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計劃。可是到底什么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 篇1
一、基本情況概述:
本學期我任教四年級的勞動課。班里學習氣氛不太濃,班風和學風不太好。但相比較而言,同學們對這門功課的興趣比其他學科要濃厚一些,在勞動課上。同學們可以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學得有趣的知識。
二、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實施創新教育工程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為重點,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編入14篇課文,以泥塑為主。有動、植物,有水果,有日常生活用品,有戰斗武器等。
四、定位與反思:
在勞動課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組織好勞動課的實踐活動,是勞動課程計劃中的重要環節之一。簡單地“請你像我這樣做”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完全置于消極、被動的狀態,使他們很少或者根本無法主動參與并認真思考,由此造成學生的操作動作機械模式化,制作出的成品雷同無生氣。整個勞動課教學,教師更多關注的是結果,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
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要鉆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確教學的目的,把握教學的重點,做到課前備教材、備操作、備教具,讓學生全面掌握每項勞動技能、技巧。
2、勞動課不僅要以勞動實踐為主,還要以培養學生的勞動概念,養成良好勞動習慣,如進行自己動手講好衛生的教育,勤儉節約的教育,講科學的經驗教育。
3、每項勞動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學中一定要緊密結合,做到規范化。
4、教學時,教師可采取邊講解邊操作的方式進行,也可去課堂講解課外實踐的方法進行,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六、本學期努力的'方向:
1、培養學生的愛勞動的意識。
2、 組織實際操作活動,培養觀察、想象、推理、判斷、思維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明確概念,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爭取大多數學生的積極參與,又有利于優生才能的發展。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 篇2
一、班級學生情況:
本班大部分學生上課紀律較好,但也有少數學生在課堂上有隨便不遵守紀律的現象,這就影響了上課的質量。大多數學生還是喜歡上勞動與技術課的,他們還是喜歡動手,做小制作。總之,要使班級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當然,我也應該嚴格要求學生,提高本班的教學質量。
二、教材概況:
本冊教材內容涉及很廣。包括有自我服務勞動、家務勞動、簡單生產勞動和公益勞動。以項目為載體,旨在使學生掌握技能、注重探究、引導創新,形成良好的技術素養,并重視勞動與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教材內容從淺入深,逐步深化,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有較高的要求。而且由于教材內容廣,材料不足,所以教師應根據內容采購材料。
三、教學目標
1、養成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技能和勞動習慣。
2、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協調發展。
3、通過勞動技術教育課的教學與實踐,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4、培養學生的自我服務和服務他人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四、教學重難點
1、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新精神。
3、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五、教學措施:
1、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觀念,貫徹雙向主體的教學思想。
2、加強實踐訓練,鼓勵多動手動腦、課余時間多看課外書,擴大知識面。
3、課內學習和課外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4、課堂上注重分層教學,作業上體現分層設計。為優生和后進生量身定做合適的教學方法的教學手段。使優生能盡情發揮,后進生也能適得其需。
5、熟練掌握微機操作、課件制作,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學生利用資源的引導者,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便利學習與成長
六、教學安排:
(略)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 篇3
勞動技術教育在普通中小學實施,使學生既學習某些技術又參加一定勞動和技術實踐,從而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養成文明的勞動習慣,了解現代化生產的技術的基本原理并掌握相應的多種基本技能,為今后打下從事各種職業基礎,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幫助學生很好地處理理論與實踐,知識和技能的關系,并使二者結合起來,同時也把傳授知識和育人結合起來,特制定勞動技術教育教學計劃。
一、教育目的:
1、農村中小學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必須具備教學育人、教學改革、勞動實踐,實施“三教統籌”、“農科教結合”的實踐活動。
2、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全面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為新時期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3、通過學生參加勞動實踐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習慣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實踐活動和創新精神,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綜合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4、農村學校勞動實踐基地建設要確立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為深化農村教育改革與發展服務、為農村全面建設服務的指導思想。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和科學性、實踐性、效益性相統一的原則。
5、開展勤工儉學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對學生的勞動觀點教育和勞動技能訓練,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促進教育結構,教育制度改革,發展教育事業的一個有效措施,現時期農村勞動實踐基地建設是農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深化農村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
二、教學要求:
1、根據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推進農村學校課程改革的需要,通過勞動實踐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觀念,熱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有理想、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艱苦奮斗的道德品質,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增強學生服務農村群眾,服務農村社會的責任感。結合當地條件和農業生產特色,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積極進行農業科技實踐,優良品種繁育,先進科技示范實用技術人才培養。
2、按照勞動實踐技術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符合學校實際和學生特點的勞動實踐技能教育教學計劃,按要求設置課程和安排課時;學生要有教材和學習資料,全縣中小學必須全部開設綜合勞動實踐課,有教案、有評估、有總結。
三、教學內容:
1、堅持實用性原則。
中小學理論課教學以種植養殖技術為主,包括農作物種植技術、經濟作物種植技術、林果種植技術、家禽家畜養殖技術、綜合勞動實踐課,以上各內容各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特點,開展適合本校實際的課程,各科教學內容要依據勞動實踐教學大綱的要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般以基礎知識為主,有條件的學校要盡可能多的現代化的技術勞動,暫時條件不具備的就搞些手工勞動,學校要創造一切可能條件,搞些小實驗農場,學習科學種田的本領,把當地種田的先進經驗與現代科學技術結合起來,積極地進行科學實驗,種好種子田、試驗田、高產穩產田,使學生感到農業生產大有學問,實現農業現代化大有奔頭,從事農業勞動大有作為。
