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美社區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精選12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跡吧,事跡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后進的作用。什么樣的事跡才是規范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美社區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美社區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 篇1
劉英明,女,高級教師,西安高新第一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
多年來,劉英明書記篤實黨建工作,發揮基層黨織織的作用,學校黨支部連年榮獲高新區黨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劉英明書記多次榮獲高新區優秀黨務工作者、高新區“雙愛雙評”活動優秀經營者、西安市“三八紅旗手”、全國創新名校長等榮譽稱號。
一、篤實黨建工作
不懈思想建設。一直以來,劉英明書記堅持以理論學習與個人思想工作相結合的原則,組織廣大黨員教師系統學習;學習“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專題教育內容,積極參加黨工委組織的黨群工作會、黨務工作者培訓班等活動;學習黨的教育方針、師德規范等職業理論和素養。嚴以律己、率先垂范,引領廣大教師加強自身修養,提高道德境界,升華職業責任感和使命感。
壯大組織建設。劉英明書記帶領黨支部認真做好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發展工作;按時召開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提高黨性修養;制定入黨積極分子“幫扶”計劃,促進成長,創新性地編印支部黨建活動信息。
完善制度建設。劉英明書記率領黨支部不斷完善制度建設,進一步提升制度的執行力和約束力。按照黨建目標責任書考核細則,與時俱進,對現行的制度進行認真梳理,切實做好制度建設廢、改、立工作。
重視少先隊建設。劉英明書記始終把開展共產主義教育作為學生德育工作的主線,緊緊依托少先隊工作,始終如一地進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并結合少先隊工作特點,以活動為載體建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教育體系,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讓學生認識和追求共產主義,教育引導學生爭當愛黨、愛祖國、愛人民的好少年,促進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以及的形成。
二、創新學校發展
踐行群眾路線。在學校工作中,劉英明書記始終將群體智慧與力量的發揮作為管理決策的依據和動力。設法創設機會,搭建平臺,為老師們提供施展才華,提高能力的機會,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自覺接受全體教職員工的監督,暢通言路,群策群力打造高新一小教育品牌。
文化統領思想。用學校文化統領教師思想,用學校發展愿景凝聚教師力量,是我們提升師德素養的.另一個有效做法。把全體教師的思想認識、行為準則及是非榮辱,都聚焦到學校文化上來;把全體教師的奮斗目標、價值追求和行為方式都集中到學校發展的美好前景上來,充分發揮學校文化和發展愿景的導向功能、評價功能與約束功能,從而形成充滿正能量的聚合效應。實踐證明,這是師德建設的有效方法。
學校的師德建設,注重在文化建設上狠下功夫。多年來構建了高新一小的核心價值觀
一品文化一馬當先擎高新,一專之長筑基礎,從一開啟拓未來,傳承優勢創一流。
一小精神追求卓越,不斷超越。
一小校訓更高、更新、更遠。
培養目標培養合格的社會人。
人才培養模式以課堂教學為核心,以各項活動為載體,以學生社團為平臺,以特長培養為輔助,提高綜合素質,培養合格人才。
基本公式課堂+活動+社團+特長。
團隊作風和諧共處做戰友,和衷共濟促工作,合作共贏求發展;凝聚團隊精神,續延團隊作風,形成組織合力。
管理模式集體決議,團隊領導,人文關懷。最大化的發揮每一位教師的能量,最大化發揮團隊智慧與力量,最大化讓老師們感受到職業的幸福感、成就感。
這些價值觀引導教師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轉變,提升老師們的思想修養,形成高尚的道德素養,促進了教師隊伍的快速成長。
發揮模范作用。劉英明書記率領支部舉辦師德演講、師德征文、評優評先等系列舉措,激發教師的愛生愛校情懷,弘揚校園正氣;結合雁塔區、高新區“道德模范在身邊”活動,組織教師評選身邊的師德榜樣,見賢思齊,向榜樣學習。
積極推進黨員教師示范引領課,黨員教師與青年教師“師徒結對”“黨員先鋒模范崗”活動,建立黨員高級教師工作站,成立“追夢詩社”,最大化教師、家長、學生“三位一體”互動作用,為黨建工程做出了貢獻。
創建發展特色。多年來,劉英明書記強調“科研立校、特色發展”的理念,打造了高新一小“一基一翼一核心”的特色教育典范。
身先士卒進行教學改革,學校已構建了課題引領——專家指導——全員參與的校本課程開發模式,在所有學科中,校本課程的研發全面開花,成效顯著。
語文學科“一步三化”作文早起步——破解作文難,提升寫作能力;書寫規范化——培養態度習慣,夯實基本功;閱讀海量化——蓄積語文素養,為終身奠基;課堂生本化——培養綜合能力,促進全面發展。這既是學校語文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也是語文教學的實施策略。尤其是作文早起步實驗,大面積、普遍性提高了學生作文水平,被專家譽為“一場顛覆性的作文改革”。目前各項校本教材已編寫完成,其中《作文早起步》已由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數學學科構建了“四位一體”校本課程體系(數學游戲激發學習興趣,數學閱讀拓展探究視野,思維訓練提升思維品質,綜合評價促進多元發展),編撰了《數學游戲大課堂》《閱讀讓數學世界更精彩》《寒暑假數學生活》校本教材,《小學數學思維拓展》三~六年級(上、下冊)由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綜合學科遵循“生活為基、體驗為法、開放為策、素養為核”的原則,開發出了系列學科課程。
真正的忠誠源于覺悟,堅定的追隨來自認同。劉英明書記為辦好黨和人民滿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是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體現,是發自內心的覺悟和認同。用她的話講只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能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始終內心堅定充實,始終奮斗無怨無悔。
最美社區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 篇2
王延利同志在社區文化建設工作中,立足社區,本著科學發展,文化奠區的主線,以打造書香文化社區和建設和諧文明新社區為目標,廣泛挖掘轄區資源,深入發動文藝愛好者和居民群眾,先后成立了居民教育、就業指導、各類知識講座和志愿者服務隊等5支文化宣教隊伍;組建了夕陽紅舞蹈隊、永樂協會秧歌隊、殘疾人文藝隊、廣場健身隊、巧婆姨剪織坊和民星民歌隊等6個文體活動組織。充分發揮社區多媒體電教、科普圖書室等文化陣地和文體隊伍的作用,不斷創新形式,經常性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育、文體活動,推動了社區文化工作的健康繁榮發展。
