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勞務用工方案
勞務用工,是國家提倡的一種新的用工模式,是與西方的經濟模式相接軌的一種嘗試。這種用工模式,不僅可以使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交納社會保險和工傷事故、勞動爭議處理等方面擺脫繁雜的勞動保障事務負擔,贏得時間,集中精力實現可規避用人單位在勞動保障管理以及勞動爭議等方面的風險和責任。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企業勞務用工方案(精選9篇),歡迎閱讀參考!
企業勞務用工方案1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加強對全縣用人單位,特別是勞務派遣單位的監督管理,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根據省廳〔2012〕183號和市局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情況,決定自2012年5月15日到6月30日期間,在全縣范圍開展規范勞動用工和勞務派遣行為專項行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專項行動的任務和目標
(一)專項行動的任務。
以“勞動合同保權益、工資支付惠民生、規章制度促和諧、誠信守法謀發展”為主題;以維護被派遣勞動者和農民工等特殊群體最迫切需要維護的勞動保障合法權益為宗旨;以勞務派遣單位和部分行業、企業為重點,組織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專項指導服務與執法檢查活動,全面規范用人單位勞動用工和勞務派遣行為,促進我縣勞務派遣領域用工行為健康有序發展。
(二)專項行動的目標。
創新指導服務舉措,提升執法檢查效果,有效遏制不依法訂立勞動合同、拖欠和克扣勞動報酬、超時加班加點、不執行帶薪年休假制度、不參加社會保險等違法行為,特別是勞務派遣領域存在的勞動者同工不同酬和不參加社會保險等侵害合法權益的突出問題,妥善化解勞動關系矛盾糾紛,著力提升用人單位,特別是勞務派遣單位依法用工意識和勞動用工管理水平,促進我縣勞務派遣用工管理秩序明顯好轉,促進誠實守信、勞資和諧的良好氛圍形成。
二、專項行動的對象和內容
(一)專項行動的對象。
本次專項行動的對象是全縣各類用人單位,重點是從事勞務派遣和用工量較大的用人單位,招用農民工較多的建筑、制造、餐飲服務業和其他中小型勞動密集型企業以及個體經濟組織,對勞務派遣單位以及使用勞務派遣人員30人以上或占用工總數比例達30%以上的用工單位要進行全面執法檢查。
(二)專項行動的內容。
本次專項行動的內容是用人單位遵守各項勞動用工、勞務派遣及社會保險法律法規的情況。包括訂立、終止和解除勞動合同情況,支付工資及加班工資、執行最低工資標準情況,遵守工作時間和帶薪年休假規定情況,社會保險登記和申報繳納社會保險費情況,遵守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情況等。
對勞務派遣單位除了檢查上述內容外,還包括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及將協議有關內容告知勞動者情況,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期限情況,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勞動者同工同酬權利情況,以及是否存在利用異地參保、將直接用工轉為勞務派遣用工、自設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大量實習學生以及“假外包、真派遣”等形式規避法律義務情況等。
三、專項行動的方法和步驟
(一)對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開展專項指導服務(5月30日前完成)。
指導服務任務分解:根據2011年勞務派遣摸底調查的數據,確定對全縣10戶使用勞務派遣工的用人單位和2戶勞務派遣單位開展指導服務,將任務指標具體落實到每位監察員。
指導服務重點事項:一是指導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訂立包括派遣崗位、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等內容的勞務派遣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二是指導勞務派遣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特別是載明用工單位、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三是指導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建立內容全面、規范的職工名冊,制定和完善勞動報酬、工時休假、保險福利、勞動紀律等規章制度,保障被派遣勞動者享有組建或參加工會、集體協商以及其他民主管理權利;四是指導勞務派遣單位為被派遣勞動者在用工所在地參加社會保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指導服務工作方式:通過舉辦勞務派遣法律法規培訓班、約談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負責人、審查勞動規章制度和用工管理資料、召開勞資人員和職工座談會、下發勞動保障監察建議書等方式,宣傳勞務派遣法規政策,查找勞務派遣領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引導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主動糾正不規范用工行為。根據指導服務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認真填報《專項行動指導服務情況表》(見附件4)。
(二)對勞務派遣單位等各類用人單位開展專項執法檢查(6月24日前完成)。
執法檢查任務分解:根據2012年3月入庫用人單位數和在崗監察員數,確定本次專項行動對全縣共150戶用人單位(含勞務派遣單位)開展執法檢查,將任務指標具體落實到每位監察員。
執法檢查工作方式:一是按照本次專項行動確定的重點對象,以及去年下半年以來被舉報投訴或立案查處的單位全部列為檢查對象,確保全面完成省廳下達的目標任務。二是受理舉報投訴。積極擴大此次專項行動的社會影響,進一步暢通舉報投訴渠道,為勞動者通過12333、基層平臺窗口和網絡等途徑舉報投訴提供便捷的綠色通道服務。三是進行實地檢查。抽調監察員組織若干執法檢查小組,通過察看工作場所、查閱臺賬資料、詢問勞資管理人員、走訪職工等方式,對用人單位和勞務派遣單位進行實地執法檢查。其中,對存在勞務派遣協作關系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的職工名冊、工資發放、參加社會保險等材料要進行對照檢查和反追倒查。
執法檢查整治措施:對檢查中發現的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不依法參加社會保險、拖欠和克扣工資、嚴重超時加班等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依法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或行政處理;對違法情節嚴重的,依法向社會公布,同時明確專人跟蹤負責,落實整改措施,實施長效監管。切實加大對勞務派遣領域的整治力度,對少數“包工負責人、帶工頭”掛靠勞務派遣單位,層層克扣被派遣勞動者工資,甚至介紹和使用童工的行為,一經發現,要嚴肅查處,并會同工商部門依法予以取締。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認識開展此次專項行動的重要意義,把專項行動作為當前最為重要而緊迫的任務,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組織領導(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名單附后),明確專人負責專項行動工作,積極抽調業務精、素質好、原則性強的骨干人員參與專項行動,全面落實專項行動目標任務,確保專項行動工作有序進行。
(二)強化宣傳指導。將宣傳和指導服務貫穿專項行動的始終,通過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和多種途徑普及勞動法律法規,普及依法維權知識,引導用人單位在謀求企業自身利益和發展的同時,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采取主動上門服務等方式,深入到用人單位和勞務派遣單位,廣泛宣傳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等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特別是對跨地區派遣、勞務派遣人員數量大且勞動合同簽訂率低的勞務派遣單位,找準存在問題、創新指導措施、提升服務效果。通過積極有效的指導服務活動,培育一批規范經營的勞務派遣單位和誠信守法的用工單位,促進勞務派遣市場健康發展,維護被派遣勞動者合法權益。
(三)加大執法力度。對專項行動中發現的各類違法行為要及時立案查處,特別是對涉及人數較多、群眾反映強烈、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案件,及時高效地處理;對上級交辦、媒體報道的各類大案、要案要及時報告查處情況,積極應對各方關注,提升執法辦案的社會效應。充分發揮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的作用,將存在問題的用人單位和勞務派遣單位作為網格管理的重點對象,落實日常監督和長效監管措施。針對部分用工單位將直接用工轉為勞務派遣,勞務派遣單位向用工單位派遣大量實習生頂崗工作、超時加班,以及惡意規避參保義務等突出問題進行依法整治,促進我縣勞務派遣用工管理秩序明顯好轉。
(四)及時匯總分析。對專項行動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匯總,結合專項行動中建立的基礎數據,對工作成效、存在問題、改進措施等進行研究分析并及時上報市支隊。具體上報時間如下:
1.5月20日前,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聯系人、聯系電話報市勞動監察支隊;
2.6月3日前,將專項行動指導服務情況報市勞動監察支隊;
3.6月24日前,將專項行動開展情況的書面總結和匯總數據報市勞動監察支隊。
企業勞務用工方案2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系列會議精神,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積極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立足本縣實際,鼓勵引導我縣富余勞動力尤其是農村貧困勞動力到縣人民政府認定的重點企業(上年度稅收達1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以下簡稱“重點企業”)就業,解決重點企業用工難問題,實現勞動力資源與重點企業用工的合理配置,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二、工作任務
緊緊圍繞縣重點企業用工需求,建立企業用工信息發布機制,讓有就業意愿的勞動者了解我縣的經濟發展形勢和用工需求,引導本縣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加大服務企業招工力度,緩解縣內重點企業對勞動力需求的壓力。各鎮2019年為我縣重點企業招工指導性計劃任務共820人:容州鎮100人;黎村鎮70人;楊梅鎮70人;石頭鎮60人;六王鎮60人;楊村鎮60人;縣底鎮60人;自良鎮50人;石寨鎮50人;松山鎮50人;十里鎮50人;靈山鎮50人;容西鎮30人;浪水鎮30人;羅江鎮30人。要求在2019年7月31日前完成,并列入年度績效考核范圍,績效總分為1分,超額完成或不完成任務數的,加減分不超過1分。
