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課程總結
培訓課程是指為實現培訓目標而選擇的培訓內容的總和,與教育的學科課程相比,其功利性非常突出,目標是能夠盡量在短期內轉化為工作績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培訓課程總結(精選1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培訓課程總結1
按照《特色課程實施方案》和《特色課程改進意見》的要求,學校開展特色課程活動,在上學期活動的基礎上,取得進一步成績,也明確了努力方向。現總結如下:
一、基本實現特色課程目標,全面開展特色課程活動
本學期學校共開設xx個特色班,除了特殊情況外,大部分老師都參加了特色課教學,開設項目繁多,以音樂美術體育項目為主,全校近xx名同學各自參加了不同類型的特色班,分別在各自參加的特色班里有所收獲。本學期特色課活動組織嚴密,活動有效。嚴格按照學期初制定的計劃執行,使特色課活動時間、地點、人員固定,保證了活動的穩定性。師生合作使特色課活動內容全面、具體、活動扎實有效,每組學生對活動內容掌握較快,每次均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學生不僅掌握了更多的知識,而且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大大提高,共筑了充滿活力的特色校園。內容涉及繪本、繪本書制作、繪本劇、剪紙、折紙、繪畫、思維繪畫、電腦、彩泥、五子棋、十字繡、合唱、舞蹈、手語舞、足球、籃球、手球、少兒拉丁、韻律操、街舞、乒乓球、跳繩等幾十多種類型。其中,合唱、跆拳道、街舞、思維繪畫得到了市青少年宮專業老師的無私支持,大大豐富了特色活動課的內容,提高了特色活動課的質量。
二、傳承優秀文化書法藝術,推廣書法寫字教學
自被評為全國“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書法)”后,利用寫字課和特色課,大面積全覆蓋推廣書法教學。在軟筆書法學習過程中,通過老師們的不懈努力,學生養成了良好的書寫姿勢,也規范了執筆姿勢。一學期的練習后學生初步掌握了毛筆楷書的基本筆畫點、橫、豎的書寫技法,這對平時的硬筆楷書的書寫、學習以及將來的工作、社會交際起到了深遠的影響。通過描摹與練寫,學生們都樹立了正確的審美觀,體驗到了中國文化藝術之美,他們更加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了。為了體現學生一個時期的軟筆書法學習程度和訓練結果,學期末進行了現場寫字競賽、書法作品展覽。給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使一些軟筆書法素質好、書寫水平高的學生一展才華,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本學期的書法特色課程已順利完成,學生們都養成了認真負責、專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學習習慣和良好品質。
三、弘揚傳統文化特色,武術社團逐漸形成規;
為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打造傳統文化教育特色。三年級師生在xx老師的指導和帶領下,160余名同學學習、表演《中國功夫扇》,令人震撼。今后應該多選擇傳統文化的項目,讓學生夯實文化底蘊。xx訓練的武術隊通過武術特色課程的學習,學生對武術中基本手型步型拳法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對少年五步拳和武術套路能夠基本掌握。并能根據教練口令整齊地打出套路動作,精神面貌聲音氣勢都比較不錯。
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知識面
老師遵循學生審美的規律,耐心細致地給學生講解、示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實踐,提高了學生審美趣味,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音樂特色課程,堅持以音樂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課程中,以學生為主體開展了簡單的樂理知識教學、律動教學及編創教學,使學生能夠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和表現音樂。開展美術特色課程活動,學生通過本學期的學習能夠創作出符合主題的繪畫作品,基本做到了畫面線條流暢、構圖完整飽滿、色彩搭配合理等要求。在綜合設計環節,學生興趣較高。開拓其想象力,大膽表現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本學期課程安排達到了預期效果。
孩子們自己編的繪本劇,內容和質量上都有了更大的提升,期末現場以小品形式進行展示表演,語言更有趣,故事情節更完整。小小的繪本劇成了孩子們抒發自己想象的天地,也大大提升了孩子們在創作、表演等方面的綜合素質。本學期,xx老師的繪本書制作的小組,增加了自己的特色,在家長的幫助輔導下,用絨布粘貼成繪本冊,新穎漂亮,質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手工展示品種繁多、色彩鮮艷、樣式各異。這和老師們精心的指導和學生們動手、動腦認真實踐是分不開的。
五、體育活動組織有序,學生體育技能技巧得到很大提高
體育老師認真組織足球隊,訓練科學合理,成績突出,培養的學生參加市區足球比賽分別獲得甲乙組第一,并成功舉辦學校內班級足球聯賽,受到市區領導以及足協領導的稱贊。
籃球隊在xx老師等大力推進下,各班級組建小籃球隊,建立小籃球訓練基地,參加省比賽取得第二名的成績。體育專業組的內容得到擴充,xx老師的體操舞組,xx老師的手球隊,xx足球隊,xx老師的女子籃球隊,這些組專業性較強,集合了我校有特長的學生。這些組也能為今后各級各類舉行的一些比賽輸送選手,為學校增光添彩!
跳繩活動逐步從單人跳發展到雙人跳、跑跳、多人跳、跳花繩等內容,加深了學生對跳繩知識的認識。在學生掌握了跳短繩后,還學習了跳長繩,團體合作跳長繩。學生通過連續雙腳并腳跳短繩的練習與游戲,能充分體驗到完成動作后的快樂,喜歡上跳繩這項運動。
六、特色課程活動中存在的不足
如何在教學方法上創新再創新是值得我們老師思考的問題,教學中有創意、有特色的內容還不夠多。由于個別老師自身業務能力提高方面還有所欠缺,個別學生喜歡說話,不遵守紀律的毛病也不讓代課老師滿意,需要和各班主任商量對策抓好課堂紀律。如進行書法特色課程教學時,個別同學在書寫和創作的過程中往往不能養成良好的書寫及衛生習慣。在音樂、美術、舞蹈等特色課程教學中,由于我;A設施設備不夠完善,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受到教具上的困擾,不能很好的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個別基礎較弱的學生也需要教師給予更多的指導與幫助。學生的合作意識有點低,忽視了活動中的品德教育,活動場地有限,天熱時學生沒有適宜的活動場所。個別社團組織無序,教學效果堪憂。
七、改進措施建議
1、繼續堅持“校級社團精品化,年級社團規;,班級社團個性化”的發展思路,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課程活動,從各方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社團活動的組織者是教師,課程開發要與學校教師實際工作相結合。學校要逐步完善對教師的評價,并盡可能多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和課程開發的時間,運用多種方式加強學校課程的培訓,加強對課程開發過程的指導。
3、加強學校硬件設施改造,多給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
4、改變驗收形式,可采用集中匯報的形式,將各社團階段學習成果集中進行展示。
總的來說,通過本學期的特色課教學,我們的學生分別在各自的特色課學習中收獲滿滿。培養了學習興趣,豐富了學生生活。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在特色活動開展的道路上,我們學校還將繼續探索,不斷改進,為實現“全面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學生特長”的目標而不懈努力!
培訓課程總結2
一、全方位接觸語文課標教材,啟示我們明確整體教學方向
從亓老師談“語文教材介紹及使用推薦”中,我了解了高中語文教材在結構上的調整與變化,新課標將必修教材分為四個系列、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這四個系列以五個學期按學生年齡特征及理解規律構成了眾多的語文模塊,從這些模塊及教材選文能夠發現這套新課標教材十分注重厚重的文化底蘊和關注時代的現實感。
然后老師講了必修教材使用推薦:
一、整體把握,落實課標要求
亓老師以全套高中語文必修教材選的四個單元的詩歌為例,詳細條理的說明了新課標是怎樣落實要求的、從認知對象,涉及方式,知識經驗,選修部分的續補深入等著手,最后完成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積累整合、發現創新的要求。
二、深入鉆研,明確課標要點
1、要把握四個系列的學習要點
閱讀、兼顧文體和人文內涵。表達、兼顧話題與寫作實踐。探究、注重潛力培養。導讀、激興趣,培養習慣,提高欣賞水平
2、樹立單元意識
要明文體教學要求,明篇章在單元中的教學定位,明人文教學價值,明單元確定的三維教學目標。最后到達、以文帶言,以閱讀文章為重點;以探究為前提,貫穿學生的自主學習;以綜合潛力培養為目標;以單元為學習對象,突出重點。
這些推薦為我們立刻要執行的語文新課標教材的教學,帶給了寶貴的方向和教學意見!從那里也啟發了我們老教師怎樣讓自己從臼中跑出來,建立全新自己的新教學思想。
二、海南成功經驗呈現,啟示我們正確定位語文教學
從海南中學教研組長李紀境談“高中課程改革試驗區語文教學實踐與教學策略”給我們完整的呈現了海南這幾年新課改構成的教學體系、他先講了高中課程設置,尤其強調了選修教材分為、一校本選修包括、經典作品的解讀與欣賞,文學與文化知識概說,口頭與書面語表達;二校外專家講座包括、《文學與生活》《司馬遷、歷史與文化傳統的脊梁》等,之后他講了必修模塊教學實施:
1、語文教材變化與閱讀教學的課程定位。
教材課文編排線索改變,教學重點出現轉移,他認為課標教材是以讀書方法和學習要點為單元進行編排,是用語文的基本要素構建模塊化教學系統,更注重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定位在學習與應用潛力的培養上。
教材課文體裁的變化較大,課標教材尤為關注文學類文章與實用類文章的學習,從中不難發現這樣的信息、當今時代不僅僅要關注文章欣賞潛力的培養,還要關注學生的探究潛力的培養。
教材課文定性出現變化、以前叫講讀課文和自讀課文,此刻叫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這種定性是與世界各國的教育接軌的。
還有就是課扣習題的變化,在思維層次上拓展更為深入。
2、必修閱讀教學中一些常見的問題
他說一是忽視課堂教學的實際資料,而注重其組織形式;二是對教師主體性認識發生偏差,要求教師的教學要在學生的視野之外展開;三是對師生平等對話產生誤解;四是盲目的拓展延伸,不可隨意偏離文本,甚至完成脫離文本;五是錯誤理解教師的“引導者”對話的參與者“這一身份;六是非語文化傾向超多存在;七是教學資料的錯誤定位等。李老師說的這些問題無疑是振聾發聵,這對我們現行的語文教學更無疑是一劑強心針,讓人痛而實在。
三、精深博大的語文理念,啟示我們語文學科培養的目標與方向
從省教科所段增勇老師談“語文學科教學指導性意見”中,段老師十分專業學術地給我們講了高中語文課標教材構成的原因及過程,他先講了語文學科本質的研究,語文是語言文學還是語言文道,天下爭論極大;然后講了語文學科課標的具體指向、方向的引領,教學的規范,實踐的導向,研究的指南,建設的開拓等;之后講了語文課程理念與課程目標,他有一些經典性的話、小問題大探究,淺問題深研究,大問題小著眼,深問題淺入手。語文教育的根性問題在于言語教育的根脈浸潤。這些就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其育人的功能;也注重了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功能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的發展。
然后段老師還給我們講了語文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與設置,課程學習推薦,教學實施推薦等。這樣給我們的啟示、用好用活教材,認識腳下土地,整合學生的智慧,開展微型課題研究。
語文課程標準研制組組長巢宗祺老師談“當前語文課程改革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巢宗祺老師極為強調祖國文化的積淀,而這種積淀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讀書,好好讀上二三百篇古詩文,這樣才能弘揚民族精神,這樣才能有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中外語文教學的思考,啟示我們有效教學的具體做法
鄭桂華博士談“高中語文有效教學的思考”,鄭老師以極清脆生動而充滿典型例子的學術語言給我們從事語文教學帶給了許多范例。她先講了三種學習、無效學習,機械學習,好處學習。然后又給我們講了有效教學的特征:
一是基于學生的有效教學要能分析學習需要,要能激發學習動機,要了解學生認知風格的類型;
二是課程觀統領的教學,分出了五種課程層次、理念課程,正式課程,知覺課程,動作課程,體驗課程。
三是教學評一致的教學,盡可能做到教師實際教的與學生學習的基本一致,學習資料與評估資料一致。
四是構架有效的教學框架,她說“在結構松散的教學中,目標會讓學生取得更大的成績”,單節課的目標務必是、正確、具體、彈性、集中。
最后是王榮生老師講“高中新課程語文課堂教學課例研究”及蘇盛葵老師講“語文課程模塊測評與高考”,這兩個講座極好了讓我們了解了怎樣去上課,怎樣去上出一堂有效性的好課。同時我們也明白了怎樣處理平時的模塊教學與高考之間的關系,欲速則不達,基礎牢不怕泰山壓頂。
總之,從四天的省級培訓講座中,我們多方位立體的了解了新課標下的語文學科的教育教學到考試測評等各方面的執行策略,省教科所不愧是大義之舉,實惠省民,更實惠蜀中蒼生!各位同仁記住段增勇老師用來贊美錢鐘書的一句話、這個人不是死了就是去教書了!
