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合集]《沁園春雪》教學設計8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沁園春雪》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⑴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背景,理解詞語,欣賞詩歌形象,領悟借詠雪抒發的思想內容
⑵過程與方法目標:品味詞語魅力,感悟詞的意境,通過朗讀傳遞詞的磅礴大氣;合作探究法,討論法
⑶情感、價值觀目標:領會詞贊美祖國壯麗河山和無產階級革命英雄主義的感情,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
教學重點: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是全詞點睛之筆,如何表現全詞主旨
教學難點:
下闋評古的態度及用意
教學過程:
(一)預習交流,認定目標: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設計了如下導語:
我們都知道毛澤東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革命家,帶領人民建設新中國。其實,毛澤東還是一個文人,而且絕對是一個大氣十足的文人。毛澤東一生給我們留下了七十多首詩詞,每一首都像一扇窗戶展示著他那風騷獨具的個性情懷。不信,就讓我們走進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親自感受一下他的詞風。(板書課題)
老師介紹寫作背景,出示教學目標,學生預習交流.
(二)走進文本,初讀感知
請同學們放聲朗讀全文,想~想詞的上下兩片各寫了什么內容。
上片:繪北國壯麗雪景,抒愛國之情。
下片:評歷史人物,贊當代英雄。
(三)研讀文本,指導朗讀
1、走進雪國,感受詩人形象
(1)雖然歷史風云已經散去,但我們仍可以用“第三只眼睛”在想像的世界里再現當時豪壯的雪景。請同學們自由地放聲誦讀上片,為大家描述一下你最喜歡的畫面。
學生交流。
教師點撥:①讀著“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這幾句,這幾個句子讓人仿佛看到一輪紅日噴薄而出,給大地披上了紅紗,皚皚白雪在紅日的映照下,宛如青春美少女一般嫵媚動人。
生二:我喜歡“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兩句,感覺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座巨大的粉妝玉砌的宮殿,還不時有雪花飄飄悠悠落下來,好富有詩意又好壯觀!
生三:我喜歡“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這幾句,起伏的群山像一條條銀蛇在舞動,大片大片的高原像白象在奔跑,遠遠望去,雪山與藍天相交接,似乎是在和天公比高低呢!那種遼闊的感覺令人心曠神怡!
(2)詩人的詞寫得好,同學們理解的也很到位。詩言志,那毛澤東筆下的雪世界又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是人呢?
生一從“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這兩句我感到毛澤東是一個勇敢的人,一個有大氣魄的人,一個偉大的.人。
生二:從“欲與天公試比高”,可見毛澤東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
生三:從“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這幾句,可以看出毛澤東是一個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人。
(3)剛才同學們能夠結合文章,介紹畫面,感受詩人形象,談得都很好,但是卻未能通過你的朗讀展示詞的魅力,將這首詞的磅礴大氣傳遞出來。下面請同學們觀察畫面,揣摩意境,再次朗讀文章上片。
注意:朗讀要收到成效,標準的普通話必不可少,但把握感情,做到適當的停頓、重讀則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個別示范朗讀,自評(你是如何處理重讀、停頓的);同學點評,穿插老師點撥。(把握關鍵處:如“冰封”和“雪飄”動靜結合;望領起七句寫景;山舞的“舞”、原馳的“馳”;競折腰的“競”;“惜”等)
師生一起朗誦上片。
2、俯仰古今,探詢詩人心路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面對北國雪后美景,毛澤東又該如何?請同學們聽讀下片,探尋詩人心路。
教師范讀
請同學們借助剛才的聽讀,體味作者情感,做一次“朗讀指導老師”,范讀并講解理由。
(學生四人小組活動,互聽互評互指點)
生一:“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一句應重讀“如此”、“無數”和“競”字,“江山”、“引”、“英雄”后應停頓。這樣可以突出江山之美,突出英雄為江山之美折服人數之多。(示范)
生二:“惜秦皇漢武”中的“惜”字可輕讀,但要延長,表現詩人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缺少文治的惋惜之情。(示范)
生三:“只識彎弓射大雕”中的.“只識”要重讀,并且要停頓一下,感覺毛主席對成吉思汗的批評更嚴厲些。(示范)
生四:“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讀得要慢,“俱往矣”語調上揚,“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可用平調,但要讀得字字頓挫,堅定有力,現出毛澤東那天之驕子的自信來。(示范)
這幾位老師指導的多好啊!朗讀就要這樣,讀出抑揚頓挫、輕重緩急。下面請同學們一起朗誦一下下片。師生一起朗誦下片。
注意:朗讀方法的指導很有必要,不然的話,學生對于作者的情感把握可能不那么順利,對于重點詞句的理解就不會那么深入。這一環節,在指導朗讀時,對重點詞注意:朗讀方法的指導很有必要,不然的話,學生對于作者的情感把握可能不那么順利,對于重點詞句的理解就不會那么深入。這一環節,在指導朗讀時,對重點詞語要作品析,只有如此,才能傳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品讀文本,激揚文字
感受了詩人豪邁的胸懷、宏偉的氣魄,讀懂了詩人那傲視群雄的天驕情懷,下面我們把目光收回來,關注文章的語言之美。(投影:品讀文本,激揚文字)
詩詞的語言凝練而形象,特別有表現力。如“舞”字,既讓人感到舞蹈的輕盈靈動,又展示了群山綿延的秀麗之美、生機之美。你還對那些詞感受較深,用一句話說一說。
生一:“千里冰封”的“封”字寫出了萬里河山被冰雪覆蓋的景象,“飄”寫出了雪花飄飄悠悠落下來的樣子。動靜結合,表現力強。
生二:我喜歡這個“望”字,一下子將長江黃河等祖國江山盡收眼底,這詩人真像個頂天立地的巨人。
在這個環節又加入詞語品析,通過詞語品析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事半功倍。
(五)誦讀全詞,升華感情
看!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和詞人溶為一體,也變的氣宇軒昂,意氣風發。老師是靈機一動,又有了一個新的提議,看看我們同學能否給詞配上必要的神態、動作等,更好地展示這首詞的魅力。
【設計意圖】誦讀是不講之講,是熏陶。誦讀文本時,語氣的輕重緩急,聲音的抑揚頓挫,無不傳遞著對作品內容的理解、感悟與態度。誦讀時的文本成了讀者心靈間的一個載體,交流與溝通匯集于文本一身。
(六)徜徉詩路,吮吸營養
一首《沁園春雪》只不過是毛澤東播撒在民族精神文化長河中的一朵小花,在毛澤東的詩里,有蓬勃的青春意氣,有婉麗的愛情悲歡。有殘陽如血的壯烈,有戰地黃花的燦爛。有風流人物的慷慨,有人間正道的滄桑。有宏圖驚世界,有臘梅傲雪霜。課下請同學們徜徉詩路,搜集毛澤東詩詞,吮吸香甜的文化之蜜,讓自己的人生搖曳多姿。請讓我們一起上路吧!
教材只是個例子,為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特設計此環節。
(七)拓展遷移,學以致用
1、請學生對對聯:上聯望萬里河山見雄渾壯麗,美哉!