一、以身作則,加強學習,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在提升黨員干部綜合素質方面,王延利同志帶頭組織干部認真學習黨的理論政策和省市縣各類會議精神;在業余時間利用網絡、電視等拓寬知識面,采取3+2、白加黑的學習方式加強文藝和先進人物事跡及各類知識的學習,平均每年抄寫學習筆記5萬余字,撰寫學習心得體會6篇以上。同時,經常組織干部認真開展專題討論,針對社區文化工作中出現的`難點、熱點問題,全面展開討論研究和實踐,妥善解決遇到的問題,保證社區文化工作全面有序展開。
二、豐富文化活動形式,全面推進文化發展
在繁榮社區文化,豐富廣大居民群眾業余生活,促進和諧社會共建的實踐中,王延利同志精心設計載體,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全面推進社區文化工作。
一是利用創建國家雙擁模范縣城契機,與干部、居民和武警戰士結成軍民一家人互動對子,利用八一建軍節、春節等重大節日互動開展地方文藝進軍營國防知識進社區等活動,每年清明節祭掃革命先烈,接受愛國知識教育。不斷豐富駐地官兵生活,激發居民擁軍愛國熱情。讓身處異地他鄉的戰士感受到家的溫暖,讓社區干部和居民體驗軍旅生活的歷練。
二是組織干部與小學生及家長開展社區課外教育,六一兒童節組織家長與孩子開展親子結對比賽活動,拉近家長與孩子心的距離,讓孩子接受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三位一體教育,為今后成人成才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舉辦各類知識講座,提升居民綜合素質。王延利充分抓住召開居民教育會、開展法律知識講座、科技之春宣傳活動等機會向居民講解各類知識條例、思想道德知識手冊、居家安全指南、科技致富、醫療健康和應急避險等方面知識,豐富居民文化內容、擴展居民文化視野,提升居民綜合素養。在社區康復戒毒工作中,主動帶頭與受害人正面接觸,耐心幫助,使2位毒癮患者走出毒品惡魔的危害,重新回到了社會,重新成為一個正常人。
四是全力打造書香社區。王延利經常組織居民黨員和廣大群眾來社區圖書室開展一月一本書讀書活動,閱覽完畢后相互交流閱后感。同時,黨員干部廣泛搜集好書,開展薦書活動,全面培養社區群眾好讀書、讀好書的讀書習慣,增加文化氛圍,全力打造書香文化社區。
五是充分發揮社區活動場地作用,王延利組織轄區內居民以區組為單位開展乒乓球聯誼賽羽毛球聯誼賽象棋聯誼賽等活動,調動體育愛好者和體育專長的居民,豐富居民業余生活,增進群眾間的關系,為建設和諧、文明社區做出積極地貢獻。
三、加強文藝隊伍建設,順應時代文化潮流
王延利始終把發展和繁榮文化看作是一項民生工程,經過多方協調和努力,目前社區在文化隊伍建設方面體現了專業化、規模化、高效化。
專業化是王延利經過對社區群眾的摸底走訪,選任擅長文藝、有文化修養的居民胡宗保作為社區文化聯絡員,協助社區文化工作順利開展;同時,聘請轄區內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高曉清同志為文化活動指導員,在組織居民開展文藝節目編排時,邀請高團長對節目進行指導,而且還對文化隊伍成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與實踐舞蹈動作、快板說書技巧指導,使社區文化隊伍走向正規化、專業化。
高效化是王延利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多媒體電教設備、小區廣播等及時組織文藝隊伍成員收看各類文藝節目,保證社區文化順應新型社區發展的需要;同時,把社區編排的文藝節目以電視報道、廣播播放的和簡報等形式以最快的速度播報出去,體現社區文化工作的高效化。
作為一名基層干部,王延利同志始終恪守著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的人生格言,為社區的文化事業一如既往地奮斗著。在她的正確帶動下,橋南社區的文化事業正在蒸蒸日上,所取得的優秀成果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廣大居民的一致好評。相信通過王延利同志和社區干部居民積極的努力和配合下,橋南社區文化事業發展必將迎來一個更加繁榮錦繡的明天。
最美社區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 篇3
走進姜州街,環境舒適優雅,市場繁華有序,商鋪攤點排布整齊,綠樹紅花交相爭艷。姜州街社區居委會,政務公開規范齊全,業務辦理程序通俗易懂。老年協會、義務消防隊、社區志愿者等基層組織扎實活躍。這些成就都源于有一位好的基層組織帶頭人——熊建國。
今年38歲的熊建國,一個普通的社區黨支書,在平凡的崗位上,身體力行,踐行著對黨的錚錚誓言;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躬身而為,詮釋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內涵。
身先士卒抓整治,堅持原則美環境
姜州街社區居委會,轄7條街,3個居民小組,常住居民920人,暫住居民2600人,趕集天流動人口約10000人。這是一個既有老鎮,又有新街;既有古老的建筑,又有林立的高樓;既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又洋溢著現代時尚氣息的地方,由于地處農村,趕集交易的人大都是周邊地區的農民和流動攤販,沒有固定的攤位,再加之,過去既沒正式的城管執法,又沒有專職的環衛隊伍,街道的臟亂差是可以想見的。
退休職工李天發說:“這個街,以前哪點像什么街哦!人行道全部被商販們占完了。一到趕集天,那些大背篼小提籃的全都擺在街中間,擠都擠不通!”
熊建國擔任支書后,帶領社區一班人,于2006年開始了艱難的街道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為了拆除姜州街面上占道亂修的違章建筑物,熊建國親自登門與業主們促膝長談,最終得到了業主們的理解和支持。在老主任賀秀英的帶頭下,業主們紛紛拆除了自家門市前的違章建筑,使這項棘手的工作得以順利開展。面對占道經營,亂擺亂放的貨主,熊建國不是粗暴的提起來摔掉,或者是亂吼亂罵,而是帶領社區的工作人員幫他們搬到劃定的位置上去。一次,兩次,三次……時間長了,貨主們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慢慢地就都自覺遵守市場秩序了。而對于那些蠻不講理的貨主,熊建國則堅持原則不讓步。
社區主任王宗銳說:“有一次,有一個貨主,蠻橫地要將煤倒在街上賣,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熊書記站到大貨車后面,威嚴而又憤慨地說:‘你今天除非把我壓死,否則的話,我是不可能讓你倒在街上的!’在熊書記的凜然正氣中,那人不得不乖乖地把煤拉到指定的位置。從這件事后,再沒有人敢在街上亂倒貨物了。”
以前,姜州街上沒有綠化,夏天炎熱難耐,冬天滿目蒼涼,為了改變這種狀況,2008年,熊建國多方籌措資金,帶領社區同志在街道兩旁栽植了兩排小葉榕樹,得到了社區居民的高度贊譽。為了鞏固街道環境整治的成果,社區還成立了保潔隊,購置了4輛垃圾車,在街道兩邊設置了30多個果皮箱,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說起此事,姜州街的老百姓無不露出自豪和幸福的笑容。
奔走呼吁解民困,心系群眾吃水難
熊建國常說,今天的事今天辦、能做的事馬上辦、困難的事想法辦、額外的事熱情辦,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水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離了水,生活就將無法進行下去。姜州街吃水困難,這是眾所周知的事。
“我們姜州缺水,大家都是曉得的。有能力的人家打水井,沒得能力的人,就只有到處去挑水喝了。遇到干旱的時候,就連挑水的地方都沒有了。”提起過去,姜州社區的群眾們感慨地說道。
在姜人人的記憶中也曾有過喝自來水的喜悅,但由于年深日久管道老化,到2008年,已完全沒有了水,所有管道都成了擺設。人們不得不又拿起扁擔挑起了桶……看到這些,熊建國坐不住了,奔走呼吁,向各級領導匯報,尋求支持。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努力,在姜州區域協調辦,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經縣委、縣政府協調,由縣水利局出資,從梨園水庫引水,經過灣德村、姜州村,更換了5公里長的.老化管道。一度廢棄的自來水管,又流淌起了“嘩嘩”水聲,社區居民為此歡呼雀躍。
老黨員李天發說:“我做夢都沒有想到還能再喝到自來水。真的太高興了!”
