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糧食安全心得體會
一、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1、從個人層面上來說,糧食安全,涉及到我們能不能吃飽,能不能維持生存基本的需求。
2、從國家層面上來說,糧食安全,涉及到國計民生、社會發展,乃至國家穩定以及在國際上的地位。保障糧食安全,對于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推進社會主義發展,提高國際地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有著14億的人口,人口基數大,需要的糧食供給量大。作為一個產糧大國,目前,我國的糧食供給量充足,庫存水平高,但是,不能忽視的問題是,我國的糧食生產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優化產業結構,增加糧食產量,仍然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
3、從國際層面上來說,我國與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合作,積極參與全球糧食安全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保障自身糧食安全的問題基礎上,推進全球糧食增量,構建全球糧食合作體系,增強疫情下世界糧食安全韌性,推動長效合作機制。
二、2022糧食安全心得體會(精選6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糧食安全心得體會(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2022糧食安全心得體會1
車間是企業生產活動的基本單位,也是員工開展工作和日常管理活動的主要場所。是企業的“細胞”,是企業各項工作的落腳點,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務實安全生產的這個“根基”,就必須要做好車間的安全工作,才能實現“工作零違章、安全零事故”的目標。我認為安全生產工作,必須對照“預防為主”的理念,著重在“嚴”、“細”、“實”三個方面下功夫。
“嚴”,就是對班組的安全生產工作嚴格管理。首先加強員工安全意識,牢記“一失萬無”的警示,確保“萬無一失”的安全,統一思想認識。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認真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再就是要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杜絕出現“安全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和制止“三違”現象,要而且必須做到嚴格按規章制度處理。同時,在日常安全管理中遵循“操作前模擬核對,操作中預防控制,操作后嚴密檢查。”的原則,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嚴格執行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技術和組織措施。
“細”,就是安全工作要做得細。在生產中對安全工作要做到勤檢查、細檢查,在檢查過程中要細致入微,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和整改,切忌僥幸心理。認真細致地把各崗位及作業場所的主要危險因素和預防措施及控制方法,教給每一位員工,使他們在操作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每個環節都能符合安全生產的規范要求。經常組織學習一些單位的先進經驗,取長補短,認真學習事故通報,分析事故發生原因,吸取經驗教訓,舉一反三。作為一個部門、一個工段的直接管理人員、排頭兵,在加強和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的同時,應當多引導和帶領大家學習,按時開展相互考查,作業分析,事故預想,技術問答和反事故演習等,讓每個員工都能熟練掌握本崗位的安全要求,操作技能以及處理突發事故的能力,建成學習型、本質安全型車間。多和員工談心,深入了解員工的思想波動情況,想員工之所想,急員工之所急,在整個安全生產過程中要努力做到不忽視每一處疑點,不放過每一個隱患,及時準確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把事故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
“實”,就是要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責任明確,考核項目、考核標準獎勵辦法明確作為車間、工段第一責任人,要始終做一個有心人,經常對各種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從人員、環境和設備入手,對各種可能發生事故隱患及早消除,做到超前預防和控制。在執行安全措施的全過程中,人人盡職盡責,共同接受規章制度的約束,真正做到“三不傷害”。在班組員工之間建立整體聯動安全制度,互相監督,相互制約。要在班組中實行安全崗位動態管理,使安全責任落實到人,班組成員都能遵章守紀好。班組每位員工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按章辦事,反對習慣性違章,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一旦出現問題,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來辦,真正做到控制異常和未遂,崗位無隱患,個人無違章等,實現“零違章、零事故”。
安全是效率和效益、生存與發展的基石,基石不牢,地動山搖!安全失控,百忙無用!安全生產是我們一切工作永恒的主題和頭等大事,必須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布置、有檢查、有總結評比。這樣,才能筑好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真正做到“保安全、保供氣、保穩定”,確保城市供氣的正常,不辱我們的神圣使命。
2022糧食安全心得體會2