2、堅持實踐性原則。
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實踐活動,以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勞動習慣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初步學習并掌握一些生產勞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勞動實踐課以勞動實踐為主,激發學生的勞動興趣、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獨立性的基礎上安排勞動。勞動要盡可能和教學結合起來,用理論知識指導勞動實踐,通過勞動實踐擴大和加深理論知識。勞動實踐和思想教育相結合,把思想教育貫穿于整個生產勞動實踐過程。讓學生實際親自動手操作,手腦并用,以掌握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并發展操作能力。
3、堅持實效原則。
實施勞動實踐教育,要以盡量少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獲得盡可能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為目的,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改善辦學條件。因此,進行勞動技術教育,要按照各地經濟狀況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而宜。同時盡可能把學校掌握的新科學技術知識向社會推廣,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服務。還要把生產勞動的組織和管理知識、技能作為重要內容之一,讓學生了解國民經濟發展計劃以及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關系。讓學生了解現代生產組織管理的一般知識,讓學生了解我國管理的現狀及改革的趨勢,要追求社會效益而不流于形式,圖有其名。
4、教學時間安排。
總要求是:每個學生每學年有一周的綜合勞動實踐課,一周實踐基地操作課。各學校根據各年級年齡特點和時令季節及當地的基地的實際情況,要科學安排、綜合考慮,確保教學課時的落實,與實際相結合,決不能違背客觀實際原則。實踐活動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分期、分批、分類組織實施,不搞集中、突擊活動,使勞動實踐教育扎實有效。
四、注意的問題:
為使勞動技術教育教學扎實有效,并達到上述目的與要求各學校在基地建設和勞動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在服務方向上面向社會主義建設實際,應為本地經濟建設和各項建設服務,促進本地經濟建設的發展,使教育與經濟建設形成相互促進和良性循環。學校必須從單純的“升學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辦學指導思想中擺脫出來,把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為當地經濟發展培育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的正確道路上來。
2、在教育目標上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四有”人才。通過勞動技術教育使學生在學校初步學會一些基本生產技術知識和勞動技能,既能動腦,又能動手,為畢業后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城鄉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3、在培養途徑上,學校領導要充分認識教育結構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正確道路,打破封閉式的辦學狀態,實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校與社會相結合,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結合。
4、在教育管理上,依照勞動技術課教學大綱的要求,開設勞動技術課,依照規定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逐步做到按不同年級有計劃地系統地進行勞動實踐教育活動,各年級教育內容和開設的專業,盡可能保持相結穩定。同時也應加強生產勞動的經營管理,逐步實現勞動技術教育的規范化、科學化、系統化。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 篇4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更快適應新教材、掌握新教材,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精神,特制定勞動教學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倡導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更多地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教師點撥、指導為導線,以問題探究為主線,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二年級,由于學生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差,而且每一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針對這種情況,了解學生比較困難,但我力爭做每個學生的朋友,了解其素質水平,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應進一步發展他們的特長和興趣,關心進步慢的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動手能力及學習該學科的興趣。
三、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初步懂得勞動創造社會財富、勞動光榮、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道理;從小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紀律、認真負責、耐心細致、不怕困難的勞動態度和勤勞儉樸、愛護勞動工具、珍惜勞動成果等優良品質;初步樹立質量觀念和環境保護意識。
2.使學生學習一些淺顯的手工勞動知識,學會使用一些常用工具。
3.通過勞動課的教學和實踐,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并注意培養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和創造精神,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四、教學措施。
1、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權利,每個學生自主參與,自我活動。
2、根據二年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年齡特點,充分體現探索的過程、嘗試的過程和創造的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多動手實踐,多動腦思考和多動口表達。在實踐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
3、在活動教學中,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可以充分自由,有廣闊的活動空間和靈活的活動時間。解決問題的思路、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活動成果的呈現,學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開動腦筋,大膽想象,積極創新。
4、搞好分層教學,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每個學生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
5、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觀的教育,教育學生積極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生產勞動和公益勞動,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勞動實踐。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 篇5
一、基本情況概述: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勞動課。班里學習氣氛比較濃,每個班都有幾位非常優秀的學生在他們地帶動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孩子們都有著很強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數學生的基礎較好,有著很強的上進心。大部分同學對這門功課具有濃厚的興趣,在勞動課上,同學們可以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學得有趣的知識。