三、工作措施
(一)實施各項公共就業專項活動。繼續突出抓好“春風行動”、高校畢業生招聘會等公共就業專項活動,集中提供服務,為我縣重點企業和富余勞動力搭建良好供需對接平臺,實現就近就業。
(二)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用。容縣競成人力資源公司利用縣鎮村三級公共就業服務遠程視頻平臺、容縣易工信息公司發揮大數據平臺優勢積極為我縣重點企業招聘區內外各類人才。
(三)抓好校企合作,引導本地畢業生就近就業。
1.要在縣內各職業技術學校廣泛宣傳縣重點企業招聘信息,積極引導職業學校畢業生到重點企業就業或頂崗實習。
2.引導我縣重點企業與縣內、玉林市內、廣西區內的各類職業技術學校訂立校企合作協議,引導區內職業技術學校的畢業生到我縣重點企業實習或就業。
(四)建立跨地區勞務協作,引進外來勞務人員。根據區域性外出務工特點,要加強與區內外的縣(市)的勞動保障部門聯系,積極組織區內外勞務輸入工作。
四、激勵措施
(一)各鎮人民政府或中介勞務機構凡是向縣內重點企業新推薦就業的,按就業時間長短對勞動力輸送單位給予不同程度的獎勵。工作滿3個月的按照500元/人標準給予獎勵,工作滿1年的按照1000元/人的標準給予獎勵。由輸送單位提出申請、經縣人社部門審核,報縣人民政府審批,所需資金由縣財政落實。該項激勵措施實施期限為1年。
(二)鼓勵和引導勞動力在縣重點企業就業,用工雙方簽訂勞動合同并實現就業滿1年的,按照1000元/人的標準給予勞動者一次性就業獎勵,其中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獎勵標準提高至1500元/人,所需資金從縣級財政資金列支。
(三)開展在崗職工技能培訓。工業園區企業新招收的五類人員:貧困家庭勞動者(指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城鄉低保家庭、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和特困人員,下同)、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含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下同)、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并與其簽訂12個月以上期限勞動合同或就業協議,在勞動合同或就業協議簽訂之日起12個月內,由企業依托所屬培訓機構或定點培訓機構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的,根據培訓后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情況,對符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關于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桂人社規〔2018〕5號)規定的對企業給予一定的職業培訓補貼。培訓補貼標準不超過就業技能培訓同類職業(工種)補貼標準的'60%。
(四)縣重點企業新開發就業崗位并與新增就業人員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的,按其為新增就業人員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最長不超過2年的相應補貼,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和同級財政預算中列支。
(五)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以及高等學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以下簡稱“學校”)為縣重點企業輸送產業工人,且用工雙方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3個月以上社會保險費的,按700元/人的標準給予輸送單位獎勵,獎勵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和同級財政預算中列支。
(六)學校與廣西企業共同培養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預備技師(技師),除享受國家資助政策外,用工雙方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3個月以上社會保險費的,分別給予學校每人每年補貼0.1萬元、0.2萬元、0.8萬元、1.2萬元。補貼資金從同級財政預算中列支。學校提供培訓獲得的收入,可申請動態調整增加當年績效工資總量。
五、加強監督管理
(一)加大打擊非法用工和非法職業中介違法行為力度。各鎮、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依法整治非法用工行為,打擊各類犯罪行為,切實維護正常勞動用工秩序和廣大勞動者合法權利。
(二)縣人社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用工管理,推行就業實名制度,落實用人單位招用人員登記核查和勞動用工備案制度,強化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隊伍建設,提高執法力度。
(三)縣公安、市場監督、自然資源、應急管理、衛生健康、民政、工會、教育等部門也要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加強制度建設和機構隊伍建設,切實維護農民工、女工和未成年人等的合法權益。
(四)申報獎勵和補貼由縣人社局組織實施。
企業勞務用工方案3
為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保企業用工、穩就業局勢作用,做實做細企業用工保障服務工作,進一步擴大招工引才規模,促進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現決定在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集中利用2022年一年時間,開展企業用工保障服務專項行動,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決策部署,把解決企業缺工問題作為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發展質量的重要內容,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踐活動,堅持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工作方針,著眼當前、放眼長遠,注重發揮有為政府職能和有效市場作用,深入開展企業用工保障服務專項行動,全力搭平臺、提技能、強服務、促匹配、優環境,努力緩解企業缺工問題,助力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二、健全四項機制
(一)健全崗位供需信息摸排機制。
1.建立缺工企業動態監測機制。通過主動上門、電話聯系、集中座談等方式,全面掌握轄區企業缺工情況,深入了解企業缺工原因,摸清企業招工計劃,做到企業缺工規模、缺工類型、技能要求、薪資水平“四清”。建立缺工企業管理臺賬,完善缺工企業動態監控制度,實施分級監測、動態管理。為重點缺工企業配備人社服務專員,一對一協助解決企業缺工問題。
2.建立求職需求動態監測機制。組織鄉鎮街道、村、社區開展摸排登記,加強與當地教育部門、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的畢業生資源共享,發揮安徽公共招聘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作用,動態掌握本地勞動者求職、失業人員登記等信息,建立求職者就業需求清單,并及時與缺工企業用工需求清單匹配。
(二)健全市場招工有效對接機制。
1.完善崗位供需信息發布機制。完善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統計和“一網五點”就業失業動態監測制度,提升數據的典型性、準確性和利用效率。定期發布全省“緊缺”職業排行,更好服務于求職者和用人單位。加強與滬蘇浙等地市場供求信息聯合發布。各市、縣(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網站要統籌開設招工復工服務專區。
2.健全市場化人崗對接機制。組織動員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社會組織等各類主體提供企業用工服務,搭建企業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信息平臺,實現供求信息無縫銜接、精準匹配。
3.健全人力資源共享機制。平衡企業淡旺季用工需求,支持企業開展用工余缺調劑合作,及時匯集發布企業缺工和勞動力富余信息,按需組織專場對接。指導開展共享用工的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保障勞動者在共享用工期間的合法權益。
(三)健全政府用工引導促進機制。
1.建立招工服務領導機制。落實重點企業用工“包保”責任制,原則上,各市、縣(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聯系重點缺工企業不少于1戶,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班子成員每人聯系重點缺工企業不少于2戶,一般干部聯系重點缺工企業不少于3戶。鼓勵各地人社部門牽頭組建招工服務專班、招工小分隊等,為重點招工企業提供個性化用工招工服務。
2.完善多方參與職業指導機制。充分發揮省、市職業指導大師工作室引領、示范和帶動作用,鼓勵職業指導師、大中型企業人力資源經理、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業人員、高校就業指導老師、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有專長的社會人士等創建職業指導工作室,提供公益用工指導和職業指導服務。
3.探索重大項目用工服務聯動機制。地方政府在開展重大項目招商引資時,人社部門要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招用工服務,為保障企業招引創造好的用工環境。
(四)健全用工保障獎懲激勵機制。
1.建立企業招工服務調度機制。適時對專項行動開展情況進行調度,將解決企業用工人數、降低企業缺工率、指導督促企業改善用工環境、培養留住人才等情況列入考核內容,推動任務逐項落實。
2.探索建立招工補貼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統籌各類資金,對幫助用工急缺企業穩定招用工的組織和個人給予適當獎勵。對提供用工服務的各類主體,按規定給予就業創業服務補助。
三、實施五項助企專項行動
(一)開展“春風行動”系列活動。1月25日至3月底,會同相關部門聯合開展以“春風送溫暖就業送真情”為主題的春風行動,因地制宜實施“穩崗留工”“接您回家”“送您上崗”等活動,廣泛動員社會機構、企業和勞動者參與行動,充分利用市場化資源,為有需要的用人單位提供用工服務和政策支持,為求職人員提供就業服務,優先支持重點企業、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連續生產、保障供應。“春風行動”期間,全省分地區、分行業、分專業、分工種策劃舉辦1000場次以上招聘會,幫助重點缺工企業解決急需用工10000人以上。
