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綜合素質評價”指的是在每個學期的期末或每個學年的期末,全國各地的中等學校組織的一次對全體在校學生全面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評價的測評任務。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精選1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1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和《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貫徹和落實全國職業教育會議和《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事業教育的決定》精神,辦出職教特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從德、智、體、美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通過開展綜合素質評價,真實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才素質的新要求。
(一)推進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是深化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中等職業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轉變教育思想,樹立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新觀念,培養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他們應當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比較熟練的職業技能,具有繼續學習的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立業創業能力;具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二)體現學生綜合素質和個性特長發展狀況。對職業中學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基本出發點是衡量學生全面發展的狀況,綜合素質評價堅持內容的全面性,體現學生之間的差異,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促進學生在打好共同基礎的同時,實現有個性、有特長的發展。通過對評價主體的互動化、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和評價過程的動態化,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
(三)探索科學可行的評定方式方法,加強評價制度建設。立足我校教育教學實際,制定科學可行的評定方式、方法和規范,完善評價的內容、標準、方法和程序,加強公示、監督、申訴等方面的制度建設,確保各項工作的實效和公正。通過探索職業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建立健全職業中學學生評價制度,形成素質教育實施與保障的長效機制。
二、基本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是實施素質教育,體現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精神,反映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方案的要求,通過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結果的使用,給中等職業教育以正確的導向。
(二)操作性原則。方案實施要為學校、用人單位、社會和家長理解并接受,要使教學組織、考試考查、就業選人等方面的操作簡便、直觀。方案的指標體系制定要合理,有較強的可評性,評價要有多元主體的參與,評價操作要實現信息化。
(三)公平性原則。加強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制度建設,提前公布評價的內容、標準、方法、程序、人員和有關規章制度,并廣泛征求師生和家長的意見。保障評價工作公平、公正、公開地進行,對學生作出全面、客觀、科學的評價。
(四)發展性原則。堅持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功能。注重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適當收錄反映學生成長過程和發展水平的描述與實證材料。正確發揮評價的激勵、發展功能,突出評價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客觀反映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個性特長。
三、組織機構
(一)成立蒼溪縣職業高級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制度、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工作,負責學校評價工作的監督指導、咨詢、投訴、復議等事宜的處理。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附后。
(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由學校教導處、德育處、生產實習處、招生就業辦共同實施,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是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的具體負責人。
(三)成立班級評價工作小組。由班主任和各副班主任、科任教師組成,負責主動領取評價表;組織本班家長召開家長會;組織學生自評、互評并組織統計評價結果;組織評價小組成員填寫學期綜合素質評價登記表,及時以通知書的形式告知學生和家長學期評價結果;接受學生申訴或查詢。
四、評價內容及標準
我們分析和綜合了部分學校的成功經驗,根據《教育部關于中小學評價和考試制度改革意見》,結合職業學校自身的特點將學生綜合素質評估確定為思想道德素質、專業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社會與交往素質和藝術與修養素質五個方方面。具體見《蒼溪縣職業高級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量化表》
(1)思想道德素質
學生道德道德素質包括思想品質和公民道德兩個方面,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成長記錄、教師和同學的評價等,由學生的自我評價為主,同學互評為輔。
(2)專業文化素質
學生專業文化素質包括專業模塊修習記錄和學習能力評價兩方面。專業模塊修習記錄獨立進行統計,根據學生學分管理檔案,對學生所得學分的總量、學分的分布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真實反映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能力評價通過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綜合實踐能力的測評客觀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
(3)身體心理素質
學生身心健康的評價,根據學生在學校體育課程、體育活動中的表現和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表現,客觀反映學生身心健康狀況。
(4)社會與交往素質
主要根據平時學生在班級、社會等實踐活動中的表現,評價其在團隊合作,交流溝通,對社會的認知等意識和水平。
(5)藝術與修養素質
學生藝術素質的評價,根據學生在學校參加藝術活動的表現及作品,客觀反映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修養素質評價根據學生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的表現客觀反映學生的個人修養水平。
五、評定方法
評價從時間上分為學期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類,從形式上分為自評、互評、評價小組評三類。
(一)學期評價
學期評價是每學期期末,在班級評價小組組長主持下,組織學生開展自評、互評、小組評,最后由班主任認真填寫《學生綜合素質學期評價登記表》的過程。
1、自評
由班主任教師向每名同學分發自評表,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完成自我評價,直接填在登記表上,同時在《反饋表》上填寫評語,填完后教師應立即收回登記表保管,以免遺失。
2、互評
(1)學生互評的方法為:首先,對學生進行培訓和引導,減少學生在評價中感情用事或以偏概全的現象。其次,在評價開始時由班主任下發《學生綜合素質互評表》,做到每生一份,每名學生都參與對本班全體同學的評價(連同本人一并評價),為確保評價的公正性,評價采用無記名的形式,按“A、B、C、D”四個等級進行。為便于統計,素質評價卡中“A、B、C、D”四個等級直接轉換為分值,分別以“5/4/3/2”的形式出現。學生互評完成后,由班主任負責組織對互評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2)互評計分方法為:某評價要素被評為A級得5分、B級得4分、C級得3分、D級得2分,二十個要素滿分100分。在統計某生評定結果時,應將全班其他同學對該同學二十個要素評定的總分相加,再除以全班參加對該同學評定的人數,得出該同學的總平均分。
(3)互評等級確定方法為:若某生20個評價要素總平均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則綜合素質互評為A等,90分以下75分(含75分)以上為B級,75分以下60分(含60分)以上為C級,60分以下為D級。在計算總平均分時,如出現小數,則按四舍五入法轉化為整數后計算等級。
3、評價小組評定
在學期評價過程中,評價小組應對學生互評結果進行逐一審核,根據本班A級指標數,結合學生平時表現,評價小組認為學生互評結果基本反映學生實際的,則直接將學生互評結果認定為小組評定結果。但評價小組若發現學生互評結果與學生實際表現嚴重不符合的,可進行調整,并將調整過的內容填在評價表上,并對每個學生打出終評等級及時填寫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登記表》上,同時評價小組集體填寫綜合評語,每學年度第二學期小組評結果視為該生該學年度的評價結果。
另外,凡受學校處分的,該學期評價結果降為C等。到終結性評價結束時尚未撤銷處分的,終結性評價結果直接降為C等;終結性評價結束后受學校處分的,終結性評價結果直接降為C等;受公安機關拘留或拘留以上處罰的,該學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直接降為D等;因同一事件分別受公安機關和學校處罰或處分的,評價時按就重不就輕的原則進行評價。凡在三年內曾受公安機關拘留或拘留以上處分的,終結性評價結果降一等處理;初中第六學期受公安機關拘留或拘留以上處罰的,終結性評價直接降為D等。
學期評價結束后,班主任應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反饋表》發給學生,并請學生反饋給家長,家長和學生本人分別填寫意見并簽名。自評、互評和小組評均結束后,班主任應對每名同學的自評與互評結果進行對照分析,對學生自評與互評結果反差較大的,班主任應結合平時對該生的觀察與了解,及時給予個別輔導,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以實現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終結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在高二下學期結束前,由評價小組集體進行。
1、等級確定
終結性評價等級應依據學生之前各學期的評價結果來確定。首先將各學期評定分數相加,用分值之和除以學期數(出現小數時以四舍五入計),然后按A級(90分以上)、B級(75—89分)、C級(60-74分)、D級(60分以下)的劃分方法,將分值轉化為等級,作為學生終結性評價等級。
2、評語擬定
評價小組成員應在對學生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共同討論并擬定出學生綜合評語,評語語言應準確、精練,重點突出學生品格與態度的一貫表現。
對于評價小組工作中的重大分歧,應提交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裁決,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無法裁決的向教育局評價委員會報告。
六、評價結果
1、評價結果從性質上分為兩類:一是學期評價結果;二是終結性評價結果,學期評價結果是終結性評價結果的參考,終結性評價結果視為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總結性評價,作為學生就業的基本條件之一并記入檔案。
2、評價結果從形式上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綜合性評語,由評價小組運用文字給予準確描述,并認真填寫在評價登記表上。第二種是等級評定,即由班級評價小組集體參照互評、自評,結合學生日常表現評價得出等級性結論。
學期評價結果和終結性評價結果均應于評價結束后一周內告知學生,學期評價結果應及時請學生簽字。同時,獲A級的學生名單應向全校公布,接受師生監督,并公布申訴、舉報電話與申訴、舉報方法。評價工作小組應同時接受家長和學生的申訴,妥善處理學生和家長提出的各類異議。
七、關于評價的幾點說明
1、若評價小組工作中有重大分歧的,應提交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裁決。
2、學生的評價結果依據必須保留至少一學年。
3、學期評價結果和終結性評價結果應于評價結束后一周內告知學生及家長,接受師生監督。
4、學期評價中,若學生受到學校警告以上(含警告)處分的,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定一律為C級。
5、若學生有違法犯罪行為并受到司法機關處罰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定一律為D級。
6、若學生在校期間發生打架斗毆、惡意損壞公物等現象造成重大影響或結果的,綜合素質評價一律為C級。
7、一般情況下,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盡量少用C級和D級。
八、評價監督:
1、申訴、舉報電話:xxxxxxxx
2、申訴、舉報方法:
①若對評價結果與自身實際表現有重大分歧,可向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提出申訴。
②凡對評價有異議并提出申訴的,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立即展開調查,若情況屬實,可作出評價調整,若情況與班級評價小組結果相符合,維持原評價,并對該同學提出批評教育。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2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全面考核我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轉變教育教學質量評價觀,建立有利于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評價體系,根據《浙江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指導意見》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二、組織領導
(一)成立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
副組長:xx
組員:xx、xxx、xxx、xxx、xxx、xxx
2、工作職責:組織、協調、指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開展,負責審核學生綜合素質的定性與定量評價,并確定學生的畢業綜合評語和“審美與藝術”、“運動與健康”、“勞動與技能”、“探究與實踐”等項目測評的最終等第。
(二)成立相關測評小組
1、綜合評語實施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
組員:高一高二各班主任
(2)工作職責:組織宣傳學習;每學期組織學生自評與同伴互評,撰寫、上報綜合評語,并及時進行反饋;負責相關檔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2、審美與藝術項目測評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
組員:xx、xxx、xxx、xxx、xxx
(2)工作職責:負責本項目中的音樂專項測評與美術專項測評工作,初步確定學生測評等第;審核學生免測條件,確定免測學生名單;及時向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提供本項目學生測評等第情況。
3、運動與健康項目測評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
副組長:xx
組員:xx、xxx、xxx、xxx、xxx
(2)工作職責:負責本項目中的運動技能專項測評和體能測評,初步確定學生測評等第;審核學生免測條件,確定免測學生名單;及時向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提供本項目學生測評等第情況。
4、勞動與技能測評機構:
組長:xx
組員:高一高二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任教師及有關實驗員。
職責:負責學本項目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技能,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等五個專項測評工作,初步確定學生測評等第;及時向校測評領導小組提供勞動與技術類A等申報名單。
5、探究與實踐項目測評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
副組長:xx
組員:參與組織開展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社區服務活動的相關教師。
(2)工作職責:負責學生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社區服務三個專項的測評工作,初步確定學生測評等第;及時向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提供本項目學生測評等第情況。
三、評價內容、形式及辦法
1、定性評價
(1)評價內容:學生道德品質、公民素養、情感態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質。
(2)評價形式:綜合評語(包括分層概述、突出表現、紀實性材料等)。
(3)評價辦法:在學生自評、互評、任課教師評價基礎上,由班主任每學期撰寫一次;畢業綜合評語由畢業班班主任在各學期評語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發展變化情況進行撰寫,并經學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審核后確定,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
2、定量評價
(1)評價內容:審美與藝術(音樂、美術)、運動與健康(體育與健康)、勞動與技能(理化生實驗技能、信息技術、通用技術)、探究與實踐(研究性學習活動、社會實踐、社區服務)四大塊。
(2)評價形式:確定“測評等第”,分A、P、E三等(或P、E二等)。
(3)評價辦法:由學校各測評小組每學年組織測評一次,測評成績分A、P、E三等(或P、E二等),其中A等不超過20%,E等不超過5%。學生測評最終等第由學校測評領導小組根據浙江省有關測評規定予以確定,其中A等不超過25%,E等不超過5%。對評定結果中獲得A等的學生在校內張榜公示,對評定為E等的學生給予書面通知。
四、評價時間安排
1、綜合評語(定性評價)每學期實施1次,要求在每學期結束前2周內完成;畢業綜合評語在學生畢業當年的4月份完成。
2、審美與藝術、運動與健康、勞動與技能、探究與實踐項目測評(定量評價)每學年實施1次,要求在每學年第二學期第15周前完成;學生測評最終等第在學生畢業當年的4月份確定。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3
為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不斷深化高中階段教育招生考試和初中教育評價制度的改革,引導和培養學生提高自我認識和自我教育能力,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和生動活潑地發展;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健康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根據《古縣教育局關于認真做好20xx年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通知》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對初中學生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時,力求內容全面、客觀、程序、科學、規范,關注學生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評價要遵循發展性、終結性、激勵性和公正性原則。
二、評價內容
1、道德品質與公民素質:文明禮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熱愛勞動、自尊自信、自律自控、社會責任感、環保意識。
2、學習與探究能力:有良好學習態度與習慣;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有效的思維和學習方法;具有學習創新精神。
4、交流合作與實踐能力:具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善于動手動腦,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珍惜集體榮譽,維護集體利益,具有團隊協作意識。
5、審美與表現:有健康向上的審美觀,能識簡譜,會畫簡筆畫,具有一定的藝術表現力,有能說明成績的藝術品。
6、體育與健康: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心理素質及體質體能,熱愛體育活動,能堅持鍛煉身體,有一定的體育愛好和特長。
三、評價組織及時間安排
1、學校成立由校長、科室負責人、家長代表組成的評價工作委員會,負責制定評價工作方案;認定班級評價小組成員;監督班級評價工作;及時糾正評價中的錯誤或對有爭議的評價結果進行仲裁等。
古縣三中評價工作委員會:
主任:xxx
副主任:xxx、xxx