二、取得的主要成績: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習一個未知解答的問題才是教育。因而對小學生提出了“創造性學習”的概念。“創造性學習”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動手參與”。生活與勞動教學理應使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創造和操作諸種能力在課堂實踐中鍛煉提高,因而特別有效地彌補系統傳授在學生認識過程中的不足。在上學期的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1、創設情境提高創新意識
夸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樂觀和光明的教育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形成提高創新意識的重要條件。因此,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正如葉圣陶老人所言,讓學生“高高興興地學,有滋有味地學”,并在他們面前擺上問題,讓他們去解決,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舉一反三的能力。
2、發揮想象鼓勵標新立異
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著一切,推動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創造離不開想象,創新必須以想象為基礎。只有豐富學生的想象,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較好地發展。在勞動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對學生進行敢于想象,敢于創新,敢于打破常規的訓練,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現代教育要求我們必須認識到:“孩子不是待裝的瓶,而是待燃的火”。作為現代教育組成部分的生活與勞動教育,加強創造思維的教育,積極開展創造性的實踐活動,學生這種心理上的收獲和思維上的準備,正是培養二十一世紀生力軍所必不可少的。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培養學生的愛勞動的意識。
2、組織實際操作活動,培養觀察、想象、推理、判斷、思維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明確概念,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爭取大多數學生的積極參與,又有利于優生才能的發展。
4、組織實際操作活動,綜合實踐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明確概念,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本冊教材共有四大部分,有穿針引線情趣多、奇思妙想扮生活、奇妙的家用電器、美化環境學種植。其中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為本冊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把握住本冊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認真鉆研教材教法,既注重知識的教學,又培養學生的能力,使本冊教學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要求。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 篇6
一、 教材分析:
教材的基本思路是促進學生自主全面發展,實現學生功能的轉變。教材的內容易于學生接受,篇幅少而精。小欄目的設計,題目、教材語言的表達都符合學生年齡、心理特點。封面設計等都不超越學生的興趣、學生的經驗,學生的現有知識。原教材來自城市內容的比較多,來自農村的比較少,新教材兼顧了農村、農業、農民、糧食問題和環保問題。
二、學情分析:
小學四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以形象思維為主。順應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術作品來引導、來組織學生的勞動與技術學習活動。技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一個模型、一件工藝品,也可以是一盤菜、一個生長著的作物等。通過作品的制作,學生可以獲得材料認識、工具運用、操作程序、技術要領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可以通過作品引導學生的設計、評價以及作品宣傳等活動。我校四年級學生大都是從在農村長大的。他們都充滿朝氣,充滿活力,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美麗而可愛的校園。經過前幾年的學習、鍛煉,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尤其是簡單勞動制作能力有了較快的發展,并掌握了一定的勞動技術。他們的接受能力較強,相信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是樂于學習生活中的知識與技能的。
三、教學目標:
(一)了解勞動世界,理解勞動意義,形成正確的勞動觀點和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通過技術實踐活動,豐富自己的`勞動體驗,形成對勞動的初步認識。培養認真負責、遵章守紀、團結互助、愛護公物以及愛惜勞動成果的晶質,形成良 好的勞動習慣。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學習,學會生活自理,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掌握生活必備的技術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學會生活自理。 建立生活中的主體意識,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三)積極參與技術實踐,掌握基本的技術知識與技能,認識日常生活和周圍環境中的常見材料,學會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四、教學重難點:
1、有效的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新精神。
3、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五、教學策略與措施:
1.注重基礎。小學三年級勞動與技術教育是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勞動與技術能力培養的基礎,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注重學生勞動與技術方面基礎能力和基本態度的培養,應以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服從且服務于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生動活潑的發展為根本出發點。
2.體現綜合。一是注意勞動與技術教育各個實施途徑的溝通與結合。勞動與技術的課堂學習要與課外活動、常規指導、社會實踐、家庭教育等途徑相溝通相結合,以實現其教育目標。如學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動、環境整理,可與勞動教育結合起來。二是注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各領域學習活動的統籌規劃和有機協調。三是注意勞動與技術教育各個具體項目之間的聯系與銜接。
3.講究科學。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實施在方式和內容上應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水平和年齡階段特征。
4.注重實效。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實施有一定的條件要求,而各地的現有條件和資源優勢,千差萬別。因此,應從本地區、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從教育的實際效果出發,選取內容,確定方式, 安排實施計劃。在實現基本目標的前提下,盡可能發揮各地資源優勢,形成本地區、本學校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傳統和特色。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 篇7
一、教學目的
1、勞動技術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勞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教學模式的采用,應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既要讓學生學習勞動的基本技知識,又要進行實踐操作,把兩者結合起來,并在這些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創造性勞動教學旨在培養開拓性的勞動人才,傳統教學注重知識積累,停留于思維、想象階段,創造性教學強調教會學生探求知識、大膽實踐、勇于創新,培養學生具有時代性的創新意識。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由湖北省教學研究室組編,共有十課供選擇使用,主要有:微型手電筒、音樂門鈴、自制電池、簡易電熱切割器、花貓戲蝶、“擊劍”游戲機、通斷檢測器、磁控轉盤、電鈴、電動機模型。小學勞動可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課堂教學要求學生既動腦又動手,手腦并用。這種教學實踐活動,正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發揮學生創造性的最佳機會。創造性勞動教學終極目標是鼓勵和引導學生增強創新意識、投身創新實踐、探索創造途徑、養成創新習慣。勞動創造了世界,勞動創造了人,勞動創造了美。生產勞動是人類生存、繁衍和發展的基礎。小學老動教育課程是小學各科中的基礎學科,在小學各科教學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三、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學生通過勞動課的學習、家務勞動的實踐,具有了一定的勞動技能,但是對于本冊的.小電工知識還是比較陌生的。學生還不知道什么是小電工技術。通過上冊的學習,學生對小金工工具錘子、剪子、鉗子、銼刀、螺絲刀等等的功能、用法有了解,絕大部分學生對于錘、剪、彎、折、鋸、銼、磨等基本的技術基本上已經掌握,有利于本冊的教學。教學本冊教材,要注重對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傳授、基本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在實踐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思想感情。還要注重對學生將進行安全教育,確保學生在勞動實踐中的安全。