(二)開展人力資源機構助企行動。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用,各市按照一對多或者多對一的模式,積極組織本地AAA以上等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對接缺工規模較大的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等,提供用工招聘、勞務派遣、人力資源服務外包等服務,多渠道幫助企業解決缺工問題。根據招工數量和效果,按規定給予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一定補貼。
(三)開展跨區域勞務協作和跨省招工行動。加強與人力資源富裕省份勞務協作,按照“點對點、縣對縣、市對市、省對省”要求,簽訂合作協議,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探索建立“滬蘇浙皖結對幫扶市人力資源共享聯盟”,引進發達地區人才,實現高層次人才和人力資源共享。深化皖北、皖江地區勞務對接協作,輸入地要積極與輸出地定期共同舉辦各類招聘會,充分利用遠程招聘、網絡面試等互聯網技術,線上線下結合實現輸入地企業與輸出地求職信息跨區域共享、對接,提升對接工作實效。結合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專場、民營企業招聘月、金秋招聘月等活動,常態化組織有需求的企業組團赴外省高校、人力資源市場等招工,每個市每年不少于10次,并積極做好招聘信息對接、招聘宣傳、活動保障、跟蹤服務等工作。
(四)開展技能培訓助企行動。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或委托培訓機構開展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按規定給予企業培訓補貼,促進職工更加穩定就業。加強校企合作,每個市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技術工人培養對接活動,集中組織技工院校進園區、進企業,共同培養技能人才。鼓勵企業與技工院校、職業院校開展緊缺工種技能人才訂單培養、定向培養、委托培養、短期培訓,并按規定給予補貼,擴大新成長勞動力在我省就業比例。積極組織院校畢業生來皖開展頂崗實習、上崗實踐,階段性幫助重點企業解決用工缺口。支持企業舉辦技工院校,政府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按規定給予院校相應支持。
(五)開展企業用工環境提升行動。綜合運用專家解讀、政策問答、在線訪談、媒體專訪、集中宣講等多種形式,全面宣傳解讀新發展理念、當前經濟形勢、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等。每市每季度至少組織1次人社部門專業人員、人力資源專家進企業,幫助企業應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方法與技術,提高識人選人的精準度、有效性。結合“四送一服”雙千工程,積極協調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完善園區、企業員工住宿、就業、子女就近上學、嬰幼兒托管等配套政策、設施,指導企業不斷改善工作環境,提升企業文化,穩步提高薪資待遇,增進人性化管理和人文關懷,真正做到“待遇留人、環境留人、事業留人、精神凝聚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企業用工保障服務工作,主動向黨委政府匯報,充分發揮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的作用,廣泛爭取有關部門、群團組織、社會機構的支持,協調行動,形成合力。各地要成立企業用工服務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抽調精干人員,及時研究解決遇到的問題。
(二)壓實工作責任。專項行動實行省級統籌、市負總責、縣(市、區)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各市要細化行動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鏈,推動問題清單化、舉措精準化、責任明晰化,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三)拓展服務渠道。要運用網站、微信、微博、送崗上門等多種途徑,采用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發布各類企業需求信息。充分發揮安徽公共招聘網、人社公眾號、各類招聘會以及社會招聘中介作用,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人力資源供需有效對接。要發揮好市場靈敏度高、專業性強的優勢,采取獎補激勵等方式,推動市場化、社會化解決用工難題。
(四)加強宣傳引導。把宣傳工作貫穿專項行動全過程,堅持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并舉,線上與線下結合,暢通宣傳渠道,提高宣傳層次。要大力宣傳專項行動的積極成效,深入挖掘各地用工服務保障的經驗做法。要密切關注輿情,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回應、及時解決,為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專項行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企業勞務用工方案4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增強服務企業發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著力為重點企業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常態化的用工服務,現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總體目標
以“服務企業、破解難題、促進發展”為目標,以“建立一項制度,開展八大活動”為抓手,積極應對當前企業招工難、供需結構矛盾凸出等問題,進一步做好重點企業用工服務工作,搭建人力資源供需對接平臺,為勞動者求職就業和用人單位招聘用工提供針對性服務,有效緩解結構性用工矛盾,促進全市企業用工形勢總體穩定。
二、工作任務
(一)建立企業聯系制度,提供跟蹤服務。建立企業聯系制度,暢通政府部門與企業交流、互動的渠道。圍繞我市十大產業、重點建設項目和其他涉及重要國民生計的相關企業,分別確定市級、市(縣)區級重點企業清單,按年度進行滾動管理,市級建立不少于20家的重點企業服務清單,由市人力資源市場牽頭落實,各市(縣)區建立不少于40家的重點企業服務清單,各市(縣)區于1月底前上報。實行專人聯絡服務制度,每家重點企業安排1-2名人社專員定點聯系,提供政策咨詢、用工指導、崗位推介等針對性跟蹤服務。建立企業聯系臺賬,做好訴求受理、走訪企業和事項處置等相關活動記錄。【市就管中心、市局就業促進處、市人力資源市場,各市(縣)區人社局、經開區社會事業局】
(二)開展用工調查監測,摸清企業需求。全面落實企業用工監測制度,動態掌握企業用工需求。春節前后開展兩期企業春季用工需求調查,監測企業春季用工需求、節后返崗和招聘滿足情況。定期監測企業用工變化趨勢,針對關鍵時點、緊急情況和特殊案例及時做出有效反應。與橫向部門密切溝通,重點關注我市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用工需求和用工特點。適時開展技能人才需求專項調查,摸清企業技能人才需求情況,了解企業引進及穩定藍領技術工人的政策需求和服務訴求。【市就管中心,各市(縣)區人社局、經開區社會事業局】
(三)開展惠企政策宣傳,推進政策落地。各級人社部門成立政策宣講團,不定期進園區、進企業、進校園開展政策宣講。定期梳理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勞動關系等政策,形成我市《人社惠企政策清單》,印制成冊。加大惠企政策宣傳解讀力度,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媒體、各級人社公共服務平臺、走訪企業等渠道,結合人社志愿者活動,廣泛開展人社惠企用工政策服務宣傳活動。促進各項惠企政策落地,協助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做好政策申報工作,抓好政策兌現,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市就管中心、市局就業促進處、市局勞動關系處,各市(縣)區人社局、經開區社會事業局】
(四)開展專場招聘,促進供求對接。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招聘系列活動。以“春風行動” “民營企業招聘周” “金秋招聘月”等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為載體,組織開展行業輪動、企業輪換的動態專場求職招聘活動,暢通供需對接通道,促進供求雙方高效匹配。充分利用人社官網、公共招聘網站等平臺,設立重點企業招聘專區,優先發布重點企業崗位信息,推行視頻招聘、遠程面試等“云”招聘活動。加強對用人單位招聘用人全程指導,開辟人才招聘綠色通道,協助重點企業引進各類急需緊缺的技能人才。各級人力資源市場開展常態化招聘服務,每月開展不少于1次專場招聘活動,多樣化、多渠道著力為重點企業和求職者搭建供需平臺。【市就管中心、市人力資源市場,各市(縣)區人社局、經開區社會事業局】
(五)開展校企對接,搭建合作平臺。豐富校企對接活動內容,多措并舉滿足企業用工需求。集中組織開展“樂業無錫”校企對接活動,邀請各地職業院校,線上線下與我市企業開展對接,定期組織企業赴院校對接,組織院校赴企業參觀。開展“實訓+就業”服務活動,借助技職院校和企業各自優勢,進一步深化校企間“就業見習”“訂單培養”“頂崗實習”等合作,全年組織1000名外地學生來錫參加實訓。組織開展“樂業無錫”技能學子無錫行活動,邀請各地技職院校應屆生來錫參觀走訪我市重點企業,推介相關優惠政策,直觀感受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人文歷史情況,吸引技能學子來錫就業創業。【市就管中心、市高訓中心,各市(縣)區人社局、經開區社會事業局】
(六)開展勞務協作,拓寬用工渠道。組織開展常態化勞務協作活動,深化勞務協作內涵。以“樂業無錫,合作共贏”為主題,組織重點企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集中開展赴外勞務合作、招聘等對接活動。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機構作用,積極探索通過為勞務輸出地人力資源機構“授牌”、引導我市誠信人力資源機構外埠建站等方式,引導外埠人力資源機構更好地服務我市重點企業用工。完善信息異地發布機制,通過勞務輸出地異地發布我市招聘需求信息,吸引當地勞務人員來錫就業。鞏固拓展勞務合作基地,進一步梳理與勞務輸出地達成的合作內容,形成勞務合作內容清單,保持常態化的溝通聯絡,不斷擴展市、市(縣)區兩個層級勞務合作深度。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做好“點對點”運輸服務。全年組織赴外勞務合作洽談不少于4次,通過合作引進各類技能人才不少于500人。【市就管中心,各市(縣)區人社局、經開區社會事業局】
(七)開展職業培訓,提升技能水平。深入開展各類職業培訓,突出職業技能提升工作重點。發揮政策支持作用,支持重點企業開展適應崗位需求和發展需要的培訓,廣泛組織崗前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以工代訓、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提高職工綜合素質和技術能力。支持市應急管理、市場監管、住建、交通、衛健、工信、郵政等部門開展職業培訓,納入補貼性培訓范圍。開展新產業新職業技能培訓,圍繞物聯網、集成電路等先進制造業,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等開展項目制培訓。組織技能大師、名師進企業進校園活動,弘揚工匠精神。加快推進三年十萬青年見習計劃,提升就業見習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青年就業能力。【市局職業能力建設處、市高訓中心、市就管中心、市職鑒中心,各市(縣)區人社局、經開區社會事業局】