下聯評千古帝王顯胸襟氣魄,壯哉!
2、結合詩詞的表現手法,寫一段關于雪的短文,字數不少于200字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感受詞的意境美,提高欣賞能力。
2、領會作者的偉大胸襟,堅定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也是一位偉大的詩人。著名詩人臧克家說過:“毛澤東詩詞是偉大的篇章。”小學時候我們學習過他的詩篇《七律.長征》,今天我們就再一起學習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雪》,領略一下毛澤東詩詞的風采。
1935年10月,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肩負起抗日救國的偉大使命。1936年1月,紅軍準備渡河東征,2月初,毛澤東在黃河邊視察地形時,眺望祖國壯麗的河山,展望革命燦爛前景,激情滿懷,寫下此詞。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澤東從延安飛抵重慶,同國民黨進行了43天的談判。其間柳亞子屢有詩贈毛,十月七日,毛書此詞回贈。隨即發表在 重慶《新華日報》上,轟動一時。
二、整體感知:
學生看書、聽讀,正音。(放錄音,學生將音記在書上)
出示幻燈片
(一)、給加線字注音:
①分(fèn)外妖嬈(ráo)
②遜(xùn)
③成吉思汗(hán )
④數( shǔ )風流人物
⑤還看今朝(zhāo)
(二)、解釋下列詞語:
風流人物——
折腰——
放錄音,學生聽讀,注意語氣、語調、重音、停頓、初步體會詞的意境。
學生自讀,兩人互指缺點。
(三)、分析重、難點:
沁園春,是這首詞的詞牌名;雪,是這首詞的題目。
很明顯,這首詞分為上下兩闋,在上下兩闋之間有一過渡句,請同學們速讀課文,找出這一過渡句。(學生作答)
明確: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過渡段的作用:承上啟下(學生作答,并將這一過渡句標出,作用記在書上)
“江山如此多嬌”是承接上闋來寫的,在這里用到一個嬌字,是褒是貶?
是褒義,是贊揚。
那祖國江山有哪些可贊之景呢?看題目,是什么景?
雪景。
在祖國的`什么地方?
在祖國的北方(北國風光)
北國風光怎樣呢?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在這里用到一種修辭方法是互文,實際指整個的北方冰封、雪飄,這是總寫北方雪景,注意用到的兩個字
封、飄。(“封”寫地面,凝然安靜;“飄”寫天空,雪姿輕盈。一靜一動)。
下面有一望字領起,望到了什么呢?(學生思考、討論)
明確:望字領起下文,從“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到“欲與天公試比高”都是望字統領。
“望”到了 “長城”、“黃河”、山脈、高原景觀。
“長城”、“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國風貌,而且與“千里”“萬里”相照應,續寫地域的遼闊。(讓學生思考、交流:作者為何選取這些景觀?)
指導:長城內外,長城東西走向,長城內外實指長城南北。
大河上下,大河指黃河,大河上下實指黃河的上游、下游。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山、原都是靜物,卻寫它們“舞”和“馳”,為什么這樣寫?給你怎樣的感受?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以動寫靜,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賦予群山、高原以頑強的性格。
以上景物確實很美,有沒有更美的呢?
明確: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須是等到的意思,等到天晴,那么現在天還沒有晴,晴之景應該是想到的,也就是說這一部分是虛寫。現在我們就看一下天晴后的景色。
(放幻燈片,讓學生看圖想像、交流,然后用語言描述出來)
上闋寫北方的雪景,作者先寫眼前的實景,再寫想象的虛景,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寫出江山如此多嬌。
學生齊讀上闋一遍
現在我們看下闋如何寫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折腰的意思為鞠躬、傾倒,哪些英雄為之折腰呢?
明確: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他們都是封建帝王、古代英雄,具有雄才大略,一生戰功赫赫。
對他們,作者用了一個“惜”字,惜什么呢?
“略輸文采”、“稍遜風騷”
作者在贊揚他們長于武功的同時,又很婉轉的指出了他們缺少文治的弱點,批評的措詞極有分寸,從哪個詞可以看出?
“略”、“稍”,用詞恰當,使詞作對歷史人物的評述客觀、準確、不失分寸。
作者在下闋為什么要議論評說古代帝王?
為引出下句“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由評論歷史人物落到贊揚當代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以“往昔”與“今朝”對比,“英雄”與“風流人物”對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歷史作用。使全詞的思想境界達到了高峰,點明了主題。
至此,我們回頭看“問蒼茫大地,誰住沉浮”是否找到了答案,答案是什么。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學生齊讀下闋一遍
三、 梳理鞏固
這首詞,上闋寫北國雪景,縱橫千萬里,大氣磅礴,曠達豪邁;下闋抒情、議論,氣雄萬古,風流豪壯。全詞將寫景、議論、抒情有機結合,渾然一體。寫景是議論、抒情的基礎,議論、抒情是寫景的深化。毛澤東的詞作大氣磅礴,格調高亢,充滿了熱愛祖國河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
聽《沁園春長沙》的錄音一遍,《沁園春長沙》。多媒體展示,放錄音。
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叢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齊讀《沁園春雪》一遍,注意體會兩首詞的意境和思想發展規跡。
四、布置作業
1、背誦、默寫這首詞
2、找毛澤東的詩詞自讀,體會其思想發展的規跡。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一、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二、抓住意象理解詩歌的內容美。
三、賞析詞句品味詩歌的語言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有關雪的古詩詞導入。
設問:同學們,你知道的寫雪的古詩詞有哪些呢?它們寫出了什么樣的雪呢?
教師可順勢略作點撥: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寫出了一個脫俗高潔的世界;韓愈筆下“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雪活潑調皮;劉長卿的“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一片蒼茫風雪彌漫;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化寒冷為溫暖,充滿生機等。
(設計意圖:既能將學生快速引入詩詞中的雪景,又能強化學生的積累。)
二、解題
設問:這是一首什么體裁的詩?
明確:體裁為詞,“沁園春”是詞牌名,它規定一首詞的字數、句數、平仄、押韻等形式上的要求,“雪”是題目,主要表現了詩的內容。
(設計意圖:簡要復習,隨文鞏固有關詞的知識。)
三、自讀活動一:讀出韻律美
學習詩詞,朗讀是最好的方法,反復誦讀才能得其滋味。
設問:這首詞音韻鏗鏘,有一種豪放壯美的風格。如何讀出其韻律美呢?
