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歡迎來到瑞文網!

長相思教學設計

時間:2021-12-02 09:24:33 長相思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長相思教學設計

  作品原文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3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7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長相思:詞牌名,又名“吳山青”“山漸青”“相思令”“長思仙”“越山青”等。雙調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一疊韻。

  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程:道路、路程。

  榆(yú)關:即今山海關,在今河北秦皇島東北。

  那畔: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

  千帳燈:皇帝出巡臨時住宿的行帳的燈火,千帳言軍營之多。

  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更: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

  聒(guō):聲音嘈雜,這里指風雪聲。

  故園:故鄉,這里指北京。

  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

  長相思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長相思教學設計(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長相思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詞。

  ⑵ 學習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2、能力目標:

  ⑴ 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與能力。

  ⑵ 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

  ⑶ 積累古詩詞,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厚實文化積淀。

  3、情感目標:體會詩人的思鄉懷親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學習活動一:讀詩詞(初步感知詩詞的語言)

  一、回顧舊知,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第5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兩首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你能背出來嗎?

  (生齊聲背誦《泊船瓜洲》與《秋思》)

  師:王安石奉詔進京,泊船瓜洲,見春景引發鄉愁;張籍客居洛陽,見秋風思念故鄉;又是什么,觸動了詩人納蘭性德的思鄉之情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詞──《長相思》。請齊讀課題。

  (生齊讀)

  師:大家在課前預習的時候,查閱了許多相關的資料。誰能給大家說說關于詩人納蘭性德的情況呢?

  生1:我知道。納蘭性德,清詞人。滿洲正黃旗人,康熙十五年進士,授乾清門侍衛。他是清大學士明珠的兒子,文學成就以詞為最。共存詞三百四十二首,當時的人把它譽為“清代第一詞人”,……

  生2:我想補充一下。納蘭性德的詞集叫《納蘭詞》。

  二、整體把握,初步感知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長相思》這首詞。我們先仔仔細細地讀上兩遍,注意多音字和生字的讀音。請每位同學找出自己不能把握讀音的字、自己覺得很難理解的字、詞,在文中標記出來。

  (生獨立自學生字和多音字,并標記所遇到的關于字詞方面的問題)

  師:老師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小組同學的智慧獲得更多知識。小組同學互相幫助,解決你們所遇到的問題。老師將對每個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檢測,看哪組的學得最好。

  (出示課件)

  ▲ 能準確讀出多音字和生字。

  ▲ 能聯系上下文和注釋理解字詞的意思。

  (生小組之間合作學習)

  師:可以了嗎?老師現在想看看,大家合作學習的效果怎么樣呢?

  (課件逐題出示檢測題)

  第一題:你能準確地讀一讀下面的字詞嗎?

  榆關 那畔

  風一更 聒碎

  (第一題,老師抽一個組回答,其他組認真傾聽,當好評委。)

  (一學生準確讀出詞語,其他組同學用OK手勢表示答對)

  第二題:請說一說,你是怎么理解下列詞語的?

  榆關 那畔

  風一更 聒碎

  (第二題,老師要在每一個組抽一個學生解答,不正確的話,組內大家可以糾正。)

  1、詞中的“榆關”指的是什么地方呢?

  2、文中“一程” “一更”怎么理解?

  3、請說說“故園”的近義詞?

  4、你知道“聒”的意思嗎?

  生1(1組1號):我們組認為,“榆關”就是指“山海關”。

  生2(2組4號):我們認為:“一程”指一段路;“一更”是指“ 一陣”。

  (這時有一位學生舉手表示異義)

  師:這位同學有不同想法嗎?

  生3:我認為“一更”實際上指兩個小時。

  師:剛才那位同學你為什么理解成“一陣”呢?

  生2:我認為,詩中是說:在晚上,風吹一陣,雪下一陣,一陣又一陣,不停歇。

  師:學習語文就應該這樣,學會聯系課文的上下文理解意思。

  生3(3組2號):“故園”的近義詞是“家鄉”。

  生4(4組5號):“聒”是嘈雜的聲音,課文中是說風雪交加的聲音。

  師:對于讀音和字詞的理解,你還有問題嗎?

  (生表示沒有。)

  師:看來,大家合作學習挺有收獲的,很好!讓我們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將這首詞再讀兩遍,讀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覺。你可以邊打節奏邊讀、可以唱讀,還可以小組合作讀……想怎樣讀就怎樣讀,開始。

  (同學們開始饒有興致地朗讀,有的正襟危坐,有的在桌上、在手上、腿上敲起了節奏,有的搖頭晃腦……兩分多鐘后,開始有學生用手勢示意讀好了。)

  師:老師想聽聽大家讀得怎樣?誰先來試一試?

  (生一個學生站起來,正確流利地朗讀全詞。)

  (師激勵。然后,再隨機抽查一個組。)

  師:同學們已經讀了這么多遍,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讀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我很想聽聽:你從這首詞中,讀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生1:我讀懂了,納蘭性德是多么的思念自己的家鄉!

  生2:軍人是非常難熬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的。

  生3:詩人離開家鄉后痛苦萬分的心情。

  生4:詩人的家鄉是沒有風雪交加的嘈雜之聲的。

  生5:我讀懂了詞的意思。將士們跋山涉水,向山海關那邊進發。夜里,住宿帳篷,每個帳篷里都點起了燈。晚上,又是刮風,又是下雪,將士們從睡夢中醒來,再也睡不著了,不禁思念起故鄉來,因為故鄉溫暖、寧靜,是沒有寒風朔雪之聲的。

  學習活動二:品詩詞(深入品味詩的情感)

  一、自主探究 合作學習

  師:孩子們,讓我們一起用心靈,跟隨著納蘭性德,走進他的生活吧。

  (出示課件范讀)

  師:現在,請大家輕輕閉上眼睛,再聽聽這首詞,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

  師:請同學們再回到課文,一字一句地讀一讀:詩人的身在哪里?而他的心又向何方?