(八)開展共享用工,統籌資源配置。建立完善我市企業“互聯網+共享用工”服務信息平臺,充分發揮人社公共招聘網站功能作用。將企業共享用工供求信息納入公共就業服務范圍,通過線上線下免費為企業在共享用工服務平臺上登記缺工和勞動者富余信息。主動服務共享用工登記企業,定期組織專場招聘會,安排供需企業見面洽談,指導幫助對接共享用工事宜,免費提供勞動用工法律政策咨詢服務,努力促成企業間實現共享用工。【市局勞動關系處、市就管中心、市人力資源市場,各市(縣)區人社局、經開區社會事業局】
(九)開展用工市場整頓,凈化市場環境。組織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聯合公安、市場監督等部門開展整治打擊職業介紹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加大整治各類擾亂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力度,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加強重點企業勞動用工指導,為重點企業提供用工政策咨詢、勞動合同示范文本等服務。指導重點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溝通協商機制,積極發揮基層調解組織的作用,引導重點企業與職工通過集體協商平衡雙方利益關系。注重防范重大勞動關系風險,加強對生產規模大、員工數量多的重點企業用工監測,對帶有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對重大勞動關系風險隱患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對擬裁員的重點企業,可派出專門工作組,指導企業依法依規裁員,并做好被裁減人員的后續幫扶工作。【市局勞動關系處、市局信訪處、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各市(縣)區人社局、經開區社會事業局】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服務意識。做好重點企業用工服務工作,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當前經濟工作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六穩”“六保”工作的具體行動。各級人社部門要進一步強化大局觀念,提高服務意識,充分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把各項工作抓緊抓細,突出重點精準發力,有的放矢開展好2021年重點企業用工服務工作。各市(縣)區要精心部署,統籌安排,結合實際制定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
(二)積極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各級人社部門要積極廣泛宣傳各類服務企業的創新舉措、工作中涌現的先進典型,鼓勵企業踴躍參與,擴大活動影響力,營造、展示我市服務企業用工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三)加強工作調度,做好經驗總結。各市(縣)區要加強對企業用工服務工作的統籌調度和密切跟蹤,確保各項工作更加有力有序有效。要認真總結經驗,著力補齊短板,及時發現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采取切實可行舉措,為服務企業用工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人社力量。
企業勞務用工方案5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穩中求進攻堅年”決策部署,全力打好“穩就業保民生攻堅戰”,壯大產業工人隊伍,支持企業用工,促進宜州區工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穩就業保民生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印發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支持企業用工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桂穩就業保民生指辦發〔2022〕5號)、《廣西壯族自治區“穩就業保民生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關于開展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支持企業用工專項行動試點工作的通知》(桂穩就業保民生指辦發〔2022〕6號)精神,宜州區作為開展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支持企業用工專項行動示范縣試點,為確保專項行動有效開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行、企業主體、以人為本的原則,以促進產業工人發展制改革、提升產業工人職業素質、保障工人基本權益為重點,著力改革不適應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要求的體制機制,充分調動企業和廣大工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建設一支適合宜州區發展需求的高質量產業工人隊伍,促進宜州區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目標任務
圍繞“建設循環經濟強區,打造宜居旅游名城”的發展戰略,依托宜州區豐富的自然、農業、人文等產業資源和較好的工業基礎,全面落實上級各項措施,著力打造“桑蠶繭絲綢、甘蔗綜合利用、生物質化工”三大循環經濟產業鏈,探索完善支持產業企業就業、培訓等用工服務的有效途徑、體制機制、政策舉措,推動就業、培訓、社保等惠企政策落地,切實做好產業工人培養和企業用工服務工作,緩解宜州區產業工人短缺、企業招工難問題,努力培養造就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
二、實施階段
2022年3月—2022年8月,分三個階段實施:
(一)宣傳發動階段(2022年3月1日—3月20日)。成立領導小組,制定方案、摸底調查、召開動員會、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二)組織實施階段(2022年3月21日—8月15日)。完成方案的各項重點工作。
(三)總結驗收階段(2022年8月16日—8月31日)。總結示范縣試點建設經驗,評選一批優秀產業工人,形成典型材料。
三、重點工作
(一)全面摸清底數。一是統籌各部門資源,全面摸清宜州區產業特別是“桑蠶繭絲綢、甘蔗綜合利用、生物質化工”三大循環經濟產業鏈產業工人底數和企業用工情況,準確掌握產業工人總量、技能人才結構、企業當期生產缺工、擴大產能后預計缺工、企業職業技能培訓需求等情況,其中:區人社局負責區內勞務服務企業;宜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工業園區內企業;區工信和商務局負責工業園區外及電商、信息等企業;區農業農村局負責農業企業;區住建局負責建筑行業企業;區交通運輸局負責運輸和物流企業;區林業局負責木材加工企業;區文廣體旅局負責服務行業企業;區桑蠶循環經濟發展中心負責桑蠶企業;確保底數精準、需求精準。二是建立企業用工臺賬。梳理調查摸底情況,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臺賬。三是及時研判,精準施策。定期收集新情況,及時更新臺賬。充分運用臺賬數據,分析、研判宜州區企業用工形勢,有針對性地提出專項行動具體工作措施。
(二)全面宣傳發動。一是利用線上線下渠道多形式、全覆蓋向勞動者推送就業政策和宜州區企業用工需求信息,推動信息進校園、進社區、進村屯,并向企業推送勞動力資源信息和求職需求。二是有效融合宜州劉三姐山歌文化,充分運用各類媒體,開設“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專欄,宣傳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政策和基層探索,引導企業和職工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指引廣大農村富余勞動力和產業工人潛力軍積極融入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行動中,選樹一批可比可學的改革典型,及時總結和推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三是深入開展“中國夢·勞動美·幸福路”等各類宣傳活動,營造崇尚勞動、重視技能、關愛工匠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全面推進專項行動工作
1.實施育才工程,壯大產業工人隊伍。一是企業自主育才。充分發揮企業培訓主體作用,支持企業開展崗前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轉崗能力培訓等多種形式技能培訓。鼓勵名師帶高徒,全面推廣新型學徒制培訓。推動企業建立健全職工培訓制度,完善企業終身職業教育培訓措施。支持企業設立技師工作站和技能大師工作室,支持產業集群龍頭企業、領軍企業等成立職工培訓中心。二是試點帶動育才。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鼓勵重點企業“人人持證”。到2022年11月底,推薦1—2家重點企業申報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三是校企合作育才。借浙江大學對口支援河池學院項目之機,依托專家教授矩陣開展“傳幫帶”,培訓桑蠶產業技術人才;依托“宜州—南開大學實踐基地”和青年人才實踐基地,引導南開、中山大學等高校師生到桑蠶生產基地、繭絲綢企業調研實踐,獻智宜州;依托河池學院、河池市技工學校、宜州區職業教育中心等本地院校的資源優勢,支持與企業共建人才培養聯盟,在人才培訓方案制定、專業建設、課程開發、考核評價等人才培養全過程開展緊密合作,根據企業需求,開展專業精準培訓。四是產學研融合育才。以國家東桑西移工程蠶桑資源綜合利用創新中心、河池市繭絲產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平臺,加強與國家蠶桑技術體系團隊、廣西蠶業技術推廣站等合作,引進繭絲綢檢測中心、河池學院重點實驗室、桑蠶繭絲綢專家工作站等科研服務機構,與宜州專家團隊共同開展技術攻堅和合作經營。五是品牌引領育才。強化勞務品牌意識,以宜州區現有的自治區級“擋車工”勞務品牌為引領,建立健全勞務品牌培育機制和支持體系,培育一批勞務品牌龍頭企業,推動企業發展壯大。六是崗位練兵、競賽育才。鼓勵集群內行業、企業廣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活動,推動各產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工人技能水平提升。