躬身實踐抓黨建,筑強基層硬堡壘
姜州街社區內的許多老黨員,在退休前都曾擔任過不同的職務,在他們的心里,三十多歲的熊建國不過是一個“小毛頭”,干不了什么大事,有時就連開會他們都賴得去。為了“統領”好社區內退休的老黨員,熊建國在心里告訴自己:這些老黨員們走過坎坎坷坷,經歷滄桑,這是很正常的情緒表現,只要我實實在在為人民群眾辦事,真真切切的去關心他們,就一定能把他們的心凝聚在一起。為此,熊建國帶領社區居委會一班人,設立了圖書閱覽室,購置了象棋、麻將、橋牌、乒乓球桌等娛樂設施。添置了一套音響設備。開展了廣場健身舞活動。沒有老師,熊建國的妻子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擔起了義務教大家跳舞的任務。參加人數最多時達100多人。每年的九九重陽和七·一建黨節,社區都要召開茶話會,把黨員和60歲以上的老人們聚在一起,大家共度佳節,暢談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對社區工作的看法。
供銷社下崗職工老黨員潘英禮說:“供銷社解體后,支部也沒得了,我就成了沒得人管的流浪漢。自從我的關系轉到這個支部后,熊建國經常把我們這些老黨員召集在一起,學習黨的方針政策,了解我們的疾苦。有時,還組織我們外出參觀學習。這下,我又找到了家的感覺,心情也開朗了起來。要不是熊建國啊,我到現在都還打不起精神來!”
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那些退休的老黨員們看到了這是一個真心為大家辦實事,也會辦事的支部,都主動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并向熊建國出謀劃策,發揮他們工作經驗豐富的優勢。
熊建國說:“最讓我感到驕傲和高興的是,姜州街社區黨支部建立6年來,共發展黨員8名,預備黨員2名,入黨積極分子3名。由過去的沒得人入黨,連開會都召集不攏人,到現在積極參與,主動向社區黨支部提交入黨申請。”
扶弱濟困系群眾,體察民情解疾苦
如果說在邪惡面前,熊建國是一個不屈的斗士,那么,在需要幫助的群眾面前,他就是一頭默默奉獻的老黃牛。
社區內63歲的老人王繼發,由于兩個女兒都遠嫁到了江蘇,2009年,老伴又得了血管瘤,醫光了家中的所有積蓄不說,還欠了3000多塊錢的帳。由于沒有收入,生活非常艱難。熊建國知道這一情況后,按照政策給老王夫妻倆辦理了低保,還給他們各自找了一份事做。老王做了社區的保潔工,而他的老伴呢,負責打掃姜州派出所的衛生。這樣下來,一個月也有一千多塊錢的收入,生活就不愁了。
老王激動地說:“感謝社區領導,感謝黨對我們的關懷!”
畢業于涼山衛校的待業青年何冬梅,自從2004年走出學校門后,由于找不到工作,一直靠國家低保維持生計。結婚有了兩個孩子后,那點低保哪里夠?為了減輕家里的經濟壓力,于是,準備到姜州街開一個診所。但是,問遍了姜州街,不是門面租價太高,就是人家信不過她。萬般無賴下,她找到了社區書記熊建國。熊建國了解情況后,出面擔保給她租了一間門面,還借了5000塊錢給她做流動資金。何冬梅的診所終于開起來了,每個月差不多有3000來塊錢的收入。
何冬梅說:“要不是人家熊書記的話,我們哪有今天這樣好的日子哦!”
幫助社區困難群眾,照顧社區弱勢群體,是熊建國任支書以來的必修課;為社區里殘疾、孤寡老人解決衣食住行,是熊建國認為最起碼應該辦到的事。在熊建國的工作中,有兩件事是從來就沒有中斷過的,一是每年的春節前都要去看望社區內的老黨員和殘疾人,給他們送去黨的溫暖和關懷。在社區內,誰生病住院,熊建國都要代表社區送去真誠的問候。二是為孤寡老人們過生日。每逢老人們的生日,熊建國都要親自操辦,讓老人們能過上一個快樂的生日。由于其中的王樹老人沒有住處,熊建國便將老人接到了社區辦,與大家住在一起。直到2010年,由于社區工作事務繁多,無瑕照顧老人,才不得不將老人送到敬老院。老人在臨走時,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幅畫,以表達他內心的感激和深深的眷戀之情。
公仆情懷赤子心,歷經跋涉淚滿襟
快樂,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熊建國初中畢業后,在家務過農,出門打過工;在鄉政府當過小車駕駛員、治安員。在此期間,也曾有過兩次成為國家公務員的機會,但他都把機會讓給了別人。這就是熊建國——一個共產黨人,先人后已高尚品質的真實寫照。心里,永遠把他人擺在第一位;為了他人的利益,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
2005年經縣政府和縣民政局批準,將姜州居委會改建為姜州街社區居委會,并組建一個黨支部。當時還是鄉政府小車駕駛員的熊建國,經過選舉,以全票通過的優勢,兼任社區黨支書一職。就在熊建國對前途充滿憧憬時,幸運之神不但沒有把幸運的手伸向他,反而破碎了他心中的美夢。在2007年國家對臨時聘用人員的大清退中,熊建國自然不會是例外。離開鄉政府后,熊建國在家中整整呆了4天。他在心中對自己說,不能倒下,社區的工作還需要我。很快,熊建國便從痛苦的沼澤中走了出來,把全部精力放在了社區的工作上。
熊建國說:“在我38年的人生經歷中,最讓我心里感到難過的是,那年母親得了癌癥到攀枝花化療,由于工作太忙,竟沒能陪母親度過最難熬的日子,走完最后的一段人生路。”
想起母親,熊建國這個魯昆山下的七尺男兒,錚錚鐵漢子,不由得淚眼婆娑。這是怎樣的一種痛,誰能體會?如今慈母已去,熊建國只能于清明時節,在母親的墓前,默默述說自己心中深深的思親之情。
熊建國說:“只要是老百姓需要的,就是我要做的。我相信我能做好!”
熊建國干的并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是一名普通黨員為人民群眾所應該做的細微瑣事。然而,正是這種細雨潤物的實干精神,注進了人民群眾的心窩,樹立起了實實在在為民想事、為民做事、為民謀福的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從熊建國這個普通黨支書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人民公仆,應有的寬闊胸襟和高尚情操!
最美社區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 篇4
任冬時,男,1959年出生,大專學歷,現任蒲城縣職教中心教師,高級職稱。
1966年入學,1981年讀大學,英語教育專業,畢業后先后在實驗中學、蒲城中學、職教中心任教,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英語教育。
任冬時出生于知識分子家庭,父母均為西北大學畢業生,他從小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尤其是在孝敬老人方面,一直感動著周圍鄰居,影響著親友同事,更推動著整個巷道乃至整個社區的“孝道”文化發展。
上世紀八十年代,任冬時的奶奶因病癱瘓,當時的他新婚不久,因父親在外地工作,他和妻子商議后就將奶奶接至身邊照顧,三人同住在蒲城中學分給他的教師宿舍中,支一張床,兩口子每天為老人擦洗、喂飯,把屎把尿,有句俗語叫“沒有管爺的孫子”,但是任老師夫婦十七八年如一日照顧老人,沒有絲毫怨言,奶奶在他們的精心照料下,一直活到了九十六歲高齡,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了。
任冬時的母親是一名退休教師,因積勞成疾,2009年也不幸癱瘓在床,此時的任冬時已經年過半百,他二話不說,將母親接到身邊照顧,和母親同吃同住。因長期缺少運動,老人有了便秘的情況,任老師就自己買來護理書籍,自學為老人調理身體,為老人榨各種果汁、定時定量喂老人喝蜂蜜水,把老人照顧妥當之后自己才入睡,每天入睡都在凌晨兩點之后了,因為要不停地為老人翻身,他四點鐘就起床照顧老人。因為長期生物鐘顛倒,任老師的`頭發大把大把的脫落,到現在已經是“地中海”發型了。俗話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可是任老師照顧癱瘓在床的母親八年,老人身上沒有長過褥瘡,試問,能做到這樣精細照料的世間能有幾人?就是專業的照料機構也未必做得到吧?!