一要讀準字音,二要讀清節奏,三要讀明韻腳,四要讀出語氣。
1.讀準字音。自由朗讀,結合注釋,將生字及多音多義字字音標注在書上,拿不準的可以請教同學和老師。
教師強調以下字音:“妖嬈”的“嬈”,將“嬈”與“不屈不撓”的“撓”、“富饒”的“饒”比較辨析;“風騷”的“騷”,將“騷”與“白頭搔更短”的“搔”比較辨析。多音字“成吉思汗”的“汗”、“今朝”的“朝”、“競折腰”的“折”。
(設計意圖:用聯系、比較、辨析的方法進行字詞的學習和積累。)
2.讀清節奏。設問:有哪些特殊的停頓在朗讀時需要我們格外注意呢?學生交流,范讀特殊停頓的句子。
教師隨機點撥:有領起作用的詞后面要停頓,如“望”“惜”;有強調作用的詞后要停頓,如“須”“看”“數”;長句子要根據意義單位做恰當的停頓,如“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只識彎弓射大雕”。
齊讀,讀準節奏。
(設計意圖:朗讀的節奏需要恰當的停頓,而停頓和意義、情感有必然的聯系。處理好停頓不僅能更準確地表達情感,而且能促進對內容的理解。)
3.讀明韻腳。快速圈出這首詞的韻腳,體會聲調的和諧。韻腳均是一聲或者二聲,屬于平聲,平聲向上,高而直,和這首詩的昂揚、樂觀的情感相一致。朗讀時,要把韻腳讀飽滿,把音讀足,才能讀出氣勢。
4.讀出語氣。
設問:為什么這首詞有一種豪邁昂揚、大氣磅礴的感情基調呢?學生思考交流。
教師點撥:這和創作這首詞的時代背景有關系,當然也和作為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詩人毛澤東自身的性格有關系。
交代創作背景:毛澤東1936年2月率長征部隊順利到達陜北之后,領導全黨展開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斗爭,在陜北清澗縣,毛澤東于一場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欣賞北國風光,情不自禁寫下了著名的詩篇《沁園春·雪》。
想象毛澤東登高望遠,遠眺祖國壯麗山河大地的情景,滿懷激情齊讀。
教師小結過渡:學習詩歌讀出語氣才能聲情并茂,熟讀其義現,在讀好的基礎上詩歌的內容就容易理解了。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以及朗讀指導,學生能在誦讀中感受詩歌的聲韻之美,初步理解詩歌的意境和內容。)
四、自讀活動二:理解詩意美。
1.疏通文意。借助課下的注釋或工具書自行疏通文意,拿不準的師生一起解決。
2.教師強調特殊詞語。“風騷”,“風”,原指《詩經》里的“國風”;“騷”,指的是《楚辭》里的“離騷”, “風騷”在這里借代指“文學才華”,是褒義詞。而現代漢語里的“風騷”意思是一個人舉止輕浮,不莊重,是貶義詞。這個詞語的感情色彩發生了變化。
3.概括文意。設問:這首詞的上下闋分別寫什么?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其內容。
圈出上闕中的意象,思考:上闋中的這些意象有什么樣的特點,它構成了什么樣的意境呢?
畫出下闋中的歷史人物,思考:作者對這些歷史人物都什么樣的評價呢?他最終想贊美什么樣的人?
4.關注過渡。“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這兩句在詞的結構和內容上分別起到了什么作用?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明確。
教師小結過渡:上闕意象宏大,意境壯闊,寫壯麗雪景,抒熱愛祖國之情,景中含情;下闕橫跨千年,縱論古今,評說帝王,贊今日人民英雄,議中有情。
(設計意圖:從字詞句到內容將學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五、自讀活動三:品味語言美。
1.品壯美雪景。任意選擇一個領字或者一種手法或者一幅畫面品一品,先批注,同學之間交流再全班交流。
學生交流時教師可隨機點撥:一個“望”字寫出了詩人登上高原極目遠眺,激情滿懷的自我形象,比“看”更加準確傳神。“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用比喻和擬人將景物人格化,賦予靜態的景物以動感,爭先恐后生機勃勃。虛實結合的手法使詞的內容更豐富、更立體,境界更闊大豪壯。
品畫面要加入豐富合理的聯想和想象;描寫要生動形象,運用多種修辭和準確的詞語,形成畫面感;要有自己的感受。
學生先寫后說,教師示例:北方的雪景,多么壯美呀!你看,大地到處都被堅冰封凍,一片冰清玉潔。萬里長空飄舞著雪花,想要營造一個玉樹瓊枝的世界。遠望長城內外只剩下了白茫茫的一片,天地變得潔白而純凈!整條黃河頓時失去了波濤滾滾的氣勢,似乎在蓄勢待發;群山起舞,靈動如無數銀蛇,要一飛沖天;高原奔馳,威猛像山野白象,要爭先恐后。他們要和天空比一比高低!天地萬物在表面的靜寂下充盈著勃勃生機,他們在等待那天清氣朗的時候,紅日的萬丈光芒照耀著白雪覆蓋的大地,祖國的山河更會格外美麗明艷!
2.品英雄人物。思考: 作者對筆下的歷史人物有什么樣的態度呢?是肯定還是否定,是贊揚還是批評?你從哪個詞或者句子讀出來了呢?圈點勾畫批注后交流。
教師隨機點撥難點:“惜”中有肯定,秦始皇統一中國,漢武帝平定匈奴,唐太宗南征北戰,宋太祖結束紛爭,成吉思汗更是縱橫馳騁,他們都是英雄!因此說“略”“稍”。“惜”中有惋惜,惋惜他們武力有余,文學才華不足、文治不足,所以說“輸”“遜”“只識”。在“惜”中含褒,肯定他們是英雄;“惜”中又寓貶,作者含蓄地批評了他們缺乏文學才華,缺乏文治。“惜”中有鋪墊,寄托了自己的偉大的抱負和理想,詩人要贊美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大眾,無產階級,他們前赴后繼,為了祖國和民族而奮斗。“惜”既是引字,又有無限豐富的意味。
小結:著名詞人柳亞子先生評價《沁園春·雪》說:毛潤之之《沁園春》一闋,余推為千古絕唱,雖東坡、幼安,猶瞠乎其后,更無論南唐小令、南宋慢詞矣。正是因為其具有韻律的雄壯美,內容的豪放美,語言的凝練美,鼓舞我們用豪情壯志去成為當今的“風流人物”。
(設計意圖:緊扣具體詞語品味語言準確傳神,鮮明有力的特點,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態度。)
六、作業布置:
1.背誦并正確默寫課文;
2.課外查閱毛澤東的其余詩詞,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兩首讀一讀,品一品。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感情充沛地吟誦,當堂背誦。理解詩人的壯志豪情。
【教學前奏】
欣賞歌曲《沁園春雪》,了解作者(做成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介紹詞的知識。
2、介紹“詩言志”的觀點。
范讀。請同學們聽老師朗讀,初步體會這首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說說聽完朗讀后的總體感受。
二、分析上闋
1、剛才同學們得出的結論是:這首詞傳達出了作者的豪邁之情;雖然上闋側重寫景,但我們可以感受到這里的景與作者的豪邁之情是相匹配的。清初的王夫之曾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清末的王國維也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對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寫景是抒情的基礎。在此,作者所寫景物的特點奠定了抒情的基調。所以,我們應該來探究一下,上闋所寫景物的總體特征是什么。
2、朗讀上闋,請大家思考:為什么這里的“北方雪景”會留給我們如此壯美的印象呢?