成員:xxx、xxx、xxx、xxx
2、班級評價小組由班主任、音、體、美學科教師和其它3名以上任課教師組成。參與班級評價小組的教師給該班授課時間不能少于一個學期。
3、評價工作定于于4月7日開始進行。4月7日——4月8日由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組織,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及班級評價小組全體成員參加為期兩天的評價培訓。4月9日——4月18日,按班次逐班開展評價工作。
4、在評價工作正式開展前1周,由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提名班級評價小組成員,向被評價班級學生公示,如果有1/3的學生不同意某教師為評價者,則做相應替換。
四、評價等第及比例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分為A、B、C、D、E五個等第,評價達B等第(含B等第)以上者,方可報考11所優質高中。結果等第比例為:A等20%左右;B等35%左右;C等35%左右;D、E兩等不超過10%。
五、評價方法及注意事項
1、評價活動由全體學生和班級評價小組成員共同參與。評價等第從高到低分為A、B、C、D、E五個等第。對學生某一方面評定為D、E等級時應報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審定后確認。
2、學生自評:評價前組織學生認真學習《評價標準》,廣泛宣傳評價目的意義,每個學生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照《評價標準》的六個方面內容,進行自我評定,學生家長填注評價意見。
3、學生互評:班內每個學生對其他同學的六個方面進行評價,匯總全體學生的評價,得出其他學生對該生的評價等第。
4、班主任評價:班主任的評價由兩部分組成:①評語;②等第。從六個方面分別給出A、B、C、D、E五個等第,其中每個方面必須有突出且公認表現的方可評為A等第。
5、任課教師評價:體育教師主要負責“體育與健康”評價;音、美教師主要負責“審美與表現”的評價;其它教師主要負責“道德品質與公民素質”、“學習與探究能力”、“交流合作與實踐能力”方面的評價,其中每個方面必須有突出且公認表現的方可評為A等第。
6、各班級綜合素質評價小組綜合學生自評、同學互評與教師評價意見,參照學生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表現情況確定被評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等第,報經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審核確認。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表現的評價要兼顧校內、校外活動。
7、綜合性評價結果在學校顯著位置公示1周,接受監督。
8、綜合素質評價涉及每位學生的切身利益,保證評定過程及結果的客觀和公正。
9、學生自評(含家長評價)、同學互評、教師評價(含班主任評價與任課教師評價)結果所占權重比為1:5:4。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4
一、目的意義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觀察、記錄、分析初中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發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是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制度。實施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是全面反映學生初中階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情況,展現學生個性特長,形成學生在初中階段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檔案,作為學生發展指導、畢業升學、學校育人質量評價的依據或參考。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有利于幫助和促進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和自我發展;有利于促進學校和教師把握學生成長規律,切實轉變育人方式和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社會和家庭形成正確的育人觀,形成多方協同育人局面;有利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建立科學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評價制度和機制,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二、實施原則
(一)堅持方向性和指導性。堅持黨的領導,把握正確方向,教育引導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尊重學生個性特點和成長需要,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發展自我,激發學生發展潛能。
(二)堅持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堅持五育并舉,著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定基礎。既重視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全面發展,也反映學生個體的主要特點和突出表現,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為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長發展提出針對性的指引。
(三)堅持真實客觀和公正有效。如實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真實反映學生的發展狀況,以事實為依據進行評價,確保評價內容客觀真實。嚴格規范評價程序,注重師生全員參與,強化有效監督,確保評價過程公開透明,評價結果公平公正。堅持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確保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可信可用。
三、評價組成部分
(一)基本指標。
基本指標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與社會實踐等五個方面。
1.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學生在堅定理想信念、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責任擔當、熱愛集體、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道德品質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方面的狀況。重點記錄學生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遵守公民道德和公共秩序,參加學校班、團、隊活動等方面的突出表現。
2.學業水平。主要考察學生通過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以及相關專題課程學習,在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認知能力、思維發展、創新意識特別是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等方面的狀況,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業質量標準。重點記錄國家課程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含實驗操作成績)、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學習經歷與成果,以及學習態度、習慣、能力、效果等方面的突出表現。
3.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學生的基本身體機能與運動技能、體育鍛煉習慣與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健康狀況、安全素養等。重點記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情況,體育課出勤情況,體育運動技能掌握情況,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表現及課余體育訓練、競賽情況,參加學校安全教育活動情況,以及自我認知與管理、人際關系、情緒調節、青春期適應,安全知識與相關技能等。
4.藝術素養。主要考察學生通過藝術課程學習形成的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的核心素養,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學生能以正確的價值觀為引領,掌握好藝術學習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參與藝術活動的必備能力,體現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強調實踐體驗,同時考察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
5.社會實踐。主要考察學生的社會認知、社會實踐、社會適應狀況,形成的勞動素養、實踐能力等狀況。重點記錄學生在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參觀學習、研學實踐、志愿服務和公益活動中表現出的意識、能力和成果等。
(二)評語評價。
評語包括自我評價、親子共評與教師評語。
1.自我評價。每個學期末,根據學校安排,學生在家長或老師的協助下,錄入個人陳述評價。在學校未進行審核前,學生可反復修改完善。
2.親子共評。家長留出足夠時間,營造親子交流的良好氛圍,與孩子充分交流討論后,錄入“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平臺”(以下簡稱“信息平臺”)。內容包括親子關系和孩子的成長經歷、取得進步、遇到困難和解決過程以及存在的不足與努力方向等。
3.教師評語。教師在全面了解學生成長情況的基礎上,以發展的眼光,分析記錄學生發展的信息,全面、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綜合素質階段性發展水平和個性特點,突出正面引導,鼓勵學生不斷進步。學期教師評語由學校班主任、任課教師、社團指導教師等共同承擔,具體由學校統籌安排;畢業評語反映學生初中階段整體發展情況,由班主任填寫。
(三)寫實記錄。
鼓勵學生記錄、表達自己在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與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個性特長與突出表現。不強制所有學生都填寫,不要求面面俱到。建議學生重點介紹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用事實和證據說話,避免泛泛而談。
四、評價程序
評價程序分為基本指標評價、提交評語、寫實記錄、公示確認與形成檔案等五個環節。
(一)基本指標評價。學校在“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表(基本指標)”(附件1)的25個重要觀測點中,根據學生的現實表現在“是否達標”欄目勾選“是”或“否”。以下兩種情形則可認定為達標:一是學生每學期(第六學期不評價)25個重要觀測點中有20個達標,則本學期基本指標評價達標;如果5個學期皆達標,則該生在初中階段的基本指標評價達標。二是學生在5個學期累計共有105個指標達標,則該生在初中階段的基本指標評價達標。評價結果由信息平臺自動生成,學生與家長對評價結果如有異議,可按程序提出申訴。
(二)提交評語。每個期末結束時(第六學期不評價),學生、家長和班主任老師根據學生本人實際情況,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情況進行評價,形成學生自我評價、親子共評和教師評語,在信息平臺上錄入。
(三)寫實記錄。填寫此項的學生,應在“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寫實記錄)”(附件2)中填寫。學生可隨時在信息平臺錄入,并上傳獲獎證書、榮譽證明以及其他相關佐證材料,在檔案生成前多次修改更新。
(四)公示確認。各學校按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統一部署,在信息平臺或教室、學校公示欄、校園網等顯著位置對基本指標評價結果進行集中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公示工作原則上在每學期末或下學期初進行,具體時間由區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確定。公示期結束后,學生、班主任及有關教師簽字確認,并統一在信息平臺中提交審核。公示材料一經審核,相關記錄不可更改。
(五)形成檔案。學生畢業前,信息平臺合成基本指標評價結果、評語評價和寫實記錄,形成學生個人“綜評檔案”材料,由學生與家長共同簽字確認,確認后不能更改。初中學校對“綜評檔案”進行存檔。
五、結果運用
(一)作為指導學生成長的依據。學校要充分利用基本指標評價、評語評價和學生寫實記錄材料,對學生成長過程進行科學分析,引導學生發現自我、建立自信,指導學生發揚優點、克服不足、明確方向;充分發揮評價過程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
(二)作為學生參加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的依據。初中學校要將學生的“綜評檔案”提供給高中階段學校使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情況可作為高中學校自主招生的重要依據,學校在招生錄取時可根據學校辦學特色及人才培養要求,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提出具體要求,經學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同意后提前向社會公布。
(三)作為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依據。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把學校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情況作為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管理水平以及考核校長的重要依據。各區、校要加強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數據的分析應用,為區域教育發展和提升育人質量提供數據支撐。
六、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教育行政部門制定《〈深圳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實施工作指引》(以下簡稱《工作指引》,附件3),不斷完善信息平臺系統功能,把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作為評價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參考《工作指引》制訂本區的實施細則,并將學校開展綜評工作情況作為考核學校辦學水平、管理水平及校長履職的重要依據。學校要履行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主體責任,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安排專人負責具體工作,及時處理申訴、投訴和建議。
(二)做好宣傳培訓。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要利用媒體進行廣泛宣傳,營造支持綜合素質評價的良好社會氛圍。市、區教育行政部門開展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專題培訓,引導教師、家長和學生主動完成綜合素質評價任務,及時推廣綜評工作典型學校的先進經驗。
(三)強化資源整合。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社會公益資源統籌力度,鼓勵和支持各類文化、藝術、體育、科技等公益性機構以及高科技企業免費或優惠為學生開放。學校要充分利用資源,尋求支持,為學生成長提供平臺和機會。引導家庭積極配合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努力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推進素質教育的強大合力。
(四)健全監督機制。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完善對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監督機制,公開舉報電話和網站。學校要完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公示制度,對涉及綜評工作的相關申訴進行核查并及時反饋。學生或家長對學校申訴處理結果仍有異議的,可向教育行政部門申訴,教育行政部門要依法依規予以處理。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規定、弄虛作假等行為,根據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5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貴州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對普通高中學生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時,應力求內容全面、客觀,程序科學、規范,關注學生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評價要遵循導向性、可操作性、公平性和發展性原則。
二、工作機構與職責
(一)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xx(校長)
副組長:xx(副校長)
成員:xx(教育處主任)、xx(教學處主任)、xx(團委副書記)、xx(年級組長)、xx(年級組長)、xx(年級組長)
職責:負責領導和管理我校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負責制訂《陽貴一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審定評價結果,受理咨詢、申訴和復議申請。
(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小組:
組長:xx(副校長)
副組長:xx(教育處主任)、xx(教學處主任)
成員:xx(團委副書記)、xx(年級組長)xx(年級組長)xx(年級組長)
職責:具體組織實施評價工作,負責實施《陽貴一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相關信息的采集輸入輸出工作,初步審訂評價結果協調評價過程的相關工作。
(三)班級綜合素質評價小組(每班各5名,名單略去):
說明:
1.組長為各班班主任;組員為在本班任課達一年以上的教師2名,學生干部2名。職責——負責對班級中每個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組織、實施本班學生的自評、互評、教師評價與綜合評定等工作。
2.班級評價小組在評價程序中,按“學生自評”、“同伴互評”、“教師評價”、“學校評價”的順序進行,“同伴互評”過程中按班級進行。
三、評價內容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方面,分解成若干項“關鍵指標”,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主要內容。
學生展示的實證材料、平時表現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的依據。盡可能使評價結果客觀、真實。
班主任應根據學生平時表現等情況,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完成評價小組評語。
四、評價等級
各項指標按三級評分。凡比較符合標準者可得3分,基本符合標準者可得2分,不符合基本要求者則得1分。
1.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評定等第分合格和不合格。
指標均分達2分者,評為合格。凡有突出問題,指標均分不達2分者,則不符合教育部規定的基本標準,可暫不評等第,但要如實記載突出問題。有見義勇為等行為受到省市有關部門表彰,在關心集體,愛護國家、集體財產,保護環境,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等方面有突出表現并受到省市有關部門嘉獎的,要將具體內容填寫在相應評價項目的“表現”欄中。
2.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方面的評定等第分A、B、C、D四級。
指標均分超過2分評定為B,2分評定為C,不達2分則評為D;凡符合標準并有突出表現,能提供明確證明材料的,經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審定確認,可得A。
凡得A等第的學生,必須有突出表現的有效記載,否則,視為無效。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學習能力方面得A:研究性學習成績突出,得到社會公認或權威部門認可;學習主動積極,各科成績一貫優秀;小創造、小發明經過專業評價機構認證或在省市組織的相關活動中獲獎;在省級以上報刊雜志發表作品;在省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競賽活動中獲得等級獎。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6
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育人為本,大力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部、自治區關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有關精神,進一步改革考試與評價制度,結合烏魯木齊市教育發展的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重要意義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中心環節,它直接影響對課程改革教育質量的正確評價。