大愛無言,大孝無聲。任老師夫婦結婚這么多年來,從來沒有外出旅游過,不是經濟條件不好,而是先后照顧兩位老人,沒有時間。有人曾問過他:“你奶奶四個兒子,你母親六個兒子,為什么兩個老人都是你照顧?你是不是傻,都不知道你是咋想的?”任老師笑了笑說:“沒有咋想,我只是覺得這是我應該做的。”一句應該做的,包含了多少年的點滴無私付出,平凡的人生也能做出偉大的事跡!
百善孝為先,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開始做的,孝是人世間一種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是人一生中最深刻的親情,它是人的根、人的本。中國現階段已經步入老齡社會,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我們不能忘記為國家為社會貢獻了青春的老年人,所以我們的社會發展離不開孝,而我們的和諧社會建設更需要像任冬時老師這樣大孝的人。
最美社區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 篇5
xxx,xx年以來始終工作在紅星社區,20年的風風雨雨將她的命運和社區6399戶居民緊緊連在一起。她把最美好的時光全部奉獻給了社區居民,她用淡淡的微笑縮短居民之間的距離,用熱情的服務傳遞社區工作者的真情。
為了方便居民她的手機常年處于24小時開機狀態。社區中有多少特困戶、殘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她都熟記于心。在xx的心里:社區居民的事兒再小也是大事兒。社區老黨員趙大娘的兒子常年臥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為了給兒子治病,生活特別困難,xx就多次協調民政為趙大娘申請了臨時救助金,還時常送來大米、豆油接濟大娘的生活,只要一有空閑就幫著干些家務,讓生活在困境的母子倆倍感溫暖。
社區中有很多雙職工家庭和留守兒童,孩子無人看管是社區的老大難,她召集熱心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師、老黨員們組建了“五老隊”成立了托管班,義務接送孩子上下學、輔導孩子學習。為了讓老人們老有所樂,組建了老年秧歌隊、太極拳培訓班、腰鼓隊、合唱團、健身操隊,還經常帶領大家參加比賽、演出,將原汁原味的社區文化展示給大家。xx年還代表我市參加了“哈爾濱之夏----社區專場文藝演出”,增強社區居民的和諧性和凝聚力。
xx年的'11月份,xx的右眼瞼長了一個腫物,她一直忍著疼痛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直到視力模糊了才被迫做了摘除手術,術后第二天她就貼著紗布來到居民家中進行調解,因為眼睛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落下了充血脹痛的毛病,但她沒有半點怨言,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為社區居民操勞著、忙碌著。為了加強居民小區的安全防護,她帶頭逐門挨戶地做居民思想工作,直至小區全部換成了嶄新的防盜門,改善了的居民的居住環境,卻累的人瘦了一大圈。為了及時準確地掌握社區居民的動向,她創建了紅星社區居民QQ群。在她的號召下社區黨員志愿服務隊積極與駐社區單位聯系,落實“百千萬”困難幫扶工作,使王桂鳳等10戶特困家庭得到幫助……xx通過這一件件小事兒,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核心價值觀和一位社區工作者對居民的熱愛和無悔付出。
最美社區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 篇6
作為一名志愿者,奉獻自己的愛、身體力行地服務社會,是她一直以來的志向和目標。她立足崗位,服務社會,無私奉獻,為促進志愿者活動的深入發展不停奮斗和探索。在服務群眾需求,弘揚互助風尚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在服務活動中尋求創新的理念和方法,開發志愿服務的新亮點、新領域。在參與志愿服務中,讓她懂得了什么是志愿者,明白什么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體會到了什么是“志愿付出,快樂奉獻”,同時也收獲了無盡的感動與快樂。
樹立形象,強化自身素質和人格修養。她一直把思想道德培養和業務能力學習作為強化自身素質提升、樹立良好形象的前提和基礎,通過自身素質和人格修養的'提升,更好的做好志愿服務。她一直堅持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思想和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思想理論水平,自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團結同志,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兢兢業業,努力肯干,全力提高志愿服務水平。
立足本職,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社會工作專業強調“助人自助”,從從社會使命看,強調“扶弱濟貧”,以解決社會問題、滿足社會需求為己任,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她時刻牢記社會工作價值觀,同時作為一名志愿者,她也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準則:志愿付出,排憂解難。
為更好的服務社區,深入開展社區志愿者服務工作,她通過社區志愿服務組織積極為社區居民排憂解難,有力促進了和諧社區建設。一是深入社區居民家中,進行走訪慰問,與社區其他志愿者一起去慰問需要幫助的困難家庭,為他們送去溫暖,使這些困難人員感受到人間真情和社會的溫暖。二是立足實際,在居民中開展“助力美麗集鎮綠島小區換新顏”、“助力文明城市五連創”等為主題的志愿活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呼吁群眾增強環境意識,為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做貢獻。三是利用自己的工作性質,向社區居民宣傳國家的相關政策,積極參與“憶往昔,樹先鋒,喜迎建黨華誕,宣傳教育活動”、“黨旗紅,風氣正,村級換屆共引領,法制宣傳志愿者活動”等宣傳教育活動。
最美社區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 篇7
我叫xxx,男,現年39歲,中共黨員。現任社區黨總支書記。多年來,我以黨性為后盾,以政治責任感為動力,從思想上、作風上加強自身建設,恪盡職守、竭誠奉獻、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上級黨委交辦各項任務,為黨務工作和黨的事業奉獻我一份力量。
我是XX年走上黨務工作者崗位上的。是一名黨務戰線上的新兵。這一點,我很清楚,我并且深知: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一名組工干部,必須具備優良的政治、業務素質和政策水平,特別是新時期黨務工作給組工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我十分注重知識的更新,充分利用業余時間和崗位鍛煉的機會,不斷加強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科學發展觀的學習,為此我報考了安徽省黨校,拿到了法律專業大專學歷;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刻苦鉆研業務知識,自覺錘煉,不斷增強做好組織工作的能力。在近幾年的工作中,我多次按照鎮黨委要求和布署,組織社區“歡樂花鼓燈文藝隊”將黨的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編成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既給群眾帶來歡樂,又起到了普法的作用。同時在我社區開展了“進百家門,知百家情,暖百家心”主題教育活動,在群眾中收到了較好效果。
