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扶貧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3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是指黨政軍機關為了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跡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一般事跡材料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扶貧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扶貧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1
xx縣福田寺鎮是湖北省仙洪新農村建設試驗區單位之一。全鎮版圖面積107平方公里,轄26個村,3個居委會,總人口43614人,耕地面積50171畝。近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重視支持下,我鎮扶貧開發工作按照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始終堅持以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條件為著力點,切實落實整村推進措施,圍繞農民增收調結構,突出特色搶市場,依靠科技增效益,全面推進產業扶貧、設施扶貧、科技扶貧、社會扶貧。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據初步統計,近幾年我鎮共投入扶貧資金近300多萬元,引進項目資金1.28億元,完成了13個大的項目建設。到20xx年底,全鎮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5750元。我們的具體作法是:
一、發展比較優勢,走好產業開發的路子
我們福田地處四湖總干渠下游,屬水袋子鄉鎮,一直以傳統的農業為主,要想擺脫貧困,唯有打破舊有種植模式,從產業結構調整尋求突破。為此,我們根據本地實際,組織農戶大力發展以水產品為主的特色產業,通過采取市場引導、政策扶持、激勵發展等綜合扶貧措施,形成了具有福田特色的支柱產業。近幾年來,我鎮組織村級農戶共開發低產低湖田近2萬畝,建成了福宦路萬畝水產長廊,四八垸、周城垸小龍蝦基地,白滟湖、蝶子湖的河蟹基地,公路河沿線的黃鱔養殖基地。據統計,20xx年,全鎮小龍蝦養殖面積達到2萬畝,網箱養鱔達到1.2萬口,河蟹養殖面積達到6000畝,僅水產養殖一項農村人均可增收100元。與此同時,我們還針對貧困村的特性,量身打造,推行一村一品工程。我鎮小河村靠近洪排堤,人均耕地只有0.7畝,農民收入居全鎮末位。為此,我鎮扶貧專班多次深入該村,與村民共同尋求發展對策,通過了解全村地形地貌,依據該村白田居多的特性,制訂了發展大棚蔬菜為主,勞務輸出為輔的產業路子,采取以點帶面的辦法,對有種植興趣的彭英武、柳玉英等幾位農戶進行重點扶持。3年時間,該村大棚蔬菜發展了近60戶,人均收入增長近1000元,一舉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二、夯實基礎設施,走好整村整片推進的路子
基礎設施落后是制約群眾脫貧致富的最大瓶頸。作為水網湖區的福田,要加快扶貧開發,必須在改善基礎條件上實現質的跨越。近幾年,我們黨委政府高度統一,搶抓全省仙洪新農村試驗區建設發展契機,狠抓了以通鄉、通村公路、一建三改、農村醫療衛生及農村安全飲水等民生工程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兩年內,相繼完成了13個項目建設,完成了10.5公里公路河襯砌工程,疏通河道溝渠近20公里,修建通村公路18公里,新建了17個村級衛生室、26個村級黨員活動室、26個村級籃球場、9個農村書屋、1座鎮級水廠和兩個污水處理廠,總投資達1.28億元。基本上實現了村村通路、通電、通電視,自來水管網覆蓋率達到85%。在抓好基礎設計建設的同時,我們還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總思路,加快黃觀公路沿線村莊建設,按照整村整片推進的要求,鎮政府先后在民生村、項楊村、三灣村開展了三個新農村建設示范點,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組織引導農戶建曬場,建沼氣池,改廁、改水、改圈,促進了農村人居環境面貌的大變樣,這三個示范村成為全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目前,我鎮其余各村紛紛效仿,有的以小組、墩臺為基點,開展大規模村莊環境整治建設。僅去年,全鎮用于環境整治資金就達520萬元,還新建沼氣池120個、改廁改廚800多戶、建垃圾池160個,栽植風景樹5000棵,還對公路沿線房屋進行統一作色。