  (板書)

  身、心

  師:請在文中找一找。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呢?你可以文中圈點出來、還可以寫下旁注,寫下自己點點滴滴的感受。

  (生自主學習,認真地品讀詞或句,并及時做旁注。老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機作出指導)

  師:大家可以將自己的學習收獲與感受在組內交流,由組長將答案寫在白板上,派發言人做好準備。

  (生小組合作學習。組長組織組內學生逐個談自己的體會,其他的孩子認真傾聽。有的小組有人舉手,欲打斷,組長示意先聽再談。每組均有記錄員在記錄。當有學生情緒高漲,聲音較大,有同學示意聲音適度)

  二、反饋交流、引領提升

  師:剛才我發現,同學們對詞又有了更深一層理解與感悟。讓我們再次走進《長相思》,去傾聽詩人的內心世界吧!請每個組展示你們的討論結果。

  (生各小組組長在講臺前展示小白板,老師和其余同學認真地瀏覽)

  師:我看到你們組的內容是最豐富的。請你們這一組說一說討論結果,好嗎?

  生1(本組發言人):我們組認為,從詞中可以看出:詩人的“身”有時在山上跋涉,在船上顛簸;有時在山海關外,在帳篷中;有時在風中、在雪里……而他卻心系故園,因為“故園無此聲”!

  師:我想知道,你們是從哪些字、詞、句中體會到的呢?

  生1:“山一程,水一程”、“榆關”“夜深千帳燈”……

  師:們的想法是不是和你們一樣?你可以補充,但不希望重復。

  生2:我補充一點。還有一個地方可以看出詩人的心在自己美好的家鄉,就是“聒碎鄉心夢不成”。一個人想什么,夢中就會出現什么,而“鄉心”說明詩人做的是思鄉之夢,可見他心系家園。

  (師板書)

  身在征途,心系故園

  師:同學們,我們的詩人正如大家所說,他和眾多的將士們一樣,一次又一次地跋山涉水,經歷了一次又一次風霜雨雪,經過了多少艱難險阻。正如詞中所寫的那樣,起!

  (引讀:“山一程,水一程”,又是“水一程,山一程”哪!“風一更,雪一更”,又“雪一更,風一更”哪!)

  〖拓展1

  師:詩人在詞中寫道:“故園無此聲”。 “此聲”是指什么聲音?

  生1:我認為,是風雪交加的聲音。

  生2:我想還有戰場上聲勢浩大的戰鼓聲,廝殺的聲音。

  師:是呀!白天戰場上經歷的一切都可能進入到詩人的夢中來。

  生3:我想,還有戰場上將士們的吶喊聲!

  師:這樣的聲音、這樣的情景會帶給人怎樣的感受?我們一起來穿越歷史的時空,去感受一下納蘭性德和將士們的處境吧:

  (課件:千軍萬馬出征圖,伴寒風溯雪聲、戰馬嘶鳴聲,壯觀而悲愴)

  師旁白:頂頂帳篷,點點燈火,本該是多么豪邁多么壯觀!然而長途跋涉之后,在這樣一個野外宿營的寒夜里,卻要聽著寒風朔雪的嘈雜聲,叫人怎能安然入睡?

  師:“故園無此聲”,“故園”指什么?

  生:指詩人的家鄉。

  師:故園沒有什么聲音?

  生:沒有風雪的聲音,沒有戰馬的聲音,更沒有戰場上沖殺的聲音,非常的.安寧。

  師:那,在納蘭性德的心中,在納蘭性德的記憶里面,他的家鄉,他的故園,又應該是怎樣的畫面,怎樣的情景呢?讓我們用想象的眼睛仔細看看納蘭的故園吧:

  師(引導學生精心角色體驗,來到一位學生面前):納蘭性德,此時此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生1:紅花綠草,一切生機盎然的樣子。

  生2:我想到了以前在河邊垂柳下下棋的情景。

  生3:我的母親鬢角又多了幾絲白發;想起了母親為我縫制戰袍的情景。

  生4:我曾和家人一起在自家的院里吃著、喝著、說著、笑著;我也曾和好友在江邊悠閑地垂釣、或吟詩作畫……

  生5:我回想到過去,在花香染滿的夜晚,人們三三兩兩地在月光下散步。耳旁仿佛還能聽見牧童的短笛聲……

  〖拓展2

  師:是呀!故園,在詩人心中,是最美麗的地方;最溫暖的地方。他曾寫過的詞中,就有過這樣的詩句(課件——音樂、詩詞、畫面:“憶當時,垂柳絲。花枝,滿庭蝴蝶兒”……)我的家鄉多么美好呀!故園,有的是親人關愛,有的是溫暖舒適、寧靜詳和……而身在塞外,聽到的卻只有風雪交加,感覺到的只有寒冷孤寂,臥不成眠!叫我怎能不想家!這種心情,誰人知曉呀!這種身心分離的痛苦交織在一起,融成了一個字,那就是──

  生:(情緒激動地)──“碎”!

  師:從這一個“碎”字,我們可以感受得到:詩人那顆被思鄉之苦揉碎了的心!誰可以帶著心碎的感覺再讀全詞!

  (生感情十分充沛地朗讀)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試著把作者身和心分離的那種苦、那種痛、那種碎讀出來!

  (課件:配樂朗誦──生全體齊聲朗讀)

  學習活動三:提升

  一、回歸主題、升華情感

  師:詞學們,我們讀到這兒,我們不禁想問一問詩人:你為什么要拋家別子,遠離故土呢?為什么要風餐露宿,不回到自己的家園呢?

  生1: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人民的安寧。如果不保衛好自己的國家,哪有和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光呢!

  生2:國家國家,先國后家,沒有強大的國家,哪兒安寧的家園呢?!

  師:作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衛,雖厭倦戰爭,渴望和平,但我要保家衛國;故土雖難離,但責任重于山哪!

  學習活動四:積累

  一、拓展延伸

  師:古來,有多少仁人志士征戰疆場,既心懷濃烈的思鄉之情,又滿懷強烈的報國之志!表達這種情感的古詩還有很多很多。今天,老師收集了幾首,我們一起來讀讀。

  (課件出示配樂詩朗誦《出塞》、《塞下曲》)

  (欣賞的過程中,學生情不自禁地跟著誦讀起來,現場氣氛尤顯滄桑與悲壯)

  二、背誦全詩,積累語言

  師:至此,我感覺到同學們已經深深地領會到了納蘭性德內心強烈的思鄉之愁以及那濃烈的愛國熱情!這首詩,已成廣為為流傳的名篇佳作,讓我們把它背下來,留在我們的記憶深處吧!

  (獨自背──小組互背──能背的領背──集體起立,背誦全詞)

  師:現在,讓我們和詩人一起,共同傾訴他從內心深處噴涌而出的《長相思》吧!