我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牢記自己是一名黨務工作者,在平時的工作中,事事、處處、時時都以黨員的條件來嚴格要求自己,以一名組織干部來約束自己,對事業兢兢業業,勤勤懇懇,默默奉獻,辛勤工作。幾年如一日,將自己的責任、熱情、智慧和心血全部奉獻于黨務工作這一偉大事業。幾乎每天早晨我都是第一個來到辦公室,進屋后,燒開水、搞衛生成了我必做的第一項工作。下班后,我總是最后一個離開,因為我還要檢查一下辦公室的燈是否關閉、電源插頭是否拔掉、門窗是否關好。工作上,任勞任怨,一人承擔多人的工作量,也從無怨言。去年,正值炎夏,為了建立我社區黨員管理信息系統,我經常深入到各支部指導填寫信息卡,第一步填表工作很快完成,但后期的`輸機工作比前期工作任務還要大還有多。為了早期完成任務,我將所有資料帶回家中,不分晝夜,自已輸機,有時在計算機前一坐就是一整天;一分耕耘就會有一分收獲,我社區118名黨員輸機工作終于如期完成。社區黨員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為社區黨員管理步入科學的、現代信息化管理階段軌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堅持原則,恪盡職守,當好黨員發展工作的“第一把關人”。幾年來,我認真貫徹鎮組織部門“十六”字方針,堅持原則,恪盡職守,不怕得罪人,把質量放在第一位,為了掌握和了解到發展對象的真實情況,不讓不合格人員跨入黨組織的大門,我先后找人談話有幾百人次,走遍社區各個角落,收集有關情況。在找積極分子談話時,總是認真細致做好思想工作,對符合發展條件的同志,提出更高的要求,灌入黨的宗旨和思想,充當宣傳黨的知識的傳播人;對不太成熟的同志,指出不足,以情動人,春風化雨,既堅持原則,又講究方法和策略,耐心細致地說服引導,并鼓勵繼續努力。
幾年來,我積極維護領導班子團結和諧,認真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做到及時請示,按時匯報,同班子成員緊密合作,齊心協力營造一個從大局出發,拾遺補缺,自覺補臺,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工作氛圍。
最美社區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 篇8
胡小燕,現為柏樹街社區黨委長豐黨支部支部書記、建工小區網格小組長,從2007年擔任支部書記以來,她始終熱愛黨務工作,具有創新的精神,務實的作風,團結、關心群眾,充分調動支部每個黨員的積極性,每次面對社區黨委布置的任務,該同志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在黨務工作上兢兢業業,帶領支部全體黨員優質地完成各項任務。
一、堅定信念,樹立形象。
胡小燕同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她深知一舉一動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支部黨員的工作熱情,所以,她在日常生活和平時的工作中,堅持不斷的學習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用十八大精神為指引,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在平時的工作中,她時時刻刻處處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衡量、約束自己的言行,不斷增強黨的觀念,加強黨性修養,按照黨章的規定履行黨員義務,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執行黨的決定。在與支部黨員相處時,總是以“與人為善”的心態對待每一個人,在參加組織活動,特別是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時,她始終積極主動,不計得失,用自己的愛心讓支部黨員感受黨的溫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圍的同志。
二、加強學習,提高修養。
胡小燕同志認真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中央八項規定以及黨建業務方面的文件。學習時,她能夠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有的放矢。通過學習,使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政治覺悟有很大提高,為完成上級黨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打下了堅實的理論根基。在做好個人自學的同時,她還組織好支部廣大黨員的學習,采取集中學習和樓棟分散自學等多種辦法,組織大家認真撰寫學習筆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她積極履諾,深刻剖析自我,認真整改問題,力爭使學習覆蓋到每個黨員。通過深入的學習,提高了自身的.理論修養,也增強了黨支部班子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自覺性,為搞好黨務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業務及政治理論基礎
三、求真務實、開拓進取。
胡小燕同志在支部建設中始終不懈地抓好支部黨員發展工作。在抓好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上,她為了掌握發展對象真實狀況,經常深入到樓棟中了解情況,在找積極分子談話時,總是認真細致做好思想工作,對符合發展條件的同志,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不太成熟的同志,指出不足,耐心細致地說服引導,鼓勵其繼續努力,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使黨員隊伍得到有質有序的不斷壯大。胡小燕同志在抓支部效能建設中,嚴格按照社區黨委制定的“一目錄、兩流程”,認真排查支部建設中的廉政風險防范點,并提出詳細的廉能風險防控措施。今年,社區開展以居家養老為主題的黨建創新項目,胡小燕同志主動請纓,帶領支部黨員主動認領服務板塊,并做好日常的服務工作。在“愛心銀行”項目中,胡小燕同志帶頭進行愛心志愿者登記工作,并發動支部黨員參與其中。
四、心系群眾、以身作則。
胡小燕同志一以貫之的做好黨內關懷工作,她對支部黨員和小區群眾始終懷著一種深厚的感情,想問題、做事情都從全心全意維護群眾利益的高度出發,無微不至的關懷,使廣大黨員群眾感受到了黨組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當支部黨員和轄區群眾遇重病和不順時,胡小燕同志總是及時向社區黨委匯報并安排做好慰問幫扶工作,當小區群眾發生矛盾時,她主動調解、耐心細致做思想工作,切實幫助當事人從思想上根本解決問題。在小區文明創建上,胡小燕同志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針對小區里的不文明行為和現象,她都能第一時間進行勸導,并發揮支部黨員共同做好此項工作。在豐富黨員群眾文化生活方面,胡小燕同志結合小區群眾特長,組建了小區廣場舞隊,并邀請對接支部的在職黨員志愿者進行日常指導,增強了小區群眾的活力。
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胡小燕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中,以不為名利的高貴品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客觀公道的處事原則、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持之以恒的奉獻精神,傾入黨務工作的滿腔熱情,推動支部黨建工作不斷發展,深受黨員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最美社區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 篇9