三、開發人力資源,走好勞務輸出的`路子
我們福田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鄉鎮,勞務輸出是增加農民收入最直接的途徑。在組織農民外出務工經商的過程中,鎮政府對外廣泛尋求用工信息,牽線搭橋,先后與廣東、江浙等沿海發達地區建立用工信息聯系點,為勞務輸出提供了良好的服務平臺,對內大開綠燈,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務,特別是對各種證照的辦理,組織派出所、計生辦、勞動服務站等職能部門進村入戶上門服務,盡量減少辦證的中間環節,讓他們走得放心,做得安心。與此同時,我們還大力實施“雨露計劃”,廣泛開展業務技能培訓活動,去年與縣勞動、農業等技術部門合作,組織農民開展短期培訓2期,培訓人員近600人,開展秋季貧困家庭學生職業技能培訓近200人。通過此舉,促使我鎮乘余勞動力大量外出。據統計,近幾年,我鎮每年外出務工人數在1萬人以上,形成了以饅頭、服裝、建筑為主體的產業鏈,每年直接創收達1.5億元以上。打工經濟成為全鎮脫貧增收的新亮點。
扶貧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2
和平農場連續虧損了二十九年,是廣東墾區七大貧困場之一。現有總人口7784人,其中特困職工510戶,2146人,占全場職工產數的20%,占總人口的27%。為盡快幫助職工脫貧致富,省農墾總局和茂名農墾局黨組十分重視,兩級局扶貧辦的同志多次到和平農場與場領導一起研究扶貧發展的方向,經過幾年來的實踐,提出要發展立體農業的扶貧工作思路。為了將農場的扶貧思路盡快落實到扶貧工作中去,幾年來,賴超英同志懷著一顆讓職工群眾盡快擺脫困境的赤誠之心,無私地奉獻,她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農場的扶貧工作中,走遍了農場26個生產隊,積極推動扶貧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全場扶持的183戶,有151戶已經脫貧,脫貧率83%,20xx年全場勞均收入4123元,比上年增長27%。
一、走隊串戶,摸清情況。
為摸清全場特困職工的底子,掌握扶貧工作的第—手材料,賴超英帶著工會另外一位女同志,不怕辛苦,頂著烈日,冒著寒風,騎車下隊,走遍二十六個生產隊,走訪500多戶職工家庭,她的小本子上詳細地記錄了每個特困職工的各種情況,如職工家庭收入、特困原因、思想狀況、技術特長、解困要求和家庭地址等等,這個小本子凝結了她的多少心血,其中的艱辛有誰知?有一次到三隊去了解情況,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雨,周圍都沒有避雨的地方,她們兩個一下被淋成落湯雞。三月的天氣還是有點寒氣,經雨水一淋,全身又冷又饑,直打噦嗦,即使如此她們仍然堅持繼續工作。有時上山看果園、看豬欄,由于山高路滑摔跤扭傷腳的事時有發生。這些困難都沒有嚇退賴超英同志和她的伙伴。經過一段時間的排查,終于詳細地掌握了全場特困職工的第一手材料,并針對不同的類型,建立了510戶特困職工檔案,為分類實施扶貧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苦口婆心,改變觀念。
和平場貧窮了二十多年,職工的工資和產品款常常不能及時兌現,職工對貧窮已經麻木了,有—天過一天。特別是一些特困戶人窮志短,對脫貧致富缺乏信心。賴超英同志為盡快幫助這一部分人轉變思想觀念,早日脫貧致富,她把幫思想、扶志氣作為扶貧的首要工作來抓。先后三次組織隊干部和職工代表到本場三隊、十二隊、二十二隊參觀典型崗位,還組織全場干部和—部分工人代表到紅湖農場參觀立體種養業的發展情況。通過參觀學習,引導他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信心,積極發展生產,爭取早日脫貧,特別是一隊和十二隊的工人代表參觀后,深受啟發,都紛紛表示,要積極發展家庭經濟,爭取早日脫貧。但仍有—小部分特困職工認為先進難學,安于現狀,不思改變。賴超英同志根據摸底掌握的情況,對這小部分人的思想狀況進行了分析,找出病因,對癥下藥。她多次深入職工家庭,宣傳典型,分析優勢,以理說服,以真情打動人心,在她苦口婆心的說服下,這些職工終于覺醒。如一隊的蘇世強,是隊中有名的特困戶,家中生活十分困難,他本人也年輕力壯、有勞動力,可就是終日無所事事。經賴超英兩次到一隊找他談心,他終于說出心事:自己也想養豬,但是自己無資金,別人又不肯借錢,無法起步。賴超英和領導商量后,決定從扶貧貸款金中貸款—萬元給他養豬。經過兩年的努力,年養豬收入18000元,獲利8000元,現在已擺脫了貧閑,解決了家庭溫飽,對養豬信心十足,正雄心勃勃計劃進一步擴大養豬規模。