初中是基礎教育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切實做好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不僅對初中,而且對小學和高中階段課程改革的實施,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中小學生的素質,為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人才奠定堅實基礎都具有重要意義。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要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宗旨,以有利于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注重學生的發展過程,獲取學生的全面信息,既要體現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充分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要突出評價內容的多元性、評價方式的多樣性和評價功能的激勵性,擴大評價的覆蓋面,使評價過程成為促進學生思想品質以及多方面潛能發展的過程。逐步構建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規范有效的選拔各類高一級學校新生的評價體系。
二、基本原則和評價目的
評價的基本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是指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以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實施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科學地評價學生的發展水平,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使學生明確自己發展的努力方向,從而促進全體學生健康發展。
(二)過程性原則
過程性原則是指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貫穿于知識技能的學習、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的培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注意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多種潛能的開發、增強體質等學生素質全面與和諧發展的全過程。通過實施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使每個學生的發展過程都得到優化,素質不斷得到提高和發展。
(三)激勵性原則
激勵性原則是指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必須面對全體學生,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改進自己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方式。實施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以發展目標為導向,激勵評價對象不斷進取,不斷完善自我、發展自我。
(四)自主性原則
自主性原則是指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評價活動。通過設計綜合的評價內容、多元的評價主體、多樣的評價方式,在實施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引導每個學生積極參與評價活動。
(五)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各校要建立健全評價工作機制,完善各項工作制度,確保評價工作組織嚴密規范,過程民主、公平、公正,結果真實、客觀、誠信、有效。
評價的目的:
1、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評價指標導向和評價信息反饋,引導學生實現自我認識、自我教育,明確發展方向,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同時,綜合素質的評價結果可為初中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提供重要的錄取依據。
2、通過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使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發展觀和學生評價觀,轉變教育教學行為和方式,運用科學的教育評價理論和方法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評價,引導和幫助學生發展。
3、通過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引導家長和社會逐步形成科學的觀念,營造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家庭和社會環境,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支持和服務。
三、綜合素質評價的基本內容及呈現方式
綜合素質評定內容由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6個維度組成。
(一)綜合素質評定的依據
1、每學期期末由班主任填寫的《初中學生素質報告單》。這是依據同學的反映以及教師的觀察、評價、考試或考查成績及各科教師對學生的描述性評價而得出的反映學生進步的系統性、持續性記錄。
2、學生在初中三年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有標志性的學習成果,具體表現以下種類:
(1)參加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等綜合實踐活動的成果,包括有學科教師指導完成的研究報告;
(2)藝術考試等級成績;
(3)在學校及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體育運動會中獲獎的成果證書;
(4)參加學校及教育行政部門批準或組織的各類文藝匯演、演講比賽、影展、書畫展、征文等比賽中的獲獎成果證書;
(5)在公開出版物上發表的文學、藝術作品;
(6)參加市級以上科技小發明、小制作、電腦機器人比賽獲獎成果證書;
(7)學科競賽獲獎證書;
(8)其他能反映學生特長、能力的突出成果;
(二)烏魯木齊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定報告書
1、基礎性發展目標
基礎性發展目標是對學生三年來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6個維度進行評定。評定者應從這6個評定維度所包含的要素及其關鍵表現入手,通過整體判斷對學生在各維度的表現給予一個等級,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學生的綜合素質等級評價。同時評定者應以上述6個維度的基礎性發展目標為主要依據,給每個學生寫出綜合性評語,其中可以包括等級評定中沒有包含的內容,尤其應突出學生的特點、特長和潛能。
2、學科學習目標
學科學習目標是學生三年來各學科在每學期的考試或考查的總評成績、學生的基本技能水平的整體等級呈現。等級設置為A、B、C、D四級,按百分制計算85—100分為A級,70—84分為B級,50—69分為C級,50分以下為D級。
3、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是從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勞動技術、信息技術4個方面對學生三年來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終結性等級評定。
4、愛好特長
由學生自主填寫,可將能證明自己特長的有關材料作為標志性學習成果,由評定小組審核。
5、獲獎情況
由學生自主如實填寫,可將有關獲獎的證明材料作為標志性學習成果,由評定小組審核。
6、學生自評和學生家長的評語
四、綜合素質評價的組織與實施
(一)綜合素質評價的組織機構
1、市教育局負責全市綜合素質評定的宏觀協調、管理和指導工作。各區(縣)教育局要成立綜合素質評價委員會,負責組織和管理本轄區內學校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各學校要按照有關程序和要求將本校初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評定最終結果及時上報,其中區(縣)所屬學校應由所屬區(縣)教育局審核認定統計后上報。
2、各學校成立學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由校長、教務主任、德育主任、年級組長、教師、家長組成。學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應在《20xx年初中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標評定內容》(附件1)的基礎上,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化學校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制定具體的評價程序及規則并進行公示,同時確定評價小組成員,組織并監督評價工作,對評價結果進行認定,對評價中出現的分歧和對公示后評定結果的爭議進行仲裁等。
3、初中年級成立班級評價小組。由班主任、任課教師和學生代表組成,成員不得少于7人,其中教師不少于3人。小組成員中的教師給被評學生授課的時間必須在1年以上(含1年),對學生應有充分的了解,同時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良好的信譽。
(二)綜合素質評定的實施
1、實施范圍和時間
初中在校各年級全部啟動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初三畢業年級的綜合素質評定工作,按有關程序在5月8日完成。
2、評價程序與方法
(1)學生自評
學生收集可作評價依據的參考資料,整理自己在初中三年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有標志性的學習成果;
學生依據評價內容和標準,對照自己的現實表現和學習成果,寫出自我描述評語;
學生在班級互評小組內陳述自我評價。
(2)學生互評
在規定時間內,班級各小組成員根據評價內容和標準,對照小組學生的自我評價、材料依據和現實表現,就6個維度的表現對組內的同學進行等級評定。
(3)班級評價小組評價
由班主任組織,班級評價小組成員依據評價內容和標準,依據學生互評的結果及現實表現,查閱學生的標志性學習成果,通過集體討論對學生在6個維度方面的表現逐一進行評議,并結合學生自評、互評及家長評價的結果,分別給予學生客觀和公正的等級評定。
(4)依據班級評價小組評價的結果,以班主任為主,給每個學生寫出綜合性評語。
(5)填寫《烏魯木齊市20xx屆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定報告書》(附件2)。
(6)班級評價小組集體評議時,要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進行,有重大分歧的問題應提交學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進行評價;班級評價小組評價的結果與學生互評結果有較大差異不能求同時,提交學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復評。
(7)在規定時間內將全班同學綜合素質6個維度的評價的結果在各自的班級內進行公示;6個維度全是A的學生要在學校內醒目位置公示(公示期不能少于1周)。在公示期間,學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要受理學生、家長及社會的質詢、投訴和意見;要及時、認真地對有爭議的評價結果進行調查、處理,并審核評價結果。
(8)評價結果經公示(公示期不能少于1周)無異議,家長簽字確認后,學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審核蓋章,將評審結果于5月18日前報送市教育局基教科備案(網上報送)。
3、評定結果及其使用
(1)綜合素質評定結果用等級加評語的方式表達。其中基礎性發展目標中“道德品質”和“公民素養”2個維度的評定等級分合格和不合格兩個等級,其余4個維度評定等級分優秀(A)、良好(B)、合格(C)與不合格(D)。根據6個維度的評定結果,最后確定一個綜合評定等級,等級分為A(優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級,A等級不超過40%,B等級控制在50%以上(不含A級),D等級不超過2%。
綜合性評語要從學生的整體表現入手,尤其應突出學生的特點、特長和潛能,避免以偏概全。學生畢業時,要綜合各學期的評定結果,對學生做出綜合素質畢業評價。
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定結果是評價初中學生在校三年總體情況的依據。給予學生不合格等級的評定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有關程序,客觀、公正,有充分的理由或依據。
(2)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是初中學生畢業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
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是初中學生畢業的重要依據,綜合素質評價只有達到C級以上(含C級)的學生才能夠畢業;是初中學生被高中階段學校錄取的必備條件;是高中階段學校差額投檔錄取新生時,在學業考試成績同等情況下優先錄取的條件;是初中畢業生作為推薦生向高中階段學校推薦錄取的資格條件;是初中畢業生作為特長生被高中階段學校錄取的資格條件。
五、綜合素質評價的制度與要求
(一)學校要根據《烏魯木齊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定報告書》的要求,建立健全對學生的評價制度。
(二)學校要對學生三年來的基礎性發展目標、學科學習目標、綜合實踐活動和個人特長等方面狀況進行全面總結性評價,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要反映學生的優勢與不足、進步與潛能,并提出改進和提高的建議。
(三)烏魯木齊市教育局將把開展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的情況,與學校目標考核相結合,作為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各學校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具體實施方案、程序、制度要求和組織實施情況要形成文字材料一并上報市教育局備案。在學校組織實施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市教育局將組織有關人員到學校進行指導和督查。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7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遼寧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根據遼寧省教育廳對此項工作的總體要求,本溪市教育局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堅持立德樹人,真實反映和評價學生的發展狀況,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推進普通高中人才培養方式和高校人才選拔模式的轉變,構建科學的學生發展評價體系,形成實施素質教育的長效機制。
二、基本原則
1.全面發展,突出特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反映學生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體現普通高中的辦學特色。
2.關注過程,著眼成長。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按照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幫助學生明確發展方向,激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優勢,加強學生學習和生涯規劃指導,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與健康成長。
3.客觀記錄,真實反映。以事實為依據,如實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真實反映和評價學生的發展狀況,做到有據可依、有證可舉、簡明可用。
4.強化監督,公平公正。嚴格規范評價程序,強化監督管理,確保評價過程公開透明,確保評價結果真實可信。
三、評價內容
1.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學生在愛黨愛國、理想信念、誠實守信、仁愛友善、責任義務、遵紀守法等方面的表現。重點是學生參與黨團活動、社團活動、公益勞動、志愿服務等的次數、持續時間。如為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提供無償幫助,到福利院、醫院、社會救助機構等公共場所、社會組織做無償服務,為賽會保障、環境保護等活動做志愿者等。
2.學業水平。主要考察學生各門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重點是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國家課程(必修和選修)的修習情況、校本課程內容和學習成績、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成果等,特別是具有優勢的學科學習情況。如在科技創新活動、學科競賽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等。
3.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學生的健康生活方式、體育鍛煉習慣、身體機能、運動技能和心理素質等。重點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主要結果、體育運動特長項目、參加體育運動的效果,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表現等。如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在田徑、球類、游泳、武術等運動項目中有一定特長,在體育競賽、體育社團活動中所取得的成績等。
4.藝術素養。主要考察學生對藝術的審美感受、理解、鑒賞和表現的能力。重點是在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書法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興趣特長,參加藝術活動的成果等。如參加藝術社團活動、藝術展演、公益演出、藝術創作等的經歷與成果。
5.社會實踐。主要考察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創新思維、動手操作、體驗經歷等情況。重點是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次數、持續時間,形成的作品、調查報告、科技活動、創造發明等。如與技術課程等有關的實習,生產勞動、勤工儉學、軍訓,參觀學習與社會調查等。
四、評價程序
1.寫實記錄。從高一新生入學起,每個學生都要建立個人成長記錄。教師要指導學生客觀記錄在成長過程中集中反映綜合素質主要內容的具體活動,收集相關事實材料,及時填寫活動記錄單。一般性的活動不必記錄。活動記錄、事實材料要真實、有據可查。
2.整理遴選。每學期末,教師指導學生整理、遴選能反映其綜合素質情況的重要活動記錄、典型事實材料以及標志性成果等相關材料,由學生向高中學校提出入檔申請。
3.公示審核。每學期末,高中學校要對遴選出來、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動記錄和事實材料必須在教室、公示欄、校園網等顯著位置進行不少于5個工作日的公示。對于公示后無異議的學生材料,班主任及有關組織要進行審核,確認無誤后簽字。
4.錄入平臺。學校要在規定時間內,將公示后確認無誤的學生入檔材料、學生的簡要自我陳述報告和班主任對學生的簡要評語上傳至“遼寧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平臺”。錄入期限結束后,學生、教師、學校、教育行政部門等可以查看相關內容,但不得進行修改。
5.形成檔案。電子平臺對錄入的相關材料進行匯總,自動生成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檔案主要內容包括:
①學生基本信息;
②學生成長記錄,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的突出表現;
③學生畢業時的簡要自我陳述報告和教師在學生畢業時撰寫的簡要評語;
④佐證材料,包括獲獎證書、等級證書、專利證書、發表文章報刊和相關組織或個人出具的證明材料等。檔案由高中學校蓋章后存入學生個人檔案,提供給高等學校招生參考使用。
五、評價要求
1.學生是綜合素質評價的主體。學生要客觀地記錄高中三年參與校內外活動的情況,進行自我描述,每學期要遴選個人典型材料,展示交流個人成果。平時要準確記錄活動的時間、地點、主題或內容、承擔任務、活動過程、活動結果、體驗收獲、評價意見等關鍵信息。同時,要收集活動中制作或創作的作品、相關的圖片、音像資料、服務對象或實踐單位的證明、報告以及獲獎證書等作為佐證材料。在高三畢業前,每個學生要完成一份自我陳述報告。
2.教師是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者和參與者。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具體操作方法的全面指導。在日常活動結束時,要針對學生表現做出即時評價;每學期末,寫出期末評語;在學生畢業前,寫出畢業評語。
3.普通高中學校是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實施單位。普通高中學校要基于學生發展年齡特征,結合當地教育教學實際,科學確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制定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實施細則,開展綜合素質評價基本操作的培訓,做好綜合素質評價的組織實施、材料審核、公示和數據錄入、紙質檔案的存檔等工作。
六、工作進度
1.20xx年12月召開全市普通高中學生素質評價工作啟動大會。
2.20xx年1月中旬各普通高中(包括民辦高中)完成20xx年秋季入學高一年級學生平臺錄入等相關工作。
3.20xx年3月底前各普通高中(包括民辦高中)完成校級各類培訓,完善機制。需要各校完成以下9項工作:
①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②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部門分工實施方案