xx鎮婦聯是一個富有戰斗力的集體。多年來,她們在鎮委鎮政府的領導下積極開展工作,認真為全鎮婦女兒童辦實事,好事,成為婦女的知心人、代言人。在她們的帶領下,全鎮廣大婦女干部崗位成才,崗位建功,崗位創優,積極發揮“半邊天”的帶頭示范作用。特別是在推動農村婦女進“兩委”,確保兩委成員中至少有一名女性和在“雙轉移”方面,推薦引導富余勞動力就業更是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績。在xx年,成功創建省“巾幗文明示范崗”1個,評選出市“十大好父親”1名,鎮婦聯更被評為“xx市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
一、培選并舉,力促婦女進“兩委”
鎮婦聯按照分級管理、分類培訓的原則,每年利用婦女學校和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等陣地,有針對性地對基層婦女骨干進行政治理論、實用技能和婦女工作業務的培訓,幫助她們解決思想顧慮、掌握競選技巧,使“要我干”的思想轉化為“我要干”,為女性順利進村居“兩委”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
(一)加強領導,夯實婦女參選基礎。鎮婦聯歷來重視婦女進村居“兩委”工作,做到思想上重視、行動上支持、工作上指導。婦聯主席作為村(居)換屆工作領導小組的成員,更為女性進村居“兩委”提供有力的組織和政策保障。通過調查摸底,積極鼓勵和引導優秀農村婦女主動參政,踴躍參與村干部選舉,充實女性候選人后備資源,為女性換屆中平穩順利當選打好基礎。
(二)把握關鍵,提高女性當選比例。通過村居換屆選舉工作小組積極引導村民選舉委員會將“兩委”成員的結構和候選人條件具體化,對“女性候選人當選既是政策要求,也是工作需要”這一要求進行宣傳教育,切實做通黨員群眾的思想工作,保證每一個村(居)至少有一名女性成員。xx年,全鎮21個村(居)委會共選出黨支部女委員21人,占 23.3%;村(居)委會女委員26人,占20.6% 。其中女書記、主任“一肩挑”的有3人,占15%(全城區只有4名女支部書記);女副書記有2人,婦女進“兩委”的比例達100%,交叉任職也達100%。涌現出如大龍村支書溫建群、松塘村支書鄧清葵等優秀女村官典型。
二、宣傳培訓,推動婦女就業致富
婦聯制定了全鎮婦女勞動力轉移培訓實施方案,明確—20xx年的.培訓目標。兩年來,舉辦培訓班兩期,完成農村婦女技能培訓250人,落實轉移就業250人。較好地推動了本地婦女發展致富,帶動了我鎮農村經濟的發展。主要做法如下:
(一)部門聯動,建立臺帳。鎮婦聯會同鎮勞動所組織開展了全鎮農村勞動力資源普查,摸清了全鎮農村勞動力的基本情況,含數量、年齡知識結構、技能情況和就業意向等作了造冊登記和數據錄入、建檔,做到“村村有帳、人人有表”。
(二)摸清意愿,確定培訓方案。鎮婦聯根據被征地婦女、農村婦女富余勞動力的意愿和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培訓方案,確立就業對象和重點,以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多層次、多途徑、多手段的技能培訓和就業推薦。
(三)搭建平臺,轉移就業。針對工業園區內企業逐漸增多,用工需求越來越大的形勢,鎮婦聯利用企業家大多是政協委員的身份,積極主動聯系,采取多種辦法,推薦本地勞動力到工業園區參加招聘,主要根據當地企業的用工需求,通過抓好“訂單式”和“定向式”技能培訓,有針對性地選擇企業廠區附近的農村勞動力進行分類型培訓,優先推薦就業,以當地企業香港佳悅()皮具公司為例,公司相當一部分女員工都是經婦聯培訓后推薦到該公司就業。
三、奉獻愛心,幫扶弱勢群體
鎮婦聯積極發揮關懷、關愛的模范作用,開展扶貧幫困,為婦女兒童排憂解難。每年排查摸底本轄區內的低保、五保、單親特困母親和貧困學生,建立數據庫,動態跟蹤他們的狀況,積極發動社會力量,結對幫扶。
(一)帶頭示范,奉獻愛心。在鎮婦聯主席的帶動下,全鎮共有42人加入獻愛心隊伍,對我鎮45名貧困學生進行結對幫扶,幾年來,共籌得49500元幫助他們解決學習難的的問題。
(二)凝聚社會力量,幫扶弱勢群體。鎮婦聯積極與香港房角石協會聯系,穿針引線,爭取其對本轄區內的弱勢群體長期資助,三年來,共籌得資金35萬元,幫助170戶五保、47個孤兒、68戶單親特困母親家庭解決生活上、學習上的實際困難。
四、齊抓共管,切實維護婦兒權益
(一)做好普法宣傳工作。鎮婦聯每年都舉辦現場咨詢活動,通過展畫、宣傳單張等向廣大婦女宣傳法律知識,讓廣大婦女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斷提高自我維權能力。
(二)做好婦兒維權工作。婦聯熱情對待每宗來訪,積極給予協商、調解、解答疑問,或給予法律援助等,對每宗來訪做到來訪有記錄、問題有回復、來訪有結果,調處率達100%。xx年4月協助派出所解救一名4歲的被拐賣女童,有效地維護了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三)推進婦女兒童規劃監測評估工作。婦聯如實撰寫婦女與兒童規劃實施的監測評估報告,及時反映婦女兒童情況,形成了黨委重視、政府統籌、婦聯辦公室牽頭、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最美社區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 篇10
賴小涓,女,48歲,文化程度高中,群眾,工作單位越秀區建設街祺頤居家服務部,越秀區義務工作者協會推薦,其先進事跡如下:
賴小涓是越秀區建設街祺頤居家服務部的負責人,3年前在建設街托老服務中心工作的她,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無意中參與了廣州市“居家養老”服務試點項目的工作,走進了曾經享譽全國的廣州“中環地區”的建設街道社區。從此讓她走上了義工之路。
義工之路并非坦途。從開始做義工時的飽受爭議到現在人人首肯,從單槍匹馬到建設街祺頤居家服務部及大學生義工隊正式成立,賴小涓用了3年多時間。3年多來,她和她的助老員和義工隊員們照顧了60多名孤寡老人,事跡感動了整個社區。
一、一念之間
越秀區建設街道辦事處是一個老城區。漸漸的,賴小涓發現在該地區,她看到了一群為廣州建設發展中作出貢獻的老建設工人,由于文化素質的緣故,導致了他們生活的條件無法與環境相比,特別是那些一生奉獻給國家而自己又無能為力成家的孤寡老人,給她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影響,激發了她內心的那股憐愛之心,為此,她給了自己一個新的無形人生目標——當義工努力幫助他們,讓他們在奉獻了前半生的同時,去享受社會給予的關懷,使他們的后半生真正體會到“六個老有”愿望。從此,她就全力投身到社區義務工作事業中去。
2014年5月的一天,建設街中馬路社區一個社工到服務部來找她,要求幫忙照料一對無兒無女的空巢老人,她上門一看,“老爺爺頭發和胡子又亂又長,大小便到處都是,胡子上還掛著唾液。”賴小涓還記得當年老人的邋遢樣,一問才知道,老太太因患腦血栓下肢癱瘓,老爺爺患老人癡呆癥,已經有半個多月沒搞衛生了。居委社工道出苦衷后,生怕賴小涓她們也會嫌棄不給幫忙,便一個勁兒地央求。賴小涓看著這對可憐的老人,心在流淚,話沒多說就開始為老人服務。由于老人的衛生長時間沒有搞,賴小涓她們用了一整天時間才理完。最后賴小涓對老人說:“以后老人有什么需求,就給我打電話,我一定上門服務。”后來,老爺爺去世以后,賴小涓把老太太作為一個重點照顧對象,實現了當初的承諾。
這事對賴小涓的觸動很大。原來,賴小涓從小就在省民政廳大院長大,自小受到扶貧助弱氛圍的熏陶。而她的家中也有患三級弱智殘疾的親人,從小都需要眾人的關心和照顧。所以,當看到那些因患病行動不便的老人時,她想起了自己的家人,也想起了自小看到的一些弱勢人群,就更加理解如此困難老人的痛苦。從這天起,賴小涓便有了組建一支服務隊的想法。
二、將心比心