堅決守住耕地這個命根子。這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命脈所系。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既要保數量,也要提質量。雖然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顯示,耕地的賬面數字有所增加,但耕地還是那么多,產能也還是那么多,實際并沒有增加。對此,必須有清醒的“紅線意識”,耕地紅線要嚴防死守,農民可以非農化,耕地決不能非農化。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保持耕地面積基本穩定,要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確保“有地可種”。集中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等項目資金,大力開展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到20xx年,全國要新建8億畝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
緊緊依靠科技挖掘糧食增產潛力。這是實現糧食持續增產的根本出路。近10年,我國糧食畝產提高69.6公斤,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接近70%。在高起點上繼續增產,更要發揮好科技增產的潛力,著力抓好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應用。要加快篩選應用一批適宜本地特點、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新品種。繼續大規模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抓好整鄉整縣整建制推進,集成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扎實開展糧食增產模式攻關,促進大面積均衡增產。加快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大力推進農機深松整地作業,進一步發揮農機在科技興糧中的載體作用。
堅持不懈強化完善惠農政策。這是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的關鍵因素。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最主要的還是政策好,中央政策力度大,各地也出臺了許多配套政策。今后在完善強化政策的同時,要在狠抓政策落實上下功夫。繼續落實好“四補貼”政策,新增農業補貼重點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傾斜,讓多生產糧食者多得補貼。加快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繼續加大對產糧大縣的獎勵力度,調動主產區生產積極性。落實好國家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保持農產品價格水平合理,促進農民種糧增收,讓農民愛種糧種好糧。
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是解決“誰來種糧”、發展現代農業的應對之策,也是深化農村改革的一個重點。要在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并保持長久不變的基礎上,引導土地有序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扶持發展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渠道開展農民職業培訓,加快培育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重點培訓種田能手、農機作業能手、科技帶頭人、農業營銷人才、農業經營人才,完善農業支持政策,吸引一部分青壯年留在農村、從事農業。鼓勵和支持專業化經營性服務組織開展供種育苗、農機作業、農資供應、農產品加工及營銷等服務,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2022糧食安全心得體會3
前不久,報紙上刊登了一則消息:“某某學校的學生浪費嚴重,用饅頭打仗”,有些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學生扔幾個饅頭,算不得什么,小事一樁。
這真的是一樁小事嗎?
幾個饅頭確實也值不了多少錢,但用饅頭打仗,卻說明這些同學不珍惜農民收獲的勞動果實,缺乏節約意識,若不加以教育和制止,必將會養成一種大手大腳、鋪張浪費、貪圖享受、好吃懶做的惡習。
自古以來,我們的民族就崇尚節儉之風,《憫農》詩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講糧食來之不易,應加倍珍惜;《朱柏廬治家格言》中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利維艱。”也是相同的意思,古人倡導“儉以養德”是很有道理的,節儉是養成良好品德的基礎,幾乎每一位取得突出成就的優秀人物,都具有節儉之美德。敬愛的周總理,一件睡衣補了又補,穿了幾十年;他吃飯時,不僅要把碗中的飯吃凈,連掉在飯桌上的米粒也要撿起來吃掉。著名作家茅盾,他的辦公桌有一條腿不牢固,工作人員要給他買張新的,他卻堅持修一修再用,是他沒錢買嗎?不是,他死前立下遺囑將25萬元稿費捐給了國家!兩位杰出人物之所以如此節儉,是因為他們知道,一味的鋪張奢侈,就會慢慢的消磨自己的.意志,甚至會腐化墮落下去,我們21世紀的青年學生,難道不應該向他們學習嗎?
再就經濟價值而論,也許幾個饅頭算不了什么大數,但假如全國有1000萬學生扔饅頭,以每人每天扔兩個饅頭,一個饅頭0.1千克計,就有200萬千克糧食,再按每千克饅頭價值2元計,就是400萬元,這便是一天造成的浪費,倘若把這400萬元用于希望工程,按50萬元建一所學校計,則可建8所學校,而一年365天就有2920所新學校誕生,這個數字何等巨大!在這樣的推算面前,誰敢說這是一件小事呢?
眼下,我們的生活確實比過去改善了許多,一些地區和家庭已邁入了小康水平的行列,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生產力水平還相當低下,我們人均物質財富,尤其是糧食,并不豐厚,好多人還吃不飽飯穿不暖衣,好多貧困山區的孩子還不能進教室學習,如果我們用節省下來的糧食去支援災區人民,援助山區那些渴盼知識的孩子,不是比“打滿頭仗”有意義嗎?
我們的國家正在建設兩個文明,而用饅頭打仗,無疑會給物質文明的車輪加上更為沉重的負荷,給精神文明的旗幟抹上一片灰色。
同學們,無論從個人的品德修養出發,還是著眼于希望工程和兩個文明建設,讓我們珍惜每粒糧食吧!
