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歡迎來到瑞文網!

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講話稿

時間:2022-10-31 10:44:37 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講話稿 我要投稿

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講話稿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堅持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講話稿(精選11篇),歡迎閱讀參考!

  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講話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

  2019年,中央的1號文件就提出要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銜接。緊接著2020年的中央1號文件提出,“抓緊制定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的意見”,目前這個文件正在制訂當中。今年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當中,明確地提出要做好鞏固拓展扶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這里邊我們注意到,中央文件當中從銜接到有機銜接,從有機銜接又到有效銜接,充分地表明對銜接的程度和要求更高了,對銜接的質量和水平要求更高了。

  第一,有效銜接是“十四五”時期推進鄉村振興的一項重大的任務,意義十分的重大。“有效銜接”是我國重要歷史交匯期兩個重大戰略的對接。有效銜接不僅僅是一個工作部署,而是兩個重大戰略的有效對接。

  2020年是我國應對世界百年大變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應對世界格局的大調整,全球形勢大變化的一年。今年我們應該說取得了抗擊新冠疫情的重要的戰略性成果,又取得扶貧攻堅的全勝,圓滿實現“十三五”的規劃目標,實現了鄉村振興戰略三步走的第一個目標。同時,我們也即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目標。

  2021年是我國面對“五個新”,就是新發展形勢、新的發展階段、新的發展理念、新的發展目標、新的發展格局。2021年,我們要加快形成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向鄉村振興的第二步,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同時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從以上情況分析表明,2020年、2021年是我國重要歷史交匯期之年,是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承接之年,也是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和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戰略有效的銜接之年。在2020年和2021年交匯期這個時間的節點上,我國將同步地實現脫貧攻堅全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鄉村振興第一步戰略目標,在2021年開啟“十四五”規劃,同時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這樣一些重大的戰略和任務的對接。

  在“十三五”和“十四五”這個重要歷史交匯期,中央對扶貧攻堅全勝,與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銜接,第一個百年目標與第二個百年目標的銜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銜接,在戰略目標上,戰略步驟上,戰略布局上,戰略舉措上進行了科學的頂層設計,有效有序地推進,實現了環環相扣,高度的契合。所以,扶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的銜接問題,實際上也是兩個重大戰略的有效銜接,它事關著脫貧攻堅成敗,事關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也事關著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家,作為兩個重大戰略的有效銜接,意義十分重大。

  第二,縮小發展差距是有效銜接的重要任務。經過8年的脫貧攻堅戰,我國已經取得決定性的脫貧攻堅的全勝。目前按照2010年農村平均收入2300元不變價計算,全國已有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累計脫貧人口將達1億人,其中“十三五”期間脫貧人口5500萬。上述脫貧地區和貧困人口將同非貧困地區和人口同步地進入小康社會。這是歷史上世界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大,效果最好的脫貧行動。

  但是,我們的脫貧的目標是“兩不愁,三保障”,同時還提出“一個高于,一個接近,一個扭轉”。“兩不愁”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義務教育有保障,基本醫療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一個高于”就是貧困地區人均純收入的增幅要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一個接近”就是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的指標要接近全國的平均水平。“一個扭轉”就是要扭轉發展差距拉大的趨勢。從目前來看,“兩不愁,三保障”這個目標全面地實現了。但是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要堅持做到“一個高于,一個接近,一個扭轉”,所以還要繼續努力。

  從現在的情況看,貧困地區和非貧困地區都在加快發展,但是我們還要承認,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差距,在有些地方發展的差距還很大。所以搞好有效銜接,縮小發展差距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

  脫貧地區和非脫貧地區的差距,本質特征是發展階段上的差距,主要有六個方面:一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差距;二是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三是社會保障的差距;四是公共服務上的差距;五是社會管理上的差距;六是政策機制上的差距。現在,非貧困地區已經過三年的鄉村振興,實現了鄉村振興的第一步戰略目標,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都基本形成了,而且地區內的各個部門,鄉村振興的舉措都已經確立了。所以對于這樣的地區,從“十四五”開始,就要加快向第二步、第三步目標邁進。

  對于脫貧后的地區,我們要堅持做到“四不摘”,就是摘帽后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要把原來行之有效的扶貧的政策和舉措,及其一些業態和模式用在縮小發展差距上,用在貧困地區的鄉村振興上。

  第三,鞏固拓展扶貧攻堅的成果是有效銜接的基礎。按照十九屆五中全會的要求,我們不僅要鞏固扶貧的成果,而且還要拓展扶貧的成果,這是有效銜接的重要基礎。要防止返貧,同時還要防止發生新的貧困。所以鞏固拓展扶貧成果的任務是非常繁重的,大體上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要加大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的力度。二、要加大產業扶貧的力度。比如原來的教育扶貧、科技扶貧、消費扶貧、異地搬遷扶貧,這些行之有效的模式要進一步的鞏固、強化,提升。三、要防止因疫情自然災害的風險發生返貧或新的貧困。四、要關注邊緣戶發生貧困。當年確定2300元不變價標準時,有相當一批是邊緣戶沒有納進去,2350的當時就沒有列入貧困村、貧困戶。經過這些年的幫扶,貧困發生了變化,邊緣戶發生新的貧困的潛在的風險很大,所以要特別關注邊緣戶,采取幫扶的措施和預防機制,防范發生新的貧困。

  因此我們要做好鞏固成果的工作:一、要建立健全防止返貧的機制,形成常態化的監測預警。二、要采取措施穩定脫貧產業,發展產業,來提高鞏固脫貧的能力,以產業來鞏固和拓展脫貧成果。五中全會提出要拓展成果,非常重要一點就在產業水平的提升上,在產業規模的拓展上。三、要繼續做好異地搬遷的后續工作,不能一搬了之,要加強新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生活服務。四、要拓展增收門路,擴大就業。五、要保證扶貧政策和扶貧模式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打好有效銜接的基礎。

  第四,搞好有效銜接關鍵在于建立健全政策和機制。政策和機制是從根本上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我們要從政策和機制上來搞好銜接,我認為當前有七個方面的政策機制需要認真研究:

  一、從規劃上搞好銜接,建立健全有效銜接的統籌規劃的政策機制。脫貧地區、非貧困地區,鄉村振興的總體規劃應該統籌考慮,做好精準的鞏固、精準的銜接。

  二、從鄉村建設的行動上搞好有效銜接。“十四五”規劃中提出,我們從2021年開始要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全國鄉村開展的重大行動,對這個行動,我們要把脫貧地區和非貧困地區統籌考慮,而且政策措施加大向脫貧地區傾斜。

  三、從政策扶持上搞好有效銜接,建立健全促進有效銜接的政策措施。“十四五”時期的扶貧的政策要保持穩定,真正的做到“四不摘”,推進對貧困地區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低收入人口幫扶政策和機制落實。落實五中全會提出的在西部地區支持一批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增強內生的發展能力。

  四、從產業發展上搞好有效銜接,建立產業發展的政策機制,及時的扶持產業,提升產業,及時的把產業聯動脫貧轉為產業聯動鞏固脫貧,產業聯動振興鄉村。

  五、從加快補齊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上搞好銜接。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提出了農村補短板的八項重要任務,應該加大對脫貧地區八項補短板任務扶持的力度,正確地向貧困地區傾斜。

  六、從農村農業風險的挑戰上搞好有效的銜接的政策和機制建立,防止一些市場風險、自然災害病風險、疫病風險對脫貧地區的影響,在基礎設施建設、裝備配置上向脫貧地區傾斜。

  七、從農村的基層治理上來搞好有效銜接,建立健全有效的銜接的基層社會治理的政策和措施。

  八、從組織領導上搞好有效銜接,建立健全有效的領導機制和體制。我們以往的五級書記抓扶貧,應該轉為五級書記抓鞏固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切實地加強領導,工作不放松,力度不減弱,統籌安排,統一部署,為有效銜接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

  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講話稿2

同志們:

  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一、提振精神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強心劑。

  十九大報告闡述“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再一次強調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新定論。作為基層政府,我們要宣傳貫徹好這一新定論,鼓勵農民和鄉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勁,全力奮戰奔小康,因為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農民是鄉村振興的受益者,所以必須要把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起來。

  二、基層基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定心丸。

  一個時期以來,農村基層黨組織弱化的問題,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夠的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這嚴重影響了農村發展速度,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必須建強農村黨組織,充分發揮其在鄉村振興中的定心丸作用。

  一要抓好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眾雁高飛看頭雁”。村黨組織書記“官職”雖小但責任不輕,一個村有了一名好書記,這個村的各項工作就可以放心了。我們要抓住今年村兩委換屆的有利契機,打開視野、拓寬渠道,從農村致富帶頭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復員退伍軍人和其他鄉賢中,把優秀人才訪出來、用起來,切實把村黨組織書記選好,把村黨組織班子配強。

  二要加強農村黨員隊伍建設。黨員是黨組織的細胞,細胞沒有活力肌體就沒有戰斗力,一定要把黨員隊伍建設好、黨員作用發揮好。把真正符合條件的農村優秀人才吸收到黨內來,不斷發現新生力量,不斷補充新鮮血液,改變目前農村黨員隊伍嚴重老化、嚴重弱化的局面。深入開展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根據黨員的不同情況科學設置崗位,比如年長有威望的可以讓他們擔任法制調解員,年輕力壯有手藝的為他們設置做好事實事、辦公益事業的崗位,讓每位農村無職黨員都有發揮作用的平臺,都有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機會。

  三要健全完善農村基層治理機制。抓好農村基層黨建,既要解決好人的問題,還要解決好用制度管人管權的問題。重點是落實好“三會一課”,做到制度化、經常化,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評議黨員三個關鍵環節。在具體工作中,健全“三項機制”落實黨建責任。即年初目標承諾制。建立支部書記承諾清單,明確年度目標;季度督查談心制。成立黨建工作督查組,每季度對各支部黨建工作完成情況進行檢查,推進緩慢的及時約談支部書記;年末述職評議制。支部書記就抓基層黨建工作進行專項述職,接受民主測評。

  三、產業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點。

  產業即是是農村各項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協調快速發展的生長點,實施鄉村振興必須發展和壯大鄉村產業。我鄉——個村的基礎設施、經濟狀況、產業發展存在較大差異,因此發展鄉村產業必須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不同區域特點選擇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形成優勢互補、各具特色、良性循環的農村產業結構的新格局。

  四、生態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根脈。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按照綠色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各方面建設的全過程。近些年來,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迅猛,鄉村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農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農村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阻礙。為此,需要通過多種途徑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五、能人隊伍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力軍。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要有一批能人引領。首先,要將現有的村兩委成員培養成能人,通過外出考察拓寬眼界、績效考核壓擔子、定任務,實現黨建、經濟互動雙贏。其次,要調動返鄉能人、種植大戶、大學生、退伍軍人等鄉村人才參與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村莊人才,他們身上具有一般農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質和能力,這種品質和能力使他們有可能成為農村有號召力和影響力的人,甚至成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充分發揮他們在鄉村振興中的獨特作用。

  六、文化繁榮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旋律。

  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美麗鄉村的建設,而美麗鄉村建設同樣離不開鄉村文化的繁榮發展。要想繁榮鄉村文化,首先,要不斷完善鄉村文化基礎設施。繼續加大投入,推進鄉文化站、農村文化廣場、農家書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廣播電視戶戶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設。其次,要重塑鄉村社會規范。倫理、道德、村規民約、風俗習慣是鄉村治理的重要載體,也是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手段。

  七、社會穩定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壓艙石。

  穩定是一個國家乃至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前提。沒有穩定,發展就不會穩固,也不會持久。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對農村的惠農政策的不斷加大,各種社會矛盾也日益凸顯出來,農村社會矛盾糾紛直接影響了社會的穩定。

  八、脫貧攻堅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突破口。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句話直指問題的核心。而精準扶貧是解決問題的突破口,能否如期實現全面小康關鍵要看能否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

  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講話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下午好!