(選景視野開闊:千里、萬里、長城內外、大河上下;意象雄偉:長城、黃河、山巒;注入了詩人的豪情壯志:欲與天公試比高。)
(教學難點)
3、理解“意象”與“傳情”的關系。
補充一:
“表情達意的惟一方式,便是找出‘意之象’,即一組物象,一個情境,一連串事件,這些都會是表達某種特別情意的方式。如此一來,這些訴諸感官經驗的外在事物出現時,某種特別情意便馬上給喚引出來。”──艾略特
補充二:
以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或古詩詞中一些常用的意象為例,分析意象對表情達意的作用。目的:說明詩是意象的組合,不同的意象用以抒發不同的情感。
提示:我們在前面也已經提過選景與傳情相匹配的原則,同學們可以想一想,作者在這里選取的與豪邁之情匹配的意象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提示:請學生解釋“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教師講解:“山舞”起三句,看似寫景,實寫斗志。毛澤東自注本詞:雪:反封建主義,批判二千年封建主義的一個反動側面。中國人民幾千年來飽受封建專制統治的壓迫,但從來沒有停止過抗爭,我們讀毛澤東寫于長征途中的《十六字令》,可以更真切地體會到共產黨人不屈服于自然艱險和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的精神。讓我們一起讀一下這三句,要讀出共產黨人的這種斗志與氣魄。
4、現在,讓我們再來想像一下當時的現實情況。站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黃土高坡上,北風凜冽,嚴寒撲面,我們會有什么感覺?
講解:我們會感覺到大自然的威壓,柳宗元的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很傳神地寫出了這一點。那么毛澤東筆下的雪景為何如此壯麗?為什么北風凜冽、嚴寒霜雪反而使他豪情勃發呢?這與一個人的什么有關?(難點)
講解:毛澤東最與眾不同的是什么?他是一個普通的詩人嗎?他有經天緯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風范,奮發向上永不消沉的樂觀性格,不同于多愁善感的纖弱文人,他的詩詞因此也不同凡響,充滿豪情壯志。古人云,詩的高下在意境,而意境的高下,又取決于人的'品格的高下。這首詞的寫作背景還告訴我們,在毛澤東等人的領導下,中國工農紅軍突破了國民黨軍隊的重重圍堵,歷經千難萬險,終于勝利完成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所以,面對這漫天風雪,他想到的是雪后初晴,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的迷人景致。
提問:老師為什么說是“想”?寫雪后美景象征了毛澤東對什么的預見?
是對中國革命光明前景的預見,表現了革命領袖的高瞻遠矚和樂觀精神。(難點)
三、分析下闋
1、但偉人的遐想并未由此止步,而是飛越時空,思接千載。請同學們朗讀下闋,思考:他還想到了什么?下闋的聯想是怎樣和上闋的寫景銜接的?
2、這些詩句中,有哪些是對歷史上的英雄豪杰的評價?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作者對歷史英雄的評價。
(難點:對“文采”“風騷”的理解,見注解。)
這些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用武力征服了天下,正所謂“馬上得天下”;但在經濟、文化、政治方面的成就,就讓人扼腕嘆息了。
3、為什么作者要列舉這些英雄人物并作評價?(與“今朝”的“風流人物”對比。)聯系上文,應該如何理解“風流人物”?(能文能武的杰出人物才是真正的英雄。)再聯系寫作背景,對“風流人物”的理解還可以更具體嗎?(學生可能回答:注解中提到的“人民大眾”,毛澤東,以毛澤東為首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他們領導的人民軍隊。)
4、講解:長征……
四、朗讀、背誦
1、讓我們再次朗讀整首詞,要求讀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對人民、對人民軍隊、對革命者的贊美之情。一邊朗讀一邊欣賞毛澤東《沁園春雪》手跡。
2、全體起立,背誦。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九年級(上冊)第1課《沁園春雪》。
教材分析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詩詞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現代詩壇的一首杰出的詞作。全詞熔寫景、議論和抒情為一爐,意境壯美,氣勢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邁,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
設計理念
立足教材、立足學生實際,運用現代教學媒介,通過具體、直觀材料,調動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注重學生間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使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成長。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簡介作者毛澤東的主要事跡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2、讀準“莽”、“遜”、“嬈”、“騷”、“朝”、“分”、“汗”等詞的字音。
3、掌握課下注釋中列出的重點詞語的字形及含義。
能力目標
1、能夠準確熟練地背誦全詩。
2、揣摩詩歌中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和寫景、
情感目標
體會詩歌的意境和想像,感受詩人博大的胸襟和豪邁的情懷,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感受詩歌的意境和想像,理解詩人博大的胸襟和豪邁的情懷。
2、理解寫景、抒情相結合的.特點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其議論抒情相結合的`特點。
教學難點
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的理解。
教學方法
自學討論法、閱讀理解法、自主評價法。
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課外資料
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培養興趣,強化動機。
1、投影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高亨的《水調歌頭讀毛主席詩詞》:
掌上千秋史,
胸中百萬兵。
眼底六洲風雨,
筆下有雷聲。
細檢詩壇李杜,
詞苑蘇辛佳什,
未有此奇雄。
教師略作解釋,請學生發表意見。
2、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毛澤東的代表作《沁園春雪》
山東大學歷史系教授高亨對毛澤東詩詞進行了高度評價,同學們通過高亨的這首詞,對毛澤東的詩詞會有初步的認識。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激發學生的興趣,創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進入新課學習。
教學意圖
二、簡介作者與寫作背景
通過多媒體向同學們展示作者簡介與寫作背景。(資料略)
欣賞視頻材料,對毛澤東同志的生平與寫作背景進行深一步的理解。
為學生更好的理解這首詞的內涵作準備。
三、配樂朗誦
事先制作教學軟件:選一些雪景圖片,包括高山、大河、長城等雪景圖片,疊加自下而上移動的《沁園春雪》文字,再配以朗讀錄音。
觀看視頻材料,讀準“莽”、“遜”、“嬈”、“騷”、“朝”、“分”、“汗”等詞的字音。
掃除文字障礙,感受詩歌的意境。
四、深入閱讀,理解思想和藝術
多媒體展示思考題:
1、這首詞的題目是《雪》,哪些句子是寫雪的?
2、詞的上闋哪些句子總寫北國雪景?這些詞句創造了一個什么意境?
3、賞析“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4、上闋末尾三句寫的是實景還是虛景,試加以分析。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分析:
1、詞的上闋
2、前三句。創造了一個廣闊博大的意境。
3、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方法;化動為靜的寫法;寫出了山的連,原的高。
4、虛景。從“須”可以看出。
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相互討論,相互啟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互補作用培養學生交流、傾聽、評價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多媒體展示思考題:
1、由眼前的景色聯想到哪些內容?
2、作者對詞中杰出的歷史人物進行的總體評價是?
3、誰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分析:
1、詞的下闋。
2、“惜”惜中含褒,肯定他們是英雄;批評他們缺乏文學才華。
3、新時代的人民群眾。
五、分角色指導朗讀
1、再次欣賞配樂朗誦;
2、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
分角色朗讀課文。
進一步感受詩歌的意境
六、小結
指導學生小結全文
《沁園春雪》全詞熔寫景、議論和抒情為一爐,意境壯美,氣勢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邁,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 篇6
知識目標:
1、寫景、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
2、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能力目標:
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標:
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樹立偉大抱負和堅定信念
重點、難點:
理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教學媒體:
錄音機
課時安排:
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題解與背景:
毛澤東同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和領導者,他的卓越的 軍事才能和指揮才能被世人所公認,他的文學才華也同樣被世人所稱道,尤其是他的詩詞更是表現出了很高的文學修養。
1936年2月,毛澤東同志率領長征部隊到達陜北,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展開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斗爭。一次,毛澤東曾于一場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欣賞北國風光之后,寫下了這首詩詞。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這首詞分上下兩闋,各寫什么?
