事例。
[《小獅子愛爾莎》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小獅子愛爾莎課件
3.小獅子活動教案
5.教學設計評語
7.賣油翁教學設計
8.詩經教學設計精選
9.反義詞歌教學設計
10.教學設計模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