③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學業水平實施方案
④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保障制度
⑤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評價內容細則
⑥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學期規劃
⑦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活動目錄等
⑧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指導手冊
⑨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平臺指南
20xx年3月29日前,把以上①-⑦項內容及相關材料上報市教育局高中教育科,電子郵箱:xxxxxxxx@163.com。
4.20xx年7月,對各普通高中此項工作進行督導檢查。
七、工作保障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由市教育局組織領導,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綜合素質評價辦公室,根據此項工作性質,由市教師進修學院德育部配合高中教育科開展具體工作,每學期末進行督導評價,階段性進行總結評價,推廣典型經驗。
組長:xx、xxx
副組長:xxx
組員:xxx、xxx、xxx、xxx、xxx
辦公室設在市教師進修學院德育部,聯系人:xxx。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8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有利于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為出發點,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察,關注個體差異,突出學生發展和變化過程,全面客觀反映學生在校三年的綜合素質和個性特長發展狀況,構建科學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轉變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評價學生的做法,推動學校切實轉變育人方式,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二、評價原則
(一)客觀性原則。以事實為依據,客觀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主要經歷和典型事例,做到活動真實、信息寫實、評價有據。
(二)公正性原則。嚴格規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程序,強化有效監督,確保評價過程公開透明,評價結果真實可信。
(三)發展性原則。堅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客觀反映個性差異和個性特長,突出評價對學校特色發展和學生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
(四)可操作性原則。評價力求簡便易行,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實現評價操作與管理的信息化。
三、評價內容
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反映學生全面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注重考察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一)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學生在愛黨愛國、理想信念、責任擔當、熱愛集體、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表現。重點記錄學生參與黨團活動、擔任班級或學校職務及履職、評優評先等情況,參加集體活動、社團活動、公益勞動和志愿服務等活動的內容、次數、時間和收獲。學校對于嚴重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將其表現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個人檔案。
(二)學業水平。主要考察學生各門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記錄國家課程的修習內容和學業成績、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地方和校本課程學習內容及成績、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成果等,特別是具有優勢的學科學習和競賽獲獎情況。
(三)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學生身體健康狀況、心理健康狀況和安全素養等。身體健康方面重點記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日常校園體育活動表現、體育運動技能掌握、體育愛好項目訓練和參賽情況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心理健康方面重點記錄學生的自我認知發展、情緒控制、人際關系處理能力發展,以及應對困難和挫折等的具體表現;安全素養方面重點記錄學生參加安全教育、應急演練,養成安全行為習慣,學習自救互救等安全知識和技能的情況。
(四)藝術素養。主要考察學生對藝術的審美感受、理解、鑒賞和表現的能力。重點記錄學生在音樂、美術及相關藝術選修課程的修習情況,學生在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書法、播音主持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興趣愛好和代表作品,以及對生活美學的領悟與踐行等。
(五)勞動與社會實踐。主要考察學生走向“社會大課堂”,
在社會生活中的動手操作、體驗經歷等情況,主要包括學生生活技能、生產勞動、職業體驗、研學旅行、專題調研、參觀學習、社會考察、社會服務、設計制作、軍訓等的活動情況,以及養成的能力和形成的成果等。重點記錄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次數、時間和收獲,形成的調查報告和作品等。
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發展的年齡特征,結合學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情況,分階段在上述五大指標框架內增設反映學校辦學特色的評價內容。
四、評價方式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采取寫實記錄、自我陳述和教師評語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一)寫實記錄。寫實記錄是學生在思想品德、學業水平、
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等方面活動的記錄,包括對事件的客觀記錄、自己內心體驗感受以及活動形成的成果。教師要認真指導學生客觀記錄在成長過程中集中反映自身綜合素質發展過程與結果的關鍵事件,以及相關證據材料等,一般性活動不必記錄。寫實記錄采取“誰記錄、誰負責”的原則,材料須客觀真實、有據可查。
(二)自我陳述。自我陳述是學生在對個人成長記錄及相關佐證材料進行整理遴選的基礎上撰寫的紀實性陳述,是對自我成長過程的總結梳理,是促進學生自我評價、自我教育和主動發展的過程。學生要在每學期結束前,對自己在過去一個學期的綜合素質發展、興趣發展、個性成長等方面情況進行總結并作出綜合陳述。自我陳述要突出個性特長,重點介紹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用證據說話,避免泛泛而談。
(三)教師評語。教師評語是教師根據學生成長過程的突出表現,分析學生發展變化情況,客觀公正反映學生發展水平的個性化評價。教師評語內容包括綜述、個性特點描述和建議三方面。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反映學生的變化,突出正面引導,鼓勵學生不斷進步。教師評語要客觀準確,言之有據,揭示學生的個性特點。學期教師評語由班主任、任課教師、社團指導教師、學生發展指導教師等共同承擔,具體由學校統籌安排;畢業教師評語反映學生高中階段整體發展情況,由班主任填寫。
五、評價程序
廣西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管理信息系統(以下稱“綜評信息系統”)由管理端、教師端和學生端組成,綜評信息系統的有關內容按學期進行填報,從開學到學期末為數據的收集期,學校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數據的上傳等工作(具體內容見附件1)。
(一)賬號對接
綜評信息系統中學生和教師的賬號直接對接學生學籍系統和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學校每學期開學前盡快完善學生學籍系統和全國教師管理信息系統的信息。
(二)信息錄入
1、學校管理員每學期開學前完成綜評信息系統內基本資料的上傳,如課程班級、外聘教師等信息錄入工作,并做好學校資料的日常維護,如修改學生和老師基本資料,查看學生刪除記錄申請,創建期中期末考試等(具體操作見附件3)。
2、教師通過綜評信息系統內配套的模塊維度體系,為學生記錄在校期間的綜合素質發展表現情況,錄入考試成績以及各類信息(具體操作見附件4)。
3、學生在教師、家長指導下,及時在廣西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管理信息系統(具體操作見附件5)錄入個人綜合素質成長各方面的真實記錄。在學校審核確定前,學生可修改完善個人的寫實記錄。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組織的活動,按照“誰實施、誰記錄”的原則,及時將學生參與情況統一錄入綜評信息管理系統。學生個體參與的重要活動,由學生自行錄入系統,材料需經有關教師審核。
(三)整理遴選
每學期末,班主任及相關教師指導學生整理遴選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動記錄和典型事實材料,補充完善有關佐證材料。
(四)公示確認
每學期末,學校對遴選出來的不涉及個人隱私的寫實記錄材料在信息管理系統或教室、公示欄、校園網等顯著位置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公示期結束后,無異議的成長記錄由學校審核確認;有異議的,由學校組織復核,無異議后再審核確認。用于高考招生使用的由學生填報的材料,須學生簽字或通過信息管理系統在線確認。
(五)形成檔案
各普通高中學校要根據自治區教育廳制定的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格式,在學生畢業前為每位學生建立規范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見附件6)。檔案主要包括個人寫實記錄、自我陳述、教師評語、典型事實材料、公示情況等。檔案材料要突出重點,主要記錄學生的相關特長、突出事跡、優秀表現等情況。形成學生電子檔案上報后,原則上不得更改,如確需更改,學校必須提出申請,逐級報批。由外省轉學進入我市普通高中就讀的學生,其綜合素質評價檔案由原就讀學校認定并隨檔案轉入,入讀轉入學校后的表現按照我市綜合素質評價要求繼續進行記錄。
六、評價應用
(一)作為學校指導學生成長的依據。學校和教師要充分利用寫實記錄材料,對學生成長過程進行科學分析,引導學生發現自我,建立自信,指導學生發揚優點,正視不足,明確努力方向,充分發揮評價過程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作為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依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依據。學校和教師要根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進教育行為,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提高管理和教育教學水平。
(三)作為高校人才選拔的重要參考。普通高中學校要將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提供給高等學校招生使用。
(四)作為社會用人單位人才選擇的參考。經學生本人同意,其他社會機構或用人單位可以通過學校或教育行政部門取得相關學生不涉及個人隱私的綜合素質評價材料內容。
七、評價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1、市教育局成立欽州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制定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及各項業務協調與具體組織管理的落實工作。辦公室主任由盧紅青兼任,副主任由王有幸、鐘逢發兼任,成員由潘廣信、翁麗明、劉春華、方美婷及基礎教育科有關工作人員組成。
2、各縣(區)教育部門成立本地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制定本地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或操作辦法,并上報市教育局。各縣(區)教育部門準確理解評價的指導思想和評價原則,細化落實評價五個方面內容,嚴格明晰評價方式和程序,指導并監督區域內的普通高中學校按照規定的時間,完成信息錄入、整理遴選、公示確認、形成檔案等關鍵環節,確保評價內容全面完整、程序嚴謹規范、材料客觀真實。
3、各學校要成立本校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委員會,委員會由校長擔任主任,由學校分管領導、年級組長、教師代表和聯絡員,以及學生和家長代表組成,一般為6至8人,經公示后市直各普通高中報市教育局,縣(區)各普通高中則報縣(區)教育局。
學校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委員會要負責制定本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細則,落實日常管理人員,對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定,對材料審定過程中出現的分歧予以仲裁;要充分發揮學校黨團組織、學生組織、學生社團的作用,全面掌握學生表現;要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指導學生及時收集整理有關材料,避免畢業前突擊記載。對參與綜合素質評價日常管理的工作人員,核定相應工作量。
學校每學期還應對教師和學生進行綜評理念和實操培訓至少一次,并做好培訓相關佐證材料。
4、班級成立班級評價小組,主要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組成,每個小組的成員應不少于3人,由班主任擔任組長。評價小組成員名單須經本班學生認可,并由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審查公示。班級評價小組負責本班學生素質評價的具體工作。
(二)建立健全監督制度
學校以學年為單位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進行全面梳理,在制度建立、職責明確、渠道暢通等方面及時進行總結、改進,并對班主任及科任教師建立相應的監督管理制度。強化對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監督,自治區教育行政部門每年抽查5%的學校,市教育局每年抽查不少于25%的學校,各縣(區)教育部門每年對所轄學校至少檢查一次,抽查結果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三)建立公示與舉報投訴制度
普通高中學校要在全校以及社會公示本校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實施細則、學校統一錄入信息管理系統的信息(涉及個人隱私的信息除外)。學生或其監護人等對公示內容、評價結果或學校評價工作有異議的,可向學校提出申訴,學校要依法依規進行核查確認并反饋意見。教育行政部門要完善相應的監督機制,學校要公開本校的申訴方式及教育主管部門的監督電話。建立誠信責任追究制度,對有提供不實證明等弄虛作假行為的社會機構、學校、學生等相關單位和個人,由有關部門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給予嚴肅處理,對違反法律的追究法律責任。
(四)加強學習宣傳
市和各縣(區)教育部門要加大評價工作宣傳力度,學校要準確把握評價的內容、方法和標準等,加強家校聯系,及時溝通情況,爭取社會各界和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本辦法自20xx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市教育局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監督電話:xxxxxxx。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9
一、指導思想
為認真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我們將根據《江蘇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全面實施學生綜合素質的評估工作,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機制,充分發揮評估的促進發展的功能,使評估的過程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成為學校教育發展的提高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校的素質教育。
二、評價的原則
(一)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德、智、體、美、勞、心、綜合實踐活動等方面綜合評估學生的全面發展,要有利于培養學生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的高尚道德品質、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健壯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具備正常的交往能力和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以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鑒賞能力。
(二)要將評估的內容細化為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性準則,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提供理論支撐和措施保障,充分發揮評估機制的促進功能,使評估的過程成為促進學生發展與提高的過程,使評估細則的要求內化為學生素質發展的目標和剛性指標。
(三)評估內容要多元化。從全面的意義講,要重視學生的文化成績的評估,但更要注重學生的品德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意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評價,注意學生的合作能力、團隊意識的培養與提高,注重學生情感的培養和價值觀的審視。
(四)要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既可以用于學校對學生的考核評價,又可用于學生的自我評價與自我測評,有利于學生在全面發展過程中的自我提高。
(五)在評估過程中,既可以單一指標的評估,又可以綜合評價,從而達到全面評估的目的,使評估的過程成為指導的過程,學生實踐的過程,使學生朝著指向目標的努力過程。
三、評價的內容與要求
(一)綜合素質評價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六個方面。
1、道德品質。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維護公德、關心集體、保護環境。
2、公民素養。自信、自尊、自強、自律、勤奮;對個人的行為負責;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具有社會責任感。
3、學習能力。有學習的愿望與興趣,能運用各種學習方式來提高學習水平,有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反思的習慣;能夠完成規定的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實驗操作;能夠結合所學不同學科的知識,運用已有的經驗和技能,獨立分析并解決問題;具有初步的研究與創新能力。
4、交流與合作。能與他一起確立目標并努力支實現目標,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觀點與處境,能評價和約束自己的行為;能綜合地運用各種交流和溝通的方法進行合作。
5、運動與健康。熱愛體育運動,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具備鍛煉健身的能力、一定的運動技能和強健的體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審美與表現。能感受并欣賞生活、自然、藝術和科學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審美情趣;積極參加藝術活動,用多種方式進行藝術表現。
(二)評價等級
1、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評定,凡基本符合標準者,可視為合格。
凡有突出問題,不符合教育部規定的基本標準,可暫不評等第,但要將突出問題如實記載。
有見義勇為等行為得到省市有關部門表彰;在關心集體、愛護國家、集體財產、保護環境、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等方面有突出表現并得到省市有關部門嘉獎的,將具休內容填寫在相應評價項目的“表現”欄中。
這三方面的評定,參照《xx區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中的“檢測內容”所列的具體指標。
2、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方面的評定等第分A、B、C、D四級。
凡基本符合標準者,視情況可得B或C;不符合基本要求者,得D;凡符合標準并有突出表現,且有詳細、明確證據的,經學校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審定確認,可得A。