2.優化就業服務,保障企業用工需求。一是優化公共就業服務載體。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民營企業招聘月”“金秋招聘月”“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殘疾人就業幫扶活動”“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活動”“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行動”“就業幫扶行動周”“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和“重點企業專場招聘會”“脫貧勞動力專場招聘會”“零工市場專場招聘會”等活動,探索和建立健全“10+3+N”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體系。二是優化公共就業平臺。創新“互聯網+招工”服務方式,通過直播帶崗、提升村級就業社保平臺及其他各類媒體,密集發布宜州區企業用工和勞動者求職信息,促進技能人才市場資源有效配置,豐富公共就業服務方式,實現線上線下服務深度融合。三是優化重點企業用工支持。健全重點企業用工常態化服務機制,探索推行“就業管家”服務企業模式,建立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制定重點企業清單和產業工人培養和支持用工方案措施,實行“一企一策”,優先保障重點行業、重點產業、重點園區企業用工,助推宜州區鄉村振興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3.統籌區內外資源,建立勞務協作機制。一是統籌宜州區產業用工需求和勞動力資源,搭建企業之間勞務協作平臺,建立企業勞務協作機制,推動用工信息共享。二是抓好產業工人隊伍日常跟蹤服務,促進勞動力在區內有序轉移就業。三是結合宜州區實際,建立縣際勞務協作平臺,統籌推進企業協調發展。探索與周邊縣區建立勞務協作關系,為本地企業輸入產業工人。
4.落實惠企政策,支持企業用工。一是將符合條件的產業企業設立為宜州區就業見習基地,支持企業搭建產業工人實踐鍛煉和培養平臺,引導企業用好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扶持政策,提高高校畢業生在產業工人中的比例,優化企業產業結構。二是在《宜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宜州市促進絲綢產業加快發展的扶持獎勵辦法的通知》(宜政發〔2013〕14號)、《河池市宜州區人民政府辦公關于印發宜州區重點產業招商引資扶持辦法的通知》(宜政辦發〔2019〕76號)的基礎上,配套優惠扶持政策,健全激勵機制。三是堅持“技高者多得、多勞者多得、績優者多得”的原則,引導企業建立基于崗位價值、能力素質、業績貢獻的工資分配機制,鼓勵憑技能創造財富、增加收入。四是探索出臺落實技能人才落戶、住房、就醫、子女入學、崗位聘任、參與職稱評審、學習進修等方面政策。五是鼓勵企業對聘用的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比照相應層級技術人員確定待遇,鼓勵企業設立技能專家、首席技師、特級技師等崗位。六是落實就業補貼等政策。強化惠企政策統一匯聚,常態化開展更新發布獎補政策及快速兌付等工作,結合實際落實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全力支持市場主體穩定崗位。落實企業新增崗位社會保險補貼、吸納重點群體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帶動就業補貼、技能培訓補貼政策,降低企業用工成本,支持企業用工。七是評選一批優秀產業工人,充分調動企業和廣大工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宜州區產業高質量發展。
5.完善配套設施,優化用工留工環境。一是要進一步完善產業園區、企業集中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交通服務,完善配套幼兒園、中小學校建設,解決產業工人出行、子女就近入學問題,完善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圈配套設施建設,滿足產業工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是指導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鼓勵企業針對產業工人薪酬待遇開展集體協商,適當提高產業工人薪酬待遇。三是支持和引導企業改善職工住宿、伙食等條件,有條件的企業應設置文體活動設施,增強企業吸引力,促進用工留工。四是強化勞動者勞動權益維護。探索建立企業內部勞動爭議預防調解網格化工作機制,推廣“勞動維權+就業幫扶”工作模式,延伸就業服務鏈條;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健全監控預警平臺,完善電子勞動合同系統。狠抓根治欠薪工作,暢通信訪、投訴受理渠道,提升辦理效率;不斷強化勞動者勞動權益維護力度,優化用工留工環境。
四、職責分工
本次專項行動由區人民政府統籌協調,建立部門協同、政企協同、上下協同、試點協同的機制,形成推進的整體合力。建立相應的工作協調機制,負責制定推進專項行動工作的政策措施、協調重大問題、監督檢查工作落實。加強政策理論研究,以問題為導向,集中優勢力量進行重點攻關。
區政府辦(高校辦):負責對接高校,統籌優化培訓師資隊伍,構建產學研平臺。
區人社局:負責維護勞動者勞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負責匯總各行業主管部門上報的企業基本情況表,建立臺賬;負責做好企業用工信息和就業政策的宣傳;負責對接高校、職業院校及培訓機構,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負責統籌規劃各類企業職業技能競賽;負責做好各類專場招聘會。
區財政局:主要負責保障專項行動的資金,規范資金使用及管理,落實各項補貼政策。
區工信和商務局:負責研究出臺支持企業發展激勵政策;協助區人社局、總工會開展企業職業技能競賽;做好園區外企業所屬行業企業產業工人底數和用工情況的摸底調查,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臺賬。明確專人負責,每月5日前收集數據、更新臺賬并報送區人社局。
區發改局:負責產業工人培訓基地、企業集中區基礎設施等項目的立項審批工作,會同責任單位爭取上級各項補助資金。
區住建局:負責利用部門政策重點推進和改善產業工人住房問題;負責做好所屬行業企業產業工人底數和用工情況的摸底調查,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臺賬。明確專人負責,每月5日前收集數據、更新臺賬并報送區人社局。
區交通運輸局:負責利用部門政策重點優化公共交通服務,解決產業工人出行問題;負責做好所屬行業企業產業工人底數和用工情況的摸底調查,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臺賬。明確專人負責,每月5日前收集數據、更新臺賬并報送區人社局。
區文廣體旅局:負責加強園區體育、文娛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負責做好所屬行業企業產業工人底數和用工情況的摸底調查,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臺賬。明確專人負責,每月5日前收集數據、更新臺賬并報送區人社局。
區農業農村局:負責做好所屬行業企業產業工人底數和用工情況的摸底調查,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臺賬。明確專人負責,每月5日前收集數據、更新臺賬并報送區人社局。
區林業局:負責做好所屬行業企業產業工人底數和用工情況的摸底調查,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臺賬。明確專人負責,每月5日前收集數據、更新臺賬并報送區人社局。
區教育局:負責完善配套幼兒園、中小學建設,解決外來務工產業工人子女入學、就近入學問題,進入校園做好企業用工信息和就業政策的宣傳。
區市場監管局:負責配合區人社局做好用工環境治理和整治,以及提供在宜州區注冊的企業臺賬,確保專項行動有序推進。
區衛生健康局:負責完善園區醫療衛生配套設施建設。
區司法局:負責做好維護勞動者勞動權益相關工作。
區投資促進局:負責重點產業、重大項目的招商引資,為勞動者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宜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優化園區用工留工環境,研究出臺支持企業發展激勵政策;做好園區內企業產業工人底數和用工情況的摸底調查,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臺賬。明確專人負責,每月5日前收集數據、更新臺賬并報送區人社局。
區桑蠶循環經濟發展中心:負責所屬行業企業產業工人底數和用工情況的摸底調查,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臺賬。明確專人負責,每月5日前收集數據、更新臺賬并上報區人社局。
區融媒體中心:負責做好企業用工信息和就業政策的宣傳。開設“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專欄,宣傳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政策和基層探索,選樹一批可比可學的改革典型,及時總結和推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
區總工會:負責督促指導企業健全工會組織,維護勞動者勞動權益;負責統籌規劃各類企業職業技能競賽。
區工商聯:負責做好企業用工信息和就業政策的宣傳。
區稅務局:負責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緩解企業資金壓力,支持企業用工。
各鄉鎮人民政府:充分利用村級就業社保平臺、宣傳欄和顯示屏,做好企業用工信息發布和就業政策的宣傳;組織剩余勞動力參加各類專場招聘會;明確專人負責,每月5日前收集勞動力就業需求數據、更新臺賬并報送區人社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宜州區開展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支持企業用工專項行動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著力構建“橫向統籌協調、縱向層層落實”工作機制,全力推進專項行動各項工作有序有效開展,成員名單如下:
(名單見附件)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人社局,承擔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韋力華兼任,辦公室副主任由黃彬兼任,辦公室成員從領導小組各相關成員單位抽調人員組成,聯絡員:甘露珠,聯系電話:3188027。領導小組會議由組長召集,也可委托常務副組長或副組長召集。根據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原則上每月至少召開一次全體會議,研究討論相關工作事項。
(二)加強調度指導。加強工作調度,加強信息溝通與工作聯系,對標工作任務,每月報送工作進度,每季度報送階段情況,做好相關材料收集,建立專項行動工作臺賬。
(三)完善政策配套。在全面梳理國家、自治區、河池市和宜州區的各項優惠政策基礎上,加大與自治區、河池市對接,結合實際研究就業、培訓等配套支持政策,加大對專項行動的支持力度,不斷細化完善相關措施和工作制度,對遇到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
(四)強化督查考核。把專項行動工作列為區政府重點督查事項,對相關單位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對落實不到位、推進不力的要通報批評、嚴肅問責、限期整改。
(五)加強資金保障。加大地方財政經費投入,積極籌措加強產業工作隊伍建設支持企業用工專項行動經費。制定資金使用和監督方案,統籌安排、規范使用自治區支持資金和地方財政投入資金。
(六)加強總結推廣。要定期開展階段性總結,及時將行之有效的專項行動實踐經驗上升為制度成果,充分利用相關媒體和傳播平臺宣傳試點工作取得的亮點成效、經驗做法、典型案例等,積極營造支持試點工作的良好輿論氛圍。
