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
小學六年級專門設置為法治教育專冊,集中講授憲法,強化系統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
六年級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1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法治意識,提高他們的道德素養和法律素養。
2.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和運用法律知識。
3.培養學生的法治思維和法治能力,提高他們的法治素養和法律意識。
二、教學內容:
1.道德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他人、誠實守信、友善待人等方面的道德品質。
2.法律教育:教授學生基本的法律知識,包括國家法律法規、法律程序、法律權利和義務等方面的內容。
三、教學方法:
1.啟發式教學:通過提問和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案例教學:通過真實的案例分析,讓學生了解法律的應用和實際效果,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
3.視聽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具和影視資料,生動形象地展示道德和法律教育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步驟:
1.導入:通過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引起他們對道德和法律的興趣。
2.知識講解:通過講解和示范,向學生介紹相關的道德和法律知識。
3.案例分析:通過分析真實的案例,讓學生了解道德和法律的實際應用,培養他們正確的判斷和決策能力。
4.小組討論: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他們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經驗。
5.總結歸納: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和歸納,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6.作業布置:布置適當的作業,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
五、教學評價:
1.課堂表現: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表達能力和思維邏輯等方面的表現。
2.作業評價: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了解他們對課堂內容的掌握程度。
3.測驗考試:定期進行測驗和考試,檢驗學生對道德和法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學資源:
1.教材:選擇適合六年級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材,作為教學的主要參考資料。
2.多媒體教具:利用多媒體教具和影視資料,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案例資料:收集相關的案例資料,用于案例教學和討論。
七、教學安排:
1.每周進行一次道德與法治教學,每次課程時間為45分鐘。
2.每節課根據具體內容安排相應的教學步驟和方法。
3.每學期進行一次測驗和一次考試,用于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六年級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2
本學期我承擔六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工作任務,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強職業道德,掌握教育規律,拓展學科知識,強化專業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過程。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為指導,使道德存在于兒童的內心,使法治原則為更多兒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懂法守法,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社會規則,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將一如既往地扎實落實思品學科的各項常規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加大學科科研力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科建設。
(二)常規教學
一、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圍繞公民與國家的關系的生活主題,以法律和憲法精神為主線,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基本制度、國家機構等內容貫穿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整體。
1.通過第一單元《我們的守護者》的教學,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懂法、守法生活才會和諧美好,讓學生體認憲法的核心價值,初步理解憲法精神
2.通過第二單元《我們是公民》的教學,著重講憲法規定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并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本單元的教學重難點是了解公民的權利與義務,依法行使權力,依法履行義務。
3.通過第三單元《我們的國家機構》的教學,識記國家機構的含義、組織體系、設置。著重講憲法規定國家制度,憲法將國家權力賦予國家機構并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以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4.通過第四單元《法律保護我們健康成長》的教學,體會自己受到的法律特殊保護,增強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了解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的專門法律,知道未成年人受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基本內容,及其在青少年成長中的地位。
二、教學資源分析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開放性;
(3)活動性。
教材力求體現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現實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活動性原則。根據《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要求和本套《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指導思想,教材將以主題單元形式展開,并重點突出以下特征:
1.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教材不是從傳統德育的規范體系或德目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著眼于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2.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教材試圖“以適應兒童現實生活為起點,幫助兒童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為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展兒童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發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一方面通過現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造,讓兒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過引入兒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兒童自己在探尋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參與生活、創造生活,展示兒童多樣化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3.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征的過程導向設計為切實地引導活動型教學的開展,教材設計將改變傳統教材編寫中以教師的“教”組織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消解以“預成的學習結果”為核心的教材組織模式下課文加練習的刻板結構,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里呈未分化狀態的整體學習狀態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整。
4.讓教師和學生走進教材,保持教材的彈性和廣泛適用性各主題單元均選擇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師生具體真實地參與的活動題材,使教材成為師生開展活動的指導,從而將各地具體而微的自然、人文資源和經濟、文化背景,以及師生的經驗和興趣等等都納入課程資源體系,為師生在活動中進行二次開發留有空間。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六年級學生共有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孩子經過一年的學習后基本懂得了學校生活規則,初步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多數學生文明有禮貌,能遵守課堂學習規定,能積極學習,能安全健康地學習生活。還有少數學生比較頑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課堂上、集體活動中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甚至個別孩子有模仿社會上不良言行的現象。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現有情況調整教學,用不同的方法開展教學,激勵所有孩子努力學習。
四、教學方法設計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寓道德概念和行為要求于生動、活潑的具體形象之中。
2.利用插圖,圖文對照,邊看邊說邊想,幫助學生理解。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以孩子們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為抓手,以實際生活案例為依托,突出正面引導,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體會到法治讓生活更美好。
4.結合大隊部的各項活動進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學用書中的兒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課堂教學中。
6.領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會的繁榮,培養學生的環境素養。
7.根據小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認知特點,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采取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循環往復、螺旋上升、形式多樣等方式,引導孩子們通過學習,從不同角度、側面感悟和踐行核心價值觀。
8.課程中積極發揮繪本生動活潑、有趣有啟發性的作用,引導孩子們通過自主閱讀、小組講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蘊含的規則、法理等,使教學從課堂延伸到學生更廣闊的生活領域,做到實實在在的知行合一。
五、教學進度與課時分配
(略)
六年級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3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學生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于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參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圍繞公民與國家的關系的生活主題,以法律和憲法精神為主線。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基本制度、國家機構等內容貫穿起來,成為一個整體。
1、通過第一單元《我們的守護者》的教學,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懂法守法,生活才會和諧美好,讓學生體認憲法的核心價值,初步理解憲法精神。
2、通過第二單元《我們是公民》的教學,著重講憲法規定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并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了解公民的權利義務,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教師首先自己要,
3、通過第三單元《我們的國家機構》的教學,識記國家機構的含義、組織機構、設置,著重講憲法規定國家制度,憲法將國家權力賦予國家機構并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以實現人民當家作主。
4、通過第四單元《法律保護我們健康成長》的教學,了解自己受到哪些加法律的保護,國家對未成年人保護的決心和毅力,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會做人,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學習習慣,樂于探究和熱愛生活。
三、教學目標
1、教育學生,懂得生活離不開法律、法規,同時也要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利。
2、樹立憲法意識,了解法律的作用,體會自己受到法律保護的同時,也應當遵守法律,法規。
3、識記憲法、國家機構的含義、組織體系。
4、初步了解自己擁有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樹立有權利也有義務的觀念。
5、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學習習慣,樂于探究和熱愛生活的兒童。
四、實現教學目標所采取的措施
1、教法與時俱進,適應學生的實際,以及新課改的需要。
2、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使課內與課外有機的結合起來。
3、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
4、經常開展與課堂有關的活動。