凡得A等第的學生,必須有突出表現的有效記載,否則,視為無效。例如: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學習能力方面得A:研究性學習成績顯著,得到社會的公認或權威部門的認可;學習主動積極,各科成績一貫優秀;小創造、小發明經過專業評價機構認證或者在省市組織的相關活動中獲獎;在省級以上報刊雜志發表作品;在省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競賽活動中獲得等級獎;其他。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運動與健康方面得A:國家三級及以上運動員;參加省教育部門組織或認可的體育競賽活動獲單項前六名或集體比賽前六名主力隊員、市教育部門組織或認可的體育競賽活動單項前四名或集體比賽前四名主力隊員;其他。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審美與表現方面得A:在校內外大型文藝活動中有突出表現;參加省教育部門組織或認可的音樂、美術等比賽中獲二等獎以上的(含集體項目,合唱除外);參加市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認可的各項音樂、美術等比賽中獲一等獎的(含集體項目,合唱除外);其他。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10
一、指導思想
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日常評價和學生的成長記錄為基礎,力求內容全面、客觀,程序科學、規范,關注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建立科學的小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通過評價,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完善自我,實現教育教學預定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二、評價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既應注意對學生、教師的統一要求,也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以及對發展的不同需求,為學生成長、教師和學校有個性、有特色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空間。在實施評價中要堅持以下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評價的內容、標準、方法、制度等要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己,發展潛能,實現自主管理;有利于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和教育教學行為,幫助學生打磨成長的軌跡;有利于學校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實現德育為先、素質為重的過程性管理;有利于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現注重素質、提升能力、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
(二)發展性原則。以促進學生素質提升和全面發展為宗旨,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既要看到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更要發現潛在的發展可能性。要注重過程,關注學生個性差異,淡化終結性評價,重視形成性評價。
(三)多元性原則。評價內容力求多元化,要從情感態度、思想品質、行為習慣等方面全面客觀地評價小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水平。評價主體和方式務必多元化,要采用自評、互評、師評方式,注重表現性評價和真實性評價,實現多角度、多方式的評價。
(四)可行性原則。立足實際,講究實效。注重培訓,評價內容和評價標為師生所理解、接受。制定的評價實施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實施過程和評價方法力求靈活、簡便易行,避免繁瑣和形式化。
(五)客觀性原則。認真領會評價標準,讓客觀的評價標準貫穿評價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關注并尊重學生平時的表現事實。科學收集評價信息,采取科學的評價步驟,采用科學的評價鑒定方法,力求評價結果的客觀、公平、公正。
三、評價內容
綜合素質評價從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狀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的'高尚道德品質;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以及健康的審美情趣。具體評價內容包含以下3個維度:
1、情感態度:愛國情感、懂得感激、富有愛心
2、思想品質:明禮誠信、樂觀向上、遵守規則、珍惜資源
3、行為習慣:文明習慣、學習習慣、衛生習慣
四、評價實施細則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內容體系的一級指標由3個維度構成,二級指標由10項內容構成,三級指標由24項內容構成。在運用該指標體系實施評定時,要認真對每個學生個體的綜合素質逐條評定。
五、評價結果的呈現及作用
1、對學生綜合素質實行等級評價,劃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四個等級。
2、填寫《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必須填寫等級。
3、評價結果作為評選、表彰優秀學生的主要依據。
六、組織實施
1、成立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領導小組組長,德育處具體組織實施評價工作。
2、各班在組織實施綜合評價的過程中,要本著為全體學生全面發展服務的教育宗旨,扎實做好考核工作。學期結束,學校要及時將評價結果告知學生及其家長。
七、關于《小學生手冊》填寫補充說明:
1、每個學期須填寫2頁內容,學生思想品德及身體心理素質均按等級填寫。(優、良、合格、待合格)
2、學生考勤、愛好特長、獎懲記載須如實填寫,沒有的寫“無”。
3、老師的話,須用正楷字撰寫,且無錯別字;學生的話,須指導學生認真填寫好,家長的話由學生放假領回之后要求家長認真填寫,下期開學班主任要檢查。
4、填寫完成后各班將《學生手冊》交德育處統一檢查蓋章后方可下發給學生。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11
一、指導思想
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日常評價和學生的成長記錄為基礎,力求內容全面、客觀,程序科學、規范,關注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建立科學的小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通過評價,使學生不斷認識自己、發現自己、完善自己,實現教育教學預定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二、評價原則
1、發展性原則:
評價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注重過程評價,關注學生成長,正確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2、全面性原則: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突出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與形成,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整合,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
(三)激勵性原則:
評價要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肯定成績,表彰先進,樹立榜樣,使學生發揚優點,改正缺點,讓評價成為激勵學生不斷發展的動力。
(四)科學性原則:
評價要遵循教育規律與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既反映學生學業成績,又彰顯學生的個性、特長和發展潛能。努力獲取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素質的全面信息,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及特長發展,擴大評價的涵蓋面。
三、評價內容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包括操行表現評價、學業發展評價和個性特長評價等三項內容。
1、操行表現評價:
對照《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養成的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學習習慣與生活能力、個性品質與情感態度等個人操行表現。
2、個性特長評價:
通過開展書畫賽、體育運動會、六·一、元旦、演講比賽、手抄報比賽、英語競賽、作文展評等各種活動,了解學生的參與情況,對有特殊表現的學生做出相應的評價記錄。
3、學業成績評價:
對照各學科課程標準中列出的學習目標和各個學段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學生學業達成與發展的狀況,主要以期末考試試卷測評成績呈現。
期末檢測內容:
語文:考試試卷和學生語文素養。
數學:考試試卷和平時測驗。
英語:考試試卷、英語會話和課文誦讀。
科學:考試試卷、實驗操作、小制作。
品德與生活:考試試卷和社會調查。
音樂:歌曲演唱。
美術:作畫、剪紙、手工制作等。
體育:以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評價手冊得分為依據。
四、評價結果與方法
1、對學生綜合素質實行等級評價,劃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四個等級。
2、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以班級為單位,要充分體現學生個體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整個評價重視過程。
3、各學校在組織實施綜合評價的過程中,要本著為全體學生全面發展服務的教育宗旨,扎實做好考核工作。學期結束,學校要及時將評價結果告知學生及其家長。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12
為全面反映初中學生的發展狀況,推進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改革,依據《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教育部《關于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定的指導意見》、《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指導意見》、《遼寧省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以及《關于建立完善初中評價與考試制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評價的組織機構
1、市教育局及各縣(市)、區教育局要成立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具體的評價工作操作辦法,指導學校的評價工作,監控評價過程,查處違規行為。
2、各校要成立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作為本校評價工作的領導和仲裁機構,對學校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接受投訴和舉報,對評價過程中的違規行為進行查處。委員會由學校領導、年級組長、教師代表和學生家長代表組成,經公示后報市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3、初中每班都要成立教師評價小組和學生評價小組。教師評價小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組成,由班主任擔任組長。每個班級按人數平均分成若干個學生評價小組,學生評價小組同時也是學生在校生活、學習的合作小組。評價小組成員名單必須經本班學生認可,并由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審查通過、公示。教師評價小組和學生評價小組負責組織班級學生日常評價工作及數據的錄入工作。
二、評價的基本內容
1、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基本內容
依據《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指導意見》、《遼寧省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鞍山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五項:1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主要表現:熱愛祖國、理想信念、遵紀守法、明理誠信、關心集體、交流合作、自律自強、保護環境、心理健康、社會實踐。
學生科學文化素質。主要表現:學習興趣與態度、學習方法與反思、學習交流與協作,課外活動與探究,學業成績。
學生運動與健康素質。主要表現:心理健康水平、健康生活方式、體育運動與表現、運動與健康測試成績。
學生藝術與審美素質。主要表現:儀表服飾、美術與音樂知識、審美體驗與表現。
學生實踐與操作素質。主要表現: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物理、化學、外語口語、生物實踐操作、計算機操作。
2、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呈現方式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由等級評價和積分評價構成。
等級評價按等級評價表設計評價維度及分值,依據表現付分確定等級,分成四個等級A、B、C、D,評價主體為學生、家長、小組成員及任課教師。
積分評價分班級團隊積分、小組激勵積分和個人獎勵積分三種形式,按不同的評價對象和內容采取不同的形式。
班級團隊積分是以班級體中所有成員的表現為評價對象,創建整體發展環境為載體的捆綁式班級管理和學生發展評價,班級團隊積分同時也是班集體成員每個學生的積分。
小組激勵積分是以學生評價小組為單位,按照班級學習、活動小組中每個學生的表現,對小組進行積分,小組積分同時也是組內每個成員的積分。
個人獎勵積分是以個性特長發展為主,對學生個人在綜合素質評價的各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給予的獎勵性積分。以學生全面發展各項素質表現所獲的各類等級、獎勵證書為依據。
三、評價的操作辦法
1、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制定“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評價表”,設計評價維度及分值,依據表現付分確定等級。
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等級評價一月評一次,一月一公示,每學期認定兩次。實行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其中自評等級是由學生與家長研究討論后給出。權重分別為學生自評30%、學生互評40%、教師評價30%。
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積分評價實行與學校對班級管理進行捆綁式評價,班級在學校管理中獲得的積分即班級每個學生的積分。
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積還包括小組激勵積分,目的在于著眼學生的日常表現,對學生的進步進行及時的評價和鼓勵,把評價貫穿于成長過程的每一天。評價內容可包涵日常行為習慣、關心集體、交流合作、社會公德、家庭表現等多方面。
各班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評最終價等級還要參考學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對各班分配的各等級比例。
2、學生科學文化素質評價
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等級評價,依據學習素養評價表進行評價等級。
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積分評價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小組合作學習積分,學生以課堂活動小組為單位,依據組內每名學生的表現對小組積分,小組的積分也是組內每個學生的積分,學生和課堂活動表現由上課教師、班級值班班干部負責記載,全體同學進行監督。二是激勵性積分,包括試卷書寫積分、進步積分、創新思維積分等。
學生學業成績以分數形式獨立體現。
3、學生運動與健康素質評價
學生運動與健康素質等級評價按評價表付分確定等級。學生運動與健康素質積分評價每學期進行一次,由任課教師或學校統一組織體能測試,按國家體質健康標準計算出得分。
4、學生審美與表現素質
學生審美與表現素質等級評價按評價付分確定等級。
積分評價由任課教師組織專項考試,每學期一次,轉化為積分。
5、學生實踐與操作素質
研究性學習按學習小組評價表進行評價等級。
社會實踐活動按活動記錄劃分等級。
理、化、生、外語聽力和口語按開設課程每學期進行一次評價,由任課教師組織專項考試,轉化為等級。
6、個人獎勵積分
個人獎勵積分主要是對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的表現、突出特長、單項獲獎、期末評優情況進行評價。按照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級、校級的等級加分,不進行累計,每學期進行一次,只取最高等級。
初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由三個年級的評價結果按權重求和。初一權重40%,初二權重40%,初三權重20%每學年期末綜合素質評價為全優的學生要向全校公示一周,在沒有異議的情況下方可錄入電子文檔向上級報送。
四、評價結果的呈現
1、成長記錄袋。
實證性材料收入成長記錄袋。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的成果和實證性材料,二是學生在校期間的最佳作品或成果、有質量的研究性學習報告、發表的文章、書法、美術、音樂或電腦制作的作品,科技小發明、小創造等表現學生特長和才藝的作品和成果等。三是愛好特長獲獎情況。三個方面的材料每學期每個學生只可將其中選擇出每項自己認為最優秀的兩個收入到記錄袋中,即每學期最多有6個實證性材料。
2、鞍山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單。
鞍山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由綜合素質評價等級、綜合評語、平時學業考試成績組成。
綜合素質評價等級用A、B、C、D分別代表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四個等級。
綜合評語以學生的日常表現為依據,從學生的整體表現入手,以實證性材料和數據為基礎,查看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手冊和相關原始資料記錄學生以及學生的成長紀錄袋等,力求做到全面、客觀、公平、公正。
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以分數形式呈現。
五、評價結果的使用
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使用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
1、作為教育行政部門評估和監控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對學校落實國家教育方針、規范辦學行為,實施國家課程標準和課程方案、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提高教育質量的措施。
2、作為學生畢業的主要依據之一。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學生是否畢業的重要依據。
3、作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學業成績與初中升學考試成績一同作為錄取的依據。(綜合素質評價等級不合格不許報考省示范高中。綜合素質評價等級、平時學業成績、初中升學考試成績按3:3:4的比例折合成初中生畢業綜合評價結果,作為學校推薦升入省示范性高中的依據)
六、評價的實施程序
1、評價的準備
為使評價工作在較大的范圍內展開,并能按照統一的部署進行,應制定具體的評價工作程序,使評價實施活動做到制度化和經常化。在制定評價細則中,要規定出評價人員的工作規范、職權范圍等。組織有關人員學習、討論、研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頒發的有關綜合素質評價的各種文件,廣泛宣傳開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目的和意義,提高他們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請評價專家講學,普及綜合素質評價的理論與技術,掌握實施評價活動的方法和程序。
2、評價的施行
各縣(市)區教育局、教育辦要做好本區域內學校的綜合素質評價組織領導工作,各學校要按照上級行政部門部署,將工作要求切實落實到位,按計劃分步驟逐一落實。各學校要做好評價檔案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學生的評價材料要及時進行總結性整理,進行科學分類,統一編號,固定目錄位置,使得檔案整體化、系統化、規范化。要求每位學生根據具體評價內容和指標的要求,建立自己的成長檔案袋與作品集,按照學校老師的統一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定期填寫評價記錄。
3、處理評價結果
學期末,由學生本人、班級評價小組、任課教師將過程評價的數據錄入電腦程序,生成評價結果。
學校評價領導小組要對每個班級的評價過程、評價程序和評價結果復核認可,對學生、家長和社會上對評價反映意見較大的問題和缺點,按照舉報和申訴程序對提出的問題要給以合理地解決和修正,經學校評價領導小組集體討論后形成正式評價結果錄入并上報。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13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進課改進程,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發展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根據根河市教育局《關于湟中縣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我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實施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全面反映小學生的發展狀況和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重要舉措。按照素質教育與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以公民道德素養、學習態度與能力、運動與健體、特長與表現為基本內容。以學校評價為主體,因校制宜,充分發揮各學校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以學生的實際表現為依據,關注學生的均衡發展和潛能發展。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使評價過程成為促進學生、教師及學校進步與發展的過程。