上闋:描寫北國雪景
下闋:縱論歷代英雄,抒發詩人的抱負
三、研究下列問題
1、總寫北國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統領下文,都望到了什么?
(長城、黃河、山脈、高原 )
這些景觀大勢磅礴,顯示了詩人博大的胸懷、雄偉的氣魄,是實寫。
3、你認為以動寫靜的'句子是哪些?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4、哪幾句是虛景?
5、“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啟下)
6、作者用一個惜字統領全文、評價歷史人物,包含著什么樣的感情? (惋惜、委婉批評不足)
7、怎樣理解“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抒發了作者作為革命家的偉大抱負)
四、反復朗誦課文并能達到熟練成誦
五、作業:
1、查找資料。抄錄一首毛澤東的詩詞并談談你的理解
2、背誦抄錄《沁園春 雪》
教學課后記:
學習中讓學生分組討論,理解較好。好學生一般都能當堂背誦
第二課時
一、 復習上內容
1、背誦默寫這首詩詞
2、交流所抄錄的另一首毛澤東詩詞并談談自己的理解
3、學生評價
二、 閱讀課后詩《減字木蘭花 廣昌路上》并比較兩首詞的異同點
這兩首詩共同點都是寫雪景,都有雄壯的氣勢、豪放的風格。前者是借景抒懷之作,贊美祖國山河的壯麗,抒發詩人作為革命領袖的豪情壯志;后者是寫景敘事之作,描寫行軍的一個場面,表現工農紅軍一往無前的戰斗氣概;前者上片寫景下片議論,后者上片寫景,下片敘事。
前者寫的是北國雪景,壯闊而美好,并有詩人的想象,后者寫的是南國雪景,雖有氣勢而難與前者相比,只是展現眼前的實景。
三、 理解《沁園春 雪》的藝術特色(小組討論)
1、這首詞是怎樣把寫景抒情和議論相結合的?
(上片寫景大氣磅礴,氣象雄渾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著熱 愛祖國山河的豪情;下片議論,有上片之景而產生感情有祖國的壯麗山河想到無數英雄為之傾倒,并對歷代英雄人物加以評說而寓情于議,蘊涵詩人對祖國的深情以及充滿自信的情懷,最后一句由評論落到贊揚,點明主題,抒發了詩人的豪情壯志。
2、這首詞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這首詞語言凝練、貼切、極富表現力
(望、看、惜——貫穿全文;飄、舞、馳——動詞生動;運用比喻、擬人、對偶等修辭方法)
四、 當堂進行練習或做《目標檢測》
教學課后記:
本課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加以適當引導。學生基本明確了詩歌中運用幾種基本表達方式的必要性及運用修辭的好處。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及重點:
1、學習修辭方法:比喻、擬人、對偶
2、體會詞作語言運用的準確性,描寫的形象性,蘊含的深刻性。
3、培養學生閱讀才欣賞詩詞的能力,體會詞作展現的意境、作者表達的感情,從中接受美的熏陶。
4、培養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
5、理解作者通過對北方雪景的描繪所迸發出的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以及當今英雄空前的偉大抱負和無比堅定的信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北方冬天的雪,紛紛揚揚地飄落,它覆蓋著原野、山村、村莊、道路。漫天皆白,玉龍飛舞,引得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詩興大發。毛澤東同志既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詩人,他的詞作《沁園春.雪》就是詠雪的名篇。(板書課題)
1936年2月,抗日戰爭爆發前,在陜北的清澗縣,毛澤東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觀賞風光。面對蒼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蕩,過后寫下了這首詞。1945年8月,抗戰勝利后,為了國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澤東同志親赴重慶與國民黨談判。其間,民主人士、詩人柳亞子先生請他寫詩,毛澤東同志就把這首《沁園春.雪》抄給他,隨后《新民晚報》公開發表,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二、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點:(投影)
1、正音:分嬈遜數汗
解詞:惟余競折腰紅裝素裹風騷
(二)整體感知
1、范讀全詞(或放朗誦錄音),學生想象詞作所描繪的景象,初步體會詞作所表達的感情。
2、齊讀一遍。
3、教師講解:這首詞分上下兩闋。上闋寫景,實景有飛雪、冰封、長城、黃河、群山、高原;虛景有雪晴后的紅裝素裹,大氣包舉,氣象雄偉。下闋議論、抒情,評論古代英雄的不足,贊美當代革命英雄,充滿對革命前途的必勝信念。
(三)重點學習與訓練
1、學習上闋。指名學生朗讀,提問,上闋分幾層意思?理出寫景順序。
解題思路:分三層。前三句概寫,極目萬里,動靜結合;中間七名具體寫,氣勢磅礴,生機盎然;后三句寫想象中的景色,紅白交映,艷麗多姿。
2、逐層分析上闋結構:
①前三句從哪個角度寫雪景?所寫景物有何特點?
解題思路:總寫北國雪景,“千里”“萬里”是互文,千萬里冰封,千萬里雪飄,寫也視野的遼闊。“封”寫地面,凝然安靜;“飄”寫天空,雪姿輕盈。一靜一動,動靜結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統領到哪一句?“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山脈怎會像銀蛇在舞動,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解題思路:字統領到“欲與天公試比高”。“望”字以下是雄偉的景觀。“長城”、“黃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國風貌,而且與“千里”、“萬里”相照應,續寫地域的遼闊。“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飄飛是動態,說山原在、在“馳”是形象地寫出了萬里雪飄,變靜為動,畫面生動活潑,景色壯觀無比!
③問題:“須晴日”三句中,哪個字表明是虛寫?試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三句詩的意境。
解題思路:“須”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紅日冉冉升起,放射出萬道霞光,染紅了天邊的白云,映紅了高原上皚皚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祖國就像一位紅裝素裹的少女,格外嬌艷多姿!
3、學習下闋,指名學生朗讀,提問:下闋可分幾層?
解題思路:分三層。前兩句為第一層,過渡;中間七句為第二層,評古;后三句為第三層,論今。
4、逐層理解下闋:
①問題:為什么說前兩句是過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題思路:“江山如此多嬌”總結上闋寫景,“嬌”字表現女性美,與上文“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相照應,“引”字引出下面評古內容,祖國河山如此壯麗美好,使得古往今來無數英雄人物為之傾倒。
②“惜”字包含著作者什么感情?評論了哪幾位歷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輸”、“稍遜”和“只識”有什么區別?