三、資金扶持,雪中送炭。
很多特困職工貧困的`原閑,是缺乏資金。因此,資金扶持是扶貧的關鍵,為特困職工提供資金扶持,對資金不足的特困職工無疑是雪中送炭。20xx年以來,上級對特困職工扶貧實行有償低息借貸,幫助他們起步發展生產。在兩級局扶貧辦的支持下,先后給和平農場下撥了扶貧貸款66.8萬元。為了用好這些貸款,賴超英根據摸底情況,對所有特困職工進行分類排隊,先后貸款給190戶職工發展養殖業。如一隊的宋壽寧,由于他大哥外出發展,經營不善把家中的10多萬元虧空,家中生活陷入困境。賴超英在排查中了解到宋壽寧很想貸
款養豬,具備發展能力,決定貸款三萬元給他養豬,同時也救活了70畝果園。在未養豬前,其70畝的三月紅荔枝嚴重缺肥,生勢差,自養豬后,肥水充足,生勢良好,當年三月紅荔枝收入8000多元,養豬年收入150000元,獲利20750元,實現了養豬賺錢、水果生勢旺盛雙贏。
為了確保貸款安全,在發放貸款資金時,賴超英堅持做到“四貸四不貸”,即有志脫貧、有生產經營能力的貸,無信心、無能力的不貸;有崗位、有擔保的貸,無崗位、無擔保的不貸;見效快、周期短的項目貸,見效慢、效益差的不貸;講信譽的貸,信譽不好的不貸。在第二批扶貧貸款中,有兩位職工堅持要貸款,賴超英深入生產隊了解后, —個信譽差,欠場的資金一萬多元不還,一個懶惰無心發展生產,對這兩個人,做到堅決不貸。發放貸款時堅持做到簽訂貸款合同,要有擔保人,擔保人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如果沒有做到這點,堅決不發放貸款金,貸款發放后,堅持動態管理,每月到貸款戶家中檢查、了解貸款的使用情況,確保資金真正落實在扶貧項目上。
四、示范推動,智力幫助。
賴超英深深地認識到要加快職工的脫貧步伐,必須加大對職工的生產技術和養殖技術的培訓。為職工提供智力支持,這是職工能否脫貧的基礎。她積極和生產部門的領導協調好,聘請種果和養殖的技術員到農場為特困職工上技術輔導課。20xx年來,先后舉辦了六期培訓班,共1350多人次參加了培訓。特別是兩次聘請曙光場有多年管果經驗的劉開平副場長和建設場畜牧公司的曾繼鋒副經理到農場開班授課,職工反映良好,有些六七十歲的退休工也前來參加聽課,除此之外,還多次邀請地方畜牧獸醫站的專家到場講授養殖技術和各種禽畜病的防治措施,使職工在發展種養殖業中,加強了科學性,為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打下基礎。
為把扶貧工作抓細、抓實、抓好,在全面推廣養殖業上,賴超英還注重抓示范點,以點帶面,促進全場養殖業的發展。該場1隊和2隊職工養豬積極性高,行動快,規模大。賴超英把這兩個隊作為全場養豬脫貧的示范點,親自三次邀請中垌種豬場的場長到這兩個隊進行瘦肉型豬飼養技術指導及研討防病措施。經過努力,這兩個隊職工養豬都取得較好效益。其中1隊8戶貸款戶養的第一批豬總收入158400元,總利潤24118元,平均每月戶利潤753元。其中最高利潤有5000元。賴超英抓住這個突出的典型,在全場廣泛宣傳,職工反映強烈迅速掀起養豬熱潮,全場有82%的職工都養起了豬。據去年統計,全場養豬的家庭300戶,養豬總數9101頭,出欄5102頭。總收入468萬元。總利潤93萬元,平均每頭豬的利潤182元。
五、不斷探索,模式引導。
根據形勢的發展,總結了職工發展經濟的成功經驗,20xx年,和平農場黨委又提出新的扶貧發展思路,即引導職工在果園逐步配套有魚塘、豬欄,搞“立體種養”,即“三配套”。“三配套”種養結合,可彌補單—經營的不足,形成良性循環。如三隊的下崗干部劉付智華,20xx年貸款2萬元,在果園養豬120多頭,養豬純收入15000元,魚塘年純收入2萬多元,果園有充足的肥水投入,純收入也有12000多元,一年“三配套”總純收入47000元。賴超英抓住這個典型,在農場職代會期間組織了職工代表前往三隊參觀,并讓劉付智華介紹“三配套”種養經驗,代表們看了、聽了都深有感觸,一致認為走“三配套”立體種養,是脫貧致富的好門路。這一次參觀學習,職工對發展“三配套”種養業有了新的認識。賴超英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加大宣傳力度,很快,全場又迅速掀起發展“三配套”種養業的熱潮,目前全場有“三配套”職工37戶,其中十二隊有26戶,是全場擁有“三配套”最多的一個生產隊。而且大部分都取得較好經濟效益。如張一民在派出所工作,僅靠一人的工資養活全家,果園收入不高,生活水平低,去年他貸款一萬元,在果園建豬欄養豬、挖塘養魚,一年養豬獲利9380元,魚塘純收入5500元,全年種果、養豬、養魚“三配套”總純收入19800元,實現了脫貧。