  鄉村要振興,產業振興就是根本保證。只有振興鄉村的產業,才能增加鄉村的血液,鄉村的發展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產業振興,一就是要以農業為基礎,確保國家的糧食安全。二就是要加快推進品牌化,整體提升農產品品牌影響力。三就是要注重發展第三產業,做好農旅融合,打造靚麗名片。四就是要發展好集體經濟,增加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只有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才能把群眾重新凝聚起來,打造出一支專業化的職業農民隊伍,以帶動農業提質增效。

  產業振興方面,我鎮積極推進特色種植與特色養殖,發展了獼猴桃、檸檬、臍橙、白芷、小龍蝦、青蛙、黑山羊等特色產業。同時大力發展集體經濟,雙流村利用集體經濟資金,修建了660立方米的凍庫1座,購置了兩臺農機,提供農資統購、農產品統銷,技術培訓,大型農機社會化租賃等服務,目前盈利已突破20萬元。

  鄉村要振興,人才振興就是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鎮先后接收選調生9名,接收大學生村官7名,招聘大學生本土人才13名,回引種養殖專業人才10余名。這些年輕有為的一代,已經開始進入基層機關事業單位與村支兩委班子,一方面給她們交任務、壓擔子,另一方面給她們搭平臺、展能力,讓她們在基層大展身手。

  鄉村要振興,文化振興就是內在靈魂。近年來,廣大鄉村物質上雖然富裕起來了,但精神上卻貧乏了。鄉村振興時應該注重精神文明建設。一就是要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著力營造良好的農村文化氛圍。二就是要培育鄉賢文化,引領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升農民精神風貌。三就是要加強對鄉村文明戶的表彰,樹立榜樣,引導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

  在文化振興方面,我們鎮廣泛開展道德講堂,精心組織開展文明模范評選、最美家庭評選等工作,樹立楊媚、陳彪、丁廷菊等一批道德模范。開展文藝演出進鄉村,組建了吳家鎮草根樂隊,豐富老人生活,多次組織開展愛老敬老志愿活動。

  鄉村要振興,生態振興就是發展基礎。振興鄉村,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底線,決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邊污染邊治理的老路。一就是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生態保護意識。二就是要倡導綠色發展,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就是生態化,追求可持續發展之路。三就是要加強農村環境問題綜合整治,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完善農村地區基本生活設施。

  吳家鎮扎實推進生態振興,全面開展污染源排查、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大力開展農村垃圾治理工作,努力改善農村環境。積極開展創森工作,大力植樹造林,把樹種在老百姓能享受到的地方。

  鄉村要振興,組織振興就是制度保障。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基層黨組織,就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農村基層黨組織強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行不行,直接關系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好不好。要想實現組織振興,一就是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化黨支部在鄉村振興中的領導地位與主導地位。二就是要壯大農村黨員隊伍,為基層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如今,農村黨員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為基層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勢在必行。青年人在文化程度與接受新事物方面存在明顯優勢,農村黨支部在發展黨員時,應盡可能向年紀較輕、文化水平較高的積極分子傾斜,把年輕的優秀人才吸納進黨組織。三就是要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撐,確保基層黨組織工作有力量、辦事有經費、活動有陣地。四就是要關愛好在外務工的流動黨員,充分吸引事業有成的流動黨員回村創業,助推鄉村振興。

  目前我鎮通過郵寄書信,組建微信群的方式來關心流動黨員。在村支兩委換屆時,大膽培養任用年輕村干部,目前,已有多名村官與本土人才進入村支兩委隊伍,她們年富力強,團結一致,逐漸成為鄉村振興的領頭羊。

  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講話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

  實現鄉村振興,保護和保持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是條件。鄉村文化是熟人社會的文化,崇尚鄰里互助、關系和諧、誠實取信,它是鄉村社會得以延續的核心,是農村社會的穩定器。在人們的記憶中,不但有鄉村的青山綠水,更有鄉村社會的睦鄰關系、祭祀活動、鄉風民俗和宗族姻親關系等,這些關系、儀式和活動將鄉村生活的居民凝聚在一起,構成了鄉村社會。這其中不但包含著豐富的物資文化資源,還潛藏著深沉的精神文化資源,它們在穩定農村社會、凝聚百姓民心、維系鄉村和諧方面起側重要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鄉村振興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鄉村文化的振興。

  鄉村文化是鄉村振興的加速器

  鄉村文化包括物資層面和精神層面的內容,就物資層面而言,鄉村的青山綠水,山環水繞,鳥語花香,古老建筑,阡陌農田,既是農民生活的安居之所,也是一種自然生活狀態,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情形。就精神層面而言,鄉村承載著本土文化的豐富內涵和道德氣力,鄉村文化通過當地的民風民俗、風土人情、社交禮儀、傳統衣飾等展現出農民的精神信仰、社會生活、交往方式等具有獨特個性的價值觀念,是農村社會人與人之間相互聯系、進行情感交換的紐帶,具有凝聚人心、集中民智、共謀發展的內在精神動力。

  鄉村文化是農民精神的伊甸園

  鄉村的核心是人,鄉村振興的目的也是為了人,實現鄉村振興,關鍵也在于“人”。鄉村文化賦予農村生活以價值與意義,鄉村社會是由人組成的,同時又超出了個體,是鄉村文化將這些個體連接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只有當農民對自己的故鄉非常眷戀、對生擅長斯的鄉村文化心有所系、魂有所牽,他們才能對鄉村從內心里生發一份酷愛、對鄉村的振興發展有一份擔當。

  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講話稿5

尊敬的各位領導:

  根據會議安排,現就發改委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作表態發言。

  今年以來,我委認真貫徹落實區委、政府鄉村振興工作各項決策部署,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編制完成《甘州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對全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總體設計和階段謀劃;堅持項目帶動戰略,緊緊圍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城鄉結合部棚戶區改造、農業產業化、生態農業等鄉村振興工作重點,實施前進牧業萬頭肉牛養殖小區、天倚生物2萬噸小麥淀粉、高標準農田、平山湖鄉喀爾喀小鎮等鄉村振興項目71項,完成投資22億元;緊盯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機遇,認真研究投資政策,申報爭取鄉村振興類項目30項,資金1.35億元;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簽約東盛融通肉牛養殖、貫黨珍稀菇業恒溫保鮮庫、農業清潔生產示范等項目34項,有力地促進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受全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環保政策趨緊、市場不景氣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尤其是生產經營性投資呈斷崖式下降;二是近年來國家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規模逐年減少,受支持項目的條件提高,給爭取資金帶來一定困難;三是招商引資工作針對性、實效性還需進一步加強。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保證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見效。