二、評價方法
評價方法包括日常性評價、階段性評價、終結性評價。評價時應把握“日常性評價是階段性評價的基礎、階段性評價是終結性評價的基礎”的操作原則。
1、日常性評價
各學科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關注學生的表現,及時做出評價,并適時做好記錄和資料收集工作。
(1)即時評價。教師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多樣的、開放式的評價方法(如口頭評價、成果評價、訪談交流、行為觀察、問卷反饋、情景測驗等)及時評價每個學生的優點、不足以及發展潛能,滿足每個學生的發展需要。
(2)成長記錄。成長記錄應收集能夠反映學生發展提高的重要資料,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來自同學、教師、家長的評價信息,學生在文體活動中的突出表現,學科檢測的階段成績,學生的最佳作品等。學生是成長記錄的主要記錄者和管理者,成長記錄要始終體現誠信的原則,要有教師、同學、家長開放性的參與,使記錄的情況典型、客觀、真實,同時便于展示。
(3)學業考試。考試是一種有效的評價方式,要根據考試的目的、性質、內容和對象,選擇相應的考試方法,促進每個學生的進步。對學生各學科知識的測試結果,每一階段要記錄在案,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依據。
(4)實績表現。通過演講比賽、小制作、小發明、小競賽及文體藝術等豐富多采的活動,展示學生的特長,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習興趣,促進全面發展。
2、階段性評價
(1)學校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委員會,其成員應有廣泛的代表性。評定工作委員會負責制定本校評定工作的實施細則與具體程序,編印各種相關的評價子表,匯總、上報學生的評價結果;對校內各班級評定工作進行指導,監督評定過程,接受質詢、投訴與舉報,及時糾正評定中的錯誤。在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之前,學校要通過教師大會、班會、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廣泛宣傳和培訓,爭取各層面的知曉、理解與支持,為順利開展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2)綜合素質評定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工作。每個班級成立一個評定小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組成。各位成員為學生授課的時間原則上不能少于一年,且要對該班學生比較熟悉和了解,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良好的誠信品質。
(3)綜合素質評定小組要以學生的日常表現為依據,每學期結束時要對每個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通過參考各種資料,經集體討論,給予學生客觀、公正的評價,教師要善于搜集和分析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有關數據和其它形式的行為表現,并利用這些數據和表現來描述學生的學習情況。階段性評價的結果填入《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綜合表現記錄表》。
三、評價結果
1、評價結果的呈現
(1)等級表達。分為A、B、C、D即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其中優秀比例不超過40%。對學生綜合素質等級的確定應十分認真、慎重,評定為“不合格”的學生應經學校評定委員會審核,并報學校行政會研究決定。
(2)質性評語。以綜合素質評定的內容為主要依據,對學生給予一個綜合性的評語,其中還可以包括等級評定中沒有包括的內容,尤其應突出學生的個性、特長和潛能。評語應采用激勵性的語言,客觀描述學生的進步、潛能及不足。同時要制定明確簡要的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進計劃,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對低段學生的評價應淺顯、生動。
2、評價結果的運用
(1)綜合素質評定的內容、方法及程序等,應向學生及家長明確告知。學生或家長對評價結果如有異議,由校評定委員會進行調查與處理。
(2)學校綜合素質評定委員會對評定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并負責,評定結果原則上不得更改,如果確實發現評定結果有誤,應記載更改緣由及更改人,同時保存原評定記錄以備審查。
四、實施保障
1、成立組織機構:
(1)校評定工作委員會
組成人員:學校領導、教師代表、家長代表
職責:制定評定工作的實施細則與具體程序;認定評定小組成員;對校內各班級評定工作進行指導;認定評定結果;監控評定過程。
(2)班級評定工作小組組成人員: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組成,評定人員給學生授課時間原則上不少于一年。
職責:對所教班級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定。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14
一、指導思想
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實行多元評價,突出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充分發揮綜合素質評價的正面導向和激勵作用,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推動評價方式改革,轉變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評價學生的傾向,引導中小學校乃至社會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全面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為全市高中招生錄取提供重要參考。
二、基本原則
(一)客觀記錄,重在過程。以事實為依據,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主要經歷和典型事例做客觀記錄和寫實性描述,尤其關注學生社會考察、探究學習、職業體驗等綜合實踐活動的情況,關注學生成長經歷。
(二)科學評價,有效激勵。運用科學規范的記錄與評價方法,系統采集學生成長信息,引導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評價活動,激發學生發展的主動性。
(三)尊重差異,促進成長。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注重發展性評價,關注學生在不同年級的發展狀況和優勢特長,增強自信心,提高自我認識和自我發展能力。
(四)公平公正,強化監督。嚴格規范評價程序,強化有效監督,建立綜合素質評價的信息確認制度、信譽等級制度、公示和舉報投訴制度,確保評價公開、公平、公正。
三、評價內容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判。
(一)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學生在思想素質與品德發展方面的表現,重點是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學生在愛黨愛國、“五個認同”、人生理想、遵紀守法、集體意識、愛護環境、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勤儉節約、尊重他人、自律自強等方面的表現,學習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接受法治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情況,參與團隊活動、社團活動、公益勞動、志愿服務、職業啟蒙教育等情況。
(二)學業水平。主要考察學生各門課程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應用情況,以及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問題解決能力、合作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素養、信息素養等。重點是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修習情況。
(三)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學生的體質情況、健康生活和心理健康情況等。重點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結果,體育運動特長項目,修習體育與健康課程情況,參加體育鍛煉的態度和成效,以及生活習慣、珍愛生命、自我認識、情緒調控、人際關系等。
(四)藝術素養。主要考察學生對藝術的審美感受、理解、鑒賞和表現的能力。重點是在藝術課程學習以及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書法、播音、主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興趣特長和藝術素養,參加藝術類活動的經歷和成果等。
(五)勞動與社會實踐。主要考察學生在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動手操作、體驗經歷及勞動素養和實踐能力等情況。重點是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修習情況,參與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參觀學習、研學旅行、考察探究、職業體驗、設計制作、勤工儉學、志愿服務、公益活動、軍訓等實踐活動的經歷、培養的意識能力以及形成的作品、調查報告等創新成果。
四、評價主體與方式
始終堅持“誰了解、誰評價”“誰評價、誰負責”,積極開展學生本人、同學、教師、家長等多元主體參與的日常動態評價。評價一般包括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
(一)主觀評價。
1.評語評價。主要指學生本人以及同學、教師、家長等對學生成長情況進行描述。評語評價可在每學期末進行,反映學生一學期的綜合素質發展情況。評價流程一般包括:
(1)自我評價。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用寫實性語言陳述、
記錄本人綜合素質發展情況和個性特長,并以典型事例支撐。
(2)教師評價。主要考察學生日常表現、課程修習、標志性成果等方面。教師要以平等、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成長,真實反映學生的變化,要突出正面引導,鼓勵學生不斷進步。
(3)家長評價。家長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內容,根據子女日常表現以及成長變化情況撰寫評語。學校要在家長撰寫評語方面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2.量表評價。發揮評價量表的正向引領作用,按照“一校一表”的原則,由初中學校自主編制學生成長評價量表。學生成長評價量表的具體指標通過學生的具體行為表現來呈現。
(二)客觀評價。
主要圍繞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對學生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修習情況,以及參加各級、各類活動取得的標志性成果等可測量、可量化的內容進行評價。學生的標志性成果是評價學生發展情況的重要依據,可以納入相應評價內容。
五、實施流程
(一)方案的制定與審批。
1.各旗區教育體育局依據本方案制定旗區方案,報市教育體育局審批、備案。
2.各初中學校根據本旗區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方案和《鄂爾多斯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框架》(附件2)制定本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學年度或學段實施細則,鼓勵初中學校結合本校實際細化考察要點,基于立德樹人原則不斷創新評價方式,逐項確定每項考察要點的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記錄方式等,實現“一校一辦法”。學校實施細則報送旗區教育體育局論證、審批通過后,要將評價的內容、標準、方法、程序、人員、規章制度等進行公示,并及時把各項考察要點錄入“鄂爾多斯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管理系統”(以下簡稱“評價管理系統”)。
(二)錄入寫實記錄。(開學兩周后至學期結束前兩周完成)
學生、教師登錄“評價管理系統”,及時記錄或上傳本學期能集中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過程與結果的關鍵事件及相關證據材料,寫實記錄和證據材料要客觀真實、有據可查、突出重點。寫實記錄鼓勵“誰實施、誰記錄”的做法,對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組織實施的考試、競賽、各類統一的社會實踐等活動,直接由實施方將學生參與情況導入“評價管理系統”。
(三)檔案審核。(學期結束前兩周完成)
每學期結束時,班主任需要對班級學生的檔案進行審核。學生檔案未審核前,學生可以對檔案進行修改和補充,審核通過后則不能進行修改。不符合要求的檔案班主任可以打回,經學生修改后再次提交。
(四)多元評價。(放假兩周內完成)
1.學期評價。
(1)自我評價。學生對自己在學校學習、生活和參與活動等過程中的實際表現,真實、客觀地進行自我評價,評價以評語方式為主。
(2)家長評價。家長根據子女日常表現以及成長變化情況撰寫相關評語。
(3)教師評價。學校對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發展、審美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的實證材料進行評價。評價包含系統自動評價和人工評價,人工評價是由班主任評價或由其指派評價任務給符合評價條件的評價人進行評價。
(4)評價結果。評價結果以等第方式呈現,分為A等第約占30%、B等第約占30%、C等第和D等第約占40%。市教育體育局按照比例將指標人數分配給各旗區教育體育局,再由旗區教育體育局分配至區域內初中學校。學期評價結束后,系統依據分配的學校等第指標數和學期評價結果確定每位學生的學期等第結果。
2.畢業評價。
系統自動匯總所有學期的學期綜合素質評價成績,按照鄂爾多斯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指導委員會確定的學期權重占比計算畢業成績,并按照等定比例確定學生最終畢業等第。
(五)形成檔案。
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包括每學期整理遴選的實證材料、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教師評語等內容,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使用學生成長記錄冊和信息管理系統記錄。學生每學期的綜合素質檔案由學校通知學生家長登錄“評價管理系統”查詢或由學校從“評價管理系統”打印發放給學生。
(六)公示確認。(下學期開學前一周內完成)
學校對遴選出來的不涉及個人隱私的寫實記錄材料在“評價管理系統”或教室、公示欄、校園網等顯著位置集中進行公示,公示期為5-7天。公示結束后,學生、班主任及有關教師要對確認無異議的個人寫實記錄進行簽字確認,公示結束后的檔案將正式歸檔,不能修改。
六、組織管理
(一)工作機制。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行“市級統籌、分級負責、以校為主”的工作機制。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由市教育體育局搭建和完善,自20xx年進入初中一年級的學生開始實施。各學校組織師生和家長按照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對學生進行過程性綜合素質評價,并及時在“評價管理系統”錄入寫實記錄,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二)評價管理。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由鄂爾多斯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指導委員會牽頭統籌、各旗區教育體育局負責組織管理,各初中學校負責具體工作實施。
從外地轉入我市的學生,必須提供綜合素質評價材料。學校應根據學生提供的材料對轉入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為其建立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并提交所屬教育體育局端進行審核。本市學生轉學,應將綜合素質評價檔案隨學籍一并轉出,由所屬教育體育局端審核確認。休學學生相應順延。
學籍在市外的應屆初中畢業生,因戶籍在本市或外來務工、經商人員隨遷子女等經批準在本市內參加中考的,其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由升學所在旗區級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指導委員會組織認定,具體認定辦法由旗區級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指導委員會結合實際制定。認定結果經公示無異議后,由旗區教育體育局出具證明,作為高中學校錄取基本依據。
(三)評價結果運用。
1.作為指導學生成長的依據。學校、教師和家長要充分利用寫實記錄材料,對學生成長過程進行正向引領和科學分析,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健康、多樣發展。
2.作為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依據。市旗區兩級教育體育局要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數據的分析應用,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依據。學校要高度重視整理分析各階段評價的信息,認真分析原因,不斷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并及時恰當地向學生、教師反饋,及時給予學生成長過程指導和生涯輔導,幫助學生確定個人發展目標,實現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3.高中階段學校錄取的參考依據。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基本依據。從20xx年開始,報考自治區示范高中的考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原則上要達到B等第及以上,報考其他普通高中的考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原則上要達到C等第及以上。
七、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鄂爾多斯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與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鄂爾多斯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指導和監督委員會(名單及職責詳見附件)。
各旗區教育體育局要對照成立相應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本旗區的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方案;指導、督促轄區內初中學校制定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對轄區內初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進行論證、審批、備案;配備專人負責本轄區內初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日常管理工作;每學期結束前對初中學校報送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進行審核、備案;負責處理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監督委員會的舉報或申訴以及初中學校綜合素質評價中存在的違反程序、違規操作、弄虛作假等行為;廣泛宣傳、協調各方力量,為學校開展綜合素質評價提供支持。
初中學校要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本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建立和完善相應的配套制度;組織實施評價工作,監督評價過程;處理評價咨詢、投訴、復議等事宜;審核、上報評價數據。對各班級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情況進行監控和評估,充分了解各班級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有關信息,及時發現班級評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各班級成立由班主任、任課教師、學生代表組成的評價小組,具體負責班級評價工作。評價小組的人數以5至7人為宜,其教師成員必須是任課教師(授課時間不能少于一年),對學生應有充分了解,同時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誠信意識。小組成員名單要在評價工作正式開展前一周向被評班級所有學生公布,如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不同意某成員,則需要作相應調整。
(二)制度保障。