培訓課程總結3
課程在學校教育中處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標,價值主要通過課程來體現和實施。參加了英語新課程標準的遠程研修培訓,通過六天的學習,我感覺收獲很大。進一步明確了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體會如下:
一,必須把握課改方向
通過學習,我了解我到本次課程改革就是要改革以往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的傾向,把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過程。主動思維和大膽實驗,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做為中心任務。所以要求教師必須以此為教學方向,在教學工作中運用各種方法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從而形成一定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處理好教師和學生的關系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情感態度,幫助學生及克服情感態度方面的困難,使語言學習上的成功體驗與情感態度的發展相互促進。
三,運用任務型教學途徑
任務型教學就是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力或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的過程,以展示成果的方式來體現教學的成就。通過學習,我明白了任務型教學是雙邊或多邊的交互式活動,在活動中所學的語言是實際的工具,其價值能得到充分的體現。有利于提高學習的知覺性。它有教明確的具體目的,有利于激勵學習積極性。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比較豐富,教師從全面出發,觀察,控制課堂的發展。
六天的培訓很短,但我明確了很多東西。我將在新學期的教學工作中大膽嘗試新課程標準,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培訓課程總結4
暑期中我有幸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為期十五天的“中小學教師新課程國家級遠程培訓”。在此期間通過計算機視頻系統,認真收看了曾琦教授的《學生學習》、劉良華教授的《教師成長》、余文森教授的《課堂教學》三個方面的講座。雖然培訓時間只有短短的十五天,但收獲是巨大的,也是自走出大學校門以來,在教師如何成長、工作、學習方面最深刻、最全面的學習。
在收看曾琦教授的《學生學習》講座后我認識到了學生有意義的學習必須是有趣、有效和有用的,是相互促進、三位一體的良性循環過程。它們共同構成了有意義的學習的穩定結構。教學中要注意到低年級的學生更易被學習過程的趣味性所吸引;初中年級的學生的抽象思維不斷發展,開始注重方法,追求學習的成效;高年級學生由于理性思維與批判思維的快速發展,開始喜歡向內求索,關注學習的意義與價值,以意義指導學習行為。在此認識的基礎上我將在今后的實際教學中力求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有意義學習的不同特點分別施以不同的教學方法。對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找出正確的歸因,使他們在學習上也能體驗自豪與滿意、對后續學習的期望是“下次我努力學習一定還會取得成功”。引導學生對學習方法不能抱有幻想,以為:掌握了學習方法后,不需要付出努力就能學好。使學生正確認識到再好的學習方法都不可能取代學習中的“努力”,學習方法可以使我們付出的努力更有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但是世上絕沒有一種學習方法可以讓我們不付出任何努力就無中生有地產生成效。在教學中從自己教學方法、學生自身成長的規律兩方面正確認識學生學習上的錯誤,讓“錯誤”轉化為學生成長的鍥機。
聽完劉良華教授的《教師成長》講座卻總感覺意猶未盡。耳畔還回響著劉老師哪鏗鏘有力、充滿激情的聲音。五天里劉老師給我們講了教師的課程智慧、教師的教學智慧、教師的管理智慧、教師的人格魅力、促進教師成長的行動研究五個方面的內容。在教師的課程智慧學習中我進一步認識到“吃透教材”對于教學的重要性。只有吃透教材才能超越教材,只有超越了教材,教師師才能引導學生快樂的學習。在教師的“教學智慧”這一部分的學習中我感覺自己受到的震動最大,“當了教師,不必因為那些有一官半職的人在你面前頤指氣使而生氣,進而也想方設法謀個小官做做。據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兵,但是想做官的教師肯定不是好教師,業務上肯定不會有什么大出息!比酥挥写髲卮笪虿拍塬@得大的成功,取得非凡的成就。我是一名平凡的老師還沒有大徹大悟,只要有機會我就會向專家們學習,為了使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好老師而努力。在教師的“管理智慧”學習中,回想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直感汗顏,感覺自己的工作和案例中的老師差的真是太遠了,笨鳥先飛,我將時刻不停的揮動我的翅膀朝著專家們、明師們指引的方向飛翔。在教師的“人格魅力”的學習中,我重新審視了過去的行為,自己失敗的地方太多了,只能用“人無完人”這句話了做慰濟。在失敗中成長講鼓勵我、提醒我做一名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師”。在“促進教師成長”的行動研究學習中感覺自己的思想斗爭是最激烈的,有研究表明當人均gdp在3000-5000美元之間時社會矛盾是最突出的,是社會的轉型期,這樣那樣的問題是最多的。既然這樣就用“寬容”或“賞識”來面對這些問題,以教授、專家們為榜樣致力于新課程教育改革。
余文森教授的《課堂教學》使我進一步認識到用新課程理念教學,要讓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種外在壓力,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體驗,使學生從“受逼”學習的狀態中解脫出來,讓學生變得愛讀書、愛學習。教師不再是課本知識的可憐的解釋者,課程的忠實執行者,而是與專家、學生等一起構建新課程的合作者。在今后的教學中牢記“再也不以本為本”,把教材作為“圣經”解讀,而要注重書本知識向生活的回歸,向經驗的回歸,十分注意對書本意義的多樣化解讀。充分認識到教師的角色與新課改以前徹底的改變了。新課程把“教師即研究者”這一理念擺上了議事日程,促進了這一理念向現實的轉化。教師自己就應該是一個研究者,通過這次培訓本人教學研究的積極性、主動性被極大地激發出來了。在今后教學中將積極開展研究,促使教學與研究“共生互補”。在課堂教學目標上要改變過去重知識輕技能的特點,注重追求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在知識教學的同時,關注過程方法和情感體驗。充分認識預設和生成是矛盾統一體,課堂教學既需要預設,也需要生成,預設與生成是課堂教學的兩翼,缺一不可。沒有預設的課堂是不負責任的課堂,而沒有生成的課堂是不精彩的課堂,使兩者不在課堂上的產生沖突現象,為此要牢固確立三維目標的意識,為每一節課制訂切合實際的課程目標,并準確地加以描述,使每一節課都有明確清晰的教學方向,這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前提;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精選教學內容,突出學科特色,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使每一節課都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獲和學科感悟。真正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認真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即要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維和有深度的交流討論;最近發展區上做文章、下功夫,要十分注重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和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責任感,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不斷提升教學的層次和水平,使教學走在發展的前面;把生成和預設和諧統一起來,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預設又要注重動態的生成,從而既提升知識教學的效率又提升能力培養的效果以克服無效和低效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培訓課程總結5
不知不覺,經過一個多月的培訓,培訓趨將結束,心里感慨頗多。在這段時間里,我先后學習了初中版的六個模塊的內容,分別是:模塊一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修訂及十年回顧;模塊二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與內容要求解讀;模塊三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實踐;模塊四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建議解讀;模塊五體育與健康課程高端備課;模塊六新課程標準下的體育教師成長和熱點探析。經過此次培訓,本人感覺受益匪淺。六個模塊的內容都很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對指導我們體育教師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如何上好體育課,特別是通過體育課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品質都有很好的啟發。
眾所周知,新課程標準下的體育課,不是簡單的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也不是純粹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質和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這是素質教育的體現,也是以生為本,注重學生的情感需求,通過體育課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提高他們的智力、情商。這次培訓的內容,彷佛為我們處在迷茫中的體育老師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讓我們更加懂得怎樣上好新課程標準要求下的體育課,這既是我們老師的福音,更是學生的福音。特別是在《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建議解讀》這個模塊中,令我茅塞頓開,讓我更加懂得如何實施好體育與健康課程,比如在體育學科目標定位上,我在學習后,受其啟發,制定了結合我校的五個方面建設學科目標:
1、倡導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以運動技能傳授為載體,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2、建立新的課程結構。改變現行體育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內容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以適應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體育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體現課程內容的現代化,改變現行體育課程內容“難、繁、偏、舊”的現狀,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注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
4、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改變現行體育課程的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機械訓練的現狀,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需求,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踐,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5、形成正確的評價觀念。改變現行體育課程的評價過分強調運動成績的現象和過于注重甄別的功能,發揮體育課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有了學科建設目標,接下來課堂實施就有的放矢了,為此我又很快制定好了課堂實施要求:
1、根據學校教育的總體要求和體育課程的自身規律,面向全體初中學生開設不同項目的初級班、提高班,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需要。
2、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運動實踐中注意滲透相關理論知識,運用多種形式和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安排約10%的理論教學內容(每學期約3學時),擴大體育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3、建立專項備課組制度。建立跨年級的,以選項內容為依據的專項備課組,教師按自己的專長任課積極探究選項教學的特點,各專項組的老師根據我校實際情況,選擇或編寫具有學校特色的教材。并對教材進行分析,確定重點、難點,并根據教材內容,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新的突破口,努力實踐新課改。
有了這些措施,想不上好體育課都難,但實行過程中難免還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滿足學生興趣
學習的前提是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特長。離開了這一點,健康學習課程就是失敗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調動好學生的來學習興趣,來保證上課的質量。
2、打造教師群體
開展健康教學課程,需要一支觀念新,素質高,善思考,勤努力的教師群體,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運動能力、身體素質的提高,為此需打造一支適應新課程實施的教師群體,這是實施新課程的關鍵。因此體育教師自身要不斷學習,深入研究,通過自學、校本培訓,學術交流等不同形式,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
3、加強教學管理
建立專項教學備課組制度;加強備課組的教研活動,在牢固樹立新課程觀的前提下,全力改革課堂教學,以興趣教學為主要特點,以自主活動和體驗、探索為主要形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形成健康體魄、完善健全人格為主要目標,建立現代的課堂教學體系。同時由于學生興趣不同,身體素質各異,要加強與班主任的溝通,發揮體育骨干的力量,做好學生管理工作。
4、改革教學評價
評價制度改革既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健康體育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同時又是實施課改的重點和難點。因此需要積極探索新型的教學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學校課程有效實施。
5、加大場地設施建設
由于健康課程學習針對學生的興趣教學,對于場地設施的需求增加,需要學校對體育場地設施的投入適度增加,以保證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沒有此次培訓,就沒有我對新課程標準下如何上好體育課有更深更廣泛的認識,每次培訓,總能學有所用,總能學為所用,我希望此種培訓能一如既往地舉辦下去,從而提高我們老師的業務能力,也能使我們老師更加與時俱進,提高我們老師的創新教育能力,這樣,我們的學生就有福了。
培訓課程總結6
高中語文新課程重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在語文新課程的學習中,我頗有收獲。
一、在語文新課程中我們應該面向全體同時著眼全面。
語文新課程要求我們要使全體高中學生都獲得必須具有的語文素養。因此,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只抓尖子生,不能只針對一小部分學生安排教學計劃。教師給學生設定學習目標時,既要給優生發展性匹配,即結合教材內容滲透、穿插、拓展、增加新知識和新方法,讓學生感知最新信息,激發其創新意識,培養其創新精神;又要給中差生適應性匹配,使中差生不斷獲得成功,逐步增強信心,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切實做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備課包括教材內容的加工,課外信息的利用,學生生活經驗的挖掘,啟發性問題和講解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等,都要統籌考慮。備課給各層次學生確定的教學目標,上課時還要機動靈活地落實。每節課要通過對學生的質疑、答疑、討論或練習等判斷學情,了解每個學生新的惑和新的需,使教學有的放矢。依據層次目標,設計有梯度的問題或訓練題,要遵循以下三個前提:
1、掌握學生已有的經驗或知識,使設計的問題和訓練題與之銜接,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能達到各自的學習目標;
2、能引起學習興趣,激發各層學生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
3、使學生有認識上的困難,值得思考與研究,但跳一跳,要能摘到桃子。保證使每個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全面充分地發展,使全體學生真正做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學習語文的潛能,爭取大面積地提高語文教育質量。