  (齊聲背誦!)

  師: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中,多收集這樣的一些古詩詞,讓詩人們的情懷永遠回蕩在我們的心中吧!

  【板書】

  長相思

  清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長相思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長相思》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詞。本單元的課文,不論詩詞還是散文,可以說都是游子們思鄉懷鄉的絕唱。納蘭性德的《長相思》也是這樣一首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詩詞,表達了羈旅懷鄉的主題。

  【教學目標】

  1.能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誦讀《長相思》,進一步感受詞的抒情韻律。

  2.結合注釋讀懂詩詞大意,進一步學習品味有畫面感的詞語,體會詩人情感的閱讀方法,學習詩人融寫景和抒情為一體來表達情感的寫作方法。

  3.通過想象、質疑、情境誦讀,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重點】

  在想象、質疑和情境誦讀中,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難點】

  在移情想象中建構“故園”的豐富意象,體味“故園”的文化意蘊。

  【教學準備】《長相思》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背誦復習,初步感知

  (一)、背誦《泊船瓜洲》、《秋思》

  1、導入:師:在王安石的眼中,鄉愁是那一片吹綠了江南岸的春風;而到了張籍的筆下,鄉愁又成了一封寫了又拆、拆了又寫的家書。那么,在納蘭性德的心中,鄉愁又是什么呢?

  2、板書課題,理解“長相思”,初步了解詞(又稱長短句,分上下闕而詩每句字數一樣。),問:你還知道哪些詞牌名呢?(憶江南、漁歌子。)

  3、了解作者。納蘭性德:本名為成德,后改名為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著有《飲水詞》、《通志堂集》被譽為“清代第一詞人”。

  (二)讀詞《長相思》,要求

  1、自由讀兩遍詞,讀準字音。(注意生字(聒讀音和寫法)和多音字(更)的正確讀音。)

  2、能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誦讀《長相思》,自由讀兩遍。

  (三)結合誦讀穿插討論——“更”為什么要讀平聲?——什么人聽得到打更的聲音?更聲對這些人意味著什么?——“風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先刮了一更的風,再下了一更的雪”的意思?

  二、聯系插圖,讀懂詞意

  (一)默讀《長相思》,看看書中的插圖,讀讀書中的注釋,想想這首詞向我們展現那些景物并蘊含了怎樣的感情:

  山、水、榆關 —— 不舍

  千帳燈—— 孤獨

  風、雪—— 失眠

  故 園—— 思鄉

  (二)讀后討論:作者的“身”在哪里?長相思讀完你看到了那些畫面?(指名多位學生回答)

  ——看到了翻山越嶺的畫面。

  ——看到了風雪交加的畫面。

  ——看到了刀光劍影的畫面。

  ——看到了輾轉反側的畫面。

  ——看到了眺望家鄉的畫面。

  師:這里站著好多位同學。作者的身在哪兒?這些站著的同學就是作者的身經過的點,他經過了崇山峻嶺,他經過了小河大川,他經過了山海關外,他經過了軍營的帳篷,他還經過了許許多多的地方,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話,作者身在征途上。 (板書:身在征途)

  (三)作者的“心”又在哪里?你們是從哪兒讀懂的?

  (板書:心系故園)師:同學們,作者身在征途,心卻在故園。把它們連起來,長相思讀到這里你讀到了作者一顆怎樣的心?(孤獨、思念、期盼、破碎、煎熬、痛苦、傷感。)

  (四)小結。師:身在征途,心系故園。懷著這份感情,大家齊讀《長相思》。

  三、展開想象,讀出詞情

  (一)配樂朗讀,想象詞中的情境

  走進作者的心中。配樂《愴》,師生輪讀《長相思》,想象意境。

  (二)自由朗讀詞展開想象,配樂《琵琶語》

  師:如果身在故園,又會出現怎樣的.畫面和情景呢?請同學們選擇一個畫面、一種場景,用手中的筆,更用心中的情把它們寫下來。(播放音樂、畫面)

  師:那可能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曠的田野上……那可能是幾個志趣相投的朋友圍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暢談著……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燈光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喝著茶,嘮家常……那還可能是(學生在音樂聲中寫話)(學生自由發言,教師作如下預想)——好一幅恬靜安閑的村居圖。——故鄉就是老母手中那一針針納入寒衣的線啊!——故鄉就是妻子那一雙含情脈脈的眼睛啊!——一個多么寧靜、多么美好的團圓之夜啊!——故園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其樂融融的生活。

  (三)對比引讀

  師:但是,這一切現在有嗎?(沒有)。故園啊,我的故園,在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去郊外踏青、放飛風箏。可在這里,有的只是——(指名學生朗讀詞下闕)

  師:故園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園,當明月東升的時候,我們一起圍坐在庭院里,數著一顆一顆閃閃的星星。可在這里,有的只是——(指名學生朗讀詞)

  師:故園啊,我美麗溫馨的故園,當朋友相聚的時候,我們一起暢飲,一起高歌,那時多么快樂啊!可在這里,這一切都不復存在,有的只是——(指名學生朗讀詞)

  四、互文印證,讀透詞心

  (一)質疑問難

  師:詞讀到這里,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一問納蘭性德嗎?(學生自由發言,教師作如下預想)——你為什么要遠離家鄉去從軍呢?——既然你這么思念家鄉,為什么不早點回去呢?——你離開家鄉已經有多長時間了?——你在行軍途中遇到過哪些困難?……

  (二)互文印證

  師:這次出行,納蘭性德寫下了好幾首詩詞。在一首《菩薩蠻》的詞中,他留有這樣的詞句:“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試問我為何輕易的離別,一年和家人能團圓相聚多久?)師:還有誰也想這樣問一問詩人?在回答中穿插情境誦讀:——長亭外,楊柳依依,哀怨的妻子深情地問他——(齊讀此句)但是,圣旨鐵定、君命難違呀!我只能——(齊讀: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古道邊,芳草萋萋,傷感的朋友深情地問他——(齊讀此句)但是,報效朝廷、建功立業是男子漢的理想呀!我只能——(齊讀: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月光下,秋風瑟瑟,孤獨的納蘭性德深情地問自己——(齊讀此句)詩人如此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卻要踏上征途,我們感受到詩人(舍小家顧大家的愛國情懷)。

  (三)回歸課文,小結,并會背誦。

  師:就這樣,納蘭性德將自己對故園的無限思念和依戀寫進了這首感人肺腑的《長相思》中。師引: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讀:長相思。