解題思路:一個“惜”字委婉準確,有貶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戰功,也指出了他們缺少文治、文學才華不足的弱點。“略”、“稍”、使詞作對歷史人物的評述客觀、準確、不失分寸。“略輸”、“稍遜”、與“只識”,前二詞與后者比,褒貶的程序有差別,“只識”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③“惜”字包含著作者什么感情?評論了哪幾位歷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輸”、“稍遜”和“只識”有什么區別?
解題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來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個字結住評古,氣勢逼人。“風流人物”指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當時毛澤東確立了在黨和紅軍中的領袖地位,正欲東渡黃河,大展宏圖,因此“數風流我物,還看今朝”正表現了毛澤東同志這種“天下大任,舍我其誰”的英雄豪情。“風流”不單指建功立業、打江山,還指有文采、有欣賞水平。最后兩句的意思應是:如果數點一下真正才華橫溢、文采飛揚、能夠領略和欣賞江山秀美的人,還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領袖,當然也包括我嘍!
④作者在下闋為什么要議論評說古代帝王?
解題思路:作者以“往昔”與“今朝”對比,“英雄”與“風流人物”對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歷史作用。
5、齊讀這首詞兩遍(可放錄音或范讀,讓學生小聲跟讀一遍,第二遍高聲齊讀)
(四)梳理、總結、擴展
1、總結這首詞的層次與思路。(先引導學生思考,然后教師歸納)
詞作由寫景開始,上闋先概括、再小結(總—分—總)下闋先過渡,由景入情,寫歷史人物,最后深化開掘。整首詞始終洋溢著蓬勃向上、氣貫長虹的豪情與力量。
2、比較閱讀。
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寫過一首題為《江雪》的(投影:“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五言絕句描寫了冰封雪凍的千山萬徑,寒江垂釣的孤獨漁夫,言簡意深,請同學們分析,這首詩與《沁園春.雪》在感情基調上有什么不同?(學生思考后回答)
解題思路:柳宗元因參加革新運動失敗而遭貶,他的政治思想和遠大抱負不能實現,內心的苦惱與憤懣反映在詩中,就是那個卓爾不群、孤芳自賞、“獨釣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澤東的詞作大氣磅礴,格調高亢,充滿了熱愛祖國河山、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這種差別,主要是由于作者所處的時代、境遇,特別是胸懷的闊狹造成的。
(四)布置作業:
1、背誦、默寫這首詞。
2、根據自己的印象,寫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數不限。
《沁園春·雪》賞析
雪,冰清玉潔,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
自古以來,騷人墨客,多以雪為題;詩壇文苑,多有詠雪之作。毛澤東對雪也有特殊興趣,時有詠雪的佳詞麗句。但專章一嘆三唱,本篇卻首推第一。不獨如此,本篇還是毛澤東最早傳世的一首,也是引起唱和、爭論最多最大的一首。最根本的是,這首詞是毛澤東詩情才智第一次充分的展露,也是毛澤東豐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藝術的顯現。集如此眾多之第一于一身,這首詞自然就舉足輕重、眾望所歸了。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清沈德潛『說詩碎語』)。毛澤東此詞,是古今詠雪詩詞之絕唱,其胸襟氣魄的雄偉浩闊,真可謂“橫絕六合,掃空萬古”(宋劉克莊《辛稼軒集序》)。
這首詞上片大筆揮灑,寫北方雪景;下片縱橫議論,評古今人物。上下渾融一氣,構成了一個博大浩瀚的時空世界,鑄就了一個完美獨特的藝術整體,表現出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開篇高唱而入,起筆不凡,總栝大半個中國的嚴冬雪景。詩人詠雪,眼光不僅僅停留在雪上,而是通過學來寫祖國壯闊的山河,評述祖國悠久的歷史,這就所見者大、所論者深。第一句,劈頭統攝歌詠的地域對象,一筆囊括了半個中國。二、三句描寫特征,點出題目。“千里”“萬里”,承“北國”兩字,從地下天上交錯展開,極寫范圍廣蒙深透;“冰封”“雪飄”承“風光”兩字,一靜一動互相映襯,勾畫嚴冬的威猛雄奇。寥寥十二個字,構成了一幅包舉天地、雄渾一氣的畫面,為下文的展開描寫提供了巨大的藝術空間,而且豪情激蕩,籠罩全篇。
接下來七句,用“望”字領起,分三層遞出,具體描繪畫卷上的冰封、雪飄的各個側面,進一步抒寫豪邁、激昂的情懷。你看:南北縱橫,“望長城內外,惟馀莽莽”,是一片茫茫無邊的積雪,呼應了“萬里雪飄”;東西環顧,“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是一派寒威凜凜的堅冰,回應了“千里冰封”;上下遠眺,則“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群山、高原是那么生氣勃勃,充滿活力,好象正“舞”向云宵,“馳”向天際,要跟雪云高壓的天公一比高下!這七句大筆如椽,寫盡了東西、南北、上下、內外,筆力千鈞。這七句,大處落墨,專寫大河、長城,點染了中華民族千古文明的`歷史縱深感。“欲與天公試比高”,更給本無生氣的景物,賦予頑強的生命力和競爭意識。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個性化的詩意。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統一,客體風景與主體心境相交融,只有毛澤東才有此高招!詩人將眼前景象和聯翩浮想交織起來,選取象征中華民族的長城和黃河縱橫入畫,從色彩(銀、蠟)、形貌(蛇、象)、動作(舞、馳、比)等各個側面描寫山原,突出地刻畫了祖國山河的偉大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北國風光”的壯麗奇觀。同時,通過這種傳神的藝術描寫,也抒發了自己對祖國山河無限熱愛的激情,喚起了讀者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以銀蛇飛舞狀連綿之群山,以蠟象奔馳擬起伏之高原,不只形象躍然紙上,而且賦予群山高原以昂揚奮進的斗爭精神,使人聯想到自古以來生息、勞動在這塊土地上的富于革命傳統的中華民族。這種移情入景、力誘紙背的描寫,也只有毛澤東才有此妙詞!