全面指全面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而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方面。讀寫聽說每一方面又有多種方式。讀,學生可以朗讀、默讀、讀熟;教師可以范讀,指導學生讀出感情,讀出體驗和感受。學生也可根據內容略讀或精讀。學生精讀時要在讀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觀點和看法等,并在討論和訓練時,說或寫出來。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通過合作、討論、互助,排除學生對課文理解、領悟的障礙。在討論時讓學生見仁見智,遇到有價值、有話可說的問題,可引導學生辯論,活躍學生思維,在真實的情境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辯論雙方(或多方)必須要專注地聽,聽出對方的觀點,聽出對方的漏洞,還要在聽的過程中觀顏察色,辨析語氣語調等;辯論時,學生必然要快速及時地組織語言表情達意,還要注意語言表達的藝術性等。課外語文讀物可以略讀。略讀課外讀物后可以以講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所感寫出來,并說出來與人交流,綜合訓練讀寫聽說能力。還可以把研究性學習的理念貫徹到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之中,把提高學生讀寫聽說能力的要求,變成語文教學的具體環節和學生的具體實踐。
二、運用多媒體設備創設生動的情景,引起學生興趣。
多媒體教學設備具有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優勢,特別在創設情景這方面。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為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就在于它能運用音樂、圖片、動畫、影視等手段強化感知,提供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學生對實境的感受和理解。
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學習是一個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這個過程應該是充滿好奇、疑問和探索的,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創造力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其實生疑、質疑、討論、釋疑等是思維過程的具體展示,也是提高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讀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追蜃诱f:疑慮,思之始,學之始。在教學中應該切實地把生疑、質疑、釋疑的過程真實而有序地展開。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獨立性和靈活性。使學生在具體的語文學習實踐中,逐步提高觀察、發現、判斷、推理、概括、想象和創新能力。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尤其要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四、注重過程。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長期以來,對教學的評價,往往只重視結果,不看過程,導致教的過程走過場;對學習的評價也只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或只注重記住結果,而忽視親歷親為的重要性,這是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病根所在。因材施教已講了兩千多年,啟發式教學早已寫進了語文教學大綱,至今我們也沒有很好地落實。這與我們忽視對教學過程的研究、管理和調控不無關系。異步推進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立足于過程的到位與優化。一是引導教師研究自己的教學行為,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思路,對語文教學過程實施有效地調控。二是落實教學的具體環節,使過程到位,每個環節中還要選擇適當的方式和方法,并做到各種方式、方法綜合貫通,做到教學流程合理。三是分層啟動,教師走進每個學生的生活世界、經驗世界和學習過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學習的有困難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四是使教學內容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建構的需要,循序展開。五是轉變教學評價指向,即由側重評價教師教的過程和藝術,轉變為側重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
培訓課程總結7
為了使全區教師準確理解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和方向,掌握最新的課程政策變化,有效的指導教學,提高我區教育教學質量,教師進修學校決定對全區中小學教師實施二級培訓。
校長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在開學初就進行了周密安排和部署,組織全體教研員學習新的課程標準,并且要求每位教研員將本學科的新舊課程標準進行比較,研究其增減變化之處,并于3月9日前將比對稿發表在自己的博客上,以方便了基層教師學習、研究與領悟。經全體教研員的勤奮努力,都保質保量地如期完成。這項工作我們走在了上級下達要求之前,體現了我校工作的前瞻性。
各學科教研員在全面把握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和方向、資料及要求的基礎上,于7月5日—7月9日,對全區中小學校本培訓的培訓者進行了義務教育學科課程標準的解讀。
本次培訓,每個教研員都做了充分的準備,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認真撰寫講稿,采取專題講座、案例分析和互動研討等各種形式組織實施。特別強調了課程標準對教學活動的重要指導作用,并將修訂稿與實驗稿進行比較說明,就新版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理念、主要特點、教學要求和學生觀的變化以及實施提議等方面向參培教師做了細致的解讀。參培教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專心聽講,認真做筆記,主動提問,積極交流,深入探討,對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理解。同時,每個教研員對校本培訓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讓參培教師將培訓的相關材料拷貝帶回學校,以便做好本學校的校本培訓;要求全區所有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做好學習筆記,每人寫一篇學習感悟,并為參加下半年教育局組織的新課程標準閉卷考試做好準備。并且還要求各校做好校本培訓工作的記錄和總結工作,進修學校將在下半年調研視導時,進行檢查指導,做出全面總結,并記學分,納入“十二五”繼續教育管理系統。
經過這次培訓,教師對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進一步提升了教師落實新版課程標準理念、目標、資料和教學要求的本事,為今后提高踐行新課標的綜合本事,切實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各校開展課程標準校本培訓供給了師資保障。
培訓課程總結8
一、 我對新課改的認識
我認為“語文新課標”是在對我國已往高中語文教學反思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一套更具科學性與前瞻性的高中語文教改方案。雖然其中條目繁多,但我覺得是最根本的有兩條:一是彰顯了語文的“育人”功能,二是更科學健康有效的促進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以往的語文教學功利性太強,為了讓學生擠過高考這個獨木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得不把一篇篇課文或美文像醫生解剖肢體那樣分割開來,然后逐字逐詞的去分析解讀,漢語優美的韻味和意境就在這樣的“肢解”中蕩然無存,原本應該充滿活力和生機的語言課也因此變得乏味枯燥,也難怪一些學生對語文作出了“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評價。這種教學模式過分強調技巧的訓練,幾乎完全淡去了語文的思想教育功能。于此不同 ,“ 新課標”則告訴我們語文教學中除了積極有效的努力促使學生知與能的雙重發展外,還必須注重對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激發引導與培養,新課標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百年意識,懂得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及未來其個人生存與整個社會的發展需要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必須克服既往語文與生活脫節的現象,我們應該認識到,一切教育都應是出于生活的需要,人性的需要。 就語文的具體教學而言,聽說讀寫既是內容又是形式,語文不管教什么,最終都要落腳到這四個方面上來。語文的教學效果最終也必須通過這四個方面來檢驗,所以對這四項基本技能的培養和訓練也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之一?偠灾,我覺得讓學生成為一個心智情感都健康的熱病人,然后能正確使用合理優美的語言方式表達自己,也許就是這次新課改的真正宗旨吧。
二、我的教學嘗試
1、激發興趣,注重課內知識的學習。
有人作過的一個調查顯示,當前高中尤其是農村高中主體參與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不高,多數學生認為語文課男學,難找到感覺,收獲感差,約有五份之二的學生上語文課經常不認真聽,思想開小差或做其他事。而在課堂互動的進行情況的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到,在課堂上,絕大多數教師仍以一問一答的集體提問為主,平均每節課學生參與活動時間大約僅占八分之一,多數語文課仍然是教師“一言堂”。在調查中,幾乎所有老師都承認升學壓力下,只能唯教材是重點。這個調查結果很有代表性,它反映出在高中尤其是我們農村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還處于較嚴重的被動狀態,其根本原因是學生的主題參與權實現不充分,教師沒有賦予學生參與的氛圍,沒有給與他們充分的時空,致使學生謹小慎微,獨立思考的意識與創新意識處于壓抑狀態。
針對這些現狀,在新學期的第一講,我安排了一個課時的專題討論課:什么是語文?怎樣學語文?通過我自己對語文的感悟,我首先讓學生明白了語文的內涵涉及現實的社會生活、人生命運、思想感情,它是所有學科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有其獨特的美,它可以點燃我們渴望美、追求美、創造美的欲望之火。我告訴學生,漢語是我們的母語,也是我們棲居于這個世界的根基。一個人只有學好了自己的母語,才有可能學好其他民族的語言和文化。作為一個中國人決不能拋棄對語文大美的眷戀。語文是基礎學科中的基礎學科,學好了它,也就能更好的學習其它課程,何樂而不為呢?通過這次討論,我發現學生輕視語文的現象有所減輕,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普遍較高。
現在我們知道一套教材一統天下格局已被打破,對教材的盲目崇拜也停止了,但這絕不是說教材可有可無,甚至棄置不顧。我認為無論選用哪套教材,都應該讓學生學有所得,形成一定的能力與水平,語文與邏輯性很強的數、理、化不同,教學中多上一課,少上一課,對語文知識的繼續學習影響不大。但不管怎樣也不能把文本變成課堂上的點綴;貧w文本引導學生走進課文,對文本進行解讀、閱讀品味,挖掘文本中豐富、深厚的資源,這才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重點和根本任務。課堂上我盡量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體會解讀文本的快樂,改變以前那種“滿堂灌”的形式。如講《故都的秋》,在帶著學生抓住“清、靜、悲涼”分析了“庭院清秋圖”后,我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自己分析其他四幅圖畫是怎樣體現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討論以小組形式展開,再選派代表發言。我只要最后點評一下學生的表現就可以了。這樣做既解決對文本內容的分析,又體現了新課標中合作、探究的精神。
2、開拓視野,注重課內外相結合。
語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如果三年高中僅僅是捧著幾本薄薄的課本來學習語文也太單調了,所以我提倡學生要立足課內看課外。進而對學生學習語文提出明確的要求:兩條腿走路——開拓視野,課內外相結合;兩只手掌舵——一手抓基礎,一手抓訓練;一顆心思索——感悟和熏陶。同時告訴學生語文的學習是一個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注重點點滴滴的積累。人生的路有多長,語文的路就有多長。對此大部分學生還是聽進去了,課內課外都做了很多的積累,平時該熟練背誦,該完成的訓練內容都做得比較到位,絕大多數人沒有出現“欠帳成長”的現象。由此我想,很多時候不是我們的學生不想學習,而是他們缺乏一條進入學科大門的路徑。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他們找到這條路,并不斷鼓勵他們。
3、注重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除過引導學生閱讀課外的文本,我也充分利用課本的內容作為閱讀的對象。在5本必修課本中,絕大多數的課文是從古今中外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或名人佳作中精選出來的。對于這些文章我提倡學生要邊讀邊思考,邊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朗讀的越熟,就能夠越進一步的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把課文的語言熟記于心,才可能有一天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從而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如《荷塘月色》這篇課文,剛開始我要學生起來讀的時候,學生讀得非常快。等學生讀完我做過這樣的評價:“大家讀的很流暢,但我感覺朱自清是在跑步,不是在散步。既然你們知道朱自清此時心里頗不寧靜,所以在讀的時候應該……”,“緩慢一點,低沉一點”,反復了幾次之后學生讀得效果果然要好多了。
其次為了引導學生積極有效地進行閱讀,我經常會給學生推薦一些古今中外社科名家名著。這個學期主要把教材中要求閱讀的三本名著《大衛?撇ǚ茽枴贰ⅰ栋屠枋ツ冈骸、《家》讀完。前幾天詢問了一下:75的學生已經看完了其中的兩本。在學期結束的時候準備再搞一個“閱讀沙龍”活動,給學生創建一個交流所讀書籍內容及心得體會的平臺,如果這個交流平臺得以真正創建起來也可以帶動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除了讀名著之外還引導學生讀一些名篇名作﹑經典美文。我跟學生提出過這樣的要求:高中三年要讀一千篇文章,也就是每天讀一篇文章,讀書必須要循序漸進。
除此之外必修⑴還有一本很好的配套資料《陽光課堂》,上面很多很好的文章都可以作為閱讀的對象。在讀文章的時候要求學生用圓圈圈出自己覺得用得特別精當巧妙的字詞,用波浪線標出自認為寫得好或自己特別有感覺的語句,并且有時會要求學生就文章自主設問,并從文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最后要學生就文章作了出自己適當的批注。讓學生養成 “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在學生讀了文章之后我會進行相應的檢查:第一步我們只檢查學生的閱讀進度與以及在閱讀時是否做標記、批注。第二步我們就檢查批注的字跡是否工整,批注的語句是否通順。第三步我們就尋找出批注得相對精妙的正面案例進行表揚,在給批注個體鼓勵的同時也給全班學生示范。第四步個別整頓批注不甚理想的學生。(注意:我們特別強調“個別”整頓,維護學生顏面,保護學生自尊,很是重要)。我希望通過以上活動能引導學生熱愛讀書,使他們在青少年階段打下一點“精神的底子”,好終生受益。
關于“聽”方面,我花很多精力下載了課文的配樂朗誦和語文相關的富有人文氣息和積極情感的歌曲(如在講《大堰河——我的保姆》這首關于歌頌母愛的詩歌時,放了《母親》這首歌曲);還有課外的配樂散文、配樂詩歌朗誦以此來豐富語文教學。我記得有一次在放一組幾首關于汶川大地震的配樂詩朗誦時,全班默無聲息,但我可以看見原本青春洋溢的臉上此時個個表情沉重,有的學生眼里還不時閃出晶瑩的淚花。這充分說明學生已經進入到了文本所需要表達的境界,同時對學生人文生命也是一次提升。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是老師施教的對象,而是和老師一起經歷一段生命情感體驗的伙伴,這也體現了師生關系的平等吧。我總感覺語文教育更是一種生命教育,一個人生命的姿態、生命的內涵,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接受了怎樣的語文教育的方式與內容。所以我想用這些好的音頻素材使學生的人文生命在充滿平等氣息、文化內涵的語文課堂上盡情的生長綻放。
關于“說”方面,除了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踴躍發言,參與討論外,我也借鑒了目前在城市較流行的一個活動,那就是在課前設計“課前五分鐘演講”的環節,每天安排一個學生,不設主題,自由暢談。但由于效果不是特別理想現已擱置下來了。下學期我打算重新調整一下,搜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來把這個“說”的環節進行下去。
培訓課程總結9
這十天的培訓學習中,全體學員積極熱情的參與和配合,有輔導教師的積極努力和大量細致的工作,有廣泛的全方位的研討和評議,使這次培訓工作呈現出繽紛的色彩,全體學員能吃苦、守紀律、愛知識、愛學習的精神風貌也得到了一次充分的展現、這次活動,有新舊教育思想觀念的碰撞,有新舊教學方法的碰撞,有守舊觀念和銳意改革思想的碰撞,同時還有新教法的快樂有趣和傳統教育扎實認真,一步一個腳印的大融合,在這種狀態下,也融合出了教育工作現階段的思想觀念和方法、具體如下:
一、首先,我們要把握新課程的宗旨:讓學生在娛樂中不知不覺掌握教學內容,得到情感體驗與教育,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變被動接受為主體參與,學生變要你學為我要學,教師變傳授者為引導者。在這一宗旨的帶領下,注重設計,注重方法,注重課堂實效,從而實現“知識技能為基礎目標,過程方法為核心目標,情感、思維和價值觀為最終目標”的三維整合。教學中要抓過程和方法,通過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到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訓練學生思維以及想象力、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永遠要高度重視對學生自信心的樹立和培養,培養吃苦耐勞、樂觀向上的精神,為他們人生第一節作好奠基。