企業勞務用工方案6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加快新常態下我縣工業經濟轉型發展,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思路,全力以赴破解企業用工難問題,實現我縣人力資源市場供需平衡。
二、工作要點
以開展2018年企業用工服務系列活動為重要載體,多形式、多渠道開展勞動用工招聘活動;積極引導和督促廣大企業落實社會責任,提升勞動用工管理水平;依托中介組織建立多個勞務輸入合作點,切實解決招工難問題。
三、工作措施
㈠進一步做好企業用工服務
1.加強用工服務信息平臺建設。及時收集、發布用工信息、求職推薦等招工、引工、用工調劑措施;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我縣企業用工需求信息,每周更新一次,免費為企業和求職者服務;在全縣各鄉鎮的勞動保障服務平臺、城區各社區服務平臺及府前廣場、長泰公寓門口的招工宣傳欄上發布企業用工信息,將富余勞動力引導到企業就業;著手建立我縣人力資源市場,形成常態化用工交流平臺。
充分擴大我縣企業與全國各省、市、縣的相關用工信息交流,讓企業與597網、智聯招聘、58同城等各類招聘網站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吸引外圍人才到我縣就業。
2.加強對外勞務協作關系。深入開展以“企業招工、政府幫忙”為主題的企業用工服務系列活動,引導企業用足本地工,引進和留住外來務工人員。人社部門牽頭帶領我縣企業到云南、貴州、湖南、江西、河南、安徽以及省內各勞務輸出重點地區招工。同時,通過當地人社部門將企業的用工信息發布到各鄉(鎮、街道)保障所的信息平臺上,爭取拓展5至10個勞務合作縣,力爭新引進一批外來務工人員。
3.開展各類專場招聘會。組織有特色的招聘活動,有針對性地幫助進城求職的農村勞動者盡快實現就業。組織開展大型企業用工招聘、園區企業專場招聘、大中專畢業生專場招聘等各類招聘會;在洋坊新村、西山市場、金沙市場等周邊農民工聚集點或各超市、汽車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開展企業招聘活動;帶領缺工企業到本縣人口大鎮及周邊縣的鄉鎮,利用趕集日開展招聘活動;每年的第二季度組織企業參加周邊縣市各中專院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如永安、尤溪、大田等職業學校),第四季度組織企業參加周邊縣市大專院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如三明醫學科技職業學院、永安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三明學院等),幫助企業招聘技術人才。
4.建立校企合作機制。幫助企業與三明職教園、三明農校等當地職業院校進行深度合作,推廣“二元制”辦班教學活動,建立“產學研融合一體”的校企合作新模式。開展定向、訂單式職業技能培訓,充分利用沙縣境內三所職業院校的教學優勢,提升職工技能素質。
5.大力培育技能型人才。積極開展“送培訓進企業”活動,收集企業緊缺技術人才信息,縣直各有關部門開展重點企業緊缺技術工種的技能培訓。鼓勵重點行業企業設立“技能大師工作室”,做好技術技能的傳、幫、帶培養,建立各類產業基地培訓中心。加強企業員工技能提升培訓,抓好行業、企業高技能人才評價認定和社會化考評。依托我縣職業院校,組織開展優秀高技能人才評選活動,大力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專業技術人才,做實校企合作工作。
㈡進一步完善勞動力引進激勵機制
1.加強勞動力引進激勵政策。對為我縣企業新引進勞動力并與企業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穩定就業滿三個月以上且辦理社會保險的各類大中專院校、職業中介機構、培訓機構等,可向縣人事人才中心申請一次性獎勵200元/人(引工前需向縣人事人才中心報備);引導用工企業也給予500元/人以上的一次性獎。同時,鼓勵企業建立內部引工獎勵機制,對引工到本企業就業的員工給予一定的獎勵,形成良性以工引工機制。(大中專院校是指經國家教育、人社部門主管的各類合法機構;職業中介機構是指具有合法資質并經市人社部門批準的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培訓機構是指經市人社部門許可并認定的定點培訓機構。)
2.全面落實社保補貼政策。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企業(單位),以及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企業(單位),按其為就業困難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給予補貼(不包括就業困難人員個人應繳納的部分)。
3.推行技能培訓補貼政策。對企業新錄用的五類人員,與企業簽訂一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于簽訂勞動合同之日起一年內參加由企業依托所屬培訓機構或政府認定的培訓機構開展崗位技能培訓的,在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后給予職工個人一定標準的職業培訓補貼。
㈢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
1.加大外來務工人員居住集中地段的基礎設施投入。進一步改善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通信和商業服務等配套設施。根據工業園區的發展需要,適時增加、延長各工業園區公共交通線路,為各工業園區企業職工提供交通便利。
2.積極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公共租賃住房。加大公共租賃住房建設力度,鼓勵各類企業和其他機構投資建設和運營工業租賃住房,將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納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范圍。
㈣進一步解決好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問題
對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可在暫住地就近入學,免借讀費并在接受教育、參加團隊組織、評優評先、參與文體活動及實行獎勵等方面與當地學生享受同等待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讀各類中等職業學校和技術學校,在享受國家助學金、免學費政策等方面與本縣學生享有同樣待遇。
㈤進一步規范企業誠信用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人社部門要加強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宣傳及指導企業規范用工,督促企業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按規定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深入開展“企業誠信用工承諾”活動,建立企業誠信用工“紅黑榜”。人社部門和工會組織要引導企業加強文化建設,引導企業改善員工生產、生活環境,完善員工生活、娛樂設施,提升職工生活后勤保障水平,實現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縣有關部門應積極推進產業結構升級,鼓勵企業采用先進技術、工藝和設備,提升企業生產過程自動化、裝備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引導勞動密集型企業通過技術進步降低對勞動力的過度依賴。對工業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裝備等產品和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的項目給予重點扶持,及時將鼓勵政策推送到企業。企業應根據市場經濟發展、行業特點、技術要求、工作強度等情況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適當提高員工福利待遇,提高企業自身競爭力,穩定現有的職工隊伍,使引進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形成良性發展。
四、工作要求
㈠加強組織領導
為更好落實企業用工服務工作,成立用工服務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負責專項行動的領導協調、組織實施。各鄉(鎮、街道)、園區應高度重視,指定專門人員負責此項工作,以便及時對接;有關單位要將用工服務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召開專題工作會議,研究、解決用工問題,在各司其職基礎上,加強相互間的密切配合,深入開展用工服務專項行動。企業也應安排專門人力資源負責人做好此項工作,及時報送用工信息。
㈡強化宣傳
要大力宣傳沙縣的人文環境、區位優勢、經濟發展,尤其是三大園區的發展前景、產業結構、宜居樂業的環境,吸引外地的求職者到我縣企業工作。
㈢落實責任
各部門、企業要充分認識保障用工服務專項行動工作的重要性,全縣各部門要互相配合,出臺相關政策,抓好落實,鼓勵和支持從業人員就地就近務工;加強技能培訓,全面提升從業人員業務技能水平,從而更加有力地推動企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企業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關心職工生活,創新人才管理和激勵機制,能管好人才,能留住人才;要加強市場引導機制,發揮好中介機構的橋梁紐帶作用,加強人力資源開發和儲備,真正解決好企業用工問題。
企業勞務用工方案7
為進一步做好我鎮2021年度服務園區用工服務工作,促進各類就業群體就業,特別是促進回鄉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去產能安置職工等重點群體就近就地就業創業,根據龍巖市永定區企業招工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龍巖市永定區2021年春節期間開展服務園區企業用工系列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春節期間開展服務企業用工系列活動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服務發展、服務人才、服務民生”為目標,利用春節期間外出務工人員回鄉過年契機,積極宣傳、推介《永定工業園區就業優惠政策》與園區良好的用工環境,真情開展高校畢業生、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去產能安置職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促進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創業,保障園區企業用工需求。
二、活動時間
2021年2月—3月。
三、活動內容
(一)利用鎮政府、村部、商場、酒店等設置的LED顯示屏等宣傳平臺全天候滾動播放永定工業園區宣傳片和園區企業用工信息。
(二)及時組織鎮、村干部入戶發送《永定工業園區入園企業招工宣傳手冊》,并通過各種途徑發送至每家每戶。加強就業扶持政策宣傳,尤其是鼓勵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讓貧困家庭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創業,實現穩定脫貧。
(三)利用圩日、春節等活動開展宣傳活動,在集鎮開展一場大型宣傳活動,面對面宣傳園區企業用工政策。
四、積極拓展招工渠道