眼前雪中的山川,是如此的生動、如此的壯闊,鋪陳到此,已經淋漓盡致。然而詩人意猶未盡,又發揮豐富獨特的想象,以充滿浪漫主義的筆調劈出奇境:“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這三句用擬人化的手法,在冰雪茫茫的浩大畫卷上,想象雪霎天晴之時,紅艷艷的陽光照耀在白雪覆蓋的祖國山河,猶如一個紅裝素裹的少女,更加絢麗多彩、嬌媚動人。用“須”字轉折,表達樂觀期待的心情;“看”字承“望”,顯示端詳觀賞的意態;“紅裝素裹”相映成趣,顯得特別嬌艷明媚,所以尾句說“分外妖嬈”。這完全是詩人通過主觀相象將自然景色人格化了的寫法。以這樣的奇想為上片作結,遂使所寫的雪的場面,具有一種不飾雕作的妍新之美。詩人就是這樣把祖國山河的壯美、精神攝出了。能夠通過客觀感受將自然的形態藝術地描繪出來,這即是古人所說的得“題中之精蘊”。
上片極寫祖國江山之壯麗,故下片自然引出無數英雄競相對她折腰。“江山如此多嬌”極有吞吐之妙。它一方面承接上片所寫的雪中“北國風光”而作一總束,一方面又從江山的美好引出傾倒于如此江山的無數英雄。“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一句,接得不償失勁挺,有異軍突起之勢。以下七句,舉大端而論,與上片的博大空間相照應,寫出浩瀚的時間,縱貫幾千年,通覽中華文明史,從“無數英雄”中舉出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皇帝加以評說。一個“惜”字,著筆傳神,把表面上看來似無邏輯的人、事傳接起來,組成一幅壯麗的歷史長卷;“略輸”、“稍遜”、“只識”三層貶意,以婉轉含蓄的筆調,詼諧風趣的語氣,客觀而公允地評價了他們的短長。這幾位人物雜歷史上都起過一定的進步作用,他們功業赫赫,雄視一代,不愧是歷史的巨子。只可惜他們武功有余,文才不足,只圖攝取,不思創新,因而都配不上如此美麗的大好河山。那么,就自然而然地推出了“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充滿無限豪情的結尾。清劉體仁《七頌堂詞繹》曰:“詞起結最難,而結尤難于起”,“須結得有‘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之妙”。此詞結尾三句,正有這樣的妙處。第一句三字,先用一頓突轉,象輕舟揚槳一撥,直轉下二句。“往”字前大書一個“俱”字,如鐵帚橫掃歷史上的“無數英雄”;“矣”字唱嘆,富有感情色彩。二、三句在“數”與“看”兩個動詞之中,流露出對中國無產階級的自信,充沛而動人,言有盡而意無窮。歷代英雄人物統統被滾滾的歷史洪流席卷而去,只有今天的無產階級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才是祖國大好河山當之無愧的主人,才能使祖國繁榮昌盛,使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對人類做出應有的貢獻。這是全詞最警策的地方,也是詩人的神光所聚。有了這一最精煉、最概括的`結語,全詞詠雪的“題外之遠致”就洋溢紙上了。
教學反思
一、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1、問題設計遵循了整體把握文本的原則,力圖使學生經歷從整體到局部的閱讀過程。提問切中了作品的要害,能牽一發而動全身,且具有清晰的層次感。上闋圍繞“為什么寫景產生了壯美的效果”一問展開,下闋則以對比為支點,融評價歷史人物與理解“風流人物”內涵于一體。
2、鑒于作品作為詞的文體特點,仍關注了一些難點詞句。如“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須”“文采”“風騷”等。
3、備課時也把介紹意象和“詩品取決于人品”的論點定為教學目標,意在豐富學生詩詞鑒賞的基本知識。這些知識對提高學生鑒賞水平應該說是大有裨益的。具體操作過程也引發了有價值的比較閱讀。
回顧備課過程,我意識到自己根本的立場是努力回答了一個問題:我應該教給學生什么?以自己研讀教材的體驗為設計教學的立足點、出發點,在此過程中首先要求自己擷取精華,深刻透徹地領會作品的思想實質及表達形式,希望自己的思路能有效地啟發學生,自己的收獲能有效地幫助學生。
二、對學生課堂活動的反思
1、除了朗讀、模仿教師的范讀,學生的活動主要是停留在思考回答教師提問的層面上。不能說這種活動完全是非自主的,但至少提出問題階段的活動是非自主的。依據平時的教學實踐,我也幾乎認定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的探究價值是有限的,更不曾設想由此來組織課堂教學。
2、從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看,我期待的效果是學生能認同自己研讀教材的結論,而不認為學生具備自主完成較高層次的研讀的知識儲備。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說,學生課堂活動的基本表征是學生的表達,比如提出疑問,討論問題,展示議論或獨立思考的結果,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等等。而由于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我也沒有讓學生用較多的課外學習(如查尋背景材料)彌補這種不足,所以課堂上學生的活動似乎難以展開,教師仍扮演了主角。
3、從形式上看,本節課學生的群體活動就是朗讀。由于對時間因素的考慮和對獨立思考的重視,我并沒有強調合作(討論),于是學生的探究學習過程更多地表現為“一對一”的問答。但我仍以為自己較好地引發了學生的思維沖突,雖然問題的解決較多地借助了教師的講解和總結。
三、與新課標的距離有多遠
學生活動應當成為課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教師的“教”也應當回應學生個性化的需求。這節課的教學設想,關注了“學生可以學到什么”,但忽視了“學生怎樣用自己的方式去學”。
學生活動的質量固然不取決于課堂的活躍熱鬧程度,而取決于活動所圍繞的核心,但教師的思維畢竟取代不了學生的體驗。教師的引導作用必須發揮但可以有多種方式,新課標想來是希望教師更“隱身”一些,希望教師的引導作用能更多地在學生活動中顯示出來。新課標強調語文教學要把握語文學科的實踐性特點,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活動也就必然成為一種載體。教師也因此必須承擔起學生活動設計者的重任。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先前對自己的角色職責的認識是模糊的。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感知詞中形象,理清作者思路,品析詞的精妙語言。
2.學習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3.通過反復朗誦,把握詩歌主旨及詩人的情感意蘊。
【課文導入】
談話引入:同學們,你們喜歡雪嗎?雪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所鐘情的對象,岑參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欣喜,李白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的豪邁,柳宗元有“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孤寂。雪在詩篇里是詩人情趣的寄托、人格的化身,今天我們一起去感受一場氣勢恢弘的雪——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沁園春·雪》。
【課堂環節導航】
一、資料鏈接
1.作者簡介
名: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
時:(1893—1976)
地:湖南湘潭韶山沖人。
評: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思想家、詩人、書法家。他在文學上有很高的造詣,一生中創作了大量詩詞。其詩詞作品氣魄雄渾,意境開闊,描繪出中國革命的壯麗畫面,表現了一個偉大革命家的情懷。
作:代表作有《沁園春·雪》《沁園春·長沙》《七律·長征》《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等,作品收入《毛澤東選集》《毛澤東文集》《毛澤東詩詞集》。
2.背景透視
1936年,日本帝國主義繼侵占東北三省以后,又將魔爪伸向華北,國家和民族處于危急存亡之際。毛澤東率領紅軍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陜北清澗縣袁家溝,準備渡河東征,開赴抗日前線。為了視察地形,毛澤東曾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當“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現在他眼前時,他不禁感慨萬千,欣然提筆,寫下了這一首豪放之詞。1945年抗戰勝利后,毛澤東去重慶與國民黨談判。其間,詩人柳亞子向毛澤東“索句”,毛澤東就贈以《沁園春·雪》。
3.文體知識
詞:詞,興于隋唐,盛行于宋,配樂歌唱,句式不齊,也稱“長短句”。詞最初是配樂歌唱的,稱為“曲子詞”。后來詞也跟樂府詩一樣,逐漸跟音樂分離,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余”。詞按字數多少可以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字—90字)、長調(91字以上)。
結構上一般由詞牌、標題、上闋(片)、下闋(片)組成。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它規定了詞的字數、句數、平仄等。題目一般是詞的內容的集中體現,概括了詞的主要內容。
4.相關資料
毛澤東少年時故事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有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
(桑梓:家鄉。)
解析:少年時的書生意氣,風華正茂時揮斥方遒的豪情,這首詩給我們展現了一個立壯志的少年形象,也讓我們看到了作為一代偉人的毛澤東的大氣!