二、教師設計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師生互動,最終解決問題,就是教學主要內容和教學目標實現的具體過程。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是實施新課程在思想方法上的精髓,這就是轉變觀念。
三、作為教師,我們要徹底轉換角色,變原來的主演為導演,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導課,當然也要講課;變學生原來是觀眾為主演員,是他們在具有樂趣的氣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參與、人人活動,使知識、情感在每個學生的心中流動,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
四、教師要充分地相信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
在新課改的實施當中,教師應成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單純的照本宣科的傳授者,教師要成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藝術型的老師,我們要把教育工作當一番事業來干,不能只當一份工作來做,只有這樣,才能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五、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人人都能想問題、提問題、解決問題,是開啟智慧的金鑰匙。要時刻注意和實際生活相聯系,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六、今后,我們還要不斷豐富我們的知識,刷新概念,改變方法,新舊結合,創出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為教育事業服務。
七、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
伴隨新世紀的到來,人類正在邁向一個嶄新的知識經濟時代。這一深刻的社會變革對當今基礎教育的課程發展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要求教育尤其是課程及時做出敏銳的反應。為了培養適應新世紀社會政治、經濟發展需要的創新人才,保證新世紀教育質量,就必須根據新世紀社會的變革來探索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徹底改變中國人才“高分低能”的缺陷。
基礎教育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發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必須對課程進行根本性的改革,進一步改革并完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全體學員認為: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制約,過分偏重學科類課程,忽視活動類課程,偏重必修課程和分科課程,忽視選修課程和綜合課程,從而導致教學內容偏難和過分關注學科體系的完整,忽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八、新課改的趨勢
全體學員總結出,新課改要向以下幾方面發展:
1、轉向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方向,注重學生潛能的開發、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發展。
2、在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態度的培養。
3、加強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環保教育,加大人文學科課程的比例。
4、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和現實社會的聯系,實現課程生活化、社會化和實用化。
5、重視課程體系三級管理,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
6、強調課程個性化和多樣化,滿足不同區域和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課程個性化問題實際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問題,課程多樣化尤其是課程內容的載體即教材的多樣化,是我國各地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客觀需要。
7、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實現新課程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
8、課程設計要以課程目標為依據,體現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目標的精神:改革過分注重課程的知識傳承價值,強調課程對于學生身心發展和適應終身學習的價值;改革課程結構門類過多、整齊劃一,缺乏統整的偏向,加強課程結構的綜合性與多樣性;改革過分注重經典內容、學科體系的嚴密性和系統性的偏向,加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發展和學生生活的聯系;改革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接受、記憶、模仿學習的偏向,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與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革考試過分注重學生的知識記憶,并以考試分數作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評價標準的偏向,建立評價主體多元,標準多樣的評價體系。這些目標及其所體現的基本精神應成為課程設計和課程評價的基本依據。
9、課程評價如何進行,必須明確的是,課程評價總是具體的,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并重。改變以往考試結果定終身的弊端。
九、新型的學習方式
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迫在眉睫!它關系到我們的教育質量,關系到師生的校園生活質量。我們今天必須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自己導向、自己激勵、自己監控)、合作學習(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探究學習(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這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我們之所以特別強調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須著眼于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學生的獨特需要,促進學生有特色的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培訓課程總結10
8月2日至8月8日,我參加了高中教師暑期新課程培訓高中(信息技術)培訓班的課程。短短的幾天學習雖已結束,但其中的點點滴滴讓我收獲良多。在信息技術教育教材新課程的培訓過程中,我對新課程的各個模塊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而且對教學理念有了新的認識。在學習中有幾點心得體會,和大家一起探討學習:
一、對于新課程的認識。
作為一個從事信息技術教學的老師,首先要明確新課改的目標:以學生發展為本,就是堅持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方面目標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信息技術課程的總目標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提高信息素養的課程理念標志著高中信息技術教育已經由單純的技能訓練上升為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體現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已經由被動盲從轉變到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和變化、主動適應信息技術發展的軌道上來,為學生的終身發展、
應對未來信息社會的挑戰奠定基礎。營造良好的信息環境,利用各種條件創設多樣化的信息環境。在構建高中信息技術課程過程中,必須充分調動家庭、學校、社區等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資源,為高中學生提供必備的軟、硬件資源和積極健康的信息內容,營造良好的體驗基本的技術思想與方法的環境,使得學生能夠初步具備適應新技術的能力,為學生打造終身學習的平臺。
二、教學觀念的轉變。
關注全體學生,新課程著眼于提高所有學生的信息素養,“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允許存在個別“差異”,提倡通過課程內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挖掘學生潛力,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關注不同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性,在達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設有特色的信息技術課程。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設計問題,讓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掌握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創造條件,讓學生將已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應用到生產、生活乃至信息技術革新等各項實踐活動中去,從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實踐。
注重交流合作,拓展“課堂”主體,延伸教學內容,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廣泛的、多元化的交流與合作,建構健康的信息文化,讓全體學生共同發展。強調信息文化,新課程倡導學生在應用信息技術的實踐中,把握具有普遍遷移意義的技術文化要素,通過信息技術本體與信息文化相結合的學習,形成信息社會所應該具有的倫理、道德、法律和法規,構建和諧的信息文化。
實踐三維目標,《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提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將信息素養進一步分解和細化,體現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人文素養相融合的課程目標。學生的信息素養體現在: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對信息及信息活動的過程、方法、結果進行評價的能力;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并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遵守相關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三、信息技術老師面臨的實際問題
在學習的一周里,同行們也在不斷的交流,結果發現在我省現階段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都面臨這這樣幾方面的問題:
。1)學生起點高低不一,有些來自農村的學生幾乎是零起點,對這批學生來說,去學習新教材有很大的難度,因為新教材要求學生通過以前的學習有一定的基礎。
(2)學生思想上都不重視這門課程,F在畢竟是應該教育,一切都圍繞高考指揮棒轉,信息技術不參與高考,學生、學校感覺學不學信息技術無所謂,反正不影響高考成績,而信息技術老師也并不是精力能全部的投入到教學中去,大部分的精力都在被教學以外的其它雜事所占,大多數信息技術老師都認為自己是打雜的。
(3)課時少、機器少。根據新課改的要求,信息技術課至少每周兩課時,并且是連堂課,機器平均每人一臺,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實踐時間,達到教學的目的。但實際在教學工作中并不是這樣,每周一課時,機器平均2.5人一臺,這樣的話,面對起點低,機器少,課時不夠的情況,很難達到新課改的要求。以上幾方面的情況是信息技術老師很難克服的困難。
但是,課堂開放以后,教師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強了。教師的目標意識要加強,要從整體考慮課堂教學的育人目標;創新意識要加強,一切從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出發;合作意識要加強,教師應該走下"講壇",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探討與交流;調控能力要加強,再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情況是無法預料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加強學習,不斷研究課堂調控藝術。由于我對新課程改革學習還很不夠,只能談點粗淺的看法,有待于今后進一步努力學習,才能不斷提高。
隨著社會的變化,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我們只有將發展現代教育技術與改革教育思想理念同步進行,才能促使改革順利進行。
學習是短暫的,教育是深遠的。此次新課程培訓,讓我感覺獲益匪淺,心靈上的感觸更多,我將以這次培訓作為我工作的新的起點,加強學習專業知識,認真研究課堂教學,提高為同事和學生的服務意識,增強責任意識,繼續為我校的信息技術教學作出更大的貢獻。
培訓課程總結11
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收益非淺,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通過學習與教學實驗,慢慢理出一點頭緒,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今日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務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并使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有個性的發展。生物課程是高中階段重要的科學課程。在當代科學技術領域中,生物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尤為迅速,成果顯著,影響廣泛而深遠。它不僅影響人類的生活,社會文明和經濟活動,還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高中生物課程應當與時俱進,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課改讓我感受到了它所帶來的勃勃生機。在這樣一種契機下,在不斷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無論是在教學行為上還是在教學意識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課程改革以來,我參加了幾次培訓,通過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獲得了一些寶貴經驗。其中感觸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別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生的朋友和榜樣。
師生情感關系,從整體上說,目前的狀況仍難以另人滿意,師生之間的情感冷漠缺乏溝通的現象比比皆是,師生之間缺乏積極的情感關系,不僅使得一直為人們所珍視的師生情誼黯然失色,也使教學活動失去了寶貴的動的源泉。優化師生關系,重建溫馨感人的師生情誼,是師生關系改革的現實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師生情感關系應該是建立在師生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的情感關系。創造新型的師生情感關系,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
第一,教師需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
第二,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品味教學成功的喜悅。
第三,完善個性,展現個人魅力。教師要得到學生的愛戴,就要利用內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等優秀品質,這是優化師生關系的重要保證。為此,教師要自覺提高自身修養,擴展知識視野,提高敬業精神,提升教育藝術,努力成為富有個性魅力的人。
說話是我們天天都離不了的,但如何說、怎么說又是一門藝術,如何讓客戶感受到上帝的感覺也不是一時半會能達到的。您好!歡迎光臨!、您好!交費是嗎?您請坐,請報號碼,一句句多么簡單的語言,多么樸素的話語,卻代表了電信公司對客戶的真誠與關愛!這也教會我要如何為人處事,如何做一個真誠的人!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倫理關系和情感關系。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的師生倫理關系,要樹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識,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加強師德建設,純化師生關系。師生倫理關系是師生關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應面向新時代,努力創建民、平等和促進個性發展的師生倫理關系,真正使師生關系煥發出迷人的.光彩。這將成為本次課程改革的高亮麗的風景線。