  師引: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生讀:長相思。

  師引:愛故園,愛祖國,字字化作——生讀:長相思。指名學生背誦《長相思》。

  五、區別詩詞,感受異同

  討論:再次讀三首詩詞,在讀中討論他們的相同及不同之處

  1、格式不同。詞又稱之為長短句,分上下闋而詩卻每句都字數一樣。

  2、三首詩詞表達的情感相似,都蘊含著深厚的思鄉之情。

  3、表達的方法不同,《泊船瓜洲》是借景抒情,《秋思》是敘事抒情,《長相思》則是結合了他們的特點,融寫景、敘事為一體來表達作者的情感。

  六、課外拓展,背誦詩詞

  萬水千山,隔不斷思鄉情,千辛萬苦,抹不掉思鄉情,別時容易聚時難啊!你們看——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問君何事輕別離,一年能幾團圓月——納蘭性德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

  在這字里行間寫不盡的是鄉愁,當我們如他們那般遠離故鄉、獨自一人在異地他鄉之時,在我們心中總會記得背誦這些詩。

  長相思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的身世經歷及生活時代。

  2、掌握詞的內容,體會詞的意境。

  3、領會詞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體會詩的意境,領悟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王國維曰:明月照積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靜如練、山氣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懸明月、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此等境界可謂千古奇觀。求之于詞,則納蘭容若塞上之作,如《長相思》“夜深千帳燈”……差近之。

  二、題解:長相思,詞牌名。內容多寫男女或朋友久別思念之情,故名。雙調三十六字,平韻。

  三、作者介紹

  納蘭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滿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官一等侍衛。生平避談世事,故詞也主要寫離別相思及怨夏悲秋等個人生活感受。詞的風格直抒胸懷,婉約清新;但過多哀思,情調消沉。納蘭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詞風清麗自然,纏綿悱惻,反映到這首《長相思》上,雖然寫旅途思鄉,也寫得悠長動情。

  四、朗讀課文,直到能夠背誦

  五、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1、整體感知

  (1)、作者在詞中描繪了什么樣的景物,你能確定是哪里的景物嗎?

  山水、山海關、風雪、千帳燈、故園。

  (2)、體會出這詞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表達羈旅懷鄉的感情。

  2、互文見義:詞的上片用“山一程,水一程”的旅途上的疊用,來說明身離故鄉之遠。下片用“風一更,雪一更”氣候上的轉變,來渲染作者此時的孤寂情懷。風雪打斷了他思鄉之夢,懊喪之余,他更加懷念故園的寧靜詳和,作者于清麗哀婉之中又不乏邊寨之雄奇風情的描述,這兩者結合到一起,就升華了羈旅懷鄉的主題,提升了全詩的格調。

  3、賞析加點字

  (1)“一”字賞析:上下片的前兩句均用“一”字,不但對仗工整,使文字呈連續不絕之勢,詞風更加纏綿。

  (2)“身”字賞析:點明身處之地及方向,“身”與心相對,身向榆關,而心卻在關內,表明作者心系故園。

  六、拓展練習

  長相思

  李白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李白此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調與納蘭詞有何不同?

  長相思教學設計4

  【設計理念】

  語文,是洋溢著靈性的美!語文教學,是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在平等交流中來感受和積累這一美的過程。中國古代經典詩詞,更是靈性與唯美的集中體現。經典詩詞說到底,是對宇宙萬物的洞悉、對人生的了悟,并以完整的形態出現,所以,詩詞只能去“會”、去“意”、去“悟”,而這最好的策略是體驗誦讀,任何支離破碎的分解,都是缺憾!“詩活在誦讀,誦讀保護了詩的存在!”

  【教學目標】

  1、學會文中生字,能從字正腔圓的、通順流暢的朗讀過渡到情感誦讀,培養語感。

  2、通過想象畫面、情景體驗和誦讀的方法,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相思之情和人性之美。

  3、初步了解詩詞的特點,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古代經典詩詞的`方法。

  【教學重點】

  在想象、情景誦讀中,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相思之情和人性之美。

  【教學難點】

  在移情想象中構建“征途”、“故園”意象,體味“相思”,感悟“人性”。

  【教學流程】

  一、初讀·印象畫

  1、板書課題,(相思)相思是愁!離愁,春愁、鄉愁。

  鄉愁,在李白的筆下,是撒滿床前的月光,那么,在納蘭性德的眼中,鄉愁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請大家自由朗讀《長相思》,看能不能發現些什么?

  2、初讀四遍。

  前兩遍:生字、多音字讀準,字正腔圓。后二遍:講究節奏,有味道。

  教師通過引讀、帶讀、試讀題目,引導學生按兩個層次朗讀,層層落實。

  板書:詞的朗讀要求:順、懂、味

  3、兩讀過后談感受

  師問:詞讀到這兒為止,《長相思》在你腦海里留下什么印象和感受?

  帶這各自的印象和感受齊讀詞,讀到詞的字里行間。

  二、再讀·形象畫

  1、過渡語:長相思啊長相思,作者為什么要如此的長相思呢?學詞只有印象和感受還不行,這還需要走進詞人的心靈世界。現在請大家在走進課文,默讀課文,仔細結合資料下邊的注解,弄懂詞的大意?

  (先講大意,再講解學習古代詩詞的“意會”作用。)

  2、師:現在蔣老師提兩個問題,看看你們對這首詞的大意“意-會”沒有?

  一是:作者的“身”在哪里?(板書:身在征途)

  二是:作者的“心”在哪里?(板書:心系故園)

  3、身在征途―――心系故園(打上圓圈再聯起來)會有什么新發現,新體會?

  (啟發學生開放思維,感受和體驗作者相思之情)

  師談話:一個遠離,一個牽掛,遠離越久,牽掛越長,征途越遠,相思越長,所以題目是《長相思》,

  出示地圖,(介紹背景)

  一說:身心分離的內心世界。

  二讀:齊讀作者身心分離的那種心情

  三、品讀·新印象畫

  1、師范讀,生跟讀,親近文本,展開聯想和想象,構建“征途”意象。

  2、開放思維,創造想象,描寫浪漫生活,構建“故園”意象。

  四、悟讀·現實畫

  a)師談話:美好而浪漫的畫面和場景,卻在現實中破碎,在征途中破碎,只有“聒碎鄉心夢難成”(板書:碎)

  b)指導悟讀。誰來再讀讀《長相思》?