“祺頤居家服務部”是賴小涓為了更好地開展為老服務工作,而創辦的廣州市首間非營利的民辦單位,她帶領了一群“4050”的下崗人員,投身到了首批助老員行列,整整3年的時間,她在無報酬的情況下無怨無悔地去為所有服務人員尋找服務對象,力求使更多老人在享受到社區養老服務貼身幫助的同時,也使在服務部任職的4050下崗人員從中得到應有的報酬和相應的社會地位,她設定了長遠的目標,她將兩群社會底層(低收入老人、失業人員)的人員,通過自己的協調幫助下,形成一個社區和諧的人際關系。為了達到這一和諧目標,她努力地為他們進行了貼心的引導和幫助,為此,她的聯絡手機每天24小時、整年365天都開著,做到隨呼隨應、隨呼隨到,讓老人感到有親人的感覺,她希望自己能為人們抵擋風雨,傳遞溫暖。
為了建隊,賴小涓一有空就走街串巷,游說下崗失業人員加入隊伍。可她畢竟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她主動找街道民政科、找居委會主任表明自己的決心,并順利拿到20多名政府購買服務對象。之后每逢雨天,大多數人選擇足不出戶的日子卻成了賴小涓最忙的時候。日子長了,她又主動攬下老人們的家務活。人心都是肉長的,那些當初對賴小涓不信任的人們開始轉變態度,從不信任,到理解信任,如今,在越秀區有需要服務的對象,都愿意到她的服務部。
在服務部幫助的對象中空巢老人劉佩英,因孤獨寂寞,按了平安鐘求助,剛好遇到上班時間,其子女無法及時趕到,一個電話,她立即派出助老員一同前往老人家里給予了慰籍;其次,在一個傍晚,老人又因病痛突發,拔通她的電話,向她提出了援助請求,她再次第一時間前往老人家里,免費協助其家屬做了妥善的照料處理,確保了空巢老人的安全,讓老人及其家人體會到社區服務的溫暖。
三、心心相印
在建設街轄內社區,除了劉佩英還有20多位老人得到過服務部的幫助,賴小涓和她的助老隊員們還會定期到長者服務站,為那里的老人提供服務。這些老人和賴小涓等助老服務隊員的感情深厚。2014年4月,賴小涓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電話是80多歲的黃南柱老人打來的,這是一位從2014年開始,政府設定首批“居家養老”的孤寡服務對象,患有嚴重的心血管、痛風等疾病,生活自理能力差,賴小涓她們為老人設定了個性化的定期服務,如搞衛生、談心,還時常去為老人做飯,并特別吩咐老人一有事情就一定要呼叫她們,讓他就把她們作為子女看待,這次他就是感覺自己病痛發作,難以忍耐了,就電話讓她們送他上醫院,賴小涓一接到電話馬上打出租送老人上醫院,送到醫院后,老人的病情果真及時控制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沒過幾天老人還是不幸地離開了人世。看著如同子女守在身邊一樣安祥去世的老人,她滿腦子都是和老人相處的點點滴滴,真的`希望時間能夠停住,心不甘情不愿地希望老人多呆長些日子。賴小涓說:老人在送往醫院的路上,蒼白的臉上一直留露幸福快樂的笑容,如同子女陪伴在身邊,老人緊緊握住賴小涓的手,不斷地說自己真的很幸福,有這樣的貼心服務,真不枉此生,在臨終的時候還留下了使她難以忘懷的遺言:“你能親自帶我到醫院來,我感到無比地高興,這是一件對我們老人天大好事,你一定要把這個為老服務工作堅持下去,我們需要你們”。老人的離去,給從未為毫無關系的老人送終的賴小涓來說,這是一件難以解脫的痛苦事件,很長一段時間她的情緒十分低落,由于難以抽離痛苦之情,她曾經有過放棄為老服務的念頭,但是老人的囑托不斷地在她腦海翻騰,無法消失,這也是一種動力,是她感到了一種使命在呼喚,因此不久她又重新振作起精神,以更大的熱情再次投身到了為老服務事業中去。
四、一心為民
2014年7月,建設新村廣場里鑼鼓喧天,這一天是建設地區義工服務總隊——大學生義工服務隊正式掛牌的日子,也是賴小涓最高興的日子,因為“這幾年的努力終于得到了一致認可”。這可是她這些年中另一個新的目標,就是將身邊的天之驕子——大學生組織起來,讓他們和自己一齊用那無比的愛心投身到社會,利用空余的時間報效祖國。當天的儀式上,賴小涓作為義工代表宣誓:貢獻一份力量,奉獻一份愛心,幫助一位老人,讓社區更和諧、更溫馨。
一周前剛剛加入這支隊伍的鄭徑舟同學說,他在華農學習這些年里,除了學習外總覺得空余的時間很多,在和他們的涓姐(同學們都是這么稱呼賴小涓的)相識以來,就深深地被賴小涓的精神所感染,之所以要加入這個隊伍,也是希望在學習之余能為社區里的孤寡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如賴小涓要求的那樣“用年輕人的熱情點燃老年人的激情”去投身為老服務。
“沒想到她一堅持就是3年。”居委會主任雷愛好不無感慨,她們是看著賴小涓一步一步走過來的,隨著大學生義工服務隊的日益發展并漸趨成熟,建設街道辦事處經再三考慮,決定為這支民間隊伍“正名”。對于隊伍建設規劃,民生總隊認為首要任務是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我們會予以指導,要做就做出個樣子來”。
對賴小涓來說,除了義工服務隊掛牌外,還獲得了很多肯定。今年7月,她被評選為“建設地區優秀義工”“居家養老服務優秀管理員”等榮譽。接踵而來的榮譽并沒有沖昏賴小涓的頭腦,她始終記得2014年黃南柱老人的臨終囑托,“榮譽是對過去的肯定,而我必須得堅忍不拔地往前走,不斷繼續地為社區弱勢群體服務”。
如今,大學生義工服務隊在增添新的服務內容上,為配合國家的“為黨和政府分憂、幫世上父母解難,替天下子女盡孝”為老服務宗旨同時,在使廣州成為“首善之區”的文明建設中努力讓自己能盡一份力量,將“用青春的激情去點燃夕陽的活力”的愿望發揚光大,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這個隊伍在賴小涓的集合下,竟然從幾十人的小隊伍擴大到了近五百人的大團隊,將全力以赴地在越秀區內打造一個全新的義工服務新氣象,全心身地投身到了社區里的各項服務活動。如:社區老人、殘疾、困難家庭等弱勢群體的互幫配對服務,迎接2014年廣州亞運會準備工作配備服務,定期地組織為災區或貧困山區捐款捐物,協助困難同學家庭增收助學計劃等義工項目。通過這些各項活動,使到同學們真正體會到人間溫暖和諧的一面,以此讓他們融入到社會的義務工作中去自我體現。
在社區居民眼里,屢獲殊榮的賴小涓沒有變,她還是當年那個既細心又熱心的賴小涓,她以高度地熱情將為老服務提升到一個更高的臺階,就如她所說:社區服務也要和世界接軌。
一位老人(袁惠仙)因其老伴去世,由于其子女都在境外居住生活,無法及時照顧她,原本希望勸她進老人院養老,可是她本人因心理負擔過重不愿進住,其子女通過社區找到了她,希望她給予幫助,她經過與老人詳細的交流,先協助其子女為她安裝了平安鐘,并主動為她提供一幫一的居家養老服務,解決了其獨居養老的后顧之憂。
另外,有一對老人,兒女二十年前都到了國外,如今老人都已近80高齡了,一個有嚴重的腦血栓癥,一個有癡呆癥,當周圍的人都不愿意承諾性地去替其兒女們照顧老人地時候,賴小涓又一次主動承擔起這個責任,讓其兒女能安心地去過他們的正常生活,腦血栓癥的老人在去年不幸的去世,仍然又是賴小涓親自臨床照顧老人,并撫摸著老人的雙手送走了老人,這次賴小涓覺得這就是居家養老服務的涵義:老人安樂,家人安心。
這也就是賴小涓所說的與世界接軌:為走出國門為國爭光的海外子女照顧他們早已習慣國內生活的父母創造一個安享晚年的無憂環境。
細心和熱心讓賴小涓總也閑不下來,她最苦惱的就是時間不夠用,顧不上家庭,自感對不起家人。如今,義工服務占去她大半的時間和精力。為了服務部的兄弟姐妹們生計,她不得不擠出時間運用其他的能力掙錢維持祺頤居家服務部的日常開支。
“我的夢想就是能在政府的更大支持下,創建更多的社區服務項目,擴大服務部的業務內容,聘請更多不同類型的社區服務員,讓那些有著一份愛心又愿意參與社區服務的兄弟姐妹們能得到更多的報酬,加快改善生活的速度,提升生活的素質,這樣我就可以用更多的心身投入到意義更深的義工服務中去;讓更多的市民享有各種基本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建設政府倡導的“首善之區”和“打造十分鐘養老服務圈”打下堅實基礎。
賴小涓憧憬著社區服務的美好未來。
最美社區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 篇11