二、上好課堂教學,最大限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就在每個學生的身邊,如熱點新聞,醫療健康,個人生活,當地資源,環境保護等,都含有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我們在教學中適當加入這些內容,會開闊學生的思路,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并能夠認識到許多社會問題的多方面性。
2、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3、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課改要求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盡量地搜集,制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心里,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生物學科與自然界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教材的設計更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我們知道每一個學生因為生活環境,智力發展,性格特點等多種原因會造成,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有差異,表現出學習的效果不盡相同。這種現象是切實存在的,而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對每個學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履行衛生檢查制度,發現大廈環境保潔不到位時向外包單位發出《不合格通知書》或《警告通知書》,沒有及時整改者,即將情況向領導匯報。原外包單位在屢次發出《不合格通知書》及《警告通知書》的情況下,未能整改完成,物業部積極配合管理處于12月1日更換外包清潔單位。新的清潔單位由于人手不足,影響到大廈公共衛生的保潔不到位,管理處于1月1日再次更換清潔外包單位(遠航清潔服務有限公司)。清潔單位的更換過程中,物業部順利地完成交接工作和履行監督工作。
對于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4、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于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5、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系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6月25日至29日,我有幸在教師進修學校參加“初中語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集中培訓。以理論相滲透、以技術為支撐,我用心聆聽了許希初、鄧瀟、胡衛國等老師的理論講座,以及進行了上機實踐活動。然后觀摩了龍江南、朱愛武、李小琴老師的3堂精彩的展示課,讓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術應用的多樣性,在學習體驗中感悟了現代教育理念與運用信息技術支持教學創新的魅力。本次培訓具備很多的優點,給我的感受很深刻,讓我的思想和觀念接受了一次空前的洗禮。下面談談自己在這次培訓中一些感悟。
此次培訓雖然時間就短短兩天,但大家都感覺受益匪淺。不管是從自身的修養還是本身工作狀況都得到了很多的幫助。我的工作崗位是接待文秘,那么就此結合培訓談談我的工作情況。
幾天的培訓,我的腦海里充斥著新的教學理念及以人為本的教學態度。關注全體學生,放下架子把學生當作朋友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學資源共享成為本次培訓的一大收獲。通過培訓對新課程有比較深刻的理解與體會。但對具體實施仍有一定的困惑,還須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總結和反思,希望今后能有機會參加類似的活動。
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改進,力求將中國的教育事業推向一個更新的臺階!
第三條核準辭職后,應即辦理交接手續,依次辦完《離職通知書》所列“應辦事項”,憑此單到財務中心結算工資。交接手續完全者,公司原銀奉還行為保證金及《經濟擔保書》;交接手續不清楚者,兩個月后交還。
新課程提出了一些新的課程理念,如關注學生個性化發展,倡導課程的綜合化,及以課程管理的“去集權化”等。這些理念對廣大教師來說是全新的,在教學實踐中沒有遵循過的,因此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提出了很大的挑戰,教師應積極對其做出回應以推動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傳統教育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忽視表現在很多方面。在課程設置上,長期以來我國的學校課程曾經是必修課程一統天下,學生沒有迭擇的余地,傳統的學校管理的觀念和方式有利于控制和效率,但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與傳統的課程與教學相比,新課程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關鍵一點,就是新課程能夠保障學生的個性化的學生權力的實現,保障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權力,就是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性。求得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種全新的理念對傳統學校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我國歷來有精英主義教育的傳統,追求學業成績的優秀,追求在考試競爭中打敗同伴,脫穎而出,這是一種精英主義的教育,它是以犧牲很多學生的發展為代價的,新課程就是從關注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權力,求得每一個學發展的角度來對學校文化進行重建的,在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中,為了讓每一個學生獲得有個性的發展。在課程結構上開設大量的選修課,讓學生在普遍達到基本標準的前提下獲得更多的自由發展的機會。從而實現個性發展。
要做到以上的服務,平時必須要注意修養,不要隨便發脾氣。一定要做到服飾整齊、儀容端莊、態度和藹、親切待人、認真負責、迅速合作、誠實不欺、禮貌周到等要求,讓客人感覺進入所接受的服務無可挑剔,F將各項應遵守的規定分述如下。
培訓課程總結12
我在8月22日、23日參加了為期兩天的“暑期海南省高中新教師新課程遠程研修”。在這兩天的研修當中,我觀看了視頻教程,聆聽了專家對高中信息技術必修模塊的指導意見,學習了南京市各學校優秀教師在教學過程經驗介紹;觀看視頻過程中我積極發表評論和參與在線研討。在這次研修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學習了別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受益匪淺。現對本次遠程研修進行總結:
一、端正態度,以學習的心態參與培訓。
雖然從教已有5年,卻是第一年教高中(之前由于工作需要上過小學、初中),所以我也勉強算是高中新教師。第一年上高中信息技術課,雖能完成教學任務,卻是“摸著石頭過河”,對整本必修模塊教材及各部分在教材中地位和作用等問題的把握不是很準確。正好這次有參加高中新教師新課程遠程研修的機會,所以要懷著學習的心態來參加這次培訓。希望能夠提高在處理教材、理解課標方面的能力,對在教學過程中的困惑能借鑒別的教師的經驗。
二、認真觀看視頻教程,提高把握教材的能力。
這次培訓的視頻教程是專門針對新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而設計,很有針對性。視頻課程有專家對必修模塊的解讀、如何上好理論課、集體備課和作品制作課等幾個方面。
通過觀看專家的解讀,我知道了高中信息技術課是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為總目標的,學生的信息素養表現在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必修模塊教材的編寫也是按照這個主線來編寫,和課程標準是相吻合的。還學習了專家對必修模塊各部分內容在教學中的建議和解讀,比如:對信息及信息的特征這個內容以舉例說明分析的形式來講解,從學生的生活實踐入手,讓學生舉出生活中有哪些信息,再通過學生熟知的、感興趣的例子分析其中包含哪些信息的特征。這和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情況比較類似,其他部分的教學建議對我在今后的教學也有很大的幫助。
在培訓專題中有如何上好理論課。這部分的培訓對上必修模塊時幫助比較大,因為必修模塊中前兩個單元大都是理論的內容。如何上好理論課,是我們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方法,在視頻教程中專家、老師給出了很好的建議:理論課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事件來讓學生討論,從討論中理解理論的內容;吸收其他學科中上理論課程的方法,遷移到信息技術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
三、積極參與討論,學習借鑒其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經驗。
本次培訓要求每位學員發表一定數量的評論和參與在線研討。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老師們都有自己的經驗和存在的困惑。在線研討為老師們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在觀看視頻教程時,我積極發表評論,內容有自己對視頻中專家、老師的解讀的體會和看法,也發表一些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其他老師進行分享。參與在線研討時把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和困惑提出來,讓其他教師分享自己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通過學習老師們的教學經驗,學習了處理一些常見問題的辦法,增長了自己見識。
四、積極完成作業,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
本次培訓要求完成兩次作業,每天一次,第一次作業是結合自己的教學過程,談談自己如何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是課程標準中的總目標,如何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也是每位信息技術教師要考慮的問題。我以提高學生快速、準確地獲取信息這方面,談談自己在上《網上獲取信息的策略》第三課時搜索引擎及其使用技巧一課時自己備課、上課及體會的情況。在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時也希望看到教師們的意見和建議。
第二次作業有自己的備課方案和作品制作課中如何體現新課程理念?兩者選一?紤]到自己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不深,把握不準。于是,選擇了《信息技術基礎》模塊整體備課方案一題。我把自己一學年來上《信息技術基礎》模塊的課時安排計劃和上每一節課時的備課、上課及課后體會進行全面的整理,也與其他老師進行交流。
通過本次遠程研修,自己收獲頗豐。這次培訓雖然結束了,但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與探索沒有停止。在教學過程需要經常進行總結、梳理,整理自己的經驗和困惑,也會經常在研修網上也其他進行交流學習。
培訓課程總結13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四川省高中新課改培訓。培訓結束了,頗有了一些收益和感受,現做一如下小結。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在教育部的統一組織和領導下進行的,是我國基礎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改革的重大舉措。課程核心理念:凸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觀。
面對課改的必然趨勢,我們高中生物教師要正確對待課改。
一、在新課改中首先轉變的是教學觀念的轉變。傳統的教學過程把系統的傳授知識作為重點,目的在于讓學生系統地掌握大量的知識,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條理性,教師在教學中把知識的重點、難點、反復掂量估計,圍繞它來展開自己的教學過程,往往會忽略學生能力的培養,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教學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系統的知識,更重要的使學生掌握學會學習的能力,并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二、新課改要求教師實現角色轉換
新課改要求教師實現角色轉換,教師已不是教學的主體,而是引導者、促進者、參與者,教師的角色不再是單純的教書匠,每個老師都應該是一個教育家。
三、教學策略和方法的轉變
新的教材理念要求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是不可能單純的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形成的,必須改變教學策略和改變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什么變成怎么學,把被動地學轉為主動地去學。
四、在抓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重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新課程所體現的是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學校開設的第二課堂是學生參加實踐、應用理論、獲得經驗、提高素質、展現自己、發展個性的一個教育平臺,因此,加強第二課堂建設也是新課程對教學提出的一個重要要求。對于每一位學生參加的活動、取得的榮譽都進行詳細的記錄,這也作為學生評價的一個參考,如運動會、征文比賽、朗誦比賽、文藝晚會、知識競賽等,都是學生發展個人愛好的舞臺,他們在這些方面獲得的任何成績或表現都是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
作為新高一生物的教師,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簡單地把課改理解為變教材。這次課改不僅是換換教材,而是通過教材內容改變,實現包括課程功能、課程結構、教學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及課程評價體系等的根本轉變,真正實現由過去的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教,由過去由老師傳授為主轉變為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為主。
走出“錯誤地認為進行課程改革會導致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弱化,影響以后的升學考試”的誤區。過去我們單純強調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現在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統一;以前關注更多的是學習結果,忽略了學生是通過什么樣的學習方式和策略來學習,死記硬背題海訓練得到的高分,掩蓋了學生在學習方式上存在的問題。這次課改立足于三維目標的統一,不僅關注知識和技能,而且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因此,不僅不會帶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弱化,相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更靈活地運用知識。
2、新課改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是填鴨式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只靠死記硬背、題海戰術來提高成績,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習沒有興趣,尤其感到高中生物課枯燥乏味,師生之間也缺乏合作與交流。教學過程實際上則是師生共同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處理好傳統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改變高中生物課的枯燥乏味,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全面提高未來國民素質。
3、要改變學生過去單一的、接受性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新的學習方式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著眼于學生潛能的發揮,促進學生的特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應當服從于學生的學習方式,以使學生學習變得富有個性,并最終達到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的目標。
4、新課改要克服急于求成和畏難情緒,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一個過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課改也是如此。思想觀念的轉變、教學模式與學習方式的轉變,傳統模式阻力的消除等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課改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困難和挫折。在有勇氣的同時,還要有理性。尤其是青年教師,要避免急躁,急于求成,要穩扎穩打,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按照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去面對課改,同時要克服畏難情緒。課改的洪流已洶涌澎湃,讓我們正確面對,奮勇爭先,投身到激流之中去鍛煉吧!