建立與初中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相配套的誠信制度。學校、學生本人以及相關負責記錄、錄入的教師需對涉及綜合素質評價中的學生典型材料、信息和相關內容的真實性、有效性作出誠信承諾,并建立誠信檔案。
建立公示、投訴、申訴和復議制度。各初中學校需在全校公示本校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實施細則、學生的典型事實材料和評價結果。學生對本人和其他學生的典型事實材料和評價結果如有異議,或者發現有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的,可以向所在學校、旗區教育體育局和市教育體育局逐級舉報申訴。學校要對學生個人的申訴、舉報投訴內容進行審核,給予回復。
健全督導機制。將旗區教育體育局和初中學校開展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組織責任督學開展定期專項督導和日常檢查指導。
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初中學校、教師、學生在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弄虛作假者,依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三)經費保障。
市、旗區兩級教育體育局要提前安排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專項經費,用于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化管理平臺建設、運營維護服務、教師培訓和教研指導等工作。各旗區教育體育局和初中學校要加強培訓,準確把握綜合素質評價的原則、內容、標準、方法和具體要求。各級教研部門要加強綜合素質評價的研究和對學校的指導。各初中學校要加強對學生及家長的培訓,讓學生和家長充分意識到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重要意義,了解、熟悉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標準和方法,指導學生完成綜合素質檔案填報;積極創造條件,搭建活動平臺,整合校內外各種資源,精心設計、組織開展有意義的活動,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針對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中遇到的熱點、難點問題,組織教師開展校本教研。
(四)環境保障。
旗區教育體育局和各初中學校要加強宣傳引導,充分利用本地媒體、教育門戶網站廣泛宣傳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及時收集和回應群眾關切,積極爭取家長和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為初中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營造良好的環境。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15
根據國家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精神,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定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為了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堅持素質教育內容的時代性和全面性;通過公正、客觀、科學的評價,引導廣大小學生在知識、能力、素質諸方面協調發展,結合我校課程改革以及學生評價改革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教育創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積極探索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多元化評價體系,本著“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原則,我校將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發展的多元化評價。淡化甄別與選拔,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充分發揮評價的促進發展功能。通過評價,讓每名學生都能體驗成功,把握優勢,增強自信,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評價原則
1.導向性原則
評價應堅持素質教育的正確方向,引導學校正確貫徹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從德、智、體等諸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終身學習的愿望與能力,健壯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及健康的審美情趣。
2.全面性原則
學生綜合素質評定,要有助于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著眼于全面性,反映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發展性原則
評價要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為學生的發展服務。評價中既要考慮學生的過去,重視學生的現在,更應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注重評價的過程,使多元評價更進一步深入學生發展的進程,激勵學生健康成長。
4.多元化原則
評價內容應體現多元,即從過去過分重視學業成績轉向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通過評價,使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和心理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健康素質及興趣特長表現等多方面得到綜合發展。其中科學文化素質及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更要關注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的過程與方法以及與之相伴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
5.差異性原則
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在堅持評定內容全面性的前提下,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體現學生見的差異性,要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
6.可操作性原則
學生綜合素質評定是一項系統工程,必然要經歷一個實驗、積累、總結、完善的過程,要逐步完善評定的內容、標準、方法和程序,要做到操作性強、實用性強、簡單、易行、科學、合理。
7.人文性原則
樹立以人為本的評價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評價的激勵和改進功能。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評價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激勵學生增強自尊性、自信性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三、評價內容
依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學生實際,我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及心理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考核情況、身體健康情況、興趣特長表現、教師寄語及班主任評語。
1、評價項目評價內容說明
思品習慣及心理素質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對學生在文明禮貌、遵守紀律、團結同學、關心集體,勞動習慣、與人合作、不怕挫折、愛護環境的八項指標進行評價。統一制定評價標準,各年級依據標準做認真細致的考核。
科學文化素質按照課程計劃要求,對學生所學的語文、數學、英語、思品、藝術(音樂、美術)、勞動共八門學科在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學習水平的五項指標進行評價。統一制定學科素質發展標準,各年級依據標準進行測試。
2、考核
情況語文學科素質的發展、知識的掌握;數學學科素質的發展、數學學科知識的掌握。學校統一命制試題,對校學生進行集體與個別考核。
身體健康情況體育課成績、體質健康標準。
1)運動與健康知識考核成績(由相關教師提供學生的考每位核試卷);
2)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由相關教師提供);
3)學生到校率(由班主任提供,并簽字);
4)參加體育課活動的情況(由相關教師提供,并簽字);
5)參加學校與校級以上體育活動的情況(由相關教師提供,并簽字);
6)參加學校與校級以上體育活動獲獎情況(獲獎證書的原件、復印件)。
興趣特長表現興趣愛好、社會活動、特長認定、獲獎方面。
1)學校創設環境;
2)定期組織社會活動;
3)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長。
3、實踐能力
研究性學習、技術與設計、信息技術考核成績(由相關教師提供每位學生的考核試卷);
1、研究性學習成果(如:各學科的小制作、小設計、各類總結、活動報告、小論文等);
2、小制作、小論文、小發明,以及課題方案、報告等的獲獎情況(獲獎證書的原件、復印件);
3、研究性學習、技術與設計、信息技術考核試題,由學校組織人員擬訂,統一組織考試。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16
學生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進展與行為變化的評價,是學校教育評價的核心。為了使各科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發展情況,以不斷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改進教學,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也為了讓每個學生了解自己,以改進缺點,發揚優點,使自己在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特擬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日常評價和學生的成長記錄為基礎,力求內容全面、客觀,程序科學、規范,關注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建立科學的小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通過評價,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完善自我,實現教學預定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二、評價目的
小學生發展性評價既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
三、基本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評價堅持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發展過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二)過程性原則。評價要關注學生成長歷程,把日常評價、成長記錄與學科模塊測試結合起來,把紙筆測試與平時作業、課堂表現、情景測驗、行為觀察、實驗操作等結合起來,實現評價方式多樣化。
(三)激勵性原則。評價要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肯定成績、表彰先進、樹立榜樣,使學生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從而使評價成為一種激勵學生不斷發展的動力。
(四)科學性原則。評價要遵循教育規律與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努力獲取學生的全面信息,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及特長發展,擴大評價的涵蓋面。
(五)互動性原則。評價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交流互動,實現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參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四、評價內容與評價標準
(一)評價內容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包括基礎性發展目標和學科學習目標兩項內容。
1、基礎性發展目標
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學習愿望和能力、交流與合作、個性與情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
(1)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家鄉、愛科學、愛社會主義,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維護公德、關心集體、保護環境等)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主動維護民族團結,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養成自信、自尊、自強、自律、勤奮行為習慣。
(2)學習愿望和能力:具有主動學習的愿望與興趣,能夠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結合所學的知識,運用已有的經驗和技能,獨立分析并解決問題,具有初步的研究與創新能力。
(3)交流與合作:能夠主動與他人交流與合作,積極參加各項文體及社會實踐活動,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能認真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評價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并學會尊重和理解對方。
(4)個性與情感:能夠注重情感體驗,逐步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對生活、學習有積極的情感體驗,能積極樂觀地對待困難,逐步養成勤奮、自律、寬容、自強的個性品質。
(5)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具有初步的創新能力(包括;創新精神、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三個方面)和一定的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能主動參與教學環境,養成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具有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學會質疑、調查和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成長,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6)運動與健康:熱愛體育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擁有健康的體魄。具有一定的安全、自我保護意識。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7)審美與表現:擁有健康的審美世界,學會欣賞美,感受美,表現美。積極參加各項藝術活動,能用適當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或有一項藝術特長。
2、學科學習目標
學科學習目標即各學科課程標準中列出的學習目標和各個學段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
(二)評價標準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標準主要指基礎性發展評價標準。
1、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方面的評定,凡符合基本標準者,可評為合格。凡有突出問題,不符合教育部規定的基本標準,可暫不評定等級,但要將突出問題如實記載。
在關心集體、愛護國家和集體財產、保護環境、參加公益活動方面有突出表現并得到省、市、縣(區)有關部門嘉獎的,將具體內容填寫在相應評價項目的突出表現欄中。
2、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個性與情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方面的評定等級分A、B、C、D四級。
凡符合標準并有突出表現,且有詳細、明確證據的,經學校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審定確認,可評定為A;凡符合基本標準者,可評定為B或C;不符合基本要求者,評定為D。
凡評定為A等級的學生,必須有突出表現的有效記載,否則,視為無效。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學習能力方面評定為A:學習主動、積極,各科成績一貫優秀;小創造、小發明經過專業評價機構認證或者在省、市組織的相關活動中獲獎;在市級以上報刊雜志發表論文、文學藝術作品;在市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競賽活動中獲得等級獎等。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方面評定為A:在校內外大型體育、文藝活動中有突出表現;身體素質《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到優秀等級;省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相關部門組織被認可的體育比賽的前十名獲獎者,音樂、美術等比賽獲三等獎以上(含集體項目);市教育行政門組織的體育比賽的前六名獲獎者和各項音樂、美術等比賽中獲二等獎以上獲得者(含集體項目)。
五、評價的具體措施:
小學生發展性評價分為形成性評價和階段性評價兩大部份。
(一)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習過程及其結果的評價,并通過評價來影響學習過程。它是建立在事實判斷基礎上的評價,因而它具有評價的差異性、針對性和即時性,它能及時地給學生提出改進的建議和發展方向。形成性評價主要采用幾種形式:
①單元學習效果測試評價。
②表現性評價。
③即時性評價。
④檔案袋記錄。
1、單元學習效果測試評價
單元測試以各學科課程標準為依據,緊扣本單元學習內容,主要考察對本單元所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測試形成要多種多樣,富有趣味性。可以用書面方式檢測也可以用實踐活動檢測。測試形式可開卷也可閉卷。
2、表現性評價
表現性評價包括對課題或實踐活動方案設計和組織實施的評價;對實驗操作的評價;對藝術、科技作品的設計及活動展示的評價。這一評價形式可比較好地反映出學生的活動設計能力,活動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課堂觀察中的即時評價
通過課堂觀察,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積極反饋,給學生以鼓勵、指導和調整。教師可根據需要,關注學生突出的一、二個方面作出相應的評價記錄。這種評價可根據需要一天一次,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評價次數因人而異,不是整齊劃一的。
課堂評價的內容主要有:學習興趣,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在學習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方法的獨特性,思維的靈活性創造性,想像的豐富性;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等。課堂評價的要素不是固定不變的,這里列舉的要素只對教師和學生起一個導向、參考作用。
4、檔案袋記錄
通過收集反映學生發展變化的資料來表現學生成長的軌跡,學生、教師、家長對檔案袋記錄的內容取舍都有參與權,但以學生的意見為主。
學習評價中檔案袋的基本內容如下:
(1)一年級新生學前情況調查表;
(2)語文學科評價報告。
(3)數學學科評價報告。
(4)學生興趣特長發展表。
(5)考試試卷。
(6)其它(如同學贈言,家長、教師寄語、作業評語、學期評語、自己愿意保留的作業、獲獎證書等等)。
5、其它形式的評價
(1)完成作業情況評價。在作業過程中,可實施由學生自定目標、自我評價的雙自評價方法,也可實施小組互評、教師建議,教師評價等多種評價方法(教師對學生的作業評價以評星和鼓勵性語言結合起來)。這種評價對學生有一種自我約束和對作業正確與否的自我判斷,這也可以讓教師比較好地觀察到學生對知識的把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學生看待自我的客觀性與自信度。
(2)小組評價。這一評價形式多用于對學生作品的欣賞和交流。其目的是幫助學生學會認真地分析作品,在這個過程中聽取他人觀點,欣賞他人的作品和觀點,學會吸收他人有益的建議并改進自己的作品。
(二)階段性評價
階段性評價是一種總結性評價。一般在學期或學年進行,對學生的學期或學年的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考核評價,是一種注重學生自我發展的評價。階段性評價一般由期末考試和實踐檢查兩部份構成。
(1)期末考試
期末考試的內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礎知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較復雜的問題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探求新知識的能力;解決問題策略的發散性和求異性;想力豐富程度。
檢測形式可分為閉卷和開卷兩種:通常情況下,語文、數學、英語閉卷,思品與生活、科學等開卷。
(2)實踐檢測
語文、數學、品德與生活、科學、英語等學科既有書面檢測,又有實踐檢測,其余學科只進行實踐檢測。