  一、抓項目建設,夯實鄉村振興基礎。認真落實鄉村振興規劃,發揮好我委綜合協調職能,整合部門項目資金,緊緊圍繞“一圈七帶”示范工程,科學謀劃布局項目。堅持示范帶動,配合建設局及沿線鄉鎮加快國道227線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示范帶和張肅公路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帶建設,抓好出城口改造、沿線綠化帶建設、明永萬畝戈壁農業示范園、新墩雙塔民宿客棧等項目。尤其是我委牽頭實施的2018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堅決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重點向國道227線和張肅公路沿線村社傾斜,堅持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二、抓資金爭取,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緊盯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機遇和省市十大綠色產業培育發展機遇,加強政策集成研究,圍繞國家省市投資領域和重點,科學謀劃儲備項目,強化匯報銜接溝通,提高捕捉、篩選項目信息的能力。特色小鎮方面重點爭取堿灘屋蘭古鎮、平山湖喀爾喀小鎮、甘浚鎮祁連溫泉小鎮3個特色小鎮項目;十大產業培育方面重點爭取循環農業、生態工業、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數據信息等項目;對已經上報省發改委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二期、棚戶區改造、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高標準農田、黑河甘州段河道治理等64個項目,盯死看牢,力爭更多的項目得到國家和省市資金支持。

  三、抓招商引資,激發鄉村振興活力。緊緊圍繞區委、政府鄉村振興工作部署,結合我區資源優勢和產業特點,進一步創新招商方式、健全招商機制,靠實招商責任,優化招商環境,抓好項目策劃、包裝、推介、服務工作,著力引進一批對鄉村振興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延鏈、補鏈作用明顯的項目,提高招商實效。對已簽約和有合作意向的溫泉特色小鎮、香精香料產業園、食用菌產業園、30噸等生物質燃料加工、愿景農機交易及倉儲物流中心等總投資83億元的13個項目,進一步加快工作節奏,加大工作力度,力爭早日落地建設。持續深入開展PPP合作,做好PPP項目前期費用及引導資金爭取,加快推進平山湖大景區開發、全國綜合養老示范基地、農村污水處理等PPP項目前期工作,盡快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增強鄉村振興活力。

  四、抓超前服務,加快鄉村振興進度。深入推進“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年”活動,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對鄉村振興項目提前介入,持續優化項目審批流程,進行審批環節再精減,審批時限再壓縮。落實好項目服務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從簡、從速加快辦理項目建設各項前期手續,特別是鄉村振興方面的政府投資項目,從可研編制階段就提供指導服務,全面提高項目落地開工速度,推動我區鄉村振興實現新突破。

  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講話稿6

尊敬的各位領導:

  人生三大事——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可見我們中國人有多在乎這三件事。所以大家誤以為:大辦升學宴代表了父母對孩子的“愛”;高額聘禮代表了丈夫對妻子的“愛”;滿桌海鮮野味代表了對朋友的“愛”;這實際是我們對“愛”的誤解,讓“愛”變了味。“歷覽前賢多少事,成由勤儉敗由奢” 這樣做不僅僅是鋪張浪費,也讓你身邊的人背上了“人情債”,可見這是把雙重利劍,

  結婚是大喜事,宴請親朋好友慶賀無可厚非。拿我自己舉例,我與丈夫的婚禮是在老家農村辦的,沒有繁花似錦的婚慶,也沒有復雜的跪拜禮節,我們拒絕鋪張浪費,拒絕攀比婚慶。其實,年輕的夫妻大可以通過旅行結婚、參加集體婚禮等新方式來簡化流程,讓“愛”更加純粹。

  打記事起,從除夕到正月十五,煙花炮竹要放上半個月,特別是吃年夜飯的時候,噪聲讓家人的交流只能靠手語。父親說煙花雖美卻污染大氣,炮竹熱鬧卻又臟又吵,所以我們家過年從來沒有放過一次煙花。近幾年,在家過年,卻幾乎聽不到炮聲,這與國家嚴格控制和老百姓思想認識提高是分不開的。

  每年清明,母親都會帶我回鄉下到外婆墳前放炮燒紙。有一年,對面整個山頭因燒紙引發火災,嚇得我們全都往山下跑。當時對這樣的行為非常不理解,媽媽告訴我,這是習俗。今年,清明節回去,媽媽沒有買炮和紙,只是在埋葬外婆的山上散步,在墳前要我女兒叫“太姥姥”。舅媽則做上幾個外婆生前愛吃的家常菜,一大家子默默地緬懷。舅媽說,現在農村都不售賣煙花炮竹了,到處都在宣傳新思想,久而久之大家也都摒棄了那些陳規陋習。其實想一想,自己也輕松了很多,往年寫冥錢紙包都得寫上一兩天。

  作為一名農村宣傳工作者,我目睹了這幾年的變化,從鋪張浪費到文明新風,用一束鮮花、一條短信、一杯清茶、一句問候來表達賀意、增進感情的生活方式得到了認可。人們用文明風尚表達“愛”,讓鄉風民風變得更美起來!