5、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了解學生對所學道法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7、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對復習重要性的認識,特別是學困生,師生都要特別關愛。抽時間與他們談心,端正學習態度,確定學習目標。
8、課前檢查前節課的作業,有問題及時糾正;課后交流,課堂復習的要點消化的怎樣,進行抽題檢查;平時提醒,碰到該生及時了解復習情況和作業完成的情況,及時提醒不要忘記作業。選擇“小老師”,讓他們在集體的合作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9、給困難生以更多的展示機會,以呵護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平時一些簡單的題目,請他回答,讓他找回自信。積極采取激勵措施,只要待轉學生有點滴進步,就要予以鼓勵,使他們在成功的喜悅中去爭取下一次的進步。
六年級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4
課程目標:
1.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法律意識。
2.培養學生遵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學校紀律的能力。
3.培養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對法律的基本了解和遵守法律的意識。
教學內容:
1.道德與法律的基本概念和關系。
2.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學校紀律的重要性。
3.尊重他人、友善待人和幫助他人的道德原則。
4.解決沖突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5.遵守交通法規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6.防止校園欺凌和網絡暴力的措施。
7.了解國家法律和法律意識的培養。
教學方法:
1.情景模擬:通過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擬,讓學生親身體驗道德與法律的重要性。
2.討論與分享:通過小組討論和班級分享,促進學生對道德和法律問題的思考和交流。
3.游戲與活動:通過游戲和活動,增強學生的參與性和互動性,培養他們的道德與法律意識。
4.視頻與案例分析:通過觀看相關視頻和案例分析,引導學生深入了解道德與法律的實際應用。
教學評估:
1.日常表現評價:通過觀察學生的日常行為和言行,評估他們對道德與法律的理解和遵守程度。
2.作業和小測驗:通過布置作業和進行小測驗,檢測學生對道德與法律知識的掌握情況。
3.項目和展示:通過開展相關項目和展示活動,評估學生對道德與法律的應用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教學時長:
每周2課時,共計36課時。
教學資源:
1.教材:選擇適合六年級學生的道德與法制教材,如《道德與法制》。
2.視頻和案例:收集相關的教學視頻和案例,以便于學生的觀看和分析。
3.游戲和活動:準備一些與道德與法律相關的游戲和活動,以增加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
教學安排:
第一周:道德與法律的基本概念和關系
第二周: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學校紀律的重要性
第三周:尊重他人、友善待人和幫助他人的道德原則
第四周:解決沖突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第五周:遵守交通法規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第六周:防止校園欺凌和網絡暴力的措施
第七周:了解國家法律和法律意識的培養
第八周:復習和總結
六年級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5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
2.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和道德修養。
3.培養學生正確的人際關系和社會交往能力,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
教學內容及安排:
第一課:什么是法律
1.通過圖片、視頻等多媒體展示法律的定義和基本概念。
2.分組討論法律的作用和意義。
3.布置作業:寫一篇關于法律的作用和意義的小短文。
第二課:我要守法
1.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了解違法行為的后果。
2.分組討論守法的重要性和方法。
3.角色扮演:學生分組進行小劇場表演,展示守法的場景。
4.布置作業:寫一篇關于守法的重要性和方法的小短文。
第三課: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1.通過故事、視頻等形式,引導學生認識誠實守信的重要性。
2.分組討論誠實守信的具體表現和實踐方法。
3.學生進行小組活動,設計并制作宣傳海報,宣傳誠實守信的理念。
4.布置作業:寫一篇關于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和實踐方法的小短文。
第四課:友誼的力量
1.通過故事、視頻等形式,引導學生認識友誼的.重要性。
2.分組討論友誼的特點和維護友誼的方法。
3.學生進行小組活動,設計并演繹一段關于友誼的小話劇。
4.布置作業:寫一篇關于友誼的重要性和維護友誼的方法的小短文。
第五課:尊重他人,關愛社會
1.通過圖片、視頻等多媒體展示尊重他人和關愛社會的重要性。
2.分組討論尊重他人和關愛社會的具體表現和實踐方法。
3.學生進行小組活動,設計并實施一項關愛社會的公益活動。
4.布置作業:寫一篇關于尊重他人和關愛社會的重要性和實踐方法的小短文。
教學評價方法:
1.課堂參與度: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參與程度和表現。
2.作業評價:評價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和質量。
3.小組活動評價:觀察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的合作能力和表現。
4.課后測試:進行小測驗,檢查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
教學資源準備:
1.多媒體設備:投影儀、電腦等。
2.教學素材:圖片、視頻、故事等。
3.角色扮演和小劇場表演所需的道具和服裝。
4.宣傳海報制作所需的紙張、顏料等。
5.公益活動所需的相關材料和資源。
六年級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6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法治意識,使他們能夠遵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規范。
2.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和遵守法律法規。
3.培養學生的法治思維和法治能力,使他們能夠正確處理與法律相關的問題和沖突。
教學內容:
1.道德教育
了解道德的概念和作用,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識。
學習和討論一些常見的道德問題,如誠實、守時、友善等。
培養學生的道德判斷和決策能力,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
2.法律教育
了解法律的概念和作用,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
學習和討論一些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法律知識,如交通規則、消防安全等。
培養學生的法律判斷和決策能力,引導他們正確理解和遵守法律法規。
3.法治教育
了解法治的概念和原則,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
學習和討論一些與法治相關的話題,如公平正義、權利和義務等。
培養學生的法治思維和法治能力,引導他們正確處理與法律相關的問題和沖突。
教學方法:
1.講授法律和道德知識,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
2.觀看相關的視頻和案例分析,加深學生對法律和道德的理解。
3.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和角色扮演,培養他們的合作和溝通能力。
4.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如參觀法院、警察局等,親身體驗法律和道德的重要性。
評價方式:
1.課堂表現:包括學生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和參與度。
2.作業和小組活動:包括書面作業、小組討論和角色扮演等。
3.考試或測驗:對學生對法律和道德知識的掌握進行評估。
教學資源:
1.教科書和課外讀物:提供相關的法律和道德知識。
2.視頻和多媒體資料:用于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
3.實踐活動:如參觀法院、警察局等,提供學生實踐和體驗的機會。
教學安排:
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將道德與法治教育融入到日常的課程中,每周至少安排一節專門的道德與法治課程。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全面培養學生的道德和法治素養。
六年級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7
教學目標:
1.掌握《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則和基本法律知識。
2.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治素養。
3.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和法律素養。
教學內容和安排:
第一單元:道德與法律
1.課時安排:2課時。
2.教學內容:
a.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b.道德與法律的作用。
c.道德與法律的基本原則。
d.道德與法律的基本法律知識。
3.教學活動:
a.分組討論道德與法律的關系和作用。
b.觀看相關案例視頻并進行討論。
c.小組合作完成相關練習和小測驗。
第二單元: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1.課時安排:3課時。
2.教學內容:
a.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基本概念。
b.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
c.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保障機制。
d.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限制。
3.教學活動:
a.學生自主調查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在社會中的體現。
b.分組討論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保障機制。
c.角色扮演活動,模擬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限制情境。
第三單元:法律的作用和意義
1.課時安排:2課時。
2.教學內容:
a.法律的作用和意義。
b.法律的基本原則和特點。
c.法律的適用和效力。
d.法律的制定和修改。
3.教學活動:
a.觀看相關視頻,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義。
b.分組討論法律的基本原則和特點。
c.小組合作完成相關練習和小測驗。
第四單元:學習法律知識
1.課時安排:3課時。
2.教學內容:
a.法律知識的學習方法和途徑。
b.常見法律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c.法律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d.法律知識的宣傳和普及。
3.教學活動:
a.學生自主研究法律知識的學習方法和途徑。
b.分組討論常見法律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c.角色扮演活動,模擬法律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情境。
評價方式:
1.課堂表現評價:包括學生的參與度、討論表現、問題解決能力等。
2.作業評價:包括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和質量。
3.測驗評價:包括單元小測驗的成績和考試成績。
教學資源:
1.人教版《道德與法治》教材。
2.視頻資源:相關案例視頻、法律宣傳視頻等。
3.練習和測驗題目。
六年級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8
1.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法治意識。
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
培養學生的公民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
2.教學內容:
道德教育:
學習和理解基本的道德準則和價值觀。
探討道德問題和道德沖突,并提供解決方案。
學習尊重他人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法治教育:
學習國家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知識。
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義。
學習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和遵守法律。
3.教學方法:
講授法律和道德知識,包括講解、示范和案例分析。
進行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讓學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觀點。
組織角色扮演和模擬法庭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法律和道德問題。
定期組織班級討論和辯論,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見。
4.教學評估:
定期進行課堂測驗,檢查學生對法律和道德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觀察學生的課堂參與和表現,評估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
組織小組項目和個人報告,評估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造力。
5.教學資源:
教材:根據教材安排教學內容和活動。
多媒體設備:使用投影儀和電腦展示相關的圖片、視頻和案例。
實物模型:使用模型和道具進行示范和講解。
6.教學安排:
每周安排2節課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
每節課的時間安排為45分鐘。
根據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和活動。
【六年級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道德與法制教學計劃03-09
《道德與法制》的教學計劃范文01-11
道德與法制的教學計劃(精選14篇)06-13
道德與法制201708-16
有關法制與道德的作文01-27
小學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制教學總結12-28
法制道德手抄報資料01-05
道德法制培訓總結(精選17篇)02-21
小學道德法制總結(精選6篇)11-25
道德與法制教學工作總結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