四、教改措施
1、教師把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技術要求、操作過程、注意事項等,通過討論、講解、演示等各種教學手段傳輸給學生。
2、學生通過學習到的勞動基礎知識、方法進行實踐操作,鞏固學到的知識。
3、通過教師講評、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方法,,教師對學生在活動中反饋的信息及時進行處理,并做好調整工作。
4、不斷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情緒,使學生在各個環節中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學習。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 篇8
一、 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實施創新教育工程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為重點,認真開展勞動技術教育,促進學生動手與動腦相結合,形成初步的勞技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 教學重點
1、 結合語文、綜合實踐 、科學學科的教學,以勞動實踐為主,以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為目的,注重勞動技術教育與相關學科的整合。
2、 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親歷勞動過程,在勞動中增長技能,學會勞動。
三、 學生情況分析
小學六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依然以形象思維為主。順應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術作品來引導、來組織學生的勞動與技術學習活動。技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通過作品的制作,學生可以獲得材料認識、工具運用、操作程序、技術要領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可以通過作品引導學生的設計、評價以及作品的宣傳等活動。
四、 預期目標
通過一一些簡單的手動制作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動手,在活動中創新,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素質。通過一些簡單的生產勞動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學會一些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逐步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讓學生在實踐中動手,在活動中創新,在廣泛接觸社會中增長才干。
五、 具體措施
1、 利用綜合實踐課,對學生進行自己動手、講科學的經驗教育;
2、 指導學生開展技術探究活動,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操作能力;
3、 開展課堂小組活動,成立綜合實踐組、科學組、手工組等,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
4、 結合具體情況,帶領學生參加校內外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一)解讀課程標準
我校組織所有勞動教育老師繼續參加《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解讀培訓,讓老師們對勞動教育這門課程的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勞動素養表現、課程實施等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理解。下一步將繼續研讀課程標準,讓老師們對勞動課程內容設置的十個任務群及其項目以及如何實施勞動教育有進一步的了解。
(二)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破舊立新
為了讓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更科學完善,學校對勞動教育教研組注入了新的活力,對課程體系的新建設提出了高標準、精要求。新的科研團隊精誠合作,群策群力,結合我校的地域特色和學校文化,要構建起全新的 “新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實施勞動項目要覆蓋十個任務群,并且對每個年級的勞動教育明確出詳細的目標和要求。
(三)勞動教育評價體系健全完善
在研讀課標基礎上,針對不同類型的勞動內容、不同任務群,設計不同的評價方法,要利用勞動任務單、勞動清單、綜合評價表、檔案袋、測評勞動任務等形式進行平時表現評價和階段綜合評價。力爭用好評價結果,充分發揮評價的反饋功能,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勞動學習與實踐狀況,提出改進策略。
本學期,在學校工作計劃的指導下,以新課程改革為中心,以“創新、實踐、發展”為主線,采取“點上深化、面上拓展、縱深推進”的措施,深化課程研究,推進我校勞動教育課程的常態化和有效實施,全面提高課程實施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素養,增強學生綠色環保意識。
二、工作目標與措施
1.本學期,根據學校實際我們繼續推行“學校+基地”模式。教研組在開學初通過調查、和學生商討結合自己的思考及時確定本學期的活動主題,老師們撰寫教學計劃并制定活動方案(背景分析、活動目標、具體實施方案),突出綠色環保內容,讓勞動教育教學序列化,使活動內容系列化。
2.加強教研組的督促力度。教研組要充分發揮龍頭、示范作用。任務早下達,活動明細則,檢查重實效。針對教師活動中存在的困難和疑惑,要及時的聯系教導處,并給以必要的指導。每次檢查的結果,要公開透明,突出指導的意義。使每位教師都能找準自己存在的不足,及時的查漏補缺。
3.強化學生活動的過程,突出活動過程的真實有效。要求每位指導教師本學期至少開展一個長線主題活動和兩個短線主題活動,并將研究成果以照片、日記、倡議書、調查問卷、手抄報、詩歌、視頻等多種形式收集整理。
4.抓好活動資料的收集整理。所有勞動教育課程教師要做“隨時收集活動資料”的有心人。從兩方面著手:首先是上課的'教案、課件,設計的活動方案、調查問卷、外出活動規劃表等。其次是課外的,如學生上網查閱的文字資料、圖片資料,繪制的路線圖,外出采訪、調查、參觀等的照片,拍攝的視頻等,都要隨時保存好,特別是學生活動的一些成果。資料收集具體、詳細了,等到最后的成果匯報課我們就不難上了。
5.積極參加各項教學培訓研討活動以及各級各項比賽,在比賽中磨礪和提升自己。
6.集體備課,共同研討,確保出色完成上級部門布置的各項任務。
三、具體安排
二月份
1.教研組會議,確立各年級活動主題。
2.各任課教師制定教學工作計劃;集體備課。
3.教研組長制定教研組工作計劃。
三月份
1.集體備課;領導深入課堂聽課、檢查、指導。
2.組織教師進行實踐基地種植。
3.進行課程體系建設研討交流。
4.教學常規工作檢查時。
四月份
1.集體備課,進行“認領課型”聽課活動。
2.征集優秀案例。
3.普聽課活動。
4.教學常規檢查。
五月份
1.集體備課;領導深入課堂聽課、指導。
2.集體備課,進行“認領課型”聽課活動。
3.征集優秀案例。
4.教學常規工作檢查。
六月份
1.集體備課;領導深入課堂聽課、指導。
2.復習,教師和學生材料歸類整理。
3.教研組工作總結。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 篇10
近年來,勞動教育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和問題,中小學生勞動機會減少、勞動意識缺乏,出現了一些學生輕視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為此,彩云鎮小學立足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從小培養勞動習慣入手,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
一、指導思想
勞動和勞動技術教育是中小學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學校要正確認識勞動技術教育的育人價值與功能。勞動技術教育具有培養勞動技術技能、技術素養的主要功能,同時還具有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益美和以勞創新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功能。為了貫徹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等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加強勞動技術教育,開展課程建設的要求制定計劃:
二、明確勞動教育的總體目標
勞動技術是一門涉及面廣,融知識性、技術性、實踐性及教育性于一體的綜合學科,在培育人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校規定在三至六年級開設“勞動技術課”,“勞動技術課”作為中高段學生必修的課程。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培養他們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為他們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
(一)知識目標
勞動技術知識是指生活勞動、簡單的工農業生產勞動和自我服務性勞動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以及現代生產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知識。具體知識目標如下:
1.了解一些簡單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務勞動和一般家務勞動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植物栽培、動物飼養等簡單知識。
4.了解工藝品制作、編織技術、裁剪與縫制的知識。
5.了解一些現代化文明生產的基礎知識,了解最新科技信息。
(二)能力目標
勞動技術能力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掌握的科學技術原理,在勞動實踐中初步形成的基本技能。
1.學會自我服務性勞動,能制作簡單的手工作品和工藝品。
2.初步掌握編織、縫制技術,能制作簡單的制品。
3.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術,掌握小動物的飼養方法。
5.學會木工、金工、電工、農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進行簡單的識圖和制圖。
6.在勞動技術實踐中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嘗試有創新特色的小制作、小發明。
(三)德育目標
勞動技術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勞動觀點、勞動態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1.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樹立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正確思想。
2.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態度。使學生認識勞動是日常生活、發展生產、建設祖國、推動社會進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權利和光榮義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通過勞動實踐,對學生進行遵守勞動紀律、愛護勞動工具和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并進一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助人為樂的精神品質。
4.培養良好的非智力素質。在勞動實踐中使學生自覺磨煉意志,陶冶情操,體驗挫折與成功;增強積極進取、探索創新意識;初步具有質量意識、效率意識、安全意識和環保意識。
三、堅持勞動教育的基本原則
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一)堅持思想引領。勞動教育既要讓學生學習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更要通過勞動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二)堅持有機融入。有效發揮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勞動教育功能,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正確觀念。
(三)堅持實際體驗。讓學生直接參與勞動過程,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堅持適當適度。根據學生年齡特征、性別差異、身體狀況等特點,選擇合適的勞動項目和內容,安排適度的勞動時間和強度,做好勞動保護,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四、實施策略
(一)加強學習,確立勞動教育的地位。
組織教師學習相關文件,從培養目標的高度,更多理解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確勞動教育的目的'、任務和要求;學習各地勞動教育的先進經驗,增強教育工作的時代感。同時,利用家長會,宣傳勞動教育的意義和勞動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長協助學校開展這方面的教育。做好“五保證”:我們把勞動教育列入工作計劃,學期結束時評估優劣;二要訂好勞動教材,做到人手一冊:三要建立勞動教育檢查制度,保證勞動教育的正常性;四要將學生勞動技術能力和意識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的主要指標之一,每學期能學生的勞動技術能力等評定一次;五要投入經費,保障學校開展勞動技術課和勞動實將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從而確立了勞動教育的地們,促進了勞動教育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教學常規,開展《勞動技術》學科教學。
學校每學年按科書征訂單,足額征訂三至六年級《勞動技術》教材,完小結合現有教師配備情況,分配兼任教師擔任三至六年級《勞動技術》課,任課教師應根據教材認真準備,開齊開足“勞動技術”課,在教師的教學下,學生應按教材完成相應勞動任務和勞動技術的學習,任課教師應對學生的勞動成果和勞動技術課課后作業進行評定,確保勞動技術課正常開展,鎮小學常規檢查時,將教師任課情況列入考核。
(三)開展勞動教育教師培訓。
學校將勞動教育教師的專業技能培養納入教師培養計劃,每學年至少開展一次勞動教育教師培訓活動,從而提升學校勞動教育教學水平。
因地制宜,開辟勞動教育基地勞動基地是進行勞動教育的物質保證。
我們除在勞動課中認真進行愛勞動的教育和手工勞動實踐外,還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促進勞動基地的開辟與建立。
(五)做好勞動成果的收存。
各學校要安排專人做好勞動成果的收存工作。在開展勞動技術課程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應收存學生的勞動優秀作品,優秀作品應拍照留存。每次勞動實踐活動應拍攝照片留存備用,每學年舉辦一次勞動成果圖片展。
(六)講解說教,形成熱愛勞動導向。
通過晨會課、少先隊活動課、勞技課、家長會等多渠道,對學生進行勞動意識強化教育。如:利用班隊會,開展以熱愛勞動為主題的班隊會,展開討論,深入理解什么叫“勞動”?怎樣做才算是熱愛勞動。教師可以給學生講古代名人愛勞動的故事,還可以講近代名人的勞動故事,再是選擇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關愛勞動、良好行為習慣等內涵的古詩文,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使學生從小在朗朗的誦讀中受到我國傳統美德熏陶,體會自己的行為,增強誠信意識。同時爭取家長的支持,使學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七)榜樣激勵,引導熱愛勞動理念。
小學生具有模仿榜樣的特點。其一教師的言行舉止、思想品質,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著不可估量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導行,用愛和誠感染學生,用言和行引導學生,用自身的勞動行為來為人師表;其二我們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有關熱愛勞動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進人物,通過報告會、座談會,上門參觀、走訪等形式,感受勞動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
各完小每學年至少開展一次勞動之星評選表彰活動。
(八)家校配合,共造熱愛勞動的環境
將每學年9月和3月設立為勞動月,各完小結合實際開展勞動實踐活動。
1.開展校內勞動。
在學校日常運行中滲透勞動教育,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美化。開辟專門區域種植花草,讓班級、學生認領責任區域,予以精心呵護。大力開展與勞動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活動,進行手工制作、班務整理、書包整理、隊角裝飾等實踐活動。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隊會、手工勞技展演,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
2.組織校外勞動。
將校外勞動納入學校的教育工作計劃,學校應加強同社區的聯系,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生產、工業體驗、服務業、環保活動等勞動實踐。充分利用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綜合實踐基地等資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勞動實踐。