  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講話稿7

各位領導:

  本次成都鄉村振興調研,看了很多很好的案例,結合我區實際和規劃工作,談一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值得借鑒的經驗

  (一)規劃先行

  鄉村振興作為全新的戰略任務,沒有老路可走,沒有經驗可循,需要結合我區實際“規劃先行”。

  要充分學習國家、省、市各級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這是指導我區編制鄉村振興規劃的重要依據。同時是要加快完善縣域鄉村振興規劃體系“1+6+N”,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鄉村振興規劃體系。

  (二)注重人才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引進懂農業、懂技術、懂市場的專業人才,來支持農村建設和農業發展,同時也要挖掘本地人才資源,不斷強化鄉村基礎教育、就業培訓、培智扶志等,充分發揮農民的創造性,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三)科學振興

  鄉村振興是長期性的任務,要加快推進,要堅持“一個核心多點示范全面振興”的思路,強化核心田家鎮作為全省鄉村振興試點的窗口作用,輻射帶動全區。針對不同區域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結合我區“一片四線兩鎮一基地”建設,分類別推進鄉村振興。

  二、規劃上要做工作

  對于下一步工作,加快《新村建設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融入鄉村振興的要求,為我區鄉村建設提供指導。鎮、村規劃是直接指導鄉村建設的重要依據,要加快全區各鄉鎮總規控規、村莊規劃的編制,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規劃保障。

  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講話稿8

同志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新時代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天,我們召開這次現場會的主要目的是,把精神吃透,把方向找準,把大幕拉開,把戰鼓擂響,用心把鄉村振興這臺大戲唱出氣勢、唱出彩頭!會前,我們看了現場,聽了匯報,大家都感到思想有觸動、心中有想法,有觸動就要動起來,有想法就要干起來。為此,根據與會同志的討論,結合自己的思考,關于實施鄉村戰略,我講幾點意見,供大家在工作中參考。

  一、對中央決策如何看?

  站在新時代的高度,我認為,對鄉村振興這個中央的重大舉措,需要從四個角度來看待、來把握:

  第一,從新時代現代化強國戰略布局來把握。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且排在七個重大戰略第四位,表明鄉村振興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第二,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要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告誡我們:要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村振興戰略正是這些思想的結晶。

  第三,從歷史的發展的眼光對比中來把握。黨的十九大從新時代的出發,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總要求,內涵更豐富、目標更高遠,反映出鄉村振興的新理念、新目標、新舉措、新要求,是一種實踐的升華。

  第四,從緊密聯系我縣三農工作的實踐中來把握。這些年,我縣農村發生了一系列深刻變化,曾經普遍存在的行路難、飲水難、上學難、看病難正成為歷史,城鄉差距在縮小,特色在凸顯,一種“返璞歸真”的理想狀態正在路上,城鄉同等價值已經上演,農業農村正在走向現代化。這說明,鄉村振興對于未來的鄉村,應該是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市民休閑度假的理想樂園。

  二、對“二十字”要求咋理解?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新時代農業農村的發展要求概括凝練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個字,這五個方面環環相扣、各有側重,是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抓手。對這二十字的總要求,我覺得應該從以下五個層次來理解:

  第一,“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核心,也是直接解決農民收入低下、農民棄農進城、城鄉發展失衡問題的關鍵所在。

  第二,“生態宜居”是農民的夢想,更是我們生態建設的重點、綠色發展的基礎。

  第三,“鄉風文明”是農耕文明復興,也是直接解決親情鄉情缺失、熟人社會消失、人與人信任危機問題的重要載體。

  第四,“治理有效”是鄉村社會建設的基石,更是有效解決我們基層組織虛化、基層自治缺失、基層法治失效、基層德治失靈問題的“一劑良方”。

  第五,“生活富裕”是農民的基本向往,也是我們的立黨初心和執政基礎,更是縮小城鄉差距、貧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總體來說,這二十字總要求,體現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執政目標。

  三、對鄉村振興怎么抓?

  前段時間,在全市鄉村振興戰略座談會上,市委領導語重心長地講,鄉村振興戰略沒有老路可走,沒有經驗可循,闖出路子就是特色、就是亮點,就是創新、就是經驗。為此。我們要結合實際,搶先一步抓機遇,快人一招見行動,努力實現“八個找得到”的目標。

  第一,讓產業找得到效益。鄉村要振興,產業是支撐。當前,我縣傳統種養模式沒有得到根本轉變,適度規模經營尚未形成,農業產業鏈條不長,農產品商品化率不高,農業企業存活率低。我們要實現靠山吃山,讓有限的資源產出更大的效益,就要精耕細作,全面開啟“四精”模式。在精準發展上,要緊緊圍繞“4+3+X”特色效益農業體系,精準發展人均1畝高效農業。對產業基礎薄弱的地方,要著眼“培育”,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對產業基礎好的地方,要著眼“培優”,做大做強優勢產業。著力解決“種什么、怎么種”的問題,把“種什么、吃什么”轉變為“吃什么、種什么”,讓單向的“種得好”轉變為雙向“賣得出、賣得好”。在精心管護上,要讓那些不會種地、不想種地的人擺脫土地的束縛,讓想種地、能種地、會種地的人留在土地上,培養出一批新型職業農民;重點要強化技術服務,讓所有農技人員到田間地頭去“辦公”,用良種、良法、良策,讓好品種實現好品質。在精細加工上,要新培育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探索種養與加工兩條線分線運行,以組織化加工對接組織化生產,延伸產業鏈,延長產品鏈。在精品營銷上,要強化品牌建設,提高農產品組織化程度,建立優質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加快發展直營直銷,推動農產品進展會、進超市,推廣“會員制”銷售、農產品網絡營銷,推進產品變商品、商品變精品、精品變極品,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

  第二,讓資本找得到平臺。當前,大量的人口和資金仍然從農村向城鎮單向流動,農村土地大量撂荒,而城市資本因農村土地資源難以流動,導致寶貴的資本大量沉淀,難以進入農村。十九大明確提出,農村土地承包期將再延長30年,這為盤活農村資產和城市資本雙向互動提供了政策支撐,要用好用活這些政策。同時,針對農村閑置資產,要以“兩出兩進”為抓手,讓農民從農村走出來,讓農產品從農村走出來,吸引城市資本進農村,鼓勵城市居民進農村。資本是支撐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要管住規劃、放開市場,守住底線、多元供給,以資源為新郎、資本為新娘,讓“資本下鄉”參與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和現代化發展,參與農產品策劃、包裝、運營,參與鄉村旅游發展,參與美麗村莊建設;要讓“市民下鄉”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刺激農村消費,倒逼農村文明程度提升,通過人員流動、資源互換,釋放出農村發展巨大空間,讓市民下鄉有盼頭、能人回鄉有勁頭、企業興鄉有干頭、農民掙錢有奔頭。