六、誠信為本,保證收貸。
隨著時間的過去,早期發放的扶貧貸款已到了收貸期限。有些貸款戶,出于各種心理,不愿意按時還貸。但是,借貸合同大過山,借貸必須按時歸還。俗話說:放貸容易,收貸難。每批到期的貸款,她首先逐一通知貸款戶,要按時回收貸款,對哪些遲遲不還款的人,多次上門了解原因,并做說服工作。追收貸款時,利用一切時機,在路上、在家里也好,只要見到還貸戶,她都不放過追收時機。在追收貸款時,時常會遇到一些令人難堪的事。九隊有—個職工貸款20xx元到期了,遲遲不愿意還款,賴超英多次找到他,把情況說明,他一次又一次說還款,可過了半年還是不還錢,賴超英只好找到他的擔保人說明情況,要求擔保人償還。這位職工知道后,到處去找她,到處揚言要打要殺賴超英,當天下午還拿著水管準備到果園找她,在半路上被一個朋友知道后,想辦法引走了他,才使事情沒有發生。當晚賴超英知道這事,心里很是委屈,一夜都睡不著,思想斗爭強烈,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為了工作,得到的是這種對待,真想放棄。但最終理智戰勝感情。第二天親自上門找這位職工,把還款的道理反復跟他說明,經過耐心的思想說服工作,終于使位職工認識了錯誤,做了還貸的承諾。在她的努力下,第一批貸款15.8萬元,回收14.6萬元,回收率92.4%;第二批11萬元的貸款,回收8.7萬元,回收率79%。現在她正排除一切困難,加大追收力度,想方設法追收第三批貸款,力爭全部回收。
正是賴超英同志的辛勤努力工作,和平農場的扶貧工作開展得扎實而且富有成效,而賴超英本人也被職工譽為特困職工的“貼心人”
扶貧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3
人生有多少路口,就會有多少選擇,決定人的選擇的是一個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人民群眾身陷窮困、需要幫扶的時候,有的人選擇享受自己的安逸生活,有的人選擇與人民群眾一起奮斗。黃丕臣同志始終堅守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毅然選擇后者,雖然已不年輕、且身體患病,但卻依然堅定執著、一心為民。
20xx年7月,黃丕臣被選派到安樂鄉擔任扶貧工作隊長,桃源村委會駐村隊長、第一書記,開展駐村扶貧工作。因在扶貧工作、群眾工作中,他一心為民、經驗豐富,是名副其實的“老師傅”,同事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老黃師”。
面對扶貧他選擇服務群眾
20xx年7月,黃丕臣積極響應組織號召,懷著對農村的深厚感情和一顆熾熱之心,選擇深入基層、扎根農村,到偏遠的安樂鄉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他積極組織村、組干部走村串戶、了解民情、服務群眾,逐戶逐人進行摸排,為精準落實脫貧政策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指導幫助桃源村制定了幫扶工作規劃和年度幫扶計劃,提出“強支部、夯基礎,調結構、興產業”的工作思路,為桃源村的發展明確了方向。
為桃源村的發展,為桃源村群眾的脫貧,他想的多、做的也多。村里每一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住址所在、致貧原因、幫扶措施、幫扶聯系人等信息他都了如指掌,比包片的村干部還熟悉。他還積極協調爭取扶貧資金15萬元,實施了迆桃源、溫家村村間道路硬化、者四沖壩塘維修工程;向縣總工會爭取資金6.7萬元,用于補助村委會文化活動室建設;兩次到州老體協,協調桃源村老年人體育活動中心建設項目,目前,投資64萬元的老年人體育活動中心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已完工,由他主抓的桃源村史館也即將開館。