3.鼓勵家務勞動。
教育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幫著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學校應安排適量的家務勞動的項目化學習內容、有關勞動的家庭作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布置擇菜、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家長應根據本計劃安排和反饋學生的家務勞動情況,適當時應通過班級群上傳孩子勞動圖片,便于家校合作,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能力。
4.強化措施,規范勞動行為。
在學生對勞動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教師不但要做出榜樣,還要及時地規范學生的勞動行為。一是要加強預防,防微杜漸,及時糾正不良行為。二是要及時鼓勵表揚。三是要循序漸進。以少先隊活動課、勞技課為抓手,根據低、中、高年級學生不同年齡及心理特點,在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分層次、有梯度地對學生進行勞動習慣的培養與訓練。每學期的勞動訓練有重點、有要求、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為了使學生形成穩定的勞動習慣,我們注意采取學生自我管理(紅領巾文明衛生崗值日制度)、自我評估(學校、家庭評比表)等方法,進行自我教育,發揮的學生主體能動作用。除了每天輪流的常規值日外,學校每周一、周五下午為固定的大掃除時間,每到這一天,老師們都能精心組織,學生全員參與,促進和強化學生將養成的勞動習慣由自覺狀態走向自主、自動,把外顯的動力逐步內化為個性品質,逐漸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 篇11
勞動創造了世界,勞動創造了人,勞動創造了美。生產勞動是人類生存、繁衍和發展的基礎。小學勞動教育課程是小學各科中的基礎學科,在小學各學科教學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如何在小學勞動課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已成為當今勞動教育的主要目標。
本學期我校勞動教育工作將緊緊把握時代脈搏,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以“實踐育人”為基本途徑,-堅持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積極探索勞動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動手動腦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一、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以課改為契機,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探索適應我校學生發展實際的教學教研模式,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優化課堂教學行為,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發展,穩步提高學生的生存意識和質量,從而推動我校快出、多出、出好人才。
小學勞動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課堂教學要求學生既動腦又動手,手腦并用。這種教學實踐活動,正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發揮學生創造性的最佳機會。創造性勞動教學終極目標是鼓勵和引導學生增強創新意識,投身創造實踐,探索創造途徑,養成創新習慣。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我國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是培養二十一世紀建設人才必須遵守的守則。對學生加強勞動觀點和勞動技能的教育,是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和內容,是小學教育的重要教學任務。我校重視勞動教育,組成以校長具體負責的領導小組,把勞動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緊密與少先隊活動掛鉤,保證勞動教育的實效性和多樣性。我校還將通過家長學校對學生家長進行勞動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引導家長認識勞動對培養學生優秀的思想品質,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作用,使家長能積極主動配合各項校內外教育活動。
二、學生情況:
本學期我們年級X班,每班學生數為XX名人。由于都是本班班主任帶本班的勞動課所以對學生比較熟悉。學生對勞動課還是比較喜歡,他們喜歡動手,喜歡做實驗,這對我們來說有利于上好本學期的勞動課。但是也有極個別的學生上課不認真,比較隨便,影響了上課,這學期對這些學生要加強教育。所以,我們有信心上好本學期的勞動課。
三、教學措施:
根據本學期勞動課的要求、內容和班級學生實際,我們決定采取以下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備好每一堂課,尤其做到親自動手。凡要求學生會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會做,并在課堂上認真做好演示,激發學生上勞動技術的興趣。
2,努力學習信息技術,摸索信息技術與勞動技術課整合的方法。通過運用信息技術,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3,上課作好充分準備,按時進課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35分鐘教學質量。
4,關心好差生,對動手能力差的學生做好個別輔導,提高這部分學生的動手能力。
5,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績記錄。
6,寫好教學反思,取得上勞動技術課經驗。
四、定位與反思
勞動課的第一特性就是實踐性強,沒有實踐或實踐得不夠,都不能體現勞動課的最大特點。特別是我校地處郊區,學生生活環境因此、在勞動課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組織好勞動課的實踐活動,是勞動課程計劃中的重要環節之一。
勞動技術課是完成勞動技術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勞動技術課對學生進行生活和生產勞動的教育,是培養學生勞動技能素質的重要課程,它的教學模式有特殊的結構和側重。
近年來,我校勞技教育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學模式:趣——授——練——評。
在勞技教學實踐中,我對原有的勞動教學模式產生了進一步的思考:“趣、練、授、評”應當是教學的四大要素,而非簡單的教學操作流程。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更多地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示學生模仿,把“告訴”作為唯一的、絕對的模式。這種簡單地“請你象我這樣做”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完全置于消極被動的狀態,使他們很少或者根本無法主動參與并認真思考,由此造成學生的操作動作機械模式化,制作出的成品雷同無生氣。整個勞動課教學,教師更多關注的是結果,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
在勞動教學實踐中,我們對已有勞動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進,形成了自己的勞動教學模式。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 篇12
一、學生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四年級的勞技課。班里學習氣氛比較濃,有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孩子們都有著很強的求知欲。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于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參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其中,大多數學生的基礎較好,有著很強的上進心。大部分同學對這門功課具有濃厚的興趣,在勞動課上,同學們可以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學得有趣的知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編入六大塊主題,分別是“巧折紙盒、剪紙賀卡、繩編手鏈、繩編花卉、塑料沙漏的設計和制作、探究職業勞動”。每個主題都有3個活動內容組合。
小學階段的勞動技術學科具有很強的規范性、技術性、操作性、工序性,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調查、思考、設計、討論、表述、制作、評價等進行系統學習。基于新的教學理念,教材將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和擴充,對教學時空進行拓展,“長課時”的教學形式第一次在教材中得以呈現。在較長的課時保證下我們覺得可以讓學生更好、更徹底的體驗技術活動的全過程。這樣學生圍繞項目載體,從對技術活動的興趣入手,通過調查,制定方案,討論計劃,實踐操作,展示評價的全過程感受學習活動,強化與同伴相互團結協作,合理分工,將設計制作任務按步驟有計劃的加以實現,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