  第三,讓村莊找得到韻味。這些年,我們在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環境治理上得到了極大改善,但對照生態宜居的要求,還有較長的路要走。要推動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打造“我們的村莊”品牌。首要是呵護鄉村環境。要從改廁、改廚、改水、改圈做起,深入開展“清潔家園”行動,完善農村“五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系統,控制農村面源污染,大力實施山地森林化、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蔭化、農田林網化、村鎮園林化等綠化工程,保護好綠水青山和清新清凈的田園風光。重點是完善基礎設施。要以脫貧攻堅為契機,大力推進農村“水電路氣訊房”等建設,“水要戶戶連通,電要穩定貫通,路要條條暢通,訊要高速互通”,對農房加強修繕改造,真正達到“山上蒼松翠滴、村內別墅林立、亭臺樓閣點綴、古風神韻成趣”。關鍵是健全公共服務。深入推進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沉下農村,推動鄉村生活品質和質量的提升,讓農村更像“農村”,實現鄉村高質量發展。

  第四,讓活動找得到場所。如今,廣大農民物質生活富裕后,對美好生活的渴求特別是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來愈強烈,需要“有辦事、有交流、有娛樂、有學習”的場所。要讓辦事有場所,加快推動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進一步拓展功能,發揮功效,讓群眾享受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要讓交流有場所,針對農村老弱病殘群體,探索建設流動幸福院,按行走里程不超過1.5公里標準,建立群眾交流服務站,配套活動室、休息室、親情聯動室、愛心飯堂“三室一堂”,對留守兒童“親情關懷、愛心助長”,讓農村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要讓娛樂有場所,建設一批村級群眾文化娛樂場所,廣泛舉辦群眾性文化活動,豐富群眾文娛生活。要讓學習有場所,現在我們每一個村都有圖書室,要給予足夠的開放時間,倡導讀書、學習,開辦農民講習所,引導農民更新知識和觀念,真正達到“不同的場所,。同樣的認真,一樣的心聲;不同的身份,同樣的關切,一樣的感動”。

  第五,讓群眾找得到組織。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著力抓好基層黨建“政治引領”、基層組織“典型引領”、基層黨員“先鋒引領”和基層治理“創新引領”,讓支部找到道路,讓集體找到思路,讓黨員找到門路,讓群眾找到出路,讓產品找到銷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同時,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成立三大組織,確保群眾在生產生活上遇到困難能第一時間找得到組織。成立村民自治組織,重點解決社會事務有人管的問題。成立集體經濟組織。重點解決集體有收入、群眾有效益、組織說話有人聽的問題。成立新型經營主體。充分發揮有資財、有知識、有道德、有情懷、有威望的能人作用,讓農戶在產業發展上入企入社,重點解決產業發展有人幫的問題。通過1+3的組織體系建設,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專職的人專心做事,讓群眾更有依靠、基層黨組織更有凝聚力。

  第六,讓基層找得到認同。要抓好“四公”,以公開、公正、公平、公信取信于民。公開,要重點抓好公開的廣度和精度;公平,要重點抓好兩委商議、群眾評議、監督委員會審議,做到以公平正己、以公理服人;公正,要重點抓好基層干部教育管理,堅決杜絕優親厚友,讓干部的公道正派成為群眾眼中一道靚麗的風景;公信,要重點抓好公權公用,推行干部下訪、教師家訪、醫生巡訪,把公權力用到群眾心坎上。要抓好“四治”,建設自治、法治、德治、善治的鄉村治理體系。要構建“自治”新格局,探索“功能型黨組織+自治組織、專業機構、社會組織”的治理機制,實現“市場能做的交給市場去做,社會能做的交給社會去做,群眾能做的交給群眾去做”;要培育“法治”新觀念,發揮民警、律師和其他法律服務工作者的作用,引導群眾學法用法,做到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要營造“德治”新風尚,深化“六項專項治理”,提振群眾精神,改變群眾習慣,培育淳樸民風;要圍繞“善治”新目標,力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共同構成鄉村善治格局,讓群眾找得到認同感。

  第七,讓致富找得到門路。要堅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的原則,幫助廣大農村群眾提升致富本領、找到致富門路。門路一:著力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要加強就業培訓,開發公益性崗位,力爭每戶有一個技能人、就業人;就近轉移農民,引導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回鄉創業,吸納農民就近就地轉移就業;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拉動社會需求,有效增加就業崗位,促進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門路二:著力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要引進和改良品種,推動規模化發展,提高質量,增加農業直接效益;加大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種養技能,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培養拳頭品牌,暢通市場,增加農業附加值,形成多次收益。門路三:著力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要以創業促生財,主要抓好提供創業補貼和服務,實現創業增收;要以土地改革促生財,流轉農村土地經營權,實現土地出讓增收;要以農房改造促生財,鼓勵有條件的農民改造農房發展“房東經濟”,實現房租增收;要以股息促生財,發展股份合作社,實現分紅增收;要以余錢促生財,增強農民投資理財觀念,增加資金財產性收入。門路四:著力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要用足農業補貼政策,擴大防災減災穩產增產技術良法補助、種糧大戶補貼試點等農業補貼的受益面;要落實好社會保障制度,推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全覆蓋。