(一)落實招工任務。根據永定工業園區用工需求,每個村需向永定工業園區送工1-3名并穩工6個月以上,(具體名單附后)用工不限制地域,該項工作列入村級績效考評內容。
(二)舉辦就業系列活動。各村要組織相關勞動力參加區里舉辦的“2021年新春促進就業創業暨春節大中專畢業生線上招聘會”。
五、獎勵措施
勞動中介組織或個人與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簽訂勞務合作協議,介紹5人以上永定籍新員工(含已嫁入的區內人員)入職永定工業園區務工并與企業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連續就業滿1年以上的,獎勵勞務中介組織或個人(包括老員工)500元/人。
六、工作要求
(一)精心實施。各村要切實把春節期間園區企業招工和就業優惠政策宣傳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明確目標任務和責任分工。要加強組織領導,村書記要親自抓,帶頭深入農戶家中宣傳發動。
(二)務求實效。要突出重點,分類宣傳,著力突出宣傳的針對性、實效性。要加強宣傳,用好傳統媒體的同時,開發運用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善于借助專業力量,形成宣傳合力,增強宣傳效果。
(三)總結推廣。各村勞保所協理員要及時總結服務園區企業用工系列活動的好做法、好經驗及工作動態,可以用信息、簡報等形式及時報送。
企業勞務用工方案8
為加強和規范我縣機關單位、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以下簡稱事業單位)使用財政性資金支付勞動報酬的聘用人員 (以下簡稱編外用工人員)的管理,節約和控制行政成本,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能,保障有關人員合法權益,建立規范和諧的勞動用工關系,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預算法》及《蒼梧縣機關事業單位聘用人員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蒼梧縣順達汽車租賃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縣順達公司)組建人力資源(勞務派遣)公司,負責承接我縣機關、事業單位編外用工人員勞務管理。在未完成子公司組建前由縣順達公司先增加勞務派遣經營范圍并負責我縣機關事業單位編外用工人員勞務管理。到2020年末,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實施集中勞務派遣;2021年末,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全部編外用工人員實現統一派遣和管理。
二、工作步驟
(一)籌備階段。2020年6月底前縣順達公司落實辦公場所、完成工商注冊(營業執照辦理)、資質申辦、管理團隊組建等工作。[責任單位:縣順達公司]
(二)運行階段。2020年6月,全縣機關事業單位根據《蒼梧縣機關事業單位聘用人員管理暫行辦法》有關規定,統計本單位現有編外用工人員的崗位、人數、月工資(由崗位工資、資歷工資構成)、社保和住房公積金,經縣委編辦、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審核后于2020年6月底前報縣財政局。從2020年6月至2020年10月,全縣機關事業單位根據本單位編外用工人員勞動關系情況分批將勞動關系轉入縣順達公司統一管理。縣財政局根據縣委編辦、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核準的聘用人員崗位、人數及工資待遇安排編外聘用人員經費預算,并每月向縣機關后勤中心撥付編外聘用人員經費,縣機關后勤中心向縣順達公司轉撥資金款項,縣順達公司支付編外用工人員勞務費用。[責任單位:縣直機關事業單位,縣順達公司]
三、工作措施
(一)勞務派遣公司負責做好各單位編外用工人員勞務派遣工作。勞務派遣公司必須設立編外用工人員勞務費收支專戶,并接受監管監控,勞務派遣公司的運營成本及利潤控制在合理區間內。
(二)全縣機關事業單位要按照《蒼梧縣機關事業單位聘用人員管理暫行辦法》有關規定和程序,全面梳理本單位現有編外用工人員信息。自2020年7月1日起,各機關事業單位編外用工人員按照控制數管理,實行一年一審制度,工資福利待遇標準按照《蒼梧縣機關事業單位聘用人員管理暫行辦法》執行。
(三)全縣機關事業單位編外用工人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屬于單位自聘自管的,勞動關系全部轉入勞務派遣公司,同時,各單位負責向編外用工人員做好動員宣傳解釋工作;2020年6月前已通過本單位招標委托其他勞務派建公司聘用管理的編外用工人員,應根據個人的勞動合同簽訂情況,于合同到期之日起將勞動關系轉入勞務派遣公司,縣財政根據勞動關系轉入情況安排預算經費。
(四)自2020年7月起,全縣機關事業單位每月5日前按年初預算向縣財政局申請編外用工人員經費,縣財政局于每月8日前向各單位核撥編外用工人員經費,各單位于每月10日前將該款項全部轉撥至縣機關后勤中心,縣機關后勤中心不得以任何形式占用、挪用該款項,縣機關后勤中心在三個工作日內向勞務派遣公司統一支付資金,并監管勞務派遣公司向編外用工人員發放勞務費情況,每月勞務派遣公司須向縣機關后勤中心提供支付編外用工人員經費憑證。編外用工人員社保和住房公積金個人繳費部分根據有關規定由編外用工人員本人承擔,并由勞務派遣公司代扣代繳,單位繳費部分由勞務派遣公司繳納。
(五)用人單位負責管理編外用工人員日常工作,人事關系由勞務派遣公司負責管理。勞務派遣公司應建立健全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合法權利、履行應盡義務,并依法按照勞動規章制度在工作時間、崗位培訓、休息休假、勞動保護、計劃生育、參加黨團及工會組織等方面進行管理。
(六)編外用工人員實行年度考核機制,考核工作由用工單位負責,年度考核內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績、廉等方面,重點考核工作業績。年度考核結果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等次,考核結果存入本人檔案,作為勞務派遣公司與用工人員續簽、解除勞動合同、獎懲以及兌現工資待遇的重要依據。
(七)編外用工人員聘用、續聘或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等工作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參照《蒼梧縣機關事業單位聘用人員管理暫行辦法》和勞務派遣公司有關制度執行。
(八)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指導勞務派遣公司做好編外用工人員勞務管理工作,并負責對勞務派遣公司進行事中、事后監管工作。
(九)縣統計局、縣商務投促局負責培育勞務派遣公司上限上規入統工作,及時將企業納入國家統計范圍。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壓實責任,做到主要負責人親自抓,具體工作專人抓,協同推進各項工作。
(二)建立日常聯系制度。各單位要指定1名工作聯系人,及時對接工作開展情況,每月定期向本單位負責人匯報工作進度。需縣層面協調決策的重大事項和突發問題及時報告縣政府。
(三)強化溝通,積極配合。各單位要充分認識集中采購勞務派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工作開展過程中相互協調、及時溝通,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企業勞務用工方案9
為全面貫徹落實全市民營企業“二次創業”大會精神,加強用工服務,促進我市人力資源市場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營造民營企業“二次創業”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經市政府同意,從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進一步提升企業用工服務水平專項行動。具體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促進就業政策法律法規宣傳,提高群眾對就業政策的知曉率;暢通發布渠道,及時更新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組織實施企業用工服務系列活動,吸引和穩定外來工,實現本地居民更加充分就業,幫助企業解決用工問題,促進人力資源市場供需平衡;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監管,防范和妥善解決企業拖欠工資問題,杜絕虛假培訓、非法招工用工和企業間惡意“互挖工人”等現象,維護人力資源市場良好秩序;依法規范企業用工行為,致力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二、工作要點
堅持整體推進、突出重點、分工協作、務求實效。以市政府加強企業用工服務“17個確保”公開承諾落實情況回顧等為宣傳重點,增強企業和勞動者對泉州的認同感。以開展2012年企業用工服務系列活動為重要載體,多形式、多渠道開展勞務招聘活動。以實施重點企業緊缺技術工種免費培訓為重要手段,進一步加強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的質量監管,杜絕虛報培訓人數騙取補助資金的現象發生。以建筑業、制造業、住宿和餐飲業等為重點行業,深入開展勞動合同制度示范活動。以查處企業欠薪、無證照小加工作坊、有組織惡意“互挖工人”為重點整治內容,依法取締非法加工作坊和職業中介組織,規范用人單位的招、用工行為和職業介紹機構的中介活動。以評選表彰第四批百家勞動用工規范管理先進企業為重要抓手,充分發揮先進企業的模范作用,積極引導和督促廣大企業落實社會責任,提升勞動用工管理水平。
三、工作措施與任務分工
(一)加強促進就業政策法規和用工信息宣傳。
匯總梳理各級各有關部門落實市政府加強企業用工服務“17個確保”公開承諾落實工作情況,并于3月上旬在泉州晚報公布,總結宣傳我市企業用工服務的特色、亮點,宣傳泉州栓心留人、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編印《就業政策明白卡》和“就業信息幫你忙”宣傳冊,發放至外來工、本地城鄉勞動者和企業。匯編《泉州市企業用工需求信息—2012年泉州市企業勞務招聘活動專輯》。大力宣傳關愛外來務工人員的典型企業,引導外來務工人員到用工規范的企業就業。(牽頭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協辦部門: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財政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衛生局、人口計生委、物價局、安監局,工商局,總工會、工商聯)
(二)開展2012年企業用工服務系列活動。
1.加強企業用工情況監測分析。開展企業用工需求調查,召開企業用工座談會,設立企業用工監測點,及時跟蹤、準確掌握我市企業開工、員工返崗率和用工需求情況,做好企業用工服務的形勢研判。(牽頭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協辦部門:經貿委、外經局、工商聯)