培訓課程總結14
本人參加了xx省普通高中新課程生物教材培訓會,聽了三位專家講課。我收益非淺,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培訓體會:
一、新課程理念的改變。
面向全體學生,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使所有的學生都加入到課堂中來,提高生物科學培養,倡導探究性學習,給每個學生提供同等的學習機會,使所有的學生通過生物課程的學習,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獲得發展。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全面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索活動,而不只是被動地學習知識,擺脫以往“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觀念的束縛,促進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讓學生通過類似于科學家科學探究活動的方式獲取了科學知識,并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科學的方法和技能、科學的思維方式,形成科學觀點和科學精神。
二、課程目標的變化。
新教材內容刪繁就簡,只保留了一些基本事實,即學習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所必需的事實。這就為教學留下了許多空間,師生能更多地思考、交流與實踐。這不僅讓學生牢固掌握生物基礎知識,更主要的是能鍛煉他們的語言、思維和實踐能力,即在能力方面加強了對學生實踐技能和探究能力的培養。
三、教材的變化。
新的高中生物學課程拋棄學科體系,綜合考慮高中學生的發展、社會發展和生物科學的發展需要,對原教學大綱的教學內容進行刪減、增補和整合,精選出三個模塊,即生物1(分子與細胞)、生物2(遺傳與進化)、生物3(穩態與環境)。三個選修模塊除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微生物和發酵工程、酶工程等少數的內容來自原大綱教學內容的選修部分,其余絕大多數內容都是全新的。選修模塊共有14個實驗,除“DNA粗提取和鑒定”這個實驗外,其余13個實驗全部集中在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都是全新的內容。
1、必修模塊以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為指導理論,選修模塊以傳統生物技術、應用生物技術、現代生物技術為側重選材,構建了主線突出、結構合理的知識體系。其中,《分子與細胞》模塊圍繞“細胞是由多個有聯系的結構組成的生命系統”這一主線,按系統的組成與結構、系統的功能、系統的發展變化來組織素材,反映生命活動的物質變化、能量轉換;《遺傳與進化》模塊圍繞“生命延續和生物界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信息傳遞”這一主線,按個體水平的信息傳遞,分子水平的信息儲存、傳遞、表達,生物界的信息傳遞表達來組織素材,反映生命的延續和種族的繁衍、生物多樣性和適應性的形成過程;《穩態與環境》模塊圍繞“個體與群體水平上的穩態都是通過反饋調節實現的”這一主線,按個體水平的穩態與反饋調節、群體水平的穩態與反饋調節來組織素材,反映系統內部穩定的特性以及調節機制!渡锛夹g實踐》模塊突出了實驗及探究能力的培養,《生物科學與社會》模塊突出了生物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系,《現代生物科技專題》模塊則突出了現代生物科學技術在一些重要領域的研究熱點、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
在此基礎上,教材采取從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從宏觀到微觀再到宏觀螺旋式上升的順序,整理和概括生物學事實、概念、原理、方法、理論以及應用范例等,在認識“是什么”的基礎上,更多地探討“為什么”和“怎么樣”。
2、通過“任務驅動”模式,在實現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變革的同時,加強了科學過程技能、科學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它將以往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表達情感、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將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實驗式學習,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思維與學習狀態,每一位學生能根據自己對當時問題、情感、任務的理解,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設想與方案解決問題,從而實現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真正變革。教材采用“任務驅動”的模式展開教學內容,把將要學習的新知識隱含在預先設計的一個或幾個任務之中。教學中,學生通過對所提的任務進行分析、討論,明確它大體涉及哪些知識,并找出哪些是舊知識,哪些是新知識,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以及與同伴的合作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通過任務的完成而實現對所學知識的建構。如教材每一章的首頁都設有一個與本章內容相關的“課題研究”——“一級驅動”該課題形式多樣,統領全章,與課內外學習有機結合,驅動學生主動探究。而編排在每節課開始的“探究活動”,是繼“課題研究”之后的第二次驅動。
學生通過探究、實驗、觀察、模擬、資料分析和方案設計等多種形式研究問題,體驗核心知識的產生過程,從而學會通過觀察、實驗來搜集事實,尋求證據,學會記錄、歸納、比較、統計分析實驗數據,最后通過和同學們討論交流,對問題形成一定的科學結論,親歷“做”科學的過程,加強了科學過程技能的培養。同時,學生還能體會到科學探究的艱辛,領悟到科學的本質,培養了學生的科學品質。如“染色體在有性生殖中的變化”一章,課題研究是“選擇合適的材料來探究染色體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的變化”,這就需要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教材、查閱資料、咨詢專家、請教老師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計劃、形成染色體數目減少的結論。
而研究計劃的結果又作為第一節減數分裂與配子形成中探究活動“模擬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的鋪墊,學生再結合有絲分裂的知識和減數分裂的概念,經過邏輯推理,構思染色體發生變化或減少的環節與過程,設計模擬的材料來完成探究活動。這樣的活動安排,環環相扣,促使學生主動探究,主動獲取知識,主動建構與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在活動中加強了科學過程技能的培養,加強了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以及創新精神的培養。
3、建立了科學方法教育的體系,創設了科學方法教育的途徑,為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落實奠定了基礎?茖W方法(這里的科學主要指自然科學)是認識自然或獲得科學知識的程序或過程。
科學方法按照適用的普遍性,大體上可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個別領域和學科中采用的特殊方法,如生物學科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標志重捕法、細胞染色法、顯微觀察法等;
二是自然科學的一般方法,包括感性認識階段的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等,理性認識階段的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邏輯與推理、數學方法、模型方法、系統分析的方法等,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科學抽象等方法;
三是適用于所有科學領域的哲學方法。
另外,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突變論、協同論、耗散結構等現代科學方法也被廣泛應用。與科學理論知識相比,科學方法具有更大的穩定性和更普遍的適用性。教材中落實科學方法教育的途徑,主要是課題研究、探究活動欄目。這些欄目通過引領學生分析生物科學史上的經典案例,體驗研究過程的各環節,使學生在分析中得到啟示,在實踐中逐步領悟到科學方法的奧秘以及科學家的成長就是從這一點一滴的研究起步的。除此之外,教材在分析討論、技能訓練、鞏固提高等欄目中也有許多關于科學過程和方法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領悟方法,活躍思維,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教材中科學方法教育體系建立的原則,一是在兼顧學科研究方法的同時,側重一般方法的訓練。如探究活動“制作并觀察根尖染色體加倍的裝片”在兼顧學科研究方法如顯微觀察法、玻片標本制作法、細胞染色法的同時,側重一般方法如觀察法和實驗法的訓練。二是一般方法訓練采用逐步推進的方式,形成可接受的梯度。在模塊間,《分子與細胞》著重安排觀察、實驗、歸納等科學方法的活動,《遺傳與進化》著重安排假說演繹和建立模型等科學方法的活動,《穩態與環境》著重安排系統分析、建立數學模型等科學方法的活動(見表1);在模塊內,每一方法的訓練又有層次性。如“假說演繹”的科學方法,教材先給學生提供了可供分析的經典實驗,通過比較諾丁、達爾文、孟德爾的研究,分析得出假說演繹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接著,介紹孟德爾對一對相對性狀的研究過程,把假說演繹在研究過程中的應用全貌展示給學生。
然后,學生運用假說演繹方法,通過探究兩對相對性狀間的自由組合機制,升華了對該方法的認識,并逐步內化為自己能力組成的一部分,使學生能在科學活動過程中自覺地運用科學方法來解決科學認識問題。
4、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面對現實生活、生產和社會中的實際問題。根據有意義學習的理論,教材的導言盡量從生活實際入手,創設較好的問題情境或懸念,使學生在現實的生活背景中的學習生物學。當一個核心概念或原理通過探究活動建立后,再應用這一概念或原理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如“DNA的分子結構”一節,從基因身份證引入,通過探究活動“分析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獲得DNA的結構特點以及穩定性、多樣性、特異性后,再來理解基因身份證的特點、優勢!爸参锓庇默F代技術”一節,從尋找植物繁殖的新途徑開始,學生思考設計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帶著問題學習植物組織培養、人工育種等現代繁殖技術,最后又介紹了這些技術在我國的應用現狀等。
“生物性污染與生物凈化”一章,從調查生活中的生物性污染狀況進入,最后又回到微生物對生活廢水的凈化、綠色植被的凈化、人工濕地的凈化,以及做一個保護環境的志愿者。這種讓學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和社會中去實習和實踐的學習方式,也培養了他們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增強了他們改變家鄉面貌、振興祖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同時,教材還注意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生物學原理參與公眾事務的討論或作出相關的個人決策。如“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一節,安排了探究活動“關于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的討論”,期望通過討論使學生知道轉基因生物可能給人們帶來哪些利益,存在哪些安全問題,然后用這些知識指導自己的生活。
除此之外,教材還注意介紹與生物學相關的職業,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的職業和學習方向,為他們進一步學習和步入社會作準備。如課外閱讀“雙螺旋結構背后的故事”介紹了分子遺傳學家的工作以及弗蘭克林的獻身精神,“水稻專家——袁隆平”介紹了作物育種學家的工作以及對解決世界糧食問題所作的貢獻。
四、課堂教學的難點
1、課堂教學的組織
。1)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的課程觀念要求教學要給所有的學生提供同樣的學習機會,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使所有學生都能達到《課標》規定的基本要求。面對知識基礎差異的學生,特別是選修課上的學生,如何組織課堂教學,才能體現向全體學生呢?