  在這里,沒有鳥語花香,沒有楊柳依依,春暖花開,沒有親人的關懷和問候,只有……

  在這里,晚上,沒有皎潔的月亮,沒有甜美的飯菜,更沒有和妻子,兒女一起的溫暖與幸福,只有……

  在這里,沒有(學生寫的場景)只有……

  c)齊讀。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長相思,風一更,雪一更,更更都是長相思,請同學們想象畫面,進入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心靈,齊讀《長相思》。

  五、研讀·人性美

  a)師談話:同學們,詞讀到現在,我已經能夠真切的體會到(聲中帶情),那么作者作為一名出生于宦官之家,書香門第的才子,又是名門望族,為什么還要忍受相思之苦、相思之痛,這是為什么?

  (生自由回答)

  b)出示納蘭性德的《菩薩蠻》。重點感悟“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c)板書:“愛祖國建功業”(人性美)

  d)總結

  長相思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作者的身世經歷及生活時代。

  2、 掌握詞的內容,體會詞的意境。

  3、 領會詞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二、導入

  王國維曰:明月照積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靜如練、山氣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懸明月、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此等境界可謂千古奇觀。求之于詞,則納蘭容若塞上之作,如《長相思》“夜深千帳燈”……差近之。

  三、作者介紹

  納蘭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滿洲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官一等侍衛。生平避談世事,故詞也主要寫離別相思及怨夏悲秋等個人生活感受。詞的風格直抒胸懷,婉約清新;但過多哀思,情調消沉。

  四、朗讀課文

  1、正音

  更 聒

  2、注釋

  榆關:山海關的別稱。

  那畔:那邊。指關外。

  帳:指護衛皇帝軍隊的營帳。

  更: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

  聒碎:攪碎。聒,嘈雜。

  五、感知理解

  納蘭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詞風清麗自然, 纏綿悱惻,反映到這首《長相思》上,雖然寫旅途思鄉,也寫得悠長動情。

  詞的上片從“山一程,水一程”的疊用,來說明身離故鄉之遠。下片以“風一更,雪一更”氣候上的轉變來渲染作者此時孤寂情懷。風雪打斷了他思鄉之夢,懊喪之余,他更加懷念故園的寧靜詳和,作者于清麗哀婉之中又不乏邊寨之雄奇風情的描述,這兩者結合到一起,就升華了羈旅懷鄉的主題。

  六、賞析加點字

  1、“一”字賞析:上下片的前兩句均用“一”字,不但對仗工整,使文字呈連續不絕之勢,詞風更加纏綿。

  2、“身”字賞析:點明身處之地及方向,“身”與心相對,身向榆關,而心卻在關內,表明作者心系故園。

  七、感悟課文

  1、作者在詞中描繪了什么樣的景物,你能確定是哪里的景物嗎?

  山水、山海關、風雪、千帳燈、故園。

  2、體會出這詞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表達羈旅懷鄉的感情。

  八、知識歸納

  長相思,詞牌名。內容多寫男女或朋友久別思念之情,故名。雙調三十六字,平韻。

  九、拓展練習

  長相思

  李白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李白此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調與納蘭詞有何不同?

  十、【思考題】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真切如此。”試以這首小令為例,簡要說說它的自然真切是如何體現的?

  【參考答案】這首小令用白描手法寫跋山涉水的辛苦行程,寫塞外風雪載途、荒涼苦寒的景象,寫野營露宿的難眠之夜,層層渲染征人凄惻纏綿的思鄉之情,語言樸素,感情真摯,可謂真切自然。

  長相思教學設計6

  教學目的

  1、學會“榆、畔、帳”三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習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詞的大意。

  4、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教學重點

  1、感知詞的大意,懂得詩句的意思。

  2、引導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

  1、師:同學們,在李白的眼中,鄉愁是疑是地上霜的皎潔月光,在王安石的眼中,鄉愁是那一片吹綠了家鄉兩岸的徐徐春風。那么,在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眼中,鄉愁又是什么呢?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詞,納蘭性德的《長相思》。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3、師簡介,長相思既是這首詞的題目,也是詞牌名。

  你還知道哪些詞牌名呢?

  長相思分為上闕和下闕兩個部分,內容多為思念家鄉或者思念親人。

  4、簡介納蘭性德。

  二、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①(指名讀)誰來讀一讀?

  榆關、那畔,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

  ②齊讀

  2、自由朗讀《長相思》這首詞,多讀幾遍,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3、再讀,解決詩歌節奏。

  下面,我們全班一起,把這首詞有節奏地讀一讀。

  三、學習詩句

  (一)默讀

  請大家默讀這首詞,聯系書上的插圖和注解,想想這首詞主要在講什么。

  (二)學習上闕

  請一個同學讀詞的上闕。

  1、誰來說說,作者身向何方?(板書:身)

  在榆關(簡單介紹山海關)

  2、那山海關是他們最終的目的地嗎?

  你是從哪個詞語知道的?(那畔)

  是的,……(簡介背景)。

  3、山一程,水一程,

  是啊,山一程,水一程,你從“一程一程”體會到了什么?

  我們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萬水千山,跋山涉水,山高水長,……)

  在這萬水千山的長途跋涉中,他們可能遇到什么困難?(路陡,山高,水深……)

  4、現在,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詞的上闕的意思?

  5、指導朗讀。

  指名讀,讀出行軍的艱難來。

  從你的朗讀中,老師體會到了將士們“山一程”的爬山之難,誰還能通過朗讀體現“水一程“的涉水之難呢?

  齊讀。是啊,行軍多難啊!同學們,現在,你們就是和納蘭性德一起艱難行軍的將士們,來,把上闕讀一讀。

  (二)學習下闕

  是啊,夜深了,勞頓了一天的將士們本該在營帳里好好休息,為什么他們營帳里的燈還亮著呢?

  請同學們輕聲讀詞的下闋,邊讀邊思考這個問題。

  1、為什么燈還亮著?

  2、是什么聲音勾起了他們的思鄉之情呢?

  3、這樣的聲音在將士們聽來好聽嗎?哪個詞告訴你聲音嘈雜不好聽?(聒)

  你是怎么體會的?(出示風雪畫面)

  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故園無此聲

  好一個故園無此聲!那故園指哪里?故園會有什么?