  第八,讓鄉愁找得到歸屬。鄉愁植根于廣闊無垠的田野間,綿延于依山傍水的村莊里,濃縮于祖輩相傳的老屋中。隨著城鎮化建設的加快推進,鄉村的記憶不再清晰,鄉愁的絲線逐漸淡去。既然現在的鄉村是城鎮化建設之后的鄉村,已不同于過去的鄉村,也無法回到過去的鄉村,那么我們要嚴格按照大保護、大傳承、大發展的要求,在振興后的鄉村找到原有鄉村的印跡和味道,而不僅僅是復制和還原。鄉村的回憶就是利用好鄉村特有的優勢,讓美景成為一種追求,讓美德成為一種傳承,讓美味成為一種生活,讓美好成為一種感覺。要塑造生態美景,把農村環境整治作為核心,保護好傳統村落,修復好生態環境,尊重農民主體地位,把農村建設成為家園、花園、果園、樂園,有意識的留有空間,保留傳統農耕文化,讓更多的人能夠融入農村記憶之中。要傳承鄉土美德,把本土的勤勞善良、熱情好客、孝敬老人等傳統美德傳承下來、弘揚開來,實現“德”潤萬家;要深入挖掘本土風土人情、習俗與風情、風尚與道德、民間藝術、觀念信仰等文化資源,進一步傳承鄉村文明,弘揚“忠孝勤儉廉,仁義禮智信”的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讓每個人感受到家鄉的榮譽感和自豪感。要推介鄉間美味,鄉間本味是城市缺少的那份親切,要有意識地收集整理鄉間土菜、農家小吃等食物遺產,恢復傳統工藝做法,給予鄉間小技藝、小加工、小廚房定向扶持,讓鄉間美味回味一生。要留戀鄉村美好,鄉村的記憶是美好的,是每個人的情感寄托,是一個人的感覺。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的美麗鄉村,要喚得起兒時美好的記憶,或是“小橋、流水、人家”,或是村口老樹、村中古泉、村里老屋,或是那些銹跡斑斑的農耕用具,等等,都能觸及到刻骨鄉愁、銘心鄉謠;要喚得起友好和諧的記憶,聽到的仍然是遠親不如近鄰,看到的仍然是家庭其樂融融,感受到的仍然是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

  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系統工程要系統推進,系統思考、系統謀劃、系統實施。要牢牢把握“理念是核心、生態是命脈、產業是基礎、改革是引領、黨政是主導、農民是主體、機制是保障”的思路,彈好鋼琴,下好圍棋。

  一要鎖定目標。鄉村振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一公里”,要堅持問題導向,對照“二十字”總要求和全面小康社會標準,找準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問題、短板、瓶頸、弱項,研究采取切實可行的對策措施,推動村村有新貌、村村有新業、村村有新人,最終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二要統籌規劃。要對全域鄉村進行摸底調查、全面規劃、系統設計,以中心村、空心村、撤并村作為基本單元,劃定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構建重要景點、重要農業點、村鎮居民點空間體系,把規劃落實到每一寸土地上,打造風貌美麗和諧統一的特色村莊。

  三要先行先試。要確定不同類型村,先行先試,點上示范、片上提升、面上推進、線上開發,進而帶動全部鄉村共同振興。要探索規律和方法,注重試點質量,爭取做一個成一個,一步一步向前走,形成可總結、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四是深化改革。要遵循富裕農民必須減少農民這個規律,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村“三變”,開展“兩確權兩到位、兩集中兩轉變”改革,實現群眾下山進城、安居興業與產業上山、生態發展;要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康養等新產業新業態,深化農村金融服務,推進鄉鎮轉職能、轉方式,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與自治組織分離。

  五是激發活力。要善借市場之手,推動政府引導、群眾參加、企業參與、資本跳舞、產業登臺,通過市場運作方式,打造支柱產業,推進規模經營。要善用群眾之智,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把群眾所盼變成我們所為,把群眾所悟變成我們所獲。切實發揮村“兩委”班子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讓鄉村振興戰略,你參與,我參與,大家都參與。

  六是推動融合。鄉村振興要在全域振興的大背景中定位、大格局中行動。要讓農業成為現代產業,讓農村成為美好家園,讓農民成為體面職業,還要立足實際和資源稟賦,發掘、放大、做強各自特色優勢,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產建融合、產城融合、城鄉融合,才能有力支撐和持續推動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央的部署、市委的要求、群眾的期盼,我們要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到我縣廣袤的農村大地上,把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變成轟轟烈烈的生動實踐,用心答好鄉村振興的答卷!

  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講話稿9

尊敬的各位領導: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的呼喚,是發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黨的十九大以來,科學回答了為什么要鄉村振興,怎樣振興鄉村等一系列重要問題,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的遵循,我們要深入學習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吃透精神實質,把握核心的要義,進一步增強推進鄉村振興的責任感、緊迫感。市委黨校吳秀坤教授對全面解讀鄉村振興戰略進行詳細的講解,杜學峰副校長就我市農業產業發展規劃進行了詳細的培訓和解讀;加強對綠色農業發展的基本認識,綠色農業是指將農業生產和環境生態保護協調起來,在促進農業發展,增加農戶收入的同時保護環境,保證農副產品無污染的農業發展類型,市委黨校經濟管理研究室主任教授薛男,對農村改革政策綜合解讀,薛教授的講解非常生動感人,對農村、農業、農民的發展做了認真的講解,對農村的村容村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有了更深的理解,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底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農民是農業農村發展的主體,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要充分遵守廣大農民的意愿,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廣大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把維護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促進廣大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

  通過這次組織培訓,使我了解鄉村振興不是單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的振興,其突出重點是鄉村的全面振興,對此要堅持鄉村全面振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往細里說就是按照要求振興鄉村的二十字方針,即: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如此才能確保鄉村振興沿著正確方向發展。

  以上是我這次培訓的心得體會,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按照振興鄉村的要求,積極工作,帶領全村百姓早日走上致富路。

  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講話稿10

同志們: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鄉村發展,實施鄉村振興,對促進社會協調發展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意義重大。

  13億多中國人中,有著近10億農民,農村成為了中國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農村、農業問題關系“幸福百姓”獲得感的提升,關涉“美麗鄉村”愿景的實現,關乎“鄉土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但隨著社會變革的急劇轉型,三農問題成為了我們心頭難以放下的牽掛。“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鄉村振興已刻不容緩,而只有讓人們愿意回、回得去、留得下,鄉村振興方有希望。

  鄉村振興,我認為農民必須富,讓人們愿意回。鄉村若是“梧桐樹”,便會引來鄉賢游子們這些“金鳳凰”,正所謂“家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鄉村的振興發展的對“城歸”的引力第一要義就植根于農民生活的富足,從產業發展、社會保障、就業創業、社會治安、養老方面成為農民最為關心最為迫切的問題,只有為農民生活奠定堅實的生活保障,方才能調動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積極性;與此同時,農民工返鄉,又能夠不斷促進廣袤鄉鎮百業興旺,以創業促就業、增收入,從而打開了農業現代化、城鎮化乃至新農村建設的新局面,從而又成為了鄉村振興的有力助推器。