二、預習反饋
1.讀一讀字音,讀準字音。
2.寫一寫字形,識記生字。
3.記一記詞義,積累知識。
三、初讀感知
(一)帶著問題讀課文
導思1:作者描繪了兩幅怎樣的雪景?分別采用了怎樣的手法?
導思2:你從這首詞中,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導思:3:學習詞中的寫作技巧,試寫幾句,抒發情感。
(二)聽讀課文
請同學們聽讀課文,并在課本上及時做好旁批和圈點。體會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風格。
圈點要求:
1.劃分文章部分、層次分別用雙豎線、單豎線。
2.認為用得好的詞語用方框。
3.關鍵語句(或寫得好的語句)用波浪線。
4.有疑問的地方,用問號標注。
(三)層次結構
上闋:描寫北國雪景,借景抒情,熱情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
下闋:縱論歷代英雄,抒發詞人的`凌云壯志及豪邁情懷。
四、精讀品味
品析上闋詩詞
1.上闋描寫北國雪景,哪幾句是總寫?哪幾句是分寫?描寫了怎樣的北國風光?
【答案】“北國風光——萬里雪飄”是總寫,“望長城內外——分外妖嬈”是分寫“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注意“封”和“飄”;互文)首句創造了一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境界,寫法上動靜結合。
2.上闋中“望”字統領到哪一句?“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山脈怎會像銀蛇在舞動,高原怎會像白象在奔跑?
【答案】“望”字統領到“欲與天公試比高”。“望”字以下是雄偉的景觀。“長城”、“黃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國風貌,而且與“千里”、“萬里”相照應,敘寫地域的遼闊。“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飄飛是動態,說“山”在“舞”、“原”在“馳”,形象地寫出了萬里雪飄,變靜為動,畫面生動活潑,景色壯觀無比!
閱讀方法解密——詩詞煉字品析法(中考占2-3分)
解答步驟一般為:
第一步明含義,將該字還原到原句進行理解,并從運用了哪種修辭、詞性、色彩等分析;
第二步描景象,點出該字描繪了怎樣的景象(姿態、神態等);
第三步點作用,該字創設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怎樣的感情或突出了怎樣的主旨等。本題的“舞”“馳”“欲”寫活了群山、高原。
重難點小結:
上闋先總寫北方雪景。然后寫眼前實景,接著寫想象虛景,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寫出了“江山如此多嬌”。
品析下闋詩詞
3.詩人是怎樣由上闋對祖國山河的贊美轉入對歷史人物的評點的?
【答案】“江山如此——競折腰”,承上啟下的過渡句。“嬌”是一種女性美,正與“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相照應。“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引出下文。“競”字寫盡了英雄之間激烈的斗爭,寫盡英雄之間的相繼崛起,“折腰”的形象,最能概括每一個英雄人物的奮斗動機和奮斗姿態。
4.下闋中“惜”字包含著作者什么感情?評論了哪幾位歷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輸”、“稍遜”和“只識”有什么區別?
【答案】一個“惜”字委婉準確,有貶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戰功,也指出了他們缺少文治、文學才華不足的弱點。“略”“稍”使作者對歷史人物的評述客觀、準確、不失分寸。“略輸”“稍遜”與“只識”對比,褒貶的程序有差別,“只識”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5.如何理解“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答案】古代那些帝王都過去了,要看叱詫風云的人物,還得看現在,看人民群眾。“數”與“看”兩個動詞流露出對中國無產階級的自信,歷代英雄人物統統被滾滾的歷史洪流席卷而去,只有今天的無產階級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才是祖國大好河山當之無愧的主人。
五、研讀探究
1.【手法探究】本首詞有何特色?
【答案】這首詞的語言非常凝練、貼切,極富表現力。全詞僅114字,就清晰地勾畫出一幅北國風光圖,極有分寸地評論了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人物,抒發了詞人的抱負。“望”“惜”領起下文;動詞“封”“飄”“舞”“馳”動靜結合;“略輸”“稍遜”“只識”委婉含蓄。詞中比喻、對偶、擬人修辭手法多樣,句式又多用短句,并以四字句為主,因而節奏鮮明。這就使全詞在韻律上也頗顯豪放的風格。
2.【難點探究】這首詞旨在贊頌當代的“風流人物”,那為什么還要大寫雪景、評點帝王呢?
【答案】詞人描寫北國的嚴冬雪景,表現山川的壯美,抒發熱愛之情,并發揮自己豐富獨特的想象,在冰雪茫茫的浩瀚畫面上,呈現出陽光照耀大地的嬌美。正因為“江山如此多嬌”,所以才很自然地引出為它競相折腰的無數英雄。詞人對五位封建帝王,用一個“惜”字對他們加以評說,“略輸”“稍遜”“只識”,客觀地評價了他們武功有余,文才不足,也就是說缺乏文治方面的成就。有詞人對歷代英雄人物的評價作鋪墊,下文的主旨“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就水到渠成了。
六、歸納總結
1.課文結構
出示本課結構圖示,幫助學生再次梳理文意。
2.課文主旨
這首詞通過描寫雄偉壯闊而又妖嬈美好的北國雪景,縱論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抒發了詞人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從而表達了他偉大的抱負和堅定的信念。
3.本課突出藝術特色歸納
(1)寫景、抒情、議論有機結合。
上闋寫景,大氣磅礴、氣象萬千,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著熱愛祖國山河的豪情;下闋議論兼抒情。由祖國河山的壯麗,想到無數英雄為之傾倒,并對歷代英雄加以評說而寓情于議,蘊含了詞人對祖國的深情以及充滿自信的情懷。
(2)動靜結合,虛實相映。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兩句,“封”字寫靜,“飄”字寫動,一靜一動,動靜結合,相映成趣。而“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兩句,則是巧妙地化靜為動。這些都是實景。“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是詞人的想象,是虛景。這樣動靜結合,虛實相映,描寫出了北國壯麗的雪景,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3)手法多樣,生動形象。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等都是巧用比喻。“欲與天公試比高”把“山”“原”人格化,生動地寫出它們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揚奮發的氣概。此外,運用對偶,句式整齊,節奏明快,韻味十足。
七、課堂延伸
本詞不過是毛澤東播撒在民族精神文化長河中的一朵小花,在毛澤東的詩詞里,有蓬勃的青春意氣,有婉麗的愛情悲歡;有殘陽如血的壯烈,有戰地黃花的燦爛;有風流人物的慷慨,有人間正道的滄桑;有宏圖驚世界,有臘梅傲雪霜。課下請同學們徜徉詩路,搜集毛澤東詩詞,吮吸香甜的文化之蜜,讓自己的人生搖曳多姿。讓我們一起開始吧!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10-17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04-22
《沁園春·雪》 教學設計03-26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11-06
《沁園春·雪》的教學設計(精選10篇)11-11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精選12篇)03-22
沁園春·雪教學04-20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13篇(優選)04-22
[優選]《沁園春·雪》教學設計15篇06-01
《沁園春 雪》教學反思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