2022糧食安全心得體會4
新世紀以來,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今年夏糧再獲豐收、全年有望獲得好收成,能夠為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但應看到,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在高起點上繼續保持糧食發展的好勢頭,面臨更多挑戰。主要表現為“五個并存”。
農產品需求剛性增長與資源硬約束趨緊并存。影響需求增長有兩個因素:一個是人口增長,未來一段時期,我國每年新增人口仍在700萬左右;另一個是消費升級,每年新增城鎮人口1000多萬。由于人口數量增加和消費結構升級,全國每年大體增加糧食需求200億斤。同時,耕地、水資源約束持續加劇。我國人多地少水缺,人均耕地、淡水分別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5%。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每年要減少耕地600萬畝—700萬畝,城市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和生態用水還要擠壓農業用水空間。為了保護和恢復生態環境,還要適度退耕還林還草。需求增長、資源減少,將使糧食等農產品供求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
農產品供求總量平衡與結構性緊缺并存。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國糧食生產快速增長,而消費升級較慢,出現過短暫的總量平衡、豐年有余。但這種供求格局已經改變。從總量看,現在已經有缺口,未來缺口還會繼續擴大。預計到20xx年,糧食需求總量大約在1.4萬億斤左右,按照目前1.2萬億斤的產量基數和95%的基本自給率,要保持年度產需基本平衡,每年糧食至少要增產200億斤。從結構看,現在一些品種缺口較大,未來缺口還會繼續擴大。典型的是大豆缺口逐年加大,去年進口大豆超過6000萬噸。有限的資源就擺在那兒,增加谷物種植就意味著減少其他作物種植,而需求又都在增加,這種結構性矛盾將長期存在。
農業生產成本上升與比較效益下降并存。多年來,國家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出臺“四補貼”、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等政策,解決糧食效益低的問題,但成本上漲、效益下降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變。從生產成本看,我國農業日益顯現“高成本”特征。這些年農資價格、土地租金、人工成本等生產要素都在上漲,特別是過去忽略不計的人工成本快速上漲,農忙時節有的地方一天100多元都請不到人,一些農戶特別是種糧大戶很難承受。從種植收入看,比較效益偏低并呈下降趨勢。多數地方,一畝糧食的純收益只有二三百元,農民說,“辛辛苦苦種一畝田,不如外出打幾天工”。這將影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2022糧食安全心得體會5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十三五”時期,我國將農業科技進步作為增加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農產品質量的根本途徑,科技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加強。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開展聯合攻關和試驗示范,推進農業技術進村入戶,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率。建立起超級稻、矮敗小麥、雜交玉米等高效育種技術體系,基本實現主要糧食作物良種全覆蓋。
綠色、高效是糧食生產技術發展的方向。我國大面積推廣科學施肥、節水灌溉、綠色防控等節本高效技術。目前,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2%,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的農藥、化肥利用率分別是39.8%和39.2%。
從傳統的“鎬鋤鐮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鐵馬”,糧食生產機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加大對農機制造業的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造投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鏈,對農民購置農機具給予補助,有力推動了農業機械化進程。
為了激發創新熱情,“十三五”時期,國家從政策扶持、資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導農業科技工作者將論文寫在大地上,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希望的田野處處涌動金色的希望。
2022糧食安全心得體會6
糧食是寶貴的,要珍惜糧食。這誰都會說。但在現實生活中,能真正體會糧食重要性的人卻為數不多。
近段時間,由于天氣變熱,學生倒剩菜剩飯的現象比較嚴重。為此,小學少先隊組織了一次愛惜糧食教育。沒有經歷過苦難,就很難體會幸福的歡樂;沒有經受過饑餓、寒冷,就難以感受到衣食無憂的幸運。我們的學生都沒有感受過真正的饑餓,為此對他們來說,沒有節約的概念。無形當中,造成了一些浪費。
只有通過學校經常性的教育,通過一些故事,一些調查,讓學生認識到愛惜糧食的重要。從會讀會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用于行動中。從生活中最常見的事做起,不倒剩菜剩飯,不挑吃穿,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逐漸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愛惜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生活的地球,可供生產糧食的耕地并不多,而且隨著城市化和工業的發展被不斷地蠶食。就全世界而言,糧食并不富裕。
每年都有好幾億人口因貧窮或自然災害或戰亂經受著饑餓。可以這么說:珍惜糧食就是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們的地球家園。
【2022糧食安全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2022年糧食安全心得體會(精選7篇)10-10
2022年糧食安全征文范文(精選8篇)10-09
2022糧食安全為主題的心得(精選6篇)10-09
2022年國家糧食安全征文(通用5篇)10-09