  鄉村振興,我認為農村必須美,讓人們回得去。農村是農民的家,每個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夠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改變農村環境,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還農村以“松月夜生涼,風泉滿清聽”的隨意而居是游子們的虔誠向往。而當農藥化肥的使用污染了塊塊土地;當生活垃圾玷污了彎彎清泉;當秸稈焚燒污濁了朗朗晴空,鄉村的土壤、水體、大氣的污染直接影響菜籃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何談夯實返鄉回歸之基?失去了鄉村清新的空氣、干凈的水質、安全的食品,鄉村振興就失去了游子們的青睞,就失去了永續利用的戰略資源,何談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建設才是鄉村振興的依托。

  鄉村振興,我認為農業必須強,讓人們留得下。興業致富是許多人逐夢的源動力,而守業安居則是廣大農業經營者的定心丸。鄉村留得住人才是鄉村持續振興發展的應有之義,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則是讓“城歸”留下創業守業的必由之路。當農業搭上“旅游+”的快車,鄉村旅游便為鄉村提供了“重塑”與“再生”的機會。隨著旅游需求的多元,寧靜致遠,田園丹青的鄉村旅游因其特有的魅力成為人們新的選擇,尤其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經濟邁入新常態、產業結構不斷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下,鄉村旅游將會有更大作為、更大擔當,方能不斷填充著鄉村振興的底色。

  緣木求魚不可取,竭澤而漁不可行。全民期待“美麗鄉村”的今天,用富民之美給村民一個富足的生活條件,用生態之美給游子一個身心休憩的家園,用強業之美給城歸一個勃勃發展的生機,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強業的多贏之路,才會實現鄉村宜居安康的振興之夢。

  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講話稿1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

  大家好!

  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加快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堅定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農業經營體系,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特色農產品供給質量顯著提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基本完成,鄉村治理和鄉風文明建設扎實推進,建成“業興、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麗新村21282個,貧困人口從年底的750萬人下降到2017年底的17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1.5%下降到2.7%,農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長70%以上,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順應了億萬農民的新期盼和農業農村發展新需求,意義重大、影響深遠。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全面部署,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行動綱領。李克強總理作了具體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一定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總抓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高舉鄉村振興旗幟,奮力開創新時代四川“三農”工作新局面。

  一、堅定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切實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和競爭力。突出抓好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等重點任務,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糧食生產重點縣、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建設,到建成全國優質糧油基地、特色農產品供給基地、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依托川酒、川茶、川菜、川藥、川豬等優勢產品打造“川字號”品牌,到創建“三品一標”農產品5600個以上。統籌推進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到年建成全國優勢農產品加工基地、產值突破2萬億元。

  突出發展鄉村新業態,推進農業與鄉村旅游、森林康養、電子商務等多種業態深度融合,打造民俗風情小鎮和特色美麗村莊,到創建新產業新業態示范縣100個以上,建成全國鄉村旅游強省和森林康養大省。突出構建利益聯結機制,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服務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注重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采取合同訂單、股份合作、托管寄養、聯耕聯種等辦法,帶動小農戶特別是貧困群眾就業創業,多渠道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二、堅定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繼續實施扶貧解困、產業提升、舊村改造、環境整治、文化傳承“五大行動”,讓農民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堅持保護傳統村落、改造舊村落和新建聚居點相結合,宜聚則聚、宜散則散,不搞一刀切,不大拆大建。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結合易地扶貧搬遷、土坯房改造,分類推進藏區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烏蒙新村等建設,推廣“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模式,做到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鳥語花香”,到建成幸福美麗新村3.5萬個。注重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持續抓好法律“七進”和基層法治示范創建,深入推進“四好村”創建,辦好農民夜校,開展感恩奮進教育,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積極擴大基層民主,引導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注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突出抓好農村垃圾治理和廁所革命,推行“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城鄉環衛一體化模式,到全面完成農村廁所改造,實現農村垃圾處理率100%。

  三、堅定推進農業農村改革,不斷激發“三農”發展動力活力。繼續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重點深化農業農村改革,促進要素更多流向農業農村,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建立現代農村產權制度,扎實推進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開展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多種方式盤活農村閑置房屋和宅基地。深入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和壯大集體經濟。建立農業農村投入保障體系,總結運用四川在脫貧攻堅中創新設立產業扶持基金、教育扶貧救助基金、衛生扶貧救助基金和扶貧小額信貸分險基金的做法,設立鄉村振興發展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向鄉村。建立財政支農穩定增長機制,健全農村產權抵押融資配套政策和信貸擔保體系。加快形成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用地保障機制,每年將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的一定比例支持鄉村發展。

  建立人才流向鄉村機制,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建立涵蓋生產經營、社會保障、退休養老等保障政策的新型職業農民制度。推行“崗編適度分離”機制,激勵農業科技人員離崗領辦企業、允許兼職兼薪。實施鄉村人才培育聚集工程,打造一支規模宏大、留得住能戰斗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四、堅持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強化鄉村振興組織保障。健全完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堅持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統籌協調的領導體制,堅持由省委常委兼任農工委主任常態化,堅持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研究重大政策,審議重大投入、重大項目、重大工作等職能,強化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牽頭協調、決策參謀、調查研究、推動落實等職能。

  建立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責任制,堅決貫徹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機制,建立并嚴格落實黨政一把手第一責任人制度。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衡量干部實績的重要依據。加強“三農”干部隊伍建設,嚴格按照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要求,在培養、配備、管理、使用上著力,全面提升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做“三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優先選派熟悉“三農”的干部進入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在向全省所有貧困村和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村派駐第一書記基礎上,再向集體經濟薄弱村選派第一書記,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保證。

【鄉村振興現場推進會講話稿】相關文章:

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述職報告03-11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匯報12-21

推進鄉村振興心得體會(精選6篇)10-19

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工作計劃(精選16篇)06-08

鄉村振興講話稿(精選12篇)07-08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心得體會(精選21篇)03-07

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心得體會范文10-19

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總結(通用11篇)08-30

德育工作現場推進會總結07-03

推進移風易俗,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演講稿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