有專家提出如下建議:
、倬脑O計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
②課堂提問及練習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全面性;
、叟Ω倪M教學方法,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2、布置給學生的作業要根據難易程度分級編組。雖然有專家的建議,但在具體操作上仍不乏難度。
。1)探究性活動科學既是一個知識體系又是一個探究過程,倡導探究性學習是普通高中生物新課程的一個基本理念,《標準》建議“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親歷思考和探究過程,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在探究性學習的課堂上,教師講解的時間不多,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獨立的自主探究,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進行富有創造性的指導。探究性學習的指導是一門嶄新的教學藝術,他不僅涉及教育心理學,學習心理學等教學理論,還涉及組織、引導、指導等方面的技術,如何進行行有效的指導以及如何在有限的課時中既完成大量教學內容,又騰出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這將是探究性學習教學組織的難點所在。
對于時間問題,有專家建議:
、侔淹暾奶骄炕顒雍途植刻骄炕顒酉嘟Y合;
、诎颜n內探究和課外探究相結合。對于探究性活動的組織,《課標》也提出一些建議(詳見《課標》實施建議部分),但建議歸建議,具體操作上仍是困難很大。
。2)教學內容的處理課程標準是根本,教材是在《課標》基礎上再創造的結果,任何一本教材都無法適應不同地區的所有學生。同樣,我們所選用的教材(人教版)雖然對現行教材有一定的繼承性,但畢竟有不少變化,比如教材中的完整探究性活動過程不一定都適應我們的學生,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課標》及學生情況對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取舍。
另外,由于高中教學都要面對高考,因而,如何取舍教材還要考慮高考的需要。顯然如何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也是一個教學難點。
3、實驗課的開課率和效率新課程的實驗課比重明顯增大,實驗內容新,完成實驗所需的條件較高。受到實驗室條件的限制,有些實驗內容在短時間內還沒法開課,特別是選修1的實驗,比如DNA擴增需要DNA擴增儀,這得在實驗室建設逐漸完善之后才能開課。
新課程的學生實驗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實驗操作技能訓練為主的技能性實驗,如觀察細胞中的DNA和RNA、酶及DNA的提;第二類是以檢驗已知的事實、概念或原理的真實性為主的驗證性實驗,如驗證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復原、觀察有絲分裂等;第三類是以引導學生通過探究獲得新知識和接受科學方法訓練為主的探究性實驗,如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等。
每一類實驗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程序,如驗證性的實驗的基本程序是確定論題、獲得論據、進行論證;探究性實驗的基本程序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因而每一類實驗活動的完成各有難度,如第一類實驗主要難度在于學生操作技能的掌握教學上,每二類實驗除操作上難度外,論證過程的教學也需要教師進行科學的設計,第三類實驗主要難度在于組織上。顯然,要上好實驗課,不僅需要教師有較好的實驗操作技術和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還需要教師有較強組織能力。這對于絕大多數教師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針對學生的課堂教學評價在《標準》所倡導的改革中,教學評價改革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鑒于傳統評價方法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輕情感、態度等缺點,《標準》對課堂評價提出如下建議:
、僦匾晫W習過程的評價,建立學生學習記錄卡;
、谠诓煌慕虒W方式中采取不同的評價策略;
、蹖埞P測驗進行適當改革;
④根據學生實際操作情況,評價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
⑤從多個側面評價學生的探究能力等。這些評價建議中,除對紙筆測驗進行適當改革及對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進行評價外,其余評價方式都是全新的,因而,在實驗內容多、難度大、教材量大的課堂教學中,如何安排時間有機地使用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以最大限度地激勵學生,促進學生的發展,也是課堂教學的難點之一。
5、選修模塊的選修率及課堂效率影響選修模塊選修率的因素有:必修模塊教學對學生學習生物學興趣的影響(或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認同程度)、學生對選修模塊興趣程度、選修模塊實驗開課率、學生對選修模塊教學認同度、學科選修廣告的的煽動性、其它學科選修模塊影響及高考的需要等?梢钥闯鲈谶@些因素中,課堂教學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與物理、化學相比,同樣做為實驗科學,生物實驗設備不足、實驗教學資源緊缺、高考對實驗教學的沖擊,以及因而產生的對實驗教學的長期忽視導致的學科教師實驗教學經驗和能力水平的有限,將嚴重影響生物學科課堂教學的魅力,從而影響選修模塊選修率。
與大綱選修部分教學內容相比,新課程選修模塊的內容新、難度大、容量多的特點,對于選修模塊的教學都是很大的挑戰,在短時間內一個教師要適應三個選修模塊的教學,困難很大。
培訓課程總結15
我是一名語文教師,通過這段時間的培訓,使我進一步了解到教師職業的神圣,同時也感到責任的重大。我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還進一步提高了業務素質,下面我從以下幾個個方面談談這次培訓。
綜合性學習的教學與傳統的文本教學有著明顯的不同,這集中體現在教學內涵的擴展。傳統教育中的教學指的是教師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強調的是教師的手把手地教,而綜合性學習活動,教師應由知識的權威轉變為學生開展活動或研究的平等參與者,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要為學生學習活動的開展提供信息、啟發思路、補充知識、推薦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新;教師要在開發綜合性學習資源、幫助學生建立戰勝困難的自信并進一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要監督學生自覺完成相應研究內容,以一個“聞道在先”的身份幫助學生,關心學生,鞭策學生。所以,教學內涵的擴展要求教師教的策略與學生學的策略也應發生變化。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一種互動、和諧、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自信地想、大膽地說,賦予他們思想的空間、感情的自由、創造的靈感。
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要善于捕捉來自學生的信息。教師必須要和孩子一起真正投入到每個活動中去,和孩子們一起共同成長。要善于傾聽孩子、懂得包容孩子、學會支持孩子。當孩子對某一事物產生興趣時,他們會用不同的方式、通過不同的途徑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特別是年齡小的幼兒,當他們不能自如地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時,我們教師更應細微觀察,及時察覺,分析孩子行為產生的背景和真實意圖。我們教師只有真正走進孩子的童心世界,才能了解他們的需求與困難,才能解讀他們的一言一行,搞好教學。
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理論知識的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恰當、準確的使用激勵性評價,進行實踐交流,取長補短;接著從心理學的角度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并且制作問卷調查,比較分析,找到我們施教對象的詳細特征,對癥下藥,因地制宜;制定適合我們學生的實施方案,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通過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在教師的恰當、合理地引導下,感染學生,促使學生對激勵性評價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做到恰當、合理地運用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確實得到很大的收獲。學到了不少東西。有利于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
培訓課程總結16
8月19日到20日,全省135名初中物理骨干教師匯集在省電教館,參加了為期兩天的新課標新教材培訓。緊接著8月24日到26日,這群參加培訓的骨干教師回到各市縣、各單位,開展了全省初中物理全員培訓活動,26日下午就培訓內容,在省中學物理教研博客上舉行了一次有關培訓的在線研討,參與人數多,討論發帖多,發帖質量高是物理研討史上罕見的,為本次培訓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一、總體情況介紹
1、集中培訓情況
本次培訓共有來自海南各市縣初中骨干物理教師以及教研員共計135人參加培訓,分別由羅基鳴老師,徐建華老師,吳革老師主持。8月19日上午8:30,由羅基鳴老師主持了簡短的開班儀式,黃恕伯老師,徐建華老師,吳革老師作為嘉賓出席。開班儀式上,羅老師強調了本次培訓的目的與意義,并要求各位培訓老師能夠借助本次培訓深刻認識新的物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領會新修訂教材的特點,認真做好新課標,新教材下初中物理教學策略的轉變。
先后進行了來自江西省特級教師,教育部物理課程標準研制核心組成員黃恕伯老師關于《學習新課程,優化初中物理教學》的專題報告、海南中學徐建華老師《新教材教學設計案例及分析》、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羅基鳴老師《細細品味,積極反思、科學評價》的報告,以及各個培訓小組進行了“關于修訂后課標和教材的主要變化及在教學的中的基本對策”的小組研討等活動;顒有问蕉鄻樱瑑热葚S富。
2、各地培訓情況
8月24日到8月26日,參加集中培訓的各地骨干老師,對當地全體初中物理老師做了集中培訓,他們分別通過觀看視頻、骨干專題講座、集中討論、完成作業等方式,對新課標新教材修訂進行了專項研究性學習。儋州市、三亞、?诘鹊氐幕顒釉诰W絡上有詳細的呈現。
3、在線研討情況
8月26日下午15點到18點,省課程團隊在中學物理教研網上組織了在線研討。除了正在進行集中培訓的?谑兄,其余各市縣老師踴躍參與研討活動,在三個小時時間內發帖2780,后來跟進發帖3200多條。老師們發帖緊扣研討問題,表達了自己在本次培訓中成長的喜悅,是歷史上最為熱烈的一次研討活動。
二、本次培訓特點
(一)專家精彩的講座,讓大家對新課標和新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1、對課標的解讀,對三維目標的要求、內容標準把握更明了。
黃恕伯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習新課程,優化初中物理教學》報告。在上午的報告中,他介紹了新的課程標準修訂的相關背景、進程;重點論述了《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的修訂解決了哪些教學實踐問題。黃老師介紹,新的物理課程標準的變化主要是,通過對部分內容的刪減以及降低教學要求的層次,從而達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目的;通過明確認知領域的三個層次,將行為動詞結合概念、規律、現象的具體表述,明確教學要求,以及明確對科學探究的知識要求,使教師的教學做到心中有數。針對三維目標的優化;科學探究的實施;學生學習的評價等方面的變化做了詳細的說明。
2、案例示范,對如何落實情感態度目標更清楚
尤其讓老師們耳目一新的是,黃恕伯老師現場示范,通過聲現象中用廢棄物品做樂器的活動,展示自己在教學中如何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他通過一根根看似平常的吸管,飲料瓶,通過層層分析和探究,制作出一件件樂器,折服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師,使大家對于新課程的物理教學大受啟發。他的展示和講解,讓現場老師非常感興趣,大家不再強調學校的客觀條件不足,而是知道如何創造條件激發并保持學生學習興趣,有效落實情感態度目標。
3、作業修訂說明,對如何處理好教學與考試的關系更有譜
過去,很多老師總是把作業、考試與新課程和實施對立起來。針對這種情況,黃恕伯老師介紹新教材中課后作業的修訂原則、修訂過程、修訂目標、修訂結果,并從修訂后課后習題的形式,難度,以及怎樣對待教科書上的練習題等問題作了詳細的論述。大家對如何對待課后作業,如何處理好教學與考試的關系有了正確的認識。最后黃恕伯老師和在座了老師進行了簡短的提問交流,及時的幫助老師解決了培訓中的困惑,提升了培訓的效果。
(二)課程團隊的精心引領,讓大家對新課程的有效實施更加有信心
1、徐老師的案例分享,對新課程教學設計起到示范作用
20日上午的培訓,由吳革老師進行主持,海南中學徐建華老師進行了《新教材教學設計案例及分析》的報告。在報告中,徐老師首先介紹了如何準確的編寫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目標,分別從認知目標、動作技能目標、情感目標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并通過向大家剖析《光的反射》的教學設計案例,為大家的在新課程標準下如何進行教學設計,提供了很好借鑒。其后,為了讓各位培訓的老師提高對本次培訓的認識和收獲,各個小組進行了小組討論,討論期間各位老師,針對新課標,新教材下,物理教學策略的改變,各抒己見,發言踴躍。
2、羅老師的“細細品味 積極反思 科學評價”的講座,有針對性地解決一線教師面臨的現實問題。
20日下午的培訓,由徐建華老師進行主持,羅基鳴老師結合海南實際,作了題為《細細品味 積極反思 科學評價》的專題報告。在報告中,他著重強調,課標和教材的調整,不是走回頭路,而是“堅持課改方向,鞏固課改成果;深入分析和積極回應發現的問題;按照教育規劃綱要精神全面修訂各學科課程標準”,進一步統一了認識。羅老師還就新課程實施以來,海南省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和分析,指出在老師方面、學生方面的突出問題,并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進出很有效的建議。最后,羅老師就如何進行全員培訓作了具體指導和安排。
(三)學員積極參與,提升學習的效果
8月19號到8月20日兩天的骨干培訓,三場講座,兩小時的分組討論,大家都積極參與。在講座的現場,老師們通過攝像、拍照、筆記等方式進行記錄,討論的時間即緊扣培訓內容又聯系實際,熱烈而又有效。骨干們回到市縣,就緊鑼密鼓地準備全員培訓,他們通過海南初中物理QQ群、及各市縣學科教研網,相互聯系,交流培訓方案、分享培訓資源、使培訓影響最大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6日下午的在線研討,參與老師多、發帖數量多、發帖質量高,充分反應了學習的收獲和參與的熱情。
三、培訓后的反思
培訓的效果是明顯的,但也有不盡人意之處。如集中培訓時間較短,在和黃恕伯這樣的專家面對面的同時,卻是接收信息的時間多,交流的時間少或幾乎沒有,大家討論交流因為時間的關系也不是很充分。還有,在線研討發帖多,交流少,每個人都急于表達自己,少有人關注別人的表達,并主動和別人進行交流。團隊的引領很快淹沒在蜂涌的評論中,得不到反響,從某種程度上削弱了研討的質量。