實踐檢測的內容和形式,根據學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區別,但是應力求豐富多彩而又切合學生實際,主要有:探究性學習,調查訪問,生產勞動,實際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區服務等。
語文可以有口語交際,朗讀,參觀,訪問,開展社會調查,開故事會,演課本劇,演講比賽,辦手抄報等。
數學可以有計算,動手操作,調查統計,參觀訪問,測量,設計制作等。
英語可以有唱英語歌,簡單的英語會話,編演英語小品等。
科學可以有實驗操作,實際觀察,科學試驗,社會調查,科技制作等。
品德與生活可以有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社區服務等。
音樂可以有唱歌,樂器演奏,打節奏或進行指揮,欣賞樂曲等。
美術可以有作畫,雕刻,剪紙,捏象皮泥,名畫欣賞,寫生等。
體育主要是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
(三)階段性(期末)綜合評價實施要點
1、形成性評價由學校、教師自行組織,將平時的學習表現,單元學習效果測試,課堂評價、作業情況等有所側重地進行匯總;再和期末檢測進行綜合,做出一個比較切合實際的綜合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學期測試的成績的權重以1:4為宜。
2、期末考試按照區教研室統一命題,學校統一組織并進行期末考試成績質量分析,便于對教學質量的掌握和監控。
3、分值計算。
(1)學生階段性(期末)綜合評價得分=期末檢測得分80%+學期形成性評價得分20%。
(2)期末檢測得分=期末考試分數80%+實踐檢測分數20%。
(3)學期形成性評價分數=單元學習效果測試+課堂評價+作業情況(形成性評價項目和內容可根據學校、學生情況自主確定,綜合評價按照多數的原則進行綜合)。
4、結果呈現。總評結果的呈現,可以有兩種形式:學業成績和綜合評語。
(1)學業成績。學業成績由三部分組成:情感態度、知識技能、實踐創新,均可用五星制五等級(90分以上為五顆星,80—90分為四顆星,70—80分為三顆星,60—70分為二顆星,60分以下為一顆星)來反映其發展水平。評定情感態度的依據主要是學習表現,評定知識技能的依據主要是單元測試和期末檢測,評定實踐創新的依據主要是實踐活動。學業成績可以先由學生自評,然后互評,最后由教師綜合評定。
(2)綜合評語。綜合性評語應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評語,既要充分肯定學生在學業上的進步,盡量發現其閃光之處,也要指出其成長過程中的不足,并指明努力的方向。肯定進步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就學生個人進行縱向比較,不宜作橫向比較,不在班上排名。指出不足,應用激勵性語言表述,把存在問題和努力方向融合起來,如說,今后如何如何,就會怎樣怎樣;要是能怎么怎么,那就更好了,等等。評語中既有對客現事實的陳述,又不乏主觀情感的自然流露,讓人民教師對學生的深切關愛,對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躍然紙上。
六、評價結果
(一)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給予客觀、公正的整體描述。評語應在教師對搜集到的學生資料進行分析并與同學、家長、交流和溝通的基礎上產生。評語應采用激勵性的語言,注意積極鼓勵,正面肯定成績為主。
評價等級分為A、B、C、D、E五級,依次對應優秀、良好、中等、一般、不合,描述小學生綜合素質不同方面的發展狀況。對學生某一方面表現評價為不合格時,應極其慎重。
(二)小學生畢業標準由小學生畢業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兩部分組成。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及格以上和綜合素質評價一般以上,準予畢業。
小學生升入初中時,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作為重要依據之一。小學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單和成長手冊應一并裝入學生個人檔案帶到初中。
七、評價的組織實施
(一)建立組織機構。學部成立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作為本部評價工作的領導和仲裁機構。委員會由學部領導、教師代表和學生家長代表組成,一般為79人,在本校公示后報本地教育行政部門備案。每班都要成立班級評價小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組成,每個小組成員57人,由班主任擔任組長。
(二)建立公示制度。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方法、程序及評價結果的使用等,應向學生及家長做出明確的解釋并公示。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對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并負責。
(三)建立申訴和舉報制度。對評價的結論,如果班級評價小組成員之間存在分歧,根據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做出結論;對于原則性的重大分歧,應提交學校評價委員會,經過廣泛和深入調查和討論后做出決定。
(四)學生、家長和教師對評價過程中的違紀行為,可向學部評價工作委員會舉報和投訴,學部評價工作委員會負責調查和處理。對評價工作委員會答復或處理不滿意的,可向學校行政部門反映。學部評價工作委員會和學校行政部門應詳細記錄各項舉報、申訴、查處過程及結果。
(五)建立誠信制度。對參加評價工作的人員建立信用記錄,如果在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出現弄虛作假的行為,應在相應當事人的信用記錄中予以記載,取消其參與評價工作資格并給予相應的處罰。
(六)建立監控制度。學部評價工作委員會應組織人員對評價工作不定期進行過程監控和質量評估,全面了解評價工作的有關信息,及時糾正評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革建議。評價工作結束后,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在各班按照一定的比例抽樣并對評價結果進行核實,尤其是對獲得優秀等級學生的狀況進行復核。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17
一、指導思想
堅持立德樹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地制宜,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二、評價工作的領導
為確保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公開、公平、公正、科學地進行,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在蚌埠市普通中小學(幼兒園)招生委員會領導下組織開展。各縣、區教體局(社會事業局)也要成立相應組織。各校成立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及監察小組,具體負責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
三、評價的基本內容和標準
綜合素質評價要體現學生間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需求,做到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共性評價與個性評價相結合,注重評價內容多元、方法多樣,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和民主、平等、理解、合作的學校文化的建設。
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包括兩部分:
(一)綜合性評語。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予以整體描述,尤其應突出學生的特點、特長和潛能。
(二)等級。每個維度的評價結果和綜合素質總評結果均采用A、B、C、D四個等級,對學生評價為D等時,應非常慎重。
四、評價工作的要求、方法和步驟
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要結合學校開展的教育教學活動,以學生日常表現和關鍵表現的實證材料為依據,實證材料必須是原始、真實的,提倡和鼓勵學生提供經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認可的學生成長記錄或其它具有說服力的材料。評價時應注意對實證材料的分析和概括,避免以偏概全。如果評價小組成員之間存在重大分歧,應提交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經過更為廣泛深入地調研和討論后做出決定。
(一)學校成立由校長、教師、家長和其它社會人士組成的評價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
①確定學校具體評價方案,制定具體的評價程序;
②負責成立班級評價小組,組織并監督本校評價工作,處理評價過程中的糾紛,對評價結果進行認定;
③接受社會各方面監督,對評價中出現的分歧予以澄清。
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校長(法人代表)擔任(注:當學校校長子女為本校應屆畢業生時,應按學校職責的分工,指定副校長擔任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二)班級評價小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組成(原則上由班主任擔任班級評價小組組長;子女為本校應屆畢業生的教師不能作為班級評價小組成員),人數不少于3人。班級評價小組成員給學生授課時間不能少于1年。班級評價小組成員名單必須向被評價班級所有學生公布,且得到2/3以上的學生贊同。班級評價小組負責“教師評價”和確定維度結果。
(三)學校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其程序為:先由學生本人做出自我鑒定,并經其家長同意簽名后,上交班級評價小組(見附件2);班級評價小組按本方案附件1中的內容和要求完成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并將維度評價結果如實填入附件2中;最后由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對學生進行總評。
(四)綜合性評語由班級評價小組組長綜合評價小組成員的評價意見后寫出。
(五)每個維度的等級評價按P=0.4Ph+0.3Pj+0.3Pt算出總分值,四舍五入后再還原成等級。其中A、B、C、D四個等級的賦分值分別為4、3、2、1;Ph代表學生互評,Pj代表教師評價,Pt代表統一考試、考查等硬性評價結果[以△標出,得分達總分的85%以上(含85%)為A等,70%~85%區間(含70%)為B等,30%~70%區間(含30%)為C等,30%以下為D等],學生自評不納入等級計算。無統一考查項目的等級評價按P=0.4Ph+0.6Pj計算。
(六)對學生某一維度評價為D等時,其材料必須提交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進行審核。
(七)學生綜合素質總評結果應根據每個維度的等級的賦分值,算出總分,再轉換為等級,等級與總分的對應關系為:A等:18~20分,B等:13~17分,C等:8~12分,D等:7分及以下。
(八)綜合素質總評結果為A等的學生數原則上應控制在學校畢業生總數的30%左右,B等的學生數原則上應控制在學校畢業生總數的40%左右。
(九)學校要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檔案,該檔案將作為高中階段招生學生檔案材料之一,其格式見附件2《蚌埠市20xx年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登記表》,后附實證材料。
(十)對殘疾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應區別對待,以體現人文關懷。
(十一)評價工作必須在20xx年6月14日前完成,市區各中學6月20日前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統計表(見附件3)報市教育招生考試院中考科(電子版同時報送市教育局基教科),三縣教體局參照執行。
(十二)學校要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列為常規工作,每學期均要對每個年級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評價,認真在安徽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平臺學生空間“成長記錄系統”進行記錄,為學生畢業的終結性評價做好準備。
(十三)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評價結果將作為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和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
五、制度保障
為確保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公開、公正、公平、科學地進行,使評價工作有利于促進學生發展和學校發展,要建立和完善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公示制度、誠信制度、評價質量監控機制、舉報和申訴制度、責任追究制度。
(一)公示制度
學校要在評價工作開展前將評價的內容、方法、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和班級評價小組成員名單以及評價結果的使用等向學生及其家長做出明確的說明和解釋。評價結果應及時通知學生本人及其家長,綜合素質總評結果為A等的學生名單應在所在班級公示,接受學生的質詢并由班級評價小組研究后給予答復,公示時間不少于三天。
(二)誠信制度
信用記錄不佳的教師,不能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成員。市、縣(區)普通中小學招生委員會、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要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者、學生本人等建立信用記錄,學生信用記錄作為高中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
(三)評價質量監控機制
市、縣(區)普通中小學招生委員會對評價質量進行監控和評估,并充分了解、收集、分析評價工作的有關信息,及時處理評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進一步完善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打下基礎。
(四)舉報和申訴制度
學生、家長、教師和其他社會人士對評價過程中可能危害評價結果公平、公正的現象和行為,或者對評價結果存在異議可先向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提出舉報或申訴;如果對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的答復或處理不滿意,可向市、縣(區)普通中小學招生委員會提出舉報或申訴,由市普通中小學招生委員會作最終答復或處理。
(五)責任追究制度
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對學校評價工作負總責,班級評價小組組長為第一責任人。對弄虛作假,在評價工作中信用記錄不佳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者、領導者,一經查實,將逐級依次追究其責任,市普通中小學招生委員會將視其情節嚴重程度給予全市通報批評或相應的處分。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18
為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全面反映學生的發展狀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評價目標
通過實施新的評價方法,貫徹新課改的育人理念,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評價原則
1、發展性原則。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發展,注意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注重過程評價,關注學生成長,正確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2、自主性原則。
要以學生為評價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調整的功能,使評價客觀、全面,既得到同學、教師、家長和社會等的認同,又能促進學生不斷完善自我。
3、綜合性原則。評價的內容,既要重視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又要注重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學習能力、情感態度、行為習慣、身心健康、審美情趣等基本素質的評價。在學習能力方面,要特別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評價,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
4、多樣化原則。評價的方式力求多樣化,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自評與他評相結合,課內評與課外評相結合。
5、多元化原則。評價的主體要做到多元化,建立學生、老師、家長、社會等共同參與、相互作用的評價主體,以多渠道的信息反饋促進學生發展,使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的發展成為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
6、激勵性原則。評價的行為要以鼓勵性為主,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享受成功的愉悅,促進學生樹立學習、做人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評價內容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基礎性發展目標包括思想品德水平、知識能力水平和學科成績、身體健康水平、勞動技能水平、個性發展水平等五個維度,各維度的基礎性發展目標又分為內容要素、等級評定等。
四、評價方法和要求
(一)評價方法
1、改革評價方式,擴大參評主體。
(1)評價方式:
①階段評價,班級周評小標兵和學校德育處主題活動月的星級學生評價;
②綜合評價,期末在周評小標兵和月評星級學生的基礎上實施總評;
③新三好學生的評選。
(2)擴大參與評價的主體,具體分為: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家長或社區參評、班主任和學校少先隊總評等五個方面。
2、學生自評。學生根據自己平時表現,依據綜合素質評價各維度要求,在提供相關實證材料的基礎上,確定自評等級。
3、學生互評。周一班會或其它時間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組織學生,首先分小組評價,評價小組由組長負責,小組內首先是學生自評,然后互相評價,討論確定互評等級,組內依據自評和互評結果推舉出本組小標兵。評價時,學生可在綜合素質的五個維度中的相關單項評價欄內,分別用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四個等級呈現。
4、班級評價。班會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的基礎上,由小組組長匯報本組評價結果,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再匯聚學生互評意見,綜合學生日常表現和家長評價,對學生進行客觀公正的綜合評價,和大家一起推出一周的班級小標兵。
5、家長參評或社區代表點評。班主任老師在周五將周評班級小標兵表下發給學生,由學生帶回家,父母在表內家長評價一欄填上評價意見,周一學生將評價表帶回學校反饋給班主任老師,做為總評積累,讓學生獲得激勵。
6、月主題活動評價星級學生,由各班主任依據班級周評資料,組織本班學生討論,充分征求學生意見,再向學校少先隊推舉出本班當月的校級星級學生,學校少先大隊、德育處以及班主任共審核通過,周一學校升旗儀式上集中表彰,并由班主任將結果記入學生素質教育發展手冊,做為期末總評和評價新三好的重要依據。
7、新三好學生的評選必須由學生自己報名,其具體條件為:首先,在校學生每學期中學生各科成績不低于優秀等級,參加公益活動每學期不少于3次;其次,參評學生必須有家庭對其表現行為的良好以上的評價;同時,參評學生在本學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等級必須在良好以上。
(二)評價要求
1、評價次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如實填寫,不得敷衍應付。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以終結評價為主,在學年末進行。周評班級小標兵,月評校級星級學生與期末綜合評價相結合,周評班級小標兵和月評校級星級學生是期末評價的依據。
2、評價結果。從評價維度所包含的要素及其關鍵表現入手,通過整體判斷對各維度給出恰當等級,以優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次呈現,每周班級評價小標兵時,自我評價和同學互評,分別對照各項評價標準,客觀、公正地給出等次評價;期末在綜合項評價結果的基礎上,得出總評等次;評價均以星級形式呈現,個人自評、班級小組互評、家長或社區參評、班主任點評等,均在相對應的項目欄內標出★,其中,家長參評與班主任評價除了用星星符號代替外,還要在最下面欄目內寫上精當評語。
3、班主任或學校評價。有針對性的填寫概括性與描述性評語,客觀填寫評定意見。
總之,要確實通過對學生綜合素質的不同層面,不同時段,不同參與主體的評價,使學校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08-04
初中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12-19
綜合素質評價自我評價-自身綜合素質03-09
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11-03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12篇08-04
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12篇)08-04
綜合素質評價05-25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6篇03-29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精選13篇)04-08
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