  想想故園會有什么呢?請同學們展開想象,把它寫下來。

  (故園有什么樣的什么,有……的……,還有……)

  5、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下闕的意思?

  6、誰來讀一讀下闕

  是啊,在這風雪交加的夜晚,故園那美好的畫面全都碎了,故園那美好的情景全都碎了,納蘭性德連夢都做不成了啊!身向榆關,心卻在故園,這是怎樣一種身心分離的痛苦啊!

  指名與師合作讀。

  師:在這里,沒有故鄉那熟悉的小河,這里只有(生:風一更,雪一更……)

  師:在這里,沒有故鄉那熟悉的大槐樹,這里只有……

  師:在這里,沒有故鄉那慈祥的父母的呼喚,這里只有……

  誰還想再讀?假設你就是納蘭性德,正在忍受思鄉之苦的納蘭性德。

  齊讀。

  四、配樂讀,悟感情

  納蘭性德身向榆關,心卻在故園,他在忍受著身心分離的痛苦啊,同學們,身向榆關,心卻在故園的僅僅是納蘭性德一個人嗎?

  全班一起讀。(同學們,現在,你們就是正在風雪之夜苦苦思念家鄉的將士們,我們有感情地讀一讀)

  1、同學們讀得真好,我們把整首詞連起來讀一讀。

  2、范讀(配樂):

  3、男生女生讀,齊讀

  在這里,沒有鳥語花香,沒有親人的絮絮關切,這里只有——

  在這里,沒有皎潔的月光,沒有在皎潔月光下和妻子依偎在一起的那一份幸福,那一份溫暖,這里只有——

  在這里,沒有牧童的短笛,沒有孩子們放風箏時的歡聲笑語,這里只有——

  4、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齊讀)長相思

  師: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

  生:(齊讀)長相思

  師:愛故園,思親人,字字化作——

  生:(齊讀)長相思

  五、拓展

  搜集表達思念家鄉的詩詞或歌曲,讀一讀或唱一唱。

  長相思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能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地誦讀《長相思》,進一步感受詞的抒情韻律。

  2.了解“風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詩詞中的特殊情味。

  3.通過想象、質疑、情境誦讀,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重點】

  在想象、質疑和情境誦讀中,體驗詩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矛盾心情,感悟詩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學難點】

  在移情想象中建構“故園”的豐富意象,體味“故園”的文化意蘊。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長相思》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借助注釋,讀懂詞意

  (一)導入

  師:在王安石的眼中,鄉愁是那一片吹綠了江南岸的春風;而到了張籍的筆下,鄉愁又成了一封寫了又拆、拆了又寫的家書。那么,在納蘭性德的心中,鄉愁又是什么呢?

  (二)讀準《長相思》

  結合誦讀穿插討論:

  ──“更”為什么要讀平聲?

  ──什么人聽得到打更的聲音?更聲對這些人意味著什么?

  ──“風一更,雪一更”是不是“先刮了一更的風,再下了一更的雪”的意思?

  師:詞讀到這里,你們有些什么印象和感覺?

  (三)讀懂《長相思》

  師:帶著這些印象和感覺,默讀《長相思》,看看書中的插圖,讀讀書中的注釋,想想這首詞大概講了怎樣的意思。

  讀后討論:作者的“身”在哪里?你們是從哪兒讀出來的?

  (指名多位學生回答)

  師:這里站著好多位同學。作者的身在哪兒?這些站著的同學就是作者的身經過的點,他經過了崇山峻嶺,他經過了小河大川,他經過了山海關外,他經過了軍營的帳篷,他還經過了許許多多的地方,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一句話,作者身在征途上。

  (板書:身在征途)

  師:作者的“心”又在哪里?(板書:心系故園)你們是從哪兒讀懂的?

  師:同學們,作者身在征途,心卻在故園。把它們連起來,(在這兩句上畫一個圓圈)你有什么新的發現、新的體會?

  (四)小結

  師:身在征途,心系故園。我們可以想見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懷著這份感情,大家齊讀《長相思》。

  二、展開想象,讀出詞情

  (一)想象上闋的情境

  師:同學們自由朗讀詞的上闋,你們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和情景?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作如下預想)

  ──你看到了翻山越嶺的畫面。

  ──你看到了輾轉反側的畫面。

  ──你看到了眺望家鄉的畫面。

  ──你看到了風雪交加的畫面。

  ──你看到了刀光劍影的畫面。

  ……

  (二)自由朗讀詞的下闋

  師:如果身在故園,又會出現怎樣的`畫面和情景呢?請同學們選擇一個畫面、一種場景,用手中的筆,更用心中的情把它們寫下來。(播放音樂、畫面)

  師:那可能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曠的田野上……那可能是幾個志趣相投的朋友圍坐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暢談著……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燈光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喝著茶,嘮家常……那還可能是……(學生在音樂聲中寫話)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作如下預想)

  ──好一幅恬靜安閑的村居圖。

  ──故鄉就是老母手中那一針針納入寒衣的線啊!

  ──故鄉就是妻子那一雙含情脈脈的眼睛啊!

  ──一個多么寧靜、多么美好的團圓之夜啊!

  ──故園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其樂融融的生活。

  ……

  (三)對比引讀

  師:但是,這一切現在有嗎?沒有。

  故園啊,我的故園,在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去郊外踏青、放飛風箏。可在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學生朗讀詞)

  師:故園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園,當明月東升的時候,我們一起圍坐在庭院里,數著一顆一顆閃閃的星星。可在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學生朗讀詞)

  師:故園啊,我美麗溫馨的故園,當朋友相聚的時候,我們一起暢飲,一起高歌,那時多么快樂啊!可在這里,這一切都不復存在,有的只是──

  (指名學生朗讀詞)

  (四)小結

  師:面對此情此境,納蘭情不自禁地在自己的詞中大大地寫下了這個讓人心碎的“碎”字。同學們,什么碎了?

  (學生自由發言)

  師:《長相思》讀到這里,你們感受到了作者一顆怎樣的心?(孤獨、思念、期盼、破碎、煎熬、痛苦、傷感……)

  (全班學生齊讀《長相思》)

  三、互文印證,讀透詞心

  (一)質疑問難

  師:詞讀到這里,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一問納蘭性德?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作如下預想)

  ──你為什么要遠離家鄉去從軍呢?

  ──既然你這么思念家鄉,為什么不早點回去呢?

  ──你離開家鄉已經有多長時間了?