張xx,女,1978年生人,在社區工作以來,一直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己任,工作上盡心盡力、恪守職責,行為上時刻傳遞著正能量,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在創建文明城市,建立和諧社會,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積極奉獻社會精神的今天,張xx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在擔任安全干事中,每年春節,清明等消防安全多發季節,她都入戶走訪沿街工商戶,反復向他們耐心宣講消防安全;為了更好的保證工作順利進展,她克服北行社區商戶林立,人員流動大的困難,每天不定時巡檢,排查可能的安全的隱患,無論為居民辦理何種業務,最后都不忘提醒注意消防安全。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在她的努力下北行社區從未發生一次消防安全事故。獲得上級部門好評和肯定。
寧山中路25號樓退休楊阿姨,兒女不在身邊一直獨居,平時喜歡拾荒,并把雜物堆放在公共走廊。異味、安全隱患給鄰居造成巨大的困擾。每次都是清完又堆,與行政執法、社區打游擊。誰敢清理就罵誰。有一年冬天,張xx看到她家大門破舊漏風,馬上帶著保潔員幫換個新門。特別是在處理楊阿姨與樓上漏水鄰里糾紛中,在兩家間多次調節。樓上樓下跑斷了腿,經過一次次的接觸,楊阿姨終于被張xx行動感動,自已主動清理了雜物。抵觸只因不理解。張xx用心用情做好居民群眾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梁。
張xx的婆婆患有食道癌,在醫大住院,晚上下班后她要在醫院走廊打地鋪守候老人,為老人處理方方面面的瑣事。就這樣她也沒耽誤一天工作。洗臉、洗腳、理發、換上干凈的衣服,刮梨沬喂老人。每當家人老人有情況,她總是第一個出現身邊許多……鄰床的病友都以為是老人的.女兒。她用那顆金子般的心,詮釋新時期好兒媳的標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張xx用一個在他自己看來最平常的舉動,見證了一個一個普普通通的社會公民、平平常常的社區工作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盡己所能,愛崗敬業,愛家愛社會。這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真實、那么自然。這些真實的寫照令人尊敬,讓人感動。
最美社區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 篇12
郭作洪,男,生于1966年2月,今年45歲,現任拱星鎮北辰街社區主任。他在社區工作期間,心系居民,受到了群眾的好評,在平凡的崗位上充分發揮出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因他工作勤奮,成績突出,連續四年被拱星鎮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后獲得了“優秀社區工作者”、“優秀社區干部”、等榮譽稱號。
2005年,郭作洪剛從供銷社下崗,下崗后的他來到了北辰社區,從事社區工作,負責場鎮環境綜合治理方面的事務。他了解到轄區的派出所警力不足,治安狀況并不好,于是他想辦法、做動員,于2005年成立了一支30人組成的義務巡邏隊。在他的帶動下,離退休黨員、志愿者也加入到義務巡邏隊中,每日不辭勞苦地巡邏在轄區內,節假日也照常巡邏,聯動民警、保安,構建了打、防、控一體化的治安體系,實現了打防結合、群防群治,北辰社區治安狀況得到了根本性的轉變。
2008年3月,郭作洪擔任社區主任,憑借自己之前從事社區工作的經驗和對社區情況的了解,很快就挑起了這副繁雜的重擔。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突襲綿竹,拱星鎮遭受重創,北辰社區近兩千居民無家可歸,社區班子立即召集人員分別到場鎮各片區救人搶險。郭作洪和社區黨支部書記分別帶隊趕往地震后受災最重的老街垮塌的廢墟和危房,搶救傷病員,尋找被埋的`幸存者,處理遇難者遺體,一直忙到深夜。可是他自己承包的養殖場同樣受災慘重,他卻沒有時間去看一下,只得叫妻子幫他打理。在震后,他認識到抗震救災要有效率,必須統一指揮,統一安排,統一協調。于是,他又組織人員,成立了社區應急隊,集中大家的力量共同抗震救災。郭作洪在整個抗震救災過程中,一直戰斗在第一線,在廢墟中搶救傷員送去醫院、搭建統一避震帳篷,安頓好所有居民、災后防疫、救災物資的管理和分發,處處都有他的身影。千頭萬緒的工作讓他不知熬了多少夜加了多少班,累病了也不愿休息,仍然帶病堅持工作。
為了安頓好幸存下來的社區老百姓,郭作洪忙前忙后,又是組織社區的青壯年搭建統一的安置篷,又是帶隊到鎮政府領取和搬運救災物資。沒有車輛,他就到老百姓家中借來架車拉;沒有司機,就親自上陣駕駛借來的拖拉機,將救災物資運到社區的各個災民集中安置點。有時候,村上到鎮上領取救災物資裝卸人手不夠時,只要吆喝一聲,他又立即帶上一隊人幫助村上裝運救災物資。少數不理解的老百姓說他:“人家又沒有給你啥好處,又沒有給社區多分點物資,你忙著幫人家搬啥子嘛!”每當這時,郭作洪只是簡單地一笑了之。
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在社區的辦公帳篷里,始終可以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原來,是社區主任郭作洪還坐在電腦前統計社區的災情,挨家挨戶的核對,一遍又一遍的計算,生怕統漏了一戶,統錯了一戶。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和社區其他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社區的各項基礎數據都統計得非常準確。
2008年8月初,拱星鎮場鎮居民和各單位入住活動板房后,社區又忙碌起來。哪戶居民家中的燈不亮了,找到社區,郭作洪二話不說騎上摩托,立即來到居民家中檢修好電燈;哪里水管漏水,他在第一時間請來技工處理……。哪家老百姓有事,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經過一周多的努力,居住在活動板房里的群眾雖然沒從地震的悲傷中走出來,但是都已經安定下來,再也不用擔心生活居住。
就在為老百姓的事前后奔忙的時候,郭作洪的腰椎因為勞累過度骨折了,疼得這個一米七幾的漢子連正常行走都變得異常艱難。到醫院檢察后,醫生要求他住院治療,可他堅決不住院,拿了一些藥后就走了,醫生再三叮囑他不住院就必須在家好好休息,腰椎才能很好的康復。可郭作洪沒有遵從醫生的叮囑,回到社區后又埋下身子在板房辦公室里忙碌工作,沒有休息過半天。群眾都勸他好好休息先養好傷再上班時,他說:“沒有辦法,社區的事情太多了,就這幾個干部,這個月我們必須把城鎮居民參加社會醫療保險的工作完成,不能誤了老百姓的事!”這樣一句樸實的話語,正是一個基層干部一心為民真實寫照!
災后重建工作完成后,轟轟烈烈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又拉開帷幕,為了使群眾更好的了解“創衛”的重要性,他帶走大街串小巷,向群眾宣傳衛生知識。在整個“創衛”過程中,他不怕臟不怕累,揀垃圾,打撈漂浮物,清理小廣告、“牛皮癬”。由于江蘇泰州市援建的泰州路平坦寬敞,但是有些重型卡車超重行駛,對路面損害很大,老百姓對此意見頗大。作為村主任的郭作洪,每天都要在這條路上巡上好幾次。有時候剛端上碗,老百姓一打電話,他就立刻放下碗筷,趕到現場去勸說司機不要在泰州路超載行駛。他說江蘇大愛援建,我們應該珍惜。
災后重建后的社區事務繁多,郭作洪總是不辭辛勞的往返于政府社區之間,認真完成鎮政府交辦的各項事務,及時把老百姓的訴求反饋給鎮政府,他認真一心為民、積極認真的工作態度受到了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最美社區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社區最美家庭先進事跡材料通用09-19
社區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跡材料02-23
社區最美家庭先進事跡材料(通用5篇)09-08
社區消防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精選19篇)10-14
社區最美家庭事跡材料11-05
社區最美家庭事跡材料05-20
社區先進事跡材料03-09
最美醫生先進事跡材料08-07
“最美天使”先進事跡材料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