2.形式多樣開展勞務招聘活動。深入開展以“企業招工、政府幫忙”為主題的企業用工服務系列活動,引導企業用足本地工,留住外來工,新引進外來務工人員。聯合市總工會、工商聯等部門,組織企業赴云南、貴州等有關勞務協作城市開展勞務協作交流。市縣兩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采取“到省外人力資源豐富的市場駐點招聘”、“進學校、進鄉鎮”、“村企合作”等方式,牽頭帶領500家以上企業,到云南、貴州、湖南、湖北、重慶、江西以及省內三明、南平等勞務輸出重點地區招工,在鞏固2011年人力資源比較豐富的招工點外,新拓展3-4個招工點,力爭新引進5萬名以上外來工。同時,在本地積極搭建勞動力供求對接平臺。結合“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就業服務周”,實行“人力資源市場下鄉”,舉辦100場以上勞務招聘會。市直有關部門攜手泉州晚報、海峽都市報舉辦12場新春招聘會,聯合開展“海西招聘行動”和“2012泉州人才淘寶會”。(牽頭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3.暢通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發布渠道。在人力資源市場網站及“12580空中招聘”熱線發布我市企業用工需求信息,打造不落幕的免費求職市場。市人力資源市場“求職超市”及時發布供求信息,每周更新一次,免費為企業和求職者服務。(牽頭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4.大力培育技能型人才。積極開展“送培訓進企業”活動。聯合市直有關部門開展重點工業企業、重點臺資工業企業、重點外資工業企業緊缺技術工種免費技能培訓, 今年培訓6000人以上,加快培養企業轉型升級緊缺急需的技能人才。創新高技能人才培訓載體建設,推進“567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鼓勵重點行業企業設立“技能大師工作室”,建立各類產業基地培訓中心。全市建設好12個以上的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和3個產業技工培養基地。加強企業員工技能提升培訓,落實好政府培訓資金直補企業政策。抓好行業、企業高技能人才評價認定和社會化考評。全市全年培訓各類勞動者25萬人次,其中培訓農村勞動力5萬人;開展職業技能鑒定4.5萬人,其中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高級技師、技師600人,高級工7000人。組織開展第二屆泉州市優秀高技能人才評選活動。加強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實訓基地、教師隊伍和校園文化建設,進一步走實走寬校企合作,打造精品專業和品牌學校。鼓勵企業、培訓機構等到勞務協作城市建立培訓基地,開展訂單式培訓,輸入優質人力資源。(牽頭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協辦部門:臺工辦,經貿委、教育局、財政局、外經局)
(三)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營造良好就業用工環境。
1.從2012年2月起,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清理整頓專項行動。嚴肅查處、取締無證照小加工點、小作坊;嚴肅查處有組織惡意“互挖工人”行為;嚴厲打擊以職業介紹為幌子的違法犯罪活動,依法查處和取締非法中介組織,清理整頓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機構,規范職業中介、技能培訓鑒定機構和用人單位的市場行為,維護人力資源市場正常秩序;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加強對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指導和監督,大力推進集體合同制度和工資集體協商工作,依法規范企業勞動用工管理。(牽頭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協辦部門:公安局、公務員局、工商局、總工會)
2.結合此次專項行動的開展,在全市范圍內評選表彰100家勞動用工規范管理先進企業,授予“泉州市勞動用工規范管理先進企業”榮譽稱號。市政府適時召開表彰會議,并在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報道先進事跡,營造我市栓心留人的用工環境。(牽頭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協辦部門:經貿委、公安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衛生局、安監局,地稅局、工商局,總工會、婦聯、工商聯、企聯,泉州晚報社、泉州電視臺、泉州人民廣播電臺)
3.貫徹實施《社會保險法》,加大“五險統征”工作力度,引導和督促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積極為職工辦理社會保險,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穩定職工隊伍。(牽頭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地稅局)
(四)努力促進產業工人本地化。
1.創新公共管理服務,吸引外來勞動者扎根泉州。改革現行的戶籍管理制度,推廣晉江市實行流動人口居住證辦法,對符合條件的外來勞動者給予子女教育、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社會保險、計劃生育等方面享受與本地居民同等待遇,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和穩定性。多渠道改善外來勞動者居住條件,有步驟地把外來工住房需求納入各級政府的住房保障計劃,并按一定比例優先分配。支持園區和具備條件的企業把工業用地中的剩余生活配套用地經所在地政府批準改變用途后,可由所在地國土資源部門按程序組織招拍掛出讓,或以劃撥方式作為公共租賃房用地,用于建設員工公寓,優先向本單位符合條件的員工出租,多余房源由政府統一調配,權屬不變。(牽頭部門:發改委,協辦部門:教育局、公安局、國土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衛生局、人口計生委)
2.充分吸納本地城鄉居民就近就地就業。健全市、縣(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就業服務平臺,完善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對轄區內的本地勞動力的基本情況、求職意愿、培訓情況和就業去向等進行調查建檔,建立健全人力資源數據庫,實現全市人力資源實時動態管理。加強宣傳引導,認真落實各項促進就業優惠政策,鼓勵本地職業院校畢業生和外出務工人員留在泉州就業,鼓勵企業使用本地勞動力,提高本地勞動力就業的組織化程度。(牽頭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協辦部門:農工辦,教育局、財政局)
四、工作步驟
全市進一步提升企業用工服務水平專項行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宣傳發動階段(2012年3月)。各地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召開專門會議,全面動員部署。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以及鄉鎮(街道)、村居(社區)宣傳欄等宣傳陣地,多層次、多形式廣泛深入開展促進就業政策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二)組織實施階段(2012年3月—2012年10月)。各級各有關部門充分掌握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在采取組織企業外出招工和參加現場招聘活動以及發動老員工帶新員工等傳統管用招工方式的基礎上,創新招聘方法,運用現代化招聘手段,幫助企業和勞動者牽線搭橋,內招外引,多形式、多渠道開展企業用工服務系列活動。各地要組織專門力量,督促指導轄區用工單位開展自查自糾活動,對轄區內的人力資源市場進行拉網式排查,摸清基本情況,確定重點檢查的區域、場所,有針對性地開展維護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對檢查中發現無證照生產經營的小加工點、小作坊等,要及時責令其停止相關生產經營活動;對存在安全隱患、破壞環境資源、擾亂用工秩序的,堅決予以取締。加強監管,嚴厲打擊職業中介、職業培訓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依法取締“黑心中介”,撤銷不符合條件的定點培訓機構。規范用人單位招工行為,對惡意互挖工人的企業按照人力資源市場管理規定予以查處;對提供虛假招聘信息,發布虛假招聘廣告,以招用人員為名牟取不正當利益或者進行其他違法活動的用人單位,依法責令限期改正,不能落實整改或拒不整改的,要依法嚴肅處理直至關閉取締,并給予公開曝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總結提升階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各地和市直有關部門認真總結專項行動工作情況,及時兌現各種獎勵優惠政策,推廣各級各有關單位在促進就業、加強企業用工服務和規范用工行為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鞏固提升工作成效。要積極宣傳受表彰企業的先進典型事跡,展示我市企業的良好社會形象,為推動泉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周密部署。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將此次專項行動作為促進人力資源市場健康有序發展,促進勞動者就業的重要舉措,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目標,落實工作任務,積極組織實施。
(二)加強宣傳,注重引導。各地要將宣傳引導貫穿于專項行動始終,前期要重點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和我市的促進就業政策措施,進一步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群眾參與專項行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中后期重點宣傳服務企業用工工作成效以及投訴舉報案件的查處情況。在宣傳中,要注重引導用人單位轉變招人、用人、留人觀念,加強人文關懷,引導勞動者轉變擇業、就業觀念,正確表達利益訴求,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三)突出重點,確保實效。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執法檢查活動,突出重點,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務求實效。要強化上下聯動和部門協作,形成工作合力,統一行動,及時溝通專項行動進展情況,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確保專項行動順利開展,取得預期效果。
(四)健全制度,長效監管。專項行動期間,各地要定期報送活動信息,隨時專報重大疑難案件和突發事件。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建立并完善信息通報、案件協助調查等各項工作制度,對專項行動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分析,落實整治措施,總結經驗教訓,完善制度建設,實施長效監管,不斷提高公共就業服務能力。
【企業勞務用工方案】相關文章:
企業用工勞務合同08-02
企業用工勞務合同范本06-14
企業勞務用工合同書09-29
企業用工勞務合同7篇08-02
企業勞務用工合同范本03-08
2017企業勞務用工合同范本03-25
企業臨時用工勞務合同范本06-14
建筑企業用工勞務合同(精選5篇)07-12
企業用工勞務的簡單合同范本09-08
最新企業勞務用工合同范本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