  ──你在行軍途中遇到過哪些困難?

  ……

  (二)互文印證

  師:這次出行,納蘭性德寫下了好幾首詩詞。在一首《菩薩蠻》的詞中,他留有這樣的詞句:“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師:還有誰也想這樣問一問詩人?

  在回答中穿插情境誦讀:

  ──長亭外,楊柳依依,哀怨的妻子深情地問他──(齊讀此句)但是,圣旨鐵定、君命難違呀!我只能──(齊讀: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

  ──古道邊,芳草萋萋,傷感的朋友深情地問他──(齊讀此句)但是,報效朝廷、建功立業是男子漢的理想呀!我只能──(齊讀: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

  ──月光下,秋風瑟瑟,孤獨的納蘭性德深情地問自己──(齊讀此句)

  (三)回歸課文

  師:納蘭性德真的輕離別嗎?再讀《長相思》,用心體會。

  (四)小結

  師:就這樣,納蘭性德將自己對故園的無限思念和依戀寫進了這首感人肺腑的《長相思》中。

  師引: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讀:長相思。

  師引: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

  生讀:長相思。

  師引:愛故園,愛祖國,字字化作──

  生讀:長相思。

  【設計思路】

  一、語文課程具有整體性的特點

  遵循這一特點,本課教學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維目標要整合,課程資源要整合,教學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語文課程具有情感性的特點

  遵循這一特點,本課教學努力在情感上下工夫。讓學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咀嚼品味中悟情,在展開想象中融情,在互文參讀中升情。

  三、語文課程具有人文性的特點

  遵循這一特點,本課教學努力做到引領價值、傳承文化。古詩詞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而其本身又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本課教學引領學生融入這種文化,從而洗滌心靈,鋪墊精神底子。

  【點評】

  教師的設計思路雖寥寥幾條,卻既體現了語文學科的特點,又體現了教師對語文教學的認識深度,不愧是居高臨下,站在語文課程最本質的高度進行教學設計。更為可貴的是,這全新的理念就像一篇文章的“魂”,緊緊地系住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教學目標抓住了古詩文的情和味,又從小學生實際出發,以移情想象、質疑、情景誦讀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感悟、入境動情。

  教學過程扎扎實實,步步為營。第一個環節,通過借助注釋、觀看插圖、穿插誦讀、靜心默讀和教師精辟的點撥,引領學生走進作者所處的征程,初步感受作者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之后,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空間,精心設計,通過聲情同構出征程中的艱辛和故園其樂融融的安逸生活,引發學生對作者此刻矛盾心情的進一步感受。再通過教師詩一般的語言和情調,用鮮明對比而又層層遞進的引讀,使學生和作者思鄉到幾近破碎的心靈碰撞,使學生自然走進了作者的心靈,以至心心相印、感悟極深。

  充滿詩情畫意的、字字蕩漾激情的、敲擊學生心靈的互文印證環節的設計,使課堂教學令學生陶醉。再加上教師精心設計的板書,自然使學生對詩文認識的高度陡然提升,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孰重孰輕就自在言內了。這不僅體現了語文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一,也充分展示了教師深厚的文學底蘊和教學藝術的才華。

  長相思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掌握作文提綱的提煉

  2.學習寫古詩詞改編作文

  3.根據詞意想象作文,發揮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2分鐘)

  同學們,我們之前學過很多古詩詞對嗎?你最喜歡哪一首或哪一句?可以給大家分享嗎?

  那么,你們有沒有想過要是將古詩詞上的'內容改編成作文?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如何寫古詩詞改編作文。以《長相思》納蘭性德為例

  二、交流

  師問:“如何才能寫好此類作文?”

  生自由回答,師小結板書:

  1.了解作者

  2.了解詩意

  3.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4.加上大膽合理的想象

  三、合作探究

  1.課件展示提綱內容。

  2.我們要寫《長相思》的改編作文,首先應了解詞人、詞境、詞意。

  3.小組合作探究:一人記錄;集體討論;推選發言

  根據《長相思》內容,完成提綱。

  小組發言,老師點評

  四、整體體會

  1.出示提綱范例和范文

  2.大膽點評:作文是否是一篇好作文?好在哪里?

  3.修改作文:標點符號、錯別字、用詞準確度

  五、拓展延伸

  小練筆:根據自己的提綱寫一段話。

  六、作業

  根據自己喜歡的一首詩或詞改編作文。

  長相思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認識“詞”這種文學體裁。

  2、學會“榆 畔 帳 聒”四個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學習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詞的大意。

  5、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教學重點

  1、感知詞的大意,懂得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2、引導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21課的前兩首古詩,感受到了王安石和張籍那濃濃思鄉情。那么誰愿意給大家背誦一下古詩?請學生配樂誦讀。

  2、當“洛陽城里見秋風”的時候,張籍的內心涌動著“欲作家書意萬重”的思鄉之情。那么,在風雪交加的夜晚,納蘭性德又將流露出一份怎樣的思鄉之情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長相思》。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昨天已經布置同學們預習課文了,誰來說說你是怎樣預習的?(查閱相關資料、反復誦讀、試著理解古詩詞的意思)

  2、在預習時,你發現長相思與前兩首古詩有什么不同了嗎?點擊課件,出示詞

  教師介紹詞:詞是詩的別體,詞因為句子有長有短又稱長短句。詞一般都分兩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闋)

  教師補充:

  長相思是詞牌名,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通常用來寫思念之情。也是這首詞的題目。

  3、檢查朗讀

  下面誰來給大家讀一下這首詞。

  大家看,更在這兒應該讀幾聲?你怎么知道第一聲的?解釋更,古代夜間計時的單位,一夜分五更。

  再指名讀,教師評價:字正腔圓

  *古代,詞是可以配樂唱和的,有它自己的節奏,老師給大家標出來了,誰來試試。一起試著這樣字正腔圓,有板有眼的讀讀這首詞。

  三、學習這首詞

  (一) 默讀

  1、同學們已經把這首詞讀得字正腔圓,有板有眼但這還不夠,還要讀得有情有味才可以,這就需要我們讀懂詞意,體會詞人的情感。同學們,想想可以運用什么辦法讀懂這首詞?和我們讀懂古詩的方法一樣。

  2、請大家運用剛才提到的方法自學這首詞, 想想這首詞的大體是什么意思?把不明白的地方標記出來,可以請教同學,也可以請教老師。

  3、同位之間可以交流一下學習收獲。

  (二)學習上闕

  1、大家看,這是詞的上闕,誰來讀讀,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嗎?誰能幫他解決?