三、學習目標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5、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實踐。尊重學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動機和興趣所選擇的活動內容與方式。
6、以融合的方式設計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實現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等領域的整合。
四、學習重難點
在勞動課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組織好勞動課的實踐活動,是勞動課程計劃中的重要環節之一。
五、教學措施
創設情境,廣泛調查,激發興趣;分層練習,突破難點;互幫互助,體驗成功;激勵學生更好的學習本領。
要引導學生用圖表達自己的想法,了解展開圖與取用材料有關,以及展開圖上的符號與折紙加工方式有關,從而對六面體紙盒與其展開圖的聯系有初步的'認識。
通過學生作品展示,讓學生通過自評、互評互相了解自己和他人在制作上的優缺點,互相學習。
勞動技術教學中,注重的不單是顯性的動手技能,還包括隱性的、默會的知識,也就是基本的學習習慣與方法。這些是學生形成能力的最基本的知識,也是學生今后發展的基礎。
教學過程中,力求營造一種和諧、積極的心理氛圍,鼓勵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融入情境、參與教學活動之中。將“講授”的知識和技能轉化為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的“導學”材料——學習單,作為學生個人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提示,引導學生學會如何探索、實施設計方案。
利用學習單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利用學習單讓學生體驗學習過程;利用學習單讓學生解決真實問題;利用學習單讓學生進行自主評價。
以學生發展為本,堅持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個性健康發展和全面發展,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經歷,豐富他們的學習經驗,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積極情感的發展與提高,改變和完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探究、實踐體驗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和接受式學習方式的有機結合,倡導“做”、“想”、“說”有機的學習統一。通過教與學的實踐使每個學生都“會動手、能設計、愛勞動”,提高他們的技術素養。
面向全體學生,培養未來公民基本的勞動技術素養;關注每個學生,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為學生搭建認識和理解勞動的舞臺。教學設計活動以學生發展為本,為他們提供學習經歷的過程和方法,注重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積極情感的培養,完善學習方式,拓展學習的空間與時間。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 篇13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提高知識與技能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于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預期目標:
通過一些簡單的手動制作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動手,在活動中創新,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素質。通過一些簡單的生產勞動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學會一些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逐步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教學重要突出實踐性、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中讓學生在實踐中動手,在活動中創新,在廣泛接觸社會中增長才干。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掌握紙夾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動手和探究能力。
2、學習初步設計照片架的`方法。
3、學習初步的能把彩紙動起來的方法。,提高探究能力。
4、了解布貼繡的意義和用途。
5、知道布貼繡的工具和材料。
6、在教師的講解中對布貼繡的針法進行初步的了解和學習。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在不斷地嘗試中理解紙工的價值。
2、引導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搜集信息,初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互動交流的能力。
3、引導學生運用猜想的可能性,制造出探究的愿望,設計出新穎別致的卡片。
4、采取遷移的方法學習長短針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紙夾的制作,教育學生做事要認真細致,并善于動腦。
2、向學生滲透設計與技術的關系,逐步形成學生的信息意識,創造意識以及審美能力。
3、培養學生在實踐中探索與研究的愿望,培養創造意識以及審美能力。
4、培養學生耐心細致的勞動態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四、教學重點:
1、初步掌握折紙的基本技法。
2、教學生學習紙夾的制作方法和步驟。
3、制作揮動的卡片的方法。
4、設計照片架的方法。
5、把握一次成形等泥工技法,能夠運用這些技法及以往學到的技法泥塑盤子等物品。
6、把握刮抹粘等泥工技法,能夠運用這些技法及以往學到的技法泥塑筆筒等物品。
7、把握泥板成形法的泥工技法,能夠運用這種技法泥塑方形物品。
8、學習并鞏固波浪繡、鋸齒繡、長短針。
五、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2、紙夾內心和外皮尺寸的合攏。
3、設計新穎獨特。
4、一次成形的技巧。
5、把握刮抹粘的技巧。
6、把握泥板成形法的技巧。
7、波浪繡和鋸齒繡的繡法。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 篇14
勞動技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重要的課程之一,搞好勞動技術課的教學工作可以使學生掌握簡單的勞動方法。提高勞動技能,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高尚品質。特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
一、基本知識情況
1、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但不愛動手操作,勞動態度需
2、勞動課受條件的限制,缺乏參加實踐活動的機會。
二、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整體素質較好。大多數同學熱愛勞動,幾個學生不愛動手操作,勞動態度不端正。
三、教學內容、課時安排
勞動課內容分為三部分;
①自我服務和家務勞動;
②手工編織手工制作;
③生活小常識;4手工制作;。這些內容不僅注意適應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學性、實踐性和趣味性。本學期共有16周,每周一節課。
四、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勞動方法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細致的高
3、提高學生對勞動生活的學習態度和世紀
4、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創新精神。
五、本學期教措施
1、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習慣。
2、認真鉆研學習《新課程標準》,備好每一節課。
3、積極進行勞動課的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效率。
4、改革勞動課的評價制度
5、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熱愛勞動的興趣。
6、經常引導學生參加適當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他們大膽創新,勇于競爭的實踐能力。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 篇15
一、教學任務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把勞動與技術教育作為學校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并將其納入到學校德育教學計劃之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使學生獲得勞動與技術的基本知識和觀點。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責任感,以及在現實勞動中保護自己的合法合理利益。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社會發展的勞動的內在動機。懂得怎樣以實際勞動來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做出貢獻,形成良好的珍惜勞動、專研技術的習慣。