面對困難他選擇建強支部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作為第一書記,黃丕臣深知基層黨組織是推進精準脫貧、維護社會穩定、帶領農民致富的戰斗堡壘,是帶領群眾脫貧的主心骨。他充分發揮自己長期在組織部門工作,熟悉基層黨建工作的優勢,從實際出發,堅持黨建、扶貧雙推進的思路,幫助桃源村制定完善了村組干部定期學習、公開承諾、議事決策、結對幫扶等制度,有效促進了村“兩委”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帶領村組干部到戌街、共和參觀產業發展、基層黨建工作,主動協調縣農業農村局、縣人社局到桃源村開展農業生產技術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培訓,有力提升了村班子和黨員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水平。指導桃源村制定“三會一課”年度計劃,創新活動方式,豐富活動內容,把組織生活與農村工作相結合,既加強了黨員的教育管理,又服務了人民群眾,有效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選優配強了支部班子,改變了村民小組無人理事的狀況。劉家壩黨支部、迆桃源黨支部成功創建為規范化建設達標黨支部。
面對紀律他選擇帶頭遵守
作為工作隊長,他始終帶頭遵守駐村工作紀律,嚴格落實《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管理辦法》和駐村在崗、考勤簽到、請銷假、工作例會等制度,切實加強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管理,堅持帶頭轉變作風、多辦實事,嚴格按“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進行決策、落實和公開公示,切實做到讓群眾監督、讓群眾評判、讓群眾滿意,確保了各項扶貧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實。堅持每月召開1次全鄉駐村隊員例會,了解駐村隊員思想、工作情況,及時傳達學習上級扶貧工作文件會議精神,研究解決駐村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面對病痛他選擇重返崗位
20xx年5月27日,黃丕臣到羊舊村開展脫貧攻堅交叉檢查工作,在走訪貧困戶的過程中,他突然感覺頭暈目眩、全身無力,倒在了地上,被緊急送到州醫院進行搶救,經全力救治,終于轉危為安。主治醫生說,黃丕臣同志是突發的急性心肌梗死,幸虧轉送和搶救及時,否則就有生命危險。單位領導、同事和身邊朋友要求他出院后申請回單位工作,但都被他一一婉拒了,他說,“我沒事,桃源村的發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桃源村的貧困戶還需要繼續幫扶才能穩定脫貧,組織交給我的使命還沒有完成,桃源村的老百姓還在等著我。
他用一顆赤誠之心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對黨的莊嚴承諾!一年多的扶貧工作得到了村民的廣泛認可,他已經和村民心心相通,成為了村民的知心人。在他的努力和帶動引領下,村“兩委”找到了引領發展的方向,村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為桃源村鞏固脫貧成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扶貧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扶貧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11-14
教育扶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1-02
教育扶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8篇01-02
教育扶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8篇)01-02
教育扶貧先進個人事跡材料(精選10篇)12-18
衛生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8-10
檔案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8-08
拆遷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8-08
信息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材料06-11
精準扶貧典型事跡材料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