  誰能簡單說說它的意思。

  2、康熙21年,納蘭性德作為御前一等侍衛隨皇上從北京出發,出山海關去長白山祭祀,他們初春時節出發,現在已經到了寒冬時節,這期間他們豈止翻過一座山,跨過一道河,山一程水一程指的是?你從這一程又一程讀出這是怎樣的征途?板書:征途

  我們可以用那些詞語可以形容這種漫長艱辛的征途?(長途跋涉 千里迢迢、翻山越嶺、跋山涉水)

  3、告別了家鄉,告別了親人。納蘭性的他們風餐露宿,走了一程又一程

  學生讀,學生評價,你認為他讀得怎樣?他的讀,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4、夜深千帳燈,讀到這兒,老師產生了疑問,你有什么要問的嗎?

  是呀,將士們白天車馬勞頓,疲憊不堪,為什么夜深還不休息?

  (三)學習下闋

  1、自己讀讀下闋想一想 ,為什么會夜深千帳燈

  2、誰來說說下闋的意思。

  3、和上闋的山一程水一程一樣,這兒的風一更雪一更,指的是,一整夜風雪交加。

  4、同學們,閉上眼睛,讓我們走進營帳、走進納蘭性德,邊聽邊想 ,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后,讓學生讀出自己看到的畫面,讀出自己的感受。

  5、同學們,出現我們在面前的,是一位身在征途心系故園的詞人。板書:身在,心系故園

  他行走在千山萬水之間,然而他那顆心,卻在故園,在家人身上。

  6、大家想像一下,出征前,在他的故園會有什么樣的情景呢?學生交流, 他多么希望可以,夢回故園,感受這份溫馨、寧靜、祥和,可是,現在,卻被吵得鄉心破碎,鄉夢難圓。

  7、此時,你就是納蘭性德,你來讀,

  8、對詞人來說,這,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齊讀)長相思

  師:風一更,雪一更,更更喚醒——

  生:(齊讀)長相思

  四、拓展

  1、同學們,這首如夢令也是納蘭性德在這次征途中寫下的佳作。 自己讀讀。

  萬丈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

  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

  還睡,還睡,

  解道醒來無味。

  2、指名讀讀,

  3、仔細讀讀這首詞的注解,想一想這首詞和長相思,有什么相同之處呢?

  注解:將士們懷念自己的家園,不禁借酒消愁,希望沉醉不醒。但是,大凌河水,驚濤拍岸,把夢中人催醒了。當一覺醒來,這思鄉者又趕緊叮囑自己再睡一會兒,因為睡著了總比眼睜睜地思鄉好過一些。

  4、是呀,雖然,聒碎鄉心的聲音不同,但是納蘭性德的思鄉之情是一樣的,體會著詞人的思鄉之情讀讀這首詞。

  五、總結

  同學們,故鄉,是游子心頭永恒的家。多年以后,當我們離開家鄉,遠離故土,我們的心中,也會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誦讀《長相思》。

  六、課下請同學們繼續誦讀這兩首詞,,也可以搜集一些表達思鄉的歌曲唱一唱。

  板書設計:長相思

  身在征途

  心系故園

  長相思教學設計10

  【教學過程】

  一、以詩引題

  (出示王安石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在王安石的眼中啊,鄉愁是那一片吹綠了家鄉的徐徐春風。那么在納蘭性德的眼中,鄉愁又是什么呢?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朗讀《長相思》這首詞。

  二、學生初讀詞

  1、要求:

  ⑴讀前兩遍的時候注意詞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爭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圓。

  ⑵讀后兩遍的時候,爭取把它念通順,注意詞句內部的停頓,明白嗎?好自由讀《長相思》,開始。

  2、教師指導學生讀通詞句:注意不但要把它讀正確,讀得有節奏,而且還要盡可能讀出它的味道來。

  3、學生反復讀,邊讀教師邊指導停頓。

  三、初讀后想象

  1、讓學生說說詞給自己什么印象?

  2、要求帶著這種感覺我們再來讀一讀《長相思》,把這種感覺讀進去,讀到詞的字里行間去

  四、悟詞意

  1、分組合作學習,結合注釋體會詞意。

  2、教師提兩個關鍵的問題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⑴作者的“身”在那里?

  ⑵作者的“心”在那里?

  3、學生再談體會。

  4、練習有感情朗讀,讀出作者“身”與“心”分離的感受。

  五、想象畫面

  1、教師放音樂指一學生讀,學生想象畫面。

  2、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

  3、練習朗讀。

  4、寫片段:同學們,在納蘭性德的心中,在納蘭性德的記憶里面,在他的家鄉,在他的故園,又應該是怎樣的畫面,怎樣的情景呢?展開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鄉,在作者的故園看到的畫面寫下來。

  5、再讀。

  六、課堂延伸

  1、出示“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

  2、創設情景,感情升華。

  【教學反思】

  《長相思》是校長揚州之行的一大發現,某次偶然的機會向本人推薦,本人初看教案,也被它深深的吸引了,決定一試。在此之前我從未曾想象到,一首簡簡單單的詞,能上得如此之豐滿,如此之渾厚,如此之動人,如一首悠悠旋律在不斷的起承轉合的節奏變遷中詠唱著那一份情感,讓激越的思緒不斷飛揚,不斷擴散。

  讀是這節課的元神,是這節課的精粹,我注意到古詩詞教學依托載體是讀,所以我對讀的訓練是足夠的,并都盡量做到每一次讀都解決一個問題。從讀準字音到理解詞意的讀,從感受身在征程到心系故園的讀,從領悟故園夢美到征程心碎的讀,一個“讀”字里,把作者納蘭性德思鄉的情切、思鄉的無奈、思想的痛楚表現得一覽無余。

  當然,比起王菘舟老師的用他詩般的語言循序漸進地浮載起“長相思”的意境,本人“功力”尚淺,不能相提并論,實在見笑。

【長相思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魯迅《阿長與〈山海經〉》教學設計

2.《相思》王維

3.《長相思·長相思》原文及譯文

4.相思啊相思愛情詩歌

5.阿長與《山海經》教學設計匯編15篇

6.阿長與《山海經》教學設計(通用15篇)

7.長相思散文

8.相思賦散文

9.《相思》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