二、勞動與技術教育目的和要求
開展勞動與技術教育活動,普及勞動與技術知識,不斷提高勞動與技術知識水平,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技術意識、知識產權意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開展勞動與技術教育,讓學生明確勞動是人類發展的基礎、是個人發展到基礎。讓學生明確現代社會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的偉大意義,并運用他來理解技術在個人競爭力、企業競爭力、國家競爭力中的 決定性作用。讓學生時時刻刻接受勞動與技術的教育,積極參與勞動,積極參與技術革新,不斷提升自己的勞動與技術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讓學生時時刻刻牢記勞動安全和熟悉勞動法規,維護自己的利益和社會的利益。
三、學情分析
學生對現實中的勞動與技術有所認識。可以利用身邊的勞動與技術發家致富的列子作為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好教材。
四、教學中應該采取的措施和方法,預計采用多種形式相結合,使環境教育深入開展,具體計劃如下:
1、每周一節勞動與技術知識課,以期把勞動與技術知識傳遞給每一個學生。
2、定期舉辦勞動與技術宣傳活動,主要內容包括:在校園內張貼宣傳畫與科普知識信息;在學校宣傳欄制作勞動與技術教育專題板報等。
3、學校將繼續利用班會課、思品課、校會、廣播等途徑,廣泛開展宣傳預防環境教育知識;廣泛征訂適合學生閱讀的勞動與技術系列叢書用各類宣傳教育報刊、雜志用各種宣傳資料,包括各種宣傳掛畫、教育掛圖和勞動與技術教育科普vcd等,并舉辦校內相關的圖片、詩歌、征文、勞動與技術教育知識競賽。
4、組織學生進行“讀一本勞動與技術書籍,看一場勞動與技術專題片,聽一場勞動與技術教育專題報告,寫一篇勞動與技術的文章”的活動,為提高廣大學生對勞動與技術教育的'認識。
5、為豐富學校勞動與技術教育活動的形式,給學生提供一個直觀的了解勞動與技術知識的平臺,學校將聯系并組織學生觀看展覽。
6、請勞動與技術——特別是勞動保護專家、民工維權工作者講學。
7、注重形成社會、學校、家庭相協作的勞動與技術教育合力,共同加強對學生的勞動與技術教育教育。
五、教學進度安排
1、 人的發展史與勞動發展史(聯系初中歷史中勞動內容)
2、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與技術
3、 民工工作現狀(打工專題)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保護1)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勞動保護2)
6、 觀看勞動與技術教育有關紀錄片或者教育片。
7、 實踐,組織參加一次生產生活勞動(如植樹、芽豆芽)
8、 (考核))(班會主題)勞動與技術 我的競爭力。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 篇16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工藝制作在生活中的應用,掌握木工的基本技能,工藝制作的原理,能設計圖樣并制作,運用創新思維進行制作,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并能對成品進行多元化的評價。
2、以奇促趣,以觀促趣,在玩中學,在賞中做。通過觀賞栽培,美化環境,陶冶情操,使學生從木制工藝品的美中體驗到勞動的美、技術的美,養成愛勞動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從中體驗勞動的快樂,勞動的責任感。
3、促進學生自主全面發展,實現學生功能的轉變。學材的內容易于學生接受,篇幅少而精。
二、教材分析
四年級以立體制作為主,在立體制作中牽涉到的技巧要多一些,要求高一點,難度提高了許多。它是學生自主翱翔的世界,也是學生走向生活的起點。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必備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基礎。
三、知識現狀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8人。學生都來自農村,但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由于家長的寵愛,大部分孩子沒做過家務勞動,缺乏一定的勞動意識和技能,只有少部分來自家庭條件較差的外來務工子女從小就參加勞動,尤其是家務勞動,有較好的勞動習慣和技能。但基本上學生對這門課充滿了興趣。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制作木制工藝品的基本技能,工藝制作的'原理,能設計圖樣并制作。
2、學習制作木制工藝品的方法,體驗勞動的樂趣和責任感。
教學難點:
木工模型的制作及拼裝。
五、教研專題及教學措施
教研專題:如何在實踐操作中培養學生勞動技術的能力
1、強調具有開放性,盡量加大容量,使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2、注意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通過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注重在勞動實踐中樹立學生的勞動觀念,體會勞動創造財富的道理,培養創造精神,并在勞動實踐中學會觀察世界、認識世界。
4、由于部分作品難度較大或內容較多,故課內獨立完成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可讓學生學會與同學合作共同完成作品,也可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繼續完成作品,對于完成的作品應及時進行評價,如設立制作獎、創意獎等。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 篇17
一、指導思想:
勞動于技術教育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制定性學習領域,是一門綜合性強,與學生生活實際、當地生產實際緊密聯系,以實踐為主的課程。開設勞動與技術課目的在于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的五年級勞動技術課教學。該年級的少數學生在課堂上有隨便不遵守紀律的現象,這就影響了上課的質量。當然,該年級的大多數學生還是比較自覺的.,大多數學生還是喜歡上生活與勞動課的,他們還是喜歡動手,做小制作。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以社會生活為主要內容,編排了一些看看、說說、做做的內容。尤其強調實踐性,要求學生都要親自動手實踐,以提高動手能力。本冊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而且,教師還應根據實際適當補充校本教材,以提高學生對勞動技術課的興趣,提高動手能力。
四、教學目標:
1、教育學生初步懂得勞動創造社會財富、勞動光榮、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道理;從小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紀律、認真負責、耐心細致、不怕困難的勞動態度和勤勞儉樸、愛護勞動工具、珍惜勞動成果等優良品質;初步樹立質量觀念和環境保護意識。
2、使學生學習一些淺顯的勞動知識,學會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握自我服務勞動和一般的家務勞動的基本技能;能進行簡單的生產勞動。
3、通過勞動課的教學和實踐,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并注意培養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的能力和創造精神,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五、教學措施
1、嚴格要求學生,對少數紀律差的學生批評教育,激發學生上勞動技術課的興趣,使班級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
2、鉆研教材,熟悉教材,尤其做到自己先動手,要求學生會做的,自己要先會做,在課堂上做好示范演示。
3、利用遠程教育技術與勞動技術課整合,通過運用遠程教育,提高學生對勞動技術的興趣。
4、上課做好充分準備,按時進課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5、關心動手能力差的學生,做好個別輔導。
6、按時進行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績記錄,做好經驗總結。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03-28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計劃范文06-27
學校勞動教育總結08-08
2023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工作計劃02-24
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08-17
學校勞動教育專題教學設計09-23
學校勞動教育課程方案02-14
學校勞動教育工作總結10-08
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模板05-06
學校勞動教育主題班會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