培訓課程總結17
經過新課程培訓,使我逐步走入了新課程。走入新課程后,對我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深該的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自己過去的教育教學方法起先了重新審視,現總結如下。
一、要轉換主角,改變教學行為
應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主角,確認自己新課程教學中的身份和地位,在新課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要成為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就是為學生供給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種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同時要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供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教學中,自主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組交流、全班交流等。
(2)教學中的引導者。引導的資料不僅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如何做人和做人的價值,引導能夠是一種啟迪,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的指向,而是引導他辨明方向;引導能夠是一種激勵,當學生退卻時,教師不是拖著走,而是點起他內在的精神力量,鼓勵他不斷的向上攀登。
(3)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是:觀察、感知、參與、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調控教學方向,照顧差異,發現"火花"。師與生之間的交流,有認知的交流,有情感的交流,經過語言進行交流,經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
二、教學中要明確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
課堂教學活動必須與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為起點,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建構、自主生成的過程。學生能簡單被動地理解信息,而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收集、選擇、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學習的過程是自主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教師無法代替的,是由內向外的生長,而不是由外向內的傳授。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了解他們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的,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的、教學過程。不可一味地講解,一味地記憶。僅有這樣課才能到達有效教學。
三、注重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評價好每一個學生
新課程評價關注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不能只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增長,并且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本事、有紀律的創新型人才。
四、經過學習我感覺到,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觀念,教師觀念更新轉變的如何,關鍵是看地區級教育局領導的轉變,他們轉變了,教師肯定就轉變了。這是新一輪新課程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我們全體教師期待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成功。
培訓課程總結18
回顧一年來,在市局及學校的指導下,師培工作以深化創新型特色學校及新課程改革為主線,結合本校的辦學理念,繼續打造特色品牌和名師群體。以“面向全員、突出骨干、按需實施、分類指導”為原則,重點在為教師提升教學智慧,自主發展,苦練基本功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下面就把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教師“三計”培訓異彩紛呈
在吉林市教育局開展教育質量年活動以來,我校緊緊圍繞課堂教學和教師專業發展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培訓活動。尤其是在教師課堂技能訓練方面更是緊抓不放,它對于我校教師整體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以及專業發展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具體培訓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上。通過市級的《導入技能訓練》、《語言溝通技能訓練》、《提問技能訓練》等系列文本培訓,引領教師自修自悟,自主提高;從課堂實踐入手,每課必評“三計落實”,通過課堂點評,引領教師提升了“三計”設計水平;從活動入手,通過每學期必搞的“三計”競賽,更為教師提供了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提高教學能力的平臺。 通過培訓,我校教師在課堂教學技能方面有了質的飛躍。
二、教師多元評價定位準確、合理
教師多元評價主要從問卷調查和常規檢查打分兩個方面進行。問卷調查主要評價教師的師德、教育教學的隱性方面去評價,常規檢查打分主要從教育教學的顯性方面去評價。 具體的評價策略和方法主要根據學校制定的教師評價方案,從教師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習、參加活動等各個方面,多角度的對教師進行評價。每月評價內容主要是針對月重點工作進行評價打分,及時反饋到個人。月末進行工作總結并公布個人考評分數,作為年末教師評比的依據。通過考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參與性,有利地提高了教學管理的力度,加強了教學管理的實效。
三、新課標培訓超前落實
根據教育部出臺的新的課程改革方案,學校為了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對教師進行了新課標的培訓。學校制定了課標培訓的方案,結合具體情況分四步進行。一是全體教師的學習反思環節。主要是通過理論學習對照課標的新舊變化,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二是通過舉行學習交流等沙龍活動進一步深化教師對課標的理解;三是結合課標知識理論答卷,內化對課標的理解。四是開展以精品課為載體的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踐行課標的落實。上學期我們主要進行了語文新課標的學習與沙龍研討活動。 新課標的學習,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師的理論和實踐水平。在市級教師課件評比、教師基本功競賽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四、開展了名師——李晶教學思想研討會
為了更好地發揮名 師的輻射帶動作用,展現名師的教育教學思想,為教師與名師搭建零距離的交流平臺,感悟名師課堂教學的真諦,總結名師教學風格,指引名師科學發展的方向。全面提升我校教師的專業素養,以此引領教師隊伍向學者型、專家型轉變。我校特別舉行了名師李晶教學思想研討會。通過李晶教師的示范課、經驗介紹以及學生素養展示,全體教師及時進行了沙龍研討,最后錢校長對整個活動進行了全方位的總結。既總結提升了活動的目的意義,也給名師提出了新的希望。
五、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的課堂教學研究活動
一年來課堂教學共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研究:一是進行校本讀書指導課的研究;二是進行語文自主學習的研究;三是進行優化?平虒W策略的研究;四是進行名師李晶教學思想展示會;五是名師骨干示范課;六是數學教師專題研究課、七是青年教師匯報課。校本讀書指導課的研究突破了教師備課的薄弱之處,改變了教師讀書指導課的現狀,為學生會讀書,能感動,會感悟提供了平臺;語文自主學習研究圍繞“語文自主學習,提高閱讀效率”進行研究,通過語文課堂一、二課時中,讓學生自主學習,課內進行大量閱讀,充分發揮了教材這個載體的作用,以一篇帶多篇,使學生能在大量的閱讀中提高了語文素養,做到讀寫無痕;?平M際競賽采取的是上課評課的形式,也就是一個年組一位老師上課,還有一位老師評課,所有?平處焻⑴c這個活動,聽上課,聽評課。
通過此活動,使教師們互相學習,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研究能力;名師教學思想展示會是學校建校以來第一次進行名師教學思想展示會,意義非凡。它既是對名師個人努 力的肯定,又是對名師教學思想的宣傳;既是對整個教師隊伍研究能力的調動,又是名師培養工程舉措的再深化。名師骨干示范課重在示范引領。數學專題研究課重在30分鐘的小課效率上。青年教師匯報課旨在鍛煉、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相信,在名師的帶動下,九小的教師會更優秀,學校的教學水平會再上新臺階。
六、常規的培訓、考核做到周清月結期末有表彰
學校開展的各種教學培訓活動,在學期初都有明確的計劃和安排,每一周每個月都進行總結打分,表揚優秀的,督促落后的,做到有的放矢。期末學校對本學期所有教學活動,進行全面的總結表彰。對表現優秀的給予一定的獎勵。
培訓課程總結19
經過此次學習,不僅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開闊,并且使自己對高中數學新課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這無疑將對我們今后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上星期的周四,周五,我們備課組參加了在嘉善舉行的嘉興市高中數學新課程培訓。兩天的學習緊張而有序,簡單的開幕式之后,嘉興一中等6位教師給我們作了簡短的報告。接下來就是吳林華和吳明華兩位教研員給我們詳細介紹了高中數學必修2和必修5的具體資料。經過這次高中數學新課程培訓,讓我對高中新課程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特別是本學期要上的必修5和必修2。不僅僅了解了新教材的設計思路,還了解了新教材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首先,資料編排呈現新的特點。
新教材的資料編排切實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思想,大多采用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作為引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經過日常的事例來闡明數學知識的構成與發展過程,讓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真正實現《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應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一樣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一樣的發展的目標。
其次,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所以我們在教學上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多動手、多操作。讓他們經過對學習資料,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本事,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充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服務“教”與“學”。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電腦的普及,為現代教學供給了方便。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在課堂上不僅僅能夠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演示數學幾何中的圖形變換,如對稱、平移、折疊、旋轉等,還能夠利用計算機畫函數的圖象,以及函數的擬合等等。從而給學生供給一個更加直觀、形象的印象,加深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教師還能夠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供給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走出傳統課堂,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學資料,使學生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經過培訓讓我更加了解了新課程,在今后將以實際行動來實踐新課程。
應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對于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貼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本事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本事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資料卻被教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構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教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供給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靈活使用挖掘教材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明白把教材與實際聯系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此刻,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于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資料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一樣層次的學生要有不一樣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一樣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
【培訓課程總結】相關文章:
新課程培訓總結06-26
銷售培訓課程總結03-31
課程創新培訓總結07-29
銷售培訓課程總結12-08
課程顧問培訓總結范文01-11
新課程化學培訓總結01-11
美術新課程培訓總結01-01
新課程培訓學習總結10-27
生物新課程培訓總結03-09
